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2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RNA干扰在血管新生及其他眼科领域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
1
作者 李娟娟 张军军 张美霞 《眼科新进展》 CAS 2008年第4期308-311,共4页
RNA干扰是近年来发现的研究生物体基因表达、调控与功能的一项崭新技术,其本质是siRNA与对应的mRNA特异结合、通过酶的作用使之降解从而阻止mRNA的翻译,引起生物细胞内同源基因特异性沉默。目前广泛应用于眼部新生血管及相关疾病的研究... RNA干扰是近年来发现的研究生物体基因表达、调控与功能的一项崭新技术,其本质是siRNA与对应的mRNA特异结合、通过酶的作用使之降解从而阻止mRNA的翻译,引起生物细胞内同源基因特异性沉默。目前广泛应用于眼部新生血管及相关疾病的研究中,我们现将这一领域的应用作一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NA干扰 血管新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翼状胬肉切除、大范围Tenon囊切除联合丝裂霉素C治疗翼状胬肉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13
2
作者 刘东敬 陈晓明 +3 位作者 鲍捷 盘如刚 李茅 刘娅莉 《国际眼科杂志》 CAS 2006年第3期700-701,共2页
目的:探讨翼状胬肉切除、大范围Tenon囊切除联合丝裂霉素C治疗翼状胬肉的临床效果和安全性。方法:选取30例(36眼)初发翼状胬肉患者,采用翼状胬肉切除、大范围Tenon囊切除联合丝裂霉素C进行治疗,然后进行随访观察。结果:所有患者均接受... 目的:探讨翼状胬肉切除、大范围Tenon囊切除联合丝裂霉素C治疗翼状胬肉的临床效果和安全性。方法:选取30例(36眼)初发翼状胬肉患者,采用翼状胬肉切除、大范围Tenon囊切除联合丝裂霉素C进行治疗,然后进行随访观察。结果:所有患者均接受了12~16(平均13.4)mo以上的随访,有1例患者复发,没有发现任何并发症。结论:翼状胬肉切除、大范围Tenon囊切除联合丝裂霉素C治疗翼状胬肉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翼状胬肉 手术治疗 丝裂霉素C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玻璃体视网膜手术后早期眼压变化的规律性 被引量:17
3
作者 刘娅利 胡玉章 陈晓明 《国际眼科杂志》 CAS 2007年第1期109-111,共3页
目的:了解玻璃体视网膜手术后早期眼压变化的特点和规律性。方法:玻璃体视网膜手术患者100例,其中单纯巩膜扣带术23例,单纯玻璃体切割35例,玻璃体切割+硅油填充18例和玻璃体切割+C3F8气体填充24例,采用Goldmann压平眼压计测量术前和术... 目的:了解玻璃体视网膜手术后早期眼压变化的特点和规律性。方法:玻璃体视网膜手术患者100例,其中单纯巩膜扣带术23例,单纯玻璃体切割35例,玻璃体切割+硅油填充18例和玻璃体切割+C3F8气体填充24例,采用Goldmann压平眼压计测量术前和术后7d每天眼压。观察和分析各组手术后眼压的变化,如眼压升高>25mmHg,则局部或全身应用降眼压药物治疗。结果:首次眼压升高发生于术后24h内占86.5%,术后2d占8.1%,术后3d占5.4%。单纯巩膜扣带术、单纯玻璃体切割术后24h内眼压最高,平均眼压分别为21.04±7.49mmHg和20.43±7.79mmHg,高眼压发生率分别为5/23(21.7%),6/35(17.1%)。硅油填充组在术后1d,气体填充组在术后2d眼压最高,平均眼压分别为25.17±8.69mmHg和29.21±10.30mmHg,两组高眼压发生率分别为10/1(855.6%),16/2(466.7%)。结论:玻璃体视网膜手术后眼压升高多发生在早期,硅油或气体填充术后高眼压发生率较高,眼压升高幅度较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玻璃体视网膜手术 眼压 C3F8 硅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灯盏细辛对眼压已控制青光眼视网膜微循环的影响 被引量:8
4
作者 刘东敬 鲍捷 +1 位作者 陈晓明 盘如刚 《国际眼科杂志》 CAS 2006年第1期107-109,共3页
