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消化内镜中心医师护士协议处方模式的实践探索 被引量:4
1
作者 蒋艳 谭薇 +2 位作者 杜江 龚仁蓉 陈佳丽 《中国护理管理》 CSCD 2023年第5期641-645,共5页
目的:探索消化内镜中心医师护士协议处方模式并评价其在结肠镜检查患者中的实践效果。方法:2022年10月,在成都市某三级甲等医院消化内镜中心施行医师护士协议处方模式,授权护士对结肠镜检查患者提前进行预见性肠道评估,补充开具清肠药... 目的:探索消化内镜中心医师护士协议处方模式并评价其在结肠镜检查患者中的实践效果。方法:2022年10月,在成都市某三级甲等医院消化内镜中心施行医师护士协议处方模式,授权护士对结肠镜检查患者提前进行预见性肠道评估,补充开具清肠药物处方。采用协议处方数量、不良事件发生情况、患者肠道准备充分率、患者满意度、医护人员满意度评价实践效果。结果:授权护士共为108名患者开具清肠药物处方,未发生不良事件;患者肠道准备充分率为90.7%;患者满意度得分为(19.46±1.02)分,医师满意度得分为(4.90±0.41)分,护士满意度得分为(4.76±0.57)分。结论:医师护士协议处方模式有利于改善结肠镜检查患者肠道准备质量,患者就医体验良好,医护人员满意度高、反馈良好,该模式可推动我国护士处方权进一步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护士处方 协议处方 消化内镜中心 肠道准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集束化护理对出血性脑卒中患者肠内营养不耐受干预的效果研究 被引量:9
2
作者 李旻露 樊朝凤 +2 位作者 段丽娟 王聪 蒋艳 《中国护理管理》 CSCD 2023年第12期1774-1779,共6页
目的:评价基于循证的出血性脑卒中患者肠内营养集束化护理措施在降低喂养不耐受发生率中的应用效果,为出血性脑卒中肠内营养患者的精细化管理提供参考。方法:根据现存问题,检索证据,形成4项集束化护理措施(以护士为主导的多学科肠内营... 目的:评价基于循证的出血性脑卒中患者肠内营养集束化护理措施在降低喂养不耐受发生率中的应用效果,为出血性脑卒中肠内营养患者的精细化管理提供参考。方法:根据现存问题,检索证据,形成4项集束化护理措施(以护士为主导的多学科肠内营养管理;基于胃肠动力指导喂养途径选择和喂养速度调整;提供个体化肠内营养制剂;采用腹部按摩、腹部热敷促进胃肠动力)。选取某三级甲等医院2020年12月至2021年6月收治的出血性脑卒中肠内营养患者为干预组(n=69),实施集束化护理,选取2020年4月—10月收治的患者为对照组(n=70),实施常规肠内营养护理,分析两组患者喂养不耐受发生率、营养管理相关指标的变化。结果:干预组喂养不耐受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营养管理相关指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应积极推广集束化护理措施,以改善出血性脑卒中患者肠内营养喂养不耐受症状和营养状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出血性脑卒中 喂养不耐受 肠内营养 集束化护理 循证实践 护理质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卒中患者肠内营养临床护理实践与管理的现况调查 被引量:4
3
作者 喻婷 韩慧 +2 位作者 王聪 刘珊珊 蒋艳 《护理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9期103-107,共5页
目的 调查卒中患者肠内营养临床护理实践与管理现况,为推动证据临床转化提供依据。方法 基于《中国卒中肠内营养护理指南》自行设计调查问卷,以便利抽样法抽取全国23所三甲医院卒中单元的护士961人进行调查。结果 10所(43.5%)医院建立... 目的 调查卒中患者肠内营养临床护理实践与管理现况,为推动证据临床转化提供依据。方法 基于《中国卒中肠内营养护理指南》自行设计调查问卷,以便利抽样法抽取全国23所三甲医院卒中单元的护士961人进行调查。结果 10所(43.5%)医院建立了卒中肠内营养管理的多学科团队,仅22.0%护士表示科室有卒中肠内营养支持相关标准规范或制度。近88.0%护士表示会进行营养风险和吞咽障碍的筛查,且主要实施者为护士,但筛查工具与证据推荐有差异。50.6%护士表示会在营养液输注时进行加温处理,且主要采用输液管加温器进行局部加热。同时,74.4%护士仍会常规检测胃残余量,主要采用注射器抽吸进行监测(97.8%)。结论 卒中患者肠内营养临床护理实践及管理与证据推荐存在差异,管理者应重点关注存在差异的环节,进一步分析其阻碍因素与促进因素,并制定针对性干预措施,以促进卒中患者肠内营养临床护理实践的规范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卒中 营养风险 吞咽障碍 肠内营养 营养液 指南 证据转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工智能在压力性损伤中应用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8
4
作者 雷常彬 刘珊珊 +1 位作者 王聪 蒋艳 《护理研究》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887-891,共5页
从人工智能+压力性损伤的必要性、应用现状、问题与展望3个方面对人工智能+压力性损伤的相关研究进行综述,提出目前大部分人工智能+医学的研究由医生主导,今后护士应积极融入人工智能的大环境,了解护理过程中产生的数据意义,并参与护理... 从人工智能+压力性损伤的必要性、应用现状、问题与展望3个方面对人工智能+压力性损伤的相关研究进行综述,提出目前大部分人工智能+医学的研究由医生主导,今后护士应积极融入人工智能的大环境,了解护理过程中产生的数据意义,并参与护理大数据的管理,从而使人工智能更好地融入临床护理服务,优化护理实践旨在为推动压力性损伤智能化管理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压力性损伤 人工智能 智能化管理 大数据 临床决策 综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