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政策工具视角下四川省全科医生政策变迁研究 被引量:10
1
作者 刘力滴 廖晓阳 +8 位作者 杜鹏 张鹏 王磊 杨梓钰 陈博旺 陈璐 刘长明 张亚琳 邹川 《中国全科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407-413,420,共8页
背景目前我国每万人口全科医生配置普遍未达到“2020年政策目标”,且注册率低问题突出,以我国西部最明显。政策工具是政府为实现政策目标所采取的手段总称,只有政策工具适宜,才能使政策结果与政策目标相一致。目的了解四川省政府自新医... 背景目前我国每万人口全科医生配置普遍未达到“2020年政策目标”,且注册率低问题突出,以我国西部最明显。政策工具是政府为实现政策目标所采取的手段总称,只有政策工具适宜,才能使政策结果与政策目标相一致。目的了解四川省政府自新医改实施以来出台的全科医生相关政策中的政策工具的侧重点、不足及变迁。方法于2019年12月-2020年1月,以“全科医生”为关键词在四川省人民政府、四川省卫生健康委员会等官网上检索2009-01-01至2019-12-31发布的全科医生相关政策文件。基于政策工具视角,采用内容分析法和定量分析法,从政策工具和政策发展过程两个维度对政策文本进行分析。结果共纳入48篇政策,268个政策编码中,规范型、激励型、能力建设型、权威型、系统变革型、象征和劝诫型分别占4.9%(13/268)、8.6%(23/268)、22.4%(60/268)、54.5%(146/268)、7.8%(21/268)、1.9%(5/268)。政策工具在2012年和2018年形成两个高峰,前者以权威型工具为主,后者以能力建设型工具为主,权威型工具较前明显减少,激励型较前明显增加。使用最多的政策工具是目标与规划〔32.1%(86/268)〕,使用最少的是舆论宣传〔0.4%(1/268)〕。政策规划、政策实施、政策监督及政策评价占比分别为51.1%(137/268)、44.4%(119/268)、3.4%(9/268)、1.1%(3/268)。结论新医改实施以来四川省全科医生政策工具使用符合实际需要,对全科医生发展有所裨益,未来政策优化应注重象征和劝诫型、激励型工具,并综合考虑各类型政策工具的联系和均衡使用,加强对政策实施过程的监督和评价反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科医生 卫生政策 内容分析法 政策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国外医患沟通模式对我国全科医生沟通技能培训的启示 被引量:31
2
作者 邓黎黎 廖晓阳 +1 位作者 伍佳 熊梅 《中国全科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3期1684-1689,共6页
沟通能力是全科医生必备的核心能力之一,是提高医疗服务质量的保障。国外在积累大量研究经验基础上,制定了系统、简单、实操性强的医患沟通模式,在医学教育中被广泛应用,被证明对提高医生沟通技能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而我国由于受生物... 沟通能力是全科医生必备的核心能力之一,是提高医疗服务质量的保障。国外在积累大量研究经验基础上,制定了系统、简单、实操性强的医患沟通模式,在医学教育中被广泛应用,被证明对提高医生沟通技能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而我国由于受生物医学传统模式的影响,对医学生医患沟通能力的培养存在认识不足,缺乏适应不同阶段、专业方向的医患沟通教育教材,缺乏相关理论研究等问题,制约了沟通技能培训的质量,导致全科医生沟通能力相对薄弱。拥有系统、简单、实操性强的沟通培训模式是保证全科医生医患沟通能力培养质量的关键环节。本文重点分析国外推荐使用的主要医患沟通模式(以患者为中心的沟通模式、卡尔加里-剑桥指南、SEGUE框架、“四习惯”、卡拉马祖共识声明基本元素沟通清单),以期为制定符合我国全科医生医患沟通技能培训内容提供参考和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科医生 医患沟通 沟通技能 培训 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医教协同背景下全科医生沟通技能培训需求及影响因素研究 被引量:15
3
