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2篇文章
< 1 2 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国际化视野下高校外籍英语教师聘请问题探析——以四川省“211工程”高校为例 被引量:1
1
作者 任文 刘沁瑶 《新疆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2011年第2期49-53,共5页
外籍英语教师的聘请与高校教育国际化紧密相关,其聘请的成功与否、教学质量的好坏,对高校教育国际化进程将产生重要的影响。四川省"211工程"高校积极聘用外籍英语教师,对提升学校的办学水准,特别是英语教学的质量和国际化程... 外籍英语教师的聘请与高校教育国际化紧密相关,其聘请的成功与否、教学质量的好坏,对高校教育国际化进程将产生重要的影响。四川省"211工程"高校积极聘用外籍英语教师,对提升学校的办学水准,特别是英语教学的质量和国际化程度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但也存在一些问题和需要完善之处,值得认真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育国际化 四川“211工程”高校 外籍英语教师聘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学小语种课程开设的现状、问题及建议--基于四川省中学日语和西班牙语课程开设情况的调查分析 被引量:5
2
作者 谢宇 董洪丹 《西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177-183,共7页
国家颁布了日语、西班牙语等小语种课程标准,旨在引导、指导中小学开好小语种课程,培养具有国际视野和多元文化的复合型人才。通过调查问卷、访谈以及实地调研,发现中学小语种;课程开设存在诸多问题:教育行政部门统筹不够、课程体系不... 国家颁布了日语、西班牙语等小语种课程标准,旨在引导、指导中小学开好小语种课程,培养具有国际视野和多元文化的复合型人才。通过调查问卷、访谈以及实地调研,发现中学小语种;课程开设存在诸多问题:教育行政部门统筹不够、课程体系不完善、教材体系不完善、跨校衔接难度大、小语种教师职业发展受限以及社会对小语种存在认识误区等。针对问题,从强化教育行政部门统筹、完善课程设置、规划教材使用、加强师资建设、开展教研指导、注重教学评价以及加强社会宣传等方面提出了在中小学开好小语种的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语言教育 小语种 小语种教育 小语种课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体认对话句法学视野下的对话者识解互动
3
作者 曾国才 《外国语文》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34-42,共9页
体认语言学主张从体(感性)和认(理性)的角度分析语言的理据,强调语言产生于人类基于身体感知客观外界的过程,且与人类对感知结果进行认知处理密切相关。整合体认语言学的体认观和对话句法学理论的语言结构对称观,可进一步发现人类身体... 体认语言学主张从体(感性)和认(理性)的角度分析语言的理据,强调语言产生于人类基于身体感知客观外界的过程,且与人类对感知结果进行认知处理密切相关。整合体认语言学的体认观和对话句法学理论的语言结构对称观,可进一步发现人类身体在语言及其意义建构中具有基础性作用,本文尝试从话语互动的体认性出发建构体认对话句法学,主张语言本身是对话者的体验对象。对话中,说话人对他者的语言使用经历体验在本质上是说话者基于他者的视觉和/或心智注意力协调自身识解事体的方式,形成识解互动的过程。说话人在识解互动中协商话语的意义,从而扩展对话语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认对话句法学 互动 识解 对话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莫斯科语义学派意义互动原则的认知阐释
4
作者 彭玉海 《外语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43-48,69,共7页
