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深度学习的遥感目标检测技术 被引量:5
1
作者 章程军 胡晓兵 +1 位作者 魏上云 郭爽 《计算机工程与设计》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594-600,共7页
针对遥感目标检测精度不足,提出一种改进YOLOv5s遥感目标检测算法。主干网络采用CSP-D模块进行特征提取,充分利用深层和浅层特征进行特征增强;颈部网络采用BiFPN结构进行特征融合,提高多尺度特征信息融合效率。实验结果表明,针对遥感目... 针对遥感目标检测精度不足,提出一种改进YOLOv5s遥感目标检测算法。主干网络采用CSP-D模块进行特征提取,充分利用深层和浅层特征进行特征增强;颈部网络采用BiFPN结构进行特征融合,提高多尺度特征信息融合效率。实验结果表明,针对遥感目标数据集DIOR,改进YOLOv5s网络平均准确率均值(mAP)提升2.1%,不同目标类别平均准确率(AP)均有提升,缓解原网络检测存在的漏检误检问题,改进网络检测速度仍能满足实时性要求,具有更优的检测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遥感图像 目标检测 YOLOv5s 特征增强 多尺度特征融合 深度学习 单阶段网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纵扭超声振动电火花加工微小孔仿真研究
2
作者 刘小振 石一宏 傅波 《机床与液压》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2期157-165,共9页
超声振动电火花加工是一种高效加工微小孔的新型加工方法,能够提高加工效率与精度。对纵扭超声振动电火花加工微小孔进行研究,建立描述电极丝周围间隙工作液流动特性的数学模型,使用Fluent对数学模型进行验证,同时加入切屑,对间隙工作... 超声振动电火花加工是一种高效加工微小孔的新型加工方法,能够提高加工效率与精度。对纵扭超声振动电火花加工微小孔进行研究,建立描述电极丝周围间隙工作液流动特性的数学模型,使用Fluent对数学模型进行验证,同时加入切屑,对间隙工作液运动情况以及排屑情况进行探究。结果表明:在电火花加工时,在电极丝引入纵扭超声振动,流体域有明显的扭转运动,电极丝底部切屑在离心力的作用下,更易从底隙中进入侧隙,随工作液的运动排出孔隙,有效防止底部产生切屑堆积,提高了电火花加工微小孔的精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纵扭超声振动 微小孔电火花加工 工作液 流场仿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改进YOLOv5s的玻璃盖板划伤检测算法 被引量:2
3
作者 李虎 胡晓兵 +3 位作者 陈海军 毛业兵 章程军 李航 《组合机床与自动化加工技术》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62-65,71,共5页
针对当前玻璃盖板检测速度较慢、精确率较低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YOLOv5s算法的玻璃盖板划伤检测改进模型。首先,借鉴ResNeXt结构和大核注意力(largekernelattention,LKA)结构改进原C3模块,增强网络对于特征的检测和提取能力;其次,向网... 针对当前玻璃盖板检测速度较慢、精确率较低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YOLOv5s算法的玻璃盖板划伤检测改进模型。首先,借鉴ResNeXt结构和大核注意力(largekernelattention,LKA)结构改进原C3模块,增强网络对于特征的检测和提取能力;其次,向网络中引入BiFPN模块,提高网络的特征融合能力和小目标检测能力;最后,使用EIOU损失函数替换原网络中的CIOU损失函数,提高锚框生成的准确性和模型收敛速度。结果表明,改进后模型,精确率达到98.2%,召回率达到98.4%,实现玻璃盖板划伤的高效检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划伤检测 YOLOv5s ResNeXt 大核注意力 智能制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改性壳聚糖材料修复多金属污染土壤 被引量:1
4
作者 赵黄诗雨 周宽 +3 位作者 邓思维 刘龙宇 朱韦韦 余江 《化工进展》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5881-5889,共9页
