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6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四川地区2008年-2013年3,663例肺癌临床病理特征及流行趋势分析 被引量:14
1
作者 赵爽 李镭 +4 位作者 邱志新 程越 景玉婷 周永召 李为民 《中国肺癌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70-76,共7页
背景与目的肺癌作为全球男女性中致死率最高的肿瘤之一,严重威胁着人类的健康。近些年来,各个地区肺癌的发病率及死亡率也有逐年上升的趋势。本研究旨在分析四川地区肺癌患者的临床病理特征与流行趋势,了解肺癌地区与时间分布特点及差... 背景与目的肺癌作为全球男女性中致死率最高的肿瘤之一,严重威胁着人类的健康。近些年来,各个地区肺癌的发病率及死亡率也有逐年上升的趋势。本研究旨在分析四川地区肺癌患者的临床病理特征与流行趋势,了解肺癌地区与时间分布特点及差异。方法收集2008年-2013年四川大学华西医院就诊的四川地区肺癌患者,分析川中、川南、川北、川西的患者临床病理特征及流行趋势。结果纳入患者3,663例(川中2,378例,川南469例,川北584例,川西232例)。患者平均年龄59.6岁,各个地区患者平均年龄不同(P<0.001),以川中最大,为61.0岁。患者以男性为主(68.4%),不同地区患者男性构成比存在差异(P=0.014),以川北最高,为73.3%。此外,各个地区的病理类型构成比也存在差异(P=0.014),腺癌和鳞癌都在川西构成比最高,分别为57.8%和30.2%,小细胞癌则在川北构成比最高(19.9%)。2013年腺癌与鳞癌构成比较2008年均有所降低,早期肺癌及淋巴结转移构成比有所上升。此外,不同地区肺癌患者3年生存率不同(P=0.021),以川西最低,仅为13.6%,可能与该地区采用姑息治疗患者比率高相关。结论近六年于我院就诊的四川地区肺癌患者以川中为主,男性多见,中老年为甚,腺癌居多,且腺癌和鳞癌的构成比与六年前相比均有下降,早期肺癌及淋巴结转移构成比上升。不同地区肺癌患者的平均年龄、男性构成比、病理类型及3年生存率均有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肿瘤 流行病学特征 地区分布 时间趋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无创呼吸机管理缺陷存在的医疗风险及对策 被引量:10
2
作者 吴小玲 万群芳 梁宗安 《中国医院管理》 2014年第11期79-80,共2页
呼吸机是临床风险最高的医疗设备,其风险最直接的体现是造成患者的伤害或死亡。由于有创呼吸机是通过气管插管或气管切开的机械通气治疗方式,长期以来相关职能部门以及临床医护人员均十分重视有创呼吸机的质量管理,以最大程度地降低呼... 呼吸机是临床风险最高的医疗设备,其风险最直接的体现是造成患者的伤害或死亡。由于有创呼吸机是通过气管插管或气管切开的机械通气治疗方式,长期以来相关职能部门以及临床医护人员均十分重视有创呼吸机的质量管理,以最大程度地降低呼吸机的临床应用风险。而无创呼吸机是通过鼻罩或面罩实现的人机连接,近年来在临床上已经广泛应用和推广治疗各种原因导致的呼吸衰竭,其疗效得到循证医学的论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创呼吸机 管理缺陷 医疗风险 质量管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四川省全日制本科毕业临床护士专业角色发展现状调查 被引量:1
3
作者 朱晶 李继平 +1 位作者 谢莉 冯梅 《中国护理管理》 CSCD 2015年第12期1446-1448,共3页
目的 :调查四川省全日制本科毕业临床护士专业角色发展现状。方法 :采取分层整群随机抽样的方法,对毕业于四川省5所高校并在四川省内工作的488名护士及其护理管理者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本科护士在护理梯队中专业角色发展自评得分为(29.... 目的 :调查四川省全日制本科毕业临床护士专业角色发展现状。方法 :采取分层整群随机抽样的方法,对毕业于四川省5所高校并在四川省内工作的488名护士及其护理管理者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本科护士在护理梯队中专业角色发展自评得分为(29.69±4.84)分,他评得分为(30.49±5.50)分,他评高于自评(P<0.05);两者各条目排序基本一致,其中对关爱患者、提高护理质量的评价较高,对开发临床护理之外的相关护理项目和开发科研项目的带头作用评价较低。结论 :四川省全日制本科毕业临床护士专业角色发展较为积极,但需进一步加强科研带头作用等的发挥。护理教育者及管理者应重视本科护士创新及科研能力的培养,并积极促进其在护理队伍中带头作用的发挥,以满足专业发展需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护理教育 本科护士 专业角色 积极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γ-氨基丁酸A型受体调节哮喘动物模型气道重构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15