意义互动原则是莫斯科语义学派的一个重要理论原则,在语言单位的语义关系与词汇-语义和词汇-句法语义分析体系中发挥着基础而十分独特的作用,反映和揭示出自然语言语义功能、表现和组构的核心内容、运作机制及特点。本研究一方面对莫斯... 意义互动原则是莫斯科语义学派的一个重要理论原则,在语言单位的语义关系与词汇-语义和词汇-句法语义分析体系中发挥着基础而十分独特的作用,反映和揭示出自然语言语义功能、表现和组构的核心内容、运作机制及特点。本研究一方面对莫斯科语义学派意义互动原则展开分析和讨论,另一方面发掘并立足于其认知实质,重点从同质重合选择和异质同化选择入手,通过长语义成分、形式主体、形式客体以及超常动宾与超常主谓构式等方面的分析,对其进行认知阐释,并就其在动词语义功能表现和认知语义衍生之中的作用机制展开解析。本研究表明,同质重合选择和异质同化选择是对莫斯科语义学派意义互动原则的认知生发和有力延伸,后者注重语言单位的词汇-语义组配性能、词汇-语法组配性能和结构-语义关系,而前两者则进一步深入到认知主体在语义分析、建构中的积极渗透作用和语言的概念化认知范畴效应,并使后者获得相应认知识解和深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莫斯科语义学派 意义互动原则 同质重合选择 异质同化选择 词汇-认知语义关系 认知阐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俄语动词概念隐喻语义句法探析
5
作者 彭玉海 《外国语文》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25-40,共16页
动词概念隐喻是动词语义衍生的重要方法和机制,借助于概念隐喻的认知运作,俄语动词可以衍生出大量新的语义内容,而这些语义关系和相应语义变化会在动词句法行为、句法表征中反映和体现出来,由此形成动词隐喻语义的句法映射以及它同句法... 动词概念隐喻是动词语义衍生的重要方法和机制,借助于概念隐喻的认知运作,俄语动词可以衍生出大量新的语义内容,而这些语义关系和相应语义变化会在动词句法行为、句法表征中反映和体现出来,由此形成动词隐喻语义的句法映射以及它同句法特征的对应关系。本文旨在借鉴莫斯科语义学派集成描写方法,通过广义句法形式特征,着重对物理动词есть、резать的概念隐喻语义衍变展开句法方面的集成分析和描写,藉此深入揭示动词喻义变化中的句法映射和形式机制问题,将形式化的语义分析和微观层次的语义精细化描写引向深入,促进认知语义与语义句法的融合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词概念隐喻 动词多义性 语义衍生 句法映射 语义句法探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黎锦熙与乔姆斯基语法思想比较——中国语言学流派问题管窥 被引量:2
6
作者 王茜 《四川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80-85,共6页
黎锦熙与乔姆斯基的语言学思想在某些方面相近,但在对语言学的影响和是否导致学派形成等方面却反差很大。研究对象、研究方法、理论体系与解释力等方面的比较研究显示,"黎派语法"未能形成的主要原因在于缺乏明确的哲学反思、... 黎锦熙与乔姆斯基的语言学思想在某些方面相近,但在对语言学的影响和是否导致学派形成等方面却反差很大。研究对象、研究方法、理论体系与解释力等方面的比较研究显示,"黎派语法"未能形成的主要原因在于缺乏明确的哲学反思、在方法上重教学轻理论以及由于对教学的高度适应性而鲜有质疑者与后续研究。基于此例的比较显示,理论反思在学派形成过程中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而这恰恰是我们的弱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乔姆斯基 黎锦熙 语法思想 语言哲学 语言学流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符号现象学的形成 被引量:3
7
作者 赵星植 《内蒙古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46-52,共7页
