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80篇文章
< 1 2 9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较大的肱骨大结节角和峰盂角与肩袖撕裂的相关性
1
作者 蒋华 颜宇 +5 位作者 李盼盼 陈康 马红兵 曾勇 唐新 崔国庆 《北京大学学报(医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740-747,共8页
目的:肱骨大结节角(greater tuberosity angle,GTA)和峰盂角(critical shoulder angle,CSA)通常作为影像学标记用于描述肱骨大结节和肩峰的形态,本研究分析肩袖撕裂患者GTA和CSA的变化趋势和风险阈值,并探讨肩袖撕裂的保护因素和危险因... 目的:肱骨大结节角(greater tuberosity angle,GTA)和峰盂角(critical shoulder angle,CSA)通常作为影像学标记用于描述肱骨大结节和肩峰的形态,本研究分析肩袖撕裂患者GTA和CSA的变化趋势和风险阈值,并探讨肩袖撕裂的保护因素和危险因素。方法:从2019年5月至2020年12月共回顾性纳入130例患者,根据南加州骨科研究所(Southern California Orthopaedic Institute,SCOI)的分类法,将患者分为4组:A组,正常对照组;B组,部分肩袖撕裂(关节侧)组;C组,部分肩袖撕裂(滑囊侧)组;D组,全层肩袖撕裂组。在单盲条件下,由同一组医生分别在手臂中立位的肩胛骨正位X线片上测量GTA和CSA,分析其对肩袖撕裂的诊断价值,同时对可能影响肩袖撕裂的因素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根据受试者工作特征(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ROC)曲线下面积(area under curve,AUC),在95%置信区间(confidence interval,CI)内,肩袖撕裂组(B、C、D组)的GTA和CSA分别为0.736和0.673,肩袖撕裂患者的GTA和CSA临界值(cut-off value)分别为70.5°和39.5°。与对照组相比,各肩袖撕裂组在身高、年龄、体重指数(body mass index,BMI)等方面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全层肩袖撕裂组(D组)患者的年龄更大(P<0.05,临界值为56.5岁),比A、B组身高更低(P<0.05,临界值为1.58 m)。散点图和回归分析显示,GTA与CSA之间不存在线性相关。与对照组相比,肩袖撕裂组在性别、优势肩和吸烟等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较大的GTA(>70.5°)和CSA(>39.5°)可能对诊断肩袖撕裂具有较高的预测价值,相较而言,GTA的诊断价值更高;年龄>56.5岁、身高<1.58 m的患者更易发生全层肩袖撕裂;性别、优势肩、吸烟既不是危险因素,也不是保护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肩袖撕裂 肱骨大结节角 峰盂角 肩撞击综合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型综合医院血糖管理团队对非内分泌科血糖异常住院患者血糖控制的效果研究 被引量:42
2
作者 熊真真 袁丽 +4 位作者 贺莉 朱红彦 马丽 杨雪 欧青 《中国全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443-445,共3页
目的了解在大型综合医院成立血糖管理团队对非内分泌科血糖异常住院患者血糖管理相关知识掌握和血糖控制情况的影响。方法采用前后对照的研究方法,分别于2012年12月10日血糖管理团队成立前和2013年12月14日血糖管理团队成立1年后,在四... 目的了解在大型综合医院成立血糖管理团队对非内分泌科血糖异常住院患者血糖管理相关知识掌握和血糖控制情况的影响。方法采用前后对照的研究方法,分别于2012年12月10日血糖管理团队成立前和2013年12月14日血糖管理团队成立1年后,在四川大学华西医院非内分泌代谢科抽取符合本研究纳入及排除标准的血糖异常住院患者,其中成立前410例,成立后520例。比较两组患者血糖管理相关知识的掌握情况和血糖控制情况。