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快速康复外科在不同年龄阶段结直肠癌患者中的应用比较 被引量:24
1
作者 卜君 李念 +1 位作者 黄雄 伍晓汀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5期2445-2447,共3页
目的:探讨快速康复外科在我国不同年龄阶段结直肠癌患者中应用效果的差异性。方法:将2010年1月至2012年12月成都市第二人民医院收治的符合研究标准的150例结直肠癌患者根据不同年龄阶段随机分组,每组25例。45—64岁阶段,快速康复中... 目的:探讨快速康复外科在我国不同年龄阶段结直肠癌患者中应用效果的差异性。方法:将2010年1月至2012年12月成都市第二人民医院收治的符合研究标准的150例结直肠癌患者根据不同年龄阶段随机分组,每组25例。45—64岁阶段,快速康复中年组(A。组)和传统治疗中年组(A2组);65~74岁阶段,快速康复老年组(B1组)和传统治疗老年组(B2组);75—89岁阶段,快速康复高龄组(C1组)和传统治疗高龄组(C2组)。A1、B1和C1组围手术期应用快速康复外科方法,A2、B2和C2组应用传统方法。比较不同年龄阶段每两组患者术后肛门首次排气时间、术后住院时间、总医疗费用、出院30d内再次住院情况以及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结果:134例患者完成试验,在术后肛门排气时间、术后住院时间、总医疗费用和咽喉疼痛方面,A1组均优于A2组(P=0.000,P=0.000,P=0.000,P=0.012),Bl组均优于B2组(P=0.000,P=0.000,P=0.000,P=0.007),C1组和C2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315,P=0.239,P=0.540,P=0.128);在恶心呕吐、胃潴留、肠梗阻和出院后30d内再次住院方面,A1组和A2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B1组和B2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C1组均差于C2组(P=0.020,P=0.012,P=0.022。P=0.012):不同年龄阶段每两组患者间术后并发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围手术期应用快速康复外科方案可以明显加快中年(45~64岁)和年轻的老年(65~74岁)结直肠癌患者术后康复,缩短术后住院时间,降低医疗费用;而在高龄(75—89岁)结直肠癌患者中应用则无上述益处,并增加恶心呕吐、胃潴留、肠梗阻等并发症的发生率和出院30d内再次住院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直肠肿瘤 快速康复外科 不同年龄阶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外科病房对高级实践护士需求的现象学研究 被引量:3
2
作者 刘雨薇 何凌霄 +1 位作者 蒋艳 龚仁蓉 《中国护理管理》 CSCD 2023年第5期664-669,共6页
目的:分析外科病房对高级实践护士的需求,为厘清高级实践护士的角色定位和岗位职责提供依据。方法:采用现象学研究方法,于2021年1月—4月对来自多个亚专科的医生、护理管理者、临床护士共计19人进行半结构化访谈,采用Colaizzi 7步分析... 目的:分析外科病房对高级实践护士的需求,为厘清高级实践护士的角色定位和岗位职责提供依据。方法:采用现象学研究方法,于2021年1月—4月对来自多个亚专科的医生、护理管理者、临床护士共计19人进行半结构化访谈,采用Colaizzi 7步分析法进行资料分析。结果:共提炼出4个主题,分别为提升患者安全与质量、促进多学科合作、推动护理专业发展与优化组织系统。结论:外科病房对高级实践护士的需求较为强烈,有必要进一步明确其岗位职责,发展适宜我国国情的高级护理实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外科 高级实践护士 现象学 质性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护理风险管理策略在鼻胃管并发症管理中应用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2
3
作者 廖曦 杨婕 +2 位作者 蒋理立 刘雨薇 李卡 《护理研究》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6期2868-2872,共5页
