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栀子黄多酚含量与抗氧化活性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11
1
作者 陈阳 张浩 +3 位作者 王文君 向灿辉 何晓彤 蔡乐 《食品工业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0期125-128,共4页
目的:揭示栀子黄抗氧化能力是否与多酚含量有关,为栀子黄中抗氧化能力成分的确定提供线索。方法:分别采用还原能力实验、DPPH自由基清除能力实验和亚铁离子螯合实验测定西红花苷、绿原酸、栀子粗提物和栀子黄的抗氧化活性,同时分别采用H... 目的:揭示栀子黄抗氧化能力是否与多酚含量有关,为栀子黄中抗氧化能力成分的确定提供线索。方法:分别采用还原能力实验、DPPH自由基清除能力实验和亚铁离子螯合实验测定西红花苷、绿原酸、栀子粗提物和栀子黄的抗氧化活性,同时分别采用HPLC和UV来测定栀子粗提物和栀子黄中西红花苷和多酚的含量。结果:在还原能力和DPPH自由基清除活性模型中,栀子黄色素中起抗氧化作用的主要化学成分是多酚类,而不是西红花苷。另一方面,与前两个模型不同,西红花苷和多酚类成分都具有明显的亚铁离子螯合活性,栀子黄中具有螯合活性的主要化学成分同时包括西红花苷和多酚类。结论:结合前期研究结果推测,栀子黄抗氧化作用的主要化学成分是多酚类,而西红花苷具有明显的亚铁离子螯合活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栀子黄 西红花苷 多酚 抗氧化 UV HPLC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栀子黄A238nm/A440nm值与西红花苷和栀子苷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2
2
作者 陈阳 张浩 +4 位作者 蔡乐 李西兰 蒋李娟 许辉川 王文君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77-80,共4页
目的:采用TLC、HPLC和紫外分光光度法(UV)研究栀子黄OD值(栀子黄中栀子苷的最大吸光度A238nm与西红花苷的最大吸光度A440nm的比值)与栀子苷含量的关系。方法:采用硅胶柱层析从栀子中分离西红花苷纯品,然后分别采用TLC、HPLC和UV来定性... 目的:采用TLC、HPLC和紫外分光光度法(UV)研究栀子黄OD值(栀子黄中栀子苷的最大吸光度A238nm与西红花苷的最大吸光度A440nm的比值)与栀子苷含量的关系。方法:采用硅胶柱层析从栀子中分离西红花苷纯品,然后分别采用TLC、HPLC和UV来定性和定量分析栀子乙醇提取部位和经大孔吸附树脂精制的栀子黄,并计算波长238nm和440nm处的百分比吸光系数及OD值。结果:经过对以上数据的分析,发现西红花苷本身在波长238nm处有明显紫外吸收,采用OD值来控制栀子黄中的栀子苷将高估栀子苷含量。结论:栀子黄中栀子苷的控制不宜采用OD值作为评价指标,而应采用具有分离功能的高效液相色谱法来作为质量控制的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栀子黄 西红花苷 栀子苷 UV TLC HPLC
在线阅读 下载PDF
HPLC和UV对比测定栀子和西红花中西红花苷的含量 被引量:8
3
作者 陈阳 孙志勇 +3 位作者 张浩 蔡乐 蒋李娟 许辉川 《食品工程》 2009年第2期46-48,共3页
目的:对比考察HPLC和UV法测定西红花苷-1的线性关系及方法的精密度、稳定性、重现性和回收率。方法:采用HPLC和UV测定栀子和西红花药材西红花苷含量。结果:栀子药材紫外测定结果与高效液相色谱测定结果接近,而西红花药材高效液相色谱测... 目的:对比考察HPLC和UV法测定西红花苷-1的线性关系及方法的精密度、稳定性、重现性和回收率。方法:采用HPLC和UV测定栀子和西红花药材西红花苷含量。结果:栀子药材紫外测定结果与高效液相色谱测定结果接近,而西红花药材高效液相色谱测定结果显著高于紫外结果。结论:两种方法都具有较好的线性关系,精密度、稳定性、重现性和回收率都符合要求(RSD<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栀子 西红花 西红花苷 高效液相 紫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