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哲学应该做什么——四川省哲学学会'98年会综述
1
作者 曾纪茂 《社会科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1999年第3期142-143,共2页
1998年12月21日至23日,以“四川地区哲学的回顾与展望——纪念十一届三中全会二十周年”为主题的四川省哲学学会'98年会在温江召开。参加会议的有来自四川省的专家学者50多人。大会首先安排了几位学者介绍国内外哲学研... 1998年12月21日至23日,以“四川地区哲学的回顾与展望——纪念十一届三中全会二十周年”为主题的四川省哲学学会'98年会在温江召开。参加会议的有来自四川省的专家学者50多人。大会首先安排了几位学者介绍国内外哲学研究方面的一些动态。四川师范大学骆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四川省 哲学工作者 哲学学 西方后现代哲学 虚拟社会 四川大学 哲学传统 宗教境界 怀疑论 四川师范大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真善美统一的新视角阐释马克思主义哲学基本精神的新尝试——《真善美的现代反思》读后感 被引量:2
2
作者 徐开来 《社会科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0年第4期156-157,共2页
关键词 读后感 <<真善美的现代反思>> 真善美统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佛教政治哲学简论 被引量:4
3
作者 王永会 《社会科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0年第3期80-83,共4页
佛教不仅在发展历史上与政治有诸多关系 ,而且在政治理论上也有其独特的见解。佛教从社会起源论出发 ,建构了君权民授的国家观 ,其理论接近社会契约论。但佛教主张政教合一的国家模式 ,以追求至善为目的 ,把维护佛教三宝作为国家的主要... 佛教不仅在发展历史上与政治有诸多关系 ,而且在政治理论上也有其独特的见解。佛教从社会起源论出发 ,建构了君权民授的国家观 ,其理论接近社会契约论。但佛教主张政教合一的国家模式 ,以追求至善为目的 ,把维护佛教三宝作为国家的主要职责之一。强调了自己的仁王之治的善政观。以致太平为目标 ,建立以理想君主为中心的政权组织 ,对仁政内容作了自己的规定。同时 ,在自己的依正治国的政道观中 ,提出了以民为本 ,依法治化 ,德法相辅 ,持之有度的致善政的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佛教 政治哲学 政教合一 至善
全文增补中
俗书与官书的双线发展规律 被引量:6
4
作者 侯开嘉 《四川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1999年第3期62-72,共11页
俗书与官书汉字中有大篆、小篆、隶书、章草、今草、行书、楷书等不同的字体。它们是在文字演变过程中出现的不同形态的字体,这些已为人们所熟知了。后来,又有人根据文字在应用中,有利于辨认和利于书写的两种性质,把汉字划分为正、... 俗书与官书汉字中有大篆、小篆、隶书、章草、今草、行书、楷书等不同的字体。它们是在文字演变过程中出现的不同形态的字体,这些已为人们所熟知了。后来,又有人根据文字在应用中,有利于辨认和利于书写的两种性质,把汉字划分为正、草二体。清人刘熙载说:“书凡两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书法 文字演变 俗书 官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心理治疗中的言说与倾听 被引量:5
5
作者 张晶燕 《四川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0年第4期27-33,共7页
心理治疗并不存在纯粹的倾听与言说技术。任何一种听、说方式都建立在不同学派对症状不同工作假设的理论背景之下。结构主义语言学构成了精神分析学派听、说方式的理论背景,而对言说行为本身不同的理解,形成了认知学派风格迥异的听、... 心理治疗并不存在纯粹的倾听与言说技术。任何一种听、说方式都建立在不同学派对症状不同工作假设的理论背景之下。结构主义语言学构成了精神分析学派听、说方式的理论背景,而对言说行为本身不同的理解,形成了认知学派风格迥异的听、说风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倾听 言说 结构主义语言学 认知学派 心理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四川嘉绒藏区铠甲舞的藏传佛教文化背景
6
作者 杨曦帆 《西藏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1年第3期66-71,共6页
关键词 实际 藏传佛教文化 地理 学术界 学者 文化交融 山谷 嘉绒藏族 中将 族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站在人类文化发展的潮头——学习江泽民关于共产党始终代表中国先进文化前进方向的讲话 被引量:3
7
作者 冉昌光 《社会科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0年第4期1-7,共7页
