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血小板-白蛋白-胆红素评分对肝细胞癌患者肝切除术后教科书式结局的影响
1
作者 李梅霞 覃莉 +3 位作者 邱占成 陈廷昊 胥月晴 李川 《临床肝胆病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927-933,共7页
目的血小板-白蛋白-胆红素(PALBI)评分对肝细胞癌(HCC)患者肝切除术后获得教科书式结局(TO)的影响尚不清楚。拟探索术前不同PALBI评分分级与HCC患者肝切除术后获得TO的关系。方法回顾性收集四川大学华西医院和资阳市中心医院2013年1月—... 目的血小板-白蛋白-胆红素(PALBI)评分对肝细胞癌(HCC)患者肝切除术后获得教科书式结局(TO)的影响尚不清楚。拟探索术前不同PALBI评分分级与HCC患者肝切除术后获得TO的关系。方法回顾性收集四川大学华西医院和资阳市中心医院2013年1月—2022年1月行肝切除术的HCC患者资料。TO定义为无术后30 d内严重并发症、无90 d内患者死亡、无出院后30 d内再住院、无围手术期输血、R0切除、无住院时间延长。计数资料两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HCC患者肝切除术后获得TO的影响因素。采用Kaplan-Meier法绘制HCC患者生存曲线,并通过Log-rank检验进行比较。结果共3599例患者纳入研究,其中2369例(65.8%)患者获得TO。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PALBI评分分级(PALBI 2级:OR=1.562,95%CI:1.308~1.864,P<0.001;PALBI 3级:OR=2.216,95%CI:1.463~3.359,P<0.001)是影响HCC患者术后获得TO的独立危险因素。随着PALBI分级增加,患者获得TO的比率降低。PALBI 1级、2级和3级患者获得TO的比率分别为70.2%、54.2%和38.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06.295,P<0.001)。30 d内严重并发症发生率、术后90 d内患者病死率、出院后30 d内再住院率、围手术期输血率、住院时间延长率均随着PALBI评分分级的增加而增加(P值均<0.05)。获得TO患者术后1、3、5年无复发生存率分别为79.5%、60.6%和51.5%,总生存率分别为92.1%、80.0%和71.1%;未获得TO患者术后1、3、5年无复发生存率分别为68.5%、52.7%和46.2%,总生存率分别为83.3%、66.0%和57.1%。获得TO的患者无复发生存率和总生存率均显著好于未获得TO的患者(χ^(2)值分别为18.936、79.371,P值均<0.001)。结论术前PALBI评分分级影响HCC患者肝切除术后获得TO,PALBI分级越高的患者术后越不易获得TO。通过术前PALBI评分评估,有利于早期发现术后并发症发生的高危人群,提早干预,加强围手术期管理,从而提高患者围手术期安全性和长期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细胞 血小板-白蛋白-胆红素评分 教科书式结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腹部外科患者及家属出院准备度自评比较 被引量:30
2
作者 幸露 龚姝 +2 位作者 刘坤 钱佳慧 蒋晓莲 《护理学杂志》 CSCD 2016年第14期16-20,共5页
目的探讨腹部外科患者和家属的出院准备度现状,为提高患者出院准备度评估的准确性,开展个性化出院准备护理服务提供参考。方法纳入腹部外科住院患者及其家属各239例,采用一般资料调查表、中文版患者出院准备度量表和家属出院准备度量表... 目的探讨腹部外科患者和家属的出院准备度现状,为提高患者出院准备度评估的准确性,开展个性化出院准备护理服务提供参考。方法纳入腹部外科住院患者及其家属各239例,采用一般资料调查表、中文版患者出院准备度量表和家属出院准备度量表进行问卷调查。结果腹部外科患者及其家属的出院准备度自评得分分别为159.94±37.61和166.49±36.17,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4个维度中3个维度家属得分与患者存在统计学差异(均P<0.01)。结论腹部外科患者及其家属的出院准备度均处于中等偏上水平,但两者的出院准备度不同。医护人员应综合多方评价结果,客观、准确地评估患者的出院准备度,结合其特点给予个性化指导,积极开展以患者为中心的出院准备护理服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部外科 出院准备度 患者评价 家属评价 护理服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加速康复外科理念下促进腹部手术患者术后早期下床活动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72
3
作者 李智 龚姝 《中国护理管理》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142-145,共4页
结合加速康复外科理念,对腹部手术患者术后早期下床活动的概述、现状及促进策略进行综述,旨在为医护人员更好地指导患者术后早期下床活动、促进加速康复外科理念的有效落实提供参考。
关键词 加速康复外科 早期下床活动 腹部手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负载MXene纳米片的冻融水凝胶的制备及防治术后胰瘘的研究
4
作者 刘皓珩 郭倩如 +2 位作者 田锦 门杰 李可洲 《材料导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9期220-228,共9页
