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2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GSTT1基因多态性与中国四川汉族人群肺癌遗传易感性关系的研究 被引量:6
1
作者 袁天柱 周清华 +6 位作者 朱文 郭占林 李代蓉 王艳萍 陈晓禾 刘伦旭 杨俊杰 《中国肺癌杂志》 CAS 2005年第2期107-111,共5页
背景与目的 GSTs可能参与机体致癌物的解毒反应,如保护个体免受吸烟的损害,因此GSTs基因多态性被认为是个体是否患癌的易感因素.本研究的目的是探讨GSTT1基因多态性与中国四川汉族人群肺癌遗传易感性的关系.方法采用病例对照和PCR-RFLP... 背景与目的 GSTs可能参与机体致癌物的解毒反应,如保护个体免受吸烟的损害,因此GSTs基因多态性被认为是个体是否患癌的易感因素.本研究的目的是探讨GSTT1基因多态性与中国四川汉族人群肺癌遗传易感性的关系.方法采用病例对照和PCR-RFLP方法检测中国四川汉族人群肺癌患者150例和健康对照者152例的GSTT1基因缺失型的频率,并评价其与吸烟和肺癌遗传易感性的关系.结果①GSTT1(-)基因型在肺癌组和对照组分别为54.7%(82/150)和38.2%(58/152),二者间比较有显著性差异(OR=1.681,95%CI=1.009~2.803,P=0.046);②GSTT1(-)基因型患肺鳞癌 (OR=2.969, 95%CI=1.511~5.834,P=0.002)及肺腺癌(OR=2.095,95%CI=1.060~4.140,P=0.033)的风险性明显增加;③吸烟者中GSTT1(-)基因型者患肺癌的风险是GSTT1(+)者的4.051倍;④GSTT1(-)基因型者中,吸烟者患肺癌的风险是不吸烟者的53.885倍;⑤吸烟≥20包年者中,GSTT1(-)基因型者患肺癌的风险是GSTT1(+)者的4.296倍.结论①GSTT1(-)基因型增加四川汉族人群患肺癌的风险性,特别是增加患肺鳞癌的风险;②GSTT1(-)基因型和吸烟之间存在交互作用,吸烟量越大且为GSTT1(-)基因型者则患肺癌的风险性越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肿瘤 GSTT1 基因多态 肺癌易感性 易感基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nm23-H_1基因转染逆转人高转移大细胞肺癌恶性表型分子机制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1
2
作者 李印 周清华 +5 位作者 孙芝琳 孙泽芳 王艳萍 覃扬 朱文 陈晓禾 《中国肺癌杂志》 CAS 2006年第4期307-311,共5页
背景与目的nm23-H1是公认的肿瘤转移抑制基因。我们的前期研究结果发现nm23-H1基因可明显抑制人高转移大细胞肺癌细胞株L9981中细胞外信号调节激酶ERK1/2的活性。本研究旨在探讨肿瘤转移抑制基因nm23-H1及外源性ERK1/2通路抑制剂U0126... 背景与目的nm23-H1是公认的肿瘤转移抑制基因。我们的前期研究结果发现nm23-H1基因可明显抑制人高转移大细胞肺癌细胞株L9981中细胞外信号调节激酶ERK1/2的活性。本研究旨在探讨肿瘤转移抑制基因nm23-H1及外源性ERK1/2通路抑制剂U0126对人高转移大细胞肺癌细胞株L9981中ERK1/2及其细胞恶性生物学行为的影响,为阐明nm23-H1基因调控肺癌转移相关信号传导通路的分子机制提供实验依据。方法将稳定转染nm23-H1基因的人高转移大细胞肺癌细胞株L9981-nm23-H1、原代细胞株L9981(nm23-H1基因杂合性缺失)和转染空载体细胞株L9981-PLXSN培养传代,应用蛋白印迹法(Western blot)和免疫沉淀法,检测应用U0126(40μmol/L,处理细胞20min)处理后三个肺癌细胞株中总ERK1/2和双磷酸化ERK1/2表达水平的变化;应用MTT法及改良Boyden小室法分别检测三个肺癌细胞株应用U0126处理后细胞体外增殖活性及侵袭能力的变化。结果L9981-nm23-H1细胞株磷酸化ERK1/2表达水平、ERK1/2相对活性经U0126处理后均显著低于L9981和L9981-PLXSN细胞株(P<0.01),而L9981和L9981-PLXSN细胞株间磷酸化ERK1/2表达水平、ERK1/2相对活性比较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三个肺癌细胞株总ERK1/2水平处理后比较均无明显变化,差异均无显著性(P>0.05);L9981-nm23-H1细胞株体外增殖能力及侵袭力均显著低于L9981细胞株和L9981-PLXSN细胞株(P<0.01);U0126能显著下调L9981细胞株体外增殖活性及侵袭能力(P<0.01)。