4
作者 朱涛 任旭斌 +2 位作者 朱静 薄红 刘春涛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842-846,共5页
目的探讨γ-氨基丁酸A受体(GABAAR)拮抗剂荷包牡丹碱对于小鼠哮喘气道重构模型的干预作用。方法BALB/C小鼠被随机分为4组:空白对照组、哮喘模型组、激素治疗组和荷包牡丹碱干预组。除空白对照组外其他各组小鼠在第1、7、14天通过腹腔注... 目的探讨γ-氨基丁酸A受体(GABAAR)拮抗剂荷包牡丹碱对于小鼠哮喘气道重构模型的干预作用。方法BALB/C小鼠被随机分为4组:空白对照组、哮喘模型组、激素治疗组和荷包牡丹碱干预组。除空白对照组外其他各组小鼠在第1、7、14天通过腹腔注射10μg卵清蛋白(OVA)和100μgAl(OH)3的PBS液致敏,从实验的第15~81天小鼠每天雾化吸入5%OVA溶液1h。从第15天开始,激素治疗组每天雾化吸入0.02%布地奈德溶液0.5h,荷包牡丹碱组每天鼻腔滴入20%荷包牡丹碱悬浊液50μl。于最后一次激发后24h放血处死小鼠,检测BALF中细胞总数、嗜酸性粒细胞和淋巴细胞,肺组织标本切片PAS染色检测粘蛋白糖原,Masson染色检测上皮下胶原沉积面积,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GABAARβ2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的表达水平。结果(1)荷包牡丹碱干预组BALF中细胞总数、嗜酸性粒细胞和淋巴细胞数分别为(20.50±2.40)×104、(8.30±0.23)×104和(4.20±0.05)×104,与对照组[(2.43±2.10)×104、(0.00±0.00)×104和(0.90±0.05)×104]和激素干预组[(5.50±1.90)×104、(3.60±0.25)×104和(1.90±0.03)×104]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1),与哮喘模型组[(20.40±1.80)×104、(8.80±0.14)×104和(4.20±0.10)×104]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荷包牡丹碱干预组气道基底膜胶原沉积面积为(0.34±0.17)μm2/μm,与对照组[(0.27±0.02)μm2/μm]和激素干预组[(0.30±0.06)μm2/μm]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与哮喘模型组[(0.72±0.08)μm2/μm]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荷包牡丹碱干预组PAS阳性细胞百分数为(19.00±2.08)%,与对照组[(0.00±0.0)%]、激素干预组[(30.00±1.66)%]和哮喘模型组[(58.00±1.57)%]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4)荷包牡丹碱干预组GABAA受体β2-亚基表达阳性率为(11.30±2.7)%,与对照组[(2.00±0.7)%]和激素干预组[(7.3±1.58)%]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和P<0.05),与哮喘模型组[(12.50±0.31)%]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5)荷包牡丹碱干预组肺血管周围细胞VEGF表达阳性率为(10.60±1.20)%,与对照组[(1.70±0.34)%]和激素干预组[(8.30±0.78)%]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和P<0.05),与哮喘模型组[(18.30±0.80)%]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气道上皮细胞和气道平滑肌细胞广泛表达GABAARβ2,荷包牡丹碱吸入可以有效抑制粘液分泌和上皮下胶原沉积,其抑制粘液分泌的作用强于吸入激素,但不能减轻气道炎症水平,也不能抑制GABAARβ2和VEGF的表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哮喘 气道重构 γ-氨基丁酸A型受体 荷包牡丹碱 支气管肺泡灌洗液 气道基底膜胶原沉积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激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肺磨玻璃结节临床研究进展 被引量:19
5
作者 李镭 刘丹 +1 位作者 朱盈盈 李为民 《中国肺癌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102-107,共6页
