期刊文献+
共找到23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大气压等离子体的电镀零件表面石墨清洗及机理
1
作者 曹修全 赵应鑫 +3 位作者 张鹏 余德平 王东伟 吴开皓 《表面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234-242,共9页
目的去除因高温烧结而引起的绝缘子表面石墨污染,保障电镀产品的表面质量,探究大气压等离子体清洗代替传统化学/物理去除石墨污染的机理与方法。方法参照绝缘子污染情况试制石墨污染的4J29金属块样品,分别开展加热Ar+O_(2)、不加热Ar/Ar... 目的去除因高温烧结而引起的绝缘子表面石墨污染,保障电镀产品的表面质量,探究大气压等离子体清洗代替传统化学/物理去除石墨污染的机理与方法。方法参照绝缘子污染情况试制石墨污染的4J29金属块样品,分别开展加热Ar+O_(2)、不加热Ar/Ar+O_(2)等离子体清洗对比实验。采用光谱仪分析Ar/Ar+O_(2)等离子体的化学特性。利用电子分析天平、扫描电子显微镜、能谱仪分别检测了样品表面石墨的质量变化、形貌以及元素成分变化。结果在样品加热的情况下,经Ar+O_(2)等离子体清洗后,4J29金属块表面的碳含量(质量分数)从97%降低至6%;Ar/Ar+O_(2)等离子体均可以在接近常温下有效去除石墨,且Ar+O_(2)等离子体的石墨去除效率较纯Ar等离子体提高0.7倍;在样品加热到300℃情况下,Ar+O_(2)等离子体的石墨去除效率较不加热时提高了27.3倍。结论大气压Ar+O_(2)等离子体清洗可以有效去除电镀零件表面的石墨污染;石墨去除效率与活性氧原子密度呈正相关;提高零件表面温度可以在活性氧原子供应充足的情况下显著提高石墨去除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清洗工艺 石墨去除 微波等离子体射流 清洗机理 去除效率 绝缘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密度城市核心区滨水绿地微塑料分布特征及土地利用对其影响——以成都市锦江生态带为例
2
作者 李宸 高梦瑶 杨洁 《四川林业科技》 2025年第2期21-28,共8页
微塑料作为一种新型污染物在城市水环境中广泛存在,城市高密度核心区滨水绿地微塑料污染问题值得探讨。选取了成都市锦江生态带范围内10个城市滨水公园为研究对象,通过对其地表水和土壤沉积物中微塑料污染情况的系统调研,探究成都市高... 微塑料作为一种新型污染物在城市水环境中广泛存在,城市高密度核心区滨水绿地微塑料污染问题值得探讨。选取了成都市锦江生态带范围内10个城市滨水公园为研究对象,通过对其地表水和土壤沉积物中微塑料污染情况的系统调研,探究成都市高密度核心区滨水绿地微塑料分布和特征以及不同城市建设用地类型对微塑料污染的影响,评估微塑料的风险并制定有效的解决措施缓解微塑料污染问题。研究结果表明,地表水样本中的微塑料丰度范围为10.73 items·L^(−2)至28.33 items·L^(−2),土壤沉积物样本中的微塑料丰度范围为587 items·kg^(−2)dry weight至958 items·kg^(−2)dry weight。在水样和沉积物样本中,微塑料的主要形态为颗粒、碎片、纤维和薄膜,微塑料的大小主要分布在50~<500μm范围内。主要的聚合物类型为聚乙烯(PP)、聚丙烯(PE)、聚苯乙烯(PS)和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T)。商业服务业设施用地面积较大的地点往往具有更高的微塑料浓度。从城市规划角度考量,限制高污染潜力的土地用途(如商业服务业设施用地)靠近滨水绿地的分布,有助于缓解城市高密度核心区滨水绿地微塑料污染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塑料 高密度城市核心区 滨水绿地 土地利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二维重载精密传动座振动分析及结构优化 被引量:1
3
作者 傅玉聪 胡晓兵 +1 位作者 毛业兵 陈海军 《组合机床与自动化加工技术》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57-62,共6页
