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底节区脑出血患者并发医院感染的危险因素分析 被引量:3
1
作者 聂诚丽 樊朝凤 周小莉 《中国医学前沿杂志(电子版)》 2017年第4期48-51,共4页
目的分析基底节区脑出血患者并发医院感染的危险因素,为基底节区脑出血并发医院感染的防治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2014年1月至2016年1月收治的391例基底节区脑出血患者的临床资料。计算患者医院感染发生率,采用多因素Logisti... 目的分析基底节区脑出血患者并发医院感染的危险因素,为基底节区脑出血并发医院感染的防治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2014年1月至2016年1月收治的391例基底节区脑出血患者的临床资料。计算患者医院感染发生率,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探讨基底节区脑出血并发医院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结果 391例患者中,54例发生医院感染,发生率为13.81%;患者医院感染部位以肺部为主,占53.70%,其次为泌尿系统感染,占22.22%。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显示,年龄≥65岁、格拉斯哥昏迷评分<8分、白细胞计数≥10×10~9/L、白蛋白水平<13 g/L、有吸烟史、合并糖尿病、手术治疗及侵入性操作是基底节区脑出血患者并发医院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基底节区脑出血并发医院感染与患者基线资料、生活习惯、疾病史、治疗情况密切相关,据此评估患者医院感染发生风险并予以合理干预有望降低医院感染发生率,改善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底节区脑出血 医院感染 危险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托管医院的护理管理模式探析
2
作者 廖燕 李欢 +2 位作者 宁宁 谷波 胡雪珍 《护理学杂志》 CSCD 2014年第8期66-68,共3页
目的探讨托管医院的护理管理模式。方法通过依托本部的护理管理理念,坚持"一体化管理"原则,从护理管理人员结构的调整、管理模式、方法的变更等方面积极创新,将护理管理扁平化。结果运营9个月,总体运营收入及护理质量、患者... 目的探讨托管医院的护理管理模式。方法通过依托本部的护理管理理念,坚持"一体化管理"原则,从护理管理人员结构的调整、管理模式、方法的变更等方面积极创新,将护理管理扁平化。结果运营9个月,总体运营收入及护理质量、患者满意率提高。结论对托管医院的"一体化管理"有效保障了护理质量与安全,提高了护理工作的满意度,强化了优质护理服务理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护理管理模式 医院托管 一体化管理 护理管理扁平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头针干预联合康复训练对脑出血恢复期患者神经营养状态及神经损伤程度的影响 被引量:13
3
作者 周小莉 《海南医学院学报》 CAS 2017年第22期3062-3065,3069,共5页
目的:探讨头针干预联合康复训练对脑出血恢复期患者神经营养状态及神经损伤程度的影响。方法:2016年1月-2017年3月在华西医院就诊的脑出血恢复期患者78例,经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实验组各39例。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康复训练、实验组患... 目的:探讨头针干预联合康复训练对脑出血恢复期患者神经营养状态及神经损伤程度的影响。方法:2016年1月-2017年3月在华西医院就诊的脑出血恢复期患者78例,经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实验组各39例。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康复训练、实验组患者接受头针干预联合康复训练。对比两组干预前后神经营养状态、神经损伤程度的差异。结果:干预前,两组神经营养状态、神经损伤程度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干预1周后、干预2周后,实验组血清中神经营养指标NGF、BDNF的含量较对照组高;血清中神经损伤指标GFAP、NSE、S100B的含量较对照组低;血清中炎症介质IL-18、HMGB1、IFN-γ的含量较对照组低。结论:脑出血恢复期患者接受头针干预联合康复训练,可有效改善患者的神经营养状态并减轻神经损伤程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出血恢复期 头针干预 康复训练 神经营养 神经损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个体化主动康复训练用于脑出血恢复期的神经功能重建价值探究 被引量:9
4
作者 成洋 《海南医学院学报》 CAS 2018年第4期468-471,共4页
目的:探讨个体化主动康复训练用于脑出血恢复期的神经功能重建价值。方法:120例脑出血恢复期患者,回顾康复计划并将入组患者分为接受常规康复训练的对照组71例,接受个体化主动康复训练的观察组49例。对比两组患者康复前、康复3个月后血... 目的:探讨个体化主动康复训练用于脑出血恢复期的神经功能重建价值。方法:120例脑出血恢复期患者,回顾康复计划并将入组患者分为接受常规康复训练的对照组71例,接受个体化主动康复训练的观察组49例。对比两组患者康复前、康复3个月后血清中神经损伤相关指标、垂体-甲状腺轴功能指标、神经递质等含量的差异。结果:康复前,两组患者血清中神经损伤相关指标、垂体-甲状腺轴功能指标、神经递质等含量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康复3个月后,观察组血清中神经损伤相关指标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髓鞘碱性蛋白(MBP)、S100β蛋白(S100β)含量低于对照组(P<0.05);血清中垂体-甲状腺轴功能指标游离T3(FT3)含量高于对照组,游离T4(FT4)、促甲状腺激素(TSH)含量低于对照组(P<0.05);血清中肽类神经递质强啡肽(Dny-A)、P物质(SP)、谷氨酸(Glu)含量低于对照组(P<0.05),γ-氨基丁酸(GABA)含量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脑出血恢复期患者接受个体化主动康复训练,可有效优化神经功能、减轻神经损伤,有助于病情恢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出血恢复期 个体化主动康复训练 神经功能 神经递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外伤性重型颅脑损伤并发迟发性颅内血肿预后相关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3
