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雷米芬太尼在麻醉诱导中的应用 被引量:55
1
作者 朱昭琼 李晓霞 +1 位作者 邓硕曾 刘进 《临床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2005年第7期488-490,共3页
关键词 雷米芬太尼 麻醉 诱导作用 合理用药 血液动力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儿先天性心脏、血管病手术的麻醉 被引量:18
2
作者 傅润乔 刘进 卿恩明 《临床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2002年第9期508-510,共3页
关键词 儿童 先天性心脏病 先天性血管病 手术治疗 麻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犬乳化异氟醚静脉麻醉后血中异氟醚洗出时程的研究 被引量:2
3
作者 杨小霖 张文胜 +4 位作者 刘进 杨宗斌 马汉祥 刘爱杰 罗南富 《临床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55-57,共3页
目的探讨静脉给予8%乳化异氟醚后对犬异氟醚血/气分配系数的影响,以及动、静脉血中异氟醚的洗出时程。方法将健康成年杂种犬12只随机均分成静脉麻醉组(Giv组)和吸入麻醉组(Ginh组)。Giv组给予8%乳化异氟醚(液态容积比)麻醉,Ginh组面罩... 目的探讨静脉给予8%乳化异氟醚后对犬异氟醚血/气分配系数的影响,以及动、静脉血中异氟醚的洗出时程。方法将健康成年杂种犬12只随机均分成静脉麻醉组(Giv组)和吸入麻醉组(Ginh组)。Giv组给予8%乳化异氟醚(液态容积比)麻醉,Ginh组面罩吸入异氟醚蒸气麻醉,以夹尾刺激阴性为停药指标。分别于停药至呼末气异氟醚浓度下降为零之间的不同时点同时采取动、静脉血测其浓度及血/气分配系数。结果Giv组脂肪乳输入量与异氟醚血/气分配系数的增加呈直线正相关(r2=0.90)。停药后,两组内及两组间异氟醚分别从动脉和静脉血中洗出50%、95%和99%的时间(t0.5、t0.95和t0.99)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乳化异氟醚静脉麻醉时,其输入量对异氟醚血/气分配系数有重要影响。但与吸入异氟醚麻醉相比,异氟醚从血中的洗出时程并未改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异氟醚 脂肪乳剂 血/气分配系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黑檀体果蝇七氟醚麻醉ED_(50)值测定 被引量:1
4
作者 金传刚 田玉科 +1 位作者 毕好生 刘进 《临床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2003年第2期89-90,共2页
目的 为在染色体水平对决定果蝇吸入麻醉药敏感性的基因进行定位选择合适的果蝇品系。方法 用单瓶连续法测定 7天龄野生黑腹果蝇 (HYM3,H)和黑檀体果蝇 (ebony ,e)七氟醚麻醉ED50 值 ,将两种品系果蝇七氟醚麻醉ED50 值进行比较。结果... 目的 为在染色体水平对决定果蝇吸入麻醉药敏感性的基因进行定位选择合适的果蝇品系。方法 用单瓶连续法测定 7天龄野生黑腹果蝇 (HYM3,H)和黑檀体果蝇 (ebony ,e)七氟醚麻醉ED50 值 ,将两种品系果蝇七氟醚麻醉ED50 值进行比较。结果 黑腹果蝇和黑檀体果蝇七氟醚麻醉ED50 值分别为 (0 76 8± 0 0 2 1) %和 (0 6 5 7± 0 0 31) % (P <0 0 1) ,两种品系果蝇七氟醚半数麻醉有效浓度有极显著性差异。结论 黑檀体果蝇可用于决定黑腹果蝇对七氟醚麻醉敏感性的基因的定位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果蝇属 七氟醚 ED50 黑檀体果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黑体果蝇七氟醚麻醉ED_(50)值测定
5
作者 金传刚 田玉科 +1 位作者 毕好生 刘进 《华中科技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252-253,共2页
目的 在染色体水平对决定果蝇吸入麻醉药敏感性的基因进行定位, 选择合适的果蝇品系。方法 用单瓶连续法测定7 d龄野生黑腹果蝇(HYM3, H) 和黑体果蝇(black body, b) 七氟醚麻醉ED50 值, 将两种品系果蝇七氟醚麻醉ED50值进行比较。... 目的 在染色体水平对决定果蝇吸入麻醉药敏感性的基因进行定位, 选择合适的果蝇品系。方法 用单瓶连续法测定7 d龄野生黑腹果蝇(HYM3, H) 和黑体果蝇(black body, b) 七氟醚麻醉ED50 值, 将两种品系果蝇七氟醚麻醉ED50值进行比较。结果 黑腹果蝇和黑体果蝇七氟醚麻醉ED50 值分别为(0. 790±0.023)%和(0. 557±0 .029)%, 经t检验, 两种品系果蝇七氟醚半数麻醉有效剂量差异有极显著性意义(P<0 .01)。结论 黑体果蝇可用于决定黑腹果蝇对七氟醚麻醉敏感性基因的定位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果蝇属 七氟醚 有效剂量 麻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雷米芬太尼复合丙泊酚在胃镜检查中的应用 被引量:37