结果通过血糖管理团队的建立,非内分泌科血糖异常住院患者住院期间血糖管理知识健康教育的接受率由成立前的49.4%(199/403)提高到成立后的62.2%(316/508),血糖管理知识问卷及格率由成立前的50.6%(204/403)提高到成立后的59.8%(304/508),餐后2 h血糖(2 h PG)达标率由成立前的16.4%(66/403)提高到成立后的23.2%(118/50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非内分泌科血糖异常住院患者空腹血糖(FPG)达标率由成立前的27.3%(110/403)提高到成立后的33.9%(172/508),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大型综合医院成立血糖管理团队可以提高非内分泌科血糖异常住院患者的血糖管理相关知识掌握度和血糖控制程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糖管理团队 血糖控制 医院 综合 住院病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医护一体化”专项管理在提高骨科术前抗菌药物正确使用率中的应用 被引量:43
3
作者 朱红 侯晓玲 +2 位作者 曾利辉 刘晓艳 马立泰 《中国护理管理》 2012年第2期79-81,共3页
目的:探讨骨科术前抗菌药物的使用方式,使之符合卫生部有关围手术期抗菌药物使用方法的规定。方法:成立"医护一体化"专项管理小组,调研科室术前不规范使用抗菌药物的现状,并分析其原因,提出对策。医护人员共同制定术前抗菌药... 目的:探讨骨科术前抗菌药物的使用方式,使之符合卫生部有关围手术期抗菌药物使用方法的规定。方法:成立"医护一体化"专项管理小组,调研科室术前不规范使用抗菌药物的现状,并分析其原因,提出对策。医护人员共同制定术前抗菌药物使用细节,重造流程,明确责任,加强学习,由医生和护士共同监督、把关、反馈、改进。对干预前后抗菌药物不合理例数进行统计。结果:干预后,术前抗菌药物使用合格率明显提高,与干预前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医护一体化"进行术前抗菌药物管理有助于规范药物的使用,提升医疗护理质量,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菌药物 医护一体化 管理 骨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医护一体化模式在骨科运行病历管理中的运用与效果评价 被引量:29
4
作者 侯晓玲 张林 任丽 《中国护理管理》 CSCD 2014年第6期651-653,共3页
目的:探讨骨科医护一体化模式下运行病历管理方法,提高运行病历质量。方法:科室成立"医护一体化"运行病历专项管理小组,对科室运行病历质量现状及其原因进行分析,并根据原因制定相应对策。通过对科室随机抽查的运行病历质量... 目的:探讨骨科医护一体化模式下运行病历管理方法,提高运行病历质量。方法:科室成立"医护一体化"运行病历专项管理小组,对科室运行病历质量现状及其原因进行分析,并根据原因制定相应对策。通过对科室随机抽查的运行病历质量状况进行实施前、后对照,比较医护一体化模式实施前3个月和实施后3个月的缺陷病历发生率、常见缺陷项目的发生率。结果:实施医护一体化运行病历管理后,缺陷病历发生率、常见缺陷项目发生率均较实施前有所下降,实施前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医护一体化"运行病历专项管理小组的成立有助于提高运行病历质量,促进医护沟通,提高医疗质量并保障医疗安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运行病历 质量管理 医护一体化 骨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芦山地震与汶川地震骨科伤员伤情比较分析 被引量:6
5
作者 石小军 王光林 +6 位作者 裴福兴 宋跃明 杨天府 屠重棋 黄富国 刘浩 林卫 《北京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688-692,共5页
目的:分析芦山地震和汶川地震伤员损伤特点,探讨地震伤员的救援及治疗方法。方法:以华西医院骨科收治的汶川地震和芦山地震骨科伤员为对象,分析比较伤员的年龄、性别、致伤原因、损伤部位、就医时间以及伤员转运速度等信息。结果:两次... 目的:分析芦山地震和汶川地震伤员损伤特点,探讨地震伤员的救援及治疗方法。方法:以华西医院骨科收治的汶川地震和芦山地震骨科伤员为对象,分析比较伤员的年龄、性别、致伤原因、损伤部位、就医时间以及伤员转运速度等信息。结果:两次地震伤员的年龄分布及性别构成比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芦山地震伤员从受伤到入院平均2.1天,收治高峰出现早、持续时间短,而汶川地震伤员从受伤到入院平均8.3天,收治高峰出现晚且持续时间长。汶川地震挤压综合征、截肢、气性坏疽、血管损伤及多器官功能衰竭的发生率高于芦山地震。汶川地震以倒塌建筑及滚落山石砸伤/掩埋为主,占所有受伤原因的79.6%,而芦山地震砸伤/掩埋占所有受伤原因的39.2%,低于高坠伤和跌伤(56.8%)的发生率。芦山地震足部、脊柱骨折及多发骨折的发生率高于汶川地震,而开放性骨折、小腿骨折的发生率低于汶川地震。结论:快速的现场救援和病员转运是救治成功的关键,早期救援和病员转运可以显著降低创面感染、挤压综合征、多器官功能衰竭及截肢的发生率,而正确的地震应急避难知识的普及有利于降低因地震而盲目跳楼、逃跑等逃生引起的损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震 骨折 急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护理管理角度解读《中国骨科大手术静脉血栓预防指南》 被引量:14