结论阻断L9981细胞株中ERK1/2的激活后可发生与转染nm23-H1基因相似的细胞生物学行为的变化,即细胞的体外增殖能力及侵袭力均显著降低,提示nm23-H1基因转染逆转人高转移大细胞肺癌恶性表型的分子机制可能与其下调ERK1/2信号转导通路中关键激酶ERK1/2的活性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高转移大细胞肺癌细胞株 NM23-H1基因 ERK U0126 增殖 侵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肺癌患者外周血淋巴细胞与癌细胞体外化疗药敏实验研究 被引量:13
3
作者 王艳萍 陈晓禾 +3 位作者 周清华 杨燕 袁淑兰 杨玉琼 《中国肺癌杂志》 CAS 2004年第6期480-482,共3页
目的 研究肺癌患者外周血淋巴细胞和癌细胞体外化疗药敏的相关性。方法 采用MTT法测定了 74例肺癌患者外周血淋巴细胞及其癌细胞对 15种临床常用化疗药物的敏感性。结果 肺癌患者外周血淋巴细胞与癌细胞对其中 12种化疗药的敏感性有... 目的 研究肺癌患者外周血淋巴细胞和癌细胞体外化疗药敏的相关性。方法 采用MTT法测定了 74例肺癌患者外周血淋巴细胞及其癌细胞对 15种临床常用化疗药物的敏感性。结果 肺癌患者外周血淋巴细胞与癌细胞对其中 12种化疗药的敏感性有很好的相关性 ,差异无显著性 (P >0 .0 5 )。结论 外周血淋巴细胞的体外化疗敏感性检测对肺癌的临床化疗药物的选择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外周血淋巴细胞 肿瘤细胞 肺肿瘤 药物敏感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甲基硒酸对人高转移大细胞肺癌细胞株L9981增殖和凋亡作用及其分子机制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6
4
作者 刘洁薇 钟晓蓉 +5 位作者 周清华 Allen C.Gao 王艳萍 朱文 马力 张芷旋 《中国肺癌杂志》 CAS 2006年第2期103-108,共6页
背景与目的已有的研究表明硒具有防癌作用和抑制乳腺癌、前列腺癌细胞株增殖的作用,但有关甲基硒酸(MSA)是否具有抗肺癌的作用目前尚不清楚。本研究的目的是探讨MSA对人高转移大细胞肺癌细胞株L9981是否具有生长抑制及诱导凋亡的作用,... 背景与目的已有的研究表明硒具有防癌作用和抑制乳腺癌、前列腺癌细胞株增殖的作用,但有关甲基硒酸(MSA)是否具有抗肺癌的作用目前尚不清楚。本研究的目的是探讨MSA对人高转移大细胞肺癌细胞株L9981是否具有生长抑制及诱导凋亡的作用,并对其分子机制作初步探讨。方法应用体外细胞培养技术,以MSA处理L9981细胞株,应用台盼蓝计数法、克隆形成实验和流式细胞术检测MSA处理L9981细胞株前后细胞株体外增殖、克隆形成和凋亡水平的变化。应用流式细胞术检测MSA处理L9981细胞株前后细胞周期、细胞周期相关蛋白和凋亡相关蛋白表达水平的变化。结果①MSA在大于0.5μmol/L的浓度时可显著抑制L9981细胞株的增殖(P<0.05),细胞被阻滞于G0/G1期。②MSA浓度在2.5μmol/L时可诱导L9981细胞株进入凋亡(P<0.05)。③MSA在5μmol/L时可明显抑制L9981细胞株的克隆形成能力(P<0.05)。④MSA能显著上调P53、P21、Fas、FasL和Bax蛋白表达水平。结论①MSA可显著抑制人高转移大细胞肺癌细胞株L9981的体外增殖和克隆形成能力,并诱导细胞凋亡;②MSA的抗肺癌作用可能与其调控肺癌细胞株L9981细胞周期和细胞凋亡相关基因表达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基硒酸 人高转移大细胞肺癌细胞株L9981 生长抑制 凋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肺癌筛查中的分子标志物 被引量:9
5
作者 朱文 周清华 《中国肺癌杂志》 CAS 2004年第6期538-541,共4页
关键词 肺癌 分子标志物 筛查 诊断 死亡率 发病率 常见 年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nm23-H_1基因转染前后人高转移大细胞肺癌细胞株L9981 PKA活性变化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2
6
作者 李定彪 周清华 +7 位作者 王艳萍 朱文 陈小禾 杨俊杰 刘伦旭 付军科 聂强 李印 《中国肺癌杂志》 CAS 2004年第2期91-94,共4页