随着工业的迅猛发展,尤其是采矿冶炼等行业的快速扩张,造成了严重的土壤重金属污染问题。为实现重金属复合污染土壤同步修复,以川南某铅锌矿区周边农田土壤为研究目标,通过土培实验,考察施加不同比例壳聚糖(CS)和4种改性壳聚糖材料对污... 随着工业的迅猛发展,尤其是采矿冶炼等行业的快速扩张,造成了严重的土壤重金属污染问题。为实现重金属复合污染土壤同步修复,以川南某铅锌矿区周边农田土壤为研究目标,通过土培实验,考察施加不同比例壳聚糖(CS)和4种改性壳聚糖材料对污染土壤的基本理化特性、土壤中重金属(Cu、Pb、Zn、Cd)二乙烯三胺五乙酸(DTPA)有效态及赋存形态的影响,阐释重金属迁移特性,筛选出对目标重金属钝化效果最好的材料。结果显示,在Cu、Pb、Zn、Cd复合污染农田土壤中,施用不同比例CS及改性壳聚糖材料后,土壤pH、有机质含量(OM)和阳离子交换量(CEC)均得到提升,整体呈随添加量增加而上升的趋势;在一定比例CS处理下,Cu和Pb有效态含量均有所增加,而4种改性壳聚糖钝化剂均能降低Cu、Pb、Zn、Cd有效态含量,从而有效降低了复合重金属污染的生物有效性和可迁移性;同时,5种材料的加入均能有效促进土壤中弱酸提取态Cu、Pb、Zn、Cd转化为稳定的残渣态,向土壤中添加质量比为2.5%的环氧氯丙烷改性壳聚糖-生物炭复合材料(ECS-B)时钝化效果最佳。本研究表明,环氧氯丙烷改性壳聚糖-生物炭新型复合材料钝化Cu、Pb、Zn、Cd复合污染土壤效果显著,在重金属复合污染土壤修复领域具有一定的应用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壳聚糖改性 复合材料 土壤 重金属 污染 修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表面等离子渗氮对TiAlN涂层TiCN基金属陶瓷性能的影响
5
作者 陈诚 贠庆芳 +4 位作者 郭凯 向志杨 熊计 刘俊波 赵剑峰 《稀有金属与硬质合金》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68-75,102,共9页
针对TiCN基金属陶瓷,调节不同N_(2)/Ar流量比对其进行等离子渗氮,并在渗氮样品表面沉积TiAlN涂层。采用GIXRD、EDS、SEM、HR-TEM、划痕测试、纳米压痕测试和光学图像测试仪等研究了渗氮过程N_(2)/Ar流量比对涂层组织结构、膜基界面状态... 针对TiCN基金属陶瓷,调节不同N_(2)/Ar流量比对其进行等离子渗氮,并在渗氮样品表面沉积TiAlN涂层。采用GIXRD、EDS、SEM、HR-TEM、划痕测试、纳米压痕测试和光学图像测试仪等研究了渗氮过程N_(2)/Ar流量比对涂层组织结构、膜基界面状态、力学性能和涂层金属陶瓷刀片切削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N_(2)/Ar流量比的提高,TiAlN涂层晶粒逐渐细化,涂层厚度不断降低,基体表面仍有黏结相残留,进而影响表面涂层的生长和性能。当N_(2)/Ar流量比为1时,膜基界面处存在硬质相生长区和富黏结相生长区两种涂层生长区域,涂层在硬质相表面为共格外延生长,富黏结相区域存在原子排列紊乱的过渡区,涂层为半共格外延生长;涂层(200)晶面取向最强,织构系数为1.91;涂层硬模比(H/E)最高,为0.094。当N_(2)/Ar流量比为2时,TiAlN涂层的硬度和弹性模量均最高,分别为34.15GPa和416.64GPa。在切削加工过程中,切削接触区域主要发生磨粒磨损和粘着磨损。当N_(2)/Ar流量比为1时,涂层TiCN基金属陶瓷刀片切削性能最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iCN基金属陶瓷 等离子渗氮 TIALN涂层 膜基界面 力学性能 切削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工仿真菱铁矿及其衍生材料催化修复PAHs污染土壤
6
作者 杨昕 钟承韡 +3 位作者 杨志山 朱韦韦 王文浩 余江 《化工进展》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4118-4127,共10页