6
作者 朱红 何富乔 +1 位作者 王瑞珍 曾利辉 《中国护理管理》 2011年第4期93-94,共2页
2005年7月,中华医学会骨科分会制定了《中国骨科大手术深静脉血栓形成预防专家建议》,为我国临床医护人员预防骨科大手术深静脉血栓的发生提供了重要依据。该建议于2007年又被修订成为《预防骨科大手术深静脉血栓形成指南(草案)》。
关键词 深静脉血栓形成 骨科大手术 血栓预防 护理管理 指南 中国 解读 临床医护人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骨科日间手术的安全管理 被引量:20
7
作者 邱娅茜 左建容 朱红彦 《中国护理管理》 CSCD 2013年第4期111-112,共2页
目的:探讨骨科日间手术患者的安全管理流程及策略,确保日间手术新型住院模式下患者安全与医疗质量。方法:对310例骨科日间手术患者采用安全管理,包括患者管理、流程管理、护士培训、医嘱管理、病室安排和应急预案的制订等方面,并评价新... 目的:探讨骨科日间手术患者的安全管理流程及策略,确保日间手术新型住院模式下患者安全与医疗质量。方法:对310例骨科日间手术患者采用安全管理,包括患者管理、流程管理、护士培训、医嘱管理、病室安排和应急预案的制订等方面,并评价新型护理安全管理模式的效果。结果:310例骨科日间手术患者在新型护理安全管理模式下,均在24小时内安全出入院,无护理安全差错发生。结论:骨科日间手术安全管理对手术的顺利进行和日间手术新型住院模式的发展,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科 日间手术 安全管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骨科病房医护一体化退药管理的做法及成效 被引量:11
8
作者 朱红 王瑞珍 +1 位作者 冯丹 宁宁 《中国护理管理》 2012年第3期79-81,共3页
目的:探讨骨科医护一体化退药的管理方法,减少退药数量和人次。方法:成立退药专项管理小组,分析科室退药现状及其原因,根据原因制定相应对策,并动态地对退药状况进行监测和反馈。通过对科室退药状况进行干预前、后对照,统计干预前3个月... 目的:探讨骨科医护一体化退药的管理方法,减少退药数量和人次。方法:成立退药专项管理小组,分析科室退药现状及其原因,根据原因制定相应对策,并动态地对退药状况进行监测和反馈。通过对科室退药状况进行干预前、后对照,统计干预前3个月和实施干预后3个月的每日退药人次、退药次数和护士用于退药的时间。结果:实施医护一体化退药管理后,每日退药人次、退药次数和护士用于办理退药的时间均较之前有所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医护一体化退药管理有助于规范药物的使用,提升医疗护理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退药 病室管理 医护一体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骨科治疗中的骨质疏松问题 被引量:8
9
作者 孟增东 裴福兴 《中国康复医学杂志》 CAS CSCD 2003年第9期570-571,共2页
关键词 骨科 治疗 骨质疏松 骨折 内固定 人工关节置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口腔癌患者失志综合征风险预测模型构建及验证
10
作者 毛莉艳 杨茜茜 +3 位作者 毕小琴 刘敏 赵重阳 温作珍 《华西口腔医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395-405,共11页