作者 邓黎黎 廖晓阳 +5 位作者 邹川 伍佳 程春燕 赵茜 王莉斐 罗晓露 《中国全科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3期1690-1696,共7页
背景医教协同加强以全科医生为重点的人才培养,是提高医疗卫生保健质量的关键。沟通能力是全科医生必备核心能力之一,尽管我国开展了全科医生沟通技能培训,但效果不佳。研究显示以需求为导向的培训模式可快速满足临床需要,显著提高教学... 背景医教协同加强以全科医生为重点的人才培养,是提高医疗卫生保健质量的关键。沟通能力是全科医生必备核心能力之一,尽管我国开展了全科医生沟通技能培训,但效果不佳。研究显示以需求为导向的培训模式可快速满足临床需要,显著提高教学质量。目的探讨在医教协同背景下,全科医生沟通技能培训需求及影响因素。方法采用整群抽样的方法,于2018年10月选取“华西医院-社区”医教协同体下承担全科医师规范化培训的社区基地为调查地点,以其内所有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共12家的全部全科医生104名为调查对象进行结构式问卷调查。问卷主要内容包括全科医生基本情况、对医患沟通重要性的认识、既往参加沟通技能培训、沟通技能培训需求和参与意愿、医患沟通影响因素。采用二分类Logistic回归分析全科医生沟通技能培训需求内容的影响因素。结果共发放问卷104份,回收有效问卷104份,有效回收率为100.0%。95.2%(99/104)的全科医生认为医患沟通重要和非常重要,66.3%(69/104)的全科医生既往参加过医患沟通技能培训。在既往培训中接受过建立关系培训的人占比最多,为82.6%(57/69),接受过表达同理心培训的人占比最少,为29.0%(20/69)。全科医生均对沟通技能培训有需求,在培训需求方面共同决策需求占比最高,为71.8%(61/85);采集病史需求占比最低,为16.4%(17/104)。二分类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培训需求内容受性别、年龄、文化程度、培训经历、沟通能力和医患关系满意度的影响(P<0.05)。基于全科医生视角影响医患沟通的医方因素中排名第一是“工作任务繁忙,没有时间精力”,其次是“缺乏沟通技巧,不会和患者有效沟通”。结论医教协同背景下全科医生对医患沟通重视,培训需求率高,参与意愿强烈。既往培训内容与培训需求存在差异,持续动态评估培训需求是保证全科医生医患沟通能力培养质量的关键环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科医生 医教协同 沟通技能 培训需求 影响因素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计算机辅助诊断模型助力基层医疗机构诊断阵发性心房颤动 被引量:5
4
作者 姚易 廖晓阳 李志超 《中国全科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143-147,共5页
心房颤动(简称房颤)是一种可导致多种严重并发症的心律失常。其中,阵发性房颤具有阵发性和无症状性特点,故难以诊断。长程心电所获得心电大数据可以提高阵发性房颤的检出率。但心电大数据的判读却成为基层医疗机构的负担和难题。为解决... 心房颤动(简称房颤)是一种可导致多种严重并发症的心律失常。其中,阵发性房颤具有阵发性和无症状性特点,故难以诊断。长程心电所获得心电大数据可以提高阵发性房颤的检出率。但心电大数据的判读却成为基层医疗机构的负担和难题。为解决以上问题,多种基于心电特征的浅层学习模型不断出现,这些模型高度依赖人工提取特征,均有局限性。深度学习是一种数据驱动的自动特征学习算法,弥补浅层学习的不足。Lorenz散点图作为心电大数据快速分析的新兴方法,其输出的二维图形是深度学习的优质素材。本文综述房颤计算机辅助诊断模型的心电特征研究进展以及机器学习在房颤诊断中的应用现状,为辅助诊断模型构建提供新思路,同时为解决基层心电大数据的判读难题提供新视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房颤动 诊断 计算机辅助 基层医疗机构 心电描记术 综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级综合医院联合社区医院开展心房颤动综合管理协同路径的探索与思考 被引量:28
5
作者 杨荣 刘长明 +1 位作者 廖晓阳 王磊 《中国全科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36-39,共4页
