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3篇文章
< 1 2 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2000年与2010年四川大学华西医院肺癌临床诊治特征的对比研究 被引量:5
1
作者 姚晓军 刘伦旭 +2 位作者 张洪伟 蒲强 廖虎 《中国肺癌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355-360,共6页
背景与目的原发性支气管肺癌是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本研究旨在回顾性分析2000年与2010年四川大学华西医院原发性支气管肺癌临床特征的变化,为肺癌的早期诊断和治疗提供参考。方法收集2000年与2010年在四川大学华西医院住院的四川地区... 背景与目的原发性支气管肺癌是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本研究旨在回顾性分析2000年与2010年四川大学华西医院原发性支气管肺癌临床特征的变化,为肺癌的早期诊断和治疗提供参考。方法收集2000年与2010年在四川大学华西医院住院的四川地区常住人口中初诊原发性支气管肺癌病例,对两组患者的主要就诊原因、发病到就诊时间、伴随基础疾病、合并肺癌的双原发癌、家族恶性肿瘤史、肿瘤位置、分化程度、肿瘤分期及首诊主要治疗方式等临床资料进行对比分析。结果收集有细胞学或组织学依据的肺癌病例共2,167例,其中2000年616例,2010年1,551例。10年中因体检而就诊的肺癌患者构成比上升(5.2%vs16.7%,P<0.001),肺癌患者发病到就诊时间缩短(P<0.001),伴家族恶性肿瘤史的肺癌患者增多(3.9%vs13.7%,P<0.001);鳞癌低分化癌构成比明显增加(59.4%vs76.7%,P=0.002),而腺癌低分化癌构成比明显减少(72.3%vs51.8%,P=0.002);非小细胞肺癌患者Ia期及IV期构成比明显上升(Ia期:1.0%vs4.5%,P<0.001;IV期:30.4%vs37.8%,P<0.001),IIIa期构成比明显下降(26.6%vs14.8%,P=0.002);治疗上非小细胞肺癌患者首诊采取化疗构成比上升(35.9%vs42.4%,P=0.007),IIIa期首诊采取手术者明显上升(41.8%vs63.4%,P=0.002),IV期首诊采取手术者明显下降(9.4%vs3.1%,P=0.001),小细胞肺癌患者首诊采取手术者明显下降(30.4%vs4.3%,P<0.001)。结论近十年肺癌患者的临床特征部分已产生了较为明显的变化,根据这些变化选择更适合的预防、诊断和治疗措施对降低肺癌发病率、提高生存率有一定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肿瘤 病理学 诊断 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加速康复外科在中国大陆胸外科临床现状——基于胸外科医生及护士调查分析 被引量:69
2
作者 杜娜 郭成林 +6 位作者 杨梅 戢艳丽 王维 李洁 李川 刘伦旭 车国卫 《中国肺癌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157-162,共6页
背景与目的虽然加速康复外科(enhanced recovery after surgery,ERAS)理念近年来已逐渐被外科医生所熟悉和应用于临床实践中,但目前关于我国大陆胸外科医师对ERAS理念的认知和应用现状如何仍不清楚。本研究基于对参会胸外科医生和护士进... 背景与目的虽然加速康复外科(enhanced recovery after surgery,ERAS)理念近年来已逐渐被外科医生所熟悉和应用于临床实践中,但目前关于我国大陆胸外科医师对ERAS理念的认知和应用现状如何仍不清楚。本研究基于对参会胸外科医生和护士进行ERAS相关问题的问卷调查结果,分析加速康复外科在胸外科的应用现状和面临的困难。方法对参与第一届胸科ERAS华西论坛代表回复的773份有效问卷进行分析,问卷内容主要包括两部分:一是被调查人单位情况及个人基本情况;二是加速康复外科相关的10个问题。结果①ERAS的临床应用现状为理念大于实践,69.6%的医生和58.7%的护士认同此观点;88.5%的医生和85.7%护士均认为ERAS理念适用于所有外科。②ERAS临床应用依从性差的主要原因是方案不成熟、无共识和规范(55.6%的医生和69.1%的护士)。③ERAS临床实施的最佳团队组合是外科为主的学科协作及医护一体(62.1%的医生和70.7%的护士)。④73.7%的医生和81.9%的护士认为ERAS的评价标准应为:平均住院日、患者感受和社会满意度进行综合评价。结论加速康复外科在胸外科应用现状仍然是理念大于实践,主要原因是缺乏临床可用的规范和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加速康复外科 胸外科 调查问卷 中国大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加速康复外科和日间手术模式在胸外科中的应用现状及发展前景 被引量:39
