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5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放射性心肌损伤机制及影像研究进展
1
作者 李晓欢 熊子衿 +2 位作者 徐婷 颜梅 许华燕 《中国医学影像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433-438,共6页
胸部肿瘤放射治疗过程中心脏亦会同步遭受辐射,导致放射性心脏病,包括心包炎、心肌病、冠心病、心肌损伤、瓣膜性心脏病及心脏传导系统异常等,其中心肌损伤较为严重,可能导致心衰等心血管不良结局,严重影响肿瘤患者生存质量及临床预后... 胸部肿瘤放射治疗过程中心脏亦会同步遭受辐射,导致放射性心脏病,包括心包炎、心肌病、冠心病、心肌损伤、瓣膜性心脏病及心脏传导系统异常等,其中心肌损伤较为严重,可能导致心衰等心血管不良结局,严重影响肿瘤患者生存质量及临床预后。本文对放射性心肌损伤的机制和影像学研究进展进行综述,以指导临床进行综合管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放射性心肌损伤 病理机制 超声检查 磁共振成像 放射性核素显像 综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先天口面裂的分级分类诊疗专家共识
2
作者 李承浩 安阳 +11 位作者 段小红 郭应坤 刘珊玲 罗红 马端 任芸芸 王旭东 吴晓珊 谢红宁 朱洪平 朱军 石冰 《华西口腔医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14,共14页
先天口面裂是颌面部最常见的出生缺陷,其预后根据畸形的病因和严重程度的不同有着很大的差别。其中非综合征型先天口面裂的畸形程度较轻且治愈效果好,综合征型先天口面裂常因伴有身体其他器官的异常而致使治疗难度较大,预后较差。本共... 先天口面裂是颌面部最常见的出生缺陷,其预后根据畸形的病因和严重程度的不同有着很大的差别。其中非综合征型先天口面裂的畸形程度较轻且治愈效果好,综合征型先天口面裂常因伴有身体其他器官的异常而致使治疗难度较大,预后较差。本共识对不同严重程度的先天口面裂进行详细的分级分类,并提出相应的诊疗指南,为患者家庭应对产前筛查结果、选择治疗方案提供参考,对我国预防和控制严重出生缺陷发生、促进人口长期均衡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先天口面裂 分级分类 诊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钟摆式”大鼠腹部心脏异位移植改良模型的建立与评估
3
作者 唐宏涛 李偲涵 +6 位作者 郑翔匀 侯森林 陈蔚洋 喻赠玮 王亚波 田东 安琪 《器官移植》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280-287,共8页
目的 介绍“钟摆式”大鼠腹部心脏异位移植改良模型的建模方法,并评估模型质量。方法 由1名无移植经验的术者连续建模15台,记录各步骤时间、体质量变化及改良Stanford评分,计算手术成功率、术后1周存活率和技术成功率,受体于术后1周行... 目的 介绍“钟摆式”大鼠腹部心脏异位移植改良模型的建模方法,并评估模型质量。方法 由1名无移植经验的术者连续建模15台,记录各步骤时间、体质量变化及改良Stanford评分,计算手术成功率、术后1周存活率和技术成功率,受体于术后1周行超声检查。结果 供心获取、供心处理、受体准备和移植吻合时间分别为(14.3±1.4)min、(3.5±0.6) min、(13.6±2.1)min和(38.3±5.2)min。手术成功率为87%(13/15),术后1周存活率为100%(13/13)。改良Stanford评分提示技术成功率为92%(12/13),术后1周超声检查提示Stanford评分≥3分的移植物均可检测到明显的搏动和血流信号。结论 “钟摆式”大鼠腹部心脏异位移植改良模型进一步优化了操作步骤、成功率较高且质量稳定,未来可作为心脏移植基础研究的建模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脏移植 异位移植 钟摆式 改良 动物模型 大鼠 供心获取 供心灌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OLLI T1 mapping定量技术在儿童脑发育评估中的应用可行性探讨 被引量:1
4
作者 杨雪 贾凤林 +6 位作者 马鑫茂 李学胜 李珮 张露 廖怡 宁刚 曲海波 《磁共振成像》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32-38,共7页