磨玻璃结节(ground-glass nodules,GGNs)是肺结节中的特殊类型,随着高分辨薄层计算机断层扫描(high resolution computed tomography,HRCT)的应用,GGNs检出率逐年升高并受到日益广泛的关注。由于缺乏特征性临床症状,肺癌的早期诊断难度... 磨玻璃结节(ground-glass nodules,GGNs)是肺结节中的特殊类型,随着高分辨薄层计算机断层扫描(high resolution computed tomography,HRCT)的应用,GGNs检出率逐年升高并受到日益广泛的关注。由于缺乏特征性临床症状,肺癌的早期诊断难度较大,而既往研究证实GGNs的出现常常提示与肺癌相关,因此加强筛查及管理有助于早期诊断及治疗肺癌。本文回顾既往相关研究,就GGNs的定义、分类、影像学特征、自然生长史、分子病理特征及诊治流程作一小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肿瘤 磨玻璃结节 影像学 病理分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槲皮素对肺腺癌细胞株A549细胞中凋亡相关因子caspase-3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23
6
作者 闻春生 应斌武 +2 位作者 张永刚 张杰 范红 《中国肺癌杂志》 CAS 2008年第2期194-197,共4页
背景和目的探讨槲皮素是否有诱导肺肿瘤细胞的凋亡作用,以及对肺腺癌细胞系A549细胞中重要凋亡相关因子caspase-3表达的影响。方法采用RT-PCR与Western Blot技术检测在槲皮素不同时间、不同浓度作用A549细胞后的caspase-3mRNA和蛋白表... 背景和目的探讨槲皮素是否有诱导肺肿瘤细胞的凋亡作用,以及对肺腺癌细胞系A549细胞中重要凋亡相关因子caspase-3表达的影响。方法采用RT-PCR与Western Blot技术检测在槲皮素不同时间、不同浓度作用A549细胞后的caspase-3mRNA和蛋白表达的变化。结果槲皮素作用A549细胞后,A549细胞的caspase-3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逐渐增高,在12小时时达到了高峰,呈现出一定的时间和浓度依赖性。结论槲皮素诱导A549细胞调亡可能通过诱导caspase-3的表达而起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槲皮素 肺肿瘤 CASPASE-3 凋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清白蛋白及尿素氮水平与肺癌不同临床病理特征和预后的关系 被引量:16
7
作者 李亚伦 李镭 +1 位作者 张立 李为民 《中国肺癌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175-186,共12页
背景与目的肺癌作为全球男女性中致死率最高的肿瘤之一,严重威胁着人类的健康。本研究旨在分析肺癌患者血清白蛋白及尿素氮水平与临床病理特征及生存期的关系。方法收集2008年1月-2013年12月四川大学华西医院病理确诊原发性肺癌患者1,09... 背景与目的肺癌作为全球男女性中致死率最高的肿瘤之一,严重威胁着人类的健康。本研究旨在分析肺癌患者血清白蛋白及尿素氮水平与临床病理特征及生存期的关系。方法收集2008年1月-2013年12月四川大学华西医院病理确诊原发性肺癌患者1,098例,检测患者血清中白蛋白及尿素氮水平,按检测水平是否正常分为阳性组及阴性组,分别分析白蛋白及尿素氮水平与肺癌临床病理特征及生存期的相关性。结果 1,098例患者的年龄、性别、病理学分型、肝转移、胸膜转移与血清白蛋白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12例鳞癌患者的年龄、肺内转移以及612例腺癌患者的年龄、性别、临床分期、胸膜转移与白蛋白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尿素水平与各临床特征均无统计学意义。不同病理学类型的肺癌患者血清白蛋白水平在阴性组与阳性组中位生存时间分别为鳞癌36个月和19个月,腺癌35个月和15个月,前者中位生存期明显高于后者。尿素氮水平与肺癌患者生存期无相关性。结论多种影响因素与血清白蛋白阳性程度相关,血清白蛋白水平与肺癌的生存相关,其是肺癌患者预测预后的一个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肿物 血清白蛋白 尿素氮 预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苦参碱、γ干扰素对大鼠肺纤维化干预作用 被引量:15
8
作者 刘涛 谢敏 +1 位作者 王浩凌 凌伟 《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592-596,共5页
