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6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正畸关闭第一恒磨牙缺失间隙的支抗控制 被引量:17
1
作者 张京剧 曹阳 +2 位作者 陈扬熙 乔鞠 李苹 《实用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4期393-393,共1页
关键词 第一恒磨牙缺失间隙 正畸治疗 支抗控制 适应证 错HE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鼠正畸牙移动张力侧牙周组织中CTGF基因表达的研究 被引量:4
2
作者 段培佳 陈雨雪 陈扬熙 《口腔医学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433-435,共3页
目的:检测正畸牙移动张力侧CTGF基因表达变化及时间分布特点,初步探讨正畸牙移动中牙槽骨改建与CTGF的关系。方法:45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牙移动12h组、1d组、2d组、3d组、5d组、7d组、14d组、21d组,对大鼠上颌第一磨牙近... 目的:检测正畸牙移动张力侧CTGF基因表达变化及时间分布特点,初步探讨正畸牙移动中牙槽骨改建与CTGF的关系。方法:45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牙移动12h组、1d组、2d组、3d组、5d组、7d组、14d组、21d组,对大鼠上颌第一磨牙近中移动,运用原位杂交实验方法,检测正畸牙移动张力侧CTGF基因表达强度及时间分布特点。结果:牙移动1 d后牙槽骨表面的立方形活跃成骨细胞CTGFm RNA阳性表达开始增强,7 d后达到高峰,然后逐渐下降。结论:正畸牙移动过程中,在机械力作用下CTGF可能参与了张力侧的骨形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牙移动 结缔组织生长因子 牙周改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免疫荧光法观察正畸大鼠牙髓CGRP的变化 被引量:2
3
作者 孙应明 罗颂椒 赵昱辉 《实用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474-476,共3页
目的:观察正畸牙齿移动不同时期大鼠牙髓组织中降钙素基因相关肽(CGRP)阳性神经纤维的变化。方法:采用冷冻切片和间接免疫荧光方法观察正畸大鼠牙髓组织CGRP阳性神经纤维的表达变化情况。结果:CGRP阳性神经纤维在大鼠牙髓组织中分布较丰... 目的:观察正畸牙齿移动不同时期大鼠牙髓组织中降钙素基因相关肽(CGRP)阳性神经纤维的变化。方法:采用冷冻切片和间接免疫荧光方法观察正畸大鼠牙髓组织CGRP阳性神经纤维的表达变化情况。结果:CGRP阳性神经纤维在大鼠牙髓组织中分布较丰富,在根髓呈粗大的束状;在冠髓呈条索状、串珠样,并在髓顶造牙本质细胞下层,成网状分布。正畸加力后3d大鼠牙髓CGRP阳性神经纤维数量开始增加;加力7d达到最高;至撤力后28d下降到正常水平。结论:CGRP阳性神经纤维参与了正畸牙齿移动大鼠牙髓组织的反应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降钙素基因相关肽 牙髓 牙齿移动 免疫荧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相磷酸钙作用下牙周组织缺损再生的Beagle犬正畸牙移动的骨改建功能 被引量:3
4
作者 时函 王洁 +1 位作者 武影 陈扬熙 《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1025-1030,I0002,共7页
