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2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肠造口袋在泌尿外科手术后伤口尿外渗中的应用 被引量:5
1
作者 何其英 张晓玉 《护理学杂志》 2010年第20期77-77,共1页
关键词 泌尿手术 肠造口袋 尿外渗 伤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间苯三酚对泌尿平滑肌痉挛的调控作用机制 被引量:7
2
作者 李聪睿 杜婷 +3 位作者 燕红宇 罗明星 魏强 苟马玲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497-502,共6页
目的探讨间苯三酚对膀胱平滑肌痉挛的调控作用及其机制。方法体外水平上,采用膀胱肌条实验验证间苯三酚对不同药物刺激下膀胱痉挛的缓解作用;同时,RT-qPCR和Western blot检测间苯三酚解痉挛作用对膀胱组织中钙离子信号通路相关基因和蛋... 目的探讨间苯三酚对膀胱平滑肌痉挛的调控作用及其机制。方法体外水平上,采用膀胱肌条实验验证间苯三酚对不同药物刺激下膀胱痉挛的缓解作用;同时,RT-qPCR和Western blot检测间苯三酚解痉挛作用对膀胱组织中钙离子信号通路相关基因和蛋白的表达水平。转录组学分析间苯三酚在解除膀胱痉挛时对其他相关通路基因的影响,用RT-qPCR来验证相关基因的表达情况。结果间苯三酚能够缓解不同药物刺激引起的膀胱痉挛,且解痉作用随浓度增高而增强,组织细胞中Calponin 1和MYLK3的表达水平升高,PKCα表达水平降低。RT-qPCR检测结果显示间苯三酚作用时,小鼠膀胱组织中Gprc5bG、Ppp2r5a、Chpt1、Prkar2b、Abcd2、Rasd1基因的表达水平均明显降低,与RNA-seq的测序结果一致。结论间苯三酚具有缓解膀胱平滑肌痉挛的作用,其作用机制与钙离子信号通路相关。间苯三酚作用于膀胱平滑肌后,抑制了细胞外Ca^(2+)内流,结合于细胞中的钙调蛋白4Ca^(2+)CaM复合物减少,导致游离的Calponin 1含量升高。钙调蛋白使得MLCK活化程度下降,MLC磷酸化减少,抑制了Mg^(2+)-ATP酶的作用,肌球蛋白横桥与细肌丝肌动蛋白分离,肌肉舒张。同时,间苯三酚还抑制Rasd1基因的表达,提示其在作用于膀胱平滑肌时还可能与细胞周期、蛋白磷酸化、胆碱代谢、ATP合成以及肿瘤信号通路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间苯三酚 机制研究 膀胱平滑肌 解痉作用 钙离子信号通路 转录组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医源性损伤导致女性泌尿生殖道瘘的发病及治疗策略 被引量:5
3
作者 范旸 沈宏 罗德毅 《实用妇产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413-415,共3页
女性泌尿生殖道瘘是指女性生殖系统空腔器官或生殖道与膀胱、输尿管或尿道之间的异常通道,以膀胱阴道瘘和输尿管阴道瘘最为常见[1]。主要临床症状为阴道不自主漏尿以及相关不适,患者的生活质量受到严重影响。其病因包括先天畸形、分娩... 女性泌尿生殖道瘘是指女性生殖系统空腔器官或生殖道与膀胱、输尿管或尿道之间的异常通道,以膀胱阴道瘘和输尿管阴道瘘最为常见[1]。主要临床症状为阴道不自主漏尿以及相关不适,患者的生活质量受到严重影响。其病因包括先天畸形、分娩、创伤、感染,以及医源性损伤如妇产科手术和放射治疗等。在发达国家,大部分泌尿生殖道瘘由医源性损伤导致;在我国,近年来医源性泌尿生殖道瘘的发病也呈明显上升趋势[1,2]。由于该病患者的异质性较大,临床上处理方法较多,不存在绝对首选的治疗方式,应在仔细进行个体化评估后积极治疗。本文将对医源性损伤导致的女性泌尿生殖道瘘的发病和治疗策略进行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医源性损伤 女性生殖系统 膀胱阴道瘘 妇产科手术 治疗策略 空腔器官 先天畸形 放射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四川省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状况及居家医疗服务开展现状调查 被引量:2
4
作者 周录玲 刘素珍 李航 《中国全科医学》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433-439,共7页
