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3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三度房室传导阻滞幼儿自发性三尖瓣腱索断裂1例病例报告
1
作者 罗秋红 李一飞 +1 位作者 严淞 华益民 《中国循证儿科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238-240,共3页
三尖瓣腱索断裂属于三尖瓣结构异常引起的原发性三尖瓣反流。多以胸部外伤和医源性损伤为主,自发性三尖瓣腱索断裂报道极为罕见。本文报道1例1岁7月龄三度房室传导阻滞幼儿,在剧烈咳嗽下发生自发性三尖瓣腱索断裂。三尖瓣腱索断裂可能... 三尖瓣腱索断裂属于三尖瓣结构异常引起的原发性三尖瓣反流。多以胸部外伤和医源性损伤为主,自发性三尖瓣腱索断裂报道极为罕见。本文报道1例1岁7月龄三度房室传导阻滞幼儿,在剧烈咳嗽下发生自发性三尖瓣腱索断裂。三尖瓣腱索断裂可能早期即出现急性右心功能衰竭表现,也可能早期无症状,而逐渐进展为慢性右心功能衰竭后才出现症状。临床上对有三度房室传导阻滞的患儿,在有胸内压增高、氧耗增高的情况下,应进行心脏彩超检查,重视三尖瓣结构和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尖瓣 断裂 幼儿 自发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多元统计和社会网络分析的中国先天性心脏病介入诊断治疗学科知识可视化分析 被引量:14
2
作者 周开宇 李一飞 +5 位作者 沈建通 方婕 魏明天 陈进 母得志 华益民 《中国循证儿科杂志》 CSCD 2012年第1期44-49,共6页
目的通过多元统计和社会网络分析法中关键词共现的方式,研究中国先天性心脏病(CHD)介入诊断治疗的学科知识分布,研究学科知识聚类,并预测未来发展趋势。方法 2011年3月以主题词"心脏缺损,先天性"和"心脏导管插入术"... 目的通过多元统计和社会网络分析法中关键词共现的方式,研究中国先天性心脏病(CHD)介入诊断治疗的学科知识分布,研究学科知识聚类,并预测未来发展趋势。方法 2011年3月以主题词"心脏缺损,先天性"和"心脏导管插入术"在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M)检索文献;使用Endnote X4软件提取关键词,建立共词矩阵;使用SPSS17.0软件对共现矩阵进行转换、降维和聚类分析,并根据聚类分析结果绘制战略坐标图;使用Ucinet6.0软件绘制可视化网络。结果共命中文献1015篇。成功建立中国CHD介入诊断治疗学科知识可视化图谱,直观展示了中国CHD介入诊断治疗学科的知识分布,并形成重点研究聚类,提示治疗,方法和设备,超声心动图等学科知识发展较好。结论中国CHD学科知识以治疗聚类为中心,且多学科知识聚类共同发展;同时材料和设备的相关研究在CHD学科发展中具有显著推动作用,超声心动图及肺动脉高压在CHD学科知识中地位重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元统计 社会网络分析 心脏缺损 先天性 知识图谱 可视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数据时代的儿科学研究——整合、优化、挑战与机遇 被引量:4
3
作者 李一飞 周开宇 +1 位作者 华益民 母得志 《中国循证儿科杂志》 CSCD 2014年第4期246-251,共6页
一系列来自于信息技术及生命科学研究的突破,正在引领医疗行业及生物医学产业发生重大的变革,这些变革使得患者、医生和生物制药等相关个体之间的关系更为紧密[1]。大数据(big data)存储与分析技术的应用,正是推动这场变革的因素之一[2... 一系列来自于信息技术及生命科学研究的突破,正在引领医疗行业及生物医学产业发生重大的变革,这些变革使得患者、医生和生物制药等相关个体之间的关系更为紧密[1]。大数据(big data)存储与分析技术的应用,正是推动这场变革的因素之一[2,3]。大数据分析使得相关研究者能充分的获取患者的基因组信息及相关医疗信息,并通过互联网信息装置实现储存、转移、读取、分析和再利用[4]。因此越来越多患病群体的基因及相关生物学信息被记录,从而引发生物信息知识爆发,促使医学及生命科学研究人员从经典的特定人群抽样研究方式逐步转变,未来相关研究对象则可能无限接近于'总体'[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儿科学 科学研究人员 基因组信息 生物制药 生命科学 生物学信息 信息技术 生物信息 分析技术 基因组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基因多态性与先天性心脏病相关性的Meta分析 被引量:2
