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上颌第一恒磨牙80颗牙体解剖的离体研究 被引量:11
1
作者 黄政 黄定明 +1 位作者 谭红 周学东 《实用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6期772-774,共3页
目的 :了解上颌第一恒磨牙牙体解剖基础知识。方法 :肉眼观察近颊根外形 ,牙合面磨耗程度 ,髓室底形态 ,根尖孔数目及类型 ;游标卡尺测量各项长度指标及根尖孔到牙根顶点的距离 ;透明牙标本法观察根管系统。结果 :上颌第一恒磨牙近颊根... 目的 :了解上颌第一恒磨牙牙体解剖基础知识。方法 :肉眼观察近颊根外形 ,牙合面磨耗程度 ,髓室底形态 ,根尖孔数目及类型 ;游标卡尺测量各项长度指标及根尖孔到牙根顶点的距离 ;透明牙标本法观察根管系统。结果 :上颌第一恒磨牙近颊根Ⅲ型根尖孔 2 6.9% ;双根管率为 5 6.2 5 % ,三根管率为 7.5 %。结论 :上颌第一恒磨牙近颊根存在着较高的多根管率 ( 63 .75 % )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牙体解剖 透明牙标本 上颌第一恒磨牙 根尖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3种根管充填糊剂牙根抗折性的体外研究 被引量:8
2
作者 肖喜梅 张春阳 +3 位作者 段艳艳 苏凡 范春 苏勤 《实用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422-423,共2页
牙根纵折是根管治疗后较为严重的并发症,根管充填材料的性能与其有重要的关系。通过对根管充填后的离体牙进行体外加载实验,比较3种根管充填糊剂(AH Plus,iRoot SP,Guttaflow)的牙根抗折性,iRoot SP单尖充填的牙根抗折性较强(P<0.05)。
关键词 根管充填 牙根抗折力 根管充填材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意向性牙再植的研究现状 被引量:7
3
作者 肖喜梅 江喆 苏勤 《口腔医学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0期928-929,932,共3页
Grossman早在1982年就提出了"意向性牙再植"这种说法,也有学者称之为"刻意性牙再植",意思是指针对部分常规方法难以治愈的疑难患牙,故意将牙完整拔出,经过体外一系列诊断、检查及治疗后再将其植入原牙槽窝以期获得保存患牙的目的。... Grossman早在1982年就提出了"意向性牙再植"这种说法,也有学者称之为"刻意性牙再植",意思是指针对部分常规方法难以治愈的疑难患牙,故意将牙完整拔出,经过体外一系列诊断、检查及治疗后再将其植入原牙槽窝以期获得保存患牙的目的。长期以来,意向性牙再植被视为最后的一种补救措施,给予保存患牙一线希望。近年来随着人们对牙周组织认识的深入和相关技术的发展,意向性牙再植已经越来越多的应用于临床,研究报道其成功率已和根尖外科手术相接近。因此意向性牙再植作为一种临床治疗程序为许多根尖手术难以进行的病例提供了一种非常规的治疗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牙再植 意向性 保存患牙 治疗程序 根尖手术 牙周组织 外科手术 牙槽窝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龋敏感人群牙菌斑中变形链球菌的检测 被引量:6
4
作者 陈舟 刘天佳 +3 位作者 刘建国 黄晓晶 庄 杨锦波 《口腔医学研究》 CAS CSCD 2003年第4期241-243,共3页
目的 :探讨不同龋敏感人群牙菌斑中变形链球菌的检出情况和血清分型与龋病的关系。方法 :采用经典生化和血清学鉴定方法 ,对不同龋敏感人群菌斑中的变形链球菌进行分离、鉴定。结果 :血清c型变形链球菌在牙菌斑中检出率最高 ,在高龋组... 目的 :探讨不同龋敏感人群牙菌斑中变形链球菌的检出情况和血清分型与龋病的关系。方法 :采用经典生化和血清学鉴定方法 ,对不同龋敏感人群菌斑中的变形链球菌进行分离、鉴定。结果 :血清c型变形链球菌在牙菌斑中检出率最高 ,在高龋组中变形链球菌群细菌和变形链球菌培养阳性率明显高于无龋组 (P <0 .0 0 5 )。结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牙菌斑 龋病 变形链球菌 血清分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Bacteroides forsythus ATCC43037菌体蛋白与人类唾液酸性富脯蛋白的相互作用
5
作者 黄定明 周学东 天野敦雄 《口腔医学研究》 CAS CSCD 2003年第2期85-87,共3页