先进文化是适应时代发展需要 ,推动社会前进的新文化。共产党能代表先进文化前进的方向主要在于 :( 1)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 ,为建设新文化建构科学的世界观前提、方法论前提和价值观前提 ;( 2 )确立批判继承优秀传统文化、学习借鉴外国... 先进文化是适应时代发展需要 ,推动社会前进的新文化。共产党能代表先进文化前进的方向主要在于 :( 1)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 ,为建设新文化建构科学的世界观前提、方法论前提和价值观前提 ;( 2 )确立批判继承优秀传统文化、学习借鉴外国进步文化的方针 ,集中体现了文化发展的规律 ;( 3 )坚持解放思想、革新观念 ,推动文化发展。只有不断解放思想 ,打破习惯势力和主观偏见的束缚 ,研究新情况 ,解决新问题 ,总结新经验 ,提出新理论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先进文化 文化发展规律 马克思主义 新文化建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宗教对文化的影响 被引量:1
8
作者 冉昌光 《社会科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1999年第3期59-65,共7页
宗教孕育、产生文化,影响民族文化的基本精神、内容和形式,促进文化的交流、融合与发展。但这种影响始终具有二重性和选择性。
关键词 宗教传播 文化交流 原始宗教 天人合 以人为本 道教 中国文化 民族文化 十字军东征 融合与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关于“德治”的历史性思考 被引量:1
9
作者 胡昌升 《四川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1年第5期140-144,共5页
本文简述了中国历史上“德治”与“法治”并举的辩证思想 ,探讨了中国古代“德治”的成功典例和否定“德治”只推行“法治”的秦王朝的失败教训。在分析“德治”不等于“人治”的基础上概括性地总结了中国古代“德治”传统的基本内容 ,... 本文简述了中国历史上“德治”与“法治”并举的辩证思想 ,探讨了中国古代“德治”的成功典例和否定“德治”只推行“法治”的秦王朝的失败教训。在分析“德治”不等于“人治”的基础上概括性地总结了中国古代“德治”传统的基本内容 ,论述了确立新型的社会主义“德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德治 法治 历史性 内容 社会主义 中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道教人格的社会选择
10
作者 陈昌文 《社会科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1年第3期69-73,共5页
杂艺、博学使道教保留生活情趣和学理探究热情 ;家境贫富的两个极端均有助于宣扬或论证道教对世俗功利价值的超越 ,增强道教的跨阶级吸引力 ;心智超常“神童”归宿于道教、暗示道教是个人精神发展的高级阶段。著名道教人物挫折很少、且... 杂艺、博学使道教保留生活情趣和学理探究热情 ;家境贫富的两个极端均有助于宣扬或论证道教对世俗功利价值的超越 ,增强道教的跨阶级吸引力 ;心智超常“神童”归宿于道教、暗示道教是个人精神发展的高级阶段。著名道教人物挫折很少、且挫折率与道教衰落呈高度正相关 ;在人格内倾 /外倾比例上是 3∶2 ;长寿效应中以外炼为主导行为的两个时期———魏晋南北朝和隋唐北宋时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道教 人格 社会文化 性格特征 长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对信息载体形式发展的几点思考
11
作者 林平 《情报杂志》 CSSCI 北大核心 2001年第B06期47-47,54,共2页
载体形式从古至今在不断发展,本文通过论述信息载体形式发展的两次飞跃过程,指出第二次飞跃是质的飞跃。在载体形式发展过程中,纸质载体将与新型载体长期共存,但新型载体将以其巨大优势而居主导地位。
关键词 信息载体 新型载体 纸质载体 磁盘 光盘 载体形式 发展过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试论实践合理性与可持续发展
12
作者 龚秀勇 《社会科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1年第3期64-65,共2页
人的类能力的提高及其滥用所导致的反主体效应 ,迫使人反思实践合理性 ,并对“能够做”和“应当做”划界。善是“应当做”的根据 ,可持续发展建立在善的理念之上。实现可持续发展必须重构人与自然的关系 ,树立人的类意识 。
关键词 主客二分 反主体效应 实践合理性 可持续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宗教的世俗化与人类文明的未来 被引量:1
13
作者 张钦 《社会科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期66-68,共3页
宗教与文明是共生的 ,宗教的演进史在人类的文明史中扮演了重要角色。 2 0世纪的宗教世俗化趋势对人类文明带有正面的影响。宗教世俗化趋势的重要意义 ,即宗教的世俗化对人类文明的未来有着重大的影响力。
关键词 宗教 世俗化 人类文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刘一明论“先天真一之气”
14
作者 刘宁 《社会科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0年第1期76-81,共6页
刘一明用“先天真一之气”来说明道化生天地人的机制和过程, 同时还用它来阐释金丹修炼的机制和原理。
关键词 刘一明 先天在真一之气 金丹 道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太平经》对人的认识
15
作者 杨玉辉 《社会科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0年第2期72-75,共4页
道教第一部系统性经典《太平经》里已经有一较为完整的人学思想理论框架。它包括形、气、神相统一的人的本质、人在得道和失道中与神仙和鬼魂的关系。
关键词 <<太平经>> 人学思想 本质 修道养生原则
全文增补中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