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感染性心内膜炎的流行病学变迁 被引量:28
1
作者 何东权 张尔永 +4 位作者 肖锡俊 董力 杨建 安琪 石应康 《中国心血管病研究》 CAS 2008年第9期647-649,共3页
目的揭示感染性心内膜炎(IE)的流行病学特点,以期提高IE的防治水平。方法收集四川大学华西医院于1996年7月至2006年6月期间治疗的IE病例,按改良的Duke标准纳入研究对象。按时间顺序,将资料分为1996年7月至2001年6月和2001年7月至2006年6... 目的揭示感染性心内膜炎(IE)的流行病学特点,以期提高IE的防治水平。方法收集四川大学华西医院于1996年7月至2006年6月期间治疗的IE病例,按改良的Duke标准纳入研究对象。按时间顺序,将资料分为1996年7月至2001年6月和2001年7月至2006年6月2组,比较IE的流行病学变迁。结果IE的发病年龄显著增大(P<0.01);60岁以上患者增加(P<0.05),30岁以下患者减少(P<0.05)。风湿性心瓣膜病基础上发生IE的构成比明显减少(P<0.05),瓣膜退行性病变基础上发生IE的构成比显著增加(P<0.05)。IE致病菌中,草绿色链球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所占比例没有明显变化;真菌比例显著增加(P<0.05)。结论IE的流行病学已发生明显变化,平均发病年龄显著增大。IE的基础心脏疾病中,风湿性心脏病减少,先天性心脏病相对增加,且已超过风湿性心脏病,成为IE最常见的基础心脏疾病。IE的致病菌中,草绿色链球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所占比例没有明显变化,草绿色链球菌仍是IE最常见的致病菌,真菌已有显著增加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感染性心内膜炎 流行病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兔体内细菌对人工心脏瓣膜的粘附及清除研究 被引量:5
2
作者 黄云超 张尔永 +4 位作者 石应康 王曦 蒙俊 杨达宽 李旭 《生物医学工程与临床》 CAS 2004年第2期61-64,共4页
目的探讨细菌在兔体内对人工心脏瓣膜材料的粘附情况及机体对细菌的清除能力。方法将H-胸腺嘧啶3脱氧核苷H-TDR标记的表皮葡萄球菌菌液等量分别与人工心脏瓣膜材料涤纶、热解碳、聚四氟乙烯植入日本长耳白3兔双侧腹膜后间隙,观察术后1、... 目的探讨细菌在兔体内对人工心脏瓣膜材料的粘附情况及机体对细菌的清除能力。方法将H-胸腺嘧啶3脱氧核苷H-TDR标记的表皮葡萄球菌菌液等量分别与人工心脏瓣膜材料涤纶、热解碳、聚四氟乙烯植入日本长耳白3兔双侧腹膜后间隙,观察术后1、3、5、7天细菌在体内对不同材料的粘附。将球菌在体外粘附于不同人工心脏瓣膜材料,植入腹膜后间隙,观察和比较不同时间兔对已粘附在不同材料上球菌的清除能力。将人工心脏瓣膜材料植入腹膜腔,同时经静脉注入表皮葡萄球菌菌液造成菌血症或败血症,比较细菌对腹膜腔内不同材料的粘附情况。结果当将细菌与材料一起放入兔体内,细菌对材料粘附在第3天、第5天最多。对涤纶的粘附较强P<0.01。热解碳在第5天、第7天的细菌粘附明显增强,与聚四氟乙烯相比差异有显著性P<0.05。兔对材料上粘附细菌的清除能力以3天内最快,7天取出材料作细菌培养,仍有细菌生长。静脉注入表皮葡萄球菌产生菌血症或败血症,腹膜腔内生物材料的细菌培养阳性率以第5天、第7天最多,涤纶细菌培养阳性率最高。结论在机体内,同一种细菌对不同的人工心脏瓣膜材料有不同粘附能力,机体对不同材料上粘附细菌的清除能力不同,不易完全清除材料上粘附的细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心脏瓣膜 生物材料 细菌粘附 机体清除能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胸腔镜手术治疗食管良性疾病18例报告 被引量:3
3
