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9个Y-STR基因座荧光复合扩增系统的法医学应用 被引量:9
1
作者 石美森 李英碧 +3 位作者 邓建强 冀强 于晓军 侯一平 《法医学杂志》 CAS CSCD 2006年第3期204-206,209,共4页
目的建立9个Y-STR基因座的复合扩增系统,提高Y-STR的法医学检测效能。方法6-FAM标记DYS434、Y-GATA-A10、DYS438、DYS439,HEX标记DYS531、DYS557、DYS448,TAMRA标记DYS456、DYS444引物,PCR复合扩增,毛细管电泳得到结果,考察扩增系统的... 目的建立9个Y-STR基因座的复合扩增系统,提高Y-STR的法医学检测效能。方法6-FAM标记DYS434、Y-GATA-A10、DYS438、DYS439,HEX标记DYS531、DYS557、DYS448,TAMRA标记DYS456、DYS444引物,PCR复合扩增,毛细管电泳得到结果,考察扩增系统的个体识别能力、灵敏度、特异性、组织同一性。结果所建立的9个Y-STR复合扩增系统分型清晰,单倍型多样性达0.9968,特异性好,灵敏度高(0.5ngDNA),并且在男女混合斑检验上较常染色体STR分型更有优势。结论9个Y-STR复合扩增系统具有较高的识别能力,对建立Y染色体STR数据库,研究群体遗传学和进行法医学混合斑物证鉴定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Y染色体 STR 复合扩增 单倍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酒依赖或新型毒品依赖住院患者的三维人格特征分析 被引量:14
2
作者 董再全 孙锦华 +5 位作者 官璇 刘可智 赵高锋 张校明 康林 胡泽卿 《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2期755-756,共2页
关键词 酒依赖 新型毒品 三维人格问卷 人格特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iR-143和miR-145与肿瘤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27
3
作者 张林 高林波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1-6,共6页
microRNA(miRNA)是一类长18~25个核苷酸的进化保守的内源性非编码单链RNA分子,它们基于与mRNA的序列互补,可以降解靶mRNA和抑制蛋白质翻译。大量研究显示,miRNA在细胞增殖、分化、发育和凋亡等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其中miR-143和miR-14... microRNA(miRNA)是一类长18~25个核苷酸的进化保守的内源性非编码单链RNA分子,它们基于与mRNA的序列互补,可以降解靶mRNA和抑制蛋白质翻译。大量研究显示,miRNA在细胞增殖、分化、发育和凋亡等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其中miR-143和miR-145在多种肿瘤中表达降低,包括结直肠癌、乳腺癌、前列腺癌、膀胱癌、胃癌、肺癌、食管癌、宫颈癌、胰腺癌、鼻咽癌、卵巢癌、骨肉瘤、脂肪肉瘤、尤文氏肉瘤和白血病等,通过与多个靶基因KRAS、c-Myc和ERK5等作用抑制细胞增殖、侵袭和转移,促进细胞凋亡,增加抗肿瘤药物的敏感性,发挥类似于抑癌基因的作用。由此,抗肿瘤药物联合应用miR-143和/或miR-145有望成为新的肿瘤化疗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IR-143 MIR-145 肿瘤 MICRORNA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鼠窒息后缺氧诱导因子1-α在心、肺中的表达 被引量:2
4
作者 张更谦 周斌 +4 位作者 杜冰 杨志惠 张蓓蕾 朱银华 张林 《法医学杂志》 CAS CSCD 2006年第6期407-410,F0003,共5页