目的:探讨苦参碱、γ干扰素(IFN-γ)对博莱霉素诱导的大鼠肺纤维化的干预作用及其可能的机制。方法:SD雄性大鼠60只,分为健康对照组、肺纤维化模型组、苦参碱干预组、IFN-γ干预组,各组分别于7d、14d、28d处死5只,行HE染色及Masson染色... 目的:探讨苦参碱、γ干扰素(IFN-γ)对博莱霉素诱导的大鼠肺纤维化的干预作用及其可能的机制。方法:SD雄性大鼠60只,分为健康对照组、肺纤维化模型组、苦参碱干预组、IFN-γ干预组,各组分别于7d、14d、28d处死5只,行HE染色及Masson染色半定量判断肺组织肺泡炎及肺纤维化程度。免疫组化测肺组织TGF-β1、CTGF、I型胶原及Ⅲ型胶原的蛋白水平表达。结果:苦参碱干预组、IFN-γ干预组大鼠肺泡炎、肺纤维化程度均较模型组好转。与模型组相比,苦参碱、IFN-γ都能够抑制肺组织中的TGF-β1、CTGF、I型胶原及Ⅲ型胶原的表达(P<0.05)。结论:苦参碱及IFN-γ对大鼠肺纤维化模型均有一定的疗效,其作用机制可能是通过抑制TGF-β1和CTGF的表达来减少Ⅰ型胶原及Ⅲ型胶原的生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纤维化 转化生长因子Β1 结缔组织生长因子 Ⅰ型胶原 Ⅲ型胶原 苦参碱 Γ干扰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万古霉素治疗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肺炎老年患者的疗效分析 被引量:16
9
作者 陈红 李小惠 +1 位作者 李为民 陈勃江 《中国感染与化疗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434-438,共5页
目的:探讨万古霉素治疗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 RS A )肺炎老年患者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M RS A肺炎老年患者40例,根据治疗方案,将患者分为2组:万古霉素组25例,给予万古霉素每次0.5 g ,每8小时1次,静脉滴注,... 目的:探讨万古霉素治疗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 RS A )肺炎老年患者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M RS A肺炎老年患者40例,根据治疗方案,将患者分为2组:万古霉素组25例,给予万古霉素每次0.5 g ,每8小时1次,静脉滴注,治疗时间10~14 d;利奈唑胺组15例,给予利奈唑胺每次0.6 g ,每12小时1次,静脉滴注,治疗时间10~14 d。比较两组患者的疗效和不良反应。结果万古霉素组临床有效率为72.0%,利奈唑胺组为86.7%,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经治疗后,万古霉素组MRSA清除率为76.0%,利奈唑胺组为80.0%,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利奈唑胺组有3例发生血小板减少>25%,占20.0%,万古霉素组未见血小板减少,万古霉素组有4例发生急性肾功能不全,占16.0%,利奈唑胺组未见肾功能损害。结论万古霉素治疗老年M RS A肺炎有较好的临床疗效,血小板减少的发生率低,应警惕急性肾功能不全的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万古霉素 利奈唑胺 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 肺炎 老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辛伐他汀对大鼠气道黏液高分泌的影响和机制研究 被引量:10
10
作者 王海霞 孙贝 +5 位作者 李继琼 王洵 陈磊 汪涛 徐丹 文富强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213-215,共3页
目的了解辛伐他汀对丙烯醛引起的气道黏液高分泌的作用及其可能的机制。方法大鼠雾化吸入丙烯醛,建立气道黏液高分泌模型。将42只雄性SD大鼠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7组:对照组(A组)、辛伐他汀自身对照组(B组)、模型组(C组)、低剂量辛伐他汀... 目的了解辛伐他汀对丙烯醛引起的气道黏液高分泌的作用及其可能的机制。方法大鼠雾化吸入丙烯醛,建立气道黏液高分泌模型。将42只雄性SD大鼠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7组:对照组(A组)、辛伐他汀自身对照组(B组)、模型组(C组)、低剂量辛伐他汀组(D组)、中剂量辛伐他汀组(E组)、高剂量辛伐他汀组(F组)和甲羟戊酸组(G组),每组6只。分别用阿辛蓝-过碘酸雪夫(AB-PAS)和免疫组化染色检测气道黏蛋白和黏蛋白5ac(mucin5ac,MUC5ac)的表达。RT-PCR检测MUC5ac mRNA的表达。结果丙烯醛刺激可以使大鼠气道黏蛋白、MUC5ac蛋白和mRNA表达增高,使支气管肺泡灌洗液中巨噬细胞数增多。结论辛伐他汀可以抑制丙烯醛所致的气道黏液高分泌,甲羟戊酸可以部分逆转辛伐他汀的作用,其机制可能是通过甲羟戊酸途径减少巨噬细胞在肺中的浸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道黏液高分泌 辛伐他汀 丙烯醛 甲羟戊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TAT1反义寡核苷酸对肺纤维化大鼠肺泡巨噬细胞分泌TNF-α、IL-8和NO的影响 被引量:15
