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骨密度与体积骨密度诊断腰椎、股骨颈骨质疏松效果比较研究 被引量:11
1
作者 王文志 罗丽霞 +4 位作者 徐健 孙蕾 王露 杨定焯 赵立强 《中国骨质疏松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0期1310-1316,共7页
目的通过流行病学调查比较面积骨密度(areal bone mineral density,aBMD)和体积骨密度(volumetric BMD,vBMD)对骨质疏松的检出率,从而探索出针对大骨骼和小骨骼人群骨质疏松诊断的校正诊断方法。方法采用GE-Lunar DPX双能X线吸收法骨密... 目的通过流行病学调查比较面积骨密度(areal bone mineral density,aBMD)和体积骨密度(volumetric BMD,vBMD)对骨质疏松的检出率,从而探索出针对大骨骼和小骨骼人群骨质疏松诊断的校正诊断方法。方法采用GE-Lunar DPX双能X线吸收法骨密度测量仪测量腰椎和股骨颈骨密度,将仪器给的投影面积(cm^2)通过正方体数学模式(腰椎)和圆柱体数学模式(股骨颈)分别获得骨体积和vBMD(vBMD=骨矿物含量/骨体积),按世界卫生组织推荐20~39岁的aBMD和vBMD的标准差生成的T值定义正常、骨量减低和骨质疏松,骨质疏松诊断用世界卫生组织确立的T值诊断法。结果腰椎和股骨颈vBMD诊断骨质疏松症避免了aBMD引起的小骨误诊两部位分别为16%和11.6%,大骨漏诊在两部位分别为7%和18%。腰椎骨体积每小于均值10 cm^3,其aBMD的误诊率为1%;每大于均值10 cm^3,漏诊率为0.44%。股骨颈骨体积每小于均值1.0 cm^3,aBMD的误诊率为2.6%;每大于均值1.0 cm^3,漏诊率为4%。结论诊断骨质疏松用vBMD可以避免aBMD引起的大骨漏诊和小骨误诊的弊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体积标准化 骨密度 骨质疏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四川什邡地震灾后截肢、脊髓损伤、颅脑损伤伤员康复状况调查 被引量:6
2
作者 曾宪敏 王哓红 +2 位作者 徐健 陈婷婷 许均波 《中国康复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8期771-774,共4页
目的:分析地震一年半后地震极重灾区什邡市62例地震重伤员(截肢、脊髓损伤、颅脑损伤)的功能障碍状况、康复现状、康复需求;落实下一步地震重伤员的社区康复。方法:采用现场评估和电话评估两种方式对什邡市截肢、脊髓损伤、颅脑损伤伤... 目的:分析地震一年半后地震极重灾区什邡市62例地震重伤员(截肢、脊髓损伤、颅脑损伤)的功能障碍状况、康复现状、康复需求;落实下一步地震重伤员的社区康复。方法:采用现场评估和电话评估两种方式对什邡市截肢、脊髓损伤、颅脑损伤伤员进行一般情况、伤情、功能障碍情况、ADL能力、康复需求5个方面调查与分析。结果:伤情分类主要包括截肢47例(75.8%)、颅脑损伤10例(16.1%)、脊髓损伤5例(8.1%)。根据Barthel评分,53例(85.5%)已经基本恢复生活自理能力,3例(4.8%)生活需要帮助,4例需要很大帮助(6.5%),2例(3.2%)需要完全帮助。部分地震重伤员有显著的日常生活活动能力障碍,需要社区康复和家庭康复指导;有49例需要更换或调整假肢和其他辅助器具;有9例需要居家环境改善;有8例需要心理治疗;有6例需要职业培训。结论:上述三类地震重伤员目前仍有很大的比例需要继续康复治疗,以提高其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和社会参与能力,提高生存质量,这是地震灾区当前和今后需要解决和高度关注的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震重伤员 截肢 脊髓损伤 颅脑损伤 康复需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体积骨密度评价骨质疏松症的价值和前景 被引量:2
3
作者 孙蕾 李晓丹 +3 位作者 张月华 徐健 王文志 杨定焯 《中国骨质疏松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8期1227-1231,共5页
20多年来面积骨密度(areal bone mineral density,aBMD)在骨质疏松症(osteoporosis,OP)的临床和科研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但是骨矿含量(bone mineral content,BMC)的不完全标准化及与骨生物力学负荷原则的不适应,导致漏、误诊增多。因此,... 20多年来面积骨密度(areal bone mineral density,aBMD)在骨质疏松症(osteoporosis,OP)的临床和科研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但是骨矿含量(bone mineral content,BMC)的不完全标准化及与骨生物力学负荷原则的不适应,导致漏、误诊增多。因此,骨生物力学研究中提出了更好的表观密度(体积骨密度-volumetric bone mineral density,vBMD)指标,vBMD是适合骨生物力学要求的形态学指标,可能是获得活体骨强度的过渡指标。vBMD排除了个体骨大小不同对骨量的影响,增强了个体间的可比性。vBMD在临床应用上拓宽了正常参考值的应用范围(儿童和成人共用),提高了诊断OP的准确性(避免了BMD指标引起的漏、误诊)。vBMD具有多种优越性,是值得进一步开发的中线骨骨质疏松诊断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质疏松 骨矿含量 标准化 体积骨密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绝经后骨质疏松症患者综合营养状况与多部位骨密度的关系 被引量:2
