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1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原发结外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患者临床特征及预后分析
1
作者 易思 李霞 +5 位作者 陶欢 马洪兵 季杰 吴俣 牛挺 贾永前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711-1718,共8页
目的:探讨原发结外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EN-DLBCL)的临床特征、基因突变谱特点、疗效及预后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1月至2023年1月在华西医院就诊且具有完整临床资料的382例原发结外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患者,分析其临床特征、基因... 目的:探讨原发结外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EN-DLBCL)的临床特征、基因突变谱特点、疗效及预后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1月至2023年1月在华西医院就诊且具有完整临床资料的382例原发结外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患者,分析其临床特征、基因突变谱特点、疗效及预后因素。结果:382例EN-DLBCL患者的中位年龄为56(18-89)岁。男女比例为1.12∶1,常见原发部位为胃肠道(31.7%)、韦氏环(19.1%)及乳腺(7.1%)。基因突变共累及51种,最常见的基因突变类型为TP53(32.5%)、MYD88(32.5%)、CD79B(30.0%)。中位随访时间为63个月,5年无进展生存(PFS)率为74.5%,5年总生存(OS)率为89.6%。影响患者PFS的不良因素有:>1个结外部位受累(P<0.001)、P53≥50%(P<0.001)、C-myc>50%/Bcl-2>70%的高双表达(hDEL)(P<0.001);影响患者OS的不良因素有:>1个结外部位受累(P<0.001)、P53≥50%(P<0.001)、高双表达(hDEL)(P<0.001)。化疗联合局部放疗有助于改善患者PFS(P=0.041)和OS(P=0.003);R-CHOP+X小分子靶向药物治疗未能显示PFS(P=0.075)及OS(P=0.767)获益。在40例中高危行二代测序患者中,MYD88和/或CD79B突变阳性(MCD亚型)患者均联合BTKi治疗与MYD88及CD79B突变均阴性患者在PFS(P=0.849)与OS(P=0.500)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EN-DLBCL可累及全身多处结外器官或组织,TP53、MYD88及CD79B是EN-DLBCL最常见的基因突变类型。中高危MCD亚型阳性的患者采用BTKi的疗效不劣于MCD阴性的对照组患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发结外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 临床特点 基因突变 预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沉默circ_0000502对多发性骨髓瘤细胞生物学行为的影响
2
作者 王丹丹 饶琦 郭彩玲 《医学研究与战创伤救治》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934-938,共5页
目的探讨沉默circ_0000502对多发性骨髓瘤细胞生物学行为的影响及其可能作用机制。方法qRT-PCR法检测多发性骨髓瘤患者和健康体检者(对照组)血清中circ_0000502、miR-338-3p的表达量;体外培养人多发性骨髓瘤细胞RPMI-8226,将si-NC、si-c... 目的探讨沉默circ_0000502对多发性骨髓瘤细胞生物学行为的影响及其可能作用机制。方法qRT-PCR法检测多发性骨髓瘤患者和健康体检者(对照组)血清中circ_0000502、miR-338-3p的表达量;体外培养人多发性骨髓瘤细胞RPMI-8226,将si-NC、si-circ_0000502、miR-NC、miR-338-3p mimic、si-circ_0000502与miR-338-3p inhibitor(共转染)分别转染至RPMI-8226细胞,分别记为si-NC组、si-circ_0000502组、miR-NC组、miR-338-3p mimic组、si-circ_0000502+miR-338-3p inhibitor组,以正常培养的细胞作为正常培养组;CCK-8实验检测细胞增殖;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率;划痕实验检测细胞迁移能力;验证circ_0000502与miR-338-3p的靶向关系;Western blot法检测Cleaved-caspase3蛋白表达量。