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大学生生活事件和睡眠质量的关系 被引量:35
1
作者 刘灵 严由伟 +2 位作者 林荣茂 唐向东 魏叶莹 《中国心理卫生杂志》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308-309,共2页
慢性心理应激和睡眠质量关系研究是我国心理学服务民生、改善民生的一项紧迫课题。前期对压力、压力源等重要心理应激对睡眠质量的影响及其内在机制进行了综述[1]。本文探讨大学生生活事件与睡眠质量之间的关系,以期从生活事件的视角... 慢性心理应激和睡眠质量关系研究是我国心理学服务民生、改善民生的一项紧迫课题。前期对压力、压力源等重要心理应激对睡眠质量的影响及其内在机制进行了综述[1]。本文探讨大学生生活事件与睡眠质量之间的关系,以期从生活事件的视角找到改善大学生睡眠质量的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学生 生活事件 睡眠质量 心理卫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压力反应、压力应对与睡眠质量关系述评 被引量:113
2
作者 严由伟 刘明艳 +1 位作者 唐向东 林荣茂 《心理科学进展》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1期1734-1746,共13页
压力反应是个体应对应激源作用时所产生的非特异性表现,而压力应对是个体社会生活中一种综合的压力适应过程。压力反应及其应对是压力与睡眠质量之间的重要变量。生理、认知、情绪和行为等方面的压力反应与睡眠质量有直接的交互作用,而... 压力反应是个体应对应激源作用时所产生的非特异性表现,而压力应对是个体社会生活中一种综合的压力适应过程。压力反应及其应对是压力与睡眠质量之间的重要变量。生理、认知、情绪和行为等方面的压力反应与睡眠质量有直接的交互作用,而认知调节、情绪调节、应对方式、社会支持和人格倾向等压力应对因素则能够改变压力与睡眠之间相互作用的强度、持续时间以及最终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压力 压力反应 压力应对 睡眠质量 压力—睡眠关系理论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近15年中国青少年学生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调查结果的元分析 被引量:104
3
作者 林荣茂 严由伟 唐向东 《中国心理卫生杂志》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1期839-844,共6页
目的:考察近15年来中国青少年学生睡眠质量及其研究状况.方法:通过文献检索,收集49篇以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ittsburgh Sleep Quality Index,PSQI)作为测评工具的青少年学生睡眠质量研究报告.以正常成人为参照,将这些研究报告的数... 目的:考察近15年来中国青少年学生睡眠质量及其研究状况.方法:通过文献检索,收集49篇以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ittsburgh Sleep Quality Index,PSQI)作为测评工具的青少年学生睡眠质量研究报告.以正常成人为参照,将这些研究报告的数据转换为效应量,并采用多水平技术的元分析方法对其进行再分析.49篇研究报告的时间跨度为1994~2009年,样本量为41130人.结果:(1)以正常成人为参照标准,青少年学生PSQI总分平均效应量为0.910(0.853〈ESSM〈0.967),其中,初中生、高中生和大学生PSQI总分平均效应量分别为0.289(0.076〈sm〈0.502)、0.942(0.781〈ESsm〈1.103)和1.191(1.133〈ESsm〈1.249);(2)以女生为参照标准,男生PSQI总分平均效应量为0.012(-0.053〈ESsm〈0.077);(3)在多水平模型中,出版年代变量的β值为0.063,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青少年学生,特别是大学生和高中生睡眠质量不容乐观;青少年学生睡眠质量的性别差异不显著;青少年学生睡眠质量有随年代而逐步变差的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睡眠质量 青少年学生 多水平分析 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 元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压力源及其与睡眠质量的现象学关系研究述评 被引量:79
