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6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人口腔黏膜上皮细胞的培养 被引量:6
1
作者 李宏卫 温玉明 +1 位作者 王昌美 祁兵 《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4期379-381,共3页
目的:培养人口腔黏膜上皮细胞,建立稳定的人正常口腔黏膜角化细胞体外培养体系,为进一步采用组织工程技术构建口腔黏膜组织奠定基础.方法:取3个月唇裂患儿手术多余口腔黏膜,经Dispase及胰蛋白酶消化获取细胞,采用无血清角化细胞培养液... 目的:培养人口腔黏膜上皮细胞,建立稳定的人正常口腔黏膜角化细胞体外培养体系,为进一步采用组织工程技术构建口腔黏膜组织奠定基础.方法:取3个月唇裂患儿手术多余口腔黏膜,经Dispase及胰蛋白酶消化获取细胞,采用无血清角化细胞培养液进行原代培养,并进行形态学观察和角蛋白免疫组化染色等细胞定性研究.结果:在0.25×102个细胞的低密度接种下,经过20天培养,获得了完全融合成片的口腔黏膜原代细胞,细胞呈铺路石样生长,经鉴定为单一的口腔黏膜上皮细胞.结论:正常口腔黏膜组织经Dispase及胰蛋白酶消化,应用无血清培养液进行培养,可成功培养出人正常口腔黏膜上皮原代细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胞培养 口腔黏膜 上皮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TGF-β1对口腔癌相关成纤维细胞迁移特性的影响 被引量:6
2
作者 孟文霞 刘传霞 +3 位作者 高庆红 李小玉 刘豫荣 周红梅 《口腔医学研究》 CAS CSCD 2013年第8期707-709,共3页
目的:采用细胞划痕实验,研究外源性TGF-β1(transforming growth factor beta)细胞因子对体外分离培养的原代癌相关成纤维细胞(CAFs)迁移特性的影响,探讨TGF-β1细胞因子对CAFs生物学性能的影响。方法:以口腔正常成纤维细胞(NFs)和未经... 目的:采用细胞划痕实验,研究外源性TGF-β1(transforming growth factor beta)细胞因子对体外分离培养的原代癌相关成纤维细胞(CAFs)迁移特性的影响,探讨TGF-β1细胞因子对CAFs生物学性能的影响。方法:以口腔正常成纤维细胞(NFs)和未经处理的CAFs细胞为对照组,采用细胞划痕实验观察一定浓度的TGF-β1在不同时间作用后对CAFs迁移特性的影响。结果:与NFs组和未处理组CAFs相比,10μg/L的TGF-β1在不同时间点能够明显促进CAFs的迁移。结论:TGF-β1细胞因子能够明显促进CAFs的迁移,对CAFs的生物学性能具有重要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癌相关成纤维细胞 细胞划痕实验 迁移 TGF-β1细胞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奥泰对口腔癌早期诊断的价值 被引量:2
3
作者 陈润良 温玉明 +1 位作者 代晓明 王昌美 《实用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6期647-648,共2页
关键词 奥泰 口腔癌 早期诊断 生理盐水含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平阳霉素局部注射治疗口腔颌面部淋巴管瘤 被引量:1
4
作者 高庆红 王昌美 +1 位作者 温玉明 代晓明 《实用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期22-22,共1页
关键词 平阳霉素 局部注射 口腔颌面部 淋巴管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体脂肪基质细胞分离培养及其成骨潜能 被引量:22
5
作者 陈希哲 林云锋 +3 位作者 乔鞠 田卫东 闫征斌 李声伟 《实用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期12-15,共4页