3
作者 沈诚 常帅 +1 位作者 周坤 车国卫 《中国肺癌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9期800-805,共6页
加速康复外科理念联合微创外科技术的临床实施所取得的良好效果体现在降低围手术期并发症的发生率并缩短住院时间,已广泛应用于不同专业的外科领域。日间手术模式的实施可缩短患者等待手术时间,减轻经济负担,对于胸外科而言,在医院等待... 加速康复外科理念联合微创外科技术的临床实施所取得的良好效果体现在降低围手术期并发症的发生率并缩短住院时间,已广泛应用于不同专业的外科领域。日间手术模式的实施可缩短患者等待手术时间,减轻经济负担,对于胸外科而言,在医院等待的时间越短,越有利于患者身体以及心理恢复。随着微创技术和加速康复流程的广泛实施,加速康复外科在胸外科手术中的应用使部分胸外科手术在日间病房完成成为可能,同时日间胸外科手术也是加速康复外科理念实施的集中体现。本文就加速康复外科在胸外科手术领域的应用现状和日间手术模式在我国的发展前景做一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加速康复外科 日间手术 胸外科 围术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加速康复外科评价指标:病人报告结局在胸外科的临床应用现状与进展 被引量:17
4
作者 沈诚 李珏 +1 位作者 李鹏飞 车国卫 《中国肺癌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161-166,共6页
加速康复外科临床应用的良好效果体现在降低围手术期并发症的发生率并缩短住院时间,但对围术期的患者症状管理及术后患者生活质量的关注不够高。从患者报告的资料角度评估临床疗效越来越受到重视。结合目前国内外关于病人报告结局的研... 加速康复外科临床应用的良好效果体现在降低围手术期并发症的发生率并缩短住院时间,但对围术期的患者症状管理及术后患者生活质量的关注不够高。从患者报告的资料角度评估临床疗效越来越受到重视。结合目前国内外关于病人报告结局的研究成果,本文系统论述了病人报告结局的概念内涵、研究意义及在胸外科的临床应用现状,提出借鉴国外病人报告的临床结局研究模式,开展有中国特色的结合学科特点的相关研究,并对已有的文献报告进行总结及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加速康复外科 病人报告结局 健康相关生活质量 胸外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可视双腔支气管导管在胸外科手术中的应用和研究进展 被引量:11
5
作者 沈诚 梁鹏 车国卫 《中国肺癌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8期622-626,共5页
以电视辅助胸腔镜技术为代表的微创胸外科,已逐步取代传统胸外科技术成为肺部结节包括早期肺癌等在内治疗的首要选择方式。随着双腔支气管导管在临床的应用,实现患侧肺隔离技术,不仅为胸外科微创手术的普及提供了坚实的麻醉基础,也为手... 以电视辅助胸腔镜技术为代表的微创胸外科,已逐步取代传统胸外科技术成为肺部结节包括早期肺癌等在内治疗的首要选择方式。随着双腔支气管导管在临床的应用,实现患侧肺隔离技术,不仅为胸外科微创手术的普及提供了坚实的麻醉基础,也为手术快速而平稳的实施提供了保障。然而,相较于单腔管而言,双腔支气管导管的管径更粗,管身较硬且难以塑形,给麻醉插管带来了不便;此外,由于双腔支气管导管的左、右支气管结构不同,麻醉插管过程中错位的发生率也很高。随着可视双腔支气管导管(video double-lumen tube,VDLT)在临床上逐渐使用,近年来成为胸科手术中的关注热点。本文就VDLT在胸外科手术中的应用和研究进展做一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可视双腔支气管导管 胸腔镜手术 单肺通气 胸外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胸外科手术后肺部感染评分和中医辨证分型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12
6
作者 刘丹 王允 +3 位作者 郑羽 贺安东 张寒露 王子豪 《辽宁中医杂志》 CAS 2020年第11期38-42,共5页