作者 蒲强 刘伦旭 +3 位作者 王允 车国卫 寇瑛俐 马林 《中国微创外科杂志》 CSCD 2009年第5期424-425,共2页
目的探讨胸腔镜手术治疗食管良性疾病的疗效。方法2002年6月-2008年3月对18例食管良性疾病(食管平滑肌瘤6例,贲门失弛缓症9例,食管囊肿2例,食管憩室1例)施行胸腔镜手术,食管平滑肌瘤切开肌层,剥离肿瘤,确认黏膜无损伤后缝合肌层;贲门... 目的探讨胸腔镜手术治疗食管良性疾病的疗效。方法2002年6月-2008年3月对18例食管良性疾病(食管平滑肌瘤6例,贲门失弛缓症9例,食管囊肿2例,食管憩室1例)施行胸腔镜手术,食管平滑肌瘤切开肌层,剥离肿瘤,确认黏膜无损伤后缝合肌层;贲门失弛缓症切开食管肌层近端至肺下静脉,远端切开胃壁肌层0.5-1 cm。结果14例在胸腔镜下完成手术,4例辅助小切口。手术时间55-180 min,平均78 min。术中出血15-100 ml,平均40 ml。术后住院时间5-9 d,平均7 d。全组无死亡病例。18例术后随访1-70个月,平均26个月,9例贲门失弛缓症中8例吞咽梗阻症状完全消失,1例仍有轻微吞咽梗阻,1例有反流现象,其余11例术前症状均缓解。结论胸腔镜手术治疗食管良性疾病创伤小,术后恢复快,治疗效果满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视胸腔镜 食管良性疾病 食管平滑肌瘤 贲门失弛缓症 食管囊肿 食管憩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术前口灵漱口对心脏瓣膜置换患者下呼吸道感染的影响 被引量:3
4
作者 程良平 唐梦琳 +2 位作者 任燕 范景秀 龚仁蓉 《护士进修杂志》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1期1998-1999,共2页
关键词 口灵 瓣膜置换 下呼吸道感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婴幼儿心脏直视手术后的安全护理 被引量:1
5
作者 杜春萍 虞献敏 龚仁蓉 《护士进修杂志》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128-129,共2页
目的 探讨和分析婴幼儿心脏直视手术后常见的安全问题,以指导临床护理工作,提高护理质量。方法对我科2003年4月-2004年4月54例施行心脏直视手术的婴幼儿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总结。结果 术后常见安全问题有气管插管移位或脱出、气道阻... 目的 探讨和分析婴幼儿心脏直视手术后常见的安全问题,以指导临床护理工作,提高护理质量。方法对我科2003年4月-2004年4月54例施行心脏直视手术的婴幼儿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总结。结果 术后常见安全问题有气管插管移位或脱出、气道阻塞、体温异常、肺部感染、肺水肿、皮肤、眼的损伤等。本组6例发生以上不同的安全问题,发生率11%(6/54),均安全度过了危险期。结论 适时镇静、加强气道管理、重视无菌技术操作,做好预见性护理,可有效减少和防止安全问题的发生,保障患儿安全度过危险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婴幼儿 心脏直视手术 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咪达唑仑与丙泊酚对儿童心内直视术后镇静效果分析 被引量:1
6
作者 邵换璋 钱永军 +4 位作者 秦秉玉 刘晗 王文杰 郭志松 刘卫青 《河南医学研究》 CAS 2009年第4期330-332,共3页