术后胰瘘(Postoperative pancreatic fistula,POPF)是胰腺切除术后最常见和最严重的并发症之一,会导致住院时间延长、医疗保健成本增加以及引发潜在的危及生命的并发症。目前在临床上用于防治术后胰瘘的胰管支架、密封胶和聚乙醇酸毡等... 术后胰瘘(Postoperative pancreatic fistula,POPF)是胰腺切除术后最常见和最严重的并发症之一,会导致住院时间延长、医疗保健成本增加以及引发潜在的危及生命的并发症。目前在临床上用于防治术后胰瘘的胰管支架、密封胶和聚乙醇酸毡等材料虽然具有一定的作用,但是仍面临感染及愈合速率慢等问题。受到创面水凝胶敷料的启发,制备一种负载MXene纳米片的PVA-CS-MXene冻融水凝胶,其具有良好的力学性能、吸水溶胀行为、生物降解性能和细胞相容性;在血液相容性实验中,水凝胶材料的溶血率低于5%,证明其具有良好的血液相容性;抗菌实验证明PVA-CS水凝胶具有一定的抗菌性能,并且通过MXene的载入显著地提升了水凝胶的抗菌性能。建立大鼠术后胰瘘模型,通过残余胰腺组织创面愈合实验,证明PVA-CS-MXene冻融水凝胶能抑制创面炎症反应,促进残余胰腺组织创面愈合,从而有效防治术后胰瘘。实验结果表明,PVA-CS-MXene冻融水凝胶有望成为胰腺切除术后胰瘘防治的一种有前景的材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冻融水凝胶 MXene 抗炎 抗菌 创面愈合 术后胰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Frey术与Beger术对慢性胰腺炎患者疼痛和生活质量的影响分析 被引量:2
5
作者 刘红英 李卡 柯能文 《中国医学前沿杂志(电子版)》 2019年第10期140-143,共4页
目的探究Frey术与Beger术对慢性胰腺炎患者疼痛和生活质量的影响,为临床术式选择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2014年3月至2017年3月收治的124例慢性胰腺炎患者的临床资料,按照不同手术方式将入选患者分别纳入Fery组和Beger组,每组... 目的探究Frey术与Beger术对慢性胰腺炎患者疼痛和生活质量的影响,为临床术式选择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2014年3月至2017年3月收治的124例慢性胰腺炎患者的临床资料,按照不同手术方式将入选患者分别纳入Fery组和Beger组,每组各62例。对比两组患者手术情况、并发症发生情况、术后1年疼痛缓解率和手术前后生活质量评分,分析两种术式治疗慢性胰腺炎的效果与安全性。结果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输血量、住院天数、术后胰瘘和切口感染发生率、术后1年疼痛缓解率、术后1年M-ANNHEIM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术后1年M-ANNHEIM评分均显著低于本组术前(均P<0.05)。结论Frey术与Beger术治疗慢性胰腺炎的效果与安全性相当,均可明显改善患者疼痛症状,提高其生活质量,在临床实践中可根据患者实际情况合理选择手术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Frey术 Beger术 慢性胰腺炎 疼痛 生活质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胰腺外分泌功能检测方法的临床应用 被引量:5
6
作者 左林 杨都江 陆慧敏 《临床肝胆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956-960,共5页
胰腺外分泌功能的检测方法较多,且各种方法的检测指标不同,尚无统一标准。本文总结了临床上应用较广泛或具有良好应用前景的胰腺外分泌功能检测方法,简述了各种方法的操作过程并评述了其临床实用性和进展,为胰腺外分泌功能检测方法的临... 胰腺外分泌功能的检测方法较多,且各种方法的检测指标不同,尚无统一标准。本文总结了临床上应用较广泛或具有良好应用前景的胰腺外分泌功能检测方法,简述了各种方法的操作过程并评述了其临床实用性和进展,为胰腺外分泌功能检测方法的临床应用与研究思路提供一定的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胰腺 外分泌部 胰泌素试验 粪便脂肪检测 呼气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胰腺癌术中门静脉/肠系膜上静脉重建材料的研究进展
7
作者 任澍杰 王幸 +2 位作者 傅翔 谭春路(综述) 刘续宝(审校) 《中国肿瘤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0期530-535,共6页
随着外科技术的发展和围术期管理水平的提升,以往认为无法手术的侵犯大血管的腹部肿瘤,在血管重建技术的加持下,使得手术切除肿瘤成为可能。联合血管切除手术的应用使肿瘤切除范围扩大,提高了肿瘤的R0切除率,延长了患者生存期。门静脉(p... 随着外科技术的发展和围术期管理水平的提升,以往认为无法手术的侵犯大血管的腹部肿瘤,在血管重建技术的加持下,使得手术切除肿瘤成为可能。联合血管切除手术的应用使肿瘤切除范围扩大,提高了肿瘤的R0切除率,延长了患者生存期。门静脉(portal vein,PV)/肠系膜上静脉(superior mesenteric vein,SMV)系统,对于包括胰腺癌在内的肝胆胰及十二指肠肿瘤的手术至关重要,是上述肿瘤常累及的主要血管结构。联合PV/SMV系统切除重建技术的安全应用,为这类患者带来了新的希望。PV系统两端均为毛细血管网,血流速度慢,血液黏稠易凝,重建失败将严重影响肝脏血供,甚至引起肝功能衰竭。血管重建材料是影响手术效果和预后的重要因素,目前在静脉修复中,自体静脉、自体其他组织、同种异体静脉与人工材料均可作为供选择的修复材料,选择合适的材料对手术至关重要。本综述阐述了PV/SMV修复重建材料的研究进展,并说明了各种材料的特点与临床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门静脉 肠系膜上静脉 血管重建 静脉重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智能手环在患者术后早期下床活动监测中应用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0