4
作者 李一飞 周开宇 +4 位作者 谢亮 王川 唐浩文 方婕 华益民 《中国循证儿科杂志》 CSCD 2012年第5期354-363,共10页
目的评价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等位基因、基因型、基因单倍型多态性与先天性心脏病(CHD)的相关性。方法检索Cochrane图书馆、Medline、PubMed、EMBASE、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万方数据库及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检索起止时间均为建库... 目的评价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等位基因、基因型、基因单倍型多态性与先天性心脏病(CHD)的相关性。方法检索Cochrane图书馆、Medline、PubMed、EMBASE、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万方数据库及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检索起止时间均为建库至2011年12月,并且对重要文献的参考文献采取手工回溯检索。获取VEGF与CHD相关性的病例对照研究和传递不平衡检验文献。对文献进行质量评价。采用RevMan 5.1.1软件进行异质性检验,根据检验结果选择适当的效应模型进行Meta分析。结果 6篇文献共10项独立研究纳入分析,漏斗图检验存在发表偏倚。Meta分析结果显示:①VEGF C-2578A和G-1154A位点等位基因变异显著增加DiGeorge综合征患者的CHD易感性,OR分别为1.40(95%CI:1.04~1.16)和1.87(95%CI:1.27~2.75);G-634C位点的等位基因变异显著增加普通病例的CHD易感性,OR=1.29,95%CI:1.02~1.62。②G-1154A位点(AA+AG)为DiGeorge综合征患者合并CHD的危险因素,OR=2.10,95%CI:1.32~3.34。③单倍型AAG在DiGeorge综合征患者中显著增加CHD易感性,OR=1.82,95%CI:1.31~2.54;单倍型CGC显著降低普通病例CHD风险的保护作用,OR=0.79,95%CI:0.63~0.99。结论 VEGF等位基因、基因型、基因单倍型多态性与CHD易感性存在一定的相关性,且在DiGeorge综合征患者与普通患者间存在差异;在不伴DiGeorge综合征的人群中,特定单倍型(CGC)则有显著降低CHD风险的保护作用,其作用机制尚需进一步明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先天性心脏病 基因多态性 META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川崎病及其冠状动脉损伤和丙种球蛋白抵抗的病例对照研究
5
作者 金禹汐 李小雨 +6 位作者 刘一佳 韩林利 华益民 范振鑫 周开宇 李星 李一飞 《中国循证儿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294-301,共8页