背景在老龄化程度日益加重、老年人就医需求多样化及目前医疗资源紧张的大背景下,居家医疗服务的需求不断增加。为此,国家大力鼓励发展居家医疗服务,四川省作为老年医疗居家护理服务的试点地区,当前开展主体为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探讨机... 背景在老龄化程度日益加重、老年人就医需求多样化及目前医疗资源紧张的大背景下,居家医疗服务的需求不断增加。为此,国家大力鼓励发展居家医疗服务,四川省作为老年医疗居家护理服务的试点地区,当前开展主体为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探讨机构状况及服务开展现状十分必要。目的调查四川省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状况及居家医疗服务开展现状,为进一步促进居家医疗的规范和发展提供参考。方法2021年8—10月,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四川省7个城市、62所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相关负责人为研究对象,通过自行设计调查问卷,对该机构的一般资料、人力资源、居家医疗开展情况及阻碍因素进行资料收集和调查分析。结果62所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中,全职医务人员10~316名,中位数为40(40)名;医务人员数量占全职员工的平均比重为(84.9±11.3)%;初级及以下职称医生占比的中位数为45.5%(24.2%),初级及以下职称护士占比的中位数为71.9%(34.2%);医护比为0.43~2.63,平均为(1.44±0.50)。机构不同所在地与是否参与等级医院评审、有兼职医护人员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机构不同服务区域与机构名称、是否参与等级医院评审、有住院床位、医护占比、医护比、医护职称占比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有51所(82.3%)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已开展居家医疗服务,慢病管理对居家医疗服务的开展有一定影响(P<0.05)。26所(50.9%)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开展居家医疗服务时长<3年,31所(60.8%)机构服务最多的对象为≥60岁的老年慢病患者,35所(68.7%)工作量≤1~2 d/周,服务途径以家庭医生签约为主(98.0%)。开展居家医疗服务阻碍因素排名前三的是人力资源不足、无相应的标准和规范以及相应的配套政策支持不到位。结论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状况在不同地区和不同服务区域有所差别。居家医疗服务在四川省开展较广泛,但在服务形式、服务时间、工作量等方面还有待提升,建议各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根据自身情况重视目前面临的问题,完善居家医疗服务相关标准和规范,重视慢病管理和机构人才队伍的建设,进一步推动居家护理的快速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层医疗卫生机构 卫生资源 居家医疗服务 卫生服务 横断面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术前大肠杆菌培养阳性对尿道狭窄成形术后感染及发热的影响
5
作者 潘昊 刘彧 +2 位作者 金熙 李虹 王坤杰 《陆军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277-282,共6页
目的 探究大肠杆菌相较其他病原体感染,是否增加尿道成形术后的手术部位感染以及术后发热。方法 采用回顾性队列研究的方式,纳入华西医院泌尿外科2011-2019年接受尿道狭窄段切除和端端吻合术来治疗尿道球部或后尿道狭窄的患者共506例,... 目的 探究大肠杆菌相较其他病原体感染,是否增加尿道成形术后的手术部位感染以及术后发热。方法 采用回顾性队列研究的方式,纳入华西医院泌尿外科2011-2019年接受尿道狭窄段切除和端端吻合术来治疗尿道球部或后尿道狭窄的患者共506例,按术后是否发生手术部位感染(surgical site infection,SSI)和术后发热(postoperative fever,POF)分别分为SSI组(19例)和非SSI组(487例),POF组(61例)和非POF组(445例);采用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与LASSO算法筛选潜在的危险因素;按照术前尿培养结果将患者分为大肠杆菌感染组(80例)和其他病原体感染组(222例),通过倾向评分匹配减少潜在偏倚后(匹配后大肠杆菌组:48例;其他病原体组:192例),比较大肠杆菌感染组与其他病原体感染组在手术部位感染和术后发热方面的差异。结果 在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与LASSO算法中,术前尿培养阳性是预测手术部位感染(P=0.012)和术后发热(P<0.01)的独立危险因素,在302例术前尿培养阳性的患者中,大肠杆菌感染比例位居第一(26.5%)。倾向评分匹配处理后,大肠杆菌组与其他病原体组的手术部位感染的比例分别为29.2%和2.1%(P<0.01)。与其他病原体感染组相比,大肠杆菌感染组的术后发热比例也较高(27.1%vs 13.5%,P=0.02)。结论 与其他病原体感染相比,术前大肠杆菌感染会增加尿道成形术后的手术部位感染、术后发热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尿道成形术 尿道狭窄 手术部位感染 风险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尿道脱细胞基质修复兔尿道缺损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6