4
作者 严由伟 刘明艳 +1 位作者 唐向东 林荣茂 《心理科学进展》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0期1537-1547,共11页
压力源是引起压力反应的刺激或变化,压力作用是睡眠质量下降的重要原因之一。就睡眠质量的影响而言,近年来的研究报告主要集中于家庭、学习、工作、社会文化和疾病等5大传统压力维度。这些压力源与睡眠质量之间存在着复杂的双向的直接... 压力源是引起压力反应的刺激或变化,压力作用是睡眠质量下降的重要原因之一。就睡眠质量的影响而言,近年来的研究报告主要集中于家庭、学习、工作、社会文化和疾病等5大传统压力维度。这些压力源与睡眠质量之间存在着复杂的双向的直接或间接的交互作用关系,并因作用时间、作用强度的不同而发生不同的变化,还因中介调节因素的相互作用而体现出复杂的个体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理卫生 压力 压力源 睡眠质量 压力—睡眠关系理论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肥胖程度及睡眠体位对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患者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47
5
作者 张润 王茂筠 +3 位作者 王怡唯 胡碧 雷飞 梁宗安 《中国全科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1期1294-1299,共6页
背景肥胖是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SAHS)发病公认的危险因素之一,改变睡眠体位作为OSAHS的一种治疗手段已被广泛推荐,不同肥胖程度患者改变睡眠体位是否均能影响OSAHS严重程度,国内尚未见相关研究报道。目的探讨肥胖程度及睡... 背景肥胖是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SAHS)发病公认的危险因素之一,改变睡眠体位作为OSAHS的一种治疗手段已被广泛推荐,不同肥胖程度患者改变睡眠体位是否均能影响OSAHS严重程度,国内尚未见相关研究报道。目的探讨肥胖程度及睡眠体位对OSAHS的影响,以及体位性OSAHS与肥胖相关指标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1月—2016年6月四川大学华西医院睡眠呼吸监测室行多导睡眠图(PSG)监测并诊断为OSAHS的患者678例。收集患者一般资料及PSG监测指标,根据体质指数(BMI)将患者分为体质量正常组(n=139)、超重组(n=315)、肥胖组(n=224),分析其PSG监测指标及体位依赖性指数;根据体位依赖性指数将患者分为体位性OSAHS组(n=288)及非体位性OSAHS组(n=390),分析其肥胖相关人体测量指标和PSG监测指标,以及体位性OSAHS的影响因素。结果体质量正常组、超重组、肥胖组患者Epworth嗜睡量表(ESS)评分、微觉醒指数、呼吸努力相关微觉醒(RERA)指数、呼吸暂停低通气指数(AHI)、血氧饱和度(SaO_2)<90%时间占总睡眠时间(TST)比例、平均血氧饱和度(MSaO_2)、最低血氧饱和度(LSaO_2)、非仰卧位AHI、仰卧位AHI、体位依赖性指数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体位性OSAHS组患者男性比例、BMI、腰围、臀围、腰臀比、ESS评分、微觉醒指数、RERA指数、AHI、SaO_2<90%时间占TST比例低于非体位性OSAHS组,MSaO_2、LSaO_2高于非体位性OSAHS组(P<0.05)。Spearman相关分析结果显示,体位依赖性指数与BMI、腰围、臀围、腰臀比均呈负相关(r_s=-0.295、-0.289、-0.219、-0.236,P<0.001)。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性别[OR=0.620,95%CI(0.392,0.979),P=0.040]和BMI[OR=0.879,95%CI(0.802,0.943),P=0.001]与体位性OSAHS有回归关系。结论 OSAHS的病情严重程度与肥胖程度呈正相关,而BMI与体位依赖性指数呈负相关,性别和BMI是体位性OSAHS的独立影响因素,BMI越高,患者改变睡眠体位对呼吸事件的影响越小,单纯改变睡眠体位可能无法改善该类患者的病情,应尽早考虑联合更为积极的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睡眠呼吸暂停 阻塞性 人体质量指数 睡眠 肥胖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夜间动态血氧饱和度监测对代谢综合征合并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患者的意义研究 被引量:23