目的 :分离人体脂肪基质细胞并诱导培养其成骨表型。方法 :将脂肪抽吸术获取的人体脂肪进行机械分割 ,通过Ⅰ型胶原酶消化后得到脂肪基质细胞 ,在BGJb 培养基中原代培养 10d ,消化传代后用含体积分数 10 %FBS及 10 - 8mol/L地塞米松 ,50... 目的 :分离人体脂肪基质细胞并诱导培养其成骨表型。方法 :将脂肪抽吸术获取的人体脂肪进行机械分割 ,通过Ⅰ型胶原酶消化后得到脂肪基质细胞 ,在BGJb 培养基中原代培养 10d ,消化传代后用含体积分数 10 %FBS及 10 - 8mol/L地塞米松 ,50mg/L左旋抗坏血酸 ,10nmol/L维生素D3 ,10mmol/Lβ 磷酸甘油钠的DMEM /F12培养基中诱导培养 14d ,观察细胞形态 ,绘制细胞生长曲线并对其成骨表型进行鉴定。结果 :脂肪基质细胞呈成纤维细胞样贴壁生长 ,其中的成体干细胞经诱导培养后体积明显增大 ,胞核大面圆 ,胞浆丰富 ,群体倍增时间为 66h。Gomori萘酚磷酸酯法染色显示其胞浆内富含碱性磷酸酶颗粒 ,vonKossa染色表明聚集的细胞团能形成矿化结节。结论 :脂肪基质细胞中的成体干细胞经过矿化诱导培养后可向成骨细胞分化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体 脂肪基质细胞 细胞分离 细胞培养 成骨表型 成体干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鼠骨髓MSCs体外分离培养及多向分化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13
6
作者 韩立赤 胡静 +2 位作者 戚孟春 邹淑娟 王大章 《口腔医学研究》 CAS CSCD 2004年第2期142-145,共4页
目的 :建立骨髓MSCs体外分离培养体系 ,并进行多向分化诱导 ,以证实其多向分化潜能 ,为MSCs进一步的临床应用研究提供实验依据。方法 :用密度梯度离心法分离大鼠骨髓MSCs ,并对其形态学特征进行观察。用诱导剂对MSCs向成骨细胞、神经元... 目的 :建立骨髓MSCs体外分离培养体系 ,并进行多向分化诱导 ,以证实其多向分化潜能 ,为MSCs进一步的临床应用研究提供实验依据。方法 :用密度梯度离心法分离大鼠骨髓MSCs ,并对其形态学特征进行观察。用诱导剂对MSCs向成骨细胞、神经元样细胞和成肌细胞进行诱导分化 ,并进行形态学观察和免疫细胞化学检测。结果 :用密度梯度离心法成功分离获得了高纯度的骨髓MSCs,细胞增殖活性强。经骨向诱导后 ,ALP和矿化结节染色阳性 ;免疫细胞化学染色提示神经向诱导神经元特异性标志蛋白NSE和NF2 0 0 ,成肌细胞标志蛋白Deamin和Con nexin - 4 3阳性表达。结论 :采用密度梯度离心法成功建立了大鼠骨髓MSCs体外分离和培养体系 ;并能够向成骨细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 细胞培养 多向分化 密度梯度离心法 细胞形态学 大鼠 组织工程 种子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应用Mimics和ANSYS软件建立下颌骨三维有限元模型的方法学研究 被引量:20
7
作者 李鹏 梁瑞 +3 位作者 申龙朵 龙洁 田卫东 汤炜 《实用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709-713,共5页
目的:探讨一种高效的三维有限元建模方法,为下颌骨的整形修复提供生物力学仿真基础。方法:对1名男性志愿者进行下颌骨螺旋CT扫描,将获取的Dicom格式数据在Mimics 10.01软件中进行完整下颌骨3D重建和面网格划分,所得的.lis文件导入ANSYS ... 目的:探讨一种高效的三维有限元建模方法,为下颌骨的整形修复提供生物力学仿真基础。方法:对1名男性志愿者进行下颌骨螺旋CT扫描,将获取的Dicom格式数据在Mimics 10.01软件中进行完整下颌骨3D重建和面网格划分,所得的.lis文件导入ANSYS 12.0软件完成体网格划分并写出PREP7文件,再将PREP7文件导入Mimics 10.01进行赋值,最后导入ANSYS 12.0生成完整下颌骨的三维有限元模型。结果:建立了人体完整下颌骨的三维有限元模型,共得到51 735单元和78 993节点,根据CT值为下颌骨赋予了10种不同的材料属性。结论:高效、精确地建立了人体下颌骨的三维有限元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下颌骨 有限元分析 生物力学 方法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平阳霉素白蛋白微球对血管内皮细胞形态的影响 被引量:8
