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1篇文章
< 1 2 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国际妇产科联盟2023子宫内膜癌ⅠA3新分期的依据及临床意义 被引量:2
1
作者 王莹莹 郑莹 《实用妇产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709-711,共3页
子宫内膜癌是妇科常见癌症之一,其发病率逐年上升且存在年轻化趋势。随着对子宫内膜癌预后影响因素的深入了解及分子遗传学的发展,国际妇产科联盟(FIGO)在2023年对子宫内膜癌的分期进行了更新,相较于2009版有了重大的改变,其中首次将部... 子宫内膜癌是妇科常见癌症之一,其发病率逐年上升且存在年轻化趋势。随着对子宫内膜癌预后影响因素的深入了解及分子遗传学的发展,国际妇产科联盟(FIGO)在2023年对子宫内膜癌的分期进行了更新,相较于2009版有了重大的改变,其中首次将部分子宫内膜癌伴卵巢受累的患者单独划分为ⅠA3期,定义为同时局限于子宫和卵巢的低级别子宫内膜样腺癌并满足:<50%肌层浸润、无淋巴脉管浸润、无其他部位转移及卵巢单侧肿瘤,局限于卵巢,无包膜侵犯/破裂(相当于pT1a)[1]等条件。对于这部分患者而言,其预后通常较好,不需要补充后续治疗。本文旨在探讨ⅠA3新分期的证据缘由及临床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子宫内膜癌 子宫内膜样腺癌 后续治疗 预后影响因素 肌层浸润 国际妇产科联盟 脉管浸润 分子遗传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24年加拿大妇产科医师协会慢性盆腔疼痛管理指南解读
2
作者 魏冬梅 付瑶 牛晓宇 《实用妇产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794-799,共6页
慢性盆腔疼痛(chronic pelvic pain,CPP)被定义为源于盆腔器官及结构的疼痛症状,在过去将疼痛时间标准定义为持续时间超过6个月,而国际疼痛研究协会(International Association for the Study of Pain,IASP)对于慢性疼痛的最新分类将时... 慢性盆腔疼痛(chronic pelvic pain,CPP)被定义为源于盆腔器官及结构的疼痛症状,在过去将疼痛时间标准定义为持续时间超过6个月,而国际疼痛研究协会(International Association for the Study of Pain,IASP)对于慢性疼痛的最新分类将时间标准缩短为3个月[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盆腔疼痛 妇产科医师 盆腔器官 疼痛时间 指南解读 疼痛症状 慢性疼痛 标准定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2013~2018年美国国家健康和营养调查数据库对心血管健康与盆腔炎性疾病发生风险的研究
3
作者 谢双双 尹杨雪 +4 位作者 袁黎明 廖灵蕴 徐琴 张燕萍 周容 《实用妇产科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400-405,共6页
目的:利用美国健康和营养调查(NHANES)数据分析心血管健康(CVH)与盆腔炎性疾病(PID)发生风险之间的关系。方法:提取2013~2018年NHANES数据库中含有PID、CVH评估[生命基本8项(LE8)评分]及多个潜在混杂因素的研究对象,剔除变量缺失者。使... 目的:利用美国健康和营养调查(NHANES)数据分析心血管健康(CVH)与盆腔炎性疾病(PID)发生风险之间的关系。方法:提取2013~2018年NHANES数据库中含有PID、CVH评估[生命基本8项(LE8)评分]及多个潜在混杂因素的研究对象,剔除变量缺失者。使用R语言对纳入样本进行了CVH与PID发病风险的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评估CVH和PID之间的关系,并进一步对年龄、种族、家庭收入水平、婚姻状况、教育程度、体质量指数(BMI)、月经是否规律和妊娠史进行分层分析和交互测试。结果:共纳入3934例女性研究对象,平均年龄39.95±11.42岁。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示,在调整了年龄、种族、BMI、教育水平、婚姻状况、家庭收入、月经周期、妊娠史后,随着CVH评估指标LE8分值的增加,PID的发生风险逐渐降低(OR0.98,95%CI 0.97~0.99,P <0.001)。分层分析表明,年龄、种族和婚姻状况对CVH与PID的关联存在显著交互作用(P <0.05),而家庭收入水平、教育程度、BMI、月经规律和妊娠史对CVH与PID的关联无交互作用(P>0.05)。结论:在美国成年女性中,CVH与PID之间存在显著的负相关关系,良好的CVH可能有助于降低PID的患病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盆腔炎性疾病 心血管健康 横断面研究 发病风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TAT3蛋白调节与Th17细胞分化及其与妊娠相关疾病的关系研究进展 被引量:7