11
作者 范贤明 张世波 +2 位作者 刘春涛 熊彬 王曾礼 《细胞与分子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487-489,492,共4页
目的:探讨STAT1(signaltransducerandactivatoroftranscription1)反义寡核苷酸(ASON)对博莱霉素(BLM)致肺纤维化1周大鼠肺泡巨噬细胞(AM)分泌TNF-α、IL-8和NO的影响。方法:取Wistar大鼠5只,向气管内灌注BLM复制肺纤维化模型后7d处死动... 目的:探讨STAT1(signaltransducerandactivatoroftranscription1)反义寡核苷酸(ASON)对博莱霉素(BLM)致肺纤维化1周大鼠肺泡巨噬细胞(AM)分泌TNF-α、IL-8和NO的影响。方法:取Wistar大鼠5只,向气管内灌注BLM复制肺纤维化模型后7d处死动物,通过支气管肺泡灌洗获取AM,并分为STAT1ASON组、STAT1正义寡核苷酸(SON)组、地塞米松(dexamethasone,DEX)组和空白对照组。分别用ASON、SON和DEX干预AM(空白对照组只加培养基),然后检测AM分泌TNF-α、IL-8和NO的能力。结果:用STAT1ASON处理AM后的培养上清中,TNF-α、IL-8和NO的含量减少,与空白对照组、SON组及DEX组相比较差异显著(P<0.05);DEX组AM的培养上清中,TNF-α、IL-8和NO的含量明显低于空白对照组和SON组(P<0.05);而空白对照组和SON组培养上清中,TNF-α、IL-8和NO的含量却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STAT1ASON和DEX能使AM分泌TNF-α、IL-8和NO的能力下降,且STAT1ASON的作用强于DEX。STAT1可作为肺纤维化治疗的靶目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TAT1 肺泡巨噬细胞 反义寡核苷酸 肺纤维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肺癌细胞株中hnRNP A_2/B_1表达的研究 被引量:10
12
作者 吴驰 李为民 +3 位作者 陈文彬 徐丹 魏大鹏 周清华 《中国肺癌杂志》 CAS 2004年第2期121-124,共4页
目的 研究人肺癌细胞株中核内不均一核糖核蛋白 (hnRNP)A2 /B1及hnRNPB1的表达。方法 采用特异性hnRNPA2 /B1及hnRNPB1引物 ,应用RT PCR方法研究肺癌细胞株hnRNPA2 /B1mRNA的表达 ,以抗hnRNPB1单克隆抗体免疫细胞化学染色方法研究肺... 目的 研究人肺癌细胞株中核内不均一核糖核蛋白 (hnRNP)A2 /B1及hnRNPB1的表达。方法 采用特异性hnRNPA2 /B1及hnRNPB1引物 ,应用RT PCR方法研究肺癌细胞株hnRNPA2 /B1mRNA的表达 ,以抗hnRNPB1单克隆抗体免疫细胞化学染色方法研究肺癌细胞hnRNPA2 /B1蛋白的亚细胞定位。结果 RT PCR显示人肺腺癌细胞株SPC A1及Y 90 ,小细胞肺癌细胞株NCI H44 6及鳞癌细胞株A43 1均表达hnRNPA2 /B2 及hnRNPB1,其PCR产物分子量分别在 661及 10 3 9bp左右 ,与预期大小的hnRNPA2 /B1cD NA片断相符。免疫细胞化学研究发现 ,肺腺癌细胞株SPC A1及Y 90 ,小细胞肺癌细胞株NCI H44 6及鳞癌A43 1的细胞浆及细胞核内均可见特异的hnRNPB1染色 ,鳞癌A43 1及小细胞肺癌NCI H44 6hnRNPB1染色较肺腺癌细胞株SPC A1及Y 90明显。结论 肺癌细胞株hnRNPA2 /B1及hnRNPB1表达明显增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癌 癌细胞 HNRNPA2/B1 核内不均一核糖核蛋白A2/B1 细胞培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噻托溴铵联合布地奈德福莫特罗对中度哮喘患者β2受体的调节作用 被引量:15
13
作者 魏艳 刘芬 +1 位作者 程欣 刘春涛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1期1152-1155,共4页