结果与对照组circ_0000502(1.01±0.15)和miR-338-3p(1.03±0.12)表达量比较,多发性骨髓瘤患者中circ_0000502的表达量(5.39±0.26)升高,miR-338-3p的表达量(0.25±0.05)降低(P<0.05)。沉默circ_0000502或过表达miR-338-3p可使细胞活力和划痕愈合率降低,凋亡率和Cleaved-caspase3蛋白水平升高(P<0.05);circ_0000502能够靶向结合miR-338-3p,并可负向调控miR-338-3p的表达;下调miR-338-3p可减弱沉默circ_0000502对RPMI-8226细胞活力、划痕愈合率、凋亡率及Cleaved-caspase3蛋白水平的影响(P<0.05)。结论沉默circ_0000502可通过靶向调控miR-338-3p而抑制多发性骨髓瘤细胞增殖、迁移,并诱导细胞凋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发性骨髓瘤 circ_0000502 miR-338-3p 细胞增殖 凋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骨髓增殖性肿瘤中JAK2V617F突变与Ⅰ型细胞因子受体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12
3
作者 成志勇 黄月华 +5 位作者 梁文同 王宝艳 王亚丽 孙雪珊 田赫 潘崚 《中国全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9期1019-1022,共4页
目的探讨促红细胞生成素受体(EPOR)、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受体(G-CSFR)、血小板生成素受体(MPL)在骨髓增殖性肿瘤(MPN)中的表达情况及其与JAK2V617F突变的相关性。方法选取44例BCR/ABL阴性MPN患者[包括16例真性红细胞增多症(PV)、14例原... 目的探讨促红细胞生成素受体(EPOR)、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受体(G-CSFR)、血小板生成素受体(MPL)在骨髓增殖性肿瘤(MPN)中的表达情况及其与JAK2V617F突变的相关性。方法选取44例BCR/ABL阴性MPN患者[包括16例真性红细胞增多症(PV)、14例原发性血小板增多症(ET)、14例原发性骨髓纤维化(IMF)患者]、11例慢性粒细胞白血病(CML)患者和20例健康志愿者(正常对照组)。应用定量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FQ-RT-PCR)技术检测上述受检者的骨髓或外周血JAK2V617F突变及EPOR、G-CSFR、MPL的mRNA表达情况。结果在44例BCR/ABL阴性的MPN患者中有26例(59.1%)存在JAK2V617F点突变,而在11例CML患者和20例正常对照者中未检测到JAK2V617F突变。BCR/ABL阴性MPN初治患者EPOR、G-CSFR的mRNA表达水平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而MPL的mRNA表达水平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CML患者EPOR、G-CSFR、MPL的mRNA表达水平均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BCR/ABL阴性JAK2V617F突变阳性与阴性初治组患者EPOR、G-CSFR、MPL的mRNA表达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Ⅰ型细胞因子和(或)JAK2V617F参与了MPN的发病;Ⅰ型细胞因子受体在多种造血系统肿瘤疾病中高表达,但对MPN的发病并非决定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髓增殖异常-骨髓增殖性疾病 受体 细胞因子 JAK2V617F 突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TEN基因逆转白血病多因素多药耐药机制探讨 被引量:6
4
作者 成志勇 李琳 +6 位作者 王亚丽 李华 颜晓燕 蒋丽媛 田赫 贾志强 潘崚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142-147,共6页