4
作者 武玉霞 陈倩 +2 位作者 陈秋和 单丹(综述) 胡雅毅(审校) 《实用妇产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0期748-751,共4页
信号转导和转录激活因子3(STAT3)主要参与信号转导及转录调控,在辅助性T细胞17(Th17)的分化过程中起关键作用。研究发现STAT3及Th17细胞异常与妊娠相关疾病如复发性流产(RSA)、子痫前期(PE)、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ICP)、妊娠期糖尿病(G... 信号转导和转录激活因子3(STAT3)主要参与信号转导及转录调控,在辅助性T细胞17(Th17)的分化过程中起关键作用。研究发现STAT3及Th17细胞异常与妊娠相关疾病如复发性流产(RSA)、子痫前期(PE)、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ICP)、妊娠期糖尿病(GDM)等的发生相关。妊娠早期Th17可促进滋养细胞的增殖和侵袭,参与胎盘的形成,妊娠期Th17过多可能会影响免疫母胎间免疫耐受,引起过度免疫炎症反应,促使妊娠相关疾病的发生。STAT3表达减少或增多可能会影响Th17细胞的分化而影响正常妊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信号转导和转录激活因子3 辅助性T细胞17 妊娠相关疾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环状RNA与妊娠相关疾病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
5
作者 张燕萍 周容 《实用妇产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345-348,共4页
环状RNA是新近发现的一种通过非经典剪接方式反向剪接形成的单链闭合环状RNA分子,曾一度被认为是基因转录过程中错误剪切的产物,其生物学特点多样、形成机制及作用机制复杂,广泛参与机体的生理病理过程。目前,环状RNA在子痫前期及妊娠... 环状RNA是新近发现的一种通过非经典剪接方式反向剪接形成的单链闭合环状RNA分子,曾一度被认为是基因转录过程中错误剪切的产物,其生物学特点多样、形成机制及作用机制复杂,广泛参与机体的生理病理过程。目前,环状RNA在子痫前期及妊娠期糖尿病等妊娠相关疾病中的研究逐渐增多,预示其可能参与疾病的发生发展,但需进一步深入研究,为探寻疾病早期预测的生物标志物及治疗靶点提供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状RNA 子痫前期 妊娠期糖尿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内质网应激与疾病的关系研究进展 被引量:1
6
作者 张倩雯 刘兴会 《重庆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1345-1349,共5页
内质网(endoplasmic reticulum,ER)是真核细胞的重要细胞器,负责绝大多数蛋白质的合成、加工及转运。为维持正常生理功能,细胞内质网对各种诱发因素极为敏感,通过激活自身应激状态缓解内质网压力以恢复稳态,持续或严重的内质网应激(endo... 内质网(endoplasmic reticulum,ER)是真核细胞的重要细胞器,负责绝大多数蛋白质的合成、加工及转运。为维持正常生理功能,细胞内质网对各种诱发因素极为敏感,通过激活自身应激状态缓解内质网压力以恢复稳态,持续或严重的内质网应激(endoplasmic reticulum stress,ERS)状态则促进细胞走向凋亡。目前发现ERS介导的细胞凋亡与疾病发生密切相关,本文将ERS相关信号通路、ERS与疾病的关系研究进展作一综述,为探索其参与疾病发生的机理、靶向干预ERS在疾病治疗中的作用提供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质网应激 肌醇需求酶1 蛋白激酶R样内质网激酶 转录激活因子6 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妊娠合并肾脏疾病的种类和诊断及鉴别诊断
7
作者 蒋世玲 袁黎明 周容 《实用妇产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684-687,共4页
妊娠合并肾脏疾病是较为常见的妊娠期疾病,给妊娠女性带来焦虑与紧张情绪的同时,也造成了其肾脏功能与结构的损害以及增加了胎儿不良妊娠结局的风险。因此,产科医师应熟悉各类妊娠期肾脏疾病的诊治特点以获得良好的妊娠结局。