符号现象学的形成源自皮尔斯的符号思想理论体系。皮尔斯对现象问题的思考不仅奠定了符号学理论的基础,而且也为当今哲学符号学研究提供了重要的理论支撑。皮尔斯在其现象学手稿中清晰地论证了三种普遍范畴的存在方式与特性,以及三种范... 符号现象学的形成源自皮尔斯的符号思想理论体系。皮尔斯对现象问题的思考不仅奠定了符号学理论的基础,而且也为当今哲学符号学研究提供了重要的理论支撑。皮尔斯在其现象学手稿中清晰地论证了三种普遍范畴的存在方式与特性,以及三种范畴与人类意识活动之相互关系,这为探究文学艺术中日益凸显的意义与意识问题提供了理论资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符号学现象学 皮尔斯 范畴 意识 意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西部高校外语研究生培养新探索和新实践:院长笔谈 被引量:1
8
作者 赵永峰 文旭 +5 位作者 王欣 刘全国 莫启扬 陈向京 俞森林 马刚 《外国语文》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58-173,共16页
四川外国语大学、西南大学和四川大学积极发扬外语学科“资源共享”传统,主动服务“成渝双城经济圈”建设和西部大开发国家战略,形成了“区域联动、思政铸魂、学科交叉、创新引领”的外语高层次人才培养新理念,着力培养能讲好中国故事... 四川外国语大学、西南大学和四川大学积极发扬外语学科“资源共享”传统,主动服务“成渝双城经济圈”建设和西部大开发国家战略,形成了“区域联动、思政铸魂、学科交叉、创新引领”的外语高层次人才培养新理念,着力培养能讲好中国故事、参与全球治理的高素质复合型创新人才,成果于2023年获国家级教学成果二等奖。2023年11月在四川外国语大学召开了“国家级教学成果奖获奖成果推广交流暨西部地区外语研究生教育教学改革研讨会”,会上四川外国语大学、西南大学、四川大学、陕西师范大学、重庆大学、西安交通大学、西北工业大学、西南交通大学、西安电子科技大学等外国语学院分享西部外语学科研究培养新探索和新实践,乘风破浪,砥砺前行,不断完善和丰富“区域联动、思政铸魂、学科交叉、创新引领:西部外语学科研究生培养新实践”的内涵要求,更好地服务国家和社会对外语高端人才的新需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外语学科 研究生 区域联动 思政铸魂 学科交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9世纪中叶法国公使对巴黎外方西藏传教会进藏活动态度之嬗变
9
作者 刘瑞云 刘晓旭 《西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69-78,86,共11页
1848至1866年间,因进藏活动屡屡受阻,巴黎外方西藏传教会多次求助法国驻华公使,后者的态度由之前的“竭力”支持、“鼎力”相助逐渐转变为后来的“尽力”劝退,甚至可以说是“抛弃”。法国公使们对西藏传教会进藏活动态度之嬗变,一方面... 1848至1866年间,因进藏活动屡屡受阻,巴黎外方西藏传教会多次求助法国驻华公使,后者的态度由之前的“竭力”支持、“鼎力”相助逐渐转变为后来的“尽力”劝退,甚至可以说是“抛弃”。法国公使们对西藏传教会进藏活动态度之嬗变,一方面源于当时清朝中央同西藏地方两级政府通力协作坚决抵制法国传教士进藏;另一方面则是因为新形势下法国政府基于对华“合作”政策选择放弃其“保教”立场。清朝中央同西藏地方通力协作成功阻断西藏传教会进藏活动,既反映出当时西藏地方基于国家安全大局的深思熟虑,又反映出清朝中央对西藏地方的重视和体恤,同时彰显出中国中央政府一直以来严密的治藏方略及其不容西方擅入藏地、染指西藏的坚定外交立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法国公使 巴黎外方西藏传教会 进藏活动 总理衙门 保教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有限的“馈赠”:论翻译批评的利他性 被引量:3
10
作者 胡陈尧 《外语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92-97,共6页