目的研究分析野生型PTEN基因对多柔比星(阿霉素,ADM)耐药人红白血病细胞系K562/ADM多药耐药(MDR)逆转的作用机制。方法将携带野生型PTEN基因的腺病毒载体(Ad-PTEN-GFP)或空载体(Ad-GFP)感染ADM耐药的K562/ADM细胞,流式细胞术检测感染效... 目的研究分析野生型PTEN基因对多柔比星(阿霉素,ADM)耐药人红白血病细胞系K562/ADM多药耐药(MDR)逆转的作用机制。方法将携带野生型PTEN基因的腺病毒载体(Ad-PTEN-GFP)或空载体(Ad-GFP)感染ADM耐药的K562/ADM细胞,流式细胞术检测感染效率,在感染3 d内联合应用不同浓度的ADM、阿糖胞苷(Ara-C)或三氧化二砷(As2O3),通过MTT法检测细胞增殖,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率,根据IC50计算药物逆转倍数,观察PTEN基因对上述化疗药物MDR逆转作用。同时采用荧光定量PCR检测PTEN、NF-κB、MDR1、MDR相关蛋白(MRP)及凋亡相关基因Bcl-2、Bcl-xL及Bax水平变化,蛋白质印迹检测PTEN、Akt、p-Akt、P65水平变化。结果以感染复数为200感染第3天后,Ad-PTEN-GFP感染与化疗药物联合作用组K562/ADM细胞增殖抑制率、凋亡率均高于Ad-GFP与化疗药物联合作用组(P<0.05),PTEN感染能增加K562/ADM对ADM、Ara-C、As2O3的敏感性,逆转倍数分别为3.80、2.65、2.64。与Ad-GFP组相比,Ad-PTEN-GFP感染K562/ADM细胞3 d后p-Akt与P65蛋白表达下调,NF-κB、MDR1、Bcl-2、Bcl-xLmRNA表达下调,Bax mRNA表达上调。结论野生型PTEN基因可能通过抑制Akt信号转导通路进一步调控下游信号分子,通过下调NF-κB、MDR1、Bcl-2及上调Bax等多种信号分子逆转K562/ADM细胞的多药耐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血病 肿瘤抗药性 多药耐药 PTEN磷酸水解酶 AKT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运用Delphi法对专科护士培训方案的研究 被引量:27
5
作者 陈凤姣 冷亚美 +1 位作者 王颖莉 李继平 《护理学杂志》 CSCD 2015年第1期44-48,共5页
目的探讨适合我国专科护士的培训方案。方法在专家访谈和文献回顾的基础上设计专科护士培训方案,并通过预试验修改形成结构式的第1轮咨询问卷,向32名专家进行三轮咨询。结果三轮问卷的应答率依次为96.9%(31/32)、100%(31/31)和96.8%(30/... 目的探讨适合我国专科护士的培训方案。方法在专家访谈和文献回顾的基础上设计专科护士培训方案,并通过预试验修改形成结构式的第1轮咨询问卷,向32名专家进行三轮咨询。结果三轮问卷的应答率依次为96.9%(31/32)、100%(31/31)和96.8%(30/31),专家建议率依次为77.4%(24/31)、48.4%(15/31)和26.7%(8/30)。专家熟悉系数、判断系数和权威系数分别为0.82、0.87和0.85。专家对74个条目达成一致性意见,涉及培训对象、机构与师资、培训目标、培训时间和课程、结业考核5个方面。结论设计的培训方案涉及专科护士培训的对象、机构和师资、培训目标、培训方法、结业考核5方面,培训方案可靠性和现实指导性较强,有利于规范我国专科护士培训,保证专科护理人才建设和服务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专科护士 继续教育 培养方案 德尔菲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熊去氧胆酸治疗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术后早期胆汁淤滞性肝病观察 被引量:4
6
作者 陈心传 刘霆 +3 位作者 贾永前 何川 李建军 黄杰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251-253,共3页
目的探讨熊去氧胆酸(ursodeoxycholic acid,UDCA)治疗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allogeneic hematopoietic stem cell transplantation,allo-HSCT)术后早期胆汁淤滞性肝病的价值。方法选取2003-2007年本院行allo-HSCT术后诊断早期胆汁淤滞... 目的探讨熊去氧胆酸(ursodeoxycholic acid,UDCA)治疗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allogeneic hematopoietic stem cell transplantation,allo-HSCT)术后早期胆汁淤滞性肝病的价值。方法选取2003-2007年本院行allo-HSCT术后诊断早期胆汁淤滞性肝病患者26例,序贯入组,分为观察组(12例)和对照组(14例)。观察组应用UDCA口服14mg.kg-1.d-1,治疗14d;对照组S-腺苷蛋氨酸静脉点滴,1g/d,治疗14d。治疗前后分别检测2组患者总胆红素(TB)、直接胆红素(DB)、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γ-谷氨酰转肽酶(GGT)及血清碱性磷酸酶(ALP)的含量,并观察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显效7例,有效3例,无效2例;对照组显效3例,有效3例,无效8例。结论UDCA治疗allo-HSCT术后早期胆汁淤滞性肝病安全有效,患者耐受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术 胆汁淤滞性肝病 熊去氧胆酸 S-腺苷蛋氨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初发急性髓系白血病诱导化疗后外周血MRD早期检测与临床疗效的关系 被引量:4