关键词 产科医师 不良妊娠结局 肾脏疾病 妊娠合并 诊治特点 诊断及鉴别诊断 妊娠期 紧张情绪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羊水量异常的产前诊断及临床咨询
8
作者 刘希婧 周容 《实用妇产科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356-359,共4页
羊水是胎儿附属物,对于胎儿的生长发育至关重要。胎儿被羊水包围,羊水为胎儿提供温度调节和减震作用,且对胎儿运动及器官的生长发育也十分重要。在孕16周之前,羊水主要通过羊膜、绒毛膜和胎盘产生和维持,随着胎儿肾脏在孕16周后发育,胎... 羊水是胎儿附属物,对于胎儿的生长发育至关重要。胎儿被羊水包围,羊水为胎儿提供温度调节和减震作用,且对胎儿运动及器官的生长发育也十分重要。在孕16周之前,羊水主要通过羊膜、绒毛膜和胎盘产生和维持,随着胎儿肾脏在孕16周后发育,胎儿尿液成为羊水的最大来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胎儿 生长发育 临床咨询 产前诊断 羊水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妊娠合并重度脂代谢异常伴泌乳素瘤和2型糖尿病病案讨论
9
作者 李娅 周盛萍 +1 位作者 陈洪琴 周容 《实用妇产科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370-372,共3页
1病历摘要患者,36岁,因孕8^(+6)周于2024年5月22日至四川大学华西第二医院门诊就诊。末次月经2024年3月21日,预产期2024年12月28日。G_(4)P_(0),此次妊娠停经30+d自测尿妊娠试验阳性,超声检查提示宫内早孕。有恶心、呕吐等早孕反应。孕... 1病历摘要患者,36岁,因孕8^(+6)周于2024年5月22日至四川大学华西第二医院门诊就诊。末次月经2024年3月21日,预产期2024年12月28日。G_(4)P_(0),此次妊娠停经30+d自测尿妊娠试验阳性,超声检查提示宫内早孕。有恶心、呕吐等早孕反应。孕早期无阴道流血、流液,无毒物、射线接触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妊娠 脂代谢异常 泌乳素瘤 2型糖尿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关于《P16/Ki67双染检测用于HPV阳性者管理的建议》的解读 被引量:1
10
作者 隋琳 曾靖 尹如铁 《实用妇产科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26-31,共6页
高危人乳头瘤病毒(human papillomavirus,HPV)持续感染是导致子宫颈癌癌前病变和HPV相关性子宫颈癌的明确病因,约99.7%的子宫颈鳞状细胞癌与高危HPV感染相关[1]。子宫颈癌筛查的主要手段包括HPV检测和液基薄层细胞学检查(thinprep cytol... 高危人乳头瘤病毒(human papillomavirus,HPV)持续感染是导致子宫颈癌癌前病变和HPV相关性子宫颈癌的明确病因,约99.7%的子宫颈鳞状细胞癌与高危HPV感染相关[1]。子宫颈癌筛查的主要手段包括HPV检测和液基薄层细胞学检查(thinprep cytologic test,TCT)。目前,全球的子宫颈癌筛查模式已经从基于细胞学的筛查转变为更敏感的HPV检测[2],但HPV检测产品众多,且灵敏度和特异度不同,检测结果可靠性尚待验证,并可能导致不必要的阴道镜转诊及相关费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液基薄层细胞学检查 子宫颈鳞状细胞癌 HPV检测 KI67 P16 阴道镜 相关费用 持续感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卵巢子宫内膜样腺癌分子分型与预后的关系
11
作者 刘荣誉 刘畅 +1 位作者 何欣林 李征宇 《实用妇产科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660-665,共6页
目的:探讨卵巢子宫内膜样腺癌(OEA)患者的分子分型特点及其与预后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6月1日至2019年12月31日于四川大学华西第二医院妇科收治的176例OEA患者的临床病历资料及随访结果。根据基因检测结果和病理免疫组织化学... 目的:探讨卵巢子宫内膜样腺癌(OEA)患者的分子分型特点及其与预后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6月1日至2019年12月31日于四川大学华西第二医院妇科收治的176例OEA患者的临床病历资料及随访结果。根据基因检测结果和病理免疫组织化学资料确定其分子分型,将患者分成3组:错配修复缺陷(dMMR)型组(22例)、无特异性分子改变(NSMP)型组(71例)和p53突变(p53abn)型组(83例)。