目的探讨改良回顾反转恢复(modified Look-Locker inversion recover,MOLLI)序列T1 mapping定量技术在定量评价儿童脑部发育中的价值。材料与方法纳入头部磁共振检查正常的儿童53例,使用优化后的MOLLI及磁化准备2快速采集梯度回波(magne... 目的探讨改良回顾反转恢复(modified Look-Locker inversion recover,MOLLI)序列T1 mapping定量技术在定量评价儿童脑部发育中的价值。材料与方法纳入头部磁共振检查正常的儿童53例,使用优化后的MOLLI及磁化准备2快速采集梯度回波(magnetization prepared 2 rapid acquisition gradient echoes,MP2RAGE)序列对每例受检者的36个脑区进行T1 mapping定量分析。评价两个序列所得各脑区T1值的一致性,比较两个序列各脑区T1值的差异,分析两个序列各脑区T1值与年龄之间的相关性。结果MOLLI序列和MP2RAGE序列除在双侧脑桥背侧、大脑脚组内相关系数(intra-class correlation coefficient,ICC)<0.8(P<0.001)外,其余脑区ICC均>0.8(P<0.001)。两个序列各脑区的T1值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FDR校正),MOLLI组各脑区T1值高于MP2RAGE组。两个序列各脑区的T1值均与年龄呈负相关(P均<0.001)。结论优化后的MOLLI序列可用于儿童脑部发育的定量评价,与MP2RAGE序列一致性好,可较准确地量化脑区的T1值,为儿童神经系统的研究提供了新的方法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发育 儿童 磁共振成像 改良回顾反转恢复序列 T1 mapping 髓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垂体柄阻断综合征的诊疗进展
5
作者 熊英 赵福敏 孙小妹 《实用妇产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955-957,共3页
垂体柄阻断综合征(pituitary stalk interruption syndrome,PSIS)是一种先天性垂体解剖缺陷,是由于垂体柄纤细(<1 mm)或中断导致下丘脑分泌的促激素释放激素不能通过垂体柄输送到垂体所致的一种或多种垂体激素缺乏的临床症候群[1]。P... 垂体柄阻断综合征(pituitary stalk interruption syndrome,PSIS)是一种先天性垂体解剖缺陷,是由于垂体柄纤细(<1 mm)或中断导致下丘脑分泌的促激素释放激素不能通过垂体柄输送到垂体所致的一种或多种垂体激素缺乏的临床症候群[1]。PSIS是一种罕见疾病,由Fujisawa等[2]于1987年首次报道。PSIS大多数为散发性,仅约5%的患者呈家族聚集性[3]。PSIS发病率为5/100万,在由垂体病变引起生长激素缺乏症的儿童中患病率约为7.8%(45/577)[4,5]。PSIS男性多见,起病年龄不一,其临床、生物学和影像学表现具有异质性,典型的临床特征为垂体柄缺如或纤细、垂体前叶发育不良和垂体后叶缺失或异位,表现为不同程度的垂体前叶激素分泌缺陷,常伴有垂体外中线结构发育异常或畸形[6]。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长激素缺乏症 垂体前叶激素 垂体柄 家族聚集性 临床症候群 中线结构 分泌缺陷 发育异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cCune-Albright综合征病案讨论
6
作者 张今成 刘洪倩 +4 位作者 孙小妹 曲海波 黄亮 徐克惠 熊英 《实用妇产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967-969,共3页
1病历摘要患儿,7岁7月,因乳房发育5+年,间断双下肢骨痛1月,于2023年10月31日至四川大学华西第二医院就诊。5+年前(2岁7月),患儿无明显诱因出现双侧乳房发育,伴乳晕颜色加深和阴道流血(鲜红色,量少),未予药物治疗,1天后阴道流血自行停止... 1病历摘要患儿,7岁7月,因乳房发育5+年,间断双下肢骨痛1月,于2023年10月31日至四川大学华西第二医院就诊。5+年前(2岁7月),患儿无明显诱因出现双侧乳房发育,伴乳晕颜色加深和阴道流血(鲜红色,量少),未予药物治疗,1天后阴道流血自行停止。无腋毛、阴毛生长,否认慢性病史及长期口服激素类药物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病案讨论 双侧乳房 慢性病史 激素类药物 乳房发育 阴道流血 华西第二医院 药物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T_(1)-mapping心脏MRI在特纳综合征中的应用价值
7
作者 陈林 白维 +2 位作者 邹庆 杨志刚 郭应坤 《放射学实践》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1605-1613,共9页