目的观察联合应用吸入性糖皮质激素/长效β2受体激动剂(inhaled corticosteroid/long-actingβ2agonist,ICS/LABA)和长效抗胆碱能拮抗剂(long-acting antimuscarinic agent,LAMA)对中度哮喘患者外周血淋巴细胞β2R的调节作用及意义。方... 目的观察联合应用吸入性糖皮质激素/长效β2受体激动剂(inhaled corticosteroid/long-actingβ2agonist,ICS/LABA)和长效抗胆碱能拮抗剂(long-acting antimuscarinic agent,LAMA)对中度哮喘患者外周血淋巴细胞β2R的调节作用及意义。方法将初治中度持续性哮喘患者分为ICS/LABA组和ICS/LABA+LAMA组,给药前后测定肺功能、ACT评分及AQLQ评分,Western blot检测外周血淋巴细胞β2受体、M3受体、PLCβ1水平。结果84例患者给药24周时2组FEV1值、ACT评分、AQLQ评分均有明显提高,且ICS/LABA+LAMA组较ICS/LABA组改善更为显著(P<0.05)。Western blot检测结果显示,治疗24周后ICS/LABA组外周血淋巴细胞较治疗前β2AR水平略有下降(P>0.05);ICS/LABA+LAMA组外周血淋巴细胞β2AR水平较治疗前变化不大(P>0.05);ICS/LABA组外周血淋巴细胞M3R、PLCβ1蛋白表达水平较治疗前逐渐升高(P<0.05);ICS/LABA+LAMA组M3R、PLCβ1蛋白表达水平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5)。结论β2受体激动剂的长期使用使哮喘患者出现气道高反应性增高、支气管保护效应下降、急性发作次数增加和病死率上升的现象,可能与M3R及其通路的活化/表达上调和β2受体出现脱敏有关,联合LAMA通过拮抗M3R有可能恢复对β2受体激动剂的敏感性,从而抵消由于β2受体脱敏和M3R及其通路活化引起的不良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支气管哮喘 布地奈德福莫特罗 噻托溴铵 肾上腺素能受体 胆碱能受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吉非替尼(Iressa)治疗复发性非小细胞肺癌 被引量:14
14
作者 刘伦旭 李为民 +2 位作者 李潞 李娟 周清华 《中国肺癌杂志》 CAS 2004年第4期321-324,共4页
目的 总结吉非替尼 (Iressa)治疗复发性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  2 9例经放化疗治疗失败的非小细胞肺癌进入本研究 ,其中 3例肿瘤局限于胸腔内 ,2 6例已有远处转移。Iressa剂量为 2 5 0mg/次 ,口服 ,每天 1次。全组服药的... 目的 总结吉非替尼 (Iressa)治疗复发性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  2 9例经放化疗治疗失败的非小细胞肺癌进入本研究 ,其中 3例肿瘤局限于胸腔内 ,2 6例已有远处转移。Iressa剂量为 2 5 0mg/次 ,口服 ,每天 1次。全组服药的中位时间为 5个月。 结果 主要的毒副作用是皮疹 ,共有 12例发生皮疹 ,占全组的 41.4%。其它的副作用有腹泻 2例 ,心动过缓 1例 ,转氨酶升高 1例。治疗后获完全缓解 1例 ,部分缓解 7例 ,稳定 12例 ,进展 9例。全组有效率为 2 7.5 9%,疾病控制率为 68.97%。中位生存时间为 5 .5个月 ( 1~ 19个月 ) ,中位肿瘤进展时间为 6.5个月 ,1年生存率为 44 .83 %。结论 Iressa对放化疗治疗失败的非小细胞肺癌患者有明显的抗肿瘤作用 ,能明显改善症状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小细胞肺癌 IRESSA 靶向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肺间质纤维化大鼠肺泡巨噬细胞STAT_1的活化及其依赖性免疫应答基因ICAM-1的表达 被引量:15
15
作者 范贤明 王曾礼 李振华 《细胞与分子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期3-6,共4页
目的:探讨肺泡巨噬细胞(AM)中STAT1(signal transducersand activators of transcription 1)的活化在大鼠肺间质纤维化中的作用。方法:50只健康雌性Wistar大鼠随机分成博莱霉素(BLM)组和生理盐水(NS)组各25只,气管内分别灌注BLM和NS。用... 目的:探讨肺泡巨噬细胞(AM)中STAT1(signal transducersand activators of transcription 1)的活化在大鼠肺间质纤维化中的作用。方法:50只健康雌性Wistar大鼠随机分成博莱霉素(BLM)组和生理盐水(NS)组各25只,气管内分别灌注BLM和NS。用Western-blot法测定AM中STAT1活化的动态变化;用免疫组化染色法测定AM的ICAM-1(intercellular adhesionmolecule-1)的表达。结果:NS组中的AM内只有少许STAT1活化,气管内灌注BLM后1d,AM中STAT1的活化即开始显著增高,于第7天达高峰,以后逐渐下降,但28 d后仍高于NS组(P<0.05)。NS与BLM组的AM中表达ICAM-1的细胞数增高的模式,与AM中STAT1活化的模式相同。AM中STAT1活化的程度与AM中ICAM-1的表达呈正相关(r=0.913,P<0.01),而后者又与肺组织炎症的积分呈正相关(r=0.947,P<0.01)。结论:实验性肺间质纤维化大鼠AM中存在STAT1的异常活化,并参与了肺泡炎和肺纤维化的形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间质纤维化 大鼠 肺泡巨噬细胞 STAT1 依赖性免疫应答基因 ICAM-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肺粘膜相关淋巴组织边缘区B细胞淋巴瘤的临床病理分析 被引量:7