总结鼻胃管并发症现状,提出护理风险管理策略应用于鼻胃管技术的管理建议,进行风险识别、风险衡量、风险处理及实施效果评价,不仅可以发现可能出现的护理问题及潜在的风险隐患,还能促使护理工作者主动预防鼻胃管相关风险,维护鼻胃管病... 总结鼻胃管并发症现状,提出护理风险管理策略应用于鼻胃管技术的管理建议,进行风险识别、风险衡量、风险处理及实施效果评价,不仅可以发现可能出现的护理问题及潜在的风险隐患,还能促使护理工作者主动预防鼻胃管相关风险,维护鼻胃管病人住院安全,保障临床鼻胃管技术的安全性、科学性和舒适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鼻胃管 护理风险管理策略 并发症 不良事件 影响因素 综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深度学习的腹主动脉瘤自动分割在预测破裂风险中的应用
4
作者 李洁 翁诚馨 +3 位作者 白马腾 邓培 袁丁 郑庭辉 《医用生物力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S01期634-634,共1页
目的腹主动脉瘤(abdominal aortic aneurysm,AAA)是一种严重的易破裂的动脉扩张性疾病,破裂死亡率超过70%。AAA的形态学是影响其破裂的重要因素,然而目前临床手动分割计算耗时长、准确性低。因此,本研究拟通过深度学习方法实现更为高效... 目的腹主动脉瘤(abdominal aortic aneurysm,AAA)是一种严重的易破裂的动脉扩张性疾病,破裂死亡率超过70%。AAA的形态学是影响其破裂的重要因素,然而目前临床手动分割计算耗时长、准确性低。因此,本研究拟通过深度学习方法实现更为高效准确的自动分割计算AAA相关形态学参数。方法共纳入112例AAA患者(其中男性占比46.4%),平均年龄71±9岁,46.4%发生破裂。主要临床结局为AAA破裂和非破裂,其中年龄和性别在两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本研究基于三维卷积神经网络V-net对AAA进行自动分割提取,并自动计算长度、面积、偏心度等共计71例参数,使用SPSS统计软件分析对比AAA破裂与非破裂的形态学参数差异。结果本研究的AAA自动分割模型在流道和瘤体两部分取得了0.94和0.92的Dice评分。利用t检验和卡方检验比较AAA破裂和非破裂组的形态学参数,发现AAA流道和瘤体的最大直径、面积,左髂总动脉与腹主动脉夹角,AAA相对膨胀比例(AAA瘤体最大直径/肾下分支动脉瘤体直径),AAA出入口面积比(AAA瘤体最大面积/左、右髂总动脉瘤体面积和)均与AAA破裂呈正相关(均P<0.05),其余形态学参数在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本研究开发验证了基于深度学习的AAA自动分割体系,实现了全自动分析AAA的形态学参数,有助于早期筛选AAA破裂高危患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AA 形态学参数 深度学习 腹主动脉瘤 SPSS统计软件 全自动分析 瘤体直径 髂总动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膳食纤维在胃肠道肿瘤术后肠内营养中应用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19
5
作者 杨纲 伍晓汀 +7 位作者 张波 周勇 张明鸣 庄文 王颖莉 何涛 达明绪 钱昆 《肠外与肠内营养》 CAS 2004年第4期212-215,共4页
目的 :探讨膳食纤维 (DF)在胃肠道肿瘤术后病人肠内营养中的应用及其对腹泻的影响。 方法 :将 32例胃肠道肿瘤术后病人 ,分为含膳食纤维肠内营养组 (FSF组 )和不含膳食纤维肠内营养组 (FFF组 ) ,每组 1 6例。于肠道功能恢复后开始行肠... 目的 :探讨膳食纤维 (DF)在胃肠道肿瘤术后病人肠内营养中的应用及其对腹泻的影响。 方法 :将 32例胃肠道肿瘤术后病人 ,分为含膳食纤维肠内营养组 (FSF组 )和不含膳食纤维肠内营养组 (FFF组 ) ,每组 1 6例。于肠道功能恢复后开始行肠内营养支持 ,连续 6天。观察病人腹胀、腹痛、恶心、呕吐等胃肠道症状 ,使用HartandDobb腹泻量表记录每天排便情况。术前及肠内营养结束后第 2天 ,空腹测定血常规、肝肾功能、前清蛋白、转铁蛋白。 结果 :两组病人腹泻评分最高都出现于肠内营养第 4天 ,FSF组平均评分和总腹泻天数均低于FFF组 (P <0 .0 5 ) ,腹泻发生率无显著性差异 (P >0 .0 5 ) ,FSF组腹胀发生率较FFF组高 (P <0 .0 5 )。两组术后清蛋白、前清蛋白、转铁蛋白和淋巴细胞总数均有显著下降 (P <0 .0 5 ) ,组间比较无显著性差异。 结论 :胃肠道肿瘤术后病人含DF肠内营养 ,对维持机体重要脏器功能和营养状态与不含DF肠内营养效果相似 ,但耐受性更好 ,可缩短肠内营养过程中腹泻天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膳食纤维 胃肠道肿瘤 肠内营养 DF 腹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RNA干扰逆转肝细胞癌多药耐药 被引量:7