4
作者 张慧娟 王文志 +5 位作者 程改平 李媛媛 刘丹 李润 王玥 曾果 《华中科技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406-410,共5页
目的应用微型营养评价法(MNA)评价绝经后骨质疏松症患者综合营养状况,探讨其与多个部位骨密度的关系。方法选取成都某三甲医院绝经后骨质疏松症患者181例为研究对象,通过自行设计问卷调查收集其基本信息,利用MNA调查评价其综合营养状况... 目的应用微型营养评价法(MNA)评价绝经后骨质疏松症患者综合营养状况,探讨其与多个部位骨密度的关系。方法选取成都某三甲医院绝经后骨质疏松症患者181例为研究对象,通过自行设计问卷调查收集其基本信息,利用MNA调查评价其综合营养状况,采用双能X线吸收法(DEXA)测定其腰椎(L_1、L_2、L_3、L_4、L_(2-4))和髋部(股骨颈、Ward三角、总髋部)的骨密度值,利用多重线性回归分析MNA评分和相关因素与多个部位骨密度的关系。结果共收集181名研究对象,对象平均年龄(70.4±8.4)岁,MNA平均评分(25.6±2.4)分,营养不良风险率为21.0%,营养良好率为79.0%,无营养不良患者。在调整混杂因素后,分别以腰椎、髋部各部位骨密度为因变量,以MNA评分及相关因素为自变量,建立多个多重线性回归方程,结果显示:MNA评分对腰椎(L_1、L_2、L_3、L_4、L_(2-4))和髋部(股骨颈、Ward三角、总髋部)各部位骨密度均呈正向影响(β=0.014、0.013、0.013、0.016、0.014、0.010、0.010、0.013,均P<0.05);上臂围对腰椎和髋部各部位骨密度均呈正向影响(β=0.009、0.013、0.016、0.016、0.015、0.006、0.005、0.009,均P<0.05);蛋白质摄入水平对腰椎(L_1、L_4)骨密度呈负向影响(β=-0.098、-0.088,均P<0.05)。结论绝经后骨质疏松症患者营养不良风险较高,其综合营养状况与骨密度密切相关,建议及时进行综合营养状况筛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质疏松 绝经后 微型营养评价 骨密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双能X线骨密度仪交叉校准及其骨密度参考数据库标准化 被引量:20
5
作者 闫东 Glen M Blake +7 位作者 孙晓雷 崔珂 蔡舒 王文志 刘艳东 王文海 轩艳姣 程晓光 《中华骨质疏松和骨矿盐疾病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5-11,共7页
目的采用欧洲脊柱体模(European spine phantom,ESP)和志愿者用常用不同品牌的双能X线吸收测量仪(dual energy X-ray absorptiometry,DXA)测量的脊柱和髋部骨密度(bone mineral density,BMD)值进行体模校准和体内交叉校准,为建立统一的... 目的采用欧洲脊柱体模(European spine phantom,ESP)和志愿者用常用不同品牌的双能X线吸收测量仪(dual energy X-ray absorptiometry,DXA)测量的脊柱和髋部骨密度(bone mineral density,BMD)值进行体模校准和体内交叉校准,为建立统一的中国人群骨密度参考数据库,实现全国不同品牌DXA T值的标准化提供基础数据。方法采用FUJIFILM、GE-Lunar、Hologic、Medilink和Osteosys 5个品牌的DXA。体模校准实验使用同一个ESP(编号SN 145)在每个扫描仪上扫描10次,每次重新定位。体内交叉校准研究在同一天使用GE-Lunar iDXA系统和其他4家品牌之一的DXA对100名20~80岁健康志愿者进行腰椎(L1-4)和髋部扫描。采用SPSS 22.0完成线性回归分析,将FUJIFILM、Hologic、Medilink和Osteosys的脊柱、股骨颈和全髋BMD与GE-Lunar相对应部位的BMD进行交叉校准。并根据一个采用GE-Lunar DXA的75321名20岁及以上中国成年人全国性骨密度调查数据库计算正常参考值,采用本次体内交叉校准换算方程推导出其他4种品牌DXA的等效青年人参考数据库。结果GE-Lunar、FUJIFILM、Hologic、Medilink和Osteosys DXA的ESP L2-4 BMD(单位:g/cm^(2))均值分别为1.170±0.005、0.930±0.005、0.980±0.005、1.000±0.009和1.100±0.003,各品牌间BM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10次重复扫描的变异系数(CV%)分别为0.31%、0.53%、0.37%、0.91%和0.25%。FUJIFILM、Hologic、Medilink和Osteosys DXA脊柱和髋部的BMD测量值与GE-Lunar测量值高度相关,Pearson相关系数r为0.911~0.982,并计算出每种DXA的BMD值与GE相应部位BMD值的换算公式。列出5家DXA等效中国青年人骨密度参考范围,实现这些DXA设备扫描同一患者时计算的T值一致。结论本研究提供了国内5种品牌DXA的ESP和体内交叉校准数据以及换算公式,获得了统一的中国人DXA骨密度正常参考值,为实现全国DXA脊柱和髋部骨密度T值的标准化提供基础数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密度 交叉校准 双能X线吸收测量仪 T值 参考数据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DXA仪测量骨密度的质量控制及效果评价 被引量:15
