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4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实时三维超声心动图定量评价左心室容量-时间曲线的可行性与准确性研究 被引量:16
1
作者 唐红 张嬿 +5 位作者 宋彬 解俊敏 饶莉 吴进 黄鹤 宁静 《中国医学影像学杂志》 CSCD 2007年第1期8-10,共3页
目的:探讨实时三维超声心动图(RT-3DE)定量评价左心室容量-时间曲线的可行性及准确性。材料和方法:以心脏磁共振(CMR I)为“参考标准”,应用RT-3DE评价31例健康志愿者左心室容量-时间曲线,获得峰值排空率(PER)、峰值充盈率(PFR)等左心... 目的:探讨实时三维超声心动图(RT-3DE)定量评价左心室容量-时间曲线的可行性及准确性。材料和方法:以心脏磁共振(CMR I)为“参考标准”,应用RT-3DE评价31例健康志愿者左心室容量-时间曲线,获得峰值排空率(PER)、峰值充盈率(PFR)等左心室功能指标。结果:30例健康志愿者获得了内膜边界清晰的三维图像和左心室容量-时间曲线;RT-3DE图像采集及分析时间明显短于CMR I;PER,PFR测值RT-3DE与CMR I间无统计学差异(P>0.05),具有良好的相关性(r分别为0.913,0.786)。结论:RT-3DE是一种定量评价左心室容量-时间曲线的可行、准确的新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实时三维超声心动图 左心室 容量-时间曲线 MRI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以岗位胜任力为导向的心血管病护理与技术培训管理模式的应用 被引量:24
2
作者 史震涛 辜小芳 +6 位作者 王英 郑明霞 王海江 荆丽敏 林平 李玲 侯桂华 《中国护理管理》 CSCD 2021年第9期1396-1399,共4页
目的:构建并实施心血管病护理与技术培训管理模式,有效提升心血管病护理人员专业技能,为推动心血管病专科护士发展奠定基础。方法:通过分析中国心血管健康联盟心血管病护理与技术培训中心自2018年11月至2019年11月进行的3期培训(共培训1... 目的:构建并实施心血管病护理与技术培训管理模式,有效提升心血管病护理人员专业技能,为推动心血管病专科护士发展奠定基础。方法:通过分析中国心血管健康联盟心血管病护理与技术培训中心自2018年11月至2019年11月进行的3期培训(共培训1106名在职护士)的实施情况,总结以提升岗位胜任力为导向的培训管理模式的课程的设置、规范化培训的内容、管理方法、考核及效果评价、培训改进等方面的经验。结果:通过实施以提升岗位胜任力为导向的心血管病护理与技术培训管理模式,培训学员综合成绩考核结果达到优良,各基地在培训规范、培训方式、培训预期目标和专科技能培训等方面的满意度超过90%。结论:以提升岗位胜任力为导向的心血管病护理与技术培训模式切实可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岗位胜任力 心血管病专科护士 护理与技术 培训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芒硝外敷与硫酸镁湿敷用于慢性心衰伴阴囊水肿患者的效果评价 被引量:7
3
作者 温雅 徐英 游桂英 《成都医学院学报》 CAS 2014年第6期725-727,共3页
目的探讨芒硝外敷与硫酸镁湿敷对于慢性心衰伴阴囊水肿患者的消肿效果。方法将120例心衰伴水肿患者随机分为芒硝组与硫酸镁组,每组各60例。芒硝组采用芒硝外敷用于阴囊消肿,硫酸镁组采用50%硫酸镁湿敷阴囊,记录两组患者消肿效果、有疗... 目的探讨芒硝外敷与硫酸镁湿敷对于慢性心衰伴阴囊水肿患者的消肿效果。方法将120例心衰伴水肿患者随机分为芒硝组与硫酸镁组,每组各60例。芒硝组采用芒硝外敷用于阴囊消肿,硫酸镁组采用50%硫酸镁湿敷阴囊,记录两组患者消肿效果、有疗效者治疗前后阴囊大小及舒适度得分。结果芒硝组60例中28例显效,30例有效,2例无效,总有效率96.67%;硫酸镁组60例中20例显效,31例有效,9例无效,总有效率85.0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芒硝组阴囊最长直径为(11.46±3.16)cm,硫酸镁组阴囊最长直径为(13.41±3.48)cm,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芒硝组舒适度得分为(6.11±0.87)分,硫酸镁组舒适度得分为(4.02±1.03)分,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芒硝外敷对于阴囊水肿消肿效果优于硫酸镁湿敷,且治疗过程中患者舒适度较高,可作为慢性心力衰竭伴阴囊水肿患者辅助消肿方法,值得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芒硝 硫酸镁 阴囊水肿 效果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实时三维经食管超声心动图对二尖瓣环与左心室功能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4
