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骨碎补柚皮苷对人牙周膜细胞总蛋白合成及超微结构影响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6
1
作者 蒋俊强 蔡炜 +2 位作者 王忠朝 丁一 李小玉 《华西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330-333,共4页
目的研究骨碎补柚皮苷对人牙周膜细胞总蛋白合成、超微结构的影响。方法采用酶消化法结合组织块法,体外培养人牙周膜细胞;采用考马斯亮蓝染色法,测定不同质量浓度骨碎补柚皮苷对人牙周膜细胞作用不同时间后,细胞内总蛋白质量浓度的变化... 目的研究骨碎补柚皮苷对人牙周膜细胞总蛋白合成、超微结构的影响。方法采用酶消化法结合组织块法,体外培养人牙周膜细胞;采用考马斯亮蓝染色法,测定不同质量浓度骨碎补柚皮苷对人牙周膜细胞作用不同时间后,细胞内总蛋白质量浓度的变化;采用透射电镜观察骨碎补柚皮苷作用后人牙周膜细胞超微结构的变化。结果 100、10、1、0.1mg·L-14种质量浓度的骨碎补柚皮苷在第3、5、7天均能促进人牙周膜细胞内总蛋白的合成,其中以1mg·L-1组促进作用最强。骨碎补柚皮苷作用于人牙周膜细胞后,细胞质内线粒体、粗面内质网、核糖体明显增多。结论骨碎补柚皮苷可促进人牙周膜细胞蛋白质合成,使细胞代谢更旺盛,功能更活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碎补 柚皮苷 牙周膜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前牙唇面微观纹理的测量技术研究 被引量:4
2
作者 吴佳 仲琳 +1 位作者 于海洋 张东升 《医用生物力学》 EI CAS CSCD 2011年第3期269-273,共5页
目的开发小尺度三维形貌测试系统,测量前牙唇面的天然纹理特征,为个性化牙齿修复技术提供实用数据。方法结合体视显微镜及三维数字图像相关方法,研制适用于小尺度物体三维形貌测量的测试系统及软件,评价系统测量精度,测量人体上颌左侧... 目的开发小尺度三维形貌测试系统,测量前牙唇面的天然纹理特征,为个性化牙齿修复技术提供实用数据。方法结合体视显微镜及三维数字图像相关方法,研制适用于小尺度物体三维形貌测量的测试系统及软件,评价系统测量精度,测量人体上颌左侧侧切牙唇面的三维形貌特征。结果在17 mm×12 mm的视野范围下,测试系统的精度在面内为0.6μm,离面为5.4μm。测得牙列唇面两条横纹的物理尺寸,其中,长横纹深度83μm,长度5.28 mm;短横纹深度41μm,长度4.24 mm,两条横纹的间距2.85 mm。结论小尺度三维形貌测试系统可以精确测量牙唇面的微观纹理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牙 三维形貌 数字图像相关 测量 显微镜 牙齿修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正畸加载时机及持续时间对自体移植牙牙周修复影响的组织学研究 被引量:6
3
作者 孙慧芳 刘毅 +1 位作者 郭泾 陈扬熙 《华西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237-241,共5页
目的建立犬自体牙移植动物模型,研究正畸加载时机及持续时间对自体移植牙牙周修复的影响。方法选取12只Beagle犬随机分组,选取每只犬的4颗第一前磨牙进行自体移植,分别在其自体牙移植手术后2、4、8和12周开始正畸加载,正畸加载持续时间... 目的建立犬自体牙移植动物模型,研究正畸加载时机及持续时间对自体移植牙牙周修复的影响。方法选取12只Beagle犬随机分组,选取每只犬的4颗第一前磨牙进行自体移植,分别在其自体牙移植手术后2、4、8和12周开始正畸加载,正畸加载持续时间分别为1、2和4周,并对其相应第一前磨牙牙体牙周组织标本进行组织学研究,测量牙根吸收率,统计学分析牙周组织的改建状况。结果实验组正畸加载移植牙牙根吸收率比对照组无正畸加载移植牙牙根吸收率低,经配对t检验,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加力持续时间(X)及加载时间点(Y)间移植牙牙根吸收率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但这2个因素间析因实验分析表明,2个因素间存在交互作用(X×Y的P值<0.05)。