目的:通过比较特纳综合征(TS)患者与健康志愿者的心肌初始T_(1)(Native T_(1))值及细胞外间质容积分数(ECV)值,探讨基于T_(1)-mapping技术的心脏MRI(cMRI)对特纳综合征心血管并发症的诊断价值。方法:纳入2019年10月-2020年12月在四川大... 目的:通过比较特纳综合征(TS)患者与健康志愿者的心肌初始T_(1)(Native T_(1))值及细胞外间质容积分数(ECV)值,探讨基于T_(1)-mapping技术的心脏MRI(cMRI)对特纳综合征心血管并发症的诊断价值。方法:纳入2019年10月-2020年12月在四川大学华西第二医院经临床诊断为TS的38例患者,同期招募20例年龄、性别相匹配的健康志愿者(正常对照组)。所有受试者采用T_(1)-mapping技术行cMRI检查。利用后处理软件对T_(1)-mapping图像进行分析,得到左心室基底部、中间部、心尖部及整体心肌的初始T_(1)和ECV值。根据染色体核型分析检测结果将TS患者分为45X型和非45X型,根据生长发育阶段将所有受试者按年龄分为3~11岁组、12~18岁组和18岁以上组。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或非参数检验比较TS组与正常对照组、45X型与非45X型TS组之间基本临床资料、实验室检查以及cMRI定量参数的组间差异。TS组中cMRI定量参数(初始T_(1)和ECV)与临床资料之间的相关性采用Pearson或Sperman相关性分析,并采用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将所有临床指标和cMRI定量参数变量纳入并筛选升主动脉扩张的独立影响因素。结果:TS组中最常见的临床表现是身材矮小(n=23,60.5%),伴有主动脉缩窄者4例(10.5%)、升主动脉扩张者10例(26.3%)。TS组左心室基底部心肌的初始T_(1)值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1296±54)vs.(1256±43)ms,P=0.006)];45X型组的左心室心肌初始T_(1)值明显高于非45X型组:基底部为(1324±50)vs.(1272±47)ms(P=0.002);中间部为(1323±48)vs.(1278±42)ms(P=0.014);心尖部为(1313±61)vs.(1266±75)ms(P=0.032);心肌整体为(1320±41)vs.(1272±39)ms(P=0.001)。相较于非45X型患者,ECV值在45X型患者中具有增高的趋势(27.9%±2.2%vs.26.4%±2.6%;P=0.056)。此外,升主动脉扩张与45X核型呈弱相关(r=0.391,P=0.015);45X核型分别与基底部(r=0.495,P=0.002)、中间部(r=0.475,P=0.004)、心尖部(r=0.418,P=0.009)和心肌整体的T_(1)值(r=0.572,P<0.001)以及ECV值(r=0.351,P=0.031)均存在不同程度的相关关系。相较于非45X型患者,45X型患者发生升主动脉扩张的风险显著增加(OR=7.87,95%CI:1.19~13.9,P=0.032)。结论:基于T_(1)-mapping技术的cMRI可定量评估TS患者心肌组织的特征,45X型TS患者左心室心肌的初始T_(1)值增高,对于45X型TS患者临床上应重点关注其潜在的心血管异常改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特纳综合征 心脏磁共振成像 心功能 T_(1)-mapping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儿科3.0 T专用磁共振对早产儿脑损伤图像质量评价研究 被引量:7
8
作者 刘颖 霍然 +5 位作者 刘剑芳 廖怡 刘云峰 赵强 宁刚 袁慧书 《磁共振成像》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61-65,共5页
目的 比较3.0 T儿科专用磁共振和3.0 T全身磁共振评估早产儿脑部图像质量,以评估3.0 T儿科专用磁共振在早产儿脑部成像的应用价值。材料与方法 本研究分别在3.0 T儿科专用磁共振和3.0 T全身磁共振进行颅脑成像扫描,采集序列包括常规序... 目的 比较3.0 T儿科专用磁共振和3.0 T全身磁共振评估早产儿脑部图像质量,以评估3.0 T儿科专用磁共振在早产儿脑部成像的应用价值。材料与方法 本研究分别在3.0 T儿科专用磁共振和3.0 T全身磁共振进行颅脑成像扫描,采集序列包括常规序列和扩散加权成像(diffusion weighted imaging,DWI)序列,并对两组T2加权成像序列进行主观评分,对3D T1加权成像序列信噪比(signal-to-noise ratio, SNR)、对比噪声比(contrast-to-noise ratio, CNR)和DWI的表观扩散系数(apparent diffusion coefficient,ADC)值进行测量。