心房颤动(房颤)被称为21世纪心血管疾病领域最富挑战的心血管疾病之一。随着对房颤认识的不断加深、分级诊疗政策的不断推进、医疗资源不断下沉,三级综合医院主动协同社区医院开展房颤综合管理的新模式成为医联体建设中的一个探索热点... 心房颤动(房颤)被称为21世纪心血管疾病领域最富挑战的心血管疾病之一。随着对房颤认识的不断加深、分级诊疗政策的不断推进、医疗资源不断下沉,三级综合医院主动协同社区医院开展房颤综合管理的新模式成为医联体建设中的一个探索热点。高血压是房颤的高危因素,卒中是高血压和房颤的重要并发症,房颤作为高危慢性病在整个心血管事件链中扮演了重要角色,故基于社区医院对高血压管理的同时,对房颤患者进行早期筛查,开展高血压-房颤-卒中系列综合管理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分享了四川大学华西医院协同成都市双流区西航港社区医院,通过全专联合的方式,动态匹配房颤综合管理要素,并对其协同路径进行探索与思考,通过三级综合医院医生对社区医院全科医师房颤知识的线上、线下精准培训,社区签约居民主题宣教和义诊,“医院-社区”转诊路径3个方面,系统总结和分析了“三级综合医院-社区医院”对房颤综合管理的实践经验,旨在为建立一套系统规范的社区医院房颤综合管理协同模式及落实分级诊疗政策的实证病例探索与思考做出贡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房颤动 区域协同医疗 医院 综合 社区卫生中心 社区医院 分级诊疗 慢病管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钠葡萄糖协同转运蛋白2抑制剂治疗2型糖尿病伴慢性肾脏病患者的临床应用及挑战 被引量:23
6
作者 张瑜 廖晓阳 +1 位作者 郭茹 李志超 《中国全科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9期3655-3660,共6页
2型糖尿病(T2DM)是心脑血管不良事件的独立危险因素,约80%的T2DM患者死于心脑血管疾病。传统降糖药物在长期应用后可引起体质量增加、血压升高以及频发低血糖等不良反应,均可增加患者心脑血管不良事件发生风险。近年研究显示,新型降糖... 2型糖尿病(T2DM)是心脑血管不良事件的独立危险因素,约80%的T2DM患者死于心脑血管疾病。传统降糖药物在长期应用后可引起体质量增加、血压升高以及频发低血糖等不良反应,均可增加患者心脑血管不良事件发生风险。近年研究显示,新型降糖药物钠葡萄糖协同转运蛋白2(SGLT2)抑制剂可同时降低T2DM患者血糖水平、减轻体质量、降低血压、改善心脑血管结局,然而这些研究数据大多来源于肾功能良好和正常人群。在真实世界中,T2DM患者中20%~40%以上同时伴有慢性肾脏病(CKD),目前针对SGLT2抑制剂在T2DM伴CKD患者中应用的研究相对较少。本文总结了目前所累积的临床研究证据,包括SGLT2抑制剂对T2DM伴CKD患者血糖、血压、体质量、血脂等心脑血管不良事件危险因素以及对心脑血管结局的影响。得出SGLT2抑制剂可降低T2DM伴CKD患者血糖、血压和体质量,显著改善患者心脑血管结局,而且不同SGLT2抑制剂的心脑血管保护效果有所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钠葡萄糖协同转运蛋白2 SGLT2抑制剂 达格列净 卡格列净 恩格列净 糖尿病 2型 慢性肾脏病 心脑血管疾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钠-葡萄糖转运体2抑制剂辅助治疗成年人1型糖尿病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2
7
作者 张瑜 廖晓阳 +2 位作者 赵茜 李志超 王伟文 《中国全科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753-758,共6页