目的观察胸外科手术后肺部感染CPIS评分和中医辨证分型的相关性,评价中医诊断学方法对于胸外科手术后肺部感染的临床价值。方法对接受胸外科手术217例患者进行术后肺部感染和中医辨证分型的判定并进行CPIS评分,评价二者之间的相关性。结... 目的观察胸外科手术后肺部感染CPIS评分和中医辨证分型的相关性,评价中医诊断学方法对于胸外科手术后肺部感染的临床价值。方法对接受胸外科手术217例患者进行术后肺部感染和中医辨证分型的判定并进行CPIS评分,评价二者之间的相关性。结果 (1)术后第1、3、5天患者CPIS评分的均值分别为(2.74±0.61)分、(3.07±0.52)分、(2.74±0.51)分,在术后第3天出现增长,术后第5天逐渐下降至术后第1天水平,方差分析P<0.05;(2)术后肺部感染患者在早期主要表现为表证、虚证,中期主要表现为实证、里证,后期除了实证、里证外还表现为虚症或虚实夹杂证,Pearson卡方检验P<0.05;(3)患者第1、3、5天CPIS分组和术后中医辨证分型呈正相关,相关系数分别为0.398、0.530、0.295,P<0.05。结论 CPIS评分和中医辨证分型具有一定相关性,中医辨证分型的变化可以预示病情的加重,优于单纯从CPIS的分值判断胸外科手术后肺部感染的严重程度,可以为诊断做出一定的补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胸外科手术 肺部感染 中医辨证分型 肺部感染评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比较多种机器学习模型预测肺移植术后受者生存
7
作者 史灵芝 刘亚灵 +7 位作者 严浩吉 喻赠玮 侯森林 刘明昭 杨航 吴波 田东 陈静瑜 《器官移植》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264-271,共8页
目的 比较不同机器学习算法构建的预后模型在预测肺移植(LTx)受者生存期方面的性能和表现。方法 回顾性收集483例行LTx手术的受者资料,所有受者按7∶3的比例分为训练集和验证集,将收集到的24个变量基于变量重要性(VIMP)进行筛选,利用随... 目的 比较不同机器学习算法构建的预后模型在预测肺移植(LTx)受者生存期方面的性能和表现。方法 回顾性收集483例行LTx手术的受者资料,所有受者按7∶3的比例分为训练集和验证集,将收集到的24个变量基于变量重要性(VIMP)进行筛选,利用随机生存森林(RSF)和极端梯度提升树(XGBoost)构建预后模型,使用综合曲线下面积(iAUC)和时间依赖曲线下面积(t AUC)进行模型性能评估。结果 训练集和验证集的各变量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基于VIMP筛选排名前15的变量用于建模并确定重症监护室(ICU)住院时间为最重要的因素。与XGBoost模型相比,RSF模型在预测受者生存期方面表现出更好的性能(i AUC0.773比0.723)。在预测受者6个月生存期(tAUC6个月0.884比0.809,P=0.009)和1年生存期(tAUC1年0.896比0.825,P=0.013)方面,RSF模型也表现出更好的性能。基于两种算法的预测截断值,将LTx术后受者分为高风险组和低风险组,两种模型的生存分析结果均显示高风险组受者的生存率低于低风险组(P<0.001)。结论 与XGBoost相比,基于RSF算法开发的机器学习预后模型可以更好地预测LTx受者的生存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移植 机器学习 预测模型 随机生存森林 极端梯度提升树 生存期 比例风险回归模型 重症监护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胸腔镜肺癌肺叶切除术后16F较28F胸腔引流管应用的临床优势 被引量:74
8
作者 杨梅 樊骏 +6 位作者 周红霞 杜恒 邱舫 林琳 刘伦旭 李为民 车国卫 《中国肺癌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8期512-517,共6页