6
作者 胡碧 王茂筠 +3 位作者 王怡唯 张润 雷飞 梁宗安 《中国全科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1期1287-1293,共7页
目的探讨夜间动态血氧饱和度(SaO_2)监测对代谢综合征(MS)合并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SAHS)患者的临床意义。方法收集2015年6—8月以打鼾为主诉在四川大学华西医院门诊进行整夜多导睡眠图(PSG)监测的患者196例,收集患者一般... 目的探讨夜间动态血氧饱和度(SaO_2)监测对代谢综合征(MS)合并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SAHS)患者的临床意义。方法收集2015年6—8月以打鼾为主诉在四川大学华西医院门诊进行整夜多导睡眠图(PSG)监测的患者196例,收集患者一般资料、病史,均行整夜PSG监测,同时佩戴生命体征监测手环进行夜间动态SaO_2监测,次日抽取空腹静脉血检测血糖、血脂水平。根据体质指数(BMI)及合并MS情况分为3组:正常体质量组80例,肥胖未合并MS组46例,肥胖合并MS组70例。根据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指数(AHI)将肥胖患者分为非OSAHS组(25例)和OSAHS组(91例)。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评价氧减指数(ODI)在3组中对OSAHS的诊断价值。结果肥胖未合并MS组患者年龄、颈围、腰围、颌面部异常、咽腔狭窄检出率均高于正常体质量组(P<0.01);肥胖合并MS组患者年龄、颈围、腰围、颌面部异常、咽腔狭窄、扁桃体或舌体肥大检出率均高于正常体质量组,腰围大于肥胖未合并MS组(P<0.01)。正常体质量组、肥胖未合并MS组、肥胖合并MS组患者OSAHS检出率分别为37.5%(30/80)、60.9%(28/46)、90.0%(63/70),3组OSAHS检出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3.58,P<0.001);其中肥胖未合并MS组、肥胖合并MS组患者OSAHS检出率较正常体质量组升高(χ~2=6.42、43.68,P<0.016);肥胖合并MS组患者OSAHS检出率较肥胖未合并MS组升高(χ~2=13.93,P<0.016)。肥胖未合并MS组患者AHI、SaO_2≤90%的时间占总监测时间的百分比(SIT90)、ODI均高于正常体质量组(P<0.05);肥胖合并MS组患者AHI、SIT90、ODI均高于正常体质量组和肥胖未合并MS组,平均SaO_2(MSaO_2)、最低SaO_2(LSaO_2)均低于正常体质量组和肥胖未合并MS组(P<0.05)。肥胖患者中OSAHS组有63例(69.2%)合并MS,非OSAHS组有7例(28.0%)合并MS,两组MS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3.93,P<0.05)。非OSAHS组与OSAHS组肥胖患者MSaO_2、LSaO_2、SIT90、ODI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正常体质量组、肥胖未合并MS组、肥胖合并MS组ODI诊断OSAHS的ROC曲线下面积为0.963[95%CI(0.914,1.000)]、0.970[95%CI(0.929,1.000)]、0.959[95%CI(0.907,1.000)]。结论夜间动态SaO_2监测对初步判断MS患者合并OSAHS有一定的意义及临床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代谢综合征X 睡眠呼吸暂停 阻塞性 人体质量指数 睡眠 肥胖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快动眼睡眠行为障碍与神经退变性疾病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5
7