结果 主观评分显示,3.0 T儿科专用磁共振图像质量与3.0 T全身磁共振评分相当,达到临床诊断需求。儿科专用磁共振图像的双侧额叶、顶叶、颞叶、枕叶灰质和白质,中脑,小脑SNR与全身磁共振图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CNR相当或优于全身磁共振;双侧额叶、顶叶、颞叶、枕叶ADC值与全身磁共振图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3.0 T儿科专用磁共振早产儿颅脑图像的主观评分、SNR与3.0 T全身磁共振无差异,CNR相当或优于3.0 T全身磁共振,表明该新设备具有广阔的临床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早产儿 脑损伤 磁共振成像 儿科专用 扩散加权成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RI在胎儿医学中的应用 被引量:10
9
作者 陈荟竹 李昌宪 宁刚 《实用妇产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326-328,共3页
MRI是一种生物磁自旋成像技术,常规信号主要来源于人体水分子中的质子,部分组织信号来源于脂肪组织中的质子;因此,MRI具有无电离辐射的特点。此外,MRI还具有软组织分辨率高及多方位成像等独特优势,图像质量不受胎位、母体体型、... MRI是一种生物磁自旋成像技术,常规信号主要来源于人体水分子中的质子,部分组织信号来源于脂肪组织中的质子;因此,MRI具有无电离辐射的特点。此外,MRI还具有软组织分辨率高及多方位成像等独特优势,图像质量不受胎位、母体体型、羊水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RI 胎儿医学 应用 成像技术 脂肪组织 电离辐射 图像质量 生物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产前MRI在胎盘植入中的诊断价值 被引量:17
10
作者 梁旭 陈荟竹 +3 位作者 宁刚 曲海波 李学胜 鲍莉 《放射学实践》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163-166,共4页
目的:探讨MRI在产前胎盘植入(PI)中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总结52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PI患者的MRI资料,并分析比较抑脂-快速自旋回波序列(FS-TSE)T2WI与平衡式快速场回波序列(B-FFE)在显示PI征象中的差异。结果:52例PI中,胎盘粘... 目的:探讨MRI在产前胎盘植入(PI)中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总结52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PI患者的MRI资料,并分析比较抑脂-快速自旋回波序列(FS-TSE)T2WI与平衡式快速场回波序列(B-FFE)在显示PI征象中的差异。结果:52例PI中,胎盘粘连17例,胎盘肌层植入27例,胎盘穿透8例。直接征象:子宫蜕膜层低信号带模糊不清或连续性中断52例;子宫肌层局部变薄或连续性中断19例;膀胱壁见胎盘组织侵入4例;宫旁受侵1例。间接征象:胎盘内见不规则低信号条带影24例;子宫下段局部膨隆21例;子宫膀胱交界面模糊、消失或呈锯齿样改变11例;胎盘内出血3例;胎盘内血管影增粗增多12例。FS-TSE T_2WI与B-FFE在显示PI征象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PI的产前MRI表现具有一定特征性;PI的MRI检查需综合采用不同扫描序列,FS-TSE T_2WI及B-FFE为最佳观察序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胎盘植入 磁共振成像 产前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排螺旋CT血管成像技术对肝硬化门脉高压侧支循环血管的评价 被引量:6
11
作者 程燕 宋彬 +3 位作者 宁刚 刘荣波 李真林 罗小华 《放射学实践》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584-587,共4页
关键词 肝硬化门脉高压 循环血管 血管成像技术 多排螺旋CT 侧支 门静脉高压 血液回流 弥漫性肝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RI影像组学术前预测乳腺浸润性导管癌Ki-67表达 被引量:18