5
作者 宋雅婷 《中国医学前沿杂志(电子版)》 2017年第9期83-86,共4页
目的分析影响外伤性重型颅脑损伤并发迟发性颅内血肿患者预后的相关因素,为改善患者预后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2013年7月至2016年7月收治的161例外伤性重型颅脑损伤并发迟发性颅内血肿患者的临床资料,按照预后质量,将恢复良... 目的分析影响外伤性重型颅脑损伤并发迟发性颅内血肿患者预后的相关因素,为改善患者预后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2013年7月至2016年7月收治的161例外伤性重型颅脑损伤并发迟发性颅内血肿患者的临床资料,按照预后质量,将恢复良好/中度残疾者纳入预后良好组,将重度残疾/植物生存/死亡者纳入预后不良组,计算患者预后不良率并比较两组患者基线资料,将存在统计学差异的因素纳入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分析影响外伤性重型颅脑损伤并发迟发性颅内血肿患者预后的危险因素。结果 161例患者中,47例预后不良(29.19%)。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年龄≥60岁、减速伤、有合并伤、有并发症、多发性血肿、外伤性重型颅脑损伤发病后格拉斯哥昏迷评分(Glasgow coma score,GCS)≥13分、迟发性颅内血肿发病后GCS≥13分及迟发性颅内血肿出血量>60 ml是影响外伤性重型颅脑损伤并发迟发性颅内血肿患者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年龄、颅脑损伤严重程度、受伤性质及血肿类型均可影响外伤性重型颅脑损伤并发迟发性颅内血肿患者的预后,明确患者病情程度并注重并发症的处理,对降低患者病死率和病残率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外伤 重型颅脑损伤 迟发性颅内血肿 相关因素 预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紧急救治下护理人力资源调配方案实施及效果 被引量:52
6
作者 钟淑馨 曹晓翼 +7 位作者 蒋艳 李继平 成翼娟 谷波 吕娟 徐小凤 段棣飞 龚姝 《中国护理管理》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226-229,共4页
目的:分析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紧急救治下大型综合医院护理人力资源调配方案及其运行效果,为今后大型医疗机构传染病疫情救治的护理人力紧急调度提供参考。方法:构建包括成立专项护理管理小组、评估护理人力需求、护理人力紧急调配、动态... 目的:分析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紧急救治下大型综合医院护理人力资源调配方案及其运行效果,为今后大型医疗机构传染病疫情救治的护理人力紧急调度提供参考。方法:构建包括成立专项护理管理小组、评估护理人力需求、护理人力紧急调配、动态监控与调整的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紧急救治下"两库四级"护理人力资源调配方案。结果:自2020年1月16日至2月1日,护理部储备护理人力200名,调配护士63名参与疫情救治。结论:"两库四级"护理人力资源调配方案有助于疫情爆发时期高效人力调度,但仍需在今后管理实践中不断探索与完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 护理管理 人力资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早期肠内营养干预对高血压脑出血患者神经功能、全身氧化应激及炎症反应的影响 被引量:26
7
作者 高元凤 《海南医学院学报》 CAS 2017年第20期2862-2865,2869,共5页
目的:探讨早期肠内营养干预对高血压脑出血患者神经功能、全身氧化应激及炎症反应的影响。方法:选择在本院接受住院治疗的高血压脑出血患者98例,随机分为对照组、观察组各49例。对照组接受常规肠外营养干预、观察组接受早期肠内营养干... 目的:探讨早期肠内营养干预对高血压脑出血患者神经功能、全身氧化应激及炎症反应的影响。方法:选择在本院接受住院治疗的高血压脑出血患者98例,随机分为对照组、观察组各49例。对照组接受常规肠外营养干预、观察组接受早期肠内营养干预。对比两组患者干预前后,血清中神经功能相关指标、氧化应激指标、炎症介质含量的差异。结果:干预前,两组血清中神经功能相关指标、氧化应激指标、炎症介质含量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干预1周后,两组血清中S100B、NSE、GFAP、MBP、LPO、MDA、PCT、IL-1β、IL-6、TNF-α的含量低于干预前,GSH-PX的含量高于干预前且观察组血清中S100B、NSE、GFAP、MBP、LPO、MDA、PCT、IL-1β、IL-6、TNF-α的含量低于对照组,GSH-PX的含量高于对照组。结论:高血压脑出血患者接受早期肠内营养干预,可有效优化神经功能,并抑制全身氧化应激及炎症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血压脑出血 早期肠内营养干预 神经功能 全身氧化应激 炎症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