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钟摆式”大鼠腹部心脏异位移植改良模型的建立与评估
1
作者 唐宏涛 李偲涵 +6 位作者 郑翔匀 侯森林 陈蔚洋 喻赠玮 王亚波 田东 安琪 《器官移植》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280-287,共8页
目的 介绍“钟摆式”大鼠腹部心脏异位移植改良模型的建模方法,并评估模型质量。方法 由1名无移植经验的术者连续建模15台,记录各步骤时间、体质量变化及改良Stanford评分,计算手术成功率、术后1周存活率和技术成功率,受体于术后1周行... 目的 介绍“钟摆式”大鼠腹部心脏异位移植改良模型的建模方法,并评估模型质量。方法 由1名无移植经验的术者连续建模15台,记录各步骤时间、体质量变化及改良Stanford评分,计算手术成功率、术后1周存活率和技术成功率,受体于术后1周行超声检查。结果 供心获取、供心处理、受体准备和移植吻合时间分别为(14.3±1.4)min、(3.5±0.6) min、(13.6±2.1)min和(38.3±5.2)min。手术成功率为87%(13/15),术后1周存活率为100%(13/13)。改良Stanford评分提示技术成功率为92%(12/13),术后1周超声检查提示Stanford评分≥3分的移植物均可检测到明显的搏动和血流信号。结论 “钟摆式”大鼠腹部心脏异位移植改良模型进一步优化了操作步骤、成功率较高且质量稳定,未来可作为心脏移植基础研究的建模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脏移植 异位移植 钟摆式 改良 动物模型 大鼠 供心获取 供心灌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用量外科用封合剂对急性Stanford A型主动脉夹层患者手术止血的安全性及有效性影响
2
作者 李碧兰 陈秒 秦超毅 《中国心血管杂志》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345-348,共4页
目的评估不同用量的Coseal■外科用封合剂对急性Stanford A型主动脉夹层患者手术止血的安全性及有效性影响。方法单中心前瞻性观察性研究。对2021年4月至2022年6月四川大学华西医院行急性Stanford A型主动脉夹层手术的患者依据使用Cosea... 目的评估不同用量的Coseal■外科用封合剂对急性Stanford A型主动脉夹层患者手术止血的安全性及有效性影响。方法单中心前瞻性观察性研究。对2021年4月至2022年6月四川大学华西医院行急性Stanford A型主动脉夹层手术的患者依据使用Coseal■外科用封合剂的用量分为12 ml组(32例)和16 ml组(68例),观察术后体外循环时间、手术时间、术中止血时间、血制品用量、止血药物使用情况、术后24 h引流量、重症监护室驻留时间及患者早期不良事件。结果16 ml组较12 ml组的体外循环时间、手术时间、止血时间、术中Ⅶ因子用量及术后24 h引流量均显著下降或减少(均为P<0.05)。本研究中因引流量增加再次开胸止血的患者,12 ml组多于16 ml组(9.4%比1.5%),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95)。再次手术患者出血点分布位置:12 ml组分别在人工血管与主动脉吻合处1例,人工血管与人工血管吻合处1例,以及主动脉根部1例;16 ml组出血点位于胸骨后。术后12 ml组患者因肺部感染死亡1例,16 ml组患者因心室颤动和脑卒中死亡各1例。结论对于Stanford A型夹层患者,相比Coseal■外科用封合剂12 ml的基础用量,16 ml的用量对于术中减少体外循环时间、手术时间、止血时间均有积极作用,且有助于降低术后早期引流量及再次开胸止血的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Standford A型主动脉夹层 止血 外科用封合剂 安全性 有效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17 STS外科治疗心房颤动临床实践指南解读 被引量:1
3
作者 钱永军 肖锡俊 《中国循环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S2期101-105,共5页