目的 探讨nm2 3 H1基因转染和forskolin对人高转移大细胞肺癌细胞株L9981PKA活性的影响。方法 应用PKA通路特异激动剂forskolin对人高转移大细胞肺癌原代细胞株L9981、转基因细胞株L9981 nm 2 3 H1 pLXSN和空载体转染细胞株L9981 pL... 目的 探讨nm2 3 H1基因转染和forskolin对人高转移大细胞肺癌细胞株L9981PKA活性的影响。方法 应用PKA通路特异激动剂forskolin对人高转移大细胞肺癌原代细胞株L9981、转基因细胞株L9981 nm 2 3 H1 pLXSN和空载体转染细胞株L9981 pLXSN共同培养 ,应用放免法检测forskolin处理后不同时间点三个细胞株PKA的活性变化。结果  ( 1)forskolin处理前L9981、L9981 pLXSN和L9981 nm2 3 H1 pLXSN的PKA活性经F检验有显著性差异 (P <0 .0 1) ;两两比较 :L9981 nm2 3 H1 pLXSN的PKA活性显著高于L9981和L9981 pLXSN(P <0 .0 1) ,而L9981与L9981 pLXSN之间比较无显著性差异 (P >0 .0 5 )。 ( 2 )在同一作用时间 ( 3 0min)下 ,三个细胞株经不同浓度forskolin处理后PKA活性均显著升高 (P <0 .0 1) ,在forskolin浓度为 10 0 μmol/L时PKA活性最高 ,呈剂量依赖关系。 ( 3 )三个细胞株在同一浓度forskolin( 10 0μmol/L)处理下 ,PKA活性随作用时间升高 ,在forskolin作用时间为 3 0min时PKA的活性最高 ,呈时间依赖关系。结论  ( 1)nm2 3 H1基因转染能显著上调人高转移大细胞肺癌细胞株L9981的PKA活性 ,nm2 3 H1作为一种肿瘤转移抑制基因的作用机理与PKA信号通路可能有一定联系 ;( 2 )forskolin能显著上调L9981细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M23-H1 基因转染 癌细胞 L9981 PKA活性 实验 FORSKOLIN PKA通路特异激动剂 高转移 大细胞肺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nm23-H_1转染对肺癌细胞整合素分子表达的调控 被引量:2
7
作者 郑海霞 周清华 +5 位作者 孙芝琳 覃扬 朱文 王艳萍 孙泽芳 车国卫 《中国肺癌杂志》 CAS 2004年第2期108-111,共4页
目的 通过基因转染方法将nm 2 3 H1基因转入nm 2 3 H1基因缺失的人高转移大细胞肺癌细胞株L9981,探讨nm2 3 H1基因对肺癌细胞整合素 (integrin)分子表达的调控作用。方法 应用阳离子脂质体介导的基因转染技术 ,将nm 2 3 H1基因导... 目的 通过基因转染方法将nm 2 3 H1基因转入nm 2 3 H1基因缺失的人高转移大细胞肺癌细胞株L9981,探讨nm2 3 H1基因对肺癌细胞整合素 (integrin)分子表达的调控作用。方法 应用阳离子脂质体介导的基因转染技术 ,将nm 2 3 H1基因导入人高转移大细胞肺癌细胞株L9981;应用半定量RT PCR技术检测nm2 3 H1基因转染前后integrinβ1、integrinβ3基因的mRNA表达 ;利用流式细胞仪技术检测nm2 3 H 1基因转染前后integrinβ1、integrinβ3基因的蛋白表达。 结果  ( 1)转染后获得稳定、高效表达nm 2 3 H1基因的转基因肺癌细胞株L9981 nm2 3 H1,该细胞株的integrinβ1、integrinβ3mRNA表达水平显著低于原代细胞株L9981。 ( 2 )转基因肺癌细胞株L9981 nm2 3 H1中integrinβ1、integrinβ3蛋白表达水平显著低于原代细胞株L9981(P <0 .0 1)。结论 nm2 3 H1基因转染能显著下调人高转移大细胞肺癌细胞株L9981中integrinβ1和integrinβ3mRNA和蛋白表达 ,表明nm2 3 H1基因可通过调控细胞integrin表达逆转人高转移大细胞肺癌L9981细胞株的转移潜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M23-H1 基因转染 肺癌 癌细胞 整合素 基因缺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肺癌基础研究和临床治疗的分子时代——第十一届世界肺癌大会评述 被引量:8
8
作者 周清华 《中国肺癌杂志》 CAS 2005年第5期361-366,共6页
关键词 分子时代 肺癌 临床治疗 基础研究 世界 后基因组计划 人类基因组计划 分子靶向药物 巴塞罗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大细胞肺癌细胞系NL9980和L9981的建立及其生物学特性研究 被引量:27