8
作者 郑根建 高庆红 +3 位作者 周岚 王晓毅 温玉明 王昌美 《实用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511-514,共4页
目的:研究平阳霉素白蛋白微球(PYMAMS)对体外培养的人脐静脉血管内皮细胞株(ECV304)和兔耳中央动脉的血管内皮细胞形态的影响。方法:体外细胞实验中,通过倒置相差显微镜和电镜观察PYMAMS、PYM和AMS作用24、48、72、96h后的血管内皮细胞... 目的:研究平阳霉素白蛋白微球(PYMAMS)对体外培养的人脐静脉血管内皮细胞株(ECV304)和兔耳中央动脉的血管内皮细胞形态的影响。方法:体外细胞实验中,通过倒置相差显微镜和电镜观察PYMAMS、PYM和AMS作用24、48、72、96h后的血管内皮细胞形态。动物实验采用区组随机法,于每只兔的双耳分别注射PYM水剂、PYM油剂、PYMAMS油剂。注射后2、7、14、21d,通过光镜和透射电镜观察兔耳中央动脉的组织学变化。结果:体外实验中,PYMAMS和PYM注射剂引起血管内皮细胞内出现空泡,细胞肿胀、变形、坏死。但AMS对血管内皮细胞没有损害。而动物实验中,PYM水剂组血管壁和血管内皮细胞无明显改变;PYM油剂注入后2、7d,血管内皮细胞肿胀,细胞内空泡,细胞脱落后有微血栓附着。21d有血管内膜及血管内皮细胞增生;PYMAMS组,注射后2、7d,血管内皮细胞出现肿胀、脱落,小血管远心端可见微球栓塞。注射后14d,血管内皮细胞增生,血管壁增厚,管腔缩小;微球有吸收改变。注射后21d,动脉管壁增生明显,个别细胞核呈分裂像,血管腔出现闭锁,小静脉内膜增生。结论:PYMAMS对血管内皮细胞造成的损伤较单一PYM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平阳霉素 白蛋白微球 血管内皮细胞 细胞培养 血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骨骼肌失神经后再生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5
9
作者 唐休发 郅克谦 +1 位作者 黄元丁 温玉明 《华西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2期89-92,共4页
目的 探讨骨骼肌失神经的退变和再生。方法 以纯系BALB C小白鼠为实验动物 ,切断一侧坐骨神经 ,术后 1,2 ,4 ,8,12 ,16周分别处死动物 ,取腓肠肌分别进行光电镜观察和免疫组化研究。结果 骨骼肌失神经早期主要为肌纤维萎缩 ,随后退... 目的 探讨骨骼肌失神经的退变和再生。方法 以纯系BALB C小白鼠为实验动物 ,切断一侧坐骨神经 ,术后 1,2 ,4 ,8,12 ,16周分别处死动物 ,取腓肠肌分别进行光电镜观察和免疫组化研究。结果 骨骼肌失神经早期主要为肌纤维萎缩 ,随后退变和再生 ,较长时间失神经后再生的肌细胞再发生退变。失神经后 1~ 4周肌动蛋白和肌红蛋白表达均降低 ,8周出现较小的细胞阳性染色 ,肌纤维阳性染色主要位于核周 ,12~ 16周大片的细胞核周有较浅的阳性胞浆染色。这些细胞不具正常肌纤维形态。结论 骨骼肌失神经后退变和再生同时存在 ,由于无神经支配 ,再生的肌细胞不能分化发育为成熟的肌纤维 ,而再发生退变 ;较长时间失神经后再生的成肌细胞相互融合呈片状分布 ,未能发育为成熟的肌纤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骼肌 失神经 神经再生 免疫组织化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应用牵张成骨术整复腭裂骨质缺损的组织学研究 被引量:5
10
作者 陈刚 刘宝林 +3 位作者 王大章 李唐新 郑光勇 胡静 《实用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4期322-325,共4页