比较3个亚组临床病理特征的差异,应用Kaplan-Meier法绘制生存曲线,并采用Log-rank检验比较不同分子分型患者及不同年龄组患者的总生存期(OS)及无进展生存期(PFS)曲线差异。结果:①3组间的年龄、体质量指数(BMI)、绝经及有内科合并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②3组间的肿瘤分化程度、国际妇产科联盟(FIGO)分期、术前肿瘤糖类抗原125(CA 125)水平、术前行新辅助化疗、腹主动脉旁淋巴结转移、盆腔淋巴结转移、合并子宫内膜癌、有卵巢子宫内膜囊肿恶变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③3组的5年OS和PFS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dMMR型组患者5年OS和PFS优于p53abn型组(P<0.05)。结论:不同分子分型OEA患者的基线特征及肿瘤临床病理特征方面没有明显的差异。dMMR型OEA患者相较于p53abn型表现出更显著的PFS和OS优势,基于OEA的分子分型特征制定个体化治疗策略,可能改善患者的临床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卵巢子宫内膜样腺癌 分子分型 错配修复缺陷 无特异性分子改变 P53 预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度肝内胆汁淤积症伴慢性高血压合并先天性成骨发育不全孕妇病案讨论
12
作者 袁黎明 周盛萍 +1 位作者 陈洪琴 周容 《实用妇产科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23-25,共3页
1病历摘要。患者,30岁,G_(1)P_(0),因孕30^(+6)周,皮肤瘙痒2周于2024年8月29日入本院。患者平素月经规律,此次为自然受孕。停经30^(+)d,查血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阳性提示妊娠,当地医院彩超检查提示宫内早孕。孕早期(孕6周)于本院超... 1病历摘要。患者,30岁,G_(1)P_(0),因孕30^(+6)周,皮肤瘙痒2周于2024年8月29日入本院。患者平素月经规律,此次为自然受孕。停经30^(+)d,查血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阳性提示妊娠,当地医院彩超检查提示宫内早孕。孕早期(孕6周)于本院超声心动图检查提示心脏三尖瓣反流(轻度),心电图提示窦性心律不齐;泌尿系彩超检查提示双肾及膀胱位置及形态改变,右肾囊肿;肺功能测试提示肺通气储量百分比89.6%,肺通气储备功能轻度下降,小气道气流受阻,肺功能稍受损;腹部彩超检查提示脾门处查见直径1.1 cm弱回声,疑副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窦性心律不齐 肝内胆汁淤积症 病案讨论 平素月经规律 肺通气 三尖瓣反流 慢性高血压 小气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胎妊娠孕16~24周子宫颈长度对自发性早产的预测价值
13
作者 胡青 刘宏艳 +2 位作者 廖华 邓春艳 余海燕 《实用妇产科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319-324,共6页
目的:探讨孕16~24周子宫颈长度(CL)对双胎妊娠自发性早产的预测价值。方法:对1001例双胎妊娠病例进行回顾性研究,其中自发性早产组569例,足月产组432例。采用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自发性早产的相关因素,通过受试者工作特... 目的:探讨孕16~24周子宫颈长度(CL)对双胎妊娠自发性早产的预测价值。方法:对1001例双胎妊娠病例进行回顾性研究,其中自发性早产组569例,足月产组432例。采用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自发性早产的相关因素,通过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CL对自发性早产的预测价值。结果:孕16~24周,自发性早产组CL(3.460±0.866 cm)明显短于足月产组(3.711±0.589 cm),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5);子宫颈漏斗形成及其形状在足月产组与自发性早产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示,单绒毛膜性(aOR 0.161,95%CI 0.074~0.351)和孕16~24周CL(aOR 0.655,95%CI 0.496~0.864)是自发性早产发生的影响因素(P<0.05)。ROC曲线分析提示,孕16~24周CL 3.045 cm为预测孕34周前自发性早产的临界值,其敏感度为90.2%,特异度为64.9%,曲线下面积为0.650。结论:孕16~24周的CL测量是预测双胎妊娠自发性早产的潜在指标,另外,在建立自发性早产预测模型时,未来的研究也应考虑子宫颈漏斗的形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子宫颈长度 孕16~24周 双胎妊娠 自发性早产 超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24年欧洲硬化性苔藓指南解读