背景川崎病(KD)的病因及预后的影响因素尚不明确,现有研究认为特殊基因背景下所导致的免疫反应是最终诱发KD免疫损伤并导致冠状动脉损伤的关键因素。目的探讨基因易感性在KD发病、冠状动脉损伤和IVIG抵抗中的意义。设计病例对照研究。... 背景川崎病(KD)的病因及预后的影响因素尚不明确,现有研究认为特殊基因背景下所导致的免疫反应是最终诱发KD免疫损伤并导致冠状动脉损伤的关键因素。目的探讨基因易感性在KD发病、冠状动脉损伤和IVIG抵抗中的意义。设计病例对照研究。方法依据美国心脏病协会指南诊断完全性KD,根据JCS/JSCS 2020指南以超声心动图冠状动脉内径Z值>2为标准定义冠状动脉损伤。完全性KD组纳入2020年4月至2022年1月于四川大学华西第二医院(我院)连续招募无血缘关系的完全性KD患儿;对照组纳入我院儿保科行健康体检并采集血标本的儿童。通过对两组行外周血标本基因组测序,原始数据质量控制、富集分析及位点注释,筛选与KD易感性、冠状动脉损伤和IVIG抵抗相关的单核苷酸多态性位点(SNP)及关联基因,比较KD的治疗反应及临床结局。主要结局指标KD及其冠状动脉损伤和IVIG抵抗相关基因及SNP。结果KD组177例,冠状动脉损伤32例(27%),IVIG抵抗55例(31%),对照组139例,两组年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性别和民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通过上游分析,筛选了609732个SNP。2组以汉族和少数民族分类主成分分析呈现部分分离,性别分类的主成分分析不存在亚结构。以P<0.0001为阈值,在KD易感性的分析中共筛选出MYT1L、CYP26B1、NECTIN3、TENM3、GFI1B、KNDC1、LOC100133315、RNF121、SYNE3、MAPKBP1、SLFN14、MYOM1、ABCA7、PIP5K1C、PTGER115个候选基因(30个相关SNP位点),在冠状动脉损伤易感性的分析中共筛选出DGKH、CCDC130、KLF7、METTL6、COLQ、PRKN 6个候选基因(19个相关SNP位点),在IVIG抵抗的易感性分析中共筛选出MICALCL、NT5DC3、KRT75、LOC105370980、TXK、BRD26个候选基因(8个相关SNP位点)。结论KD易感性的分析中MYT1L(chr2,rs4381806)、NECTIN3(chr3,rs2399373)、MAPKBP1(chr15,rs2303517)对探讨KD发病机制有一定的研究价值,冠状动脉损伤和IVIG抵抗的相关候选基因及SNP位点的研究价值还有待进一步探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川崎病 冠状动脉损伤 基因组学 高通量测序 生物信息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病毒组学的川崎病潜在病毒感染特征分析
6
作者 林沙 刘晓亮 +3 位作者 华益民 范振鑫 吴刚 李一飞 《中国循证儿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2-18,共7页
背景目前虽然有许多研究从流行病学、遗传学、感染、免疫、炎症等方面探讨川崎病(KD)病因,但仍无定论。目的通过对KD患儿血液的微生物组学和病毒组学的测序分析,尝试从微生物学和病毒学角度分析KD可能的病因,揭示KD患儿体内微生物和病... 背景目前虽然有许多研究从流行病学、遗传学、感染、免疫、炎症等方面探讨川崎病(KD)病因,但仍无定论。目的通过对KD患儿血液的微生物组学和病毒组学的测序分析,尝试从微生物学和病毒学角度分析KD可能的病因,揭示KD患儿体内微生物和病毒的组成及相对丰度,并寻找KD的潜在致病病毒。设计病例对照研究。方法采集KD和健康儿童血液标本,行病毒样颗粒的纯化、提取和测序,并对宏基因组测序和原始数据质量控制,通过MEGAHIT软件实现宏基因组的组装,运用kraken2进行物种注释,获得样本的物种在各个分类层级(门、目、科、属、种)的相对丰度,利用在线工具Wekemo Bioincloud将分类群丰度按相对丰度标准化,并将前20个分类群进行展示,利用线性判别分析进行比较,以线性回归分析(LDA)>2为标准筛选组间在丰度上有显著差异的物种。主要结局指标物种在门、目、科、属、种的相对丰度。