16
作者 陈勃江 高俊 +3 位作者 唐源 张尚福 李为民 曾静 《中国肺癌杂志》 CAS 2011年第5期446-451,共6页
背景与目的肺粘膜相关淋巴组织边缘区B细胞淋巴瘤(pulmonary marginal zone B-cell lymphoma ofmucosa-associated lymphoid tissue,PMZL-MALT)极少见,易误诊。本文旨在总结该病特征,以提高临床医生的认识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四川大学... 背景与目的肺粘膜相关淋巴组织边缘区B细胞淋巴瘤(pulmonary marginal zone B-cell lymphoma ofmucosa-associated lymphoid tissue,PMZL-MALT)极少见,易误诊。本文旨在总结该病特征,以提高临床医生的认识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四川大学华西医院2008年11月-2010年11月确诊的7例PMZL-MALT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结果女性5例,男性2例;中位年龄62岁(37岁-74岁)。以咳嗽、咳痰为主要症状(6例);CT多表现为肺部实变影(6例),误诊为肺炎。纤维支气管镜是主要的侵入性检查方法(6例);7例患者肿瘤细胞免疫表型均为CD20和CD79a细胞膜弥漫强阳性表达,CD3、CD5、CyclinD1、CD10、Bcl-2和CD30不表达,Ki-67指数<10%;6例IgH基因重排分析可见克隆性条带。3例患者予以COP方案(环磷酰胺、长春新碱、泼尼松)化疗,其中1例加利妥昔单抗(R-COP);1例予以CHOP方案(环磷酰胺、阿霉素、长春新碱、泼尼松)化疗;1例因糖尿病血糖控制不佳予以CTX(环磷酰胺)化疗;2例拒绝化疗。随访至2010年12月2日,仅1例既往有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史且未化疗者在确诊12个月后因呼吸衰竭死亡,其余患者的病情控制可。结论 PMZL-MALT患者的临床表现无特异性,组织病理学检查是确诊的唯一手段,患者的预后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肿瘤 淋巴瘤 诊断 预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龙血竭对大鼠肺损伤间质过度修复及其TGFβ_1mRNA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9
17
作者 杨礼腾 刘欣 +4 位作者 程德云 方洵 穆茂 胡晓波 聂莉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2012年第4期896-898,I0008,共4页
目的:探讨龙血竭(LXJ)对博莱霉素肺损伤大鼠肺间质过度修复及其TGFβ1mRNA表达的调控作用。方法:60只健康SD大鼠,随机分为生理盐水组(NS)、博莱霉素肺损伤组(BLM)及龙血竭组(LXJ),每组20只,再分成两亚组,每亚组10只,通过博莱霉素一次性... 目的:探讨龙血竭(LXJ)对博莱霉素肺损伤大鼠肺间质过度修复及其TGFβ1mRNA表达的调控作用。方法:60只健康SD大鼠,随机分为生理盐水组(NS)、博莱霉素肺损伤组(BLM)及龙血竭组(LXJ),每组20只,再分成两亚组,每亚组10只,通过博莱霉素一次性气管内滴入复制肺损伤修复大鼠模型,并在肺损伤修复过程中予龙血竭灌胃干预,分别于14和28天取大鼠肺组织,运用组织芯片,进行HE、胶原纤维染色及免疫组化分别定量肺内炎性细胞数、胶原蛋白、I型胶原,用实时荧光定量RT-PCR技术定量转化生长因子beta(TGFβ1)mR-NA的表达。结果:龙血竭对两时相肺组织的炎症程度和胶原(IOD分别从0.5492±0.2105和0.9578±0.3756降至0.2749±0.1592和0.3181±0.1210)及28天的I型胶原过度沉积(IOD从0.9348±0.3774降至0.5045±0.2796)皆有明显抑制作用(P<0.05),对两时相TGFβ1mRNA表达(从0.0219±0.0110和0.0170±0.0157分别降至0.0083±0.0024和0.0062±0.0051)有明显下调的作用(P<0.05)。结论:龙血竭具有抑制炎症性肺损伤促进修复,并可通过抑制胶原尤其是I型胶原的过度沉积而调控肺损伤肺间质过度修复之作用,后者可能主要与下调肺组织TGFβ1mRNA的表达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损伤 TGFΒ1 胶原 龙血竭 大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成都市40岁以上居民肺癌危险因素现况调查 被引量:13