目的:探索咪达唑仑与丙泊酚在儿童体外循环心内直视术后的镇静效果。方法:选择40例心内直视术后需镇静治疗的患儿,其中20例患儿给予丙泊酚镇静,另外20例采用咪达唑仑镇静,观察用药后的镇静效果。结果:40例患儿用药后人机对抗均减轻,... 目的:探索咪达唑仑与丙泊酚在儿童体外循环心内直视术后的镇静效果。方法:选择40例心内直视术后需镇静治疗的患儿,其中20例患儿给予丙泊酚镇静,另外20例采用咪达唑仑镇静,观察用药后的镇静效果。结果:40例患儿用药后人机对抗均减轻,氧合和通气均改善,其中37例镇静达到34级,有效率为92.5%。丙泊酚起效快、苏醒快,费用高;咪达唑仑起效快、苏醒稍慢,费用低。结论:先心病术后需呼吸支持,烦躁,人机对抗明显的患儿应用丙泊酚和咪达唑仑镇静能取得满意效果,可以根据预计带机时间选择合适的镇静药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儿童 心内直视术后 镇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浆蛋白对心血管生物材料细菌粘附影响的研究
7
作者 李艳星 黄云超 +3 位作者 杨达宽 张尔永 石应康 张敏 《中国心血管病研究》 CAS 2004年第5期375-379,共5页
目的观察人体血浆蛋白对心血管生物材料细菌粘附的不同影响。筛选出抗细菌粘附力强的血浆蛋白预处理生物材料,为临床防治以生物材料为中心感染提供有效方法。方法 实验分5组,4个实验组和1个对照组。用3H-胸腺嘧啶脱氧核苷标记金黄色葡... 目的观察人体血浆蛋白对心血管生物材料细菌粘附的不同影响。筛选出抗细菌粘附力强的血浆蛋白预处理生物材料,为临床防治以生物材料为中心感染提供有效方法。方法 实验分5组,4个实验组和1个对照组。用3H-胸腺嘧啶脱氧核苷标记金黄色葡萄球菌(SA)、表皮葡萄球菌(SE),用四种血浆蛋白和生理盐水(对照组)预处理材料涤纶(Dacron)、膨体聚四氟乙稀(PTFE)。然后各组进行细菌与材料动态粘附实验。使用β-液闪测量仪(β—LSC),同时结合扫描电镜(SEM),观察实验材料上细菌粘附情况。结果 实验组与对照组比较,白蛋白能减少SA和SE对Dacron和PTFE的粘附(P<0.05);纤维蛋白原能增加SA对Dacron和PTFE的粘附,减少SE对Dacron粘附(P<0.05);纤雄连接蛋白增加sA对Dacron粘附,减少SE对Dacron和盯PTFE的粘附(P<0.05)。结论不同血浆蛋白对心血管生物材料细菌粘附有不同影响,有的血浆蛋白促进细菌粘附,有的抑制细菌粘附,适当的血浆蛋白预处理心血管生物材料,可能减少生物材料为中心感染(BCI)的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浆蛋白 心血管生物材料 细菌粘附 细菌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风湿性二尖瓣病变患者外周血炎症标志物水平与心房颤动关系的研究
8
作者 魏东明 杨黎焱 +3 位作者 钱永军 蒙俊 向波 邵换璋 《河南医学研究》 CAS 2008年第4期294-297,共4页
目的:探讨风湿性二尖瓣病变患者外周血炎症标志物水平与心房颤动之间可能存在的关系。方法:根据心律将40例风湿性二尖瓣病变患者分为二组:窦性心律组20例,心房颤动组20例。分别检测二组患者外周血白细胞总数(WBC)、中性粒细胞百分率(NE... 目的:探讨风湿性二尖瓣病变患者外周血炎症标志物水平与心房颤动之间可能存在的关系。方法:根据心律将40例风湿性二尖瓣病变患者分为二组:窦性心律组20例,心房颤动组20例。分别检测二组患者外周血白细胞总数(WBC)、中性粒细胞百分率(NEU%)、C-反应蛋白(CRP)、白细胞介素-6(IL-6)和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浓度。结果:二组患者间WBC、NEU%差异不明显(P>0.05)。伴有心房颤动的二尖瓣病变患者外周血CRP、IL-6、TNF-α含量与窦性心律患者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风湿性二尖瓣病变患者其持续性心房颤动与外周血CRP、IL-6、TNF-α含量无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房颤动 C-反应蛋白 白细胞介素-6 肿瘤坏死因子Α 炎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向中国介绍电视胸腔镜肺叶切除术及如何避免西方的失误(英文) 被引量:6