目的:观察灯盏细辛对眼压已控制的青光眼患者视网膜微循环的影响。方法:将眼压已控制的36例青光眼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双盲法让患者口服安慰剂或美尔瑞,服用3个疗程,每个疗程2mo,共6mo,用海德堡视网膜血流仪(Heidbergretinalflowmetry,HRF... 目的:观察灯盏细辛对眼压已控制的青光眼患者视网膜微循环的影响。方法:将眼压已控制的36例青光眼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双盲法让患者口服安慰剂或美尔瑞,服用3个疗程,每个疗程2mo,共6mo,用海德堡视网膜血流仪(Heidbergretinalflowmetry,HRF)检查视神经乳头和视盘旁视网膜各4个点血流,分别与基线值进行比较。结果:服药后4,6mo,试验组视盘和视盘旁视网膜Vol,Vel,Flw与基线比较,视盘与视盘旁视网膜微循环明显改善。结论:口服美尔瑞(灯盏细辛)能够明显改善眼压已控制的青光眼患者视盘和视盘旁视网膜微循环,这种作用与疗程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光眼 灯盏细辛 视网膜微循环 视网膜血流仪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眼电击性白内障伴黄斑裂孔1例 被引量:6
5
作者 刘娅利 陈豫川 陈晓明 《国际眼科杂志》 CAS 2009年第1期27-27,共1页
关键词 电击性白内障 黄斑裂孔 高压电击伤 双眼 视力下降 烧伤治疗 视物不清 生命体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虹膜囊肿的临床病理观察 被引量:10
6
作者 廖咏川 唐莉 罗清礼 《国际眼科杂志》 CAS 2006年第4期908-910,共3页
目的:探讨虹膜囊肿的致病原因,临床和组织病理学特点,治疗方式和影响预后的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1986/2003我科收治的27例27眼虹膜囊肿患者的临床资料包括眼部病史、术前术后眼部检查,治疗方式,组织病理学检查,预后情况。结果:27例患... 目的:探讨虹膜囊肿的致病原因,临床和组织病理学特点,治疗方式和影响预后的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1986/2003我科收治的27例27眼虹膜囊肿患者的临床资料包括眼部病史、术前术后眼部检查,治疗方式,组织病理学检查,预后情况。结果:27例患者年龄从3~60岁,男16例,女11例;20例继发于眼外伤后,1例继发于白内障手术,1例继发于葡萄膜黑色素瘤,其余5例为原发性;其中23例给予囊肿切除联合部分虹膜切除术,1例行玻璃体切割术,3例予以眼内激光光凝术。术后组织病理学检查显示22例继发性虹膜囊肿中有21例为上皮植入性囊肿,1例(继发于葡萄膜黑色素瘤)为虹膜色素上皮囊肿,5例原发性虹膜囊肿中4例为非色素上皮囊肿,1例为色素上皮囊肿。术后随访2a,2例因囊肿复发再次手术,1例因眼压升高再次手术。结论:虹膜囊肿根据病因可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虹膜囊肿,从组织病理学上分为上皮植入性囊肿,非色素上皮囊肿和色素上皮囊肿。组织病理学特点与病因相关。有效的治疗方式为囊肿切除联合部分虹膜切除,预后与眼部组织受损情况和治疗方式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虹膜囊肿 临床 病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改良式球周麻醉下行青光眼小梁切除术 被引量:12
7
作者 盘如刚 陈晓明 李茅 《眼科新进展》 CAS 2006年第2期145-146,共2页
目的 评价改良式球周麻醉下行青光眼小梁切除术治疗青光眼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对418例596眼各类型青光眼采用改良式球周麻醉,行常规青光眼小梁切除术,观察麻醉效果及其并发症。结果 408例患者(574眼)麻醉满意,患者能配合顺利完... 目的 评价改良式球周麻醉下行青光眼小梁切除术治疗青光眼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对418例596眼各类型青光眼采用改良式球周麻醉,行常规青光眼小梁切除术,观察麻醉效果及其并发症。结果 408例患者(574眼)麻醉满意,患者能配合顺利完成手术,术中、术后未出现严重并发症。术后矫正视力提高2行以上333眼,视力不变220眼,视力下降43眼。术后眼压在9~15mmHg(1kPa=7.5mmHg)者489眼,16~21mmhg者88眼,21~25mmHg者19眼。结论改良式球周麻醉行青光眼小梁切除术安全性高,麻醉效果好,麻醉并发症少,是一种值得推广的麻醉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球周麻醉 青光眼 小梁切除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青光眼手术治疗的历史和现状 被引量:27
8
作者 刘娅利 陈晓明 《国际眼科杂志》 CAS 2006年第6期1378-1381,共4页