目的 :观察牵张成骨术整复腭裂过程中 ,新骨组织形成与改建活动的特点 ,探讨新骨生成的规律。方法 :家猫 14只为实验对象。其中 12只建立人工腭裂实验模型。实验组 (动物 10只 ) :以 0 .4mm× 2次 /d的速度与频率牵张整复腭裂缺损... 目的 :观察牵张成骨术整复腭裂过程中 ,新骨组织形成与改建活动的特点 ,探讨新骨生成的规律。方法 :家猫 14只为实验对象。其中 12只建立人工腭裂实验模型。实验组 (动物 10只 ) :以 0 .4mm× 2次 /d的速度与频率牵张整复腭裂缺损。于术后固定期 2、4、6、8及 12周 ,观察期结束前 6d ,各对 2只动物肌注四环素标记 ( 30mg/kg)。 6d后取标本 ,切片行荧光显微镜及组织学观察 ,并与实验对照组及空白对照组 (动物各2只 )结果对比。结果 :实验组标本牵张区新骨组织均为膜内成骨 ,由中央向外分为胶原纤维区、新骨形成区及改建成熟区 ;随时间发展 ,新生骨逐渐取代纤维组织并改建成熟。软组织也得到相应伸展。对照组裂隙无自行修复。结论 :应用牵张成骨术矫治腭裂骨质缺损 ,以原位产生新骨 ,增加骨量的方式推移骨运送盘封闭腭裂裂隙。在良好固定条件下 ,新骨形成与改建活跃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质缺损 组织学研究 牵张成骨 腭裂 动物模型 荧光标记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自体喙突移植重建下颌髁突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7
11
作者 祝颂松 李娜 +1 位作者 胡静 周海孝 《实用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321-324,共4页
目的:研究运用自体喙突移植重建髁突的可行性及其整复效果。方法:选取12只成年雄性山羊,手术截除右侧髁突与关节盘,取同侧喙突以L型钛板固定在下颌升支。分别在术后第4、12、24周各处死4只动物。通过大体观察、三维CT分析和组织学检查... 目的:研究运用自体喙突移植重建髁突的可行性及其整复效果。方法:选取12只成年雄性山羊,手术截除右侧髁突与关节盘,取同侧喙突以L型钛板固定在下颌升支。分别在术后第4、12、24周各处死4只动物。通过大体观察、三维CT分析和组织学检查等方法评价自体喙突移植后的形态学和组织学变化。结果:所有动物术后咬合基本正常。术后4周可见喙突再生,术后24周时自体喙突形态基本接近正常髁突。新生髁突表面有较厚的致密纤维结缔组织覆盖,其下方的组织结构类似正常髁突表面的关节软骨。结论:自体喙突移植可以重建一个形态和功能都基本接近正常的髁突,因此这种技术可以作为一种整复TMJ缺损的新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体喙突移植 下颌髁突重建 实验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XW630对去势大鼠骨组织力学性能及骨小梁结构参数的影响 被引量:8
12
作者 费伟 王大章 +1 位作者 郑虎 翁玲玲 《中国骨质疏松杂志》 CAS CSCD 2002年第2期173-176,共4页
目的 探讨抗骨质疏松新药XW6 30对去势大鼠骨组织力学性能及骨小梁结构参数的影响。方法  3月龄SD雌性大鼠 36只 ,随机分为Sham组、OVX组、OVX +CFT组和OVX +XW6 30组 ,每组 3只。取左侧股骨作三点弯曲力学强度测试 ,左侧胫骨作骨小... 目的 探讨抗骨质疏松新药XW6 30对去势大鼠骨组织力学性能及骨小梁结构参数的影响。方法  3月龄SD雌性大鼠 36只 ,随机分为Sham组、OVX组、OVX +CFT组和OVX +XW6 30组 ,每组 3只。取左侧股骨作三点弯曲力学强度测试 ,左侧胫骨作骨小梁结构参数测定。结果 整个观察期内 ,OVX组股骨三点弯曲强度呈下降趋势 ,与Saham组存在显著性差异 (P <0 0 1) ,两个治疗组骨强度则呈上升趋势 ,与OVX组存在显著性差异 (P <0 0 5和P <0 0 1)。胫骨骨小梁结构参数测定结果显示 ,OVX组骨形成参数 (Vv、Tb .Th、Tb .N)逐渐下降 ,而骨吸收参数 (Tb .Sp)逐渐增加 ,呈骨量丢失状态 ,而两个治疗组骨形成参数逐渐增加 ,骨吸收参数逐渐下降 ,与OVX组之间存在显著性差异 (P <0 0 5和P <0 0 1)。两个治疗组同期各项测定结果无显著性差异 (P >0 0 5 )。结论 XW6 30能有效地促进去势大鼠骨组织的成骨和预防骨质疏松性骨折的发生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XW603 骨组织 力学性能 骨小梁结构参数 骨质疏松症 骨质量 OP 抗骨质疏松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平阳霉素白蛋白微球抑制血管内皮细胞生长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4