目的:观察应用双相磷酸钙(BCP)对Beagle犬牙周组织缺损进行再生后正畸牙移动的过程,阐明BCP作为牙周再生支架材料的改建机制。方法:选择6只成年雄性Beagle犬作为研究对象,以每只犬口内右上象限(B区)、左下象限(C区)为对照组,左上象限(A... 目的:观察应用双相磷酸钙(BCP)对Beagle犬牙周组织缺损进行再生后正畸牙移动的过程,阐明BCP作为牙周再生支架材料的改建机制。方法:选择6只成年雄性Beagle犬作为研究对象,以每只犬口内右上象限(B区)、左下象限(C区)为对照组,左上象限(A区)和右下象限(D区)建立犬上下颌双侧侧切牙牙周组织缺损模型,于缺损处植入BCP进行缺损组织再生12周后,建立正畸牙移动模型(实验组),分别对实验组和对照组施加应力刺激,并于加力后1、2和4周随机处死2只Beagle犬,标本处理染色后观察应力作用下再生牙周组织的组织学变化及调控成骨活动核心结合因子α1(Cbfα1)的表达情况,观察受应力作用的正常牙周组织内的情况。结果:Masson染色检测,施加正畸压应力刺激后1周,实验组和对照组犬牙周膜均明显变窄,纤维致密,实验组犬牙槽骨以蓝染为主,对照组犬牙槽骨除牙周膜的受压区域外大体呈红色。在施加正畸压应力刺激后4周,实验组犬牙槽骨红-蓝相间,对照组犬牙槽骨红染;2组犬牙周膜内血管管腔变圆。施加正畸压应力刺激后1周,实验组和对照组犬牙槽骨表面布满骨吸收陷窝,内含多核的破骨细胞,其胞浆Cbfα1染色呈阳性;受压变形的牙周膜内细胞排列无序。施加正畸压应力刺激后4周,实验组犬牙槽骨破骨细胞消失,吸收陷窝被成骨细胞充填,骨小梁另一侧的成骨细胞也处于活跃状态,牙槽骨的骨髓腔内间充质细胞和边缘的成骨细胞仍可见Cbfα1阳性表达;对照组犬牙槽骨中的成骨细胞为Cbfα1弱阳性表达。结论:应用BCP再生的牙周组织已接近正常牙周组织,其在正畸力作用下具备正常的成骨功能,可以完成正畸牙移动的骨改建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相磷酸钙 牙周再生 正畸牙移动 核心结合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正畸移动狗乳磨牙后其恒牙胚牙周组织CSF-1及TGF-β1的表达及意义 被引量:1
5
作者 金作霖 林珠 焦光海 《实用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5期411-413,共3页
目的 :研究狗乳牙正畸移动后其恒牙胚牙周组织中集落刺激因子 (CSF 1)及转化生长因子 β1(TGF β1)的表达 ,探讨乳牙移动后其恒牙胚改变的机制。 方法 :取狗下颌第二乳磨牙正畸移动后 14d的组织标本 ,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技术观察TGF β... 目的 :研究狗乳牙正畸移动后其恒牙胚牙周组织中集落刺激因子 (CSF 1)及转化生长因子 β1(TGF β1)的表达 ,探讨乳牙移动后其恒牙胚改变的机制。 方法 :取狗下颌第二乳磨牙正畸移动后 14d的组织标本 ,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技术观察TGF β1和CSF 1在恒牙胚牙囊、牙周牙槽骨组织中的表达。结果 :TGF β1和CSF 1的染色在乳磨牙牙根的远中牙周膜和牙槽骨中以及恒牙胚的远中牙囊和牙槽骨中的表达明显减弱 ,在乳磨牙牙根的近中牙周膜和牙槽骨中以及恒牙胚的近中牙囊和牙槽骨中的表达明显增强。结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正畸移动 乳磨牙 恒牙 牙周组织 CSF-1 TGF-Β1 集落刺激因子 转化生长因子-β1 牙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正畸牙移动对妊娠大鼠血清孕酮水平的影响 被引量:1
6
作者 莫水学 陈扬熙 《实用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21-24,共4页