为考察不同氧化体系及运行参数对土壤多环芳烃降解性能的影响,本文通过人工仿真合成菱铁矿(SFC)并进一步引入纳米零价铁(nZVI)制备改性菱铁矿(FFC),催化氧化修复实际多环芳烃(PAHs)污染场地土壤。实验结果表明,SFC和FFC催化过硫酸钠(PDS... 为考察不同氧化体系及运行参数对土壤多环芳烃降解性能的影响,本文通过人工仿真合成菱铁矿(SFC)并进一步引入纳米零价铁(nZVI)制备改性菱铁矿(FFC),催化氧化修复实际多环芳烃(PAHs)污染场地土壤。实验结果表明,SFC和FFC催化过硫酸钠(PDS)体系均能有效降解PAHs。通过优化运行参数包括降低初始pH、提高土水比和延长反应时间等可进一步提高土壤PAHs降解率。而等价处理实验结果显示,采用H_(2)O_(2)等价代替PDS虽可以降低治理成本,但PAHs降解率却有所下降。同时,土壤毒性评估结果发现经SFC/PDS和FFC/PDS处理后的黑麦草种子发芽率得到显著提高。本研究表明SFC和FFC催化体系可有效修复PAHs污染土壤,并缓减土壤生态毒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菱铁矿 多环芳烃 催化 污染场地 原位化学氧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镧改性生物炭基材料对砷污染土壤的修复效果 被引量:3
7
作者 张涵怡 彭云霄 +2 位作者 杨韬 谢若兰 余江 《环境科学与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111-117,共7页
为了降低土壤中砷的生物有效性,提升砷的修复效果,该文运用盆栽实验探究了镧改性生物炭在不同施加条件下对土壤理化性质、砷的赋存形态的影响,并探究了作物苋菜累积及转运砷的情况。结果显示:加入镧改性材料后,La(OH);呈条状负载在生物... 为了降低土壤中砷的生物有效性,提升砷的修复效果,该文运用盆栽实验探究了镧改性生物炭在不同施加条件下对土壤理化性质、砷的赋存形态的影响,并探究了作物苋菜累积及转运砷的情况。结果显示:加入镧改性材料后,La(OH);呈条状负载在生物炭表面。在砷污染土壤中,施加镧改性生物炭后,土壤的p H和有机质含量均呈现上升趋势,且稳定后土壤中砷从有效态向残渣态转化;添加改性生物炭后,作物体内总砷含量下降,由70.47 mg/kg降低至25.25 mg/kg,降幅达到64.17%,并且显著降低了苋菜植株将砷从根部转运到地上部的能力,转运系数从0.55降低到0.068,可食用部分的砷含量也随之明显减少。研究表明,在降低土壤砷生物有效性方面,镧改性生物炭是一种经济、操作简单的原位稳定化材料,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 砷污染 生物炭 化学修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M-YOLO的自动驾驶下目标识别算法 被引量:15
8
作者 牛洪超 胡晓兵 罗耀俊 《计算机工程与设计》 北大核心 2022年第8期2213-2220,共8页
针对一阶段目标检测算法对自动驾驶领域中复杂场景下目标检测能力弱等缺点,提出一种基于改进YOLOv5的多层特征融合算法M-YOLO。为进一步增强网络的检测能力,分别融入具有多层网络细粒度的模块与改进的特征增强模块,通过增加检测头与改... 针对一阶段目标检测算法对自动驾驶领域中复杂场景下目标检测能力弱等缺点,提出一种基于改进YOLOv5的多层特征融合算法M-YOLO。为进一步增强网络的检测能力,分别融入具有多层网络细粒度的模块与改进的特征增强模块,通过增加检测头与改进的非极大值抑制算法来训练模型。实验结果表明,在BDD100K数据集上,M-YOLO相比原YOLOv5模型的平均准确率提升8.51%,其检测速度达到83 fps,在保证实时性的同时大幅度提升模型的准确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动驾驶 多层特征融合 特征增强 细粒度 非极大值抑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改进YOLOv5的视觉定位算法 被引量:9
9
作者 牛洪超 白松 胡晓兵 《计算机工程与设计》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1620-1627,共8页
针对传统视觉定位系统所存在的检测精度低等缺点,提出一种基于改进YOLOv5的自定义靶标视觉定位算法。为进一步增强网络的检测能力,分别融入具有多层感受野与细粒度的模块与改进的特征增强模块,利用Distance-IOU与Focal Loss改进损失函数... 针对传统视觉定位系统所存在的检测精度低等缺点,提出一种基于改进YOLOv5的自定义靶标视觉定位算法。为进一步增强网络的检测能力,分别融入具有多层感受野与细粒度的模块与改进的特征增强模块,利用Distance-IOU与Focal Loss改进损失函数;使用快速解码算法得到编码信息。实验结果表明,在自制数据集上,改进后的YOLOv5模型获得较好的平均准确精度得分与检测速度,满足实时性与准确性的需求,为视觉定位提供了一种的解决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视觉定位 YOLOv5 感受野 细粒度 自定义靶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修复多环芳烃污染地块的土壤氧化剂需求量 被引量:2
10
