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儿童血液肿瘤科患儿PICC置管周围黏胶相关性皮肤损伤的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2
1
作者 余婷 《四川生理科学杂志》 2022年第11期1931-1934,共4页
目的:探讨血液肿瘤科患儿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eripheral inserted central catheter,PICC)置管部位医用粘胶相关性皮肤损伤(Medical adhesive-related skin injury,MARSI)的影响因素。方法:2021年4月至12月选取我科256例PICC... 目的:探讨血液肿瘤科患儿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eripheral inserted central catheter,PICC)置管部位医用粘胶相关性皮肤损伤(Medical adhesive-related skin injury,MARSI)的影响因素。方法:2021年4月至12月选取我科256例PICC置管后的住院或来我科门诊进行PICC维护的儿童血液肿瘤病患儿作为研究对象,采用自制信息问卷调查表进行调查。结果:256例患儿中有62例患儿发生了MARSI,发生率为24.20%,多因素分析显示,MARSI与皮肤过敏史、使用药物及敷贴更换频率有关。结论:儿童血液肿瘤科患儿MARSI发生率较高,为减少其发生,减轻患儿并发症,应从护理人员的操作、患儿及家属的健康教育、使用导管及敷贴材质方面加强干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ICC 黏胶相关性 皮肤损伤 影响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慢性活动性EBV感染诊治进展 被引量:18
2
作者 陆晓茜 高举 《中国小儿血液与肿瘤杂志》 CAS 2013年第5期198-200,213,共4页
慢性活动性EB病毒感染(chronic active Epstein-Barr virus infection,CAEBV)是指以长期或反复发热、肝脾淋巴结肿大等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infectious mononucleosis,IM)常见临床表现为显著特征的一组临床症候群。CAEBV患者外... 慢性活动性EB病毒感染(chronic active Epstein-Barr virus infection,CAEBV)是指以长期或反复发热、肝脾淋巴结肿大等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infectious mononucleosis,IM)常见临床表现为显著特征的一组临床症候群。CAEBV患者外周血细胞或受染细胞中EBV—DNA拷贝数显著增高,具有特定EBV特异性抗体表达谱,为本病重要诊断和鉴别诊断依据。临床上CAEBV儿童病例多见,易于并发间质性肺炎、全血细胞减少、肝功能损害、弥漫性血管内凝血、噬血细胞综合征、恶性淋巴瘤等,临床病死率高。预后不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活动性EB病毒感染 EBV感染 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 弥漫性血管内凝血 肝脾淋巴结肿大 噬血细胞综合征 临床表现 诊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儿童急性T淋巴细胞白血病诊治进展 被引量:4
3
作者 高举 陈晓曦 《中国小儿血液与肿瘤杂志》 CAS 2013年第4期148-152,共5页
急性T淋巴细胞白血病(T-cell acute lymphoblastic leukemia,T-ALL)为T系前体细胞恶性转化所致的一组造血系统恶性肿瘤,与B前体细胞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B cell precursor ALL,BCP-ALL)在临床特征、细胞遗传学、分子生物学及相关信... 急性T淋巴细胞白血病(T-cell acute lymphoblastic leukemia,T-ALL)为T系前体细胞恶性转化所致的一组造血系统恶性肿瘤,与B前体细胞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B cell precursor ALL,BCP-ALL)在临床特征、细胞遗传学、分子生物学及相关信号传导路径异常等方面具有显著差异,为两组ALL总体预后不同的重要原因,也是临床上制定治疗策略、合理选择治疗方案的重要考虑因素.本文就儿童T-ALL临床特征、发病机制和治疗方面的研究进展综述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T淋巴细胞白血病 儿童 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 造血系统恶性肿瘤 诊治 细胞恶性转化 临床特征 信号传导路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关于“儿科学”课程见习的教学形式探讨 被引量:4
4
作者 万智 汪池洁 +2 位作者 艾媛 吴剑蓉 高举 《四川生理科学杂志》 2018年第3期243-246,共4页