6
作者 韩平 宋超 +3 位作者 杨宇如 魏强 李虹 王坤杰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124-127,132,共5页
目的制备兔尿道脱细胞基质(UAMG),检测其生物相容性,并探讨其修复兔尿道缺损的效果。方法制备兔UAMG,光镜和扫描电镜下观察其结构特点。将体外培养的兔膀胱平滑肌细胞与UAMG体外复合培养,观察细胞在材料表面的生长增殖情况。MTT法检测U... 目的制备兔尿道脱细胞基质(UAMG),检测其生物相容性,并探讨其修复兔尿道缺损的效果。方法制备兔UAMG,光镜和扫描电镜下观察其结构特点。将体外培养的兔膀胱平滑肌细胞与UAMG体外复合培养,观察细胞在材料表面的生长增殖情况。MTT法检测UAMG材料浸提液对膀胱平滑肌细胞的细胞毒性。将UAMG植入兔背部皮下检测其生物相容性。取24只雄兔,随机分为实验组(n=12)和对照组(n=12)。实验组手术切除2cm尿道缺损,应用UAMG修复;对照组切除2cm尿道缺损后即关闭切口依靠尿道自体组织再生修复缺损。实验兔分别在术后2、4、8、12周取材,进行组织学和免疫组织化学检测。结果兔UAMG为胶原纤维网状结构,无细胞残留。兔膀胱平滑肌细胞能够在UAMG表面正常生长,细胞形态良好。UAMG材料细胞毒性分级为0级或1级,皮下植入实验中动物无异常反应,材料能在体内逐渐降解,生物相容性好。UAMG修复兔尿道缺损后12周,修复区再生出结构完整的新尿道组织,与正常兔尿道组织近似。结论UAMG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能够诱导尿道上皮细胞和平滑肌细胞再生,可以作为尿道修复重建的替代材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尿道 脱细胞基质 生物相容性 组织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消旋聚乳酸输尿管支架管在家犬体内的降解变化及输尿管病理学表现 被引量:5
7
作者 王炜 李牧 +2 位作者 刘绍虔 徐缓 李虹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9期959-962,共4页
目的观察消旋聚乳酸输尿管支架管在家犬输尿管内的降解变化以及输尿管组织病理学表现。方法经手术将消旋聚乳酸输尿管支架管置于19只家犬输尿管内,每2周取出支架管在电镜下观察支架管材料结构的降解变化,并经凝胶渗透色谱仪测量支架管... 目的观察消旋聚乳酸输尿管支架管在家犬输尿管内的降解变化以及输尿管组织病理学表现。方法经手术将消旋聚乳酸输尿管支架管置于19只家犬输尿管内,每2周取出支架管在电镜下观察支架管材料结构的降解变化,并经凝胶渗透色谱仪测量支架管相对分子质量变化。同时切取输尿管组织在光镜下观察其病理改变。结果支架管降解前相对分子质量为68900,第7周相对分子质量降解为8033,降解率达到88.3%。电镜下支架管表面的孔隙逐渐增多增大,材料不断被浸析降解。输尿管组织病理学变化主要表现为无菌性炎症。结论消旋聚乳酸输尿管支架管具有良好的动物体内降解性能和组织相容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乳酸 降解 输尿管 支架管 家犬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葡萄糖对水性可降解聚氨酯装载抗菌肽LL-37抑制体外尿源性ESBLs大肠埃希菌生物膜形成的影响 被引量:3
8
作者 安宇 熊国兵 +2 位作者 邱明星 王坤杰 李虹 《重庆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482-489,共7页
目的:探讨葡萄糖浓度变化对水性可降解聚氨酯(biodegradable waterborne polyurethane,BWPU)装载人源抗菌肽LL-37体外抑制ESBLs大肠埃希菌(Escherichia coli,E.coli)生物膜活性的影响。方法:采用尿源性ESBLs E.coli临床株(E44)为实验株,... 目的:探讨葡萄糖浓度变化对水性可降解聚氨酯(biodegradable waterborne polyurethane,BWPU)装载人源抗菌肽LL-37体外抑制ESBLs大肠埃希菌(Escherichia coli,E.coli)生物膜活性的影响。方法:采用尿源性ESBLs E.coli临床株(E44)为实验株,E.coli标准菌株ATCC25922(E0)做质控。构建胱细菌生物膜动态孵育模拟系统。"两步法"制备新型LDI-BWPU乳液PCLPU33。"物理溶解和常温干燥法"制备LDI-BWPU装载不同LL-37浓度的载肽膜。设立4个实验分组:H组:高肽组(LL-37,2 000μg/m L)、L组:低肽组(LL-37,250μg/m L)、P组:阳性对照(亚胺培南,8μg/m L)、N组:阴性对照(无抗菌药),持续感染人工尿液环境下孵育48 h,观察不同葡萄糖浓度(0、11.1、33.3 mmol/L)及控制葡萄糖浓度(33.3→0 mmol/L)对载肽膜抑制生物膜的影响。