18
作者 陈勃江 李为民 +5 位作者 贾勇 郭娜 刘丹 唐娴 王琼 肖俐 《中国肺癌杂志》 CAS 2010年第11期1021-1026,共6页
背景与目的肺癌危险因素的定义尚不统一,也无一种对个体危险因素评估的公认方法。本课题组在前期研究中设计完成了《肺癌高危人群自查评分表》,并对量表的价值进行了检验。为了解成都市居民的肺癌危险因素现况,本课题组于2009年6月-2009... 背景与目的肺癌危险因素的定义尚不统一,也无一种对个体危险因素评估的公认方法。本课题组在前期研究中设计完成了《肺癌高危人群自查评分表》,并对量表的价值进行了检验。为了解成都市居民的肺癌危险因素现况,本课题组于2009年6月-2009年12月采用该量表对成都市部分居民进行问卷调查。方法分层随机抽样抽取成都市部分40岁以上常住居民,采用《肺癌高危人群自查评分表》对其进行问卷调查。结果按照评分标准,约21.34%居民为高危人群。总人群中男性吸烟率为48.58%,明显高于女性2.65%;5.39%的男性吸烟者在15岁之前开始吸烟;大部分个体平均每日吸烟量20支,吸烟持续时间20年-40年。11.34%的女性有被动吸烟,主要来源于丈夫。15.30%和5.86%的居民有油烟暴露或职业性矿物、石棉接触史;另0.77%-18.08%的个体有结缔组织疾病、肺结核、肺气肿等病史;4.91%的居民经常感到精神压抑;7.24%有肿瘤家族史。结论成都市40岁以上居民的肺癌危险因素状况尚不乐观,但大多是可控制的吸烟、油烟暴露等不良生活习惯。应加强烟草控制、环境改善等措施,以减少肺癌的发病风险,增进人民健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现况调查 吸烟 肺肿瘤 流行病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骨桥蛋白OPN和黏附分子CD44v6在肺癌中的表达 被引量:6
19
作者 杨艳娟 程德云 +1 位作者 李熙霞 方洵 《中国肺癌杂志》 CAS 2007年第2期98-101,共4页
背景与目的近年来关于细胞表面黏附分子(CD44)与肺癌关系的相关研究较多,而对骨桥蛋白(OPN)的研究还不太多。本研究旨在探讨OPN和CD44v6在肺癌中的表达水平及其相互关系。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对78例肺癌组织标本进行OPN和CD44v6检... 背景与目的近年来关于细胞表面黏附分子(CD44)与肺癌关系的相关研究较多,而对骨桥蛋白(OPN)的研究还不太多。本研究旨在探讨OPN和CD44v6在肺癌中的表达水平及其相互关系。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对78例肺癌组织标本进行OPN和CD44v6检测。结果65例非小细胞肺癌中OPN和CD44v6阳性表达率分别为58.46%、66.15%,13例小细胞肺癌中OPN和CD44v6表达均为阴性(P<0.01)。OPN和CD44v6阳性表达率与患者TNM分期有密切关系(P<0.01),而与细胞分化程度无明显关系(P>0.05)。OPN和CD44v6在肺癌中的表达呈正相关(r=0.255,P<0.05)。结论OPN和CD44v6的表达同肺癌病理类型和分期有密切关系,二者在肺癌转移中可能起协同作用,有望作为临床评估非小细胞肺癌进展及预测肿瘤转移潜能的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肿瘤 免疫组化 骨桥蛋白OPN 黏附分子CD44V6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肺栓塞患者的危险因素分析及护理对策 被引量:17
20
作者 曾奕华 吴小玲 +1 位作者 叶丽娟 肖旭珏 《解放军护理杂志》 2008年第8期43-45,共3页
目的探讨肺栓塞发生的危险因素,降低肺栓塞的发生率和病死率。方法对2004年1月至2007年6月收治的56例确诊为肺栓塞患者的危险因素进行分析,并针对高危人群采取预见性的护理措施。结果56例肺栓塞患者均存在不同的危险因素:创伤和手术(26.... 目的探讨肺栓塞发生的危险因素,降低肺栓塞的发生率和病死率。方法对2004年1月至2007年6月收治的56例确诊为肺栓塞患者的危险因素进行分析,并针对高危人群采取预见性的护理措施。结果56例肺栓塞患者均存在不同的危险因素:创伤和手术(26.8%),心肺疾患(21.4%),心肺疾患伴高龄(19.6%),深静脉血栓(deep venous thrombosis,DVT)(14.3%),长期吸烟伴肿瘤(5.4%),创伤和手术伴DVT(5.4%),心肺疾患伴DVT(3.6%),妊娠及分娩(3.6%)。56例患者中死亡2例(3.6%),愈后良好(经过早期的治疗、护理,使呼吸困难、胸痛等临床症状明显减轻或消失,动脉血氧分压上升>75%,CT或ECT显像肺动脉段血栓或缺损肺段减少>75%)45例(80.4%)。结论认识肺栓塞的各种危险因素,加强对高危患者的早期干预,可有效预防肺栓塞的发生,也可赢得救治的有利时机,降低病死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栓塞 危险因素 高危人群 护理对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