从19世纪的水蛭吸血到今天的选择性激光小梁成型术,青光眼治疗在方法学上经历了一个不可思议的变迁。随着对青光眼发病机制的深入理解,不断有更安全、更有效的新抗青光眼手术被设计和应用。然而,回顾一下青光眼手术治疗的历史和发展过程... 从19世纪的水蛭吸血到今天的选择性激光小梁成型术,青光眼治疗在方法学上经历了一个不可思议的变迁。随着对青光眼发病机制的深入理解,不断有更安全、更有效的新抗青光眼手术被设计和应用。然而,回顾一下青光眼手术治疗的历史和发展过程,对青光眼的进一步研究可能带来启发和思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光眼 手术治疗 历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Eales病研究进展 被引量:6
9
作者 陈小虎 张军军 《国际眼科杂志》 CAS 2004年第5期873-876,共4页
Eales病是一种主要累及青年男性周边视网膜血管的特发性炎症。近年来研究表明其发生可能与结核等全身疾病、免疫机制、氧化反应等有关。针对不同的病程,采用药物、激光、或玻璃体视网膜手术等治疗措施可获得较满意的视功能恢复。
关键词 EALES病 全身疾病 特发性 青年男性 视功能恢复 研究进展 结核 视网膜血管 激光 免疫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眼压已控制的青光眼患者的随访研究 被引量:2
10
作者 刘东敬 陈晓明 +1 位作者 鲍捷 盘如刚 《国际眼科杂志》 CAS 2005年第5期948-950,共3页
目的:观察24例28眼接受抗青光眼手术后眼压控制在18mmHg(1mmHg=0.133kPa)以内的患者视盘地形图、视乳头血流和视野的变化,探讨三者的关系。方法:采用HeidelbergRetinaTopography(HRT)和HeidelbergRetinaFlowmetry(HRF)进行视网膜断层扫... 目的:观察24例28眼接受抗青光眼手术后眼压控制在18mmHg(1mmHg=0.133kPa)以内的患者视盘地形图、视乳头血流和视野的变化,探讨三者的关系。方法:采用HeidelbergRetinaTopography(HRT)和HeidelbergRetinaFlowmetry(HRF)进行视网膜断层扫描、视乳头血流检查,用Octopus101电脑视野计常规阈值程序进行检查,每隔2mo复查,随访6mo,对所得数据进行分析。结果:早期青光眼患者随访6mo,视力、视野、视盘地形图参数无明显变化,3/10眼(33%)视乳头血流参数下降超过10%;18/18眼中晚期患者中央视力无明显变化,但平均视网膜敏感度(meansensi-tivit,yMS)有下降的趋势,视网膜神经纤维层厚度逐渐变薄,视乳头血流参数下降。结论:早期青光眼患者术后短期随访部分患者视乳头微循环功能有下降;中晚期患者短期随访视野指数MS、视乳头微循环和平均神经纤维层厚度有下降的趋势,且MS下降与后两个变量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光眼 视网膜断层检查 视乳头血流检查 随访 青光眼患者 随访研究 眼压控制 视网膜神经纤维层厚度 视盘地形图 微循环功能 血流检查 血流参数 晚期患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翼状胬肉的流行病学研究现状(英文) 被引量:19
11
作者 律鹏 陈晓明 《国际眼科杂志》 CAS 2008年第5期871-874,共4页
翼状胬肉为常见的一种眼表疾病,其病因及病理遗传学机制不明。国内外文献关于翼状胬肉的流行病学研究显示患病率由0.3%到37.46%不等。翼状胬肉发病与地理位置、阳光及紫外线的照射、年龄、性别及经济条件、干眼症等相关。本文就翼状胬... 翼状胬肉为常见的一种眼表疾病,其病因及病理遗传学机制不明。国内外文献关于翼状胬肉的流行病学研究显示患病率由0.3%到37.46%不等。翼状胬肉发病与地理位置、阳光及紫外线的照射、年龄、性别及经济条件、干眼症等相关。本文就翼状胬肉的流行病学研究现状做一综述,重点在其患病率与危险因素的调查研究方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翼状胬肉 流行病学研究 危险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黄斑色素密度检测方法的新进展 被引量:4
12
作者 杨必 刘陇黔 叶健雄 《国际眼科杂志》 CAS 2008年第1期110-112,共3页
总结近年来黄斑色素密度的测量方法。目前相关研究中所使用的方法包括体内测量和体外测量,后者分为客观测量法与主观测量法,使用较多的是体外测量,现就这些测量方法作一综述。
关键词 黄斑色素密度 测量方法 体内测量 体外测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关于放射状视神经切开术治疗视网膜中央静脉阻塞的争议 被引量:6
13
作者 徐哲 刘谊 《国际眼科杂志》 CAS 2006年第2期446-448,共3页