背景与目的微创胸外科术后管理仍延用开放术后的方式,尤其是胸腔引流管的术后管理,本研究探讨胸腔镜(video-assisted thoracic surgery,VATS)肺叶切除术后应用胸腔引流管(16 F)对切口愈合延迟的影响,是否因引流管管径小而导致相关并发... 背景与目的微创胸外科术后管理仍延用开放术后的方式,尤其是胸腔引流管的术后管理,本研究探讨胸腔镜(video-assisted thoracic surgery,VATS)肺叶切除术后应用胸腔引流管(16 F)对切口愈合延迟的影响,是否因引流管管径小而导致相关并发症的增多。方法选取2014年2月-2014年5月四川大学华西医院连续收治的163例肺癌行VATS肺叶切除术,分别应用引流管28 F(75例)和16 F(88例),分析术后胸腔积气、积液、皮下气肿、引流管持续时间、术后住院日、术后引流管拆线时间和切口愈合率。结果平均引流量和心律失常发生率在16 F组[(365±106)m L,14.67%]明显低于28 F组[(665±217)m L,4.5%](P=0.030,1,P=0.047);术后胸腔积气、积液和皮下气肿在28 F组发生率(4.00%,0.0%,7.50%)与16 F组(4.50%,3.41%,6.82%)均无统计学差异(P<0.999,P=0.253,P=0.789);引流管持续时间及术后平均住院日在16F组[(22.1±11.8)h,(4.23±0.05)d]与28 F组[(28.4±16.12)h,(4.57±0.16)d]均无统计学差异(P=0.12,P=0.078);引流管拆线时间在16 F组(7.05±2.11)d明显短于28 F组(14.33±3.87)d(P=0.034);切口一级愈合率在16 F组(95.45%)明显高于28 F组(77.73%)(P=0.039)。结论胸腔镜肺叶切除术后16 F和28 F引流临床效果相当,而16 F有助于引流管口快速愈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胸腔引流管大小 胸腔镜肺叶切除术 肺肿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加速康复外科从理论到实践——我们还需要做什么? 被引量:54
9
作者 车国卫 刘伦旭 周清华 《中国肺癌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219-225,共7页
加速康复外科(enhanced recovery after surgery,ERAS)的临床实践已有充分的证据改变了外科手术的结果,缩短住院日并节约费用。但是目前ERAS无论是被应用的广度还是深度却远远不够,原因何在呢?我们分析可能主要原因是缺少"可操作... 加速康复外科(enhanced recovery after surgery,ERAS)的临床实践已有充分的证据改变了外科手术的结果,缩短住院日并节约费用。但是目前ERAS无论是被应用的广度还是深度却远远不够,原因何在呢?我们分析可能主要原因是缺少"可操作、可评估、可重复"的临床方案。可操作主要是指临床方案简单易行,团队和患者依从性均好;可评估是指方案应用前、中、后均有客观评估标准及处理方案;可重复是临床方案在本单位及推广过程中重复性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加速康复外科 ERAS方案 可操作 可评估 可重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肺癌术后胸腔闭式引流术应用的新观念 被引量:65
10
作者 时辉 梅龙勇 车国卫 《中国肺癌杂志》 CAS 2010年第11期999-1003,共5页
肺叶切除术后应用传统胸腔闭式引流术,被大多数胸外科医生所采用的主要原因:一是引流效果好;二是经验、习惯和观念。外科技术的发展和医疗观念的更新使传统胸腔闭式引流术在临床应用中的不足越来越明显,但尚未引起足够重视。近几年对肺... 肺叶切除术后应用传统胸腔闭式引流术,被大多数胸外科医生所采用的主要原因:一是引流效果好;二是经验、习惯和观念。外科技术的发展和医疗观念的更新使传统胸腔闭式引流术在临床应用中的不足越来越明显,但尚未引起足够重视。近几年对肺癌术后引流问题无论是应用方法还是观念都有更新和发展。本文将结合国内外研究进展和我们工作中的体会,从以下三方面进行概述:一是胸腔引流术应用现状和存在问题;二是常规水封引流系统加用负压吸引之优势与不足;三是单胸腔引流管的临床应用进展与争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胸腔闭式引流术 肺叶切除术 肺肿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视胸腔镜在肺癌手术治疗中的应用 被引量:14
11
作者 刘伦旭 周清华 +7 位作者 车国卫 伍伫 寇瑛利 李定彪 黄旭中 赵雍凡 石应康 杨俊杰 《中国肺癌杂志》 CAS 2004年第5期431-433,共3页