1型糖尿病(T1DM)严重危害人们的健康和生命,但其经胰岛素降糖治疗后血糖达标率普遍偏低。长期使用胰岛素可导致频发低血糖、体质量增加和血压上升,进一步增加T1DM患者心血管事件发生风险。有研究显示新型降糖药物钠-葡萄糖转运体2(SGLT2... 1型糖尿病(T1DM)严重危害人们的健康和生命,但其经胰岛素降糖治疗后血糖达标率普遍偏低。长期使用胰岛素可导致频发低血糖、体质量增加和血压上升,进一步增加T1DM患者心血管事件发生风险。有研究显示新型降糖药物钠-葡萄糖转运体2(SGLT2)抑制剂辅助胰岛素治疗成年人T1DM可在减少胰岛素用量的同时进一步降低血糖,且不增加严重低血糖发生风险;但也有研究报道SGLT2抑制剂可增加成年T1DM患者糖尿病酮症酸中毒(DKA)发生风险。因此找到SGLT2抑制剂用于成年人T1DM的获益与风险的平衡点是临床研究的关键。本文汇总了近几年更新的关于SGLT2抑制剂用于成年人T1DM治疗的重要研究结果,对SGLT2抑制剂辅助胰岛素治疗成年人T1DM的获益与风险进行综述,以期为临床应用和未来研究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 1型 钠-葡萄糖转运体2抑制剂 成年人 有效性 综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睡眠障碍与高血压相关研究热点与趋势分析 被引量:23
8
作者 宋海齐 王莉斐 +5 位作者 吴淼淼 姚易 向友茂 杨荣 袁波 廖晓阳 《中国全科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4期1674-1680,共7页
背景高血压作为最常见的慢性病,其影响因素众多。近年来睡眠医学高速发展,众多研究聚焦于探究睡眠障碍与高血压的关系。然而,睡眠障碍与高血压相关研究仍存在许多不足,且目前尚无探索睡眠障碍与高血压关系相关研究热点的文献计量学文章... 背景高血压作为最常见的慢性病,其影响因素众多。近年来睡眠医学高速发展,众多研究聚焦于探究睡眠障碍与高血压的关系。然而,睡眠障碍与高血压相关研究仍存在许多不足,且目前尚无探索睡眠障碍与高血压关系相关研究热点的文献计量学文章。目的探索并总结睡眠障碍与高血压相关领域的研究热点和趋势。方法文献检索来源Web of Science核心数据库,主题词为“高血压”和“睡眠障碍”“失眠”“睡眠剥夺”“睡眠破碎”“短时睡眠”,检索时间为建库至2021-06-30。使用CiteSpace 5.7.R5W对纳入文献进行可视化分析。结果本文共纳入文献4589篇,睡眠障碍和高血压关系的文献数量总体呈增长趋势,发文量最多的年份是2018年,2011年起发文量增长速度有所提高。近10年的相关文献出现频率最高的10个关键词分别为高血压、血压、患病率、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OSA)、危险因素、睡眠、心血管疾病、气道正压、肥胖、失眠。聚类标签分别为:睡眠时间、睡眠质量、睡眠呼吸紊乱、OSA、睡眠呼吸暂停、失眠、压力、睡眠、流行病学、心力衰竭、症状。对关键词聚类图谱结果进行进一步分析发现,近10年睡眠障碍与高血压相关主要研究方向分别是:(1)睡眠呼吸紊乱,尤其是OSA与高血压的关系;(2)睡眠时间与血压的关系;(3)睡眠质量与血压的关系。突现关键词被引频次最高的文献主要是对睡眠呼吸障碍、OSA和短时睡眠的研究。REDLINE是发文量最大的作者,围绕其形成了最大的作者集团。发文量最大的国家是美国,机构是匹兹堡大学。结论睡眠障碍和高血压关系的关注度总体呈增长趋势。2011年与2018年该领域研究热点出现了较大变化。OSA和睡眠时间对高血压的影响是关注度最高的热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睡眠障碍 高血压 睡眠觉醒障碍 睡眠时间 文献计量学 研究热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衰弱与高血压的最新临床研究进展 被引量:11
9
作者 罗健钊 郭茹 +4 位作者 苏艳玲 杨荣 李东泽 赵茜 廖晓阳 《中国全科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2期4145-4149,4159,共6页
衰弱与高血压均是与年龄增长相关的老年问题,无论是衰弱还是高血压,均增加了老年人不良结局的发生风险。高血压指南对衰弱合并高血压患者尤其关注,但目前相关指南仍缺乏针对衰弱合并高血压患者治疗和管理的指导。其重要原因在于高血压... 衰弱与高血压均是与年龄增长相关的老年问题,无论是衰弱还是高血压,均增加了老年人不良结局的发生风险。高血压指南对衰弱合并高血压患者尤其关注,但目前相关指南仍缺乏针对衰弱合并高血压患者治疗和管理的指导。其重要原因在于高血压与衰弱的关系不明,对衰弱合并高血压患者进行降压治疗能否获益存在争议。本文综述了衰弱与高血压的最新临床研究,拟从不同角度分析衰弱与高血压的关系,以期为衰弱合并高血压患者的治疗和管理提供新的启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衰弱 高血压 老年人 不良结局 综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早期肺腺癌中关键驱动基因及抑癌基因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9