9
作者 Gavin Michael Wright 刘伦旭 《中国微创外科杂志》 CSCD 2006年第9期641-645,共5页
目的在过去10~15年里,香港、日本和西方的临床医生开展了非小细胞肺癌的电视胸腔镜肺叶切除手术。虽然此种技术的支持者发表了结果满意的文章,但毫无疑问有些病人遭受了由于医生的技术尚处于学习曲线阶段或由于病例选择不当造成的失... 目的在过去10~15年里,香港、日本和西方的临床医生开展了非小细胞肺癌的电视胸腔镜肺叶切除手术。虽然此种技术的支持者发表了结果满意的文章,但毫无疑问有些病人遭受了由于医生的技术尚处于学习曲线阶段或由于病例选择不当造成的失误。杂志投稿零星的报道和在国际会议上的个人交流并未被广泛传播,而且外科医生不太可能发表效果不好的结果,这些都导致报道的阳性误差。尽管我们中心已经有650例胸腔镜手术的经验,其中还包括食管切除、扩大胸腺切除、膈肌修补等复杂手术,但我们对开展非小细胞肺癌胸腔镜肺叶切除术仍很谨慎,因为我们不希望危及开胸手术的良好效果。另外,为了向中国医生全面系统地介绍这一经过慎重考虑的技术,对于将要开展胸腔镜肺叶切除术的医院,我们推荐了一个10步方案。本文还将介绍我们中心开展胸腔镜肺叶切除的经历,在过去12个月中技术的提高呈指数级增长,学习曲线达到平台期。本文详细介绍电视胸腔镜肺叶切除术,40例手术无死亡,5年生存率86%。根据现有的证据,在中国目前正在继续进行医疗改革之际,对合适的非小细胞肺癌进行胸腔镜手术应会使广大的人群获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视胸腔镜 肺叶切除术 非小细胞肺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30%乙醇用于液气胸患者胸腔闭式引流效果观察 被引量:1
10
作者 梁利群 吴小玲 马丹 《护理学杂志》 2008年第23期8-9,共2页
目的观察30%乙醇对液气胸患者胸腔闭式引流的效果。方法将80例液气胸行胸腔闭式引流术后水封瓶内产生大量泡沫的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方法引流(250ml生理盐水作为引流瓶内基础液体),引流管浸入液面1~2cm;... 目的观察30%乙醇对液气胸患者胸腔闭式引流的效果。方法将80例液气胸行胸腔闭式引流术后水封瓶内产生大量泡沫的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方法引流(250ml生理盐水作为引流瓶内基础液体),引流管浸入液面1~2cm;观察组采用30%乙醇400ml作为闭式引流水封瓶内的基础液体进行引流,引流管浸入液面3~4cm。结果两组引流基础液体使用6h后患者有关生理指标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均P>0.05);两组引流6h后引流瓶内泡沫高度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结论30%乙醇能有效消除液气胸患者闭式引流液中的泡沫,液气胸行胸腔闭式引流过程中泡沫过多而影响观察及护理时,可使用30%乙醇作为基础液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液气胸 胸腔闭式引流 泡沫 乙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食管癌手术病人生命质量与家庭支持功能研究 被引量:36
11
作者 谷波 刘华英 +2 位作者 陈克芳 杜春萍 石蓉 《护士进修杂志》 北大核心 2003年第8期686-689,共4页