4
作者 谭静 梁勤 +3 位作者 卜婕 蔡运昌 唐红 蒲岷 《中国医学影像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9期670-673,共4页
目的应用实时三维经食管超声心动图(RT3DTEE)研究二尖瓣环的形态及功能与左室容积及收缩功能的关系。资料与方法采集28例受试者的三维全容积图像,采用二尖瓣定量分析软件(MVQ)测量二尖瓣环舒张末期(ED期)、收缩末期(ES期)的三维周长(3DC... 目的应用实时三维经食管超声心动图(RT3DTEE)研究二尖瓣环的形态及功能与左室容积及收缩功能的关系。资料与方法采集28例受试者的三维全容积图像,采用二尖瓣定量分析软件(MVQ)测量二尖瓣环舒张末期(ED期)、收缩末期(ES期)的三维周长(3DC)、三维面积(3DA)及旋转角度;采用三维定量分析软件(3DQ)测量左心室舒张末期容积(EDV)和收缩末期容积(ESV)、每搏量(SV)及射血分数(EF)。结果二尖瓣环在ED期、ES期的3DC、3DA均与EDV、ESV呈正相关(r=0.501~0.631,P<0.01);其3DA在心动周期中减小的绝对值与SV呈正相关(r=0.478,P<0.01);其旋转角度与EF呈正相关(r=0.562,P<0.05)。结论左心室容积是二尖瓣环大小的决定因素,左心室收缩功能决定了二尖瓣环旋转的能力,二尖瓣环从舒张期到收缩期面积的减小与左心室每搏量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心动描记术 经食管 二尖瓣 心室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冠心病患者健康知识水平及其影响因素的调查 被引量:12
5
作者 费翔 吴昭琪 胡欣 《解放军护理杂志》 2007年第2期30-31,共2页
目的调查冠心病患者对健康知识掌握程度并分析其影响因素,为开展有针对性的健康教育及改善临床工作提供依据。方法采用自行设计的调查表对101例住院的冠心病患者进行调查。结果冠心病患者的健康知识水平与住院次数及文化程度有关,对易... 目的调查冠心病患者对健康知识掌握程度并分析其影响因素,为开展有针对性的健康教育及改善临床工作提供依据。方法采用自行设计的调查表对101例住院的冠心病患者进行调查。结果冠心病患者的健康知识水平与住院次数及文化程度有关,对易患因素、合理饮食、诱因、症状及急救措施、治疗及药物方面相关知识缺乏。结论应进一步加强对冠心病患者相关知识的健康教育,初次住院和文化程度低者应予重点关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心病 健康知识 影响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ICD术后患者生存质量及心理状况的调查研究 被引量:7
6
作者 徐英 游桂英 《成都医学院学报》 CAS 2013年第4期397-400,共4页
目的了解植入型心律转复除颤器(implantable cardioverter defibrillator,ICD)置入术后患者生存质量(quality of life,QOL)及心理状况。方法对2012年1月~2013年1月在我院植入ICD的患者及正常人群各67例,应用MOS SF-36量表及SCL-90症状... 目的了解植入型心律转复除颤器(implantable cardioverter defibrillator,ICD)置入术后患者生存质量(quality of life,QOL)及心理状况。方法对2012年1月~2013年1月在我院植入ICD的患者及正常人群各67例,应用MOS SF-36量表及SCL-90症状自评量表分别对整体QOL及心理QOL进行调查。结果 ICD术后患者QOL的评分比正常人群低,而心理QOL评分在ICD术后患者中比正常人群高,二者之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ICD患者中,是否放电、病程长短(以3年为分界点)是QOL及心理状况的影响因素,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两者间性别差异则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ICD术后患者的QOL评分整体低于正常人,心理状况评分高于正常人,说明ICD患者合并心理疾病如压抑、焦虑、恐慌,尤其是ICD植入术后放电的部分患者,需要医护人员在日常临床工作中注意干预。病程长短主要对心理因素产生影响,因此对于病程较长的患者需要加强心理干预,以进一步改善ICD术后患者的QO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CD术后 生存质量 心理生存质量 量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存活心肌的影像学检测与评估 被引量:10