10
作者 杨荣 廖晓阳 +1 位作者 雷弋 原萌艺 《中国全科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9期3774-3780,共7页
肺癌在恶性肿瘤中具有极高的发病率及致死率,给全球造成了沉重的社会经济负担,而肺腺癌是肺癌的主要类型。尽管肺腺癌患者预后差,但大部分早期肺腺癌具有较高的5年生存期。因此,对早期肺腺癌患者进行个体化评估、判断预后以及选择个体... 肺癌在恶性肿瘤中具有极高的发病率及致死率,给全球造成了沉重的社会经济负担,而肺腺癌是肺癌的主要类型。尽管肺腺癌患者预后差,但大部分早期肺腺癌具有较高的5年生存期。因此,对早期肺腺癌患者进行个体化评估、判断预后以及选择个体化治疗方案非常重要,同时肺癌关键驱动基因及抑癌基因的相关研究也引起了热议。本文综述了肺癌的五个关键基因,即驱动基因〔表皮生长因子(EGFR)、间变性淋巴瘤激酶(ALK)、c-ros原癌基因1络氨酸激酶(ROS1)、Kirsten大鼠肉瘤病毒基因同源物(KRAS)〕及抑癌基因(TP53),对其在早期肺腺癌患者中的临床特征、预后、治疗及与其他生物小分子关联进行描述及总结,以期提高全科医生对于早期肺腺癌关键基因的认识,更好地对早期肺腺癌患者进行个体化管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小细胞肺 肺腺癌 驱动基因 抑癌基因 综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失眠与紧张性头痛及其诱因间关系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1
11
作者 代瑞红 廖晓阳 《中国全科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6期4615-4618,共4页
紧张性头痛是最普遍的神经系统疾病。传统的紧张性头痛的诱因包括焦虑、抑郁、5-羟色胺(5-HT)、疼痛等,失眠是近年来才被确认的紧张性头痛的诱因。越来越多的流行病学调查显示,失眠和紧张性头痛存在关联。本文旨在对失眠与紧张性头痛及... 紧张性头痛是最普遍的神经系统疾病。传统的紧张性头痛的诱因包括焦虑、抑郁、5-羟色胺(5-HT)、疼痛等,失眠是近年来才被确认的紧张性头痛的诱因。越来越多的流行病学调查显示,失眠和紧张性头痛存在关联。本文旨在对失眠与紧张性头痛及其诱因之间关系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以提高基层医生对失眠和紧张性头痛的认识,为紧张性头痛高危人群的预防及治疗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紧张性头痛 失眠症 流行病学因素 综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SPO模型的家庭医生工作室服务质量评价研究 被引量:9
12
作者 刘长明 廖晓阳 陈华东 《中国全科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2期2815-2818,共4页
家庭医生工作室是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中全科诊室衍生的新概念,是全科医学团队服务签约居民的平台和载体,但我国家庭医生工作室研究仍处于初步探索阶段。随着医防融合概念的不断深入,也为了提高卫生服务质量,急迫需要构建一个科学、合理的... 家庭医生工作室是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中全科诊室衍生的新概念,是全科医学团队服务签约居民的平台和载体,但我国家庭医生工作室研究仍处于初步探索阶段。随着医防融合概念的不断深入,也为了提高卫生服务质量,急迫需要构建一个科学、合理的家庭医生工作室建设的评价体系。基于此,本文基于结构-过程-结果(SPO)模型,综述国内外有关基层医疗卫生服务结构、过程及结果质量评价指标体系的研究,为进一步规范建设家庭医生工作室提供理论依据和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家庭保健机构 卫生保健质量 获取和评价 家庭医生工作室 结构-过程-结果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