13
作者 郑根建 高庆红 +3 位作者 周岚 王晓毅 温玉明 王昌美 《实用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248-251,共4页
目的:观察平阳霉素白蛋白微球(PYM AMS)对体外培养的人脐静脉血管内皮细胞株(ECV304)生长的抑制作用。方法:采用MTT法、流式细胞仪检测不同浓度的PYM AMS、PYM注射剂和空白AMS作用24、36、48、72h后,血管内皮细胞的生长抑制率、细胞凋... 目的:观察平阳霉素白蛋白微球(PYM AMS)对体外培养的人脐静脉血管内皮细胞株(ECV304)生长的抑制作用。方法:采用MTT法、流式细胞仪检测不同浓度的PYM AMS、PYM注射剂和空白AMS作用24、36、48、72h后,血管内皮细胞的生长抑制率、细胞凋亡率。结果:空白AMS对ECV304生长没有抑制作用,反而有轻度促进生长的作用;PYM AMS和PYM注射剂对ECV304生长有抑制作用。统计分析表明,相同剂量的PYM AMS与PYM注射剂抑制作用基本一致,而抑制作用具有剂量依赖性和时间依赖性。而且PYM AMS和PYM诱导血管内皮细胞凋亡的作用与细胞生长抑制的作用有良好的相关性,有浓度依赖性和时间依赖性,同时PYM AMS有缓释作用。结论: 本研究的PYM AMS能够对血管内皮细胞造成损伤,其损伤程度与浓度、时间成正相关,与单用PYM基本一致,并且有缓释作用效果;而空白AMS不具有损伤血管内皮细胞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平阳霉素 白蛋白微球 血管内皮细胞 细胞培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应用穿颊器口内入路微创治疗下颌骨角和升支骨折 被引量:20
14
作者 王彦亮 刘彦普 +5 位作者 何黎升 王大章 薄斌 陆斌 郑安 周树夏 《实用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589-592,共4页
目的:观察口内和穿颊的手术入路处理下颌骨角部和升支骨折,并用小钛板坚强内固定的疗效.方法:对2004-01~2005-07间18 例连续的下颌骨角部和升支骨折患者,用穿颊器经过颊部小切口联合口内切口复位内固定.随机选取同时期的另外20 例同... 目的:观察口内和穿颊的手术入路处理下颌骨角部和升支骨折,并用小钛板坚强内固定的疗效.方法:对2004-01~2005-07间18 例连续的下颌骨角部和升支骨折患者,用穿颊器经过颊部小切口联合口内切口复位内固定.随机选取同时期的另外20 例同类型骨折患者,仍按照传统口外入路行手术切开复位内固定,2 组间进行对比.结果:用口内和穿颊入路患者中有1 例内固定术后骨折处仍有小幅动度,还需辅以颌间固定;口外入路行内固定手术的患者中有2 例需行术后颌间固定.没有术后感染发生,没有出现需要行切开引流或需取出固定物的病例.结论:通过口内和穿颊入路行坚强内固定适用于不伴有严重错位或粉碎性骨折的下颌骨角部和升支部骨折的病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穿颊器 下颌骨骨折 口内入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山羊下颌骨牵张成骨的生物力学研究 被引量:4
15
作者 龙洁 樊瑜波 +2 位作者 田卫东 郑晓辉 吴玲 《口腔医学研究》 CAS CSCD 2005年第4期385-388,共4页