结果在微生物组学层面,KD组与对照组极为相似,只有科萨病毒门和芽孢杆菌Y1的相对丰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特异性病毒组学高通量测序分析显示,门级:KD组与对照组相比,Uroviricota、核质病毒门和杆状病毒门的相对丰度明显降低;属水平:Orthohepadnavirus、Pegunavirus、Montyvirus、正内罗病毒属、Toursvirus等多个属的相对丰度较对照组显著增加;种水平:KD组Woodchuck hepatitis virus(WHV)、丙酸杆菌病毒(PHL112N00,ATCC29399BT,Pirate和P105)、Diadromus pulchellus toursvirus(DpTV-1)等的相对丰度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本研究筛选出了几种候选的KD致病性病毒,如WHV、Orthonairovirus和DpTV-1;推测这些病毒可能通过破坏免疫系统导致KD患儿出现急性发热或肝损伤,但还需要更多的研究证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川崎病 病毒感染 宏基因组学 高通量测序 生物信息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胎儿超声心动图检查对胎儿心律失常和心脏结构异常的诊断价值 被引量:34
7
作者 周开宇 华益民 +6 位作者 朱琦 陈娇 郭楠 杨森 周小林 杨太珠 罗红 《临床儿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7期644-648,共5页
目的探讨超声心动图检测对胎儿心律失常的诊断价值及临床意义,研究胎儿心律失常与心脏结构异常的相关性。方法总结分析6500例具有先天性心血管畸形高危因素或院外疑有胎儿心脏结构异常及心律失常的孕妇的胎儿超声心动图资料。结果妊娠16... 目的探讨超声心动图检测对胎儿心律失常的诊断价值及临床意义,研究胎儿心律失常与心脏结构异常的相关性。方法总结分析6500例具有先天性心血管畸形高危因素或院外疑有胎儿心脏结构异常及心律失常的孕妇的胎儿超声心动图资料。结果妊娠16~41周的6500例孕妇中,检出或疑有各类胎儿心脏结构异常338例,检出率5.2%,检出各类胎儿心律失常396例,检出率6.1%。其中13例既有心脏结构异常,又有心律失常。胎儿缓慢性心律失常伴发心脏结构异常比例高于其他类型心律失常,复杂心血管畸形较单纯心血管畸形伴发胎儿心律失常比率高。结论胎儿超声心动图是产前检查胎儿心律失常及心脏结构异常可靠的无创性影像技术,对胎儿期心血管异常的筛查及诊断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胎儿 心律失常 心脏结构异常 超声心动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声心动图检测胎儿心律失常 被引量:14
8
作者 周开宇 朱琦 +5 位作者 陈娇 华益民 杨太珠 罗红 周小林 杨森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1期2084-2087,共4页
目的探讨超声心动图产前诊断胎儿心律失常的临床价值。方法行常规胎儿超声心动图检查,在二维超声指导下用M型取样线在心脏切面上同时通过心房壁和心室壁,观察每一心动周期房、室壁的运动曲线及相互之间的节律关系。结果396例胎儿心律失... 目的探讨超声心动图产前诊断胎儿心律失常的临床价值。方法行常规胎儿超声心动图检查,在二维超声指导下用M型取样线在心脏切面上同时通过心房壁和心室壁,观察每一心动周期房、室壁的运动曲线及相互之间的节律关系。结果396例胎儿心律失常中,房性期前收缩276例,室性期前收缩42例,窦性心动过速31例,窦性心动过缓14例,室上性心动过速10例,心房扑动10例,完全性房室传导阻滞7例,6例在检查中出现不规则心律。13例伴有胎儿心脏结构异常,以复杂型先天性心血管畸形为主;9例伴心力衰竭、6例伴胎儿水肿。结论超声心动图产前诊断胎儿心律失常有一定的临床应用价值,但对某些复杂类型心律失常的诊断仍存在困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胎儿 心律失常 心脏的 超声心动描记术 超声检查 产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胎盘转运地高辛治疗胎儿心力衰竭的非随机对照研究 被引量:8
9
作者 周开宇 李一飞 +6 位作者 谢亮 王川 周容 朱琦 万朝敏 母得志 华益民 《中国循证儿科杂志》 CSCD 2013年第1期15-21,共7页