目的构建口腔癌患者发生失志综合征的风险预测模型,为帮助口腔癌患者更好地应对失志综合征,并为其制定更加个性化的支持方案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选取2024年3月—7月在四川大学华西口腔医院及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共486例口腔癌住院患... 目的构建口腔癌患者发生失志综合征的风险预测模型,为帮助口腔癌患者更好地应对失志综合征,并为其制定更加个性化的支持方案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选取2024年3月—7月在四川大学华西口腔医院及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共486例口腔癌住院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综合分析临床资料和既往研究证据,以确定影响口腔癌患者失志综合征的关键变量。将486例患者按照8∶2的比例分为训练集和验证集,将365例患者的个体数据纳入训练集,基于最小绝对收缩和选择算子(LASSO)回归构建口腔癌失志综合征中重度风险预测模型并构建列线图。采用Bootstrap重采样进行内部验证,通过121例验证组患者的独立数据进行外部验证。结果口腔癌患者失志综合征总发生率为83.3%(405例)。其中,轻度失志患者占比48.9%(198例),中度失志患者占比43.4%(176例),重度失志患者占比7.7%(31例)。核心模型包括患者文化水平、疾病了解程度和MDASI-HN评分。模型内部验证结果显示C统计量为0.7836(95%CI为0.78~0.87),校准斜率为0.8434,截距为−0.0406。外部验证集的C统计量为0.80(95%CI为0.71~0.87),校准斜率为0.80,截距为−0.08。结论口腔癌患者失志综合征风险预测模型在不同护理环境的验证队列中表现稳健,模型校正良好,具有良好的区分度,可作为入院评估预测项目的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口腔癌 失志综合征 机器学习 预测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流程再造理论在医院管理中的应用及探讨 被引量:12
11
作者 宁宁 任建华 《解放军护理杂志》 2005年第3期68-69,共2页
引入新的流程再造管理模式,分析医院实施流程再造的原因及意义,介绍医院流程再造的具体方法及经营管理原则,其目的是为提升医院的核心竞争力。
关键词 医院管理 具体方法 流程再造 原因 分析 目的 管理模式 理论 原则 意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玻璃酸钠在骨科中的应用专家研讨会会议纪要 被引量:13
12
作者 李箭 裴福兴 《中国医学前沿杂志(电子版)》 2010年第1期75-80,共6页
1 背景 美国疼痛学会2004年3月15日颁布的<骨关节炎、类风湿关节炎、儿童慢性关节炎疼痛治疗指南>以及中华医学会骨科学分会修订的<骨关节炎诊治指南(2007版)>[1]中均指出,骨关节炎(Osteoarthritis,OA)使用口服药物如非甾... 1 背景 美国疼痛学会2004年3月15日颁布的<骨关节炎、类风湿关节炎、儿童慢性关节炎疼痛治疗指南>以及中华医学会骨科学分会修订的<骨关节炎诊治指南(2007版)>[1]中均指出,骨关节炎(Osteoarthritis,OA)使用口服药物如非甾体抗炎药(NSAIDs)、环氧化酶-2(COX-2)选择性抑制剂、对乙酰氨基酚等疗效不佳或者无法使用时,可进行玻璃酸钠(hyaluronic acid,HA)关节腔内注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玻璃酸钠 关节腔内注射 肩峰下滑囊 关节穿刺 后侧入路 骨科 研讨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侧关节突切除椎间隙松解矫形术与经椎弓根椎体截骨术治疗创伤后僵硬性胸腰椎后凸畸形的疗效对比
13
作者 陈志科 张浩 +6 位作者 刘浩 黄康康 张建 阳俊杰 张鹏鑫 李广州 王清 《中国脊柱脊髓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589-597,共9页
目的:探讨双侧关节突切除、椎间隙松解(spinal joints release,SJR)矫形术与经椎弓根椎体截骨(pedicle subtraction osteotomy,PSO)矫形术治疗创伤后僵硬性胸腰椎后凸畸形(rigid post-traumatic thoracolumbar kyphosis,RPTK)的早期临... 目的:探讨双侧关节突切除、椎间隙松解(spinal joints release,SJR)矫形术与经椎弓根椎体截骨(pedicle subtraction osteotomy,PSO)矫形术治疗创伤后僵硬性胸腰椎后凸畸形(rigid post-traumatic thoracolumbar kyphosis,RPTK)的早期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西南医科大学附属医院自2016年1月~2022年6月应用SJR或PSO矫形术治疗的45例RPTK患者,根据矫形技术不同分为SJR组(25例)与PSO组(20例),SJR组男性13例,女性12例;顶椎分布:T114例,T1210例,L110例,L21例。