由于视网膜中央静脉阻塞(centralretinalveinocclusion,CRVO)的发病机制尚不清楚,因此目前的治疗方案包括药物治疗、激光治疗和手术治疗均无明确肯定的效果。近年国内外一些眼科医生在鼻侧视盘做视神经放射状切开术(radialopticneurotom... 由于视网膜中央静脉阻塞(centralretinalveinocclusion,CRVO)的发病机制尚不清楚,因此目前的治疗方案包括药物治疗、激光治疗和手术治疗均无明确肯定的效果。近年国内外一些眼科医生在鼻侧视盘做视神经放射状切开术(radialopticneurotomy,RON),拟在筛板水平松解巩膜环、筛板和邻近的巩膜,以减轻对血管的压迫,增加视网膜中央静脉(centralretinalvein,CRV)的管径和血流以及清除静脉血栓。但有学者对此治疗方法的原理和效果提出质疑,并展开激烈地争论。然而,对RON手术有效性的评价,最终取决于随机对照的临床实验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视网膜静脉阻塞 外科学 放射状视神经 切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屈光性白内障手术术后影响视觉质量的主要因素 被引量:6
14
作者 龚敏 刘谊 《国际眼科杂志》 CAS 2014年第1期65-66,共2页
人工晶状体(intraocular lens,IOL)屈光力计算误差,角膜散光,前房深度以及IOL的位置等因素能导致术眼屈光状态的改变,影响白内障术后的整体视觉质量。我们将对手术过程顺利的屈光性白内障手术术后影响视觉质量的主要因素进行综述。
关键词 屈光性白内障手术 视觉质量 影响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牛磺酸保护视网膜神经节细胞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3
15
作者 胡宗莉 陈晓明 《国际眼科杂志》 CAS 2014年第3期468-470,共3页
牛磺酸是动物组织内常见的氨基酸,近年来很多研究提示其对视网膜神经节细胞具有重要保护功能,其作用机制可分为以下6种:(1)降低NMDA(N-甲基-D-天冬氨酸)诱导的兴奋毒性;(2)调节Müller细胞的功能;(3)保护线粒体功能;(4)促进视神经再... 牛磺酸是动物组织内常见的氨基酸,近年来很多研究提示其对视网膜神经节细胞具有重要保护功能,其作用机制可分为以下6种:(1)降低NMDA(N-甲基-D-天冬氨酸)诱导的兴奋毒性;(2)调节Müller细胞的功能;(3)保护线粒体功能;(4)促进视神经再生;(5)促进适应性调节;(6)改善眼底微循环。在各类眼病中,青光眼则是以视网膜神经节细胞损害为主的疾病。目前体内及体外试验证明牛磺酸可从多方面对抗视网膜神经节细胞损伤,为包括青光眼在内的多种眼科疾病的视神经保护治疗开辟了潜在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牛磺酸 视网膜神经节细胞 青光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外伤性颈动脉-海绵窦瘘4例的超声特征 被引量:1
16
作者 黄永志 孟丹 邓杰 《国际眼科杂志》 CAS 2009年第9期1833-1834,共2页
目的:评价B型超声波探查对外伤性颈动脉-海绵窦瘘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4例4眼由外伤(头部车祸伤或跌倒头部着地伤)导致的颈动脉-海绵窦瘘患者的B型超声波扫查的声像特征。结果:超声探查发现4例患者球后脂肪垫内见B型超声声像图... 目的:评价B型超声波探查对外伤性颈动脉-海绵窦瘘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4例4眼由外伤(头部车祸伤或跌倒头部着地伤)导致的颈动脉-海绵窦瘘患者的B型超声波扫查的声像特征。结果:超声探查发现4例患者球后脂肪垫内见B型超声声像图为眼上静脉为圆形或椭圆形回声区,内界为弱或无回声,边界清晰。眼眶压迫试验为阳性,如果压迫试验用的压力大时,无回声区将消失,眼眶肌肉回声有增粗。结论:B型超声波探查特征性声像图结合患者头部外伤,眼球充血,球结膜及结膜下血管怒张,呈深红色,眼底视网膜静脉血管扩张、眼球突出、复视等典型临床表现,对外伤性颈动脉-海绵窦瘘提供临床有用的诊断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外伤 颈动脉-海绵窦瘘 超声检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急诊眼外伤致伤原因及致盲因素分析 被引量:14
17
作者 胡宗莉 蒋善明 +5 位作者 魏欣 马骁潇 康洁 曹昕 于晓甜 陈晓明 《眼科新进展》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136-140,共5页