以高精度二维重载传动座为研究对象,首先,建立三维模型,运用Ansys软件进行模态分析,研究整机模态振型的变形趋势;其次,通过Adams软件进行动力学仿真,深入探究了二维重载传动座的振动特性,结果显示在XYZ三个不同方向上,二维重载传动座表... 以高精度二维重载传动座为研究对象,首先,建立三维模型,运用Ansys软件进行模态分析,研究整机模态振型的变形趋势;其次,通过Adams软件进行动力学仿真,深入探究了二维重载传动座的振动特性,结果显示在XYZ三个不同方向上,二维重载传动座表现出不同的振动特性,其中Y方向振动强度最大,X方向次之,Z方向最小;最后,针对振动信号集中的结构进行改进,提出了双动消隙齿轮传动系统方案,并对立柱内部支撑结构进行优化,对优化后的结构进行仿真和实验验证,结果表明减振方案有效,最大振幅优化率达到了47.3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精度重载传动座 振动特性 结构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导管主动脉瓣置换术后主动脉窦及新窦血流动力学探究:冠脉影响
4
作者 魏宇浩 陈飞 +1 位作者 陈茂 郑庭辉 《医用生物力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S01期646-646,共1页
目的经导管主动脉瓣植入术后(TAVI)患者可能出现主动脉窦内形成血栓等严重并发症,评估TAVI后窦内血流状况对于预防并发症,取得最佳植入效果具有重要意义,而大部分已有的评估TAVI术后窦内血流动力学的研究没有考虑冠脉对于窦内血流的影... 目的经导管主动脉瓣植入术后(TAVI)患者可能出现主动脉窦内形成血栓等严重并发症,评估TAVI后窦内血流状况对于预防并发症,取得最佳植入效果具有重要意义,而大部分已有的评估TAVI术后窦内血流动力学的研究没有考虑冠脉对于窦内血流的影响。本文的目的是探讨冠脉存在时TAVI前后窦及新窦内血流动力学变化。方法自主搭建了一个能模拟生理条件的体外实验平台。通过3D打印制作了无冠脉、单侧冠脉及双侧冠脉的理想主动脉窦模型。分别部署无支架的人工主动脉瓣以及美敦力Core Valve瓣膜以作为对照组和实验组。采用粒子图像测速法(PIV)测量左冠窦及新窦的速度场,通过速度、流线、涡度评估血流动力学。采用拉格朗日粒子追踪法描述原生窦及新窦内的冲洗和血流停滞状况,并通过冲洗曲线量化冲洗效果。结果存在单侧冠脉时pre-TAVI模型的冠脉窦内血流流速显著高于post-TAVI后模型,窦内可观察到明显回流,涡度明显更大。两个心动周期后pre-TAVI窦内无残余粒子,冲洗显著优于post-TAVI模型。对比无冠脉模型,存在单侧冠脉时窦内血流流速明显较大且可观察到明显涡流,窦内冲洗效果更好。双侧冠脉情况也具有类似趋势。结论TAVI显著降低了主动脉窦内血液流速,降低原生窦内以及新窦内粒子冲洗,增大血栓形成风险,而忽略冠脉会明显低估窦内血流流速以及粒子冲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主动脉窦 血液流速 血流状况 经导管主动脉瓣植入术 血流动力学 冲洗效果 后窦 心动周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改进FNN-BP网络的304不锈钢薄板焊接质量推断模型
5
作者 文德沐 胡晓兵 +2 位作者 张雪健 毛业兵 陈海军 《组合机床与自动化加工技术》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61-167,共7页
针对目前激光焊接领域的激光焊接参数智能设定的发展方向,智能焊接系统的焊接参数推定模块成为了热点研究对象。在分析了焊接工艺参数对焊接质量的影响之后,搭建了一种基于改进模糊专家系统和BP神经网络的激光焊接质量推断模型,该模型... 针对目前激光焊接领域的激光焊接参数智能设定的发展方向,智能焊接系统的焊接参数推定模块成为了热点研究对象。在分析了焊接工艺参数对焊接质量的影响之后,搭建了一种基于改进模糊专家系统和BP神经网络的激光焊接质量推断模型,该模型包括两部分内容,即基于焊接速度、焊接功率和离焦量的焊接质量模糊推断和基于预测值、板材厚度、峰值功率和占空比的BP修正神经网络。焊接质量模糊推断,首先基于已有人工经验进行焊接参数模糊化和焊接规则库建立,然后通过分析确定模糊推断类型,最后进行模糊推断输出焊接质量预测值;BP神经网络修正,基于板材厚度等参数对不同板材厚度下焊缝图像质量评分和平面度差值进行预测值修正,以获得更加准确的推断值。通过实验证明,该不锈钢薄板智能激光焊接系统具有一定的可行性和重要的工程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焊接质量评价 焊接参数 模糊专家系统 BP神经网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BSSRO术导致的髁突旋转对下颌前突患者TMJ生物力学的影响