作者 丁森旭 冉宗信 +2 位作者 孙晓霜 彭云霄 余江 《深圳大学学报(理工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48-55,共8页
为了解化学氧化剂在多环芳烃(polycyclic aromatic hydrocarbons,PAHs)污染土壤修复过程中的添加用量,分别选用KMnO_(4)、Na_(2)S_(2)O_(8)和H_(2)O_(2)为氧化剂,以中国成都市4个石油化工厂区表层土壤为研究对象,考察了3种氧化剂的反应... 为了解化学氧化剂在多环芳烃(polycyclic aromatic hydrocarbons,PAHs)污染土壤修复过程中的添加用量,分别选用KMnO_(4)、Na_(2)S_(2)O_(8)和H_(2)O_(2)为氧化剂,以中国成都市4个石油化工厂区表层土壤为研究对象,考察了3种氧化剂的反应动力学规律和在不同场地条件下的土壤氧化剂需求量(soil oxidant demand,SOD)及影响因素.结果表明,KMnO_(4)和H_(2)O_(2)在反应1 d内迅速消耗,反应1 d后消耗速率迅速下降,Na_(2)S_(2)O_(8)在反应中的消耗速率则较为稳定,3种氧化剂的反应规律基本符合1级反应动力学;当KMnO_(4)、Na_(2)S_(2)O_(8)和H_(2)O_(2)的施加剂量分别为1、2和12 mmol/g时,各个地块SOD范围分别为44.91~96.06、40.91~52.86和371.47~406.25 g/kg.统计分析表明,KMnO_(4)和Na_(2)S_(2)O_(8)最大需求量与土壤有机质含量、土壤黏粒以及土壤含水率呈显著相关,其中,土壤有机质含量对KMnO_(4)和Na_(2)S_(2)O_(8)的土壤氧化剂需求量影响最大,贡献率分别达到31.57%和40.24%.根据实验结果并考虑经济因素,氧化剂KMnO_(4)和Na_(2)S_(2)O_(8)在PAHs场地修复方面具有较好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材料化学 多环芳烃 化学氧化 土壤氧化剂需求量 场地修复 KMnO_(4) Na_(2)S_(2)O_(8) H_(2)O_(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金属镉抗性菌的筛选及促生、修复效果 被引量:1
11
作者 何欢 谢若兰 +1 位作者 丁森旭 余江 《深圳大学学报(理工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374-379,共6页
为考察微生物-植物联合体系对土壤重金属镉(Cd)污染的修复效果,通过菌株筛选与盆栽实验,筛选一株具有较高Cd耐受和促生能力的菌株,探究植物促生菌对黑麦草富集能力、土壤理化性质和重金属赋存形态的影响.研究结果显示,伯克霍尔德氏菌株Y... 为考察微生物-植物联合体系对土壤重金属镉(Cd)污染的修复效果,通过菌株筛选与盆栽实验,筛选一株具有较高Cd耐受和促生能力的菌株,探究植物促生菌对黑麦草富集能力、土壤理化性质和重金属赋存形态的影响.研究结果显示,伯克霍尔德氏菌株YXL1呈淡黄色、杆状、边缘圆滑,平均长度为5μm,且耐受重金属镉的质量浓度达250 mg/L.YXL1产吲哚乙酸(indole-3-acetic acid,IAA)能力为31.56 mg/L,产铁载体能力为0.89,溶磷能力为46.18 mg/L.在YXL1与黑麦草的联合修复体系中,土壤的有机质和有效磷质量浓度均显著提高,分别增加了4.08 g/kg和2.54 mg/kg;土壤中弱酸可提取态Cd和还原态Cd的质量分数分别达16.25%和12.53%;与仅种植黑麦草的对照组相比,联合修复体系黑麦草的富集Cd能力提高了2.76倍.研究发现,以YXL1和黑麦草联合修复体系处理Cd污染农田土壤,4 a后耕作层土壤的Cd含量降低到《土壤环境质量农用地土壤污染风险管控标准(试行)》(GB 15618—2018)规定的风险筛选值(0.3 mg/kg)以下,可实现农用地的安全利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材料 镉抗性菌株 土壤理化性质 促生特性 植物萃取 重金属污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氮受控对酒糟废水-微藻培育耦合体系的影响
12
作者 蒋宜峰 杨世利 +3 位作者 魏威 王萍 张利 余江 《深圳大学学报(理工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528-535,共8页