7
作者 钟旭姝 兰菲 +3 位作者 崔旭 蒋能刚 朱焕玲 贾永前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57-61,共5页
本研究旨在检测初发急性髓系白血病(AML)患者诱导化疗第8天外周血残存的白血病细胞数量,探索其与诱导缓解及生存时间之间的关系。收集华西医院血液科2009年9月至2010年6月的29例初发AML患者的临床和实验室资料,其中男13例,女16例,中位年... 本研究旨在检测初发急性髓系白血病(AML)患者诱导化疗第8天外周血残存的白血病细胞数量,探索其与诱导缓解及生存时间之间的关系。收集华西医院血液科2009年9月至2010年6月的29例初发AML患者的临床和实验室资料,其中男13例,女16例,中位年龄41(16-75)岁。根据初诊时白血病相关免疫表型特征(LAIP),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患者诱导化疗第8天外周血微小残留病(MRD)细胞数量;应用Kaplan-Meier法计算生存曲线,对数秩检验进行单因素生存分析,观察患者外周血化疗第8天MRD水平与治疗后完全缓解率(CR)及总体生存率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29例AML患者经第1疗程化疗后,7例外周血MRD水平低于0.01%(阴性组),其余22例外周血MRD水平高于0.01%(0.08%-55%,阳性组);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WBC、乳酸脱氢酶水平、骨髓原始细胞比例等均无统计学差异。7例MRD阴性组中6例达CR(86%),22例MRD阳性组中6例达CR(27%),CR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时间1-28个月(中位时间15个月),MRD阴性组患者中位生存期为19个月,MRD阳性组患者中位生存期为9个月(P<0.05),MRD阴性组1年生存率(100%)明显高于阳性组(39.4%,P<0.01)。结论: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AML患者诱导化疗后第8天外周血MRD水平能较好的预测患者的CR率与长期生存率,MRD阴性患者有更高的CR率和更长的生存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髓系白血病 残存白血病细胞 流式细胞术 早期检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静脉输血和静脉输液护理成本研究 被引量:8
8
作者 冷亚美 王颖莉 陈凤姣 《护理学杂志》 CSCD 2016年第15期48-50,共3页
目的核算静脉输血和静脉输液的实际护理成本,为合理制定护理项目价格提供参考。方法抽取血液内科22名护士进行静脉输血和静脉输液工时测量,收集相关管理数据,采用项目成本阶梯分摊法计算静脉输血和输液的实际护理成本,并与四川省现行收... 目的核算静脉输血和静脉输液的实际护理成本,为合理制定护理项目价格提供参考。方法抽取血液内科22名护士进行静脉输血和静脉输液工时测量,收集相关管理数据,采用项目成本阶梯分摊法计算静脉输血和输液的实际护理成本,并与四川省现行收费标准进行对比分析。结果静脉输血和静脉输液的实际护理成本为每次35.52元和15.09元,均高于现行收费标准(6.00元/次);静脉输血的实际成本约为静脉输液的2.35倍。结论静脉输血和静脉输液的现行收费标准与临床实际投入的护理成本偏差较大,护理价值未能充分体现;静脉输血与静脉输液宜区别定价,以体现二者的实际成本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静脉输血 静脉输液 成本分析 护理价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专科护士的相关问题分析 被引量:17
9
作者 陈凤姣 李继平 《护理学杂志》 CSCD 2017年第24期68-71,共4页