7
作者 王静 饶莉 《中国医学影像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263-266,共4页
心肌梗死是致死和致残的主要疾病之一,目前治疗心肌梗死的主要方法是冠状动脉血液循环重建,如静脉溶栓、经皮冠状动脉成形术(PTCA)和冠状动脉搭桥术(CABG)等。其目的在于改善存活心肌的血流灌注,恢复局部心肌的功能。
关键词 心肌梗死 存活心肌 诊断显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实时三维超声心动图评价风湿性二尖瓣狭窄瓣口面积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2
8
作者 张嬿 沈伟 +1 位作者 唐红 解俊敏 《声学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478-480,共3页
为探讨实时三维超声心动图定量评价风湿性二尖瓣狭窄瓣口面积的可行性及准确性,分别应用二维法(2D法)、多普勒压力减半时间法(PHT法)及实时三维容积法(RT3DE法)检测42例风湿性二尖瓣狭窄患者二尖瓣瓣口面积(MVA)。结果除1例患者因二尖... 为探讨实时三维超声心动图定量评价风湿性二尖瓣狭窄瓣口面积的可行性及准确性,分别应用二维法(2D法)、多普勒压力减半时间法(PHT法)及实时三维容积法(RT3DE法)检测42例风湿性二尖瓣狭窄患者二尖瓣瓣口面积(MVA)。结果除1例患者因二尖瓣瓣叶严重粘连钙化,未获得清晰的二尖瓣口三维图像外,其余41例风湿性二尖瓣狭窄患者均获得满意的二尖瓣瓣口实时三维图像;另外,RT3DE法与2D法及PHT法测量所得MVA差异元显著性意义(P>0.05).且相关性好(r分别为0.945、0.809)。可见实时三维超声心动图评价风湿性二尖瓣狭窄瓣口面积具有可行性和准确性,为临床风湿性二尖瓣狭窄瓣口面积的评价提供了一种新的测量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心动图法 实时三维 二尖瓣狭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植入型心律转复除颤器安置术后创新随访模式对患者生存质量及心理状况的影响 被引量:1
9
作者 徐英 肖娴 +5 位作者 贺莉 温雅 何森 蒋凌云 游桂英 方进博 《成都医学院学报》 CAS 2015年第5期619-622,共4页
目的植入型心律转复除颤器(implantable cardioverter defibrillator,ICD)置入术后,比较创新随访模式与传统随访模式对患者生存质量(quality of life,QOL)及心理状况的影响。方法 2014年1月至2015年1月顺序纳入100例四川大学华西医院安... 目的植入型心律转复除颤器(implantable cardioverter defibrillator,ICD)置入术后,比较创新随访模式与传统随访模式对患者生存质量(quality of life,QOL)及心理状况的影响。方法 2014年1月至2015年1月顺序纳入100例四川大学华西医院安置ICD术后患者,随机分为常规随访模式组(n=52)及创新随访模式组(n=48),平均随访(6.5±3.5)月,应用MOS SF-36量表及SCL-90症状自评量表分别对QOL及心理状况进行调查。结果 ICD术后,创新随访模式组QOL评分比常规随访模式组高,而心理状况评分低于常规随访模式组,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创新随访模式组中,是否放电、病程长短(以3年为分界点)和学历是QOL及心理状况的影响因素(P<0.05)。结论 ICD术后,创新随访模式可进一步效改善患者的QOL和心理状况。创新随访模式患者中,病程长短、是否放电和学历是心理状况和QOL评分的影响因素,提示创新随访模式更适用于高学历患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CD术后 生存质量 心理状况 量表 随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心房颤动经导管射频消融术后复发的预测因素 被引量:6
10