12
作者 刘晓东 王新宇 宁刚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210-214,共5页
目的观察基于MR弥散加权成像(DWI)及表观弥散系数(ADC)图影像组学术前预测乳腺浸润性导管癌Ki-67表达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12例经组织穿刺活检或手术病理证实的乳腺浸润性导管癌患者的乳腺DWI,以分层抽样方法按7:3比例将其分为训练集... 目的观察基于MR弥散加权成像(DWI)及表观弥散系数(ADC)图影像组学术前预测乳腺浸润性导管癌Ki-67表达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12例经组织穿刺活检或手术病理证实的乳腺浸润性导管癌患者的乳腺DWI,以分层抽样方法按7:3比例将其分为训练集(n=148)和验证集(n=64)。分别基于DWI、ADC图及DWI+ADC图提取全肿瘤影像组学特征,采用常数项剔除法、Spearman相关性分析、最小绝对收缩和选择算子算法筛选最优影像组学特征,应用L1正则化logistic回归方法建立预测乳腺浸润性导管癌Ki-67高低表达的模型_(DWI)、模型_(ADC)及模型_(DWI+ADC),并以验证集数据进行验证。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评价各模型的预测效能,计算曲线下面积(AUC),并以DeLong检验比较其差异。结果212例乳腺浸润性导管癌中,176例呈Ki-67高表达,36例Ki-67低表达。分别基于DWI、ADC图、DWI+ADC图提取124、124及248个影像组学特征,并最终筛选出12、7及13个最优影像组学特征。ROC曲线显示,模型_(DWI)、模型_(ADC)及模型_(DWI+ADC)在训练集数据的AUC分别为0.82、0.87、0.94,在验证集数据的AUC分别为0.81、0.84、0.93;DeLong检验显示,模型_(DWI+ADC)的AUC高于模型_(DWI)(Z=-3.44,P<0.01)及模型_(ADC)(Z=-2.79,P=0.01)。结论术前基于DWI和ADC图影像组学模型均可有效预测乳腺浸润性导管癌Ki-67表达状态,联合模型的诊断效能更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肿瘤 磁共振成像 影像组学 KI-67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影像学在宫颈癌术前分期及临床评估中的应用 被引量:8
13
作者 曲海波 宁刚 《实用妇产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1期807-809,共3页
宫颈癌是最常见的女性生殖系统恶性肿瘤,全球每年新发宫颈癌病例46.6万,死亡人数20万以上。80%在发展中国家,我国约有10万,约占世界新发病例总数的1/5,病死率11%,远高于发达国家的4%。宫颈癌的确诊主要依据妇科检查及病理检... 宫颈癌是最常见的女性生殖系统恶性肿瘤,全球每年新发宫颈癌病例46.6万,死亡人数20万以上。80%在发展中国家,我国约有10万,约占世界新发病例总数的1/5,病死率11%,远高于发达国家的4%。宫颈癌的确诊主要依据妇科检查及病理检查,分期依据为国际妇产科联合会(FIGO)临床分期标准。临床分期与手术分期相比较,分期不足ⅠB期占20%一30%,ⅡB期23%,ⅢB高达40%,在ⅢB期过度分期约64%,临床分期的诊断准确率仅有60%,不准确的术前评估会影响疗效。临床术前评估最大的困难为:是否存在宫旁浸润、盆壁浸润、淋巴结转移及远处转移。术前影像学检查,将对改善患者预后、提高治愈率、降低病死率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随着医学影像学技术的飞速发展,尤其是CT、MRI及正电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扫描/计算机体层摄影(PET/CT)技术的发展和不断更新,使得宫颈癌的诊断、分期、淋巴结评估,以及临床评估有了更加客观、准确的依据,同时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反映宫颈癌组织的病理及代谢等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术前影像学检查 宫颈癌组织 临床评估 术前分期 正电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扫描 生殖系统恶性肿瘤 医学影像学技术 计算机体层摄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子宫颈癌多层螺旋CT灌注成像研究 被引量:6
14