目的 探讨电视胸腔镜在肺癌完全性及姑息性手术治疗中的作用。方法  2 0 0 2年 2月至 2 0 0 3年 8月采用电视辅助胸腔镜手术 (VATS)治疗肺癌 43例。其中ⅠA期 5例 ,ⅠB期 14例 ,ⅡA期 1例 ,ⅡB期4例 ,ⅢA期 7例 ,T4 ⅢB期 6例 ,Ⅳ期 ... 目的 探讨电视胸腔镜在肺癌完全性及姑息性手术治疗中的作用。方法  2 0 0 2年 2月至 2 0 0 3年 8月采用电视辅助胸腔镜手术 (VATS)治疗肺癌 43例。其中ⅠA期 5例 ,ⅠB期 14例 ,ⅡA期 1例 ,ⅡB期4例 ,ⅢA期 7例 ,T4 ⅢB期 6例 ,Ⅳ期 6例。ⅢA期术前临床评估为N0 ,术后病理查见N2 转移。ⅢB期病例中 3例为恶性胸水 ,3例为术中发现胸腔种植转移。Ⅳ期病例中 2例为晚期肺癌伴恶性心包积液 ,心脏压塞 ;1例为孤立脑转移瘤切除术后 ;3例为对侧或同侧肺孤立性转移。主要手术方式 :肺叶切除 3 6例 ,肺楔形切除5例 ,心包开窗 2例。其中 2例同期行对侧孤立性肺转移瘤楔形切除 ;恶性胸水行胸膜种植结节切除、烧灼 ,胸膜粘连术。行纵隔淋巴结清扫 3 6例。结果 无围术期死亡 ,无支气管胸膜瘘发生 ,肺部感染 5例 ,切口液化 2例。 3例恶性胸水均得到控制。 2例心包开窗引流患者分别于术后 4个月、8个月死亡。其余患者目前仍存活。除 2例心包开窗引流患者 ,外科术后住院时间为 5~ 15天 ,平均 7.4天。结论 VATS适合早期肺癌的完全性切除手术治疗 ,对偶然性N2 肺癌手术中行纵隔淋巴结清扫是可行的。对肺癌需同期双侧开胸手术者VATS具有显著优势。VATS对恶性胸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肿瘤 胸腔镜 VATS完全性切除 姑息性切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胸腔镜手术下肺小结节常见定位方法研究进展 被引量:33
12
作者 沈诚 李鹏飞 +1 位作者 李珏 车国卫 《中国肺癌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8期628-634,共7页
最近,伴随着高分辨多层电子计算机断层扫描(computed tomography,CT)的大量普及,肺小结节的诊断也日益增多,尤其是在伴有肺癌高危因素的患者行CT筛查时尤为明显。电视辅助胸腔镜手术对于肺小结节的诊断和治疗提供了一种全新的微创治疗方... 最近,伴随着高分辨多层电子计算机断层扫描(computed tomography,CT)的大量普及,肺小结节的诊断也日益增多,尤其是在伴有肺癌高危因素的患者行CT筛查时尤为明显。电视辅助胸腔镜手术对于肺小结节的诊断和治疗提供了一种全新的微创治疗方式,胸腔镜手术后给患者带来的疼痛感减少、住院时间缩短、手术并发症减少等特点,使其推广更为广泛。如何精准定位及标记病灶,以助电视胸腔镜下切除病灶的方法层出不穷。本文综述近年来胸腔镜下肺小结节定位的各种技术手段,并对各种方法的利弊进行总结及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小结节 电视胸腔镜手术 定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分子分期”的局部晚期非小细胞肺癌“个体化外科治疗”的长期生存结果 被引量:15
13
作者 周清华 石应康 +14 位作者 陈军 刘斌 王允 朱大兴 张洪涛 徐鹏 宫友陵 陈钢 韦森 邱小明 牛中喜 陈晓峰 雷哲 段亮 伍伫 《中国肺癌杂志》 CAS 2011年第2期86-106,共21页
背景与目的局部晚期肺癌约占肺癌的35%-40%,其内科治疗平均生存6-8个月。本研究的目的是探讨和总结检测肺癌病人外周血"微转移",对局部晚期肺癌病人进行"分子分期",指导选择局部晚期肺癌手术适应症、术前新辅助化... 背景与目的局部晚期肺癌约占肺癌的35%-40%,其内科治疗平均生存6-8个月。本研究的目的是探讨和总结检测肺癌病人外周血"微转移",对局部晚期肺癌病人进行"分子分期",指导选择局部晚期肺癌手术适应症、术前新辅助化疗和术后辅助治疗的受益者,以及对局部晚期肺癌进行"个体化外科治疗"的可行性及其对长期生存的影响。方法应用RT-PCR检测516例局部晚期肺癌病人手术前外周血CK19mRNA表达(其中115例行术前新辅助化疗者在新辅助化疗前后分别检测病人外周血"微转移"),对肺癌"微转移"进行"分子诊断",对肺癌病人进行"个体化分子分期",指导临床选择外科手术适应症、术前新辅助化疗和术后辅助治疗的获益者。回顾分析516例局部晚期肺癌基于"分子分期"的"个体化外科治疗"的长期生存结果。结果 516例病人中鳞癌322例,非鳞癌194例;P-TNM分期:IIIA期112例,IIIB期404例;"个体化分子P-TNM分期":M-IIIA期:97例,M-IIIB期:278例,M-IV期:141例。本组病例行支气管肺动脉袖状成形肺叶切除256例;肺叶切除联合部分左心房切除重建41例;支气管肺动脉袖状成形联合上腔静脉切除重建90例;肺切除联合部分膈肌切除重建3例;支气管肺动脉袖状成形肺叶切除联合部分左心房切除重建30例;支气管肺动脉袖状成形联合主动脉鞘膜切除10例;右全肺切除联合左心房、右侧全部膈肌、下腔静脉和肝右静脉切除重建1例;肺切除联合气管隆突切除重建10例;支气管肺动脉袖状成形联合气管隆突切除重建和上腔静脉切除重建,或联合上腔静脉和左心房、或联合气管隆突和左心房切除重建55例。手术死亡5例,死亡率为0.97%。