9
作者 周清华 王艳萍 +4 位作者 车国卫 朱文 陈晓禾 陈晓峰 孙芝琳 《中国肺癌杂志》 CAS 2003年第6期464-468,共5页
目的 探讨从人大细胞肺癌细胞株WCQH 980 1分离构建不同转移潜能肺癌细胞株的可能性 ,并鉴定其生物学和分子生物学差异。方法 应用单个细胞克隆技术分离建立不同肺癌细胞亚系NL9980和L9981;应用Southernblot、RT PCR、Westernblot检测... 目的 探讨从人大细胞肺癌细胞株WCQH 980 1分离构建不同转移潜能肺癌细胞株的可能性 ,并鉴定其生物学和分子生物学差异。方法 应用单个细胞克隆技术分离建立不同肺癌细胞亚系NL9980和L9981;应用Southernblot、RT PCR、Westernblot检测NL9980和L9981细胞株中nm 2 3 H1基因多态性、mR NA和蛋白转录表达水平 ;应用MTT法、平板法、Boyden小室法、染色体分型法以及动物实验检测NL9980和L9981细胞株的体内体外生物学特征。结果 ①成功分离建立具有不同转移能力的人大细胞肺癌细胞系NL9980和L9981;②L9981细胞系存在nm 2 3 H1等位基因杂合性缺失、mRNA和蛋白表达缺失 ,而NL9980细胞株nm2 3 H1等位基因结构和转录表达均正常 ;③L9981细胞株的体外增殖能力、克隆形成率和体外侵袭力均显著高于NL9980细胞株 ;④L9981细胞株在裸鼠体内的成瘤性和肺部转移率均显著高于NL9980 ;⑤NL9980和L9981染色体众数比较无显著性差异。结论 ①NL9980和L9981细胞株具有不同的生物学和分子生物学特征 ;②L9981细胞株的高侵袭和高转移潜能可能与nm 2 3 H1等位基因缺失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细胞肺癌 细胞系 生物学 基因 染色体 肿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05年美国国家综合癌症网(NCCN)非小细胞肺癌临床指南 被引量:77
10
作者 周清华 王瑾 许峰 《中国肺癌杂志》 CAS 2005年第4期332-346,共15页
关键词 美国食品与药品管理局 非小细胞肺癌 临床指南 癌症 被动吸烟 公共卫生政策 控制烟草 环境因素 致病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检测CK19 mRNA和MUC1 mRNA诊断非小细胞肺癌淋巴结微转移 被引量:15
11
作者 牛中喜 周清华 +6 位作者 孙芝琳 孙泽芳 朱文 王艳萍 车国卫 秦建军 陈晓禾 《中国肺癌杂志》 CAS 2004年第3期209-213,共5页
目的 探讨非小细胞肺癌 (NSCLC)淋巴结微转移的基因诊断方法 ,并分析CK19mRNA、MUC1mRNA作为肺癌微转移检测分子标志物的可行性。方法 应用巢式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 (nestedRT PCR) ,对 3 1例NSCLC的 119枚淋巴结中的粘蛋白 1(MUC1)mRN... 目的 探讨非小细胞肺癌 (NSCLC)淋巴结微转移的基因诊断方法 ,并分析CK19mRNA、MUC1mRNA作为肺癌微转移检测分子标志物的可行性。方法 应用巢式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 (nestedRT PCR) ,对 3 1例NSCLC的 119枚淋巴结中的粘蛋白 1(MUC1)mRNA、角蛋白 19(CK19)mRNA表达情况进行检测 ;对照组为 10例肺良性病变患者的 3 5枚淋巴结。结果  3 1例NSCLC患者的 119枚淋巴结中 ,66枚 ( 5 5 .5 %)淋巴结存在CK19mRNA阳性表达 ,65枚 ( 5 4.5 %)存在MUC1mRNA阳性表达 ;肺良性病变患者 3 5枚淋巴结中CK19mRNA和MUC1mRNA表达均为阴性 ,与肺癌组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结论 MUC1、CK19基因均可作为RT PCR法检测NSCLC患者淋巴结微转移的分子标志物 ,两者联合检测可能有助于早期诊断肺癌转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小细胞肺癌 淋巴结微转移 分子诊断 MUC1基因 CK19基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槐耳清膏对人高转移大细胞肺癌细胞L9981血管生成相关基因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28
12