PSO组男性9例,女性11例;顶椎分布:T114例,T126例,L17例,L23例。两组患者性别、年龄、体质指数、病程、随访时间、顶椎分布无统计学差异(P>0.05)。收集并比较两组患者手术相关资料,包括:内固定节段、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术中及术后并发症等临床数据。收集并分析两组患者术前和术后14d、3个月及末次随访时的腰背部疼痛视觉模拟量表(visual analogue scale,VAS)评分、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swestry disability index,ODI);通过术前和术后3个月、末次随访时美国脊柱损伤协会(American Spinal Injury Association,ASIA)分级、SF-36量表生理总评分(physical component score,PCS)和心理总评分(mental component score,MCS)评估神经功能及生活质量。收集并比较两组术前、术后各随访时间点整体后凸Cobb角(global kyphosis,GK)、GK矫正率、胸腰段后凸角(thoracolumbar kyphosis,TLK)等影像学参数。结果:所有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SJR组及PSO组均各出现1例硬脊膜破裂及1例肋间神经痛,无其他并发症发生。SJR组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分别为261.2±43.5min、446.0±144.1mL、292.3±99.0mL,PSO组分别为326.5±68.4min、1166.0±390.1mL、505.8±99.2mL,SJR组的手术时间更短、术中出血量及术后引流量更少(P<0.001)。两组内固定节段无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患者术后14d、术后3个月及末次随访时的腰背部疼痛VAS评分、ODI均较术前明显降低(P<0.05),且术后各时间点组间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术后3个月、末次随访时PCS、MCS均较术前显著性升高,SJR组术后3个月的PCS较PSO组高(51.3±3.9分vs 46.2±5.0分,P<0.001)。两组术前GK、TLK无统计学差异(P>0.05),术后14d、3个月及末次随访时的GK、TLK均较术前明显减小(P<0.05),且术后各随访时间点组间比较无统计学差异;两组术后各随访时间点GK矫正率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SJR与PSO矫形术治疗RPTK均能取得满意的早期临床疗效,SJR矫形术较PSO手术时间短、术中出血量和术后引流量少,早期SF-36量表评分改善更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创伤后僵硬性胸腰椎后凸畸形 经椎弓根椎体截骨 椎间隙松解技术 矫形 疗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玻璃酸钠在骨科和运动医学相关疾病中的应用专家共识(2017年修订版)解读 被引量:4
14
作者 李棋 毛云鹤 李箭 《中国医学前沿杂志(电子版)》 2017年第11期9-13,共5页
2017年11月14日,《玻璃酸钠在骨科和运动医学相关疾病中的应用专家共识(2017年修订版)》正式发布,该共识对玻璃酸钠的来源、作用机制、药物代谢、安全性、不良反应、适应证、禁忌证等方面进行了全面修订,其中作用机制、适应证等内容修... 2017年11月14日,《玻璃酸钠在骨科和运动医学相关疾病中的应用专家共识(2017年修订版)》正式发布,该共识对玻璃酸钠的来源、作用机制、药物代谢、安全性、不良反应、适应证、禁忌证等方面进行了全面修订,其中作用机制、适应证等内容修改幅度较大,更为适用和细化。本文就其重要更新内容进行简介和解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玻璃酸钠 专家共识 骨科 运动医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汶川地震期间骨科的临床护理教学 被引量:1
15
作者 安晶晶 黄怡 +1 位作者 袁秀蓉 宁宁 《护理学杂志》 2008年第22期51-53,共3页