结论正畸力加载有助于移植牙牙根吸收状况的改善和牙周组织改建;加力持续时间及加载时间点对移植牙牙根吸收率的影响差异不明显。移植后4周开始正畸加载,加载持续2周时最有助于移植牙牙周组织的改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正畸加载 自体移植牙 牙周修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维手术模拟辅助骨软骨瘤患者髁突重建 被引量:14
4
作者 尹国柱 杨孝勤 +3 位作者 张晓辉 刘显 张朝良 罗恩 《实用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351-355,共5页
目的:研究计算机辅助三维手术模拟系统在髁突骨软骨瘤切除后下颌升支后缘上移髁突重建术中的作用,并探讨其临床应用价值。方法:2007~2009年期问,6例髁突骨软骨瘤患者,利用SurgicaseCMF软件行术前设计和三维手术模拟得出相关数据... 目的:研究计算机辅助三维手术模拟系统在髁突骨软骨瘤切除后下颌升支后缘上移髁突重建术中的作用,并探讨其临床应用价值。方法:2007~2009年期问,6例髁突骨软骨瘤患者,利用SurgicaseCMF软件行术前设计和三维手术模拟得出相关数据,辅助行病变髁突切除术和升支后缘切开上移髁突重建术。术后行临床检查、放射检查对骨瓣愈合情况和颞下颌关节功能进行评价。结果:所有的患者均获得良好的开口度,未见下唇麻木病例。全景片显示下颌升支后缘的上头位于关节窝内,无骨粘连和骨吸收。结论:在骨软骨瘤患者下颌升支后缘上移髁突重建手术中,应用计算机辅助三维手术模拟系统可以使得手术更加精确和方便,避免了对重要结构的损害,提高了患者的满意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计算机辅助三维手术模拟系统 骨软骨瘤 髁突 重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肠道菌群:绝经后骨质疏松防治新靶点 被引量:31
5
作者 贾小玥 郑黎薇 +2 位作者 袁泉 周学东 徐欣 《中国骨质疏松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392-401,共10页
绝经后骨质疏松是一类由雌激素缺乏引起的,以骨量减少和骨微结构破坏为特点的骨骼疾病,可诱发脆性骨折的发生率增加。绝经后骨质疏松因其较高的发病率和严重的并发症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目前绝经后骨质疏松的治疗药物存在诸多副作用,... 绝经后骨质疏松是一类由雌激素缺乏引起的,以骨量减少和骨微结构破坏为特点的骨骼疾病,可诱发脆性骨折的发生率增加。绝经后骨质疏松因其较高的发病率和严重的并发症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目前绝经后骨质疏松的治疗药物存在诸多副作用,部分药物甚至对器官、系统造成严重损害,因此亟待寻求一条新的安全有效的治疗途径。肠道菌群是定植在人体肠道内的微生物总集,而益生菌是由肠道有益菌组成的膳食或药物补剂。近年来多项研究表明,肠道菌群和机体正常骨改建与骨代谢疾病的发生息息相关,并且益生菌在部分骨代谢疾病治疗中已初步展现了较好疗效,提示肠道菌群可作为绝经后骨质疏松防治的潜在靶点并且益生菌的应用作为绝经后骨质疏松新治疗方法的可能性。本文通过对肠道菌群与绝经后骨质疏松的相关研究进行综述,归纳总结了肠道菌群与绝经后骨质疏松发生发展的相关性以及益生菌对其的治疗效果,并从肠道菌群多样性、肠道上皮屏障功能以及机体免疫系统调控3方面探讨肠道菌群、雌激素和益生菌在绝经后骨质疏松的致病与治疗过程中的相关作用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肠道菌群 益生菌 骨质疏松 绝经后 雌激素缺乏 卵巢切除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