儿科见习教学是对儿科学由纯理论学习过渡到临床实践的重要教学阶段。理想的见习教学形式不仅能促进医学生对理论知识的记忆和理解,还能激发学生对儿科学学习的兴趣,更加主动地将理论灵活掌握、联系实际。本文就目前实施的儿科见习教学... 儿科见习教学是对儿科学由纯理论学习过渡到临床实践的重要教学阶段。理想的见习教学形式不仅能促进医学生对理论知识的记忆和理解,还能激发学生对儿科学学习的兴趣,更加主动地将理论灵活掌握、联系实际。本文就目前实施的儿科见习教学形式做一探讨分析,为儿科教学改革中合理选择和改进教学形式提供数据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儿科学 见习 教学形式 教学改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医患沟通在医疗行为中的重要性及在儿科实践中的体会 被引量:6
5
作者 万智 郭霞 朱易萍 《四川生理科学杂志》 2015年第4期223-225,共3页
目前我国医患关系日益恶化,而有效的医患沟通是改善不良医患关系最易行、收益最快的方式。本文就儿科医患关系现状进行分析,对医患沟通在医疗行为中的重要性及在儿科实践中的体会做一报道。
关键词 医患沟通 儿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EKG定位技术在儿童PICC置管中的应用 被引量:14
6
作者 王皎 《四川生理科学杂志》 2015年第4期192-194,共3页
目的:探讨EKG定位技术在儿童PICC置管中的应用。方法:选择2013年11月至2014年3月于我科选择胸片定位置入PICC的65例患者为研究对象,并纳入作为对照组,选择2014年11月至2015年3月于我科选择EKG定位置入PICC的80例患者为观察组,观察并记... 目的:探讨EKG定位技术在儿童PICC置管中的应用。方法:选择2013年11月至2014年3月于我科选择胸片定位置入PICC的65例患者为研究对象,并纳入作为对照组,选择2014年11月至2015年3月于我科选择EKG定位置入PICC的80例患者为观察组,观察并记录两组中一次性穿刺成功率及调管率。结果:观察组一次性穿刺成功患者为75例(93.75%),调管患者为5例,对照组一次性穿刺成功率为76.92%,对照组一次性穿刺成功患者为50例(76.92%),调管患者为15例(23.08%),P<0.01。运用EKG技术定位的观察组一次性成功率(93.75%)明显优于对照组(76.9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EKG定位技术运用在PICC导管尖端定位上,能更加准确的判断导管尖端的位置,并在当导管尖端异位时,能更安全、快捷、省时、省力的进行调管。从而减少了反复调管的次数,增加一次性置管成功率,进而减少感染及静脉炎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EKG PICC 置管成功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儿童系统性EBV阳性T淋巴细胞增殖性疾病2例伴文献复习 被引量:1
7
作者 陆晓茜 艾媛 +4 位作者 沈成奇 万智 郭霞 高举 朱易萍 《四川生理科学杂志》 2014年第4期178-180,共3页
儿童系统性EBV阳性T淋巴细胞增殖性疾病是不同于一般EB病毒感染以及已知的EB病毒相关性淋巴瘤的一组疾病谱。该疾病最常累及肝脾,其次为淋巴结、骨髓等。临床表现以发热、肝功能异常,脾脏增大,血小板减少,贫血,淋巴结增大,以及噬血细胞... 儿童系统性EBV阳性T淋巴细胞增殖性疾病是不同于一般EB病毒感染以及已知的EB病毒相关性淋巴瘤的一组疾病谱。该疾病最常累及肝脾,其次为淋巴结、骨髓等。临床表现以发热、肝功能异常,脾脏增大,血小板减少,贫血,淋巴结增大,以及噬血细胞综合征等。临床预后极差,在诊断初期极易误诊。本文将我科确诊的两例病例进行总结伴相关文献复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EBV感染 淋巴增殖性疾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儿童富于T/组织细胞的B细胞淋巴瘤一例伴文献复习
8
作者 陆晓茜 艾媛 +3 位作者 万智 郭霞 朱易萍 高举 《四川生理科学杂志》 2014年第3期120-121,共2页
本文报道了1例儿童富于T/组织细胞的B细胞淋巴瘤1例,且以噬血细胞综合征表现为首发症状。作者复习了T/HRBCL的诊断、治疗相关文献,为该疾病的诊疗提供了重要信息。
关键词 富于T/组织细胞的B细胞淋巴瘤 噬血细胞综合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医学生儿科实习带教存在的问题与思考 被引量:1
9
作者 高歌 代依灵 +1 位作者 高举 郭霞 《四川生理科学杂志》 2021年第11期2028-2029,共2页
本文旨在对目前医学生在儿科临床实习的现状、存在的问题和对策提出探讨。希望通过本文的初步探讨,能对改善儿科临床实习教学质量,提高带教水平有所帮助。
关键词 医学生 儿科 实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儿童铁缺乏症诊治相关临床问题
10
作者 唐冰怡 蒋鸣燕 高举 《中国小儿血液与肿瘤杂志》 CAS 2020年第6期316-319,共4页
铁缺乏症(iron deficiency,ID)仍然是世界范围内最常见的微量营养素缺乏症,婴幼儿和妊娠期妇女为ID高危人群,发展中国家情况尤为严峻。ID影响儿童身心健康,可对早期脑发育产生不可逆性的不良影响。近年来铁代谢相关基础,妊娠期铁代谢和... 铁缺乏症(iron deficiency,ID)仍然是世界范围内最常见的微量营养素缺乏症,婴幼儿和妊娠期妇女为ID高危人群,发展中国家情况尤为严峻。ID影响儿童身心健康,可对早期脑发育产生不可逆性的不良影响。近年来铁代谢相关基础,妊娠期铁代谢和母胎铁转运,以及铁缺乏症防治相关临床研究领域取得较大进展。本文将就儿童铁缺乏症的流行病学现状、危害、临床诊断和治疗相关进展做一综述,着重强调易被临床儿科医师忽略的临床相关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铁缺乏症 儿科医师 不可逆性 妊娠期妇女 铁代谢 儿童身心健康 脑发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