6
作者 潘光栋 严律南 +5 位作者 王新平 杨家印 夏庆杰 闫乃红 陈清英 张发强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35-38,共4页
目的筛选高效dsRNA/mdr1,以备研究RNA干扰逆转肝细胞癌多药耐药之用。方法首先根据siRNA设计原则,以多药耐药基因(mdr1)为靶基因,设计并选择4~5条siRNA/mdr1,经BLAST后体外转录法合成dsRNA/mdr1,用Oligofectamine试剂分别转染HepG2/mdr1... 目的筛选高效dsRNA/mdr1,以备研究RNA干扰逆转肝细胞癌多药耐药之用。方法首先根据siRNA设计原则,以多药耐药基因(mdr1)为靶基因,设计并选择4~5条siRNA/mdr1,经BLAST后体外转录法合成dsRNA/mdr1,用Oligofectamine试剂分别转染HepG2/mdr1,然后从mRNA、蛋白(P-gp)表达水平和细胞功能变化评价HepG2/mdr1耐药性被逆转的程度,比较各个dsRNA/mdr1的逆转效率,筛选出有效的siRNA/mdr1。结果成功合成5条dsRNA/mdr1(其中1条为阴性对照),dsRNA/mdr1-4mRNA表达(18.73±1.33)%、蛋白表达变化(79.1±1.6)%^(16.8±0.4)%与其他各组细胞比较,有显著性差异;细胞内柔红霉素(DNR)累积量也较其他组明显增加(平均荧光强度79.58,阳性率84.25%,P<0.05)。结论体外转录法结合脂质体转染适用于筛选高效siRNA,肯定了siRNA干扰序列能够有效阻抑mdr1基因编码蛋白p170的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细胞癌 多药耐药 RNA干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纤维连接蛋白和前清蛋白在营养支持效果评价中的作用 被引量:8
7
作者 张明鸣 伍晓汀 +1 位作者 罗婷 李小军 《肠外与肠内营养》 CAS 2005年第6期358-360,共3页
目的:评价纤维连接蛋白和前清蛋白作为腹部外科术后营养支持效果指标的意义。方法:测定腹部外科术后病人行营养支持前后的血清清蛋白、转铁蛋白、前清蛋白和纤维连接蛋白水平,并测定营养支持期间每天氮平衡。结果:与营养支持前相比,血... 目的:评价纤维连接蛋白和前清蛋白作为腹部外科术后营养支持效果指标的意义。方法:测定腹部外科术后病人行营养支持前后的血清清蛋白、转铁蛋白、前清蛋白和纤维连接蛋白水平,并测定营养支持期间每天氮平衡。结果:与营养支持前相比,血清转铁蛋白、前清蛋白和纤维连接蛋白水平在营养支持后明显升高(P<0.05),前清蛋白与纤维连接蛋白水平的升高呈正相关。结论:血清纤维连接蛋白和前清蛋白对评价术后营养支持效果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纤维连接蛋白 前清蛋白 营养支持 营养状况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级实践护士核心能力框架构建 被引量:10
8
作者 龚仁蓉 刘雨薇 +3 位作者 何凌霄 陈佳丽 周旭华 蒋艳 《中国护理管理》 CSCD 2023年第5期654-659,共6页
目的:构建适合我国国情的高级实践护士核心能力框架,为高级实践护士的培养与评价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基于岗位职责分析、文献整合及研究小组讨论,形成高级实践护士核心能力要素条目池;采用德尔菲法对高级实践护士核心能力要素进行定量... 目的:构建适合我国国情的高级实践护士核心能力框架,为高级实践护士的培养与评价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基于岗位职责分析、文献整合及研究小组讨论,形成高级实践护士核心能力要素条目池;采用德尔菲法对高级实践护士核心能力要素进行定量评估、筛选及整合。结果:开展了2轮德尔菲法专家咨询,形成高级实践护士核心能力框架包含6项一级指标(照护能力、咨询能力、协调能力、领导能力、教学能力、研究能力)及15项二级指标。2轮专家咨询的权威系数为0.89,一级指标的重要性得分为4.58~4.95,变异系数为0.04~0.13;二级指标的重要性得分为4.52~5.00,变异系数为0~0.23。结论:本研究构建的高级实践护士核心能力框架具有科学性、可靠性与实用性,可为我国高级实践护士相关研究和实践提供借鉴和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级实践护士 核心能力 德尔菲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肠道微生态制剂在结直肠术后病人中的应用 被引量:7
