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人造革用环保发泡剂的制备及其性能研究 被引量:4
1
作者 郭学方 彭坤 +4 位作者 王芳 范浩军 颜俊 杨涛 叶青平 《皮革科学与工程》 CAS 2016年第2期20-27,共8页
近年来,随着环保和低能耗压力的不断增大,许多发泡剂的使用都受到了极大地限制。如人造革制造过程中广泛使用的AC发泡剂(偶氮二甲酰胺)具有致癌,发泡温度高(〉210℃),成革颜色深等缺陷,已无法适应市场环保和低能耗需求。本文通过对... 近年来,随着环保和低能耗压力的不断增大,许多发泡剂的使用都受到了极大地限制。如人造革制造过程中广泛使用的AC发泡剂(偶氮二甲酰胺)具有致癌,发泡温度高(〉210℃),成革颜色深等缺陷,已无法适应市场环保和低能耗需求。本文通过对低温发泡剂OBSH(4,4’-氧代双苯磺酰肼)进行改性制备出了发泡温度180℃左右的新型环保发泡剂,并用傅里叶红外光谱仪、差示量热扫描仪(DSC)、热重分析仪(TG)、扫描电子显微镜(SEM)等对新型环保发泡剂结构和发泡性能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发泡剂OBSH经丙酮改性后,其发泡温度从162.4℃提升至180.7℃,残炭率为90%,其发泡倍率高于发泡剂OBSH,发泡温度区间在190~200℃,最佳发泡时间为100 s,发泡倍率为2.62。将其应用于PVC人造革发泡后所形成的泡孔的平均孔径与孔径差较小,泡孔的质量好,细密均匀度优于发泡剂OBSH。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发泡剂OBSH 改性 PVC人造革 低温发泡 泡孔质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合成革方向课程教学中“思政元素”的挖掘与融入 被引量:19
2
作者 陈意 王松杭 孙莎莎 《皮革科学与工程》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84-87,共4页
在专业课教学中充分挖掘并有机融入思政元素,促进专业培养和立德树人同频共振,构筑育人大格局,是新时期中国高校及高校教师面临的重要任务。在这一过程中,思政切入点是课程思政最关键、最难解决的部分。本文结合教学实践,举例说明合成... 在专业课教学中充分挖掘并有机融入思政元素,促进专业培养和立德树人同频共振,构筑育人大格局,是新时期中国高校及高校教师面临的重要任务。在这一过程中,思政切入点是课程思政最关键、最难解决的部分。本文结合教学实践,举例说明合成革方向课程教学中可利用的思政元素切入点,旨在提升本专业课程思政教学质量,为高校同类工科专业的“课程思政”改革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合成革 思政元素 立德树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新型耐电解质水性聚氨酯的合成与性能研究 被引量:5
3
作者 叶留留 刘世勇 +2 位作者 范浩军 盖静 汪峰 《皮革科学与工程》 CAS 2016年第2期14-19,共6页
以含聚乙二醇侧链二元醇Ymer N120、PEG为不同的亲水扩链剂合成了一系列非离子型、耐电解质水性聚氨酯,并用红外光谱对其结构进行了表征;通过比较乳液的粒径以及胶膜的耐水性、耐溶剂性、热稳定性、机械性能等,研究了不同的亲水扩链剂... 以含聚乙二醇侧链二元醇Ymer N120、PEG为不同的亲水扩链剂合成了一系列非离子型、耐电解质水性聚氨酯,并用红外光谱对其结构进行了表征;通过比较乳液的粒径以及胶膜的耐水性、耐溶剂性、热稳定性、机械性能等,研究了不同的亲水扩链剂对合成的水性聚氨酯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以含聚乙二醇侧链二元醇为亲水扩链剂,分子设计灵活,不影响聚合物的其它物性,所制备的水性聚氨酯耐水、耐溶剂、耐热、耐寒以及机械性能等均优于PEG型水性聚氨酯,并具有良好的耐酸、碱、盐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性聚氨酯 合成 亲水性 扩链剂 耐电解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合成革用高光高透水性聚氨酯的构效关系 被引量:12
4