作者 曲海波 宁刚 +3 位作者 李学胜 王祖莉 郑艾 胡丽娜 《放射学实践》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186-190,共5页
目的:分析子宫颈癌(cervical cancer)CT灌注参数的特点及其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分析临床诊断子宫颈癌的31例患者行子宫颈CT灌注扫描,所有患者均经手术病理证实,将癌旁相对正常宫颈组织15例作为对照。根据灌注所得图像得到时间-密度曲线... 目的:分析子宫颈癌(cervical cancer)CT灌注参数的特点及其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分析临床诊断子宫颈癌的31例患者行子宫颈CT灌注扫描,所有患者均经手术病理证实,将癌旁相对正常宫颈组织15例作为对照。根据灌注所得图像得到时间-密度曲线,分析的灌注参数包括灌注值(PF)、血容量(BV)、强化峰值时间(TTP)和强化峰值(PEI),并结合病理结果作分组灌注参数分析。结果:宫颈癌灌注时间-密度曲线TDC特点为速升速降型,短时间达峰值,峰值高于癌旁对照组织。肿瘤组的PF、BV、PEI值分别为(42.70±27.48)ml/min·100g、(39.94±21.35)ml/100g、(37.28±13.00)HU,癌旁对照组织PF、BV、PEI值分别为(8.03±3.22)ml/min·100g、(27.68±14.53)ml/100g、(26.17±7.75)HU,肿瘤组的TTP值为(30.51±20.79)s,癌旁对照组织TTP值为(76.11±2.91)s,各组间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PEI值腺癌组(46.49±17.01)HU高于鳞癌组(35.83±10.36)HU,淋巴结转移组(53.94±17.83)HU高于无淋巴结转移组(34.08±9.27)HU,TTP值淋巴结转移组(18.43±2.14)s低于无淋巴结转移组(32.08±21.98)s,各组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子宫颈癌为高血流灌注肿瘤,CT灌注参数反映肿瘤的血流特点和肿瘤内部的灌注情况,肿瘤CT灌注参数不同于癌旁对照组织的灌注参数,肿瘤的分期不同、分化程度不同、病理分型不同、有无淋巴结转移均有部分灌注参数的改变,因此CT灌注对肿瘤的分期和预后估计有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宫颈肿瘤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诊断显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人群定量CT(QCT)脊柱骨密度正常参考值的建立和骨质疏松症QCT诊断标准的验证 被引量:74
15
作者 李凯 陈捷 +18 位作者 赵林芬 陈义忠 周军 邵继满 曲海波 郝晓光 姜永宏 吴艳 张郡 汤光宇 张雪芹 张伟 李小荣 王玲 王亮 刘世炜 吴静 马远征 程晓光 《中国骨质疏松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9期1257-1262,1272,共7页
目的本研究的目的是建立中国人群定量CT腰椎骨密度正常参考值和验证国际定量CT脊柱骨密度骨质疏松症诊断标准是否适合中国人群。方法本研究采用了3个人群:①全国多中心20~40岁正常青年人群1584例;②年龄40~83岁,总共3420例社区健康人群... 目的本研究的目的是建立中国人群定量CT腰椎骨密度正常参考值和验证国际定量CT脊柱骨密度骨质疏松症诊断标准是否适合中国人群。方法本研究采用了3个人群:①全国多中心20~40岁正常青年人群1584例;②年龄40~83岁,总共3420例社区健康人群;③因骨质疏松性脊柱骨折而就诊的432例骨折人群。腰椎骨密度采用美国Mindways的定量CT系统,测量腰椎第1~2椎体骨密度(如果有骨折椎体则测量临近的一个椎体),取平均值。采用国际定量CT腰椎骨密度骨质疏松症诊断标准,即腰椎骨密度>120mg/cm^3为正常,80~120mg/cm^3为低骨量,<80mg/cm^3为骨质疏松症。社区健康人群采用脊柱侧位定位像,由有经验的骨放射医师根据Genant椎体骨折半定量分析法对胸4~腰4每个椎体分别判断为正常(0),轻度(1),中度(2)和重度(3)骨折。每个个体只要有一个椎体≥1,判断为骨折,每个个体椎体骨折的最高值作为该个体的骨折严重程度。脊柱骨折人群均有X线,CT和/或MR检查至少有一个椎体明确骨折。采用SPSS19.0进行统计分析。计量数据进行正态分布检验,如果符合正态分布,以均数标准差表示。结果20~40岁正常青年人的腰椎骨密度男性为(163.26±28.82)mg/cm^3,比女性(174.45±29.24)mg/cm^3低,P<0.001。50岁开始,一直到80岁,女性骨密度比男性低(P<0.05)。