目的:探讨下颌骨牵张成骨进程中骨段间张力强度的变化特征。方法:8只山羊右下颌骨行骨皮质切开术并牵张后,对牵张期的每个工作日内的牵张前骨段间张力值、牵张时张力值和牵张后张力值进行测量分析,同时对固定期内的骨段间张力也进行了... 目的:探讨下颌骨牵张成骨进程中骨段间张力强度的变化特征。方法:8只山羊右下颌骨行骨皮质切开术并牵张后,对牵张期的每个工作日内的牵张前骨段间张力值、牵张时张力值和牵张后张力值进行测量分析,同时对固定期内的骨段间张力也进行了测量分析。结果:牵张期内骨段间张力值逐日显著增高,牵张期结束时达到峰值;固定期内张力值逐周显著下降,至骨皮质切开术9周后与施加牵张力前正常状态时骨段间张力值无显著性差异。结论:下颌骨牵张成骨进程中骨段间延长区组织所承受的张力值表现为先上升后下降的走势,这可能与骨周组织的适应性增长和新骨强度的逐渐增高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牵张成骨 骨段间张力 牵张期 固定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组织工程材料大鼠颅骨缺损修复过程中的磨片三色染色观察 被引量:4
16
作者 郑晓辉 陈希平 +3 位作者 陈希哲 田卫东 杨连甲 蒋维中 《实用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207-209,共3页
目的:用自体细胞复合含孔磷酸钙陶瓷修复颅骨极量骨缺损的SD大鼠骨组织工程模型标本,制作不脱钙磨片并通过改良Masson氏三色染色以观察新骨形成及其与支架材料的关系。方法:成年雄性SD大鼠 14只,随机分成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 7只。全麻... 目的:用自体细胞复合含孔磷酸钙陶瓷修复颅骨极量骨缺损的SD大鼠骨组织工程模型标本,制作不脱钙磨片并通过改良Masson氏三色染色以观察新骨形成及其与支架材料的关系。方法:成年雄性SD大鼠 14只,随机分成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 7只。全麻及无菌条件下取其左侧胫、股骨骨髓,体外诱导培养大鼠自体骨髓基质细胞。实验组将已分化的自体成骨细胞与含孔磷酸钙陶瓷复合用于修复同体大鼠颅骨极量骨缺损;对照组颅骨缺损处仅置入无细胞的单纯陶瓷。分别于术后 4、8、12、16、20、24及 28周每组各处死1只动物并取材,制成不脱钙磨片并进行改良Masson氏三色染色,光学显微镜下观察比较颅骨修复情况及其矿化程度。结果:实验组 4周时不脱钙磨片,即可见骨缺损修复中央区陶瓷孔隙内蓝色的新骨形成;随着时间的推移,形成新骨逐渐矿化成为红色的成熟骨组织, 28周时骨缺损修复区可见大片新骨呈岛状或条索状排列,其间的陶瓷支架部分已降解,同时加以墨汁灌注的磨片显示骨组织中已形成大量新生血管网。结论:以含孔磷酸钙陶瓷为支架的组织工程骨缺损修复明显优于单纯生物陶瓷修复法,磨片三色染色方法既可了解新骨形成及其矿化程度,又可观察新骨形成与陶瓷支架之间的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组织工程 极量颅骨缺损 磨片 三色染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下颌第三磨牙阻生导致邻牙牙根吸收1例 被引量:2
17
作者 王杭 田卫东 +1 位作者 唐尤超 李声伟 《实用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6期796-796,共1页
关键词 下颌第三磨牙阻生 牙根吸收 下颌智齿冠周炎 邻牙 面部肿胀 冷热刺激痛 病例介绍 全身抗炎 局部冲洗 张口受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放疗对舌鳞癌Tca8113细胞及其耐药细胞株耐药性的影响 被引量:10
18
作者 冷卫东 王大章 《实用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615-619,共5页
目的:探讨舌鳞癌Tca 8113细胞和耐药的Tca 8113/CBDEA细胞对放疗的敏感性及放疗对其耐药性的影响。方法:应用MTT法测定Tca 8113和Tca 8113/CBDEA细胞的放疗成活曲线,实时定量逆转录PCR(real-time quantitative PCR,RT-PCR)检测放疗对多... 目的:探讨舌鳞癌Tca 8113细胞和耐药的Tca 8113/CBDEA细胞对放疗的敏感性及放疗对其耐药性的影响。方法:应用MTT法测定Tca 8113和Tca 8113/CBDEA细胞的放疗成活曲线,实时定量逆转录PCR(real-time quantitative PCR,RT-PCR)检测放疗对多药耐药基因1(mdr1)、多药耐药相关蛋白1基因(mrp1)和谷胱甘肽硫-转移酶π基因(gst-π)表达的影响和对细胞内阿霉素浓度的影响。