检测方法包括:生物膜细菌活菌计数;Syto-9/PI荧光染色结合激光共聚焦显微镜构建立体图测量生物膜厚度;扫描电镜观察生物膜结构的细微观。生物膜细菌活菌计数和生物膜厚度的多组间均数比较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α=0.01。结果:基于胱细菌生物膜动态孵育模拟系统,在持续感染人工尿液环境下不同葡萄糖浓度观测点,P、H、L组生物膜活菌计数和厚度均明显低于N组(~aP=0.000)。H组生物膜活菌计数在无糖环境(G0 mmol/L)明显低于L组(b P=0.000),在含糖环境下(G11.1,33.3 mmol/L)与L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1);H组生物膜厚度在不同葡萄糖观测点均明显低于L组(~bP=0.000)。与无糖环境(G0 mmol/L)相比,含糖环境(G11.1,33.3 mmol/L)H、L组生物膜活菌计数和生物膜厚度均明显增加(~cP=0.000)。调控葡萄糖浓度后(33.3→0mmol/L),H、L组BF细菌活菌计数和生物膜厚度均明显降低(~dP=0.000)。结论:持续感染人工尿液环境下不同葡萄糖浓度时,载肽膜通过抑制生物膜生长、杀灭生物膜细菌明显抑制细菌生物膜形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Β-内酰胺酶 大肠埃希菌 细菌生物膜 葡萄糖 可降解 水性聚氨酯 抗菌肽 LL-37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以膀胱脱细胞基质为支架材料体内外构建组织工程化尿路上皮 被引量:4
9
作者 韩平 宋超 +3 位作者 杨宇如 王坤杰 魏强 李虹 《中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1058-1063,共6页
目的:探讨利用组织工程技术体内外构建尿路上皮组织的方法。方法:制备新西兰兔膀胱脱细胞基质材料(bladder acellular matrix graft,BAMG),通过Masson染色和扫描电镜观察材料结构特点。酶消化法获取兔膀胱上皮细胞,体外培养扩增,倒置相... 目的:探讨利用组织工程技术体内外构建尿路上皮组织的方法。方法:制备新西兰兔膀胱脱细胞基质材料(bladder acellular matrix graft,BAMG),通过Masson染色和扫描电镜观察材料结构特点。酶消化法获取兔膀胱上皮细胞,体外培养扩增,倒置相差显微镜下观察细胞生长状况,并以免疫组织化学方法进行细胞鉴定。将膀胱上皮细胞与BAMG体外复合培养,HE染色和扫描电镜观察细胞在材料表面的生长状况。将体外培养的细胞-材料复合物植入裸鼠体内,分别在4周和8周取材,进行大体观察、组织学以及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结果:制备的BAMG呈白色半透明薄膜状,扫描电镜下为纤维网状结构,无细胞残留。体外培养的膀胱上皮细胞呈"铺路石"样外观,抗细胞角蛋白AE1/AE3免疫组化染色胞浆呈棕黄色阳性反应。膀胱上皮细胞接种到BAMG7d后,细胞铺满材料的表面,呈单层细胞结构。裸鼠体内植入4周和8周后,细胞-材料复合物形成多层细胞结构,抗细胞角蛋白免疫组化染色呈阳性。结论:采用组织工程技术能够在体内外初步构建尿路上皮组织,这可为进一步进行组织工程泌尿道修复及重建奠定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组织工程 尿路上皮 培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坦索罗辛联合局部麻醉输尿管下段内镜碎石术治疗老年输尿管下段结石的效果分析 被引量:6
10
作者 张丽 沈朋飞 +3 位作者 刘玲 杨春桃 黄映勤 冉磊 《中国医学前沿杂志(电子版)》 2017年第1期112-115,共4页
目的比较坦索罗辛联合局部麻醉与单纯局部麻醉输尿管下段内镜碎石术治疗老年输尿管下段结石的效果,探讨联合方案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本院2014年2月至2016年2月收治的224例老年输尿管下段结石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表法将其分... 目的比较坦索罗辛联合局部麻醉与单纯局部麻醉输尿管下段内镜碎石术治疗老年输尿管下段结石的效果,探讨联合方案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本院2014年2月至2016年2月收治的224例老年输尿管下段结石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112例。所有患者均行局部麻醉下内镜碎石术治疗,观察组患者术后口服坦索罗辛,持续1周。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情况、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及术后6个月结石复发情况,并比较两种治疗方案的疗效与安全性。结果观察组患者手术时间和住院天数均短于对照组(P<0.05),住院费用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结石清除率均为100.00%。