作者 张晓玲 唐红 《中华老年多器官疾病杂志》 2012年第8期633-636,共4页
心房颤动(AF)是临床上最常见的心律失常,具有较高的致残率和死亡率,需尽早干预治疗。经导管射频消融(RFA)治疗AF已在世界范围内推广,逐渐成为AF的一线治疗方法。大量的研究表明,RFA治疗AF具有较大的优越性,避免了药物复律引起... 心房颤动(AF)是临床上最常见的心律失常,具有较高的致残率和死亡率,需尽早干预治疗。经导管射频消融(RFA)治疗AF已在世界范围内推广,逐渐成为AF的一线治疗方法。大量的研究表明,RFA治疗AF具有较大的优越性,避免了药物复律引起的副作用,总成功率达73.3%,但仍有近26.1%的复发率。因此,降低RFA治疗AF的复发率及寻找RFA术后复发的预测因素对临床医师识别患者、选择合适的治疗策略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从基础指标、临床特征、病理解剖因素、临床生化指标、消融术式及术后管理等方面综述了AF经RFA治疗后复发的预测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射频消融术 心房颤动 复发 预测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升主动脉假性动脉瘤超声心动图表现1例 被引量:3
11
作者 延东娥 边叶婷 唐红 《中国医学影像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1期1093-1094,共2页
1病例简介女,77岁,主诉:左侧外耳廓新生肿物1个月。既往史:高血压、糖尿病及冠心病史10年,服药后病情控制良好。4年前超声提示升主动脉增宽(图1A)。3年2个月前超声提示升主动脉壁内血肿(图1B),彩色多普勒超声提示腹主动脉瘤伴附壁血栓,... 1病例简介女,77岁,主诉:左侧外耳廓新生肿物1个月。既往史:高血压、糖尿病及冠心病史10年,服药后病情控制良好。4年前超声提示升主动脉增宽(图1A)。3年2个月前超声提示升主动脉壁内血肿(图1B),彩色多普勒超声提示腹主动脉瘤伴附壁血栓,腹主动脉、双侧髂动脉及双下肢动脉粥样硬化斑。本次超声提示升主动脉假性动脉瘤(pseudoaneurysm of the ascending aorta,PAA)并附壁血栓形成(图1C~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假性动脉瘤 升主动脉 超声心动描记术 病例报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集束化护理对冠心病介入治疗患者术后并发症影响分析 被引量:21
12
作者 陈建 《中国心血管病研究》 CAS 2015年第3期249-251,共3页
目的 探讨集束化护理对冠心病介入治疗患者术后并发症的干预效果.方法 选择本院心内科2013年4月至2014年1月收治的120例冠心病介入治疗患者,其中男性69例、女性51例,年龄44~73(58.22±10.54)岁,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0例.对... 目的 探讨集束化护理对冠心病介入治疗患者术后并发症的干预效果.方法 选择本院心内科2013年4月至2014年1月收治的120例冠心病介入治疗患者,其中男性69例、女性51例,年龄44~73(58.22±10.54)岁,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实施集束化护理.比较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及住院时间.结果 观察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15.00%,低于对照组的36.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桡动脉闭塞、桡动脉搏动减弱、血管迷走神经反射、腰背酸痛、尿滞留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3.33%比13.33%、1.67%比11.67%、3.33%比15.00%、15.00%比33.33%、11.67%比26.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住院时间及治疗费用均低于对照组[(8.57±2.59)d比(10.07±3.22)d,(49116.24±11932.87)元比(53506.13±10822.41)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集束化护理降低了冠心病介入治疗患者术后并发症及不良反应发生率,减少了住院费用,缩短了住院时间,值得临床重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状动脉疾病 介入治疗 集束化护理 并发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契约式管理在冠心病患者出院后健康管理模式中的应用效果 被引量:1