目的探讨我国专科护士的相关问题,以期为统一相关认识、促进行业发展提供参考。方法采用改良Delphi法,针对我国专科护士的概念、命名、角色定位和核心能力对31名专家进行2轮咨询。结果 2轮问卷回收率分别为96.9%和100%。专家熟悉系数0.... 目的探讨我国专科护士的相关问题,以期为统一相关认识、促进行业发展提供参考。方法采用改良Delphi法,针对我国专科护士的概念、命名、角色定位和核心能力对31名专家进行2轮咨询。结果 2轮问卷回收率分别为96.9%和100%。专家熟悉系数0.82,判断系数0.87,权威系数0.85。所有问题形成一致性意见:命名宜为"专科护士",且其含义与"临床护理专家"不同(54.8%);概念是指在某专科领域具有一定的工作经历,经过该专科领域系统化的理论和实践培训,并通过考核获得医疗卫生行政部门认可的相应资格证书,能熟练运用专科护理知识和技术为服务对象提供专业化护理服务的注册护士(93.5%);角色定位包括专科护理提供者(100.0%)、教育/咨询者(100.0%)、沟通/协调者(96.8%)、研究者(83.9%);核心能力包括专业实践能力(100.0%)、教育/咨询能力(100.0%)、临床决策能力(96.8%)、沟通/协调能力(93.5%)、专业发展能力(90.3%)。结论我国专科护士的发展应遵循初级到高级的渐进过程,目前的专科护士尚不属于高级层次,但仍需承担部分研究者的角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专科护士 命名 概念 角色 能力 DELPHI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输液性静脉炎预防研究进展 被引量:15
10
作者 陈凤姣 毛凌 《护理学杂志》 CSCD 2016年第19期111-112,F0003,共3页
国内外近10年输液性静脉炎预防研究文献显示,置管前用地塞米松预处理导管,置管后用新型敷料(水胶体、水凝胶)或新鲜植物(马铃薯、芦荟)外敷,输液时选用带过滤装置的输液器、适当加快输液速度有助于预防输液性静脉炎;置管时选择特定的穿... 国内外近10年输液性静脉炎预防研究文献显示,置管前用地塞米松预处理导管,置管后用新型敷料(水胶体、水凝胶)或新鲜植物(马铃薯、芦荟)外敷,输液时选用带过滤装置的输液器、适当加快输液速度有助于预防输液性静脉炎;置管时选择特定的穿刺部位、导管维护时选用特殊的固定装置、缩短静脉导管的留置时间对输液性静脉炎并无预防作用。但由于方法学缺陷、样本量较小、论证强度不足,以及不同研究结果尚存差异,部分措施的有效性还需进一步验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输液性静脉炎 预防措施 共识 差异 综述文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35例急性髓系白血病患者血浆游离DNA FLT3-ITD的检测及临床意义 被引量:2
11
作者 钟凌 孟文彤 +2 位作者 郑沁 周健 贾永前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2009年第5期1144-1148,共5页
本研究检测急性髓系白血病(AML)患者外周血血浆游离DNAFLT3内部串联重复序列(internal tandem duplication,ITD)并探讨其临床意义。提取235例AML患者血浆游离DNA并以PCR扩增看家基因globin作为判定标准,通过PCR方法检测FLT3-ITD,并与骨... 本研究检测急性髓系白血病(AML)患者外周血血浆游离DNAFLT3内部串联重复序列(internal tandem duplication,ITD)并探讨其临床意义。提取235例AML患者血浆游离DNA并以PCR扩增看家基因globin作为判定标准,通过PCR方法检测FLT3-ITD,并与骨髓或外周血白血病细胞DNA检测结果进行比较。结果表明:235例AML患者中,190例患者血浆游离DNA扩增出globin基因。188例初诊、复发或难治患者中,血浆游离DNA发生FLT3-ITD突变35例(19%,35/188),与病人白血病细胞DNA检测结果完全一致。47例临床缓解患者中,有2例血浆游离DNA扩增出globin基因并检出FLT3-ITD突变,而其细胞来源DNA均为阴性。2例患者均早期复发。与FLT3-野生型(wt)相比,FLT3-ITD突变患者白细胞计数、CD7、CD56表达等明显升高,CR率降低。结论:AML患者血浆中可以检测出白血病细胞特异性的血浆游离DNA,与直接检测白血病细胞结果一致。对骨髓缓解期病人残留白血病(MRD)的检测,血浆游离DNA具有更高的敏感性。FLT3-ITD的检测对AML患者的预后及疗效判断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髓系白血病 血浆 脱氧核糖核酸 FLT3-ITD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成人系统性EB病毒阳性T淋巴细胞增殖性疾病1例并文献复习 被引量:1
12
作者 沈恺 陈心传 +2 位作者 刘霆 朱焕玲 徐娟 《重庆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7期998-1000,共3页