受限于“批评”一词内含的否定倾向,翻译批评时常表现为面向翻译的论争式、摧毁式话语,这无疑阻碍了翻译场域内各主体间对话的建立,也在很大程度上束缚了批评的建构力量。批评应是一种面向他者的敞开,一种伦理意义上的解蔽,利他性是其... 受限于“批评”一词内含的否定倾向,翻译批评时常表现为面向翻译的论争式、摧毁式话语,这无疑阻碍了翻译场域内各主体间对话的建立,也在很大程度上束缚了批评的建构力量。批评应是一种面向他者的敞开,一种伦理意义上的解蔽,利他性是其本质属性。本文尝试从拓展翻译可能性、促进翻译价值转化和助推翻译理论建构三个层面探讨翻译批评的利他性本质,指出翻译批评是一种有限的“馈赠”,并联系现有批评实践进一步探索翻译批评“利他”的实现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翻译批评 利他性 馈赠 有限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创教育模式下计算机网络综合性实验教学探讨 被引量:14
11
作者 陈黎 饶坚 +1 位作者 孙界平 琚生根 《实验技术与管理》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2期195-198,共4页
以计算机网络实验课程为例,分析了目前实验课程教学注重基础实验教学而忽略设计综合性实验,学生缺乏对知识的融会贯通,以至于学生的实践能力较差的问题,探讨了计算机网络综合实验改革的方案,提出了在基础实验之上设计行之有效的综合性实... 以计算机网络实验课程为例,分析了目前实验课程教学注重基础实验教学而忽略设计综合性实验,学生缺乏对知识的融会贯通,以至于学生的实践能力较差的问题,探讨了计算机网络综合实验改革的方案,提出了在基础实验之上设计行之有效的综合性实验,并设计了综合性实验大纲。通过在实验课程中增加综合实验内容,能够更好地提高学生创新能力和创新意识,激发学生实验兴趣并帮助他们对理论课程知识点的融会贯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综合性实验 计算机网络 基础实验 协议分析工具 模拟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西方马克思主义科幻批评流派的乌托邦视野 被引量:9
12
作者 黎婵 石坚 《四川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65-72,共8页
西方马克思主义科幻批评流派在美国和加拿大兴起至今已有40年,它是西方新马克思主义发展的内在组成部分,体现了新左派思想的深刻文学根源。理解该流派纷纭观点的关键是了解其乌托邦视野,它准确捕捉了科幻对现实说"不"的反抗精... 西方马克思主义科幻批评流派在美国和加拿大兴起至今已有40年,它是西方新马克思主义发展的内在组成部分,体现了新左派思想的深刻文学根源。理解该流派纷纭观点的关键是了解其乌托邦视野,它准确捕捉了科幻对现实说"不"的反抗精神,并起码具有阐释学和文类两种含义。该流派以苏恩文和詹姆逊为代表的乌托邦思想可追溯到布洛赫,主要涉及阐释学意义上乌托邦冲动与乌托邦总体的性质与区别。在乌托邦文类的阐释方面,"中立化"替代了传统的"理想的社会蓝图"的概念,并发展为强调其形式上总体化差异的乌托邦文类辩证法,同时乌托邦写作在19世纪末期发生的科幻转向使其摆脱了单一化乌托邦冲动的质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乌托邦 科幻 布洛赫 苏恩文 詹姆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极面积和电极间距对立方体型MFCs产电能力的影响 被引量:11
13
作者 王艳芳 刘百仓 +1 位作者 郑哲 郑雪艳 《可再生能源》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8期68-74,共7页
以生活污水为底物,普通石墨棒为电极,构建立方体型双室微生物燃料电池(MFCs),研究了阴、阳极电极面积和电极间距对MFCs产电能力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当阴极表面积作为唯一变量时,阴极表面积越大,电池的产电性能越好,当Acat∶AAn=5时MF... 以生活污水为底物,普通石墨棒为电极,构建立方体型双室微生物燃料电池(MFCs),研究了阴、阳极电极面积和电极间距对MFCs产电能力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当阴极表面积作为唯一变量时,阴极表面积越大,电池的产电性能越好,当Acat∶AAn=5时MFC产电最佳;当阳极面积作为唯一变量,AAn∶Acat=0.41时,电池产电能力和运行效果最佳;减小电极间距能有效地减少内阻,同时有利于底物和生成物的流动传质;提高输出功率,电极间距为21 mm的装置产电能力和运行效果最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生物燃料电池 阴极面积 阳极面积 电极间距 功率密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德国功能派翻译理论述评 被引量:60