13
作者 温雅 徐英 +1 位作者 孙丽莎 游桂英 《成都医学院学报》 CAS 2016年第3期370-372,共3页
目的探讨契约式管理在冠心病患者出院后健康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四川大学华西医院心内科2015年1-4月治疗后出院的冠心病患者共160例,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与对照组,对照组接受常规指导;试验组给予契约式管理,患者出院时与指定护士... 目的探讨契约式管理在冠心病患者出院后健康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四川大学华西医院心内科2015年1-4月治疗后出院的冠心病患者共160例,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与对照组,对照组接受常规指导;试验组给予契约式管理,患者出院时与指定护士签订责任书进行合作式管理,签约护士结合患者病情及知识需求,在出院后给予个体化的干预措施,干预时间6个月。患者出院6个月后,采用简明健康调查问卷(MOS SF-36)对两组患者进行生存质量评定及再入院率评定。结果出院6个月后,试验组生存质量优于对照组,各维度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与对照组再入院率分别为6.76%和23.3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契约式管理理念应用于冠心病患者出院后管理,可有效提高患者生存质量,降低患者再入院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契约式管理 冠心病 生存质量 再入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跨专业式教育在心导管室放射技师职业培训中的应用 被引量:1
14
作者 周轩 文颐 +1 位作者 刘宇轩 彭勇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21年第13期55-59,共5页
目的探讨跨专业式教育(IPE)模式在心导管室放射技师职业培训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8年9月—2019年2月四川大学华西医院(以下简称“我院”)心导管室工作的10名放射技师为研究对象,并随机选取同期我院心导管室工作的20名医生或护士参... 目的探讨跨专业式教育(IPE)模式在心导管室放射技师职业培训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8年9月—2019年2月四川大学华西医院(以下简称“我院”)心导管室工作的10名放射技师为研究对象,并随机选取同期我院心导管室工作的20名医生或护士参与问卷调查。采用IPE模式教学,对放射技师进行为期6个月的职业培训。教学培训前后,对放射技师进行理论和操作考核,并就教学效果对技师进行自评,根据医生护士的问卷调查结果评价放射技师的团队协作。结果放射技师IPE教学培训后理论分、操作分和总分均高于教学培训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放射技师完成IPE教学培训后有多篇文章发表与多项专利发明。放射技师IPE教学培训后自我评价中自信心、知识、临床经验、团队协作、科研能力评分均高于教学培训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放射技师IPE教学培训后临床技能、合作评价和团队关系评分均高于教学培训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IPE模式在心导管室放射技师职业培训中的合理运用,不仅有助于提高技师的临床技能、心理素质和科研能力,还加强了心导管室手术团队的合作默契度及凝聚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跨专业式教育 教学方法 放射技师 职业培训 手术团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声左心耳图像的轮廓自动提取
15