EB病毒阳性淋巴细胞增殖性疾病(Epstein—Bar rvirus positive lymphoproliferative disease,EBV+LPD)既往被归于慢性活动性EB病毒感染(chronic active Epstein—Barr virus in—fection,CAEBV)范畴,是一组界于肿瘤和非肿瘤疾... EB病毒阳性淋巴细胞增殖性疾病(Epstein—Bar rvirus positive lymphoproliferative disease,EBV+LPD)既往被归于慢性活动性EB病毒感染(chronic active Epstein—Barr virus in—fection,CAEBV)范畴,是一组界于肿瘤和非肿瘤疾病之间的疾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活动性EB病毒感染 淋巴细胞增殖性疾病 文献复习 阳性 非肿瘤疾病 系统 成人 BARR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细胞免疫异常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
13
作者 许芳 刘霆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2003年第6期673-677,共5页
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 (MDS)是以造血细胞的异常克隆性增生、全血细胞减少并伴有病态造血为特征的一类疾病 ,其发病机制涉及染色体异常或基因突变、免疫异常、环境等多种因素 ,目前普遍认为是一种多因素异常所致的多步骤病理过程。越来越... 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 (MDS)是以造血细胞的异常克隆性增生、全血细胞减少并伴有病态造血为特征的一类疾病 ,其发病机制涉及染色体异常或基因突变、免疫异常、环境等多种因素 ,目前普遍认为是一种多因素异常所致的多步骤病理过程。越来越多的研究结果显示 :细胞免疫的异常在MDS发病过程中起了重要作用 ,尤其是有关T细胞异常活化 ,免疫应答 ,各阶段细胞因子异常表达 ,以及对MDS免疫治疗的临床研究也为揭示其免疫异常提供了大量佐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 免疫异常 细胞免疫 MDS 造血细胞 白血病 肿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组人红细胞生成素对骨髓瘤细胞株MPC-11作用的体外研究 被引量:1
14
作者 曾艳 周佳丽 徐才刚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1460-1465,共6页
目的:探讨重组人红细胞生成素(recombinant human erythropoietin,rhEPO)在体外对骨髓瘤细胞株有无抗瘤作用及其作用机制,以便为rhEPO治疗多发性骨髓瘤(multiple myeloma,MM)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取对数生长期骨髓瘤细胞株MPC-11细胞以1&... 目的:探讨重组人红细胞生成素(recombinant human erythropoietin,rhEPO)在体外对骨髓瘤细胞株有无抗瘤作用及其作用机制,以便为rhEPO治疗多发性骨髓瘤(multiple myeloma,MM)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取对数生长期骨髓瘤细胞株MPC-11细胞以1×10~4/ml密度接种入96孔培养板中。实验设置对照组及rhEPO组(rhEPO终浓度分别为20、40、60、80、100、200、400 U/ml)。在细胞培养后收集各时间点(1、2、3、4、5、6 d)各组细胞,应用CCK-8法检测各组细胞的增殖活性,Annexin V/PI双染法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情况,并提取各组细胞上清液,用酶联免疫定量分析(ELISA)法检测细胞上清液中IL-6、IgG和kappa轻链的水平。结果:流式细胞术结果显示:经200 U/ml rhEPO处理后的MPC-11细胞在培养21 d后细胞凋亡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经400 U/ml rhEPO处理后的MPC-11细胞分别培养10、15、21 d后,其细胞凋亡率均分别高于相同时间节点的对照组(P<0.05),且细胞凋亡率随rhEPO浓度的增加和作用时间的延长而增高(P<0.05)。ELISA结果显示:rhEPO作用MPC-11细胞株15 d,400 U/ml rhEPO组细胞上清液中IL-6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而在21 d,经100、200、400U/ml rhEPO作用下细胞上清液中的IL-6水平降低(P<0.05);培养21 d时,400 U/ml rhEPO组细胞上清液中的IgG、Kappa轻链水平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rhEPO可明显诱导MPC-11骨髓瘤细胞株凋亡,且与剂量和时间相关;可降低MPC-11细胞株所分泌的IgG、Kappa轻链水平,且与作用时间呈正向变化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组人促红细胞生成素 MPC-11骨髓瘤细胞株 IL-6 免疫球蛋白IGG kappa轻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嵌合抗原受体自然杀伤细胞免疫治疗多发性骨髓瘤研究进展 被引量:3