心房颤动(房颤)是临床上最常见的心律失常,外科治疗房颤的技术评估在成人心脏外科手术非常重要,常在瓣膜手术或再血管化手术中同期手术,但也有时作为孤立手术在临床中使用.2015年STS着手强调外科消融房颤工作,指南书写委员会根据同期外... 心房颤动(房颤)是临床上最常见的心律失常,外科治疗房颤的技术评估在成人心脏外科手术非常重要,常在瓣膜手术或再血管化手术中同期手术,但也有时作为孤立手术在临床中使用.2015年STS着手强调外科消融房颤工作,指南书写委员会根据同期外科消融房颤的基础手术类型,复习文献和评估证据质量.STS周期性总结科学证据制定临实践指南以改善房颤治疗效果.2017年1月,美国胸外科医师学会(STS)在《胸外科年鉴》杂志上发布了2017年STS外科治疗房颤临床实践指南,收集了自2004年1月至今的超过1500篇文献,剔除个案等情况,共有156篇相关文献纳入研究.指南首先明确房颤和房颤消融后房颤复发定义后,将外科消融房颤基础手术分为心房开放手术(二尖瓣修复或置换)、房闭合手术(主动脉瓣置换、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和主动脉瓣置换联合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和孤立性房颤手术三类后,分别对各类基础手术下的外科消融房颤进行安全性、有效性分析及推荐,已达到对当前外科消融房颤知识的重新整理、为临床实践提供证据支持、改善和优化外科消融房颤的治疗效果的三点指南目标 [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指南 心房颤动 外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浆mtDNA水平与体外循环心脏术后炎症反应的关联性研究
4
作者 范景秀 胡佳 +1 位作者 郭应强 康焰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4期2403-2407,共5页
目的探究体外循环心脏术后ICU患者血浆mtDNA水平与炎症细胞计数和炎症因子表达之间的潜在联系。方法2015年9月1日到2016年12月1日,华西医院心外科行体外循环心脏手术患者,返回ICU半小时内采集血常规、肝功和肾功、NT-proBNP、IL-6、CRP... 目的探究体外循环心脏术后ICU患者血浆mtDNA水平与炎症细胞计数和炎症因子表达之间的潜在联系。方法2015年9月1日到2016年12月1日,华西医院心外科行体外循环心脏手术患者,返回ICU半小时内采集血常规、肝功和肾功、NT-proBNP、IL-6、CRP、PCT和mtDNA。规范完成检测和结果判定及录入,SPSS21.0进行统计分析。结果(1)纳入患者962名,男性459名,女性503名。(2)血浆mtDNA水平对数值与体外循环心脏术后血小板活化程度对数值之间存在直线相关(r=0.1027,P=0.0028)。(3)血浆mtDNA水平平方根数值与体外循环心脏术后中性粒细胞绝对值平方根数值之间存在直线相关(r=0.1069,P=0.0040)。(4)血浆mtDNA水平对数值与体外循环心脏术后IL-6对数值之间存在直线相关(r=0.0798,P=0.0453)。结论血浆mtDNA水平与体外循环心脏术后早期患者的全身炎症反应密切相关。体外循环过程中活化炎症细胞可能是血浆mtDNA的释放来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浆线粒体DNA水平 体外循环 炎症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巴西心脏协会心房颤动指南执行纲要Ⅱ解读
5
作者 钱永军 肖锡俊 《中国循环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S2期106-107,共2页
2016年12月巴西心脏协会发布心房颤动(房颤)指南执行纲要Ⅱ,这是自该协会2009年第一次发布房颤指南执行纲要后,时隔8年再次修订并发布新版房颤指南执行纲要 [1].
关键词 心房颤动 指南 外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右美托咪定对体外循环缺血再灌注损伤肺组织保护作用的相关信号通路 被引量:10
6
作者 曹舸 张尔永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8期980-986,共7页
目的探讨右美托咪定对体外循环缺血再灌注损伤肺组织保护作用可能的信号通路。方法将40只SD成年大鼠随机分为5组,分别为缺血再灌组(A组)、右美托咪定组(B组)、空白对照组(即假手术组,C组)、渥曼青霉素组(D组)、渥曼青霉素+右美托咪定组(... 目的探讨右美托咪定对体外循环缺血再灌注损伤肺组织保护作用可能的信号通路。方法将40只SD成年大鼠随机分为5组,分别为缺血再灌组(A组)、右美托咪定组(B组)、空白对照组(即假手术组,C组)、渥曼青霉素组(D组)、渥曼青霉素+右美托咪定组(E组)。比较5组大鼠的动脉血气指标、肺组织细胞凋亡率、蛋白激酶B(Akt)、磷酸化Akt(p-AKT)、半胱氨酸天冬氨酸特异性蛋白酶-3(Caspase-3)与caspase-9蛋白表达等情况的差异。结果随着实验时间的延长,A组、B组、D组与E组大鼠在体外循环前、开放左肺门、实验结束3个时间点心率、平均动脉压、氧合指数均呈显著的下降趋势,呼吸指数逐渐升高。在实验结束时,B组大鼠的心率、平均动脉压、氧合指数明显高于其他A组、D组与E组(P<0.05),呼吸指数显著较低(P<0.05);A^E组大鼠在实验结束时,肺组织病理评分分别为4.89、1.89、0、6.01、5.76;肺组织细胞凋亡率分别为6.25%、3.69%、1.06%、8.06%、7.79%(P<0.001);Western blot检测结果显示,与其他4组相比,B组大鼠的Akt、p-AKT蛋白表达量显著较高(P<0.05),caspase-3、caspase-9蛋白相对表达量明显更低(P<0.05)。