516例肺癌病人中141例外周血检测到CK19mRNA表达,阳性率为27.3%。肺癌病人外周血微转移阳性率与肺癌组织学类型、P-TNM分期、N分期等均有密切关系(P<0.05),但与患者年龄、性别、是否吸烟、原发肿瘤大小、肿瘤部位等均无明显关系(P>0.05)。本组肺癌病人术后中位生存时间为43.74±7.21个月,1年生存率为89.1%,3年生存率为39.3%,5年生存率为19.8%,10年生存率为10.4%。术后生存率与外周血"微转移"、肺癌组织学类型、原发肿瘤大小和淋巴结转移有密切关系(P<0.05)。Cox比例风险模型显示"个体化"分子P-TNM分期、外周血"微转移"、病理类型和N分期是预测局部肺癌预后的独立因素。结论 (1)肺癌病人外周血中存在用常规方法不能检测得到的"微转移";(2)检测肺癌病人外周血中CK19mRNA表达应用于肺癌微转移的"分子诊断"和"分子分期,有助于指导选择外科手术适应症、术前新辅助化疗和术后辅助治疗的受益者;(3)基于"分子分期"的局部晚期肺癌的"个体化外科治疗"能明显改善病人的预后,提高治愈率和长期生存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局部晚期非小细胞肺癌 微转移分子诊断 分子分期 个体化外科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住院失能老人自我同情现状及影响因素分析
14
作者 杜金磊 聂臣聪 +6 位作者 陈瑶 雷玲 赵洪祥 张琦玉 王远霞 王红梅 张继权 《军事护理》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55-58,共4页
目的了解住院失能老人自我同情(self-compassion,SC)现状,为相关管理方案的制订提供参考依据。方法2024年1月10-20日,采用便利抽样法选择在四川省27所三级综合性医院住院的453例失能老人为研究对象,采用一般资料调查表、巴塞尔指数(Bart... 目的了解住院失能老人自我同情(self-compassion,SC)现状,为相关管理方案的制订提供参考依据。方法2024年1月10-20日,采用便利抽样法选择在四川省27所三级综合性医院住院的453例失能老人为研究对象,采用一般资料调查表、巴塞尔指数(Barthel index,BI)评定量表、自我同情量表(self-compassion scale,SCS)对其进行调查。结果住院失能老人的SCS得分为(90.39±12.40)分,多元回归分析显示,子女数量、文化程度、患病数量、自评家庭融洽度、自评经济压力以及子孙陪是住院失能老人SC的主要影响因素(均P<0.05)。结论住院失能老人SC处于中等水平,建议医护人员加强对失能老人心理领域的研究,并就心理健康问题建立完善的预防及管理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住院 失能老人 自我同情 影响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单孔胸腔镜:微创肺癌切除的再次升华 被引量:35
15
作者 刘成武 刘伦旭 《中国肺癌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7期527-530,共4页
以电视胸腔镜手术(video-assisted thoracic surgery,VATS)为代表的微创手术已成为肺癌切除的主流。传统多孔VATS(包括四孔、三孔及两孔)已覆盖了几乎所有肺癌切除方式。然而,如何使肺癌的切除更加微创始终是胸外科医师的不懈追求。单孔... 以电视胸腔镜手术(video-assisted thoracic surgery,VATS)为代表的微创手术已成为肺癌切除的主流。传统多孔VATS(包括四孔、三孔及两孔)已覆盖了几乎所有肺癌切除方式。然而,如何使肺癌的切除更加微创始终是胸外科医师的不懈追求。单孔VATS只需一个切口完成手术,与传统多孔VATS相比,能最大程度地减轻胸壁损伤,在减轻术后切口疼痛和胸壁感觉异常方面有明显的优势。近年来,单孔VATS已开始应用于肺癌的切除,并取得不错的临床效果。本文就单孔VATS肺癌切除的进展进行简要小结,单孔VATS是微创肺癌切除的再次升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肿瘤 电视胸腔镜手术 手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胸腺肿瘤的诊疗:基于中国胸腺肿瘤协作组多中心回顾性研究的共识 被引量:43
16
作者 方文涛 傅剑华 +18 位作者 沈毅 魏煜程 谭黎杰 张鹏 韩泳涛 陈椿 张仁泉 李印 陈克能 陈和忠 刘永煜 崔有斌 王允 庞烈文 于振涛 周鑫明 柳阳春 陈刚 中国胸腺肿瘤协作组成员 《中国肺癌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7期414-417,共4页