6
作者 左千千 刘展 《医用生物力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S01期326-326,共1页
目的研究双侧下颌升支矢状劈开截骨术(BSSRO)导致的髁突旋转对颞下颌关节(TMJ)区域生物力学环境的影响。方法招募13名下颌前突患者及23名无症状受试者,通过CT和MRI数据重建颌骨和关节盘三维模型。在三维模型上测量13个标志性形态学参数... 目的研究双侧下颌升支矢状劈开截骨术(BSSRO)导致的髁突旋转对颞下颌关节(TMJ)区域生物力学环境的影响。方法招募13名下颌前突患者及23名无症状受试者,通过CT和MRI数据重建颌骨和关节盘三维模型。在三维模型上测量13个标志性形态学参数,并对患者和正常人的结果进行差异性检验。选择1名患者的三维模型,在MIMICS中进行虚拟BSSRO术,改变水平髁突角(HCA)后导入ABAQUS进行有限元计算,分析术前、术后TMJ区域的应力及关节间隙情况。结果前突患者与正常人形态差异主要集中在表征颌面形态的4个参数中,且其关节间隙基本较正常人更小。虚拟手术调整HCA由大到小过程中,后关节间隙逐渐增大,内关节间隙逐渐减小,同时TMJ高应力区由后侧移到内侧,应力先减小后增大。当调整患者的HCA至正常人水平时,应力较术前更低。结论BSSRO术中发生的髁突旋转会导致TMJ内生物力学环境的改变,接近正常人水平的HCA具有更低的应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下颌前突 髁突 TMJ 关节间隙 关节盘 差异性检验 形态学参数 无症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度关节盘前移位对颞下颌关节与咬合的生物力学影响
7
作者 杨春馨 孙庭晖 刘展 《医用生物力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S01期115-115,共1页
目的探究重度关节盘前移位(ADD)对颞下颌关节生物力学响应和咬合力传递模式的影响。方法构建了精细的咀嚼系统有限元模型并分析了重度ADD对咀嚼系统力学响应的影响。针对双侧与单侧重度ADD进行了不同肌肉力强度下的正中咬合(ICC)与偏侧... 目的探究重度关节盘前移位(ADD)对颞下颌关节生物力学响应和咬合力传递模式的影响。方法构建了精细的咀嚼系统有限元模型并分析了重度ADD对咀嚼系统力学响应的影响。针对双侧与单侧重度ADD进行了不同肌肉力强度下的正中咬合(ICC)与偏侧咬合(UMC)模拟。结果重度ADD会引起下颌升支前缘高应力区扩张,应力峰值升高;升支后缘高应力区收缩,应力峰值降低。双侧与单侧ADD组患病关节盘上的接触应力条带均移至后带边缘处,接触面积严重收缩;髁突上对应的接触位置前移,且条带后方出现异常分布的点状高应力集中,应力峰值远高于正常水平。双侧ADD组UMC工况下过渡阶段(将髁突前斜面初次出现点状应力集中时视作过渡阶段)出现时咬合侧与平衡侧的肌肉力强度均为40%肌肉力,高于ICC(30%肌肉力),咬合侧(46.2 MPa)的点状应力集中显著高于平衡侧(10.3 MPa)。单侧ADD在各工况下引发模式转变所需要的肌肉力强度均显著升高,咬合与ADD同侧情况下过渡阶段出现(60%肌肉力)早于咬合与ADD异侧的情况(70%肌肉力)。结论重度ADD在高强度咬合下会引起关节盘受挤压向前滑出,导致髁突异常高应力,且这一现象在患侧进行偏侧咬合时更容易发生。因此,重度ADD患者应当避免患病侧进行高强度咬合,防止TMJ退行性病变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关节盘 平衡侧 咀嚼系统 颞下颌关节 髁突 退行性病变 生物力学 高应力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颞下颌关节紊乱综合征患者咀嚼过程中的颞下颌关节有限元接触应力分析 被引量:4
8