40~83岁正常社区人群以国际骨质疏松症定量CT诊断标准,人群33.2%为骨密度正常(>120mg/cm^3),38.3%为低骨量(80~120mg/cm^3),28.5%为骨质疏松(<80mg/cm^3)。其椎体骨折的患病率分别为7.14%,14.6%和30.63%,呈倍比关系。432例确诊的脊柱骨折患者,86%脊柱定量CT骨密度低于80mg/cm3,其余14%骨密度在低骨量范围。结论建立了中国人群定量CT腰椎骨密度正常参考值,为定量CT的临床应用提供依据;研究结果表明国际定量CT腰椎骨质疏松症诊断标准适合中国人群,可以用于中国人群的定量CT诊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质疏松症 定量CT 骨密度 骨折 患病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磁共振扩散加权成像定量参数对宫颈癌的诊断效能及其一致性的多中心评价 被引量:10
16
作者 代敏 王雪 +4 位作者 卢毅 宋娇 叶芷君 李淑健 严志汉 《中国临床医学影像杂志》 CAS CSCD 2022年第8期561-566,共6页
目的:基于多中心数据分析MR扩散加权成像(Diffusion weighted imaging,DWI)表观扩散系数(Apparent diffusion coefficient,ADC)单指数模型及体素内不相干运动(Intravoxel incoherent motion,IVIM)模型的定量参数对宫颈癌诊断及病理分级... 目的:基于多中心数据分析MR扩散加权成像(Diffusion weighted imaging,DWI)表观扩散系数(Apparent diffusion coefficient,ADC)单指数模型及体素内不相干运动(Intravoxel incoherent motion,IVIM)模型的定量参数对宫颈癌诊断及病理分级的价值,并进一步探讨DWI定量参数在不同临床中心间的一致性。方法:回顾性分析3个临床中心经手术病理证实的170例宫颈癌及12例宫颈平滑肌瘤患者的资料,术前均行多b值DWI扫描。所有DWI图像通过后处理获得相应DWI定量参数,包括IVIM模型的纯扩散系数(D)、伪扩散系数(D*)、灌注分数(f)、fD*及ADC单指数模型的ADC值。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ROC)曲线及Man-Whitney U检验分析DWI定量参数诊断宫颈癌的效能及术前对宫颈癌病理分级的价值,采用Kruskal-Wallis单因素ANOVA(多样本)方法分析DWI定量参数在不同临床中心间的一致性,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宫颈癌病灶的DWI定量参数(D、D*、f、fD*、ADC值)均明显小于正常宫颈组织(P<0.05)。定量参数D、f及ADC值的曲线下面积(Area under the curve,AUC)值均大于0.95,其诊断宫颈癌的敏感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及阴性预测值均大于90%。低分化(G3)宫颈癌的D和ADC值低于中高分化(G1~G2)宫颈癌(P<0.05)。在宫颈癌病灶中,临床中心2的设备2与临床中心3之间各DWI定量参数(D、f、D*、fD*、ADC值)无明显差异(P>0.05)。宫颈癌灌注相关参数(f、D*、fD*)在不同临床中心不同设备之间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DWI定量参数D、f及ADC值在宫颈癌的诊断方面取得了良好的诊断效能(AUC值均大于0.95)。DWI定量参数D和ADC值可以区分宫颈癌的病理分级,且在不同临床中心相同型号的MRI设备中具有较好的一致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宫颈肿瘤 磁共振成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首发未治疗精神分裂症缺陷和非缺陷亚型脑结构磁共振研究 被引量:3
17
作者 李青 冉娅 +5 位作者 魏巍 程勃超 李坤 陈婷 吕笑丽 邓伟 《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139-143,共5页