作者 黄韫栀 韩路易 +3 位作者 刘奇 白文娟 邓丽华 何凌 《四川大学学报(工程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87-93,共7页
针对经食道超声左心耳图像的分辨率低、对比度低、含有斑点噪声等问题,提出一种结合左心耳解剖位置和超声图像灰度及相位信息的方法,全自动定位常规切片中的左心耳。首先,根据医生采集习惯,以左心耳在标准切面中的解剖位置为先验知识,... 针对经食道超声左心耳图像的分辨率低、对比度低、含有斑点噪声等问题,提出一种结合左心耳解剖位置和超声图像灰度及相位信息的方法,全自动定位常规切片中的左心耳。首先,根据医生采集习惯,以左心耳在标准切面中的解剖位置为先验知识,结合其灰度特性,自动确定分割模型中的初始轮廓;然后,通过线型加权相位和梯度信息构造新的外力项,改进向量场卷积模型,完成左心耳轮廓的自动提取。300张左心耳超声图片测试结果表明,以医生手动勾勒的轮廓作为"金标准",该方法自动提取左心耳的准确性为0.896 9±0.049 4、敏感性为0.905 8±0.076 2、特异性为0.964 5±0.168 7。分割效果优于传统的向量场卷积模型,能够解决自动定位超声图像中左心耳的初始轮廓和弱边界分割的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图像 左心耳 自动定位 改进的向量场卷积模型 相位信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评价二尖瓣偏心返流严重程度的修正PISA算法
16
作者 林江莉 常向荣 +3 位作者 汪天富 李德玉 饶莉 唐红 《四川大学学报(工程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82-85,共4页
基于彩色多普勒成像的近测等速面(PISA)算法是临床评价二尖瓣中心返流严重程度的一种常用方法,但对于偏心返流却存在极大低估。针对这一现状,从返流角度和湍流强度两个方面,对传统PISA算法的有效返流瓣口面积(EROA)进行修正。为比较首... 基于彩色多普勒成像的近测等速面(PISA)算法是临床评价二尖瓣中心返流严重程度的一种常用方法,但对于偏心返流却存在极大低估。针对这一现状,从返流角度和湍流强度两个方面,对传统PISA算法的有效返流瓣口面积(EROA)进行修正。为比较首先用传统PISA算法的EROA对具有不同程度偏心返流的20例患者进行分级,结果误差较大;用改进PISA算法的EROA分级效果良好。对比实时三维超声测得的数据表明修改后的PISA算法相关性更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尖瓣偏心返流 PISA算法 有效返流瓣口面积 湍流强度 返流角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心肌内注射17β-雌二醇纳米粒对大鼠心肌梗死影响的研究
17
作者 刘伟强 陈玉成 +4 位作者 熊素彬 曾智 金鑫 王斌 王浩宇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8年第9期691-694,共4页
目的探讨心肌内局部注射17β-雌二醇纳米粒对大鼠心肌梗死后血管生成、梗死面积、死亡率的影响。方法以聚乳酸和乙醇酸共聚物(PLGA)纳米粒为载体制备17β-雌二醇纳米粒,评价其理化性质及体内、体外药物释放参数。将75只SD雌鼠制备去卵... 目的探讨心肌内局部注射17β-雌二醇纳米粒对大鼠心肌梗死后血管生成、梗死面积、死亡率的影响。方法以聚乳酸和乙醇酸共聚物(PLGA)纳米粒为载体制备17β-雌二醇纳米粒,评价其理化性质及体内、体外药物释放参数。将75只SD雌鼠制备去卵巢心肌梗死模型,制模成功60只大鼠随机分为实验组(梗死边缘区注射17β-雌二醇纳米粒4mg/100g)、实验对照组(梗死边缘区注射空白纳米粒4mg/100g)和空白对照组(仅制备去卵巢心肌梗死模型),每组20只。1个月后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心肌梗死边缘区毛细血管密度(MVD)及内皮型一氧化氮合酶(eNOS)累积吸光度(A)值,并测量梗死面积。结果17β-雌二醇从PLGA纳米粒载体中缓慢释放1个月,与空白对照组和实验对照组比较,实验组心肌梗死1个月后梗死边缘区MVD增加(P<0.05),eNOSA值增多(P<0.05),梗死面积减小(P<0.05),死亡率无升高(P=1.000)。结论心肌内局部注射17β-雌二醇纳米粒可以促使大鼠心肌梗死后心肌毛细血管生成,减少心肌梗死面积,不增加死亡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雌二醇 心肌梗塞 新生血管化 生理化 纳米技术 迟效制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冠心病患者血清可溶性E-选择素检测的意义
18