15
作者 唐文娇 李燕 +2 位作者 郑宇欢 张丽 牛挺 《中国医学科学院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290-297,共8页
尽管新药的进展使多发性骨髓瘤(MM)患者的生存得到明显改善,但复发难治MM仍缺乏有效治疗方案,且预后差。嵌合抗原受体T细胞(CAR-T)免疫治疗技术虽然在复发难治MM中有不错的疗效,但仍存在局限性,如细胞因子释放综合征、神经毒性等不良反... 尽管新药的进展使多发性骨髓瘤(MM)患者的生存得到明显改善,但复发难治MM仍缺乏有效治疗方案,且预后差。嵌合抗原受体T细胞(CAR-T)免疫治疗技术虽然在复发难治MM中有不错的疗效,但仍存在局限性,如细胞因子释放综合征、神经毒性等不良反应和脱靶效应等。自然杀伤(NK)细胞作为机体固有免疫的重要成分,在肿瘤免疫监视中发挥重要功能,因此基于NK细胞的嵌合抗原受体自然杀伤细胞(CAR-NK)免疫治疗技术也越来越受到关注。目前CAR-NK免疫治疗MM的研究显示,多个靶点可作为CAR-NK免疫治疗技术特异性治疗靶点,并且在MM细胞及动物实验中也证实其抗肿瘤效应。本文总结了MM肿瘤微环境中NK细胞抗肿瘤机制、生物学特点和功能缺陷情况,以及CAR-NK免疫治疗MM的基础和临床研究进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发性骨髓瘤 嵌合抗原受体自然杀伤细胞 复发 难治 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OX-2抑制剂塞来昔布对FLT3-ITD突变阳性急性髓系白血病细胞体外增殖的影响及其机制研究 被引量:2
16
作者 杜丽霞 贾永前 +5 位作者 孟文彤 石芳芳 钟旭姝 麻亮亮 袁进 曾继莎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1157-1161,共5页
本研究旨在探讨塞来昔布(Celecoxib)对FLT3-ITD突变阳性急性髓系白血病细胞增殖、凋亡的影响及其机制。以不同浓度Celecoxib作用于MV4-11(FLT3-ITD+),K562(FLT3-ITD-)细胞,通过CCK-8法检测白血病细胞增殖抑制率,流式细胞术检测白血病细... 本研究旨在探讨塞来昔布(Celecoxib)对FLT3-ITD突变阳性急性髓系白血病细胞增殖、凋亡的影响及其机制。以不同浓度Celecoxib作用于MV4-11(FLT3-ITD+),K562(FLT3-ITD-)细胞,通过CCK-8法检测白血病细胞增殖抑制率,流式细胞术检测白血病细胞凋亡,Western blot法检测MEK,Mcl-1,pAkt蛋白的表达。结果表明,Celecoxib对白血病细胞MV4-11,K562细胞的增殖均有抑制作用,其对MV4-11细胞增殖抑制的IC50为(29.14±2.4)μmol/L,显著低于K562细胞的IC50浓度(39.84±1.0)μmol/L,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以20-80μmol/L浓度范围的Celecoxib作用于MV4-11细胞未观察到细胞发生明显凋亡,而同等浓度范围的Celecoxib作用于K562细胞可见凋亡率随药物浓度的增加而增高;Western blot结果显示,IC50浓度的Celecoxib作用MV4-11细胞后可明显下调MEK,Mcl-1的表达,对pAKT的表达未见明显影响,而作用K562细胞后对Mcl-1的表达轻微下调,对MEK,pAkt未见明显影响。结论:Celecoxib能够显著抑制FLT3-ITD突变阳性AML细胞的增殖,其作用机制可能与抑制MEK/Mcl-1信号通路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OX-2抑制剂 FLT3-ITD MV4-11 K56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调节性免疫细胞在多发性骨髓瘤中的临床价值研究进展 被引量:3
17
作者 邹瑞基 邹忠晴 +2 位作者 熊艳秋 饶进 张丽 《中国肿瘤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0期1033-1038,共6页