目的:探讨正畸施力及其施力时间的不同对大鼠血清孕酮含量的影响,为临床怀孕女性的正畸治疗提供实验参考。方法:给妊娠大鼠戴入牙移动装置,分别在孕早、中、晚期加力,使上颌第一磨牙向近中移动;通过化学发光法检测血清孕酮含量。结果:... 目的:探讨正畸施力及其施力时间的不同对大鼠血清孕酮含量的影响,为临床怀孕女性的正畸治疗提供实验参考。方法:给妊娠大鼠戴入牙移动装置,分别在孕早、中、晚期加力,使上颌第一磨牙向近中移动;通过化学发光法检测血清孕酮含量。结果:正畸施力可引起孕早、中、晚期孕鼠的血清孕酮含量降低,且各孕期之间的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以孕早期的下降最为明显,晚期次之。结论:怀孕女性进行正畸治疗时,应持较为谨慎和保守的态度,特别是在妊娠的早期和晚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正畸牙移动 妊娠大鼠 孕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正畸牙齿移动过程中大鼠三叉神经节PPTA mRNA表达变化
7
作者 孙应明 罗颂椒 赵昱辉 《口腔医学研究》 CAS CSCD 2005年第3期240-242,共3页
目的:观察正畸牙齿移动不同时期大鼠三叉神经节PPTA mRNA表达变化.方法:采用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技术检测正畸加力和撤力后不同时期大鼠三叉神经节PPTA mRNA水平的变化情况.结果:加力后2 h大鼠三叉神经节PPTA mRNA的表达量开始... 目的:观察正畸牙齿移动不同时期大鼠三叉神经节PPTA mRNA表达变化.方法:采用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技术检测正畸加力和撤力后不同时期大鼠三叉神经节PPTA mRNA水平的变化情况.结果:加力后2 h大鼠三叉神经节PPTA mRNA的表达量开始增加,加力8 h至加力3 d达到最高,至撤力后2~4周PPTA mRNA的表达量开始下降,但 PPTA mRNA水平仍然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正畸牙齿移动过程中大鼠三叉神经节PPTA mRNA表达发生了明显的变化.提示P物质可能不仅参与早期正畸牙周组织的炎症损伤过程,而且可能参与了后期的组织修复重建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物质前速激肽原A(PPTA) 牙齿移动 三叉神经节 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肢端肥大症导致的错[牙合]畸形分析1例
8
作者 常乐 任东萍 陈嵩 《实用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130-132,共3页
肢端肥大症与口腔疾病的联系在于当异常分泌的生长激素作用于颌骨,会使得颌骨再次发育,进而成为安氏Ⅲ类错[牙合]畸形的发病机制之一,该文报道1例以口腔错[牙合]畸形为主诉就诊,经过一系列临床分析及推断发现患者有骨代谢异常疾病的病例。
关键词 肢端肥大症 垂体瘤 生长激素 错[牙合]畸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物力学调控骨改建的文本挖掘交互网站构建及应用
9
作者 经典 蔡靖仪 +1 位作者 房兵 赵志河 《医用生物力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S01期597-597,共1页
目的力学刺激在调控细胞迁移、增殖、分化、凋亡等多种生物学行为中起重要作用。多种类别的生理性、病理性或治疗性力学刺激对骨生长及骨改建产生不同效应。针对特定力学在不同条件下调控骨改建的不同相关机制研究进行分类、整合及数据... 目的力学刺激在调控细胞迁移、增殖、分化、凋亡等多种生物学行为中起重要作用。多种类别的生理性、病理性或治疗性力学刺激对骨生长及骨改建产生不同效应。针对特定力学在不同条件下调控骨改建的不同相关机制研究进行分类、整合及数据挖掘,是深入探索调控机制及靶点的重要途径。本课题将构建高效获取上述信息的网络平台,以促进该领域研究发展及交流。方法通过自然语言处理收集、处理Pubmed中生物力学调控骨改建的相关文献,并使用实体识别提取关键内容,构建语料数据库。