目的观察经胎盘转运地高辛治疗胎儿心力衰竭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探讨心血管整体评分(CVPS)和心室作功指数(Tei指数)对胎儿心力衰竭评估及治疗的指导意义。方法按照研究设计,纳入2008年5月至2011年12月四川大学华西第二医院(我院)产前诊... 目的观察经胎盘转运地高辛治疗胎儿心力衰竭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探讨心血管整体评分(CVPS)和心室作功指数(Tei指数)对胎儿心力衰竭评估及治疗的指导意义。方法按照研究设计,纳入2008年5月至2011年12月四川大学华西第二医院(我院)产前诊断的胎儿心力衰竭连续病例,知情同意下根据患胎父母意愿分为地高辛组及病例对照组。地高辛组经多学科会诊确定个体化经胎盘转运地高辛治疗方案。对病例对照组进行临床观察。动态监测两组患胎CVPS及心室Tei指数并观察妊娠结局。同时纳入同期在我院建卡的健康孕妇及胎儿作为正常组,分别于妊娠20、24、28、32、36周及产前观察CVPS及心室Tei指数演变。结果①地高辛组共纳入10例胎儿心力衰竭病例,其中4例胎儿心房扑动(AF)、3例胎儿室上性心动过速(SVT)、2例轻型胎儿杂合型地中海贫血(MA)、1例胎儿扩张性心肌病(DCM)。AF、SVT及MA患胎经地高辛治疗后心力衰竭得到控制,治疗后孕期顺利,足月顺产,随访10~55个月,生长发育良好,Bayley婴幼儿发育量表测试显示患儿智力及行为发育均正常;治疗过程中CVPS逐渐上升,达到或接近10分,心室Tei指数逐渐下降,均接近正常组水平。②病例对照组共纳入9例胎儿心力衰竭病例,其中4例AF、3例SVT、2例MA。其中1例AF、1例SVT分别于观察5及7d后自然转复为窦性心律,其后转入地高辛组,给予地高辛治疗,孕期顺利,足月顺产。其余病例进行临床观察后,其CVPS逐渐降低,心室Tei指数逐渐升高,最后终止妊娠。③地高辛组1例观察到胃肠道不良反应,地高辛减量后症状消失。结论地高辛作为治疗胎儿心力衰竭的一线药物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安全性较好;随胎儿心力衰竭控制,胎儿CVPS逐渐上升,心室Tei指数下降,两者呈负相关关系;CVPS和心室Tei指数能有效指导经胎盘转运药物产前治疗胎儿心力衰竭;及时有效的产前治疗能明显改善疾病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胎儿 心力衰竭 经胎盘转运地高辛 产前治疗 心血管整体评分 Tei指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PFNET分析的国内与国外先天性心脏病介入诊断治疗研究主题可视化研究 被引量:6
10
作者 李一飞 沈建通 +5 位作者 方婕 周开宇 魏明天 陈进 母得志 华益民 《中国循证儿科杂志》 CSCD 2012年第1期37-43,共7页
目的通过PFNET分析并结合可视化的方式,研究国内外先天性心脏病(CHD)介入诊断治疗研究主题的结构分布,比较国内外该学科研究主题异同,寻找中国研究的优势和薄弱环节。方法 2011年3月以MeSH词"heart defects,congenital","... 目的通过PFNET分析并结合可视化的方式,研究国内外先天性心脏病(CHD)介入诊断治疗研究主题的结构分布,比较国内外该学科研究主题异同,寻找中国研究的优势和薄弱环节。方法 2011年3月以MeSH词"heart defects,congenital","cardiac catheterization"在Medline数据库,以主题词"心脏缺损,先天性","心脏导管插入术"在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M)中检索文献。确定英文核心关键词60个,词频>90次;中文核心关键词53个,词频>20次。使用Endnote X4软件提取关键词,建立共词矩阵。进行PFNET分析确立主题结构,并根据主题分布计算外部链接强度。使用Ucinet6.0软件绘制可视化网络。结果 Medline和CBM分别命中文献3000篇和1015篇。成功建立国内外CHD介入诊断治疗研究主题结构图谱;国内外研究的进步均以临床治疗需求为原始驱动力;国外研究起步较早,其研究主题较中国更为丰富,研究更为充分;中国的介入治疗研究相对较为独立,与外科治疗间合作较少;中国研究虽然较国外起步晚,但已形成自己的研究特色。结论基于PFNET分析的可视化研究系统、全面和直观地揭示了国内外CHD介入诊断治疗研究主题的发展态势,为相关临床研究发展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导管插入术 介入治疗 心脏缺损 先天性 对比研究 可视化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胎儿心肌病诊断治疗现状 被引量:6