两组患者并发症均以轻度尿频/尿急、血尿、肋腹区疼痛为主,并发症发生率及分级比较差异均无显著性(P>0.05)。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术后6个月结石复发率分别为11.61%和13.39%,组间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坦索罗辛联合局部麻醉输尿管下段内镜碎石术能够在保证碎石效果与安全性的基础上,规避术后留置管路所致创伤增加、恢复慢、治疗费用高等问题,为老年患者术后无管化治疗提供了可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Α受体阻滞剂 坦索罗辛 局部麻醉 输尿管下段结石 内镜碎石术 老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外科学的进展与未来 被引量:3
11
作者 杨璐 范天勇 《中国微创外科杂志》 CSCD 2009年第1期73-75,共3页
关键词 外科学 腔镜手术 信息时代 标准术式 外科手术 远程手术 配套设施 机器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输尿管移行细胞癌术后膀胱复发的危险因素分析
12
作者 程勇 彭强 +1 位作者 洪梅 韩平 《中国全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1期2499-2500,2503,共3页
目的探讨输尿管移行细胞癌术后膀胱复发的危险因素。方法选择2003年1月—2007年6月我院收治的行手术治疗的输尿管移行细胞癌患者60例,回顾性分析其病历资料,根据术后随访结果将患者分为未复发组41例,复发组19例。结果输尿管移行细胞癌... 目的探讨输尿管移行细胞癌术后膀胱复发的危险因素。方法选择2003年1月—2007年6月我院收治的行手术治疗的输尿管移行细胞癌患者60例,回顾性分析其病历资料,根据术后随访结果将患者分为未复发组41例,复发组19例。结果输尿管移行细胞癌术后膀胱复发率为31.7%(19/60)。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两组患者的淋巴转移阳性率、肿瘤分级、肿瘤数量、合并膀胱肿瘤发生率、尿脱落细胞阳性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淋巴转移阳性、肿瘤分级3级、合并膀胱肿瘤及尿脱落细胞阳性对回归方程的影响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输尿管移行细胞癌发病率低,但术后膀胱复发率较高,淋巴转移阳性、肿瘤分级3级、合并膀胱肿瘤及尿脱落细胞阳性是术后膀胱复发的独立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输尿管肿瘤 移行细胞 膀胱 肿瘤复发 局部 危险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生女婴尿道旁腺囊肿诊治并文献分析
13
作者 赵伟 严宗逊 马学 《临床小儿外科杂志》 CAS 2020年第9期837-841,共5页
目的总结新生女婴尿道旁腺囊肿的临床表现、诊断与鉴别诊断要点以及治疗方案的选择。方法随访2例新生女婴尿道旁腺囊肿病例,对其临床表现、转归进行评价;以“新生儿”、“女婴”、“尿道旁腺囊肿”、“Paraurethral cyst”、“Skene s d... 目的总结新生女婴尿道旁腺囊肿的临床表现、诊断与鉴别诊断要点以及治疗方案的选择。方法随访2例新生女婴尿道旁腺囊肿病例,对其临床表现、转归进行评价;以“新生儿”、“女婴”、“尿道旁腺囊肿”、“Paraurethral cyst”、“Skene s duct”、“neonate,newborn”为检索词,检索PubMed数据库、中国知网、万方数据库、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以及维普数据库截至2019年2月公开发表的文献资料,并进行整理分析。结果2例均因生后发现尿道口包块就诊,无排尿困难,影像学检查提示尿道旁腺囊肿可能;随访期间包块逐渐消失,后期未见复发。通过文献检索,最终纳入8篇病例报道,含新生女婴尿道旁腺囊肿27例,加上本文报道的2例,共29例。其中无症状患儿共23例,13例选择随访观察,10例选择外科手术治疗;6例存在排尿异常、肿块增大等临床表现,1例选择临床观察,另外5例选择手术治疗。结论新生女婴尿道旁腺囊肿在临床上较罕见,但多数预后理想,并伴随有自然的缓解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尿道旁腺 囊肿 新生儿 女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输尿管软镜钬激光碎石取石术治疗大于2 cm上尿路结石的疗效及安全性分析 被引量:46
14
作者 高让 廖邦华 +3 位作者 陈云天 郜小帅 王坤杰 李虹 《重庆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527-531,共5页