胸腺肿瘤是胸部实体肿瘤中相对罕见的一个类型[1]。在中国,胸腺肿瘤的发病率约为3.93/100万,这大致为肺癌发病率的1/100、食管癌发病率的1/25。此发病率高于北美报告的胸腺肿瘤发病率[2.14/100万;基于美国医疗保险监督、流行病学和... 胸腺肿瘤是胸部实体肿瘤中相对罕见的一个类型[1]。在中国,胸腺肿瘤的发病率约为3.93/100万,这大致为肺癌发病率的1/100、食管癌发病率的1/25。此发病率高于北美报告的胸腺肿瘤发病率[2.14/100万;基于美国医疗保险监督、流行病学和最终结果(Surveillance, Epidemiology, and End Results, SEER)数据库]。不过,SEER数据库也显示,胸腺肿瘤在亚裔中的发病率(3.74/100万)要远高于白人(1.89/100万),且与中国的数据接近。这意味着,胸腺肿〈br〉 瘤在不同的种族和种属之间可能存在差异。与此同时,这两个登记系统均只记录了临床上已处于进展期的“恶性肿瘤”;许多尚处于早期的低级别病变被视作“良性肿瘤”,故未予登记。因此,胸腺肿瘤的确切发病率被大大低估了。随着其他恶性肿瘤(如肺癌)的筛查日益推广,更早期的胸腺肿瘤也有望被及早发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胸腺肿瘤 中国 EPIDEMIOLOGY 多中心 癌发病率 协作 诊疗 恶性肿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加速肺康复外科,需要精准治疗吗? 被引量:32
17
作者 车国卫 刘伦旭 《中国肺癌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8期549-554,共6页
加速康复外科(enhanced recovery after surgery,ERAS)理念已得到医护的认可,多学科协作是ERAS实践的前提。但现有临床方案实施效果却差异很大,原因何在呢?分析主要原因是统一方案不一定适应于所有手术患者,是否存在"过度医疗"... 加速康复外科(enhanced recovery after surgery,ERAS)理念已得到医护的认可,多学科协作是ERAS实践的前提。但现有临床方案实施效果却差异很大,原因何在呢?分析主要原因是统一方案不一定适应于所有手术患者,是否存在"过度医疗"呢?换言之,ERAS是否也需要精准治疗呢?本文主要以肺手术后的加速肺康复(enhanced lung recovery after surgery,ELRAS)为例,分析ERAS精准治疗的必要性及达到的临床效果。一是术前需要肺康复训练的患者人群界定要准确(高危因素的评估标准要精准),肺康复训练为核心,以降低术后并发症为目的;二是术前有明确症状的患者,术前肺康复训练方案也应精准,以控制症状和改善患者生活质量为目的;三是术前无症状及严重相关伴随疾病患者,以优化围手术期流程(精准去掉不必要的操作)为主,以提高患者住院舒适度和缩短平均住院日为目的。总之,加速肺康复外科不是做"加法"而是做"减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加速康复外科 加速肺康复外科 精准医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胸腔镜肺叶切除术后肺癌患者电话随访失访原因分析及影响因素研究 被引量:11
18
作者 郑希 徐丹 +3 位作者 黄玥 邱培 唐小军 袁勇 《中国全科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4期1702-1706,共5页
背景随访有利于及时发现肺癌术后出院患者的迟发并发症及复发,然而较多患者会在随访中失访。目的探讨胸腔镜肺叶切除术后肺癌患者电话随访失访的原因,并分析其影响因素。方法采用回顾性研究设计,选取2013年11月—2015年3月于四川大学华... 背景随访有利于及时发现肺癌术后出院患者的迟发并发症及复发,然而较多患者会在随访中失访。目的探讨胸腔镜肺叶切除术后肺癌患者电话随访失访的原因,并分析其影响因素。方法采用回顾性研究设计,选取2013年11月—2015年3月于四川大学华西医院肺癌中心及胸外科接受胸腔镜肺叶切除术的非小细胞肺癌患者267例,收集相关可能影响术后随访的社会人口学及临床资料,然后根据电话随访结果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共失访患者35例(13.1%),其中电话号码错误或不存在11例(31.4%),电话无人接听5例(14.3%),手机关机3例(8.6%),电话停机3例(8.6%),电话无信号1例(2.8%),不愿应答12例(34.3%)。单因素分析显示,完成随访与失访患者电话类型及TNM分期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7.950,P=0.019;Z=7.823,P=0.