结论右美托咪定可有效减轻体外循环大鼠的肺损伤,PI3K/Akt信号通路相关的caspase-3、caspase-9蛋白可能是其作用靶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右美托咪定 体外循环 肺损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体外循环中调节血小板功能对大鼠全身炎性反应及肺氧合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1
7
作者 陶开宇 安琪 +3 位作者 杜磊 程海峰 蒋大铭 胡章龙 《中国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1期1636-1641,共6页
目的:探讨体外循环(ECC)中调节血小板功能对大鼠全身炎性反应及肺氧合功能的影响。方法:将参与ECC模型的大鼠随机分为ECC中补充血小板组(MH组)、ECC中补充血浆组(MP组)和持续泵入替罗非班(Tirofiban)+ECC中补充血小板组(TMH组),每组8只... 目的:探讨体外循环(ECC)中调节血小板功能对大鼠全身炎性反应及肺氧合功能的影响。方法:将参与ECC模型的大鼠随机分为ECC中补充血小板组(MH组)、ECC中补充血浆组(MP组)和持续泵入替罗非班(Tirofiban)+ECC中补充血小板组(TMH组),每组8只大鼠。3组大鼠ECC持续2 h,术后观察2 h。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3组大鼠血浆及肺泡灌洗液中炎性因子,测量氧合指数、肺组织含水量,采用流式细胞术测定循环内皮数量,苏木精-伊红染色病理学观察大鼠肺组织病理改变。分析调节血小板功能对ECC大鼠全身炎性反应水平、血管内皮损伤程度、肺组织水肿程度和肺氧合功能的影响。结果:ECC后2 h,MH组与MP组大鼠血小板数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TMH组大鼠明显高于MH、MP组大鼠(P<0.05)。ECC后2 h,3组大鼠氧合指数低于ECC开始时(P<0.05),3组大鼠肺组织含水量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MH组大鼠支气管肺泡灌洗液中性粒细胞弹性蛋白酶(NE)水平低于TMH组大鼠(P<0.05),TMH组大鼠血浆中NE水平明显低于MP组大鼠(P<0.05)。ECC结束时,3组大鼠循环内皮数量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肺组织病理学检查提示MH组大鼠肺间质较其他各组薄,炎性细胞浸润少。结论:在ECC早期血小板急剧减少后立即补充新鲜血小板能明显减轻循环中的炎性反应,该保护效应可能与血小板黏附于ECC相关炎性反应所致的内皮损伤处并减少中性粒细胞与内皮下组织黏附有关。提示在ECC中保持一定数目且具有正常黏附聚集功能的血小板,可能降低ECC术后炎性反应和肺损伤,改善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外循环 血小板 炎性反应 肺氧合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左心房球状血栓合并多器官功能障碍诊治一例
8
作者 许超 李晓 +3 位作者 曹舸 安琪 高侠 侯江龙 《中国循环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511-512,共2页
1临床资料患者女性,54岁,因'反复气急4月余,加重伴晕厥4 d'于急诊入院。患者4个月前出现活动后气急、乏力,伴颜面浮肿,无发热、咳嗽、咳痰,无头晕、双下肢水肿等不适,于当地医院就诊,诊断为风湿性心脏瓣膜病、二尖瓣重度狭窄。... 1临床资料患者女性,54岁,因'反复气急4月余,加重伴晕厥4 d'于急诊入院。患者4个月前出现活动后气急、乏力,伴颜面浮肿,无发热、咳嗽、咳痰,无头晕、双下肢水肿等不适,于当地医院就诊,诊断为风湿性心脏瓣膜病、二尖瓣重度狭窄。当地医院建议入院治疗,患者未重视及治疗。4 d前,患者出现胸闷、气急,伴晕厥、腹胀,于当地医院就诊予以利尿等纠正心力衰竭的治疗,病情无好转。6 h 前患者出现呼吸急促加重,于我院急诊科就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左心房 球状血栓 多器官功能障碍 经食管超声心动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法洛四联症根治术后早期出现右心室限制性生理的危险因素分析 被引量:1
9
作者 安琪 张晓玲 《中国循环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z1期-,共1页