11
作者 王川 周开宇 华益民 《中国循证儿科杂志》 CSCD 2012年第2期149-154,共6页
心肌病(cardiomyopathies,CM)是一组临床表现、病因、发病机制和自然史各异的异质性疾病,整体预后不良,不同类型CM有其各自的临床过程和预后特点。为了能够更好地进行CM的分类治疗和管理,WHO和国际心脏病学会(ISFC)于1980年制定了C... 心肌病(cardiomyopathies,CM)是一组临床表现、病因、发病机制和自然史各异的异质性疾病,整体预后不良,不同类型CM有其各自的临床过程和预后特点。为了能够更好地进行CM的分类治疗和管理,WHO和国际心脏病学会(ISFC)于1980年制定了CM分类标准[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肌病 诊断治疗 胎儿 异质性疾病 心脏病学会 临床表现 发病机制 预后不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宫内心脏介入术中胎羊应激反应研究 被引量:3
12
作者 周开宇 华益民 +5 位作者 王一斌 石晓青 郑植 张兴 汪周平 朱琦 《临床儿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278-281,共4页
目的研究宫内胎羊心脏介入手术中胎羊的应激反应。方法9头中晚期双胎孕羊,术中监测胎羊心率、血气、血乳酸和血糖,测定介入操作前、后胎羊/新生羊儿茶酚胺、皮质醇及胰岛素水平;胎羊/新生羊肝脏组织HE及PAS染色。结果胎羊心脏介入术中... 目的研究宫内胎羊心脏介入手术中胎羊的应激反应。方法9头中晚期双胎孕羊,术中监测胎羊心率、血气、血乳酸和血糖,测定介入操作前、后胎羊/新生羊儿茶酚胺、皮质醇及胰岛素水平;胎羊/新生羊肝脏组织HE及PAS染色。结果胎羊心脏介入术中胎心率、血气值与术前无差别,但出现代谢性酸中毒,血乳酸增加(P<0.05);胎羊儿茶酚胺、皮质醇和血糖含量增高(P均<0.01),胰岛素含量无明显变化。肝糖原PAS染色显示行介入手术的胎羊较对照胎羊肝糖原消耗明显。产后新生羊血糖、儿茶酚胺及皮质醇水平恢复正常,肝糖原PAS染色显示肝脏糖原恢复。结论胎羊心脏介入手术中胎羊存在一定程度的应激反应,可能导致机体器官可逆性病理改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胎羊 宫内 心脏介入手术 应激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关键词共现分析的我国先心病介入诊疗发展的可视化研究 被引量:8
13
作者 李一飞 周开宇 +5 位作者 沈建通 黄楠 胡心宇 邹婷 方婕 华益民 《临床儿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7期631-637,共7页
目的通过社会网络分析法中关键词共现的方式,研究我国先天性心脏病(CHD)介入诊疗的发展,并建立可视化网络。方法于2010年12月以主题词"心脏缺损、先天性"和自由词"介入"在中国生物医学数据库(CBM)检索文献,使用Endn... 目的通过社会网络分析法中关键词共现的方式,研究我国先天性心脏病(CHD)介入诊疗的发展,并建立可视化网络。方法于2010年12月以主题词"心脏缺损、先天性"和自由词"介入"在中国生物医学数据库(CBM)检索文献,使用Endnote X4将文献分2000年以前、2001—2005年、2006—2010年3组,提取核心关键词,利用Excel 2010建立共现矩阵,最后使用Ucinet 6.0绘制可视化网络。结果成功建立我国CHD介入诊疗发展可视化网络,直观反映十余年来该研究领域的热点变化,展现我国在相关领域的快速进步。结论我国CHD介入诊疗有了极大的发展,从单纯封堵技术的研究向多元化的研究方向转变,同时国产化封堵器的广泛应用,进一步推动了该学科的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脏缺损 介入治疗 关键词共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胎儿心力衰竭的准确评估及治疗 被引量:8