作者 林智贤 何雨川 +2 位作者 黄国栋 范浩军 向均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1期35-42,共8页
基于水基聚氨酯(WPU)结构与涂层光泽和透度的构效关系,制备了可满足合成革的光学性能要求的高光泽、高透度的水基聚氨酯,研究了不同二异氰酸酯、多元醇、硬段含量、亲水基团含量、乳胶粒径及分布、交联度和结晶度等结构因素对水基聚氨... 基于水基聚氨酯(WPU)结构与涂层光泽和透度的构效关系,制备了可满足合成革的光学性能要求的高光泽、高透度的水基聚氨酯,研究了不同二异氰酸酯、多元醇、硬段含量、亲水基团含量、乳胶粒径及分布、交联度和结晶度等结构因素对水基聚氨酯涂层光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聚合物中所含基团的折光指数是影响涂层光学性能的重要因素,高折光率的芳环、酯键、氨基甲酸酯基和脲基能提高涂层光泽;高的硬段含量导致大分子链中氨基甲酸酯键或脲键含量增加,也能提高光泽度;水基聚氨酯的聚集态结构也是影响涂层光学性能的重要因素,结晶性的软、硬段会降低涂层的透光率,而共聚、引入侧基和交联破坏了大分子的规整性和结晶性,能改善涂层的透光度。水基聚氨酯的粒径对涂层的光泽亦产生重要影响,较小的乳胶粒径(<50 nm)将使涂层表面更平整光滑,涂层的光泽度更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性聚氨酯 合成革 光泽 透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石墨烯/聚氨酯复合涂饰剂的制备及性能研究 被引量:18
5
作者 孙哲 何亚州 +1 位作者 范浩军 颜俊 《皮革科学与工程》 CAS 2016年第5期10-15,共6页
采用聚醚、聚酯二元醇、MDI等合成了溶剂型聚氨酯,以物理共混的方法制备石墨烯/聚氨酯复合涂饰材料,并对其胶膜的微观形貌、热、力学性能、耐溶剂性及涂层的耐磨性等进行研究。结果表明:石墨烯在聚氨酯中的分散性良好;随石墨烯添加量的... 采用聚醚、聚酯二元醇、MDI等合成了溶剂型聚氨酯,以物理共混的方法制备石墨烯/聚氨酯复合涂饰材料,并对其胶膜的微观形貌、热、力学性能、耐溶剂性及涂层的耐磨性等进行研究。结果表明:石墨烯在聚氨酯中的分散性良好;随石墨烯添加量的增大,其热、力学性能及涂层的耐磨性能均大幅提高,其中耐溶剂性和拉伸强度呈先增大后减小的趋势,在添加量为0.1%时拉伸强度达到最大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石墨烯 溶剂型聚氨酯 复合材料 性能 皮革涂饰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含磷二元醇改性水性聚氨酯及其阻燃性能研究 被引量:7
6
作者 章培昆 田赛琦 +1 位作者 范浩军 陈意 《皮革科学与工程》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16-21,32,共7页
以有机磷酸酯二醇(FRPD)为共聚软段,将阻燃元素引入到聚氨酯中,合成出一系列主链含磷的阻燃水性聚氨酯(PWPU),并采用傅立叶红外(FT-IR)、粒径测试、耐水解性测试、热重分析(TG)、极限氧指数(LOI)、垂直燃烧法等对产物结构及其性能进行... 以有机磷酸酯二醇(FRPD)为共聚软段,将阻燃元素引入到聚氨酯中,合成出一系列主链含磷的阻燃水性聚氨酯(PWPU),并采用傅立叶红外(FT-IR)、粒径测试、耐水解性测试、热重分析(TG)、极限氧指数(LOI)、垂直燃烧法等对产物结构及其性能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PWPU乳液具有良好的稳定性;PWPU胶膜耐水解性有所下降,但仍保持良好的力学性能;磷含量由0%增加至3.50%时,PWPU胶膜的热分解温度下降,700℃时的残碳率由0.5%增至6.4%;当磷含量为3.50%,改性水性聚氨酯的极限氧指数为28.5%,UL-94垂直燃烧测试结果为V-2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性聚氨酯 阻燃 含磷二元醇 软段改性 热稳定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基聚氨酯回弹性与涂层耐磨性的关系研究 被引量:6
7