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电话类型及TNM分期与胸腔镜肺叶切除术后肺癌患者电话随访失访有回归关系(P<0.05)。结论对拟行胸腔镜肺叶切除术的肺癌患者,电话号码更改、医疗服务和效果未达患者预期、对随访电话的不信任等为可能的失访原因,仅预留固定电话和TNM分期晚期是增加失访率的危险因素。对术后失访高危患者,医疗机构应采取更多应对措施,从而提高随访应答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肿瘤 胸腔镜检查 肺切除术 失访 影响因素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普胸手术预防性应用头孢呋辛随机对照研究 被引量:3
19
作者 蒋雷 陈晓峰 +5 位作者 高文 石应康 赵雍凡 周清华 丁嘉安 姜格宁 《中国抗生素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7期412-414,共3页
目的 评价预防性使用单剂头孢呋辛对普通胸外科手术后感染的预防效果。方法 通过随机对照试验 ,将 2 6 4例普胸手术患者随机分成单剂组 (n=134)和多剂组 (n=130 ) ,比较两组的术后感染率、平均住院时间和平均住院费用。结果 单剂组... 目的 评价预防性使用单剂头孢呋辛对普通胸外科手术后感染的预防效果。方法 通过随机对照试验 ,将 2 6 4例普胸手术患者随机分成单剂组 (n=134)和多剂组 (n=130 ) ,比较两组的术后感染率、平均住院时间和平均住院费用。结果 单剂组的术后感染率 (8.96 %)与多剂组的术后感染率 (7.6 9%)不具有显著性差异 (P>0 .0 5 ) ,两组的住院时间也无显著性差异 (P>0 .0 5 )。但是单剂组的平均住院费用比多剂组少1345 .90元 (P<0 .0 5 )。结论 单剂头孢呋辛是预防普胸手术后感染有效的抗生素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头孢呋辛 预防感染 胸外科 手术 随机对照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胸腔镜与开放手术治疗临床早期胸腺恶性肿瘤的围手术期效果及长期生存率的比较 被引量:21
20
作者 汪灏 谷志涛 +21 位作者 丁建勇 谭黎杰 傅剑华 沈毅 魏煜程 张鹏 韩泳涛 陈椿 张仁泉 李印 陈克能 陈和忠 刘永煜 崔有斌 王允 庞烈文 于振涛 周鑫明 柳阳春 刘媛 方文涛 中国胸腺肿瘤协作组成员 《中国肺癌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7期453-458,共6页
背景与目的胸腔镜胸腺切除术相比开放手术治疗早期(Masaoka-Koga Ⅰ期或Ⅱ期)胸腺恶性肿瘤在理论上具有优势,然而尚未有研究报道其在长期生存率方面的差异。本研究基于中国胸腺肿瘤研究协作组(Chinese Alliance for Research in Thymoma... 背景与目的胸腔镜胸腺切除术相比开放手术治疗早期(Masaoka-Koga Ⅰ期或Ⅱ期)胸腺恶性肿瘤在理论上具有优势,然而尚未有研究报道其在长期生存率方面的差异。本研究基于中国胸腺肿瘤研究协作组(Chinese Alliance for Research in Thymomas,ChART)的数据库对此进行了研究。方法以数据库中1994年到2012年间的1,117例早期(Masaoka-Koga Ⅰ期或Ⅱ期)胸腺恶性肿瘤患者为研究对象。其中241例行胸腔镜胸腺切除术,876例行开放手术。采用单因素分析比较两组的临床资料与围手术期结果方面的差异。采用多因素分析明确影响长期预后的相关因素。结果与开放手术组相比,胸腔镜组的全胸腺切除比例更高(80.5%vs73.9%,P=0.028),根治性切除率更高(98.8%vs 88.7%,P<0.000),而复发率更低(2.9%vs 16.0%,P<0.001),5年无瘤生存率更高(92%vs 83%,P=0.011),而两组的5年生存率接近(92%vs 92%,P=0.15)。Cox比例风险模型分析显示WHO分型、Masaoka-Koga分期和术后辅助治疗是影响胸腺恶性肿瘤长期生存的独立因素。结论胸腔镜胸腺切除术是治疗早期胸腺恶性肿瘤安全有效的方法,与开放手术相比其围手术期效果更好,肿瘤学疗效一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胸腺恶性肿瘤 胸腺切除术 胸腔外科 开胸手术 VIDEO-ASSISTED hToracoscopic Surgery (VAT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