作者 张芷旋 范羽 +6 位作者 周清华 王艳萍 马力 陈小禾 朱文 杨雪琴 赵颖 《中国肺癌杂志》 CAS 2006年第2期137-142,共6页
背景与目的肺癌是全世界对人类健康与生命危害最大的恶性肿瘤之一。目前从植物中开发抗肿瘤药物是国内外抗肿瘤新药开发的一个热点。本研究的目的是观察槐耳清膏对人高转移大细胞肺癌细胞株L9981血管生成相关基因mRNA转录表达的影响及意... 背景与目的肺癌是全世界对人类健康与生命危害最大的恶性肿瘤之一。目前从植物中开发抗肿瘤药物是国内外抗肿瘤新药开发的一个热点。本研究的目的是观察槐耳清膏对人高转移大细胞肺癌细胞株L9981血管生成相关基因mRNA转录表达的影响及意义,并探讨其可能的分子机制。方法体外培养人高转移大细胞肺癌细胞L9981,应用台盼蓝拒染法做细胞毒性实验,实验分为:空白对照组,槐耳清膏组,顺铂化疗组,联合用药组。应用RTPCR检测四组细胞株用药前后βcatenin、Ecadherin、TIMP1、CD44V6、MMP2、endostatin、VEGFmRNA的表达。应用Boyden小室法检测四组细胞株用药前后体外侵袭力改变。结果①槐耳清膏对L9981细胞的生长有明显的抑制作用,且抑制率随药物浓度增加而上升。槐耳清膏组(1g/L)与顺铂化疗组(顺铂3mg/L)及联合用药组(槐耳清膏0.05g/L+顺铂1.5mg/L)比较抑制率无明显差异(P>0.05)。②经槐耳清膏处理后,L9981细胞的βcatenin、Ecadherin、TIMP1、endostatin、MMP2的mRNA表达水平上调,而VEGF、CD44V6表达水平下调,其中TIMP1、endostatin表达水平明显上调,CD44V6表达水平明显下调。③槐耳清膏组、顺铂化疗组、联合用药组细胞株的体外侵袭力均明显低于空白对照组(P<0.05)。结论①槐耳清膏在体外对人高转移大细胞肺癌细胞L9981具有生长抑制作用,该抑制作用呈剂量依赖性。②槐耳清膏对L9981的生长抑制作用可能与其调控血管生成相关基因mRNA的表达有关。③槐耳清膏联合顺铂有一定的协同抗肿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槐耳清膏 人大细胞肺癌细胞L9981 抗血管生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GSTM1和CYP2E1基因多态性与肺癌遗传易感性关系的研究 被引量:17
13
作者 李代蓉 周清华 +6 位作者 袁天柱 郭占林 朱文 王艳萍 陈晓禾 冯志华 车国卫 《中国肺癌杂志》 CAS 2005年第1期14-19,共6页
背景与目的 肺癌是中国人群恶性肿瘤死因的首位,其发病可能与肺癌人群中某些肺癌相关基 因的遗传多态性有关。本研究旨在探讨细胞色素P4502E1(CYP2E1)基因RsaⅠ/PstⅠ多态性和谷胱甘肽转 移酶M1(GSTM1)基因多态性与肺癌易感性... 背景与目的 肺癌是中国人群恶性肿瘤死因的首位,其发病可能与肺癌人群中某些肺癌相关基 因的遗传多态性有关。本研究旨在探讨细胞色素P4502E1(CYP2E1)基因RsaⅠ/PstⅠ多态性和谷胱甘肽转 移酶M1(GSTM1)基因多态性与肺癌易感性之间是否存在相关性。方法 应用PCR RFLP和PCR法检测 99例人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和66例同期住院的肺良性疾病患者CYP2E1基因的RsaⅠ/PstⅠ多态性和 GSTM1基因多态性,并分析其与肺癌遗传易感性的相关性。结果 (1)CYP2E1基因RsaⅠ/PstⅠ多态性的 三种基因型在肺癌组和对照组的频率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χ2=1.374,P=0.241)。(2)肺癌组GSTM1(-) 基因型频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分别为57.6%和40.9%)(χ2=4.401,P=0.036)。(3)携带GSTM1(-)基因型 的个体患肺癌的危险性显著高于GSTM1(+)基因型的个体(OR=1.96,95%CI=1.042~3.689,P= 0.037)。(4)与携带c1/c2或c2/c2基因型的不吸烟个体比较,携带c1/c1基因型的吸烟者患肺癌的风险显著 增加(OR=3.525,95%CI=1.168~10.638,P=0.025)。(5)联合分析CYP2E1基因RsaⅠ/PstⅠ多态性和 GSTM1基因多态性,携带有c1/c1和GSTM1(-)基因型的个体患肺癌的风险显著高于携带GSTM1(+)和 c1/c2或c2/c2基因型的个体(OR=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YP2E1 GSTM1 基因多态性 肺肿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高、低转移大细胞肺癌细胞株双向凝胶电泳图像分析 被引量:9