进一步结合KEGG数据库及String网站对学者感兴趣研究内容的相关信息数据进行整合、提供可视化展示及交互性接口。结果通过自然语言处理及实体识别方法,成功提取生物力学调控骨改建领域重要相关信息,成功构建生物力学调控骨改建的文本挖掘交互网站Mechano Bone。该网站汇总了已有力学生物学调控通路及不同通路间的相关关系,建立了力学敏感通路的评分系统,展示了力学相关基因在不同通路中的重要作用。结论Mechano Bone网站的成功构建为学者全面获取、挖掘和预测特性力学信号在不同环境刺激骨改建的调控作用和机制提供了重要信息平台,为在已有研究基础上深入探索及挖掘关键信号靶点提供重要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改建 力学刺激 力学生物学 自然语言处理 文本挖掘 数据挖掘 环境刺激 信息平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玻璃纤维桩在磨牙残根残冠修复中的临床应用 被引量:24
10
作者 李冰 武秀萍 +1 位作者 王翔宇 张并生 《实用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421-421,共1页
关键词 磨牙残根残冠 临床应用 残冠修复 纤维桩 玻璃 桩核冠修复 修复技术 根管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长期山羊颅骨缝受牵张力作用后超微结构与免疫组化观察 被引量:6
11
作者 邹淑娟 周海孝 +2 位作者 陈扬熙 沈庆冉 胡静 《实用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175-178,共4页
目的研究生长期山羊颅骨冠状缝受牵张力作用后组织与细胞结构的变化。方法选用生长期山羊,在颅骨冠状缝两侧安放自行研制的牵张器。实验组动物按0.4mm/d的速率进行骨缝牵张。在牵张结束后第0,2和4周分3组取骨缝标本进行X线摄像,扫描电镜... 目的研究生长期山羊颅骨冠状缝受牵张力作用后组织与细胞结构的变化。方法选用生长期山羊,在颅骨冠状缝两侧安放自行研制的牵张器。实验组动物按0.4mm/d的速率进行骨缝牵张。在牵张结束后第0,2和4周分3组取骨缝标本进行X线摄像,扫描电镜及BMP与TGF-β免疫组织化学观察。未进行骨缝扩张的动物作为对照。结果实验组动物的冠状缝均被成功分离。牵张结束后0与2周,扩大骨缝中可见胶原纤维沿牵张力方向有序排列,骨缝边缘出现大量成纤维细胞和成骨细胞,BMP和TGF-β在这些增殖活跃的细胞中呈高水平表达。第4周,受力骨缝边缘以膜内成骨方式进行改建,BMP和TGF-β阳性染色主要位于新生骨小梁四周的成骨细胞中。结论牵张成骨技术可以顺利扩张处于生长期动物的颅骨缝,BMP和TGF-β可能在颅骨缝牵张成骨过程中扮演重要调控角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牵张力 颅骨缝 超微结构 TGF-Β BMP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下牙弓后段可用间隙发育特征及其临床意义 被引量:11
12
作者 赵计林 陈扬熙 +1 位作者 刘月华 黄桂林 《实用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期51-53,共3页
目的 :研究下牙弓后段可用间隙生长变化特点。方法 :选取 188例下颌第一恒磨牙无近中移动及近中倾斜的初诊患者为研究对象 ,其中男性 76例 ,女性 112例。最小年龄 11岁 ,最大年龄 18岁。由同一技师按照同一头位拍摄X线全颌曲面断层片 ,... 目的 :研究下牙弓后段可用间隙生长变化特点。方法 :选取 188例下颌第一恒磨牙无近中移动及近中倾斜的初诊患者为研究对象 ,其中男性 76例 ,女性 112例。最小年龄 11岁 ,最大年龄 18岁。由同一技师按照同一头位拍摄X线全颌曲面断层片 ,在X线片上沿牙合平面测量下颌第一恒磨牙远中表面切线到升支前缘之间的距离 ,用SPSS/PC对测量值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 :(1)可用间隙性别组差异有显著性 ,女性大于男性。 (2 )可用间隙生长量年龄组差异有显著性 ,14岁以上女性患者均值大于 14岁以下患者 ,差值为 1.12mm。 16岁以上男性患者均值大于 16岁以下患者 ,差值为 1.91mm。 (3 )可用间隙生长量在牙合发育阶段之间有高度显著性差异 ,在安氏错牙合类型之间差异无显著性。结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下牙弓 可用间隙 生长发育 全颌曲面断层摄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牙列拥挤人群牙量和骨量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4
13
作者 许艳华 徐芸 +2 位作者 韩大江 余兵 罗颂椒 《实用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5期619-622,共4页
目的 :进一步探讨牙列拥挤的发病机制 ,即牙量、骨量不调在发病机制中的主次关系 ,以期对临床及科研工作提供参考。方法 :选取正常牙合组 91人和拥挤组 10 1人 ,年龄 16~ 2 6岁 ,平均 2 1岁 ,运用计算机化模型测量分析系统测量牙齿和... 目的 :进一步探讨牙列拥挤的发病机制 ,即牙量、骨量不调在发病机制中的主次关系 ,以期对临床及科研工作提供参考。方法 :选取正常牙合组 91人和拥挤组 10 1人 ,年龄 16~ 2 6岁 ,平均 2 1岁 ,运用计算机化模型测量分析系统测量牙齿和基骨的各项值 ,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 1)基骨长度无显著性差异 ;( 2 )牙量、基骨宽度都有显著性差异 ,其中牙量有高度显著性差异 ;( 3 )Howes比值有高度显著性差异。结论 :牙列拥挤的发生与基骨长度无明显关系 ;与牙量和基骨宽度有关 ,其中与牙量的关系更为紧密 ;与Howes比值关系密切。这就提示临床 ,对于中度以上的拥挤患者应多采用拔牙矫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正常He 牙列拥挤 牙量 骨量 相关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CBCT矢状向切片图像的静息舌位研究初探 被引量:3
14
作者 林川 李宇 +1 位作者 刘媛 杨丽俊 《实用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469-472,共4页
目的:运用CBCT矢状向切片图像分析静息舌位、舌型及其与牙颌的位置关系。方法:截取60例患者CBCT正中矢状平面图像,导入几何画板软件,观察舌及相关结构的位置,制作测量尺模版,测量分析静息舌位置及形态。结果:静息状态下舌体与口腔周界... 目的:运用CBCT矢状向切片图像分析静息舌位、舌型及其与牙颌的位置关系。方法:截取60例患者CBCT正中矢状平面图像,导入几何画板软件,观察舌及相关结构的位置,制作测量尺模版,测量分析静息舌位置及形态。结果:静息状态下舌体与口腔周界的关系可以分成4型:舌型1-全接触型、舌型2-腭部间隙型、舌型3-腭部上前牙舌侧间隙型、舌型4-腭部上下前牙舌侧间隙型(舌后缩型)。结论:关注并分析CBCT矢状向切片图像的静息舌位,可以有针对性地指导患者进行口周肌功能训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静息舌位 CBCT 矢状向切片图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静磁场对成骨细胞增殖活性和细胞表面超微结构的影响 被引量:3
15
作者 王胜国 周力 +2 位作者 王艳民 陈扬熙 任晓华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2期1220-1223,共4页