作者 邵冰莓 刘展 《医用生物力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S01期322-322,共1页
目的颞下颌关节紊乱综合征(TMD)是发生在颞下颌关节及其周围组织的一系列疾病。在流行病学研究中,多达75%的成年人在检查中显示出至少一种TMD症状。颞下颌关节内不协调的生物力学环境是TMD的主要致病因素。通过生物力学的方法确定TMD患... 目的颞下颌关节紊乱综合征(TMD)是发生在颞下颌关节及其周围组织的一系列疾病。在流行病学研究中,多达75%的成年人在检查中显示出至少一种TMD症状。颞下颌关节内不协调的生物力学环境是TMD的主要致病因素。通过生物力学的方法确定TMD患者的力学差异,并根据不同病例解释TMD力学发病机制。方法选取无症状和有症状患者各11例,分为3组:对照组、双侧和单侧TMD组。采用有限元法和方差统计分析方法对关节盘、髁突和颞骨的接触应力进行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主要致病因素 颞下颌关节紊乱综合征 流行病学研究 关节盘 无症状 髁突 发病机制 统计分析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跳跃间隙对前牙区盾构术种植系统的生物力学影响 被引量:1
9
作者 王谦 舒敬恒 +3 位作者 孙庭晖 滕海东 邵冰莓 刘展 《医用生物力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594-600,共7页
目的研究跳跃间隙对盾构术种植系统的生物力学影响,为后续临床制定跳跃间隙标准提供参考。方法依据临床特征建立4组跳跃间隙分别为0、0.5、1、1.5 mm盾构术种植系统三维模型,赋予对应的材料参数,模拟在特定咬合工况下各组模型的应力峰... 目的研究跳跃间隙对盾构术种植系统的生物力学影响,为后续临床制定跳跃间隙标准提供参考。方法依据临床特征建立4组跳跃间隙分别为0、0.5、1、1.5 mm盾构术种植系统三维模型,赋予对应的材料参数,模拟在特定咬合工况下各组模型的应力峰值以及应力分布情况。结果跳跃间隙非0 mm,即种植体与保留根片不接触时,种植体和基台应力随着跳跃间隙的增加而增大,根片及牙周膜应力峰值随着跳跃间隙的增加而减小。跳跃间隙为0 mm时,种植体、基台、根片及牙周膜的应力峰值均达到最大,且远超其他组。结论跳跃间隙对盾构术种植系统具有明显生物力学影响,建议临床取较大跳跃间隙。根片外形边缘做圆角处理,且下缘尺寸不宜过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盾构术 种植体 基台 前牙区 跳跃间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正常人进食过程中的下颌运动学研究
10
作者 刘展 《医用生物力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S01期94-94,共1页
目的大部分颞下颌关节(TMJ)紊乱是在进行日常口腔功能运动中发生且加重的,而进食是人类最为重要的口腔功能运动,也是TMJ所承担的主要工况。关注进食过程中的下颌运动学参数,为临床诊断以及治疗提供可靠的理论依据。方法共招募了12名无... 目的大部分颞下颌关节(TMJ)紊乱是在进行日常口腔功能运动中发生且加重的,而进食是人类最为重要的口腔功能运动,也是TMJ所承担的主要工况。关注进食过程中的下颌运动学参数,为临床诊断以及治疗提供可靠的理论依据。方法共招募了12名无颌面部畸形且TMJ健康的志愿者。依据其螺旋CT重建下颌骨和上颌骨的3D模型。利用三维光学运动捕捉系统记录了志愿者切咬、单侧咀嚼以及吞咽3种体积相同硬度递增的食物(薯条、曲奇以及花生)期间的下颌运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口腔功能 颌面部畸形 进食过程 下颌运动 运动学参数 上颌骨 TMJ 临床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强基计划”的工程力学综合实验改革 被引量:10
11
作者 邵冰莓 李晋川 +1 位作者 郑庭辉 刘展 《实验技术与管理》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168-172,共5页