目的:评价输尿管软镜钬激光碎石取石术治疗大于2 cm上尿路结石的疗效与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5月至2016年12月四川大学华西医院行输尿管软镜钬激光碎石取石术治疗的大于2 cm的上尿路结石患者272例,采集年龄、性别、体质指数、... 目的:评价输尿管软镜钬激光碎石取石术治疗大于2 cm上尿路结石的疗效与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5月至2016年12月四川大学华西医院行输尿管软镜钬激光碎石取石术治疗的大于2 cm的上尿路结石患者272例,采集年龄、性别、体质指数、结石部位、结石大小、手术时间、碎石时间、结石清除率、并发症发生情况等信息,并对手术的安全性和有效性进行评价。结果:共纳入患者272例,其中男性188例、女性84例,中位年龄46.5岁。其中肾结石254例(93.4%)、输尿管上段结石18例(6.6%),且有6例(2.2%)输尿管结石合并肾结石。结石平均累计最大径线(cumulative stone diameter,CSD)为(34.2±9.7)mm。手术成功率为99.3%,平均手术时间为(44.17±20.47)min,平均碎石时间为(28.58±20.47)min,平均住院时间为(7.3±2.3)d。30 d结石清除率为90.5%,90 d结石清除率为93.8%。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肾积水是术后结石清除率的独立影响因素(95%CI=5.31~7 133.90,P=0.004)。28例(10.3%)患者发生术后并发症,包括发热12例(4.4%)、需镇痛治疗的腰痛7例(2.6%)、石街2例(0.7%)、超过24 h血尿7例(2.6%),无感染性休克、脓毒血症等严重并发症发生。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手术时间是发生并发症的危险因素(95%CI=1.030~1.222,P=0.008)。结论:针对大于2 cm的上尿路结石输尿管软镜钬激光碎石取石术是一种有效、安全的治疗方式。肾积水是影响结石清除率的独立因素,而手术时间是影响术后并发症发生的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上尿路结石 输尿管软镜碎石取石术 结石清除率 并发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腹膜后与经腹腹腔镜对治疗上尿路尿路上皮癌的临床应用分析 被引量:14
15
作者 陈高亮 李响 +1 位作者 魏强 曾浩 《中国肿瘤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130-132,共3页
目的:探讨经腹膜后与经腹行腹腔镜下肾输尿管全切除术治疗上尿路尿路上皮癌的安全性及有效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1月至2016年12月85例四川大学华西医院采用经腹膜后与经腹行腹腔镜下肾输尿管全切除术治疗上尿路尿路上皮癌患者的临... 目的:探讨经腹膜后与经腹行腹腔镜下肾输尿管全切除术治疗上尿路尿路上皮癌的安全性及有效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1月至2016年12月85例四川大学华西医院采用经腹膜后与经腹行腹腔镜下肾输尿管全切除术治疗上尿路尿路上皮癌患者的临床资料,分为A组49例、B组36例。比较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伤口引流时间、尿管留置时间、术后肠功能恢复时间、术后住院时间、术后并发症、局部复发、远处转移等指标。结果:85例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A组的手术时间为(126.9±11.6)min、B组为(109.9±14.7)min,A组的术中出血量为(108.5±24.1)mL、B组为(95.1±19.9)mL,A组的术后肠功能恢复时间为(1.8±0.5)d、B组为(2.3±0.4)d,A、B两组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其余指标的两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经腹膜后与经腹行腹腔镜下肾输尿管全切除术均为治疗上尿路尿路上皮癌安全有效的微创治疗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腔镜 肾盂癌 输尿管癌 肾输尿管全切除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药排石汤联合体外震波碎石术对肾结石患者肾功能、尿液代谢的影响 被引量:32
16
作者 彭仁德 金涛 《世界中医药》 CAS 2019年第1期162-165,共4页