9
作者 钱昆 万智 +6 位作者 李月春 达明序 张明鸣 罗婷 郑亚民 赵紫罡 伍晓汀 《肠外与肠内营养》 CAS 2007年第2期94-97,共4页
目的:对结直肠手术后病人应用肠道微生态制剂治疗的效果进行评价。方法:前瞻性、单盲、随机、对照临床试验。将32例结直肠中等以上手术的病人,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16例。试验组病人于术后第3天给予肠内营养+双歧杆菌/嗜酸性... 目的:对结直肠手术后病人应用肠道微生态制剂治疗的效果进行评价。方法:前瞻性、单盲、随机、对照临床试验。将32例结直肠中等以上手术的病人,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16例。试验组病人于术后第3天给予肠内营养+双歧杆菌/嗜酸性乳杆菌/粪链球菌(菌品名:金双歧),每天2次,每次4片,直至出院。对照组只给予肠内营养支持。观察病人术前及术后4~8d的胃肠道症状、生命体征、粪便性状及量和菌群比例等。结果:①胃肠道症状:两组病人术后恶心、呕吐、肠鸣音恢复等差异均无显著性意义(P>0.05),总腹胀天数、总腹痛天数在两组间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②腹泻及腹泻评分:两组病人在术后第6天腹泻例数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总腹泻天数、总腹泻人数两组间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两组病人腹泻评分在术后第6天有显著性意义。③菌群比例:试验组病人菌群比例(杆菌/球菌)术后3次均比对照组高,术后第2次监测,两组间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在结直肠术后病人中,应用肠道微生态制剂可改善病人胃肠道症状、减轻腹泻严重程度和纠正肠道菌群失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生态制剂 肠道微生态 结直肠术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消化内镜中心医师护士协议处方模式的实践探索 被引量:4
10
作者 蒋艳 谭薇 +2 位作者 杜江 龚仁蓉 陈佳丽 《中国护理管理》 CSCD 2023年第5期641-645,共5页
目的:探索消化内镜中心医师护士协议处方模式并评价其在结肠镜检查患者中的实践效果。方法:2022年10月,在成都市某三级甲等医院消化内镜中心施行医师护士协议处方模式,授权护士对结肠镜检查患者提前进行预见性肠道评估,补充开具清肠药... 目的:探索消化内镜中心医师护士协议处方模式并评价其在结肠镜检查患者中的实践效果。方法:2022年10月,在成都市某三级甲等医院消化内镜中心施行医师护士协议处方模式,授权护士对结肠镜检查患者提前进行预见性肠道评估,补充开具清肠药物处方。采用协议处方数量、不良事件发生情况、患者肠道准备充分率、患者满意度、医护人员满意度评价实践效果。结果:授权护士共为108名患者开具清肠药物处方,未发生不良事件;患者肠道准备充分率为90.7%;患者满意度得分为(19.46±1.02)分,医师满意度得分为(4.90±0.41)分,护士满意度得分为(4.76±0.57)分。结论:医师护士协议处方模式有利于改善结肠镜检查患者肠道准备质量,患者就医体验良好,医护人员满意度高、反馈良好,该模式可推动我国护士处方权进一步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护士处方 协议处方 消化内镜中心 肠道准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前胸壁途径内镜甲状腺切除术的初步探索
11
作者 杜景平 彭兵 +4 位作者 谭永琼 张红霞 代云芳 朱惠如 祝东强 《中国微创外科杂志》 CSCD 2003年第3期209-210,共2页
目的 探讨经前胸壁途径内镜甲状腺切除术的可行性。 方法  8例直径 2 2mm~ 38mm甲状腺良性肿瘤经前胸壁途径行内镜甲状腺肿瘤切除。 结果 手术时间 6 0min~ 180min ,平均 12 0min ,术中出血 10ml~ 5 0ml,平均 2 0ml。无术中、... 目的 探讨经前胸壁途径内镜甲状腺切除术的可行性。 方法  8例直径 2 2mm~ 38mm甲状腺良性肿瘤经前胸壁途径行内镜甲状腺肿瘤切除。 结果 手术时间 6 0min~ 180min ,平均 12 0min ,术中出血 10ml~ 5 0ml,平均 2 0ml。无术中、术后并发症 ,颈部不留疤痕。 结论 经前胸壁途径内镜甲状腺切除术是甲状腺良性肿瘤安全有效的手术方式 ,并能达到满意的美容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状腺良性肿瘤 内镜 甲状腺切除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红素加氧酶-1在大鼠原位肝移植急性排斥反应中的作用