14
作者 李乔 牛晓宇 +1 位作者 陈悦悦 魏冬梅 《实用妇产科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469-474,共6页
女性外阴硬化性苔藓(vulvar lichen sclerosus,VLS)是一种影响所有年龄段的炎症性皮肤病,呈慢性进展性,病程往往较长。一项来自瑞典的全国数据显示,2001~2020年间,平均每年每10万例女性中有114例经临床确诊为VLS[1];而在丹麦,经活检确诊... 女性外阴硬化性苔藓(vulvar lichen sclerosus,VLS)是一种影响所有年龄段的炎症性皮肤病,呈慢性进展性,病程往往较长。一项来自瑞典的全国数据显示,2001~2020年间,平均每年每10万例女性中有114例经临床确诊为VLS[1];而在丹麦,经活检确诊的VLS年龄标准化发病率从1997~1998年间的4.9/10万人年上升至2021~2022年间的35.7/10万人年,大约增加了7倍[2]。在女性中其发病呈双峰状,青春期前和绝经后妇女是两个高峰[3,4],且绝经后女性更多见。旧的术语如“外阴干枯症”、“外阴白斑”、“外阴硬化性萎缩”等不应再被使用。VLS对患者的生活质量有显著影响,包括心理障碍、性功能障碍和排尿功能障碍等,甚至会增加进展为外阴癌的风险。因此,早期识别和干预对于减少瘢痕形成和降低癌变风险至关重要。2024年6月,欧洲皮肤病与性病学会(European Academy of Dermatology and Venereology,EADV)发布了关于VLS的指南,旨在为VLS的诊断、治疗和管理提供全面的指导。本文将对该指南中的要点进行总结和解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女性外阴 硬化性苔藓 皮肤病 VLS 发病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肩难产高危因素及临床预测的研究进展
15
作者 任雨欣(综述) 张佳妮(综述) +1 位作者 徐婷婷(综述) 王晓东(审校) 《实用妇产科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200-204,共5页
肩难产是可能引起灾难性围产后果以及远期母儿并发症的阴道分娩紧急状态,在其高危因素中,新生儿体质量过重是最为明确的危险因素,糖尿病、既往肩难产史的致病风险较为明确;产妇肥胖和孕期体质量增长过多、产程异常、阴道手术助产与肩难... 肩难产是可能引起灾难性围产后果以及远期母儿并发症的阴道分娩紧急状态,在其高危因素中,新生儿体质量过重是最为明确的危险因素,糖尿病、既往肩难产史的致病风险较为明确;产妇肥胖和孕期体质量增长过多、产程异常、阴道手术助产与肩难产发生风险增加的相关性仍存在一定的争议,现暂未发现预测价值较高的独立预测指标以及风险预测模型。高危因素的独立预测作用及影响效应仍存在争议,国内外尚未对独立预测价值较高的高危因素达成共识,受肩难产发病率较低影响,仅有少数针对肩难产临床预测的大样本量研究。现有部分研究尝试建立肩难产预测模型,但均显示预测价值不高,如何确认关键风险因素、探究各因素对肩难产发生的独立或联合预测作用,仍为今后研究的方向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肩难产 出生体质量 高危因素 预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24年ESGO/ISSVD/ECSVD/EFC《子宫颈癌筛查时的外阴检查共识》解读
16
作者 王一然 王平 《实用妇产科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463-468,共6页
外阴癌是一种较少见的女性生殖系统恶性肿瘤,目前对于外阴癌尚无特别的筛查方法,早期诊断较为困难,影响了患者的预后。在子宫颈癌筛查时常规进行外阴检查,可为及时发现外阴癌及癌前病变提供机会。近期,欧洲妇科肿瘤学会(European Societ... 外阴癌是一种较少见的女性生殖系统恶性肿瘤,目前对于外阴癌尚无特别的筛查方法,早期诊断较为困难,影响了患者的预后。在子宫颈癌筛查时常规进行外阴检查,可为及时发现外阴癌及癌前病变提供机会。