目的:探讨中药排石汤联合体外震波碎石术(ESWL)对肾结石患者肾功能、尿液代谢的影响。方法:选取2014年5月至2017年2月成都市龙泉驿区中医医院收治的肾结石患者138例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69例,2组均行ESW... 目的:探讨中药排石汤联合体外震波碎石术(ESWL)对肾结石患者肾功能、尿液代谢的影响。方法:选取2014年5月至2017年2月成都市龙泉驿区中医医院收治的肾结石患者138例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69例,2组均行ESWL治疗,术后对照组采用常规药物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用中药排石汤治疗,2组治疗时间均为2周。比较2组患者临床疗效及中医证候改善情况;统计手术前后2组患者肾功能及尿液代谢状况。结果:术后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4. 2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8. 26%(P <0. 05);与术前比较,2组患者中医证候积分均下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 <0. 05);与术前比较,术后3~14 d 2组血清血肌酐(SCr)、尿素氮(BUN)、半胱氨酸蛋白酶抑制剂(Cys-C)、中性粒细胞明胶酶相关载脂蛋白(NGAL)水平均呈先升高后降低趋势,且各时间点观察组均低于对照组(P <0. 05);术后14 d观察组与术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 05),对照组仍高于术前(P <0. 05);与术前比较,术后2周内2组患者高尿钙症、高草酸尿症、高尿酸尿症、低尿量及低镁尿症等尿液代谢异常发生率下降(P <0. 05),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 <0. 05)。结论:中药排石汤联合ESWL治疗肾结石可保护患者肾功能,降低尿液代谢异常状况发生率,临床疗效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结石 体外震波碎石术 排石汤 肾功能 尿液代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嗜铬细胞瘤并发2型糖尿病术后血糖变化及其预测因素 被引量:2
17
作者 刘正欢 周亮 +5 位作者 刘志洪 陈涛 李佳琦 王坤杰 李虹 朱育春 《协和医学杂志》 2018年第4期342-345,共4页
目的观察嗜铬细胞瘤并发2型糖尿病患者术后血糖变化,分析术后糖尿病缓解的预测因素。方法回顾性收集2012年1月至2016年12月在四川大学华西医院泌尿外科住院接受手术治疗的嗜铬细胞瘤并发2型糖尿病患者的临床资料,将性别、年龄、体质量指... 目的观察嗜铬细胞瘤并发2型糖尿病患者术后血糖变化,分析术后糖尿病缓解的预测因素。方法回顾性收集2012年1月至2016年12月在四川大学华西医院泌尿外科住院接受手术治疗的嗜铬细胞瘤并发2型糖尿病患者的临床资料,将性别、年龄、体质量指数(body mass index,BMI)、肿瘤直径、术前儿茶酚胺水平、术前术后的降糖方案和空腹血糖等变量纳入分析。术后糖尿病缓解定义为术后停用/减少降糖药物或空腹血糖≤6.1 mmol/L,根据术后糖尿病是否缓解将患者分为缓解组与未缓解组,采用单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术后糖尿病缓解的相关预测因素。结果 27例随访资料完整的嗜铬细胞瘤并发2型糖尿病患者入选本研究,其中男性8例,女性19例,平均年龄(51±9)岁。患者术后空腹血糖较术前显著降低[(5.14±1.37)mmol/L比(8.68±5.94)mmol/L,P<0.01]。术后糖尿病总体缓解率为78%(21/27),未缓解率为22%(6/27)。单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年龄、性别、BMI、肿瘤直径、术前血浆儿茶酚胺均与术后糖尿病缓解无关(P均>0.05)。结论嗜铬细胞瘤并发2型糖尿病患者接受根治术后,糖尿病病情较术前明显缓解。年龄、性别、BMI、肿瘤直径、术前血儿茶酚胺水平均非术后糖尿病缓解的预测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嗜铬细胞瘤 2型糖尿病 血糖 预测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Trop-2基因在膀胱尿路上皮癌中的遗传表达和临床意义
18
作者 付婷婷 林逸飞 +4 位作者 廖邦华 杨勇 陈正龙 刘悦丹 黄进 《中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487-493,共7页