目的 :探讨福赛类杆菌与人类唾液富脯蛋白相互作用的蛋白分子。方法 :Western -blot方法。将人工合成唾液富脯蛋白用生物素标记 ,福赛类杆菌全菌蛋白凝胶电泳 ,半干转移至纤维膜上 ,观察二者的相互作用。结果 :富脯蛋白能与分子量为 85K... 目的 :探讨福赛类杆菌与人类唾液富脯蛋白相互作用的蛋白分子。方法 :Western -blot方法。将人工合成唾液富脯蛋白用生物素标记 ,福赛类杆菌全菌蛋白凝胶电泳 ,半干转移至纤维膜上 ,观察二者的相互作用。结果 :富脯蛋白能与分子量为 85KD、6 5KD、6 0KD、以及 49KD的福赛类杆菌蛋白发生结合。结论 :福赛类杆菌存在与人类唾液富脯蛋白相互结合的粘附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牙周疾病 根尖周疾病 福赛类杆菌 富脯蛋白 WESTERN-BLOT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慢性根尖周炎根尖生物膜的扫描电镜观察 被引量:48
6
作者 陈蕾 尹仕海 +1 位作者 邹玲 刘钧 《口腔医学研究》 CAS CSCD 2005年第2期147-149,共3页
目的:观察慢性根尖周炎根尖表面细菌生物膜分布及其超微结构。方法:扫描电镜观察新鲜拔除的24颗离体牙根尖表面,其中5颗为正畸或阻生拔除的活髓牙, 5颗为X-ray显示根尖区正常的死髓牙, 14颗为X-ray显示根尖区已有慢性病变的患牙。结果:... 目的:观察慢性根尖周炎根尖表面细菌生物膜分布及其超微结构。方法:扫描电镜观察新鲜拔除的24颗离体牙根尖表面,其中5颗为正畸或阻生拔除的活髓牙, 5颗为X-ray显示根尖区正常的死髓牙, 14颗为X-ray显示根尖区已有慢性病变的患牙。结果:在根尖区正常的活髓牙和死髓牙根尖表面均没有发现细菌生物膜;而在有慢性根尖病变的14颗患牙根尖表面,全部观察到了细菌生物膜的存在。这些生物膜分布于根尖表面的部分区域,可由单一细菌形成也可由多种微生物组成。结论:慢性根尖周炎根尖表面部分区域存在有细菌生物膜,其超微结构特征因细菌组成不同而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菌生物膜 根尖生物膜 慢性根尖周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可变锥度联合标准锥度的镍钛器械预备“S”形树脂根管的成形效果 被引量:7
7
作者 罗红霞 张岚 +1 位作者 谭红 黄定明 《实用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836-839,共4页
目的:评价可变锥度ProTaper镍钛锉联合标准镍钛K锉在S形树脂根管中的成形效果。方法:选择S形树脂根管30个随机分为3组,分别使用手用ProTaper锉、手用ISO标准镍钛K锉、ProTaper锉联合ISO标准镍钛K锉进行根管预备。分析预备后根管内外侧... 目的:评价可变锥度ProTaper镍钛锉联合标准镍钛K锉在S形树脂根管中的成形效果。方法:选择S形树脂根管30个随机分为3组,分别使用手用ProTaper锉、手用ISO标准镍钛K锉、ProTaper锉联合ISO标准镍钛K锉进行根管预备。分析预备后根管内外侧树脂去除量和根管宽度,评估根管成形效果。结果:ProTaper成形锉去除树脂量在相同型号的器械中最少;ProTaper修形锉对根管弯曲内侧和根尖外侧的树脂去除量最大;ProTaper锉联合标准镍钛K锉对以上部分的树脂去除量最少,预备后的根管宽度从根管口到根尖孔逐渐减小。结论:ProTaper成形锉结合ISO标准镍钛K锉对S形树脂根管有较好的成形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镍钛器械 弯曲根管 成形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联法测量根管工作长度的研究 被引量:3
8
作者 尹仕海 罗俊 +3 位作者 陈蕾 邹玲 谭静 甘宁 《实用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524-526,共3页
目的:研究三联法(手感法、牙平均长度法和X线片法)测量根管工作长度的准确性及影响因素。方法:通过对40颗离体单根牙和96颗临床根管治疗患牙采用三联法测量工作长度,了解其准确度及影响因素。结果:三联法测定离体牙工作长度准确性专家组... 目的:研究三联法(手感法、牙平均长度法和X线片法)测量根管工作长度的准确性及影响因素。方法:通过对40颗离体单根牙和96颗临床根管治疗患牙采用三联法测量工作长度,了解其准确度及影响因素。结果:三联法测定离体牙工作长度准确性专家组为82.5%,研究生组62.5%;临床测量准确度2组分别为87.1%和75.5%。操作者经验、冠根完整性及根尖周病变对三联法测量准确性有影响。结论:三联法测量工作长度能达到较满意准确度,但受临床经验等较多因素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根管治疗 根管工作长度 工作长度测量 三联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根充糊剂输送方式对糊剂分布模式的影响 被引量:2
9
作者 郑黎薇 郝玉庆 +3 位作者 杨国彪 夏凌云 陈菁 陈新梅 《实用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367-370,共4页