作者 钟泽其 张宗平 唐向东 《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254-256,F0003,共4页
快动眼睡眠行为障碍(REMsleep behaviour disorder,RBD)是指正常REM睡眠期骨骼肌张力弛缓消失,伴随与梦境相关的吵架斗殴等暴力性异常行为。20世纪90年代末期以来,众多研究显示约50%的RBD与神经退变性疾病有关,例如帕金森病(Parkin... 快动眼睡眠行为障碍(REMsleep behaviour disorder,RBD)是指正常REM睡眠期骨骼肌张力弛缓消失,伴随与梦境相关的吵架斗殴等暴力性异常行为。20世纪90年代末期以来,众多研究显示约50%的RBD与神经退变性疾病有关,例如帕金森病(Parkinson disease,PD)、路易体痴呆(Dementia with lewy bodies,DLB)等。本文将对RBD的研究进展予以回顾,全面阐述RBD与神经退变性疾病之间的临床和病理生理学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快动眼睡眠行为障碍 睡眠障碍 突触核蛋白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失眠数字疗法中国专家共识 被引量:12
8
作者 中国睡眠研究会 张斌 +7 位作者 艾思志 李馨 刘帅 刘响 马靓 谢小磊 张捷 周俊英 《中国全科医学》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381-390,共10页
失眠症是最常见的睡眠障碍,不但引起个体的健康损害,而且可带来沉重的社会经济负担。传统的失眠治疗模式存在过程复杂、成本较高等弊端。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更为便捷和低成本的失眠数字疗法(DTI)已经得到越来越多的运用。然而,目前国... 失眠症是最常见的睡眠障碍,不但引起个体的健康损害,而且可带来沉重的社会经济负担。传统的失眠治疗模式存在过程复杂、成本较高等弊端。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更为便捷和低成本的失眠数字疗法(DTI)已经得到越来越多的运用。然而,目前国内外尚缺乏DTI的相关规范。为此,中国睡眠研究会组织国内睡眠医学和医学工程领域的专家,依据国内外研究进展,制订《失眠数字疗法中国专家共识》,针对DTI的定义、适应证、核心原理、研发设计、推广应用、教育培训、数据保护、伦理监管等进行阐述,以期为DTI提供全面而规范的参考和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疗法 失眠症 睡眠障碍 专家共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青少年担忧倾向性问卷的编制 被引量:5
9
作者 林荣茂 严由伟 +1 位作者 唐向东 蔡韦龄 《中国心理卫生杂志》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293-298,共6页
目的:编制一份适合我国青少年的担忧倾向性问卷(WTQ-CA),并验证其信效度。方法:依照"我担忧测验"获得担忧倾向性结构,综合考虑人格倾向性特征,编制了59个项目的初始问卷。分别从福建、江西的普通中小学和大学抽取600名、1400... 目的:编制一份适合我国青少年的担忧倾向性问卷(WTQ-CA),并验证其信效度。方法:依照"我担忧测验"获得担忧倾向性结构,综合考虑人格倾向性特征,编制了59个项目的初始问卷。分别从福建、江西的普通中小学和大学抽取600名、1400名学生作为预测样本和正式施测样本,收回有效问卷582份、1265份。从正式施测样本中抽取60名学生间隔2周后进行再测,收回有效问卷59份。用预测样本进行项目分析和探索性因素分析,正式施测样本进行验证性因素分析、信度分析和效标效度检验,选用宾州担忧问卷中文版(Ch-PSWQ)、状态-特质焦虑问卷(STAI)、自评抑郁量表(SDS)、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简易应对方式问卷(SCSQ)和Frost完美主义问卷(FMPS)为效标。结果:探索性因素分析抽取了学习担忧、关系担忧、健康担忧、未来盲目性和缺乏信心5个因素,共32个项目,累计方差解释率为54.25%;验证性因素分析验证了结构的有效性,各拟合指数分别是χ2/df=3.58,RM SEA=0.06,SRM R=0.05,NNFI=0.87,CFI=0.90;总问卷的内部一致性系数为0.92,各维度的α系数在0.67~0.83之间;总问卷的重测信度为0.74,各维度重测信度在0.68~0.79之间;问卷与各效标间的相关系数在0.14~0.58(均P<0.001)。结论:青少年担忧倾向性问卷具有良好的心理测量学特征,适用于我国青少年担忧倾向性的相关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担忧倾向性 青少年 问卷编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复经颅磁刺激治疗神经病理性疼痛一例