14
作者 胡作友 《学术界》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6期249-255,共7页
功能派翻译理论是20世纪70年代德国学者提出的翻译理论。主要理论有赖斯的文本类型和语言功能理论,曼塔利的翻译行为理论,威密尔的目的论和诺德的功能加忠诚理论,其核心是翻译目的或译文功能。该理论体系以目的为总则,把翻译放在行为理... 功能派翻译理论是20世纪70年代德国学者提出的翻译理论。主要理论有赖斯的文本类型和语言功能理论,曼塔利的翻译行为理论,威密尔的目的论和诺德的功能加忠诚理论,其核心是翻译目的或译文功能。该理论体系以目的为总则,把翻译放在行为理论和跨文化交际理论的框架中,为西方翻译理论界开辟了一条新的研究道路,它对中国译学的理论研究具有很高的参考和借鉴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本类型 语言功能 翻译行为 目的论 功能 忠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报纸新闻标题的功能研究 被引量:27
15
作者 楚军 周军 《四川外语学院学报》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89-93,共5页
报纸新闻标题既体现出语义、语用和美学功能的完美结合,又通过其及物系统实现构筑社会现实、传播意识形态的概念功能,通过语气—情态系统实现建构社会身份和社会关系的人际功能,并在整篇报纸新闻语篇的信息结构中充当“已知信息”、主... 报纸新闻标题既体现出语义、语用和美学功能的完美结合,又通过其及物系统实现构筑社会现实、传播意识形态的概念功能,通过语气—情态系统实现建构社会身份和社会关系的人际功能,并在整篇报纸新闻语篇的信息结构中充当“已知信息”、主位系统中担任“主位”成分的独特身份来组建连贯语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报纸新闻标题 报纸新闻语篇 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文学中的创伤心理和创伤记忆研究 被引量:64
16
作者 王欣 《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145-150,共6页
创伤是一个现代性的话题。伴随着战争、屠杀等造成的身体和心理创伤的出现,现代文艺作品开始思索创伤和意识,创伤和身份、生存相关的问题,并展现了创伤人物心理的困扰。创伤意味着意识保护屏障的撕裂及对象征系统的破坏。在心理机制上,... 创伤是一个现代性的话题。伴随着战争、屠杀等造成的身体和心理创伤的出现,现代文艺作品开始思索创伤和意识,创伤和身份、生存相关的问题,并展现了创伤人物心理的困扰。创伤意味着意识保护屏障的撕裂及对象征系统的破坏。在心理机制上,创伤以噩梦、闪回等方式重复地、逼真的出现,使创伤人物再次经历痛苦、失去甚至死亡。创伤的延宕性、潜伏期、无时性和重复等特质,决定了创伤是一种孤独的情感体验。创伤记忆有别于日常生活记忆,创伤人物通过行为重演等方式再现创伤情景。创伤同时也是社会性的,当社会、集体遭遇历史性创伤时,个人创伤的证词和见证成为联系伤痛集体的纽带。通过口头讲述、倾听、文字等方式,创伤记忆参与对过去的集体重建,是文化记忆的特殊形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创伤 重复 延宕 潜伏期 见证 创伤小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风格与情感、修辞之关系:一个皮尔斯解释项三分路径 被引量:6
17
作者 赵星植 彭佳 《学术界》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105-112,共8页