多发性骨髓瘤(multiple myeloma,MM)是骨髓浆细胞恶性增殖性疾病。尽管新药的出现显著改善了MM患者的预后,复发与耐药的问题仍有待解决,深入分析MM免疫微环境可能是潜在的突破口。免疫抑制微环境的形成是MM的突出特征,导致抗肿瘤免疫监... 多发性骨髓瘤(multiple myeloma,MM)是骨髓浆细胞恶性增殖性疾病。尽管新药的出现显著改善了MM患者的预后,复发与耐药的问题仍有待解决,深入分析MM免疫微环境可能是潜在的突破口。免疫抑制微环境的形成是MM的突出特征,导致抗肿瘤免疫监视受损,恶性浆细胞发生免疫逃逸。调节性免疫细胞是免疫抑制微环境形成的重要因素,与MM的发病、进展和耐药密切相关。随着MM进入免疫治疗时代,调节性免疫细胞在MM诊断、治疗和预后中的价值逐渐被发现,其数量或比例变化可能有助于MM早期诊断和预后评估,并有望成为新的治疗靶点。本文将对调节性免疫细胞在MM临床诊治中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发性骨髓瘤 调节性免疫细胞 诊断 治疗 预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发性骨髓瘤疾病全周期健康管理 被引量:12
18
作者 段嘉宇 崔健 +2 位作者 唐文娇 邹忠晴 张丽 《中国医学科学院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673-677,共5页
多发性骨髓瘤是以克隆性浆细胞增殖为特征的血液系统肿瘤。伴随新药和免疫治疗的发展,多发性骨髓瘤预后显著改善,半数以上患者将长期生存10年以上;因此,其疾病管理模式亟待优化。健康管理是慢性病防治的有效方法;疾病全周期健康管理理... 多发性骨髓瘤是以克隆性浆细胞增殖为特征的血液系统肿瘤。伴随新药和免疫治疗的发展,多发性骨髓瘤预后显著改善,半数以上患者将长期生存10年以上;因此,其疾病管理模式亟待优化。健康管理是慢性病防治的有效方法;疾病全周期健康管理理念要求健康管理应从疾病前期到终末期全过程实施。把全周期管理理念植入到多发性骨髓瘤的健康管理实践中,将有力且高效地指导并规范骨髓瘤疾病全周期健康管理工作切实推进。本文就多发性骨髓瘤疾病的全周期概念以及相应的健康管理内容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发性骨髓瘤 全周期 健康管理 意义未明的单克隆免疫球蛋白血症 冒烟型骨髓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后乙型病毒性肝炎防治新进展 被引量:1
19
作者 靳雪莲 董天 陈心传 《中国感染控制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1期1062-1068,共7页
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allo-HSCT)是治愈恶性血液病的有效手段,但移植患者因接受感染乙型肝炎病毒(HBV)的移植物、免疫功能严重受损等原因,术后并发乙型病毒性肝炎的风险增加。恩替卡韦和替诺福韦是目前公认用于预防allo-HSCT后乙型病... 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allo-HSCT)是治愈恶性血液病的有效手段,但移植患者因接受感染乙型肝炎病毒(HBV)的移植物、免疫功能严重受损等原因,术后并发乙型病毒性肝炎的风险增加。恩替卡韦和替诺福韦是目前公认用于预防allo-HSCT后乙型病毒性肝炎的有效药物,显著减少移植后患者的肝损伤。移植后患者的免疫重建时间长且重建规律存在异质性,导致术后监测和预防性抗HBV治疗的最佳持续时间尚未能明确。本文对allo-HSCT后HBV再激活的发生机制、乙型病毒性肝炎的特点及防治的最新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 乙型肝炎病毒再激活 乙型肝炎病毒 预防及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核因子-κB受体激活剂配体-核因子-κB受体激活剂信号传导通路在骨髓瘤骨病中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
20
作者 冯妍 唐文娇 +3 位作者 邹忠晴 崔健 张丽 牛挺 《中国医学科学院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686-692,共7页
多发性骨髓瘤是一种恶性克隆性浆细胞疾病,目前仍无法治愈,约90%多发性骨髓瘤患者在疾病的进程中出现骨髓瘤骨病,严重影响了患者的生活质量和疾病预后。骨髓瘤骨病的传统治疗包括双膦酸盐、放疗、手术治疗等。近年来随着研究证实核因子-... 多发性骨髓瘤是一种恶性克隆性浆细胞疾病,目前仍无法治愈,约90%多发性骨髓瘤患者在疾病的进程中出现骨髓瘤骨病,严重影响了患者的生活质量和疾病预后。骨髓瘤骨病的传统治疗包括双膦酸盐、放疗、手术治疗等。近年来随着研究证实核因子-κB受体激活剂配体(RANKL)-核因子-κB受体激活剂(RANK)信号传导通路在骨髓瘤骨病中发挥重要作用,为治疗骨髓瘤骨病提供了新靶点。本文就RANKL-RANK信号传导通路在骨髓瘤骨病中的发病机制及靶向治疗新进展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发性骨髓瘤 骨髓瘤骨病 核因子-κB受体激活剂配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