6
作者 徐志勇 王晓 +2 位作者 杨静 李杰 刘进 《临床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2007年第9期767-768,共2页
关键词 无痛胃镜检查 复合丙泊酚 雷米芬太尼 不良反应 低氧血症 心动过缓 有效浓度 发生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利用近红外光谱检测多层组织血氧饱和度的研究 被引量:10
7
作者 高博 魏蔚 +1 位作者 龚敏 王丽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1期2922-2925,共4页
利用近红外光谱无创检测生物组织血氧饱和状态,是一种极富研究和应用前景的检测技术,在临床检测中被广泛应用。但常规临床检测应用于指端仅反映局部血氧饱和度信息,在使用中具有局限性,信号的可信度也存在质疑。该文提出了一种采用反射... 利用近红外光谱无创检测生物组织血氧饱和状态,是一种极富研究和应用前景的检测技术,在临床检测中被广泛应用。但常规临床检测应用于指端仅反映局部血氧饱和度信息,在使用中具有局限性,信号的可信度也存在质疑。该文提出了一种采用反射式脉搏血氧饱和度检测技术检测生物多层组织氧合状况的新方法,该方法通过调节入射光强以适应解剖学中生物组织多层结构的检测。应用该方法针对手指结构的实验结果表明,随着入射光强的改变,反映血氧饱和状态的光电脉搏波信号有显著变化。结合手指解剖学分析表明,光电脉搏波信号的变化与手指的多层面组织结构相对应,反映不同层面血氧饱和状态。这一特点表明,通过此法可以针对生物组织的多层结构进行测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层组织 光电脉搏波信号 血氧饱和度 近红外光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犬静脉注射乳化异氟醚最低肺泡有效浓度的研究 被引量:6
8
作者 杨小霖 张文胜 +4 位作者 马汉祥 杨宗斌 刘爱杰 罗南富 刘进 《临床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2006年第3期204-206,共3页
目的测定犬静脉注射乳化异氟醚的最低肺泡有效浓度(MAC静脉),并与吸入异氟醚麻醉时的最低肺泡有效浓度(MAC吸入)进行比较。方法将40只杂种犬平均分成静脉和吸入麻醉两组。应用序贯法和自身交叉法同时测定犬的MAC值。结果静脉组序贯法所... 目的测定犬静脉注射乳化异氟醚的最低肺泡有效浓度(MAC静脉),并与吸入异氟醚麻醉时的最低肺泡有效浓度(MAC吸入)进行比较。方法将40只杂种犬平均分成静脉和吸入麻醉两组。应用序贯法和自身交叉法同时测定犬的MAC值。结果静脉组序贯法所测得的MAC静脉(0.94±0.10)%,与自身交叉法所测得的前6个交叉点的MAC静脉(0.89±0.14)%或全部交叉点的MAC静脉(0.93±0.13)%之间差异均无显著意义(P>0.05)。吸入组序贯法所测得的MAC吸入(1.29±0.10)%,与自身交叉法所测得的前6个交叉点的MAC吸入(1.24±0.06)%或全部交叉点的MAC吸入(1.33±0.09)%之间差异亦无显著意义(P>0.05)。但两组间比较MAC静脉均小于MAC吸入,差异有显著意义(P<0.05)。结论乳化异氟醚静脉麻醉时的MAC静脉明显小于吸入异氟醚麻醉时的MAC吸入,序贯法和自身交叉法对MAC的测定结果无明显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最低肺泡有效浓度 乳化异氟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左侧开胸术时主导管位置听诊法用于Univent导管的定位 被引量:2
9
作者 翁浩 徐志勇 +2 位作者 储勤军 杨平亮 刘进 《临床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2007年第12期989-991,共3页
目的评价主导管位置听诊法用于Univent导管定位的效果。方法60例ASAⅠ或Ⅱ级的患者,随机均分为三组,纤维支气管镜(FOB)组、主导管位置听诊(FS)组、推荐法插管(RIT)组。记录插管时间、堵塞导管试插的次数(FOB组除外)、主导管到隆突的距... 目的评价主导管位置听诊法用于Univent导管定位的效果。方法60例ASAⅠ或Ⅱ级的患者,随机均分为三组,纤维支气管镜(FOB)组、主导管位置听诊(FS)组、推荐法插管(RIT)组。记录插管时间、堵塞导管试插的次数(FOB组除外)、主导管到隆突的距离、堵塞气囊充气量和位置分级、术中单肺通气时间,术毕检查气管黏膜损伤情况并评分。结果FS组堵塞导管均一次插入左侧,RIT组25%一次插入左侧。FS组插管时间比FOB组和RIT组短(P<0.05)。RIT组堵塞气囊充气量比FS组多,堵塞气囊位置评分比FOB组高(P<0.05)。黏膜损伤三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FS法Univent导管定位较快速、准确,RIT法定位准确性较差,易出现过深、过浅的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UNIVENT导管 听诊 定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灯杖用于左侧双腔支气管导管定位的初步评价 被引量:1