从文本接受与解释的角度来看,情感、风格与修辞三种之间的关系,近似于皮尔斯提出的解释项三分之关系。情感作为第一性的情绪解释项,具有普遍性与模糊性,贯穿于符号衍义过程的各个环节;但情感在衍义过程中最终还是会具体化为第二性的能... 从文本接受与解释的角度来看,情感、风格与修辞三种之间的关系,近似于皮尔斯提出的解释项三分之关系。情感作为第一性的情绪解释项,具有普遍性与模糊性,贯穿于符号衍义过程的各个环节;但情感在衍义过程中最终还是会具体化为第二性的能量解释项,也即风格。二者的转换过程是符号所连接的对象从直接对象转向动力对象的过渡过程。而修辞作为第三性的逻辑解释项,既是符号文本的构筑规则也是解释规则;它往往以解释习惯的方式被固定下来,而这种习惯即为风格中的体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格 情感 修辞 情绪解释项 能量解释项 逻辑解释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语篇翻译中的语境分析 被引量:7
18
作者 胡作友 张小曼 《学术界》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212-217,共6页
翻译是一种特殊的跨文化交际活动,处理好语篇翻译的关键在于把握语篇实体和语境诸要素的关系。在翻译理解过程中,译者应当充分考虑到影响翻译过程中的各种语境因素的作用,这样在翻译时才能达到与原作者的心灵契合。在翻译表达过程中,译... 翻译是一种特殊的跨文化交际活动,处理好语篇翻译的关键在于把握语篇实体和语境诸要素的关系。在翻译理解过程中,译者应当充分考虑到影响翻译过程中的各种语境因素的作用,这样在翻译时才能达到与原作者的心灵契合。在翻译表达过程中,译者既要充分发挥目的语优势,关照语篇翻译的七要素,使译语读者能够顺利理解原语语篇的题中之旨及题外之意,又要充分照顾原语语篇的社会文化语境,充分尊重原语符号所承载的文化差异。得当的语境分析有助于克服文化因素的干扰,有利于取得功能对等的翻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上下文语境 情景语境 文化语境 文化差异 语篇翻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视觉艺术大师纳博科夫 被引量:4
19
作者 王安 程锡麟 《四川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110-115,共6页
纳博科夫是一位视觉艺术大师,这是理解其小说创作的关键。纳博科夫反复声明自己天生是画家,具有特殊的听音辨色的"色彩听觉"天赋,其作品运用文字呈现出五光十色的艳丽色彩。纳博科夫对古往今来欧美列国的画家画作了然于心,其... 纳博科夫是一位视觉艺术大师,这是理解其小说创作的关键。纳博科夫反复声明自己天生是画家,具有特殊的听音辨色的"色彩听觉"天赋,其作品运用文字呈现出五光十色的艳丽色彩。纳博科夫对古往今来欧美列国的画家画作了然于心,其创作过程即如作画般在纸张的画布上挥毫泼墨,实践着"诗如画"的书写传统。除了斑斓的五彩世界与绘画般的文字书写,纳博科夫的小说还大量借鉴了电影叙事技巧。在文字与视觉艺术之间,纳博科夫自觉且自如地进行着空间书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博科夫 小说 色彩 绘画 电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创伤叙事、见证和创伤文化研究 被引量:72
20
作者 王欣 《四川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73-79,共7页
创伤经历构成了人类社会的一种集体记忆,对战争、大屠杀、恐怖事件等历史创伤以及创伤叙事的研究有助于人类反思历史。创伤不仅带来个体精神上的打击,更压抑了记忆,造成行为重演或叙事障碍;创伤见证是交流和传播创伤记忆的重要方式,包... 创伤经历构成了人类社会的一种集体记忆,对战争、大屠杀、恐怖事件等历史创伤以及创伤叙事的研究有助于人类反思历史。创伤不仅带来个体精神上的打击,更压抑了记忆,造成行为重演或叙事障碍;创伤见证是交流和传播创伤记忆的重要方式,包含了讲述和倾听。创伤记忆在家庭的范围内通过代与代的交流而传递,在同时代人或有共同经历的幸存者中通过集体记忆来传播和保存。创伤叙事起到了情感宣泄和修复创伤的作用,构成了独特的创伤文化。其中,创伤小说成为集体创伤记忆的载体,再现了战争、经济萧条、性别歧视等集体共同拥有的创伤经历,成为现代文学艺术中的特殊文类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创伤叙事 见证 创伤文化 创伤小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