14
作者 华益民 周开宇 《临床儿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7期609-612,共4页
胎儿超声心动图能准确评价胎儿心脏解剖结构及宫内心血管系统临床表现,使胎儿心血管疾病产前诊断、胎儿心功能状况评估得以实现。胎儿心血管整体评分(CVPS)、心室Tei指数、脐动脉阻力指数(UARI)、搏动指数(PI)、收缩期最高血流速度与舒... 胎儿超声心动图能准确评价胎儿心脏解剖结构及宫内心血管系统临床表现,使胎儿心血管疾病产前诊断、胎儿心功能状况评估得以实现。胎儿心血管整体评分(CVPS)、心室Tei指数、脐动脉阻力指数(UARI)、搏动指数(PI)、收缩期最高血流速度与舒张期最低血流速度的比值(S/D)等逐渐成为胎儿心力衰竭程度及预后判断的主流评价指标。经胎盘转运地高辛治疗部分心力衰竭胎儿的临床应用明显改善了患胎预后。该文重点介绍胎儿心力衰竭的有效评估方法及治疗进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胎儿 心力衰竭 评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两个封堵器介入封堵先天性膜周型室间隔缺损患儿的护理 被引量:3
15
作者 王芳 张春梅 《护理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3期33-34,共2页
介绍15例两个封堵器介入封堵先天性膜周型室间隔缺损患儿的护理经验。提出由于两个封堵器介入封堵儿童先天性膜周型室间隔缺损手术时间长,手术操作难度大,术中及术后并发症较易发生,积极做好术前准备工作,严格规范性操作过程,术中密切配... 介绍15例两个封堵器介入封堵先天性膜周型室间隔缺损患儿的护理经验。提出由于两个封堵器介入封堵儿童先天性膜周型室间隔缺损手术时间长,手术操作难度大,术中及术后并发症较易发生,积极做好术前准备工作,严格规范性操作过程,术中密切配合,术后严密观察,及时发现并处理异常现象,是手术成功的保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儿童 先天性疾病 膜周型室间隔缺损 封堵器 介入封堵 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WI/SNF染色质重塑复合物依赖的心脏发育及心脏病理性重构的表观遗传调控机制 被引量:2
16
作者 李一飞 周开宇 华益民 《临床儿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312-317,共6页
近年来随着表观遗传研究的发展,染色质重塑对于基因表达的调控也越来越受到关注。其中SWI/SNF作为最为重要的一种染色质重塑复合物,其在种属间具有较高的保守性,通过结合相应的DNA序列,改变染色质局部形态,从而调控基因的表达。SWI/SNF... 近年来随着表观遗传研究的发展,染色质重塑对于基因表达的调控也越来越受到关注。其中SWI/SNF作为最为重要的一种染色质重塑复合物,其在种属间具有较高的保守性,通过结合相应的DNA序列,改变染色质局部形态,从而调控基因的表达。SWI/SNF染色质重塑复合物及其主要功能亚基在心脏发育、心脏功能整合及心肌病理性重构调控过程中均具有重要意义,且已经取得了众多突破性研究成果。这些研究结果为心脏疾病的发生发展机制提供了一种全新的理论与实验支持。文章综述SWI/SNF染色质重塑复合物在心脏发育及病理性重构中的研究进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WI/SNF染色质重塑复合物 表观遗传学 心脏发育 病理性重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胎儿缓慢性心律失常诊断治疗及管理进展 被引量:1
17
作者 周开宇 王川 +1 位作者 李一飞 华益民 《中国循证儿科杂志》 CSCD 2014年第6期460-466,共7页