目的了解食管癌手术病人生命质量与家庭支持功能的关系 ,为治疗和护理提供参考和依据 ,提高食管癌患者生命质量。方法本研究采用欧洲癌症研究治疗组织 (EORTC)提供的癌症患者生命质量核心问卷 3.0(QLQ -C30versions3.0 )和家庭功能APGA... 目的了解食管癌手术病人生命质量与家庭支持功能的关系 ,为治疗和护理提供参考和依据 ,提高食管癌患者生命质量。方法本研究采用欧洲癌症研究治疗组织 (EORTC)提供的癌症患者生命质量核心问卷 3.0(QLQ -C30versions3.0 )和家庭功能APGAP问卷 ,对 86例食管癌病人手术前的生命质量和家庭支持功能进行了调查研究。结果食管癌病人生命质量各条目评分明显低于常模 ,食管癌病人生命质量中的情感功能和社会功能与家庭支持功能正相关。结论提高食管癌病人家庭支持功能 ,有利于提高其生命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命质量 家庭支持功能 食管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婴幼儿体外循环术后呼吸机的监护 被引量:7
12
作者 周洪霞 李容 +1 位作者 蒲护琼 何群 《护士进修杂志》 北大核心 2004年第2期172-174,共3页
关键词 婴幼儿 体外循环 呼吸机 监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体外可定向诱导为内皮细胞 被引量:2
13
作者 杨思远 石应康 +2 位作者 周耀黄 赁可 蒙炜 《河南医学研究》 CAS 2006年第4期299-301,共3页
目的:探讨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MSCs)的体外培养方法和向血管内皮细胞分化的能力。方法:利用淋巴细胞分离液分离出MSCs,体外扩增,激光共聚焦显微镜检测表面抗原表达,以含VEGF、bFGF的诱导分化培养液定向诱导传代使细胞向血管内皮细胞分... 目的:探讨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MSCs)的体外培养方法和向血管内皮细胞分化的能力。方法:利用淋巴细胞分离液分离出MSCs,体外扩增,激光共聚焦显微镜检测表面抗原表达,以含VEGF、bFGF的诱导分化培养液定向诱导传代使细胞向血管内皮细胞分化,免疫荧光及免疫组化检测内皮细胞特异性标志物鉴定。结果:MSCs在体外传代扩增后激光共聚焦显微镜检测结果显示CD44、CD90表达阳性,CD31、CD45为阴性,分化后的细胞具有内皮细胞的形态学特征可表达CD31及Ⅷ因子。结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可在体外诱导向内皮细胞方向分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 诱导分化 内皮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4例无冠状窦瘤破裂的手术治疗 被引量:1
14
作者 殷君太 安琪 +2 位作者 万志渝 李晓明 周小伟 《中国心血管病研究》 CAS 2010年第11期830-831,共2页
1992年3月至2009年8月,我院共手术治疗4例无冠状窦瘤破裂患者,现在报道如下。 1资料和方法 4例患者中,男性3例,女性1例,年龄1l~39岁,病程2-16年。所有患者均有不同程度的活动后心悸、气促、胸闷,端坐呼吸。其中自幼发现心脏杂... 1992年3月至2009年8月,我院共手术治疗4例无冠状窦瘤破裂患者,现在报道如下。 1资料和方法 4例患者中,男性3例,女性1例,年龄1l~39岁,病程2-16年。所有患者均有不同程度的活动后心悸、气促、胸闷,端坐呼吸。其中自幼发现心脏杂音2例;3例突然发病,有较剧烈体力活动史;1例起病缓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状窦 动脉瘤 破裂 手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岁以下小儿室间隔缺损伴肺动脉高压术后呼吸道管理 被引量:1
15
作者 安丽 罗泽玲 周红霞 《护士进修杂志》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2期942-943,共2页
关键词 小儿 室间隔缺损 肺动脉高压 呼吸道管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