目的观察不同强度和作用时间的静磁场对体外培养成骨细胞的增殖活性及其表面超微结构的影响,探索静磁场加载对成骨细胞增殖等功能活性影响的机制。方法将体外培养成骨细胞分别于静磁场加载装置0、8、50、160 mT磁场强度下给予24、48、7... 目的观察不同强度和作用时间的静磁场对体外培养成骨细胞的增殖活性及其表面超微结构的影响,探索静磁场加载对成骨细胞增殖等功能活性影响的机制。方法将体外培养成骨细胞分别于静磁场加载装置0、8、50、160 mT磁场强度下给予24、48、72 h的静磁场加载。应用MTT法检测成骨细胞的增殖活性;应用倒置相差显微镜和扫描电镜观察细胞形态及其表面超微结构的变化。结果与不给予静磁场加载对照组比较,培养成骨细胞分别于8、50、160 mT静磁场加载24、48、72 h后,其增殖活性出现不同程度的增加;其细胞形态、数量及分布上无差异;而随加载时间延长,细胞表面变得凹凸不平,微绒毛增多增粗增大,可见融合成囊泡及大囊泡,且8 mT和50 mT静磁场的作用明显。结论 8、50、160 mT静磁场随加载时间延长,体外培养成骨细胞增殖活性出现不同程度增加,细胞表面超微结构出现不同程度改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静磁场 成骨细胞 增殖活性 超微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机械牵张后大鼠颅缝成骨样细胞Ets1和Cbfa1基因表达的研究 被引量:2
16
作者 邹淑娟 戚孟春 +2 位作者 胡静 陈扬熙 罗颂椒 《口腔医学研究》 CAS CSCD 2005年第4期367-370,共4页
目的:探讨大鼠颅骨缝成骨细胞在张应力作用下Ets1和Cbfa1基因表达的变化,以揭示骨缝牵张成骨的分子机制。方法:分离培养新生大鼠颅缝成骨样细胞,应用四点弯曲细胞加力装置对其施加单一周期的机械张力,并通过SYBR G reen实时定量RT-PCR技... 目的:探讨大鼠颅骨缝成骨细胞在张应力作用下Ets1和Cbfa1基因表达的变化,以揭示骨缝牵张成骨的分子机制。方法:分离培养新生大鼠颅缝成骨样细胞,应用四点弯曲细胞加力装置对其施加单一周期的机械张力,并通过SYBR G reen实时定量RT-PCR技术,对Ets1和Cbfa1的基因表达进行检测。结果:Ets1和Cbfa1的mRNA水平分别在机械张应力作用后6 h及12 h内显著增高,随后,mRNA水平逐渐恢复到对照组水平,Ets1先于Cbfa1表达,在加力后表达立即升高,并在0.5h达到最高水平,而Cbfa1则首先经历一个短暂的潜伏期,后表达逐渐升高,在6 h达到最高水平,Cbfa1的最高表达水平约为Ets1的2.58倍。结论:Ets1和Cbfa1在骨缝牵张中对成骨细胞合成分泌骨基质蛋白可能起着不同的调节作用,而它们的功能具有时序性。高频率的牵张(>2次/24 h)更有利于Ets1和Cbfa1的最佳表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缝牵张 成骨细胞Etsl CBFAL 实时定量RT-PCR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张应力诱导生长期山羊颅骨缝改建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2
17
作者 邹淑娟 周海孝 +2 位作者 陈扬熙 戚孟春 胡静 《口腔医学研究》 CAS CSCD 2004年第4期343-345,共3页
目的 :研究处于生长发育期山羊颅骨冠状缝受张应力作用后的变化规律 ,探讨牙面矫形治疗的生物学原理。方法 :选用处于生长期山羊 12只 ,在颅骨冠状缝两侧安放自行研制的牵张器以每天 0 .4mm的速率进行骨缝牵张 ,连续加力 8d后停止。在... 目的 :研究处于生长发育期山羊颅骨冠状缝受张应力作用后的变化规律 ,探讨牙面矫形治疗的生物学原理。方法 :选用处于生长期山羊 12只 ,在颅骨冠状缝两侧安放自行研制的牵张器以每天 0 .4mm的速率进行骨缝牵张 ,连续加力 8d后停止。在牵张结束后第 0 ,2 ,4和 8周分别处死 3只动物 ,取骨缝标本进行X线检查和组织学观察。另选 2只同龄山羊作为正常对照。结果 :所有实验动物的冠状缝均被成功分离。在实验早期 (0 ,2周 ) ,扩大骨缝中可见大量胶原纤维沿牵张力方向有序排列 ,骨缝边缘有大量的成骨细胞并出现幼稚骨小梁。在实验后期(4 ,8周 ) ,牵张骨缝新生骨组织改建活跃 ,骨缝组织结构最终基本恢复到正常状态。结论 :骨缝组织受牵张力作用后将发生活跃的膜内成骨反应 ,主要集中于骨缝边缘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张应力 骨缝牵张 改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单侧完全性腭裂婴儿期牙槽骨形态的三维分析 被引量:2