作者 杨大春 曾智 +3 位作者 张铭 刘瑞 李小丽 华军益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CAS 2003年第1期24-26,共3页
目的 探讨血清可溶性E 选择素在监测冠心病病情及与冠状动脉病变程度的关系。方法  81例冠心病患者 ,按临床诊断分为 4组 :急性心肌梗死 (AMI) 17例、不稳定性心绞痛 (UAP) 2 4例、稳定性心绞痛 (SAP) 2 0例和对照组患者 2 0例。检测... 目的 探讨血清可溶性E 选择素在监测冠心病病情及与冠状动脉病变程度的关系。方法  81例冠心病患者 ,按临床诊断分为 4组 :急性心肌梗死 (AMI) 17例、不稳定性心绞痛 (UAP) 2 4例、稳定性心绞痛 (SAP) 2 0例和对照组患者 2 0例。检测各组患者血清可溶性E 选择素的水平 ,并比较各组间的差异。对冠心病患者的冠状动脉损害行Gensini评分 ,并与其血清可溶性E 选择素水平进行直线相关分析。结果  (1)AMI组、UAP组及SAP组的血清可溶性E 选择素水平比对照组高 ;(2 )AMI组、UAP组可溶性E 选择素水平和SAP组相比 ,其值增加明显 ;AMI组和UAP组结果相似 ;(3)急性冠脉综合征 (AMI组 +UAP组 )血清可溶性E 选择素水平与冠状动脉Gensini评分呈正相关。结论 血清可溶性 E选择素可能是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的标志 ,参与了冠心病的发病过程 ,在急性冠脉综合征中 ,其值与冠状动脉病变程度密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心病 血清 可溶性E-选择素 检测 诊断 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二维彩色血流汇聚法定量评估二尖瓣偏心性反流程度的价值
19
作者 吴洋 郭应坤 +2 位作者 彭瑛 白文娟 饶莉 《中国心血管病研究》 CAS 2015年第5期405-409,共5页
目的 探讨二维彩色血流汇聚法(2D-PISA)定量评价二尖瓣偏心性反流程度的价值.方法 选择单纯性二尖瓣偏心性反流患者31例,用2D-PISA法定量评价二尖瓣反流相关参数,以心脏磁共振(CMR)结果为标准,分析两者的相关性,建立线性回归方程.结... 目的 探讨二维彩色血流汇聚法(2D-PISA)定量评价二尖瓣偏心性反流程度的价值.方法 选择单纯性二尖瓣偏心性反流患者31例,用2D-PISA法定量评价二尖瓣反流相关参数,以心脏磁共振(CMR)结果为标准,分析两者的相关性,建立线性回归方程.结果 2D-PISA法有效反流口面积(EROA2D-PSA)为(0.19±0.07)cm2,反流容积(RV2D-PSA)为(28.74±9.51)ml,反流分数(RF2D-PISA)为(24.28±7.95)%;CMR法反流容积(RVCMR)中位数为24.0 ml,四分位数间距为15.75 ml,反流分数(RFCMR)为(35.38±14.89)%.各参数2D-PISA法与CMR法间存在良好的相关性,相关系数均>0.60,P均<0.01;EROA2D-mA&amp;RFCMR间直线回归方程为Y=7.24+149.011 X,RF2D-PISA&amp;RFCMR间直线回归方程为Y=7.216+1.16 X.结论 2D-PISA法可较准确地定量评价二尖瓣偏心性反流程度,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维血流汇聚 彩色多普勒 心脏磁共振 二尖瓣偏心反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例经皮肝静脉穿刺置入心脏复律除颤器患者的围手术期护理
20
作者 徐英 游桂英 《成都医学院学报》 CAS 2014年第5期642-643,共2页
1病例介绍 患者,男,19岁5月,因"先天性心脏病术后6年,反复晕厥5年,再发5d"于2012年6月9日入院。患者于6年前院外体检,诊断为先天性心脏病,Ebstenin′s畸形,卵圆孔未闭,行房间隔缺损修补术、上腔静脉-右肺动脉吻合术、房化右室折叠术... 1病例介绍 患者,男,19岁5月,因"先天性心脏病术后6年,反复晕厥5年,再发5d"于2012年6月9日入院。患者于6年前院外体检,诊断为先天性心脏病,Ebstenin′s畸形,卵圆孔未闭,行房间隔缺损修补术、上腔静脉-右肺动脉吻合术、房化右室折叠术。5年前患者睡觉时突然出现呼吸急促、呼之不应症状,伴大小便失禁,但无抽搐、口吐白沫,在我院急诊行电复律后转为窦性心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皮肝静脉 心脏复律除颤器 护理 患者教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