14
作者 朱文 邓幼林 +4 位作者 周清华 陈晓禾 王艳萍 刘伦旭 车国卫 《中国肺癌杂志》 CAS 2005年第1期1-7,共7页
背景与目的 肺癌转移是肺癌的恶性标志和特征,也是肺癌患者治疗失败和死亡的主要原因。 为了更好地了解和阐明肺癌转移的分子机制,发现早期诊断和逆转肺癌转移的分子标志物,本研究应用双向 凝胶电泳技术,比较人高转移大细胞肺... 背景与目的 肺癌转移是肺癌的恶性标志和特征,也是肺癌患者治疗失败和死亡的主要原因。 为了更好地了解和阐明肺癌转移的分子机制,发现早期诊断和逆转肺癌转移的分子标志物,本研究应用双向 凝胶电泳技术,比较人高转移大细胞肺癌细胞株(L9981)和人低转移大细胞肺癌细胞株(NL9980)间蛋白质组 表达的差异。方法 利用固相pH梯度双向凝胶电泳,分离L9981和NL9980细胞株的总蛋白,用图像分析 软件比较分析并识别细胞间的差异表达蛋白质。结果 应用比较蛋白质组学技术对L9981和NL9980细胞 株的蛋白质表达进行双向电泳分离,成功地获得了蛋白组分辨率高、重复性好的双向凝胶电泳图谱。在三次 重复实验结果中,在L9981和NL9980细胞株中检测到的蛋白质点数分别为902±169和941±173,蛋白质斑 点位置在IEF方向的平均偏差为(0.858±0.076)mm,在SDS PAGE方向的平均偏差为(1.514±0.127)mm, 蛋白质表达量的变异为12.06%~12.22%。经ImageMaster软件分析后发现有15个蛋白质点仅在L9981 肺癌细胞株中检测到有表达,27个蛋白质点仅在NL9980中检测到有表达。发现4个蛋白质点在两种肺癌 细胞株中均存在,但在两种细胞株间的表达量差异在2倍以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蛋白质组 双向凝胶电泳 转移 人大细胞肺癌细胞株 差异表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核内不均一核糖核蛋白A_2/B_1在非小细胞肺癌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被引量:7
15
作者 周美宏 张尚福 +4 位作者 王艳萍 车国卫 陈小禾 朱文 周清华 《中国肺癌杂志》 CAS 2004年第2期99-103,共5页
目的 探讨核内不均一核糖核蛋白A2 /B1(hnRNPA2 /B1)在非小细胞肺癌 (NSCLC)中的表达特征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应用免疫组织化学S P法检测hnRNPA2 /B1在 5 8例NSCLC及癌旁组织、支气管切缘和 3 0例肺良性病变肺组织中的表达 ,并分析该... 目的 探讨核内不均一核糖核蛋白A2 /B1(hnRNPA2 /B1)在非小细胞肺癌 (NSCLC)中的表达特征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应用免疫组织化学S P法检测hnRNPA2 /B1在 5 8例NSCLC及癌旁组织、支气管切缘和 3 0例肺良性病变肺组织中的表达 ,并分析该蛋白表达与肺癌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结果 NSCLC组织中hnRNPA2 /B1阳性表达率 ( 63 .79% )显著高于癌旁肺组织 ( 4 3 .10 % )和肺良性病变肺组织 ( 2 0 .0 0 % )(P =0 .0 0 0 ) ,癌旁肺组织中hnRNPA2 /B1阳性率亦显著高于肺良性病变肺组织 (P <0 .0 5 )。肺癌患者支气管切缘上皮增生组织阳性表达率 ( 4 0 .0 0 % )显著高于正常支气管上皮 ( 15 .15 % ) (P =0 .0 3 2 )。低分化肺癌hnRNPA2 /B1阳性表达率 ( 78.13 % )显著高于中 -高分化肺癌 ( 4 6.15 % ) (P <0 .0 5 ) ,伴有淋巴结转移肺癌阳性表达率 ( 75 .0 0 % )显著高于无淋巴结转移肺癌 ( 5 0 .0 0 % ) (P <0 .0 5 ) ,Ⅲ +Ⅳ期肺癌阳性表达率 ( 78.5 7% )显著高于Ⅰ +Ⅱ期 ( 5 0 .0 0 % ) (P <0 .0 5 ) ,T3 +T4肺癌阳性表达率 ( 77.42 % )显著高于T1+T2 ( 4 8.15 % ) (P<0 .0 5 )。不同组织学类型肺癌组织中hnRNPA2 /B1表达水平无显著性差异 (P >0 .0 5 )。结论 hnRNPA2 /B1的异常表达在肺癌的发生、发展和转移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核内不均一核糖核蛋白A2/B1 非小细胞肺癌 免疫组织化学 检测 病理特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非小细胞肺癌中蛋白激酶CβⅠ的表达及细胞凋亡与预后关系的研究 被引量:6