目的分析急诊眼外伤患者的致伤原因及致盲因素,提出防治措施。方法对我科2013年2月至2014年1月期间收治的急诊眼外伤患者资料进行描述及分析。结果所有819例(829眼)患者中,687例为男性,占83.88%,男∶女=5.20∶1;年龄为(34.82±18.20... 目的分析急诊眼外伤患者的致伤原因及致盲因素,提出防治措施。方法对我科2013年2月至2014年1月期间收治的急诊眼外伤患者资料进行描述及分析。结果所有819例(829眼)患者中,687例为男性,占83.88%,男∶女=5.20∶1;年龄为(34.82±18.20)岁;不同眼外伤类别中,688眼为开放性眼外伤,开放性眼外伤∶闭合性眼外伤=4.88∶1。所有致伤因素中,金属类占42.49%(348例),其次为植物类(94例)、爆炸物(82例)。将患者按入院视力是否≥0.05进行分组,在两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的相关因素有受伤环境、眼外伤类型及分类、是否合并眼部并发症,以及是否及时就诊;进行Logistic回归分析后发现这5个因素均为独立影响因素,其中眼外伤类型的回归系数为1.697。将受伤眼按照治疗后视力有无提升进行分组,在两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的相关因素为年龄、是否合并眼部并发症、致伤物类别、眼外伤类型及分类、治疗是否及时,进行Logistic回归分析后,具有意义的独立因素包括年龄、是否合并眼部并发症、眼外伤类型、治疗是否及时,其中治疗是否及时的回归系数为-0.957。结论眼外伤以中老年男性常见,类型以开放性眼外伤最多。金属是主要致伤因素。工作中受伤、开放性眼外伤、发生眼部并发症、延迟就诊与视力丧失相关,且开放性眼外伤为最重要因素。而年龄大、发生眼部并发症、开放性眼外伤、延迟治疗与视力无法提升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眼外伤 急诊 致伤原因 致盲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拮抗剂治疗眼内新生血管性疾病研究进展 被引量:2
18
作者 杨娟 张美霞 张军军 《国际眼科杂志》 CAS 2007年第6期1677-1680,共4页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 growth factor,VEGF),是迄今为止鉴定出来最重要的血管生成因子,与新生血管形成和通透性紧密相关。眼内新生血管形成以及与其相伴的渗出、出血、纤维结缔组织增生等一系列病变严重破坏眼的结构和...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 growth factor,VEGF),是迄今为止鉴定出来最重要的血管生成因子,与新生血管形成和通透性紧密相关。眼内新生血管形成以及与其相伴的渗出、出血、纤维结缔组织增生等一系列病变严重破坏眼的结构和功能,是引起患者视力下降乃至失明的重要原因。近年来,把VEGF作为靶点来治疗眼内新生血管和/或血管通透性增加的疾病已取得突破性进展,多种相关药物已进入临床试验阶段,在短期内显示出良好的安全性和有效性,然而,也应注意到该类治疗潜在的并发症,还应进一步研究以确定其长期的安全性和治疗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拈抗剂 新生血管形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内分泌激素在早产儿视网膜病变发生中的作用 被引量:5
19
作者 张红兵 张军军 王雨生 《眼科新进展》 CAS 2006年第11期869-871,共3页
内分泌激素对机体正常生长发育有明显调节作用,近期研究发现许多激素对视网膜正常血管化和早产儿视网膜病变新生血管的生成具有明显调节作用,从内分泌角度研究早产儿视网膜病变的发病机制,对防治早产儿视网膜病变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 激素 受体 早产儿视网膜病变 新生血管生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鼠外伤性视神经损伤模型建立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6
20
作者 朱夏茹 陈晓明 《国际眼科杂志》 CAS 2014年第12期2182-2184,共3页
外伤性视神经损伤是由外伤直接或间接导致的视神经损伤,也是颅脑外伤严重的并发症之一,其预后不良,常遗留永久性视力损害。目前视神经的损伤及再生是神经生物学方面的研究热点,因此建立理想的实验动物模型是开发视神经损伤治疗的重要方... 外伤性视神经损伤是由外伤直接或间接导致的视神经损伤,也是颅脑外伤严重的并发症之一,其预后不良,常遗留永久性视力损害。目前视神经的损伤及再生是神经生物学方面的研究热点,因此建立理想的实验动物模型是开发视神经损伤治疗的重要方面。本文就各种大鼠的外伤性视神经损伤模型的造模方法、模型的临床相似性及其利弊进行综述,为进一步的实验研究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外伤性视神经损伤 动物模型 大鼠 进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