12
作者 范伟 张莹 伍晓汀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7期1654-1657,共4页
目的探讨血红素加氧酶-1(hemooxygenase-1,HO-1)在大鼠原位肝移植急性排斥反应中的作用。方法建立大鼠原位肝移植排斥模型后分为3组:对照组(A组),ZnPP组(B组)和CoPP组(C组)。3组分别于3、7d处死,取血及肝脏标本。进行肝功... 目的探讨血红素加氧酶-1(hemooxygenase-1,HO-1)在大鼠原位肝移植急性排斥反应中的作用。方法建立大鼠原位肝移植排斥模型后分为3组:对照组(A组),ZnPP组(B组)和CoPP组(C组)。3组分别于3、7d处死,取血及肝脏标本。进行肝功测定(AST、ALT、TBIL、ALB);肝组织HE染色;荧光RT-PCR检测HO-1表达。结果①3组肝功能3、7d时比较有明显的统计学意义(P〈0.05)。②HE染色:A组3d出现Ⅰ、Ⅱ级为主的排斥反应,7d时出现Ⅱ级为主的排斥反应;B组3d出现Ⅱ级为主的排斥反应,7d时出现Ⅱ、Ⅲ级为主的排斥反应;C组3d出现排斥反应0-Ⅱ级,以Ⅰ级为主,7d时出现排斥反应0-Ⅱ级,以Ⅰ、Ⅱ级为主。⑧HO-1在C组表达明显升高,B组不明显,A组介于两组之间。结论血红素加氧酶-1(HO-1)过表达能减轻急性排斥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红素加氧酶-1 原位肝移植 大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氯沙坦对90%门静脉结扎大鼠血清肝细胞生长因子水平及肝再生的影响
13
作者 杞晓红 李可洲 龚建平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4期2612-2615,共4页
目的探讨氯沙坦对90%门静脉分支结扎(portal branch ligation,PBL)大鼠血清肝细胞生长因子(hepatocyte growth factor,HGF)水平及肝再生的影响。方法 96只雄性Sprague-Dawley(SD)大鼠采用随机数字法分成2组:A组:单纯PBL组(对照... 目的探讨氯沙坦对90%门静脉分支结扎(portal branch ligation,PBL)大鼠血清肝细胞生长因子(hepatocyte growth factor,HGF)水平及肝再生的影响。方法 96只雄性Sprague-Dawley(SD)大鼠采用随机数字法分成2组:A组:单纯PBL组(对照组,n=48),B组:PBL+2 mg/(kg.d)氯沙坦干预组(治疗组,n=48),分别于术后0、6、12、24、48、72、120、168 h取大鼠肝脏称质量并计算未结扎侧肝质量占总肝质量比例,心脏取血测ALT及AST,酶联免疫吸附实验(ELISA)检测血清HGF水平,免疫组化方法检测未结扎侧肝组织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的表达。结果①治疗组未结扎侧肝质量与总肝质量比值在24~168 h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②PBL术后2组ALT值迅速升高,12 h达到高峰后逐渐降低。治疗组ALT值在12~48 h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同时PBL术后两组ALT值后迅速升高,12 h达到高峰后逐渐降低。治疗组ALT值在12~72 h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③术后2组血清大鼠HGF浓度迅速升高,并在6 h达到高峰。治疗组在6~168 h明显高于对照组,且下降缓慢(P〈0.01)。④治疗组未结扎侧肝组织PCNA阳性细胞标记率在12~72 h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在大鼠90%PBL模型中,氯沙坦可通过介导HGF释放及改善肝功能,促进大鼠的肝再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再生 门静脉结扎 门静脉栓塞 氯沙坦 肝细胞生长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