近期,欧洲妇科肿瘤学会(European Society of Gynaecological Oncology,ESGO)、国际外阴阴道疾病研究学会(International Society for the Study of Vulvovaginal Disease,ISSVD)、欧洲外阴疾病研究学院(European College for the Study of Vulvar Disease,ECSVD)和欧洲阴道镜联合会(European Federation of Colposcopy,EFC)共同颁布了《子宫颈癌筛查时的外阴检查共识》[1](以下简称共识),强调在子宫颈癌筛查过程中常规进行外阴检查的重要性,并提高对外阴癌及其癌前病变早期发现的意识,以减少外阴病变的诊断延误。本文将对该共识的要点进行解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共识 子宫颈癌筛查 外阴检查 外阴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单羧酸转运蛋白2对人原代卵巢癌干细胞的干性及侵袭性的影响
17
作者 谭霁雪 杨正楠 周圣涛 《实用妇产科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387-392,共6页
目的:成功分离与鉴定人原代卵巢癌干细胞(OCSC),探究单羧酸转运蛋白2(MCT2)在OCSC中的表达及其对OCSC干性及侵袭性的影响。方法:获取原代卵巢癌细胞,筛选培养建立OCSC模型。将筛选后的OCSC设为OCSC组,将贴壁培养的原代细胞作为对照1组;... 目的:成功分离与鉴定人原代卵巢癌干细胞(OCSC),探究单羧酸转运蛋白2(MCT2)在OCSC中的表达及其对OCSC干性及侵袭性的影响。方法:获取原代卵巢癌细胞,筛选培养建立OCSC模型。将筛选后的OCSC设为OCSC组,将贴壁培养的原代细胞作为对照1组;用两种MCT2抑制常数Ki特异性的抑制剂[α-氰基-4-羟基肉桂酸(CHC)、ARC155858]进行干预,设置为CHC抑制剂组和ARC155858抑制剂组,仅添加溶剂二甲基亚砜(DMSO)分别设为CHC对照2组和ARC155858对照2组。采用流式细胞术、逆转录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q RT-PCR)鉴定OCSC标志物;qRT-PCR法、免疫荧光染色法检测MCT2的表达水平和细胞定位;干细胞成球性实验、基质胶迁移小室实验验证MCT2抑制剂对OCSC干性、侵袭性的影响。结果:成功建立23例患者来源的OCSC模型。qRT-PCR结果显示,OCSC组两种样本中MCT2的表达水平(5.78±3.55和122.89±19.90)显著高于对照1组(1.01±0.10和1.55±1.4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荧光定量分析确认OCSC组中MCT2的表达高于对照1组(6.79±0.67 AU vs.2.49±1.78 AU,P=0.030)。成球实验显示,CHC抑制剂组OCSC的干细胞球数量显著低于CHC对照2组(6.00±2.17个/1000细胞vs.14.62±3.07个/1000细胞,P<0.01),ARC155858抑制剂组OCSC的干细胞球数量显著低于ARC155858对照2组(11.00±4.42个/1000细胞vs.23.90±4.72个/1000细胞,P<0.01)。侵袭性实验显示,ARC155858抑制剂组与ARC155858对照2组侵袭细胞数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10.20±5.98个vs.67.20±28.96个,P=0.010)。结论:MCT2在OCSC中高表达,抑制MCT2显著降低OCSC的干性及侵袭性,为卵巢癌的靶向治疗提供了潜在的研究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原代卵巢癌干细胞 单羧酸转运蛋白2 干性 侵袭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女性生殖道畸形的长期管理策略
18
作者 戴冠琳 王平 《实用妇产科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456-459,共4页
女性生殖道畸形是一类复杂且多样化的先天性发育异常,其发病率约为4%~7%,其中梗阻性生殖道畸形占20%~25%[1]。女性生殖道畸形的临床表现和治疗需求随患者年龄、生育需求及畸形类型的不同而变化。青春期前畸形部位的隐匿性、生殖期患者... 女性生殖道畸形是一类复杂且多样化的先天性发育异常,其发病率约为4%~7%,其中梗阻性生殖道畸形占20%~25%[1]。女性生殖道畸形的临床表现和治疗需求随患者年龄、生育需求及畸形类型的不同而变化。青春期前畸形部位的隐匿性、生殖期患者的生育需求、妊娠期的管理及老年期的并发症风险,均要求临床医生在不同阶段采取针对性干预措施。本文基于欧洲人类生殖与胚胎学会(ESHRE)和欧洲妇科内镜学会(ESGE)分类框架[2],结合最新循证医学证据,提出分阶段、个体化长期管理策略。通过整合手术矫正、生育力保护、辅助生殖技术及多学科心理支持,旨在改善生育结局,提高生活质量,减少并发症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女性生殖道畸形 长期管理 生殖期 老年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脐单孔腹腔镜技术治疗妇科恶性肿瘤363例