目的探讨首发未治疗精神分裂症缺陷型与非缺陷型之间大脑的结构差异。方法纳入精神分裂症患者和正常对照,使用缺陷型精神分裂症诊断量表对患者进行分型,采用阳性和阴性症状量表评定患者的症状,所有受试者进行脑结构MRI扫描,采集高分辨T_... 目的探讨首发未治疗精神分裂症缺陷型与非缺陷型之间大脑的结构差异。方法纳入精神分裂症患者和正常对照,使用缺陷型精神分裂症诊断量表对患者进行分型,采用阳性和阴性症状量表评定患者的症状,所有受试者进行脑结构MRI扫描,采集高分辨T_(1)加权图像后使用基于体素的形态学分析,比较各组脑结构的差异。结果本研究纳入首发未治疗缺陷型与非缺陷型精神分裂症患者各44例,以及正常对照44名。精神分裂症缺陷型患者与正常对照相比白质体积缺损,分布于小脑和左侧丘脑(P<0.05,FWE校正);非缺陷型患者白质及灰质体积与缺陷型患者及正常对照相比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非缺陷型患者右侧舌回(r=0.37,P=0.02)及左侧舌回(r=0.39,P=0.01)白质体积与阴性症状存在相关。结论缺陷型精神分裂症在疾病早期白质损伤脑区涉及小脑、丘脑,这为寻找临床特异性指标提供了线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精神分裂症 缺陷型精神分裂症 结构磁共振成像 基于体素的形态学分析 白质体积 灰质体积 阴性症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血压性心脏病的心脏磁共振评估研究进展 被引量:9
18
作者 张恒(综述) 郭应坤(审校) 《放射学实践》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9期1177-1181,共5页
高血压是导致心血管疾病及相关死亡的最常见病因,高血压所导致的心脏改变包括左室肥厚、心肌损伤、心脏功能受损并最终导致心衰。心脏磁共振能准确评估高血压性心脏病时的心脏结构和功能,此外,心脏磁共振多参数技术还能定性及定量评价... 高血压是导致心血管疾病及相关死亡的最常见病因,高血压所导致的心脏改变包括左室肥厚、心肌损伤、心脏功能受损并最终导致心衰。心脏磁共振能准确评估高血压性心脏病时的心脏结构和功能,此外,心脏磁共振多参数技术还能定性及定量评价心肌纤维化及微循环障碍。本文拟对心脏磁共振在评估高血压性心脏病中的临床应用及进展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血压性心脏病 心脏磁共振 磁共振成像 左室肥厚 灌注 心肌纤维化 延迟强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卵巢幼年型粒层细胞瘤产前超声表现1例 被引量:3
19
作者 严霞瑜 杨太珠 +3 位作者 罗红 杨帆 郭应坤 宁刚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7期1358-1358,共1页
孕妇30岁,孕2产0,孕早期轻度甲状腺功能减低,未予处理。孕19+2、24+5周时产前超声检查均未发现胎儿异常。孕29+3周超声发现胎儿右下腹膀胱后方3.02cm×2.84cm×2.49cm囊性肿物,边界清,壁薄、液清,未探及血流信号(图1A、B);... 孕妇30岁,孕2产0,孕早期轻度甲状腺功能减低,未予处理。孕19+2、24+5周时产前超声检查均未发现胎儿异常。孕29+3周超声发现胎儿右下腹膀胱后方3.02cm×2.84cm×2.49cm囊性肿物,边界清,壁薄、液清,未探及血流信号(图1A、B);孕35+3和37+6周超声示病变大小分别为6.08cm×5.82cm×6.21cm和7.27cm×5.83cm×6.19cm,囊液均较清。患儿出生后3天CT于右中下腹见6.07cm×6.32c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卵巢肿瘤 胎儿 超声检查 产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TU在妇科手术后输尿管损伤中的诊断价值 被引量:7
20
作者 陈荟竹 宁刚 +1 位作者 曲海波 李学胜 《放射学实践》 2012年第1期73-76,共4页
目的:探讨CTU在妇科手术后输尿管损伤中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10例经临床及影像检查确诊为妇科手术后输尿管损伤患者的影像学表现,8例行CT平扫、增强及延迟扫描,2例静脉尿路造影后行CT平扫,延迟时间6min~17h,平均3.41h。结果:10... 目的:探讨CTU在妇科手术后输尿管损伤中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10例经临床及影像检查确诊为妇科手术后输尿管损伤患者的影像学表现,8例行CT平扫、增强及延迟扫描,2例静脉尿路造影后行CT平扫,延迟时间6min~17h,平均3.41h。结果:10例均见输尿管下段损伤(左右各5例)、对比剂外渗;1例可见肾盂输尿管交界处对比剂外溢。阴道内积液、盆腹腔积液及盆腹腔积液并阴道内对比剂积聚各3例;1例肾周、腹膜后积液及对比剂外溢。5例尿性腹膜炎,4例伤侧输尿管扩张,3例(5个肾)肾轻度积水,1例尿性囊肿,1例腹膜后积尿伴炎症。结论:CTU能够清楚显示输尿管损伤的部位、程度、范围及其与周围组织的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输尿管 创伤和损伤 妇科外科手术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