作者 梁飞飞 王振亚 +1 位作者 王忠辉 范浩军 《皮革科学与工程》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5-11,共7页
基于橡胶优异回弹性和耐磨性的构效关系,制备了一种高弹性水性聚氨酯以满足皮革/合成革涂层耐磨性的要求。采用单因素变量法研究了异氰酸酯和二元醇的种类及配比、硬段含量、交联度、后扩链等结构参数对水基聚氨酯力学性能、回弹性、耐... 基于橡胶优异回弹性和耐磨性的构效关系,制备了一种高弹性水性聚氨酯以满足皮革/合成革涂层耐磨性的要求。采用单因素变量法研究了异氰酸酯和二元醇的种类及配比、硬段含量、交联度、后扩链等结构参数对水基聚氨酯力学性能、回弹性、耐磨性等的影响,优化了合成工艺及配方。研究结果表明:异氰酸酯结构、软段类型、硬段含量及适度交联影响聚氨酯的力学性能、回弹性及耐磨性,当异氰酸酯摩尔比n(IPDI)∶n(HDI)为5∶5,二元醇摩尔比n(PTMG)∶n(PCDL)为6∶4,硬段含量30%左右,交联剂用量约1%时,其回弹性较好,耐磨性能优异;硅烷偶联剂KH602能显著提高聚氨酯涂层的耐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性聚氨酯 耐磨性 高弹性 合成革涂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性聚氨酯鞋用胶粘剂粘接机理研究(Ⅰ)--界面张力影响 被引量:3
8
作者 宁继鑫 鲍亮 +3 位作者 刘世勇 范浩军 陈意 汪峰 《皮革科学与工程》 CAS 2015年第6期5-10,共6页
分别测定了不同液体在鞋材聚氯乙烯(PVC)、聚苯乙烯-丁二烯-苯乙烯(SBS)和粘胶剂水性聚氨酯膜的表面接触角,获得了不同基材的表面能参数(Lifshitz-van der Waals分量γ^(LW)、Lewis酸分量和Lewis碱分量γ^+和γ^-),通过粘附功、铺展系数... 分别测定了不同液体在鞋材聚氯乙烯(PVC)、聚苯乙烯-丁二烯-苯乙烯(SBS)和粘胶剂水性聚氨酯膜的表面接触角,获得了不同基材的表面能参数(Lifshitz-van der Waals分量γ^(LW)、Lewis酸分量和Lewis碱分量γ^+和γ^-),通过粘附功、铺展系数、FT-IR、T型剥离强度测试研究了水性聚氨酯胶粘剂的铺展润湿性、粘接性和界面张力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界面张力差异是影响铺展、润湿和粘接的主要因素,极性PVC与聚氨酯界面张力差异小,水性聚氨酯粘胶剂润湿铺展性好,粘接性优良;而非极性SBS与聚氨酯界面张力差异大,水性聚氨酯胶粘接性差;SBS表面经卤化和等离子处理引入了极性基团,表面张力中极性Lewis分量增加,铺展润湿性和粘接性明显改善;提高基材表面极性或增加胶粘剂与基材共价键结合是提高非极性基材粘接效果的有效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性聚氨酯 鞋材 粘接机理 表面张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纳米硅溶胶改性水性聚氨酯及其阻燃性能 被引量:12
9
作者 章培昆 范浩军 +2 位作者 陈意 李成祥 宁继鑫 《皮革科学与工程》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10-16,共7页
采用超声波分散法制备了一系列纳米硅溶胶/水性聚氨酯无卤阻燃材料(SWPU),并对其分子结构、乳液粒径及稳定性、胶膜吸水率、极限氧指数(LOI)、热性能、力学性能及形貌等进行测定与表征。结果表明,硅溶胶粒子与水性聚氨酯粒子间存在相互... 采用超声波分散法制备了一系列纳米硅溶胶/水性聚氨酯无卤阻燃材料(SWPU),并对其分子结构、乳液粒径及稳定性、胶膜吸水率、极限氧指数(LOI)、热性能、力学性能及形貌等进行测定与表征。结果表明,硅溶胶粒子与水性聚氨酯粒子间存在相互作用,改性后的聚氨酯乳液具有良好的分散性和稳定性,聚氨酯的拉伸强度和耐水性提高,热稳定性也提升,热分解速率降低。当聚氨酯胶膜中硅元素含量为3.52%时,极限氧指数由17.0%提高到25.5%,残碳率由2.0%增加到15.0%,聚氨酯的阻燃性能得到较大提高,而聚氨酯的断裂伸长率仅下降14.6%,仍体现出良好的力学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性聚氨酯 纳米硅溶胶 改性 无卤阻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水性聚氨酯涂层的微球发泡技术 被引量:10