目的通过对癌症基因组图谱(TCGA)数据库中膀胱尿路上皮癌(BLCA)的数据挖掘,探讨Trop-2基因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为Trop-2作为临床治疗靶点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利用GEPIA2、cBioPortal等在线工具分析Trop-2在泛癌中的表达情况。采用HPA数... 目的通过对癌症基因组图谱(TCGA)数据库中膀胱尿路上皮癌(BLCA)的数据挖掘,探讨Trop-2基因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为Trop-2作为临床治疗靶点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利用GEPIA2、cBioPortal等在线工具分析Trop-2在泛癌中的表达情况。采用HPA数据库比较正常膀胱组织与BLCA组织Trop-2的免疫组织化学染色结果,分析其蛋白表达差异。利用R4.1.2对从TCGA数据库中提取的BLCA的基因表达信息进行富集分析,以发现潜在通路。采用共表达基因分析和肿瘤免疫浸润分析,研究Trop-2在BLCA发生中的可能作用。结果免疫组织化学染色结果证实,BLCA组织中Trop-2表达呈上调趋势,且通过参与细胞周期、p53信号通路等过程促进BLCA细胞生长、增殖和转移。肿瘤免疫浸润分析显示,Trop-2及共表达基因与B细胞呈显著正相关,而与T细胞(CD4^(+)T细胞、CD8^(+)T细胞)呈显著负相关,一定程度上说明了免疫过程在肿瘤发生中的作用。结论Trop-2在BLCA中呈高表达,同时通过多种通路和免疫过程调控肿瘤的发生,因此可能成为BLCA诊断和治疗的潜在靶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膀胱肿瘤 Trop-2基因 免疫浸润分析 富集分析 共表达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底膜基因在子宫内膜癌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被引量:2
19
作者 杨丛语 邓青春 刘嘉铭 《中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451-457,共7页
目的探究基底膜基因在子宫内膜癌中的表达水平和临床意义及其预后模型的预测价值。方法从癌症基因组图谱数据库中获得子宫内膜癌的mRNA表达矩阵和临床数据,从既往研究中获得基底膜基因。基于差异基因进行单因素和多因素Cox回归分析,筛... 目的探究基底膜基因在子宫内膜癌中的表达水平和临床意义及其预后模型的预测价值。方法从癌症基因组图谱数据库中获得子宫内膜癌的mRNA表达矩阵和临床数据,从既往研究中获得基底膜基因。基于差异基因进行单因素和多因素Cox回归分析,筛选预后基因,构建预后模型,并分析其与临床因素的关系。采用功能富集分析,分析差异基因的生物学功能和作用途径。采用荧光定量PCR,验证预后基因的表达情况。结果由ACHE、COL12A1、CD44组成的预后模型与临床因素显著相关。荧光定量PCR证明,ACHE和COL12A1 mRNA表达量在人子宫内膜上皮细胞和人子宫内膜癌细胞间存在显著差异(P<0.05)。结论基于3个基底膜基因构建的模型能较准确地预测子宫内膜癌患者的预后,并为临床治疗提供潜在靶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底膜 子宫内膜癌 细胞外基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社区居民健康程度评估表的汉化及其在老年患者中应用的信效度检验 被引量:1
20
作者 李航 刘素珍 倪云霞 《中国全科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6期1950-1955,共6页
背景在国家大力推进为高龄、慢性病和失能患者开展居家医疗服务的背景下,采用能有效评估居家环境中患者健康程度及满足医疗护理服务需求的专业评估工具,是精准对接患者居家医疗护理需求的重要保障。目的汉化社区居民健康程度评估表(CHIR... 背景在国家大力推进为高龄、慢性病和失能患者开展居家医疗服务的背景下,采用能有效评估居家环境中患者健康程度及满足医疗护理服务需求的专业评估工具,是精准对接患者居家医疗护理需求的重要保障。目的汉化社区居民健康程度评估表(CHIRS),并评价该量表在社区老年慢性病患者人群中应用的信度和效度。方法在征得原作者授权后,遵循Brislin模型的翻译、回译、文化调适过程,形成中文版CHIRS。于2021年3—6月采用便利抽样法抽选成都市某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管理的老年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专家咨询评价中文版CHIRS的内容效度,采用内部一致性系数检验量表的信度,验证其实用性。结果共调查并完成244例患者的入户问卷调查,有效回收率100.0%。专家咨询结果显示,中文版CHIRS内容效率指数平均数为0.98,内容效度指数在0.71~1.00之间;总体Cronbach’sα系数为0.884,4个维度Cronbach’sα系数范围在0.593~0.787之间,预测效度结果显示社区居民健康程度评估表评级结果分别与患者自评健康状况、自评居家医疗护理服务需求程度的Spearman相关系数为-0.611(P<0.001)和0.584(P<0.001)。结论经汉化及本土化修改后,中文版CHIRS具有较好的信效度和参考价值,可用于社区老年慢性病患者健康状况及居家医疗护理服务需求程度的评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护理评估 健康调查 老年人 居家护理 社区居民健康程度评估表 量表 信度 效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