6
作者 秦莹 尚家芸 +3 位作者 唐成志 孙蕾 杨定焯 赵立强 《中华骨质疏松和骨矿盐疾病杂志》 2014年第1期55-61,共7页
目的分析同一厂家生产的不同型号DXA仪及使用不同年限DXA仪测量骨密度(BMD)的质量控制和效果评价。方法 2008年和2012年分别对GE-Lunar制造的的DPX-L仪和Prodigy仪行准确度(accuracy)和精确度(precision)测验。准确度试验仅测试作者自... 目的分析同一厂家生产的不同型号DXA仪及使用不同年限DXA仪测量骨密度(BMD)的质量控制和效果评价。方法 2008年和2012年分别对GE-Lunar制造的的DPX-L仪和Prodigy仪行准确度(accuracy)和精确度(precision)测验。准确度试验仅测试作者自行研制的腰椎体模,精确度试验分别对腰椎体模、女性腰椎和DXA仪自带质量控制体模进行分析。所有测试均按照测量技术要求由同一技师操作。准确度试验为1 d内连续扫描腰椎体模10次,计算BMD测量值与体模真值的百分比。精确度试验分别以腰椎体模、厂家质量控制体模和女性腰椎为对象,每日测量1次,连续25次,计算变异系数(CV)。精确度测试中3个测量对象CV值的计算和应用方法略有差异。结果以BMD为描述指标,2008年DPX-L仪与Prodigy仪BMD准确度误差分别为0.80%和3.8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Prodigy仪应用4年前后的准确度误差分别为3.80%和3.70%(P>0.05)。DPX-L仪应用15年(至2008年)与Prodigy仪开始应用时(2008年)腰椎体模的精确度误差分别为1.88%和0.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DPX-L仪淘汰前精确度误差较Prodigy仪大5.6倍;女性腰椎精确度误差分析显示DPX-L仪的误差较Prodigy仪大4.9倍。结论不同DXA仪及不同使用年限其准确度和精确度均不同,应重点关注不能校正的精确度。短期精确度较长期精确度的干扰因素少,可比性较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能X射线吸收骨密度测量仪 骨密度 准确度 精确度 质量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成都市郊区学龄前儿童钙营养状况及补钙效果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5
7
作者 姬巧云 吴康敏 +3 位作者 安珍 李宁 钱幼琼 杨定焯 《中国骨质疏松杂志》 CAS CSCD 2002年第2期148-150,147,共4页
关键词 成都市 郊区 学龄前儿童 钙营养 补钙 膳食摄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症致多发棕色瘤诊治经验探讨 被引量:3
8
作者 徐健 王文志 +1 位作者 杨定焯 王露 《中国骨质疏松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91-93,134,共4页
骨质疏松患者合并高血钙、低血磷时应注意鉴别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症,当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症合并骨破坏病例应警惕棕色瘤,棕色瘤临床上易与骨转移瘤、骨巨细胞瘤混淆。棕色瘤早期以保守治疗为主,后期可考虑手术治疗,不能手术患者建议双膦酸... 骨质疏松患者合并高血钙、低血磷时应注意鉴别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症,当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症合并骨破坏病例应警惕棕色瘤,棕色瘤临床上易与骨转移瘤、骨巨细胞瘤混淆。棕色瘤早期以保守治疗为主,后期可考虑手术治疗,不能手术患者建议双膦酸盐治疗,但尚需更多证据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棕色瘤 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症 骨质疏松 唑来膦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骨强度对骨量的影响及在临床上的应用
9
作者 徐健 王文志 杨定焯 《中华骨质疏松和骨矿盐疾病杂志》 2009年第4期249-253,共5页
NIH提出诊断骨质疏松(0P)的必备条件是骨强度下降,健康人中的峰值骨骨强度差异大,明确影响骨强度而非骨质疏松病因的主要因素,并排除这些因素的影响后,有利于提高诊断0P的敏感度和准确度,目前已明确骨大小(骨投影面积和体积)和体重两个... NIH提出诊断骨质疏松(0P)的必备条件是骨强度下降,健康人中的峰值骨骨强度差异大,明确影响骨强度而非骨质疏松病因的主要因素,并排除这些因素的影响后,有利于提高诊断0P的敏感度和准确度,目前已明确骨大小(骨投影面积和体积)和体重两个主要的影响因素,这两个影响因素标准化BMC后的骨量指标应用效果不同;为了在科研和临床中选择适当的骨量指标,本文对这些指标的几何特征、力学特征、与骨强度的关系和应用效果进行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强度 骨量 体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