19
作者 邓露丝 郑莹 +6 位作者 杨帆 王乔 王平 杨小芸 潘小玲 李征宇 綦小蓉 《中国微创外科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385-392,共8页
目的探讨经脐单孔腹腔镜手术(transumbilical laparoendoscopic single-site surgery,TU-LESS)治疗妇科恶性肿瘤的可行性和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11月~2021年10月TU-LESS治疗妇科三大恶性肿瘤363例资料,其中子宫内膜癌123例(机器... 目的探讨经脐单孔腹腔镜手术(transumbilical laparoendoscopic single-site surgery,TU-LESS)治疗妇科恶性肿瘤的可行性和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11月~2021年10月TU-LESS治疗妇科三大恶性肿瘤363例资料,其中子宫内膜癌123例(机器人4例),宫颈癌211例(机器人16例),卵巢癌29例(机器人1例)。观察手术指标、术后恢复指标和肿瘤学指标。结果①可行性:子宫内膜癌、宫颈癌、卵巢癌中转率分别为3.3%(4/123)、4.3%(9/211)、6.9%(2/29),手术时间分别为(213.8±64.3)min、(288.8±85.6)min、(307.0±73.6)min。②安全性:子宫内膜癌、宫颈癌、卵巢癌中位术中出血量分别为50(50,100)ml、100(50,200)ml、100(65,325)ml,术中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3.3%(4/123)、4.7%(10/211)、17.2%(5/29),术后近期(12周内)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7.3%(9/123)、11.4%(24/211)、17.2%(5/29);中位随访时间分别为42.1(23.3,69.6)月、41.5(23.3,70.6)月、39.9(23.1,65.5)月,5年无病生存率(disease-free survival,DFS)分别为92.3%、93.3%、84.4%,5年总生存率(overall survival,OS)分别为96.8%、94.5%、88.5%。结论TU-LESS治疗妇科恶性肿瘤具有可行性、安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腔镜手术 单孔腹腔镜手术 妇科恶性肿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妊娠相关静脉血栓栓塞症74例对照研究 被引量:8
20
作者 陈倩 邱培媛 +4 位作者 古佳鑫 陈秋和 武玉霞 单丹 胡雅毅 《实用妇产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459-462,共4页
目的:探讨孕产妇静脉血栓栓塞症(VTE)的临床特征、危险因素及其预防措施。方法:选取2013年5月~2019年9月在四川大学华西第二医院住院并诊断为VTE孕产妇的临床资料74例作为病例组,1∶3匹配选择222例非VTE对象作为对照组。收集病例-对照... 目的:探讨孕产妇静脉血栓栓塞症(VTE)的临床特征、危险因素及其预防措施。方法:选取2013年5月~2019年9月在四川大学华西第二医院住院并诊断为VTE孕产妇的临床资料74例作为病例组,1∶3匹配选择222例非VTE对象作为对照组。收集病例-对照组临床资料,应用成组t检验及Cox回归模型进行分析。结果:产褥期孕产妇VTE发病率高,好发于下肢静脉血栓(71.62%),深静脉血栓主要症状为肢体肿胀(71.62%)、疼痛(43.24%),而肺栓塞者主要表现为低氧血症(14.86%),少见胸闷、咳嗽(2.7%)。Cox回归模型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高龄(OR 1.895,P=0.022)、VTE病史(OR 2.145,P=0.044)、静脉曲张(OR 6.559,P=0.010)、制动(OR 2.293,P=0.004)、胎死宫内(OR 3.509,P=0.020)、急诊剖宫产(OR 4.824,P=0.001)、择期剖宫产(OR 2.916,P=0.01)及多胎妊娠(OR 2.225,P=0.009)为我院孕产妇VTE发生的危险因素。结论:早期识别妊娠相关VTE的危险因素,进行有效的院内妊娠相关VTE预防管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静脉血栓栓塞症 危险因素 预防 妊娠期 产褥期 抗凝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