结果:Tca 8113/CBDEA对放疗的ID50是Tca 8113的1.24倍(P<0.01)。Tca 8113/CBDEA细胞在放疗后4 hmdr1,mrp1,gst-π耐药基因表达无明显上升,24 h耐药基因的表达明显升高(P<0.01),Tca 8113细胞的耐药基因表达在4 h和24 h时均有明显上升(P<0.01)。放疗以后肿瘤细胞内阿霉素(ADM)浓度有明显下降。结论:耐药的舌鳞癌细胞表现放疗耐受性,放疗可引起舌鳞癌细胞的耐药。对舌癌患者进行放疗和化疗的方案设计时应考虑此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鳞状细胞癌 多药抗药性 放射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外周血VEGF表达水平与舌癌颈淋巴结转移关系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5
19
作者 黄欣 温玉明 李龙江 《实用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3期329-331,共3页
目的 :探讨外周血VEGF表达水平与舌癌转移之间的关系以及临床意义。方法 :对舌癌患者外周血VEGF的表达水平进行ELISA检测 ,并对患者术后所有颈部淋巴结进行HE染色。结果 :转移组患者血清VEGF浓度为 ( 5 0 8.2 8± 14 .193 3 ) pg/m... 目的 :探讨外周血VEGF表达水平与舌癌转移之间的关系以及临床意义。方法 :对舌癌患者外周血VEGF的表达水平进行ELISA检测 ,并对患者术后所有颈部淋巴结进行HE染色。结果 :转移组患者血清VEGF浓度为 ( 5 0 8.2 8± 14 .193 3 ) pg/ml ,无转移组患者血清VEGF浓度为 ( 13 0 .49± 6.2 5 41) pg/ml ,二者存在显著差异 (P <0 .0 1)。转移组患者术后血清VEGF浓度显著下降 ,为 ( 14 1.79± 5 .2 2 41) pg/ml,与术前存在显著差异 (P <0 .0 1)。结论 :舌癌患者血清VEGF浓度与颈淋巴结转移的发生有显著相关性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 舌肿瘤 转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放疗对舌鳞癌Tca 8113细胞多药耐药蛋白及耐药性的影响 被引量:2
20
作者 冷卫东 王大章 +3 位作者 陈睿 陈启林 陈永吉 黄伟 《口腔医学研究》 CAS CSCD 2007年第1期32-35,共4页
目的:探讨放疗对舌鳞癌Tca 8113细胞和耐药的Tca 8113/CBDEA细胞耐药性的影响。方法:应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放疗对P-糖蛋白(P-glycoprotein,P-gp)、多药耐药相关蛋白1(multidrug resistance associate pro-tein 1,MRP1)和谷胱甘肽硫-转... 目的:探讨放疗对舌鳞癌Tca 8113细胞和耐药的Tca 8113/CBDEA细胞耐药性的影响。方法:应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放疗对P-糖蛋白(P-glycoprotein,P-gp)、多药耐药相关蛋白1(multidrug resistance associate pro-tein 1,MRP1)和谷胱甘肽硫-转移酶π(glutathione S-tranferaseπ,GST-π)表达的影响和检测放疗对细胞内阿霉素浓度的影响。结果:Tca 8113/CBDEA细胞在放疗后4 h P-gp,MRP1,GST-π耐药蛋白表达无明显上升,24 h耐药蛋白的表达明显升高(P<0.01),Tca 8113细胞的耐药蛋白表达在4 h和24 h时均有明显上升(P<0.01)。放疗以后肿瘤细胞内阿霉素(ADM)浓度有明显下降。结论:放疗可引起舌鳞癌细胞的耐药。提醒我们对舌癌患者进行放疗和化疗的方案设计时应考虑此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舌鳞状细胞癌 多药耐药 放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