10
作者 翁浩 孟达柯 +2 位作者 思永玉 邓硕曾 刘进 《临床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2006年第4期307-308,共2页
关键词 双腔支气管导管定位 初步 左侧 纤维支气管镜 单肺通气 胸内手术 胸部X片 临床定位 DLT 双腔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菲克雪浓致过敏性休克一例 被引量:1
11
作者 储勤军 李运福 +2 位作者 薛建军 谭玲 邓硕曾 《临床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2005年第12期832-832,共1页
关键词 致过敏性休克 菲克雪浓 入手术室后 窦性心律不齐 慢性骨髓炎 实验室检查 苯巴比妥钠 复方乳酸钠 头皮感染 窦道形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Beagle犬异氟醚注射液MAC测定及其对循环的影响 被引量:1
12
作者 马汉祥 杨宗斌 +6 位作者 杨小霖 刘爱杰 杨经文 饶艳 罗南富 张文胜 刘进 《临床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2007年第10期836-838,共3页
目的测定Beagle犬异氟醚注射液(8%,容积比)最低肺泡有效浓度(MAC静脉),观察其诱导对循环的影响,并与异氟醚吸入最低肺泡有效浓度(MAC吸入)进行比较。方法将Beagle犬12只随机分为异氟醚注射液静脉组(静脉组)和异氟醚吸入组(吸入组)。采... 目的测定Beagle犬异氟醚注射液(8%,容积比)最低肺泡有效浓度(MAC静脉),观察其诱导对循环的影响,并与异氟醚吸入最低肺泡有效浓度(MAC吸入)进行比较。方法将Beagle犬12只随机分为异氟醚注射液静脉组(静脉组)和异氟醚吸入组(吸入组)。采用上下法和夹尾刺激测定两组的MAC。监测并记录诱导前及诱导期间的MAP、HR和SpO2变化。结果MAC静脉(1.08±0.16)%明显小于MAC吸入(1.35±0.10)%(P<0.05)。静脉组诱导开始至插管所需时间短于吸入组(P<0.01),且静脉组异氟醚平均诱导用量明显少于吸入组(P<0.01);静脉组停药至拔管时间和停药至站立时间均短于吸入组(P<0.01)。吸入组插管后即刻的MAP和HR均高于插管前(P<0.05),而静脉组插管后即刻的MAP和HR与插管前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MAC静脉明显小于MAC吸入。与吸入异氟醚相比,异氟醚注射液静脉诱导速度快、用药量少、苏醒快、气管插管反应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最低肺泡有效浓度 静脉麻醉 吸入麻醉 异氟醚 脂肪乳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鼠静脉注射异氟醚注射液的长期毒性研究 被引量:1
13
作者 杨宗斌 杨小霖 +5 位作者 张文胜 马汉祥 刘爱杰 饶艳 杨经文 刘进 《临床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2008年第9期785-787,共3页
目的评价异氟醚注射液是否对大鼠各脏器、系统产生损害及损害程度和可逆程度。方法 100只 SD 大鼠随机分为生理盐水组(生理盐水3.0 ml/kg),溶媒对照组(30%脂肪乳3.0ml/kg),异氟醚注射液高剂量组(1.1 ml/kg),中剂量组(0.9 ml/kg)和低剂量... 目的评价异氟醚注射液是否对大鼠各脏器、系统产生损害及损害程度和可逆程度。方法 100只 SD 大鼠随机分为生理盐水组(生理盐水3.0 ml/kg),溶媒对照组(30%脂肪乳3.0ml/kg),异氟醚注射液高剂量组(1.1 ml/kg),中剂量组(0.9 ml/kg)和低剂量组(0.7 ml/kg),每组20只.雌雄各半。每天以等容量(3.0 ml/kg)、等速度(1.5 ml/kg·10 s)静脉给药一次.连续给予30 d。期间记录动物一般情况;在给药期结束(最后一次给药后24 h)、恢复期结束(最后一次给药后两周)两时点每组各选择一半动物采血进行血液学及生化学指标检测,处死后取所有脏器及给药部组织标本行病理学检查。结果给药前、给药期结束、恢复期结束三个时点各组间体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恢复期结束高剂量组红细胞均数的95%可信区间位于正常参考值范围内。恢复期结束五组血清尿素浓度均数的95%可信区间均未超出正常参考值范围。给药期结束和恢复期结束未发现大鼠器官特异性组织病理学损害。结论长期静脉注射异氟醚注射液未对大鼠各脏器和系统产生明显毒性损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异氟醚注射液 静脉注射 长期毒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