工程力学"综合实验"改革通过与行业结合,多平台教学资源的建设,对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进行系统的启蒙与训练。建设实验课程线上资源,搭建实验应用培养框架,为学生提供团队协作和科学探索平台。对于"综合实验"的改革... 工程力学"综合实验"改革通过与行业结合,多平台教学资源的建设,对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进行系统的启蒙与训练。建设实验课程线上资源,搭建实验应用培养框架,为学生提供团队协作和科学探索平台。对于"综合实验"的改革还应进一步地延展、增设与创新,将理论—实验—实践贯通,着眼于先进的实验技术手段和领先的实验仪器设备,增强实验室教学和科研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强基计划 基础教学 实验改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氮掺杂Stone-Wales缺陷石墨烯吸附H_(2)S的密度泛函理论研究 被引量:3
12
作者 马生贵 田博文 +3 位作者 周雨薇 陈琳 江霞 高涛 《化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9期4496-4503,共8页
利用密度泛函理论研究H_(2)S分子在氮掺杂Stone-Wales(SW)缺陷石墨烯上的吸附行为,通过吸附能、差分电荷密度、Bader电荷和电子态密度等分析了H_(2)S分子在SW缺陷石墨烯及氮掺杂SW缺陷石墨烯上的吸附差异。计算结果表明氮原子掺杂可以... 利用密度泛函理论研究H_(2)S分子在氮掺杂Stone-Wales(SW)缺陷石墨烯上的吸附行为,通过吸附能、差分电荷密度、Bader电荷和电子态密度等分析了H_(2)S分子在SW缺陷石墨烯及氮掺杂SW缺陷石墨烯上的吸附差异。计算结果表明氮原子掺杂可以有效提升H_(2)S分子与石墨烯表面的相互作用,并加强二者之间的电荷转移。其中,氮原子主要作为电子传递的桥梁参与H_(2)S与石墨烯表面之间的电荷转移。H_(2)S分子被选择性吸附在SW缺陷及氮掺杂SW缺陷石墨烯的五元碳环中心处,这说明五元碳环的电荷分布促进H_(2)S分子的吸附行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密度泛函理论 氮掺杂 Stone-Wales缺陷 石墨烯 H_(2)S吸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单颌手术和双颌手术对颞下颌关节生物力学环境影响的对比研究 被引量:1
13
作者 冯钰凯 滕海东 +2 位作者 舒敬恒 邵冰莓 刘展 《医用生物力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S01期319-319,共1页
目的下颌升支矢状截骨术(BSSRO)是常用于面部畸形患者的代表性正颌外科手术,对上颌畸形的患者会同时进行BSSRO和上颌骨Le fort I截骨术的双颌外科手术。分析单颌手术与双颌手术治疗前后的颞下颌关节(TMJ)生物力学情况有助于比较探究相... 目的下颌升支矢状截骨术(BSSRO)是常用于面部畸形患者的代表性正颌外科手术,对上颌畸形的患者会同时进行BSSRO和上颌骨Le fort I截骨术的双颌外科手术。分析单颌手术与双颌手术治疗前后的颞下颌关节(TMJ)生物力学情况有助于比较探究相应的治疗作用。探索正中咬合情况下单/双颌手术对TMJ生物力学环境的影响。方法共招募24例面部畸形患者(接受单颌手术和双颌手术的患者分别为10、14例)和10例正常人。基于正常人和病人手术前后的CT扫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正颌外科手术 面部畸形 双颌手术 截骨术 颞下颌关节 治疗前后 手术前后 单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关节盘前移位对颞下颌关节形态的影响 被引量:1
14
作者 杨春馨 邵冰莓 刘展 《医用生物力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S01期320-320,共1页