10
作者 杨从敏 金荣疆 +3 位作者 李柄佑 郑重 白新刚 郭鸿 《中国现代神经疾病杂志》 CAS 2015年第9期757-759,共3页
患者男性,56岁,主因双侧足跟疼痛20余年,左下肢疼痛、冰冷感6年,于2014年7月1日就诊。体格检查:生命体征平稳,内科系统检查未见明显异常。神经系统检查神志清楚,言语模糊,烦躁,定向力准确;双侧瞳孔等大、等圆,直径约2mm,对... 患者男性,56岁,主因双侧足跟疼痛20余年,左下肢疼痛、冰冷感6年,于2014年7月1日就诊。体格检查:生命体征平稳,内科系统检查未见明显异常。神经系统检查神志清楚,言语模糊,烦躁,定向力准确;双侧瞳孔等大、等圆,直径约2mm,对光反射灵敏,眼球运动充分,双眼闭目有力;伸舌稍右偏;四肢肌力5级、肌张力正常;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痛 经颅磁刺激 病例报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反常失眠症人格特征的病例对照研究 被引量:2
11
作者 廖静萍 朱仕超 +2 位作者 张麒 王定玺 李小麟 《中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8期958-965,共8页
目的:比较反常失眠症患者与原发性失眠症患者及睡眠正常者的人格特征。方法:采用1:1:1配对病例对照研究,收集2013年3月至12月于四川大学华西医院睡眠医学中心就诊的63位反常失眠症患者为病例组,为每1例病例组患者配1例原发性失眠症患者... 目的:比较反常失眠症患者与原发性失眠症患者及睡眠正常者的人格特征。方法:采用1:1:1配对病例对照研究,收集2013年3月至12月于四川大学华西医院睡眠医学中心就诊的63位反常失眠症患者为病例组,为每1例病例组患者配1例原发性失眠症患者和1例睡眠正常的健康对照。所有受试者完成艾森克人格问卷。结果:病例组艾森克人格问卷精神质维度、内外向维度、神经质维度得分分别为52.1±10.2,49.6±9.8,56.0±12.0。病例组有精神质或精神质倾向者的比例(31.7%)高于原发性失眠对照组(7.9%)(χ~2=11.228,P<0.0125)和健康对照组(0)(χ~2=23.774,P<0.0125);性格外向和外倾者的比例(19.0%)高于原发性失眠对照组(3.2%)(Z=–4.047,P<0.0125),但低于健康对照组(60.3%)(Z=–4.754,P<0.0125);情绪不稳或倾向不稳者的比例(46.0%)高于健康对照组(0)(χ~2=37.670,P<0.0125),与原发性失眠对照组(52.4%)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508,P>0.0125)。结论:反常失眠症患者整体上人格特征未达到明显病态的水平,有明显高于正常人和原发性失眠患者的精神质倾向,性格较原发性失眠患者更倾向于外向,在神经质特征上与原发性失眠患者相当,均异于正常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反常失眠 原发性失眠 人格 精神质 内外向 神经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失眠障碍患者的脑电能量特征(综述) 被引量:2
12
作者 时媛 任蓉 +1 位作者 植少坚 唐向东 《中国心理卫生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1期913-918,共6页
睡眠脑电能量分析作为经典睡眠分期的重要补充工具,已被较多地用于探索失眠障碍的神经生理特征。本文综述失眠障碍患者在清醒状态和各睡眠分期的脑电能量变化及不同干预对失眠障碍患者的脑电能量影响。失眠障碍患者具有独特的睡眠脑电... 睡眠脑电能量分析作为经典睡眠分期的重要补充工具,已被较多地用于探索失眠障碍的神经生理特征。本文综述失眠障碍患者在清醒状态和各睡眠分期的脑电能量变化及不同干预对失眠障碍患者的脑电能量影响。失眠障碍患者具有独特的睡眠脑电能量特征,而目前尚无充足研究证据证明药物和非药物治疗对失眠障碍患者脑电能量的具体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失眠 多导睡眠监测 睡眠分期 脑电能量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