16
作者 程玺 周清华 +3 位作者 王允 张尚福 刘关键 成娘 《中国肺癌杂志》 CAS 2004年第5期404-408,共5页
目的 探讨人非小细胞肺癌中蛋白激酶CβⅠ (PKC βⅠ )的表达及细胞凋亡在肺癌发生、发展和预后中的作用。方法 应用免疫组织化学LSAB法和TUNEL法检测 119例人非小细胞肺癌组织、癌旁肺组织和 3 2例肺良性疾病肺组织中PKC βⅠ的表达... 目的 探讨人非小细胞肺癌中蛋白激酶CβⅠ (PKC βⅠ )的表达及细胞凋亡在肺癌发生、发展和预后中的作用。方法 应用免疫组织化学LSAB法和TUNEL法检测 119例人非小细胞肺癌组织、癌旁肺组织和 3 2例肺良性疾病肺组织中PKC βⅠ的表达和凋亡水平。 结果  ( 1)NSCLC组织中PKC βⅠ阳性表达率( 82 .2 7% )显著高于癌旁肺组织 ( 62 .85 % )和肺良性疾病肺组织 ( 5 0 .47% ) (P <0 .0 5 ) ,癌旁肺组织中PKC βⅠ阳性表达率显著高于肺良性疾病肺组织 (P <0 .0 5 )。NSCLC组织中凋亡指数 ( 5 .2 7% )明显低于肺良性疾病肺组织 ( 15 .84% ) (P <0 .0 5 )。 ( 2 )NSCLC组织中PKC βⅠ阳性表达率与肺癌临床病理生理特征无明显关系 (P >0 .0 5 )。NSCLC细胞凋亡水平与肺癌 pTNM分期、原发肿瘤大小及淋巴结转移状态有密切关系 (P <0 .0 5 ) ,而与肺癌细胞分化程度、组织学类型、患者性别和年龄等均无明显关系 (P >0 .0 5 )。 ( 3 )PKC βⅠ阳性表达率与细胞凋亡水平呈显著负相关 (P <0 .0 1)。 ( 4 )PKC βⅠ高表达组肺癌患者术后 5年生存率 ( 7.3 7% )显著低于低表达组患者 ( 3 7.0 6% ) (P <0 .0 1)。肺癌细胞凋亡高水平组患者 5年生存率 ( 3 9.2 4% )显著高于凋亡低水平组患者 ( 6.14 % ) (P <0 .0 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肿瘤 蛋白激酶CβⅠ(PKC-βⅠ) 凋亡 预后 TUNEL LSAB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突变Ki-ras基因修饰的肺癌DC疫苗的体外抗癌活性 被引量:5
17
作者 喻璟瑞 陆燕蓉 +6 位作者 朱文 王艳萍 陈小禾 易成 罗德云 Michael T.Lotze 周清华 《中国肺癌杂志》 CAS 2004年第2期104-107,共4页
目的 探讨以Ki ras基因 12位密码子点突变为靶点 ,构建DC Ad Ki ras(V12 )肺癌疫苗及其抗肺癌免疫治疗的可能性。方法 应用重组腺病毒的方法将人Ki ras基因 12位密码子点突变 (由甘氨酸转变为缬氨酸 )的cDNA导入DC ,构建DC Ad Ki ras(... 目的 探讨以Ki ras基因 12位密码子点突变为靶点 ,构建DC Ad Ki ras(V12 )肺癌疫苗及其抗肺癌免疫治疗的可能性。方法 应用重组腺病毒的方法将人Ki ras基因 12位密码子点突变 (由甘氨酸转变为缬氨酸 )的cDNA导入DC ,构建DC Ad Ki ras(V 12 )肺癌疫苗 ,以流式细胞术、PCR、MLR和CTL等方法检测其免疫活性。结果  ( 1)DC Ad Ki ras(V12 )肺癌疫苗不仅能表达人Ki ras(V12 )基因 ,且能明显刺激T细胞增殖及提高CTL的杀伤作用。 ( 2 )突变Ki ras基因修饰的DC免疫小鼠后 ,可产生针对表达Ki ras(V 12 )基因的Lewis肺癌的特异性杀伤作用 ,但对B16黑色素瘤细胞则无明显杀伤作用。结论 以人突变Ki ras基因修饰的肺癌DC疫苗可在体外特异性诱导抗可表达Ki ras(V 12 )基因的Lewis肺癌的活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因突变 KI-RAS基因 基因修饰 肺癌 DC 疫苗 抗癌活性 树突状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代谢酶CYP2D6基因多态性与肺癌易感性的病例对照研究 被引量:7
18
作者 郭占林 周清华 +7 位作者 朱文 李代蓉 袁天柱 王艳萍 陈晓禾 刘伦旭 伍伫 杨俊杰 《中国肺癌杂志》 CAS 2005年第2期89-94,共6页