胎儿缓慢性心律失常主要包括窦性心动过缓、房室传导阻滞(AVB)、长QT综合征(LQTS)、其他离子通道病以及房性期前收缩(APB)伴传导阻滞等。部分胎儿缓慢性心律失常能在产前明确诊断,但仍有部分类型产前诊断存在困难;相对于胎儿快速性心律... 胎儿缓慢性心律失常主要包括窦性心动过缓、房室传导阻滞(AVB)、长QT综合征(LQTS)、其他离子通道病以及房性期前收缩(APB)伴传导阻滞等。部分胎儿缓慢性心律失常能在产前明确诊断,但仍有部分类型产前诊断存在困难;相对于胎儿快速性心律失常而言,胎儿缓慢性心律失常预后相对较差、产前干预手段有限且疗效不尽如意,导致这一领域研究进展较慢。但面对胎儿缓慢性心律失常较高的致残率及病死率,近5年学者们逐渐突破困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缓慢性心律失常 房室传导阻滞 房性期前收缩 快速性心律失常 窦性心动过缓 产前诊断 胎心率 室性期前收缩 异位搏动 离子通道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胎儿基因程序在心脏疾病中的转化及影响 被引量:1
18
作者 李一飞 华益民 周开宇 《中国循证儿科杂志》 CSCD 2014年第3期236-239,共4页
随着分子生物学的进展,人们对于心脏疾病的分子生物学认识逐步加深。在众多类型的心脏疾病中,如缺血性心脏病、高血压、瓣膜功能障碍和心肌病等,通常可观察到心肌肥厚和病理性心脏重塑。当这种病理性重塑进展到一定程度时,则易发生心力... 随着分子生物学的进展,人们对于心脏疾病的分子生物学认识逐步加深。在众多类型的心脏疾病中,如缺血性心脏病、高血压、瓣膜功能障碍和心肌病等,通常可观察到心肌肥厚和病理性心脏重塑。当这种病理性重塑进展到一定程度时,则易发生心力衰竭并导致心源性猝死;而在心脏重塑过程中,多种重要的心脏功能相关分子表达发生改变,如脂肪酸、葡萄糖代谢相关的酶、肌钙蛋白和肌球蛋白重链(MHC)等[1~3],并直接影响心脏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胎儿期 心肌病 葡萄糖代谢 肌钙蛋白 心源性猝死 缺血性心脏病 重塑过程 瓣膜功能 心肌细胞 收缩蛋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能量代谢因子或可作为心力衰竭代偿期向失代偿期转换的早期敏感分子标志物
19
作者 王涛 华益民 +2 位作者 周开宇 段泓宇 张怡 《中国循环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S01期10-11,共2页
目的:以全反式视黄酸(RA)诱导胚胎系细胞H9C2细胞系分化,研究H9C2细胞在分化状态与未分化状态的能量代谢转换特点,并予以异丙肾上腺素(ISO)诱导心肌细胞肥大和心力衰竭模型,与心力衰竭动物模型的代谢特征比较,以期寻找不同生命时期心力... 目的:以全反式视黄酸(RA)诱导胚胎系细胞H9C2细胞系分化,研究H9C2细胞在分化状态与未分化状态的能量代谢转换特点,并予以异丙肾上腺素(ISO)诱导心肌细胞肥大和心力衰竭模型,与心力衰竭动物模型的代谢特征比较,以期寻找不同生命时期心力衰竭时能量代谢的分子生物学转换标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力衰竭 动物模型 代谢特征 ISO 代偿期 心肌细胞肥大 分子标志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胎儿心力衰竭独特代偿机制的启示:应建立异于成年的治疗策略
20
作者 王涛 华益民 +3 位作者 周开宇 段泓宇 张怡 李一飞 《中国循环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S01期10-10,共1页
目的:心肌能量代谢障碍是心力衰竭的重要标志,本研究旨在探索胎儿期与成年期心力衰竭时心肌能量代谢的差异化代偿特征,以及心脏病理性重构过程中能量代谢表型的转换机制。方法:以妊娠晚期(E 15.5 d)SD孕鼠为模型,于羊膜腔内注射异丙肾... 目的:心肌能量代谢障碍是心力衰竭的重要标志,本研究旨在探索胎儿期与成年期心力衰竭时心肌能量代谢的差异化代偿特征,以及心脏病理性重构过程中能量代谢表型的转换机制。方法:以妊娠晚期(E 15.5 d)SD孕鼠为模型,于羊膜腔内注射异丙肾上腺素(ISO),建立胎儿期心力衰竭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力衰竭 胎儿期 代偿机制 治疗策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