目的探讨在汶川地震特殊时期骨科临床护理教学的新模式。方法通过强化石膏牵引的护理、四肢骨折患者的康复指导、脊柱损伤患者的皮肤护理,增加了急救护理知识、操作技能培训和心理干预等教学内容,采取分组合作、小组讨论等教学方法,对... 目的探讨在汶川地震特殊时期骨科临床护理教学的新模式。方法通过强化石膏牵引的护理、四肢骨折患者的康复指导、脊柱损伤患者的皮肤护理,增加了急救护理知识、操作技能培训和心理干预等教学内容,采取分组合作、小组讨论等教学方法,对地震期间在我院骨科实习的38名护生进行临床教学。结果充分调动了护生的积极性,专科理论操作水平均有明显提高,护生的专业思想稳定。结论在特大灾害救护的特殊时期对护生进行综合临床教学,对提高护生急救、组织协调能力,正确面对困难等方面具有积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学生 护理 汶川地震 骨科 临床护理教学 教学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托管医院的护理管理模式探析
16
作者 廖燕 李欢 +2 位作者 宁宁 谷波 胡雪珍 《护理学杂志》 CSCD 2014年第8期66-68,共3页
目的探讨托管医院的护理管理模式。方法通过依托本部的护理管理理念,坚持"一体化管理"原则,从护理管理人员结构的调整、管理模式、方法的变更等方面积极创新,将护理管理扁平化。结果运营9个月,总体运营收入及护理质量、患者... 目的探讨托管医院的护理管理模式。方法通过依托本部的护理管理理念,坚持"一体化管理"原则,从护理管理人员结构的调整、管理模式、方法的变更等方面积极创新,将护理管理扁平化。结果运营9个月,总体运营收入及护理质量、患者满意率提高。结论对托管医院的"一体化管理"有效保障了护理质量与安全,提高了护理工作的满意度,强化了优质护理服务理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护理管理模式 医院托管 一体化管理 护理管理扁平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19年美国骨科医师学会(AAOS)肩袖损伤临床实践指南解读 被引量:98
17
作者 张凯搏 唐新 +1 位作者 李箭 付维力 《中国运动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403-412,共10页
2019年美国骨科医师协会(AAOS)基于1966~2018年经同行评议发表的关于肩袖损伤治疗的系统评价和随机对照试验(RCT)以及2010年首次发布的适用于全球的肩袖疾病的诊断、评估、预防和治疗的临床实践指南,更新发布了新版的实践指南。新版指... 2019年美国骨科医师协会(AAOS)基于1966~2018年经同行评议发表的关于肩袖损伤治疗的系统评价和随机对照试验(RCT)以及2010年首次发布的适用于全球的肩袖疾病的诊断、评估、预防和治疗的临床实践指南,更新发布了新版的实践指南。新版指南对肩袖疾病诊断,非手术治疗、手术治疗以及术前术后管理等方面内容制定了推荐意见,并按不同证据强度对指南证据进行了分级。本文对该指南进行解读,以期为中国医务工作者和指南制定者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肩袖损伤 肩袖疾病 指南解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平面X线辅助全髋关节置换术前三维规划技术流程专家共识(2024年版) 被引量:1
18
作者 王娟 李慧武 +25 位作者 杨佩 曹力 陈云苏 冯尔宥 关振鹏 黄伟 雷鹏飞 李春宝 李凭跃 李晓明 饶志涛 田华 童培健 王飞 王广积 王燎 王伟 夏亚一 许鹏 姚琦 于腾波 张国强 周宗科 王坤正 蔡宗远 侯志勇 《医用生物力学》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016-1025,共10页
全髋关节置换手术(total hip arthroplasty,THA)是治疗老年股骨颈骨折、中晚期股骨头坏死及终末期髋关节骨关节炎的有效手段。然而,THA术后仍存在假体无菌性松动、周围骨折和假体脱位等严重并发症,使得THA术前选择合适的髋关节假体型号... 全髋关节置换手术(total hip arthroplasty,THA)是治疗老年股骨颈骨折、中晚期股骨头坏死及终末期髋关节骨关节炎的有效手段。然而,THA术后仍存在假体无菌性松动、周围骨折和假体脱位等严重并发症,使得THA术前选择合适的髋关节假体型号和放置位置成为手术医师面临的重要挑战。目前常用的THA术前规划方法主要依赖二维X线或三维CT的静态影像,未能充分考虑髋关节在负重以及运动、腰椎-髋关节联合变化以及假体运动过程中撞击等问题。近年来,双平面X线影像系统作为一种新型在体、动态放射成像技术,为THA术前规划提供了全面、准确的动态三维数据。但目前关于双平面X线辅助THA术前三维规划的技术流程和专家共识尚未建立,影响了该技术的推广和应用。鉴于此,全国骨科专家和相关专业代表共同讨论提出7个共识问题,并通过对与会专家推荐意见的问卷调查得出“专家推荐率”和“强烈推荐率”。本共识旨在为双平面X线辅助THA术前三维规划技术的规范化应用提供指导和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髋关节置换手术 双平面X线影像系统 术前三维规划 技术流程 专家共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后交叉韧带临床手术方案对重建移植物的磨损与生物力学影响研究