目的:比较不同输送方式下根充糊剂在根管壁的分布模式,研究糊剂的输送方式对糊剂的分布模式的影响。方法:选择100颗离体单根管前牙,常规预备并充填根管。样本完全随机分组。使用横切法观察糊剂在根管壁的分布模式。结果:①不同输送方式... 目的:比较不同输送方式下根充糊剂在根管壁的分布模式,研究糊剂的输送方式对糊剂的分布模式的影响。方法:选择100颗离体单根管前牙,常规预备并充填根管。样本完全随机分组。使用横切法观察糊剂在根管壁的分布模式。结果:①不同输送方式下糊剂分布模式可有差异,表现为距根尖1mm处变异最大且有统计学意义;②Aa组表现为以Ⅳ型糊剂分布模式为主,Ab组表现为以Ⅱ型糊剂分布模式为主,B组各种分布模式平均出现,C组以Ⅳ型分布模式为主;③距根尖2mm与4mm处糊剂分布模式无统计学差异。结论:糊剂输送方式不同,糊剂分布模式可有差异,以距根尖1mm处变异最大;距根尖2mm与4mm处糊剂分布模式无统计学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布模式 输送方式 糊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根管内台阶处理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2
10
作者 高原 王茹燕 彭琳 《口腔医学研究》 CAS CSCD 2013年第12期1125-1127,1130,共4页
目的:评价根管显微镜以及预弯手用镍钛器械ProTaper去除根管台阶临床效果。方法:将160例根管台阶病例随机分为2组,A组在显微镜下疏通台阶,B组在肉眼下完成,使用用根尖定位仪及X线片评估台阶疏通是否成功;再将疏通成功的118例随机分为2... 目的:评价根管显微镜以及预弯手用镍钛器械ProTaper去除根管台阶临床效果。方法:将160例根管台阶病例随机分为2组,A组在显微镜下疏通台阶,B组在肉眼下完成,使用用根尖定位仪及X线片评估台阶疏通是否成功;再将疏通成功的118例随机分为2组,C组使用预弯手用不锈钢器械疏通台阶并成形,D组使用手用ProTaper消除台阶并成形,记录两组消除台阶并预备到主尖的操作时间。结果:160个阻塞的根管中,成功疏通率为73.75%。根管上中段台阶的疏通率明显高于下段台阶(P<0.05);AB两组根管疏通率在根管上段有显著差异性(P<0.05);D组的操作时间短于C组(P<0.05)。结论:使用根管手术显微镜,对根管中下段台阶的疏通结果并无显著影响;预弯手用大锥度镍钛器械能有效的消除台阶,节省预备时间,防止根尖偏移及新的台阶形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台阶 显微镜 手用大锥度镍钛器械 不锈钢器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焦点计算机扫描技术评价不同器械清除根管充填材料效率的研究 被引量:1
11
作者 李凤霞 谭红 +1 位作者 李言君 荣丽 《口腔医学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431-435,共5页
目的:通过微焦点计算机扫描技术评价镍钛器械、超声器械及手用不锈钢器械清除椭圆形根管内充填物的效率。方法:收集椭圆形下颌单根管前磨牙,经K3镍钛器械冠向下法预备、冷牙胶侧方加压充填,选取具有椭圆形根管的牙齿随机分为5组,分别用... 目的:通过微焦点计算机扫描技术评价镍钛器械、超声器械及手用不锈钢器械清除椭圆形根管内充填物的效率。方法:收集椭圆形下颌单根管前磨牙,经K3镍钛器械冠向下法预备、冷牙胶侧方加压充填,选取具有椭圆形根管的牙齿随机分为5组,分别用手用H锉器械、机用K3器械、Mtwo器械、R-Endo器械、超声P5去除根管内充填物。微焦点计算机断层扫描并通过自带软件计算各组根管中充填物清除前后的体积,进一步计算不同器械清除根管内充填物的清除百分率,同时记录各个器械清除根管内充填物所用的时间。结果:手用H锉器械对根管内充填物的清除率大于Mtwo器械、超声P5,且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手用器械对根管内充填物的清除率与机用K3器械、R-Endo器械无统计学差异(P>0.05)。操作时间方面,手用H锉器械组操作时间长于其余4组,与其余4组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椭圆形根管内,使用机用镍钛器械可以减少操作时间,但是并不能减少残留的根管充填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镍钛器械 微焦点计算机断层扫描术 根管再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龋病易感基因的研究现状 被引量:1
12
作者 杨国斌 吴红崑 周学东 《国外医学(口腔医学分册)》 CAS 2005年第5期329-332,共4页
龋病是一种多因素的感染性疾病,其发病的家族聚集性表明龋病的发生具有明显的遗传易感性,近年来关于龋病的发生与易感基因的观点得到了越来越多学者的接受,本文就龋病易感基因的研究方法及相关龋病易感基因的研究现状作一综述。
关键词 龋病 易感基因 遗传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