8
作者 李智 周藜藜 龚姝 《中国护理管理》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1期1700-1703,共4页
本文从准确性、有效性、可行性、实用性四个方面对智能手环在术后早期下床活动监测中的应用现状进行综述,以期为临床护理实践及开展相关研究提供参考。
关键词 术后早期活动 活动监测 可穿戴设备 智能手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围术期体温监测的最佳证据总结 被引量:6
9
作者 范美龄 刘雨薇 +4 位作者 李智 任秋平 胡紫宜 王雅旋 许瑞华 《解放军护理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47-50,56,共5页
目的检索围术期体温监测相关证据,并对其最佳证据进行总结。方法系统检索国内外数据库、指南网及专业协会网站等关于围术期体温监测的指南、临床决策、专家共识、系统评价等。结果纳入18篇文献,其中指南6篇、专家共识3篇、证据总结2篇... 目的检索围术期体温监测相关证据,并对其最佳证据进行总结。方法系统检索国内外数据库、指南网及专业协会网站等关于围术期体温监测的指南、临床决策、专家共识、系统评价等。结果纳入18篇文献,其中指南6篇、专家共识3篇、证据总结2篇、临床决策3篇以及系统评价4篇,共提炼出包括护理评估、监测部位与工具、监测频率与监测注意事宜等4个方面共21条证据。结论体温监测应涵盖整个围术期,根据临床需求选择准确、无创、便捷、低成本的体温测量工具,便于早期发现病情变化,减少不良结局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围术期 体温监测 体温计 循证护理 证据总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腹腔镜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后胰管内支撑管肝内异位1例 被引量:1
10
作者 肖青川 胡成功 +2 位作者 蔡云强 高攀 彭兵 《中国微创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187-189,共3页
胰十二指肠切除术最常见、最棘手的术后并发症是胰漏,为了预防胰漏的发生,众多研究、共识及指南均建议术中留置胰管支撑引流管[1~3]。外支撑引流管术后短期内即拔出,通常认为内支撑引流管后期可自行排出体外。随着腹腔镜胰十二指肠切除... 胰十二指肠切除术最常见、最棘手的术后并发症是胰漏,为了预防胰漏的发生,众多研究、共识及指南均建议术中留置胰管支撑引流管[1~3]。外支撑引流管术后短期内即拔出,通常认为内支撑引流管后期可自行排出体外。随着腹腔镜胰十二指肠切除术(laparoscopic pancreaticoduodenectomy,LPD)的广泛开展,内支撑引流已基本替代外支撑引流,内支撑引流管相关并发症愈发引起关注[4~6]。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胰十二指肠切除术 胰漏 相关并发症 支撑引流管 异位 胰管内支撑 术后并发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具有表面微图形化胰肠吻合口支架的构建及研究
11
作者 简琼艺 王益雷 +3 位作者 姜喆瑞 郭倩如 张浩 李可洲 《材料导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9期208-217,共10页
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后胰瘘极大地影响了患者的术后生存率及生活质量,目前临床上选择聚氨酯(TPU)管作为胰肠吻合口支架以应对这一并发症,但存在规格不匹配、易脱落等问题。受到树蛙趾垫表面微图形增强湿摩擦力的启发,设计了三种不同的微图... 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后胰瘘极大地影响了患者的术后生存率及生活质量,目前临床上选择聚氨酯(TPU)管作为胰肠吻合口支架以应对这一并发症,但存在规格不匹配、易脱落等问题。受到树蛙趾垫表面微图形增强湿摩擦力的启发,设计了三种不同的微图形,并利用具有形状记忆功能的生物可降解材料制备了具有不同微图形的胰肠吻合口支架,然后对三种不同微图形的支架进行对比研究。使用6臂聚乙二醇作为引发剂,与己内酯发生开环聚合反应,加入丙烯酰氯接上双键,通过光交联,利用材料的形状记忆性能制备了印有表面微图形的6臂聚乙二醇-聚己内酯胰肠吻合口支架。考察了6臂聚乙二醇-聚己内酯支架的形状记忆性能、力学性能、亲疏水性等,证明该支架具有良好的形状记忆性能,有足够的刚性为胰管提供有效支撑,且能够引流胰液,维持胰管畅通。研究了模拟支架与胰管组织之间的摩擦行为,结果表明,表面微图形改性的6臂聚乙二醇-聚己内酯交联支架比TPU支架具有更大的湿摩擦力,同时对胰管组织造成的磨损较小,且正六边形柱体微图形为表面改性的最佳选择。最后评估了材料的生物相容性,证实材料具备植入体内的安全性,具有潜在的临床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胰瘘 胰肠吻合口支架 形状记忆 表面微图形 湿摩擦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