10
作者 王姗姗 杨文杰 范浩军 《皮革科学与工程》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32-38,共7页
以聚醚二元醇、异氟尔酮二异氰酸酯(IPDI)、1,4-丁二醇(1,4-BDO)、2,2-二羟甲基丙酸(DMPA)等作为主要原料,合成硬段含量适中的水性聚氨酯。在其中加入微球发泡剂、有机硅流平剂、有机硅消泡剂等获得了适合合成革发泡用浆料。研究了不同... 以聚醚二元醇、异氟尔酮二异氰酸酯(IPDI)、1,4-丁二醇(1,4-BDO)、2,2-二羟甲基丙酸(DMPA)等作为主要原料,合成硬段含量适中的水性聚氨酯。在其中加入微球发泡剂、有机硅流平剂、有机硅消泡剂等获得了适合合成革发泡用浆料。研究了不同发泡剂对发泡后合成革的微观结构、发泡倍率、密度、透气性、透水汽性、比表面积等因素的影响。结果表明:微球发泡剂与水性聚氨酯树脂的相容性良好,发泡后合成革的发泡倍率增大约2-5倍,比表面积增大,泡孔均匀、细密。透气渗透系数约为未发泡革的22.6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性聚氨酯 合成革 贝斯 微球发泡 涂层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沟油改性制备PVC用环氧脂肪酸甲酯增塑剂 被引量:9
11
作者 贾茂林 王芳 +1 位作者 陈意 范浩军 《中国塑料》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1期82-87,共6页
以地沟油为原料,采用分步甲酯化、酸催化-环氧化法制备环氧脂肪酸甲酯增塑剂,并对产品的化学结构及性能进行表征。结果表明,产品在839.2cm-1处出现了环氧基特征峰;环氧化反应后原料中的不饱和脂肪酸甲酯含量显著降低,同时生成了环氧脂... 以地沟油为原料,采用分步甲酯化、酸催化-环氧化法制备环氧脂肪酸甲酯增塑剂,并对产品的化学结构及性能进行表征。结果表明,产品在839.2cm-1处出现了环氧基特征峰;环氧化反应后原料中的不饱和脂肪酸甲酯含量显著降低,同时生成了环氧脂肪酸甲酯;产品的环氧化程度随环氧化时间的延长逐步提高,在环氧化时间为8h时环氧值达到最大3.9%,碘值相应地从87.7g降至8.7g;与邻苯二甲酸二辛酯(DOP)相比,环氧脂肪酸甲酯增塑剂闪点高于197℃,对聚氯乙烯(PVC)树脂有相似的增塑效率,50%的增塑剂可使PVC的玻璃化转变温度从87℃降低到-10℃,但耐迁移性不及DOP。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沟油 环氧脂肪酸甲酯 聚氯乙烯 增塑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硬段结构对水性聚氨酯胶粘剂结晶性和微相分离的影响 被引量:10
12
作者 宁继鑫 郭学方 +1 位作者 范浩军 鲍亮 《皮革科学与工程》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10-15,共6页
聚氨酯胶粘剂的初粘力和终粘力与聚氨酯的结晶速率和结晶度密切相关。本文以异佛尔酮二异氰酸酯(IPDI)、六亚甲基二异氰酸酯(HDI)、聚己二酸丁二醇酯二醇(PBA)等为主要原料合成了结晶型水性聚氨酯胶粘剂,通过DSC、应力-应变、透光率、... 聚氨酯胶粘剂的初粘力和终粘力与聚氨酯的结晶速率和结晶度密切相关。本文以异佛尔酮二异氰酸酯(IPDI)、六亚甲基二异氰酸酯(HDI)、聚己二酸丁二醇酯二醇(PBA)等为主要原料合成了结晶型水性聚氨酯胶粘剂,通过DSC、应力-应变、透光率、吸水率分析,研究了硬段结构对结晶型水性聚氨酯结晶性和微相分离的影响。研究表明,在相同硬段含量下,硬段结构的规整性对水性聚氨酯的结晶度和结晶速度及微相分离有重要影响。室温干燥成膜时,硬段含脂肪环或对称侧基的结晶型水性聚氨酯显示较高的结晶度和微相分离特性;而在高温干燥后的冷却结晶过程中,硬段结构规整的聚氨酯其软段结晶速度更快,结晶度和微相分离程度更高;随着结晶度和微相分离程度的提高,水性聚氨酯膜呈现出明显的屈服点,力学性能提高,吸水率和透光率降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性聚氨酯 硬段结构 结晶性 微相分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