背景与目的外源性化合物代谢酶参与环境致癌物在体内的代谢,代谢酶基因多态性被认为与肺癌的易感性相关.本研究的目的是探讨代谢酶细胞色素2D6酶(CYP2D6)基因多态性在四川汉族正常人群和肺癌患者中的分布,以及CYP2D6基因多态性与肺癌易... 背景与目的外源性化合物代谢酶参与环境致癌物在体内的代谢,代谢酶基因多态性被认为与肺癌的易感性相关.本研究的目的是探讨代谢酶细胞色素2D6酶(CYP2D6)基因多态性在四川汉族正常人群和肺癌患者中的分布,以及CYP2D6基因多态性与肺癌易感性的关系.方法应用PCR-RFLP技术检测152例正常人和150例原发性肺癌患者的外周血CYP2D6ch基因型;应用病例对照研究分析CYP2D6ch基因多态性与肺癌易感性的关系.结果 (1)CYP2D6ch基因的C和T等位基因在正常人群中分布频率分别为39.5%和60.5%,而肺癌患者中分布频率分别为46.3%和53.7%;两组间C和T等位基因频率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89).(2)CYP2D6ch等位基因型C/C、C/T、T/T在正常人群中分布频率分别为18.4%、42.1%和39.5%,而在肺癌患者中分布频率分别为22.7%、47.3%和30.0%,两组间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215).(3)携带CYP2D6ch非T/T等位基因型的个体患肺鳞癌风险是携带T/T等位基因型的2.084倍(95%CI 1.024~4.244,P=0.043).(4)携带CYP2D6ch非T/T等位基因型的轻度吸烟者患肺癌风险是携带CYP2D6ch T/T等位基因型轻度吸烟者的2.92倍(95%CI 1.087~7.828,P=0.033).结论 CYP2D6ch非T/T等位基因型与肺鳞癌风险升高相关,在轻度吸烟人群中,非T/T等位基因型与肺癌风险升高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肿瘤 细胞色素2D6酶 基因多态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肺癌的筛查和早期诊断 被引量:31
19
作者 车国卫 周清华 《中国肺癌杂志》 CAS 2003年第6期412-417,共6页
关键词 肺癌 诊断 肿瘤 治疗 死亡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bag-1、bcl-2和bax在非小细胞肺癌中的表达和意义及其与化疗多药耐药相关性的研究 被引量:11
20
作者 马家宝 朱文 周清华 《中国肺癌杂志》 CAS 2009年第10期1089-1094,共6页
背景与目的bag-1、bcl-2和bax均为凋亡相关蛋白,在肿瘤诊断、病情进展、转移潜能和耐药性以及预后评价等方面具有潜在价值。本研究拟研究bag-1、bcl-2和bax蛋白在非小细胞肺癌中的表达以及与非小细胞肺癌发生发展的关系,并且探讨其与肺... 背景与目的bag-1、bcl-2和bax均为凋亡相关蛋白,在肿瘤诊断、病情进展、转移潜能和耐药性以及预后评价等方面具有潜在价值。本研究拟研究bag-1、bcl-2和bax蛋白在非小细胞肺癌中的表达以及与非小细胞肺癌发生发展的关系,并且探讨其与肺癌化疗耐药的相关性。方法采用免疫组化SP法对140例非小细胞肺癌组织(其中40例为新辅助化疗1个-2个周期后手术的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组织)与15例支气管扩张组织的石蜡切片标本进行bag-1、bcl-2和bax蛋白表达的检测。结果非小细胞肺癌组织中bag-1、bcl-2蛋白表达水平高于肺良性病变组织(P<0.05),bax蛋白的表达水平低于肺良性病变组织(P<0.05);bag-1、bcl-2和bax蛋白表达水平与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的年龄、性别、组织学分类、P-TNM分期及淋巴结转移等均无明显相关性(P>0.05),但是bag-1与肺癌细胞分化程度相关,分化越差,bag-1阳性表达率越高(P<0.05);非小细胞肺癌中bcl-2蛋白表达与bag-1蛋白表达明显正相关(r=0.371)(P<0.01),bcl-2与bax蛋白呈明显负相关(r=-0.225)(P<0.01);新辅助化疗使bag-1和bcl-2蛋白表达水平都有一定水平的增高,但bax蛋白表达水平没有显著变化。结论非小细胞肺癌组织中存在bag-1、bcl-2蛋白的高表达和bax蛋白的低表达;bag-1蛋白表达水平与非小细胞肺癌的分化程度有密切关系;非小细胞肺癌组织中bag-1表达水平与bcl-2间存在非常显著正相关,bcl-2与bax间存在显著负相关;本研究未观察到bag-1、bcl-2和bax与肺癌多药耐药性间的相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AG-1 BCL-2 BAX 多药耐药 免疫组织化学 肺肿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