目的研究大鼠机械性窒息死亡后缺氧诱导因子1-α(HIF1-α)在心、肺中的表达变化,探讨其作为窒息死亡诊断指标的可行性。方法制作大鼠缢死模型,分别于窒息死后及正常断颈处死后0、2、6、24h时间段取材,用免疫组织化学、RT-PCR方法测定缢... 目的研究大鼠机械性窒息死亡后缺氧诱导因子1-α(HIF1-α)在心、肺中的表达变化,探讨其作为窒息死亡诊断指标的可行性。方法制作大鼠缢死模型,分别于窒息死后及正常断颈处死后0、2、6、24h时间段取材,用免疫组织化学、RT-PCR方法测定缢死后HIF1-α在心肌和肺组织中的分布和表达变化。结果HIF1-α在窒息组的心肌和肺组织中表达,窒息组和对照组在各时间段表现出明显差异,对照组仅在死后2、6、24h阳性表达。窒息死亡组可见核阳性表达,而对照组未见核阳性表达。半定量RT-PCR结果显示HIF1-α在0h时各组未见升高,但在2、6、24h窒息组则较对照组升高。结论心和肺组织HIF1-α表达核阳性细胞的出现,可以作为窒息死亡的特征性表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缺氧诱导因子1-Α 窒息 免疫组织化学 RT—PCR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免疫毒素基因DT390真核表达载体的构建及功能研究 被引量:1
5
作者 陈文捷 李虹 +4 位作者 贾怡 张林 吕梅励 李明远 蒋中华 《细胞与分子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299-301,305,共4页
目的构建一种新型免疫毒素DT390-mIP10(白喉杆菌毒素390-小鼠γ干扰素诱导性蛋白10)基因的真核表达质粒,并对其功能进行初步研究。方法通过RT-PCR扩增mIP10基因,并插入到含有DT390基因片段的真核质粒SRα中,构建重组质粒。以PolyFect脂... 目的构建一种新型免疫毒素DT390-mIP10(白喉杆菌毒素390-小鼠γ干扰素诱导性蛋白10)基因的真核表达质粒,并对其功能进行初步研究。方法通过RT-PCR扩增mIP10基因,并插入到含有DT390基因片段的真核质粒SRα中,构建重组质粒。以PolyFect脂质体转染NIH3T3细胞,用免疫荧光检测重组质粒的表达;用MTT比色法测定重组免疫毒素质粒的生物学活性。结果构建了DT390-mIP10的真核表达载体SRα-DT390-mIP10,并在NIH3T3细胞中获得表达。表达的DT390-mIP10在体外能有效地杀伤活化的T细胞。结论免疫毒素基因重组真核表达载体DT390-mIP10的构建成功并在真核细胞中表达,为其在肿瘤及自身免疫性疾病治疗方面的进一步应用研究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免疫毒素 mIP10 DT390 真核表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aspase-14在恶性黑素瘤中的表达及意义 被引量:1
6
作者 王馨苑 张霁 +5 位作者 承尧 杜吉佩 陈德高 杨志梅 王玉芳 黄宁 《细胞与分子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1期1180-1183,1189,共5页
目的明确caspase-14在恶性黑素瘤细胞和组织中表达水平及其对肿瘤细胞耐药的影响。方法运用反转录PCR和Western blot技术检测人黑素细胞和恶性黑素瘤细胞内caspase-14的表达。恶性黑素瘤和皮内痣组织中caspase-14表达采用原位杂交和免... 目的明确caspase-14在恶性黑素瘤细胞和组织中表达水平及其对肿瘤细胞耐药的影响。方法运用反转录PCR和Western blot技术检测人黑素细胞和恶性黑素瘤细胞内caspase-14的表达。恶性黑素瘤和皮内痣组织中caspase-14表达采用原位杂交和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结果 Caspase-14在恶性黑素瘤细胞和黑素细胞中均有表达。T细胞识别的黑素瘤相关抗原1(MART-1)阳性肿瘤细胞中caspase-14表达高于MART-1阴性细胞。Caspase-14表达水平低的肿瘤细胞对化疗药物更敏感(P<0.01)。在临床样本中,caspase-14在皮内痣中阳性率为70%,恶性黑素瘤组织中阳性率为97%,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Caspase-14在恶性黑素瘤细胞和组织中均有表达。Caspase-14表达水平高的恶性黑素瘤细胞对化疗药物喜树碱和顺铂,以及放射治疗更加抵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恶性黑素细胞瘤 caspase-14 化学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