19
作者 金鑫 黄锡豪 +3 位作者 李箭 李棋 靳忠民 李俊言 《医用生物力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S01期28-28,共1页
目的研究3种后交叉韧带(posterior cruciate ligament,PCL)重建术对PCL移植物的磨损与生物力学行为。方法(1)30个猪膝关节样本平均分配至3个PCL重建术式组(A组解剖重建组,B组低位重建组,C组Inlay重建组),将重建手术处理后的样本置于PRO... 目的研究3种后交叉韧带(posterior cruciate ligament,PCL)重建术对PCL移植物的磨损与生物力学行为。方法(1)30个猪膝关节样本平均分配至3个PCL重建术式组(A组解剖重建组,B组低位重建组,C组Inlay重建组),将重建手术处理后的样本置于PROSIM膝关节模拟机中,以缩放后的步态曲线进行30万次循环加载。加载完成后取下移植物,以20 mm/min在INSTRON拉伸试验机中对移植物进行拉伸至断裂,获取移植物的载荷-位移关系,比较组间移植物的拉断载荷,载荷越大,表明磨损越小,进而说明该种重建术式更佳。(2)在FEBio软件中进行有限元分析,观察“转角效应”(critical corner and killer turn)对移植物的生物力学行为,分析不同术式下移植物与骨隧道的接触情况。结果(1)拉断载荷显示:A组(530.5±176.3 N)与B组(564.3±249.2 N)显著性低于C组(920.7±201.7N)(P<0.05)和完整移植物(1077.8±127.6 N)(P<0.001),其中A组与B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1.000),C组与完整韧带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695)。(2)有限元所得接触力与位置和实验结果一致。结论(1)在减小移植物磨损中,C组移植物磨损低于A组和B组;(2)移植物股骨侧存在磨损,导致C组强度低于完整移植物强度,也让B组的移植物强度显著降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后交叉韧带 移植物 重建手术 重建术式 生物力学 临床手术 平均分配 拉断载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双下肢全长片和深度学习的骨肌建模方法对膝关节内外侧接触力的估计精度验证
20
作者 聂涌 王俊清 李康 《医用生物力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S01期33-33,共1页
目的验证利用基于双下肢全长片的骨肌建模方法建立的骨肌模型是否可以提高膝关节内外侧接触力的估计精度。方法采用一例包含了定制膝关节假体的开源数据库。该数据库包含了双下肢全长片以及同步的标记点轨迹、地面反作用力和在体膝关节... 目的验证利用基于双下肢全长片的骨肌建模方法建立的骨肌模型是否可以提高膝关节内外侧接触力的估计精度。方法采用一例包含了定制膝关节假体的开源数据库。该数据库包含了双下肢全长片以及同步的标记点轨迹、地面反作用力和在体膝关节接触力。根据本课题组前期提出的基于深度学习的双下肢全长片建模方法,利用从双下肢全长片中提取的关键解剖参数建立个性化骨肌模型。同时,采用基于表面标记点的线性缩放方法建立骨肌模型。在Open Sim软件中,分别对这两种方法建立的骨肌模型进行骨肌仿真,计算膝关节内侧和外侧接触力。采用均方根误差和峰值误差来评估骨肌仿真估计和在体测量的膝关节内外侧接触力之间的差异。结果相比基于表面标记点的线性缩放方法,基于深度学习的双下肢全长片建模方法使膝关节内外侧接触力的均方根误差分别降低了38.3%和41.3%,同时膝关节内外侧接触力的平均峰值误差分别减少了50.0%和49.3%。结论基于深度学习的双下肢全长片建模方法可以取得比基于表面标记点的线性缩放方法更加精确的膝关节内外侧接触力估计,尤其是针对膝骨关节炎患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表面标记 膝关节内侧 膝骨关节炎 深度学习 膝关节假体 骨肌 接触力 均方根误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9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