为考察酒糟废水-微藻培育耦合体系的最适氮营养条件,运用室内受控实验,调控酒糟废水总氮浓度,考察莱茵衣藻、二形栅藻分别在单一培养和共培养条件下的生长特性,计算酒糟废水中营养盐的去除率.研究结果显示,较之二形栅藻,莱茵衣藻对氮的... 为考察酒糟废水-微藻培育耦合体系的最适氮营养条件,运用室内受控实验,调控酒糟废水总氮浓度,考察莱茵衣藻、二形栅藻分别在单一培养和共培养条件下的生长特性,计算酒糟废水中营养盐的去除率.研究结果显示,较之二形栅藻,莱茵衣藻对氮的需求更为敏感.当初始氮磷质量比为2.45,且初始总氮(total nitrogen,TN)质量浓度为40.25 mg/L时,对莱茵衣藻,最终生物量为879.50 mg/L,藻蛋白质量浓度达69.00 mg/L,对总氮、总磷(total phosphorus,TP)和化学需氧量(chemical oxygen demand,COD)的去除率分别为93.68%、90.81%和72.57%;对二形栅藻,最终生物量为775.00 mg/L,藻蛋白质量浓度为154.53 mg/L,对TN、TP和COD的去除率分别为96.85%、70.80%和82.06%.共培养条件下,莱茵衣藻在生长和对氮磷等资源的利用方面受二形栅藻的抑制影响较明显,当初始氮磷质量比为2.45,初始TN质量浓度为40.25 mg/L时,莱茵衣藻对TN和TP的去除率分别为97.37%%和74.74%;共培养条件下微藻对酒糟废水COD的去除结果与二形栅藻类似.研究发现,利用酒糟废水-微藻培育耦合体系、单一培养体系和共培养体系,酒糟废水水质均能满足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的IV类水总氮(≤1.5 mg/L)和发酵酒精与白酒工业水污染物排放标准的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材料 酒糟废水 氮调控 莱茵衣藻 二形栅藻 耦合体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声辅助搅拌摩擦焊仿真分析及实验
13
作者 张轩 刘小振 +1 位作者 吴思楠 傅波 《应用声学》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683-692,共10页
为解决传统的搅拌摩擦焊工艺存在的轴向压力过大、搅拌头易磨损、焊接表面存在缺陷等问题,设计了一种集搅拌头与夹心式纵扭超声振动换能器为一体的超声辅助搅拌摩擦焊工具头。对超声辅助搅拌摩擦焊工具头进行了模态分析与谐响应分析,确... 为解决传统的搅拌摩擦焊工艺存在的轴向压力过大、搅拌头易磨损、焊接表面存在缺陷等问题,设计了一种集搅拌头与夹心式纵扭超声振动换能器为一体的超声辅助搅拌摩擦焊工具头。对超声辅助搅拌摩擦焊工具头进行了模态分析与谐响应分析,确保换能器结构满足要求。应用仿真软件对超声辅助搅拌摩擦焊进行了流体场、温度场和声场仿真分析,验证了在搅拌摩擦焊过程中加入纵扭超声振动能够增强材料的软化率,提高焊接材料的塑性流动。搭建实验平台,进行了6061铝合金的超声辅助搅拌摩擦焊焊接实验。结果表明,纵扭超声的引入能够提高焊接过程中材料流动性,减小搅拌头的前进阻力和轴向压力,改善焊接表面质量。在焊头转速900 r/min、焊接速度1.4 mm/s、轴向压力2.6 kN、超声功率100 W时,焊接效果最好,能较好地应在铝合金、镁合金等焊接熔点比较低的轻金属焊接之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辅助搅拌摩擦焊 纵扭超声振动换能器 仿真分析 焊接参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声喷丸强化对7075铝合金耐腐蚀性能的影响
14
作者 汪迈 张炜舜 +3 位作者 汪涛 李若海 张靖雨 傅波 《应用声学》 2025年第4期891-899,共9页
利用阵列型超声喷丸强化系统,结合盐雾腐蚀试验,探究了超声喷丸强化对7075铝合金耐腐蚀性能的影响。对阵列型超声喷丸强化系统工作原理进行了阐述,采用仿真软件对多弹丸超声喷丸进行了数值模拟,分析了弹丸速率对工件残余压应力的影响。... 利用阵列型超声喷丸强化系统,结合盐雾腐蚀试验,探究了超声喷丸强化对7075铝合金耐腐蚀性能的影响。对阵列型超声喷丸强化系统工作原理进行了阐述,采用仿真软件对多弹丸超声喷丸进行了数值模拟,分析了弹丸速率对工件残余压应力的影响。搭建了阵列型超声喷丸强化系统和盐雾腐蚀试验平台,对未超声喷丸处理、40 W和80 W超声喷丸处理的7075铝合金样件进行了盐雾腐蚀试验,探究了盐雾腐蚀后铝合金样件表面形貌、表面硬度和表面粗糙度的变化。结果表明:在相同的盐雾腐蚀环境下,经过超声喷丸强化比未经超声喷丸强化处理的铝合金耐腐蚀性有一定的提升,且在一定范围内提高超声喷丸强化功率也能提高铝合金的耐腐蚀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喷丸 盐雾腐蚀试验 7075铝合金 耐腐蚀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