18
作者 施洁君 朱云山 乔鞠 《实用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期90-92,共3页
目的 :探索单侧完全性腭裂婴儿期牙槽骨裂隙两侧牙槽骨段的三维方向位移规律及其原理。方法 :随机选取 3 0名单侧完全性腭裂婴儿期模型 ,设计标志点 ,测量各标志点三维坐标 ,分析牙弓宽度及长度、中线及牙槽骨裂隙两侧偏移幅度。选取 9... 目的 :探索单侧完全性腭裂婴儿期牙槽骨裂隙两侧牙槽骨段的三维方向位移规律及其原理。方法 :随机选取 3 0名单侧完全性腭裂婴儿期模型 ,设计标志点 ,测量各标志点三维坐标 ,分析牙弓宽度及长度、中线及牙槽骨裂隙两侧偏移幅度。选取 9名正常婴儿口腔模型作为对照。结果 :完全性腭裂组婴儿前牙弓和后牙弓宽度增加 ;中线向非裂隙侧偏移 ;裂隙侧牙槽骨前段向后向外向上移位 ;非裂隙侧牙槽骨前段向前向上移位。结论 :牙槽骨矫形需结合异位情况促使裂隙侧牙槽骨段向前向内向下移位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侧完全性腭裂 婴儿期 牙槽骨 形态学 三维测量 牙槽嵴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机械张应力刺激对PLGA-胶原复合培养大鼠成肌细胞整合素偶联激酶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1
19
作者 邹蕊 牛林 +1 位作者 宋锦璘 赵志河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46-49,共4页
目的研究PLGA(poly lactide-co-glycolide)-胶原复合支架上大鼠成肌细胞体外张应力作用下整合素偶联激酶(ILK)的表达变化,探索其力学信号转导过程。方法体外培养大鼠成肌细胞,实验组接种于黏附有PLGA-胶原复合生物支架的加力板,对照组... 目的研究PLGA(poly lactide-co-glycolide)-胶原复合支架上大鼠成肌细胞体外张应力作用下整合素偶联激酶(ILK)的表达变化,探索其力学信号转导过程。方法体外培养大鼠成肌细胞,实验组接种于黏附有PLGA-胶原复合生物支架的加力板,对照组接种于空白加力板,然后使用"Forcel"四点弯曲循环应变加载装置加载。利用RT-PCR技术,检测不同时间点细胞ILK mRNA的表达,比较三维PLGA-胶原复合支架上和二维平面上培养的细胞在张应力作用下基因水平的表达差异。结果张应力刺激下,同一时间点三维支架上细胞ILK的表达明显高于二维平面上的细胞;在加载过程中,三维支架上细胞ILK的表达水平明显提高,而且更快达到峰值。结论培养环境的三维空间结构对细胞在力学刺激作用下的初期反应起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LGA-胶原复合支架 张应力 成肌细胞 力传导 整合素偶联激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骨保护素及配体在骨吸收中的作用 被引量:1
20
作者 肖立伟 陈扬熙 白丁 《国外医学(口腔医学分册)》 CAS 2003年第3期187-188,共2页
骨保护素及配体是破骨细胞重要的细胞外调节因子,它们与肿瘤坏死因子受体蛋白组成控制破骨细胞发育的关键调节蛋白环路,在正畸牙移动和牙周炎病变进程中影响着牙槽骨的改建。
关键词 骨吸收 骨保护素 破骨细胞分化因子 信号转导 正畸牙移动 牙周炎 牙槽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