目的:右心室限制性生理(RVRP)是法洛氏四联症根治术(TOF)后早期常见的导致低心排的原因之一。因此,寻找术后早期出现RVRP危险因素对指导TOF根治术后监护、预防低心排出量综合征等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本研究通过比较TOF患儿根治... 目的:右心室限制性生理(RVRP)是法洛氏四联症根治术(TOF)后早期常见的导致低心排的原因之一。因此,寻找术后早期出现RVRP危险因素对指导TOF根治术后监护、预防低心排出量综合征等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本研究通过比较TOF患儿根治术后是否出现RVRP的临床及超声指标差异,寻找小儿TOF根治术后早期出现RVRP的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rimary sutureless技术在全肺静脉异位引流矫治中应用
10
作者 凌云飞 安琪 《中国循环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S01期64-64,共1页
目的:全肺静脉异位引流(TAPVC)是最常见的先天性心脏病之一,术后肺静脉梗阻(PVO)是发生率高,明显影响TAPVC预后。Sutureless技术是将肺静脉共汇或部分肺静脉与后心包直接吻合的一种技术,在TAPVC术后PVO治疗中获得良好临床效果。但Suture... 目的:全肺静脉异位引流(TAPVC)是最常见的先天性心脏病之一,术后肺静脉梗阻(PVO)是发生率高,明显影响TAPVC预后。Sutureless技术是将肺静脉共汇或部分肺静脉与后心包直接吻合的一种技术,在TAPVC术后PVO治疗中获得良好临床效果。但Sutureless技术初次应用于TAPVC矫治(Primary sutureless)的效果目前尚有争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肺静脉异位引流 PRIMARY SUTURELES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复合手术治疗右位主动脉弓合并巨大Kommerell憩室——个案报道及文献复习 被引量:2
11
作者 黄尧 杨鹏 +2 位作者 卢晨 刘宇 胡佳 《中国医学前沿杂志(电子版)》 2019年第10期170-174,共5页
右位主动脉弓合并巨大Kommerell憩室极其罕见,由于其解剖结构复杂、巨大憩室易压迫纵隔和憩室破裂可导致患者死亡,开放手术治疗此类疾病存在较大难度。本文以“复合手术、Kommerell憩室、右位主动脉弓”为关键词,检索Pubmed搜索引擎,对... 右位主动脉弓合并巨大Kommerell憩室极其罕见,由于其解剖结构复杂、巨大憩室易压迫纵隔和憩室破裂可导致患者死亡,开放手术治疗此类疾病存在较大难度。本文以“复合手术、Kommerell憩室、右位主动脉弓”为关键词,检索Pubmed搜索引擎,对相关文献和个案进行总结,并报道1例右位主动脉弓合并巨大Kommerell憩室成功实施Ⅰ型复合手术。针对右位主动脉弓合并巨大Kommerell憩室,复合手术创伤小、围术期和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相较于传统开放手术是一种有效的替代术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合手术 Kommerell憩室 右位主动脉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柔性干电极的无线心电监测系统设计
12
作者 邹佐凤 贺子亮 +3 位作者 郭坤铭 龚湘峰 肖正华 杨刚 《传感技术学报》 2025年第5期929-936,共8页
预防心血管疾病偶发状况,持续心电监测是有效方式。目前便携心电监测设备价格昂贵,仅适用于凝胶湿电极,凝胶湿电极刺激皮肤,不适合长期心电监测。针对凝胶湿电极应用于心电监测中的问题,制备了一种以PDMS为基底,导电硅橡胶填料的柔性干... 预防心血管疾病偶发状况,持续心电监测是有效方式。目前便携心电监测设备价格昂贵,仅适用于凝胶湿电极,凝胶湿电极刺激皮肤,不适合长期心电监测。针对凝胶湿电极应用于心电监测中的问题,制备了一种以PDMS为基底,导电硅橡胶填料的柔性干电极,并结合心电电极设计了无线心电监测系统,对心电采集电路、蓝牙传输模块以及上位机程序等进行了设计。之后对电极和系统进行一系列测试,验证其功能。所制作电极,可重复使用,可采集到质量较好的心电信号,所设计系统能采集到可靠稳定的心电信号,长时间监测性能稳定。所设计结合柔性干电极的无线心电监护系统能够进行长时间稳定的心电监测,有一定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理监测 无线心电监测系统 柔性干电极 PDMS 导电硅橡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