目的通过三维形态学测量方法探究关节盘前移位(ADD)与颞下颌关节(TMJ)形态学参数之间的联系。方法招募23名正常人与30名患者,所有患者均由临床诊断为ADD且无骨关节病,接受咬合板治疗。将正常人设为对照组,患者设为治疗前组与治疗后组。... 目的通过三维形态学测量方法探究关节盘前移位(ADD)与颞下颌关节(TMJ)形态学参数之间的联系。方法招募23名正常人与30名患者,所有患者均由临床诊断为ADD且无骨关节病,接受咬合板治疗。将正常人设为对照组,患者设为治疗前组与治疗后组。在MIMICS20.0软件中重建上下颌骨的三维模型并测量TMJ的13个形态学参数,分析各组间形态学参数的统计学差异。结果ADD患者的水平髁突角、冠状髁突角、髁突高度和下颌头高度在治疗前后均与对照组有显著性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关节盘前移位 上下颌骨 形态学参数 髁突 治疗前后 有显著性差异 临床诊断 骨关节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口颌系统有限元模型的验证 被引量:1
15
作者 李安楠 邵冰莓 刘展 《医用生物力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S01期213-213,共1页
有限元模拟已广泛应用于颞下颌关节(TMJ)的生物力学研究,但口颌系统有限元模型的有效性缺乏验证,本研究通过对比实验模型和有限元模型中下颌骨和关节囊的应变验证了有限元模型的有效性。实验模型的上下颌采用透明材料进行3D打印,关节囊... 有限元模拟已广泛应用于颞下颌关节(TMJ)的生物力学研究,但口颌系统有限元模型的有效性缺乏验证,本研究通过对比实验模型和有限元模型中下颌骨和关节囊的应变验证了有限元模型的有效性。实验模型的上下颌采用透明材料进行3D打印,关节囊用硅橡胶灌注,韧带用橡皮筋代替。在两侧下颌角、下颌体上共布置4个应变花,用于测量下颌对应测试点的应变。将左侧关节囊喷上散斑,用于数字图像相关法(DIC)测量。将上下颌骨、关节囊、韧带组装之后放置在试验台进行加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关节囊 口颌系统 上下颌骨 下颌角 下颌体 数字图像相关法 3D打印 应变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下颌运动过程中颞下颌关节的三维生物力学分析 被引量:2
16
作者 舒敬恒 刘展 《医用生物力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S01期186-186,共1页
目的由于颞下颌关节(TMJ)的结构与功能的复杂性,其运动成为当今口腔问题的重点与难点。作为承重关节,TMJ的力学环境也不容忽视。针对TMJ在4种特定的下颌运动——开闭口、下颌前伸及左、右侧方运动,探究健康TMJ的生物力学分布规律。方法... 目的由于颞下颌关节(TMJ)的结构与功能的复杂性,其运动成为当今口腔问题的重点与难点。作为承重关节,TMJ的力学环境也不容忽视。针对TMJ在4种特定的下颌运动——开闭口、下颌前伸及左、右侧方运动,探究健康TMJ的生物力学分布规律。方法取8位TMJ健康受试者,通过光学运动捕捉系统,获取了他们下颌对于上颌的相对运动,并与CT建立出的上、下颌骨的三维模型匹配,得到下颌任意点的运动轨迹。再通过核磁共振成像(MRI)建立关节盘的三维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健康受试者 关节盘 颞下颌关节 下颌运动 侧方运动 生物力学分析 TMJ 下颌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初始状态对扣齿动态有限元模拟的影响
17
作者 滕海东 舒敬恒 +2 位作者 马赫迪 邵冰莓 刘展 《医用生物力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S01期312-312,共1页
目的以往对口腔颌面系统的三维有限元研究中通常把牙尖交错位(ICP)作为初始无应力状态。但临床上的参考位(RP)可以让人更放松,颞下颌关节(TMJ)处应力更小。扣齿运动的初始颌位是ICP。因此,引入RP作为初始状态,探讨初始颌位有无初始应力... 目的以往对口腔颌面系统的三维有限元研究中通常把牙尖交错位(ICP)作为初始无应力状态。但临床上的参考位(RP)可以让人更放松,颞下颌关节(TMJ)处应力更小。扣齿运动的初始颌位是ICP。因此,引入RP作为初始状态,探讨初始颌位有无初始应力对动态模拟扣齿运动的影响。方法招募1名正常志愿者,对其进行运动数据捕捉和CT、MRI扫描。在Mimics中分别基于CT、MRI数据重建上、下颌骨和关节盘,并赋予模型材料属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关节盘 MRI扫描 颌位 牙尖交错位 口腔颌面 初始状态 MIMICS 初始应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正常人进食不同硬度食物过程中的颞下颌关节间隙研究
18
作者 马赫迪 舒敬恒 +1 位作者 邵冰莓 刘展 《医用生物力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S01期312-312,共1页
目的对正常人进食体积相似但硬度不同的食物过程中的TMJ间隙进行了动态测量,从而评价髁突中带及前带所对应的关节间隙、食物硬度、咀嚼侧之间的关系。方法共招募12名无颌面部畸形且颞下颌关节健康的志愿者。依据志愿者的螺旋CT重建其下... 目的对正常人进食体积相似但硬度不同的食物过程中的TMJ间隙进行了动态测量,从而评价髁突中带及前带所对应的关节间隙、食物硬度、咀嚼侧之间的关系。方法共招募12名无颌面部畸形且颞下颌关节健康的志愿者。依据志愿者的螺旋CT重建其下颌骨和上颌骨的3D模型。利用三维光学运动捕捉系统记录了志愿者单侧咀嚼薯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颌面部畸形 颞下颌关节 关节间隙 髁突 上颌骨 3D模型 TMJ 下颌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性别对颞下颌关节形态学的影响
19
作者 郭晓珂 邵冰莓 刘展 《医用生物力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S01期321-321,共1页
目的探讨性别对颞下颌关节(TMJ)形态学参数的影响,进一步验证性别对颞下颌关节紊乱(TMD)患病率的影响。方法随机选取TMD患者90例(男性18例,女性72例)与正常人23例(男性16例,女性7例),对其上下颌进行CT扫描。在Mimics软件中基于CT数据建... 目的探讨性别对颞下颌关节(TMJ)形态学参数的影响,进一步验证性别对颞下颌关节紊乱(TMD)患病率的影响。方法随机选取TMD患者90例(男性18例,女性72例)与正常人23例(男性16例,女性7例),对其上下颌进行CT扫描。在Mimics软件中基于CT数据建立三维模型,并选取TMJ处的13个形态学参数进行测量。按照性别与是否患病分组,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1)女性较男性患病率高(OR值为9.14)。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颞下颌关节紊乱 男性患病率 形态学参数 MIMICS软件 CT数据 CT扫描 统计学分析 TMJ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下颌升支矢状劈开截骨术(SSRO)和上颌骨LefortI型前移术对颞下颌关节(TMJ)的受力影响
20
作者 李沛涵 滕海东 +1 位作者 邵冰莓 刘展 《医用生物力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S01期321-321,共1页
目的下颌升支矢状劈开截骨术(SSRO)配合上颌骨Lefort I型截骨术是目前用于矫正治疗咬合畸形的常见术式之一,能明显改善患者的面型和咀嚼功能。然而文献表示,此类手术会对颞下颌关节(TMJ)同时产生多种影响。本课题分析在前牙切咬下的有... 目的下颌升支矢状劈开截骨术(SSRO)配合上颌骨Lefort I型截骨术是目前用于矫正治疗咬合畸形的常见术式之一,能明显改善患者的面型和咀嚼功能。然而文献表示,此类手术会对颞下颌关节(TMJ)同时产生多种影响。本课题分析在前牙切咬下的有限元结果,定量地描述下颌后缩患者SSRO+LefortI手术前后TMJ的应力大小和分布变化以及与正常人的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矫正治疗 下颌后缩 手术前后 下颌升支矢状劈开截骨术 上颌骨 前牙 咀嚼功能 TMJ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