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甲磺酸帕珠沙星与左氧氟沙星治疗急性呼吸道和泌尿道感染随机对照多中心临床研究 被引量:9
1
作者 郑莉 徐楠 +4 位作者 蔡永宁 冯萍 刘跃建 王伟 韩雪芳 《中国抗生素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182-187,共6页
目的评价国产甲磺酸帕珠沙星注射液治疗急性呼吸道和泌尿道感染的临床疗效与安全性。方法采用随机对照试验设计,以左氧氟沙星注射液为阳性对照药,甲磺酸帕珠沙星组500mg,左氧氟沙星组300mg,为Q12h静脉滴注一次,qid,疗程均为7~10d,病情... 目的评价国产甲磺酸帕珠沙星注射液治疗急性呼吸道和泌尿道感染的临床疗效与安全性。方法采用随机对照试验设计,以左氧氟沙星注射液为阳性对照药,甲磺酸帕珠沙星组500mg,左氧氟沙星组300mg,为Q12h静脉滴注一次,qid,疗程均为7~10d,病情偏重者疗程可延长至14d。结果本研究共纳入240例,其中甲磺酸帕珠沙星组和左氧氟沙星组分别为127例和113例。结果显示,甲磺酸帕珠沙星氯化钠注射液与盐酸左氧氟沙星注射液的临床痊愈率分别为68.60%与66.67%(PPS分析集);临床有效率分别为96.69%与95.37%(PPS分析集)。对呼吸道感染和泌尿道感染均有良好的疗效,两组比较无统计学差异,表明两药疗效相当。两组的细菌阴转率分别为93.42%与89.66%,细菌清除率分别93.42%与89.83%,两组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安全性评价结果显示,两组的临床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14.96%与14.16%,均以局部刺激及消化道反应为主,但大多轻微,勿需特殊处理。结论甲磺酸帕珠沙星氯化钠注射液治疗急性呼吸道和泌尿道细菌性感染疗效确切,不良反应少,安全性较好,是一安全有效的抗菌药物,适于中、重度细菌感染及不能口服给药患者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磺酸帕珠沙星 左氧氟沙星 急性呼吸道和泌尿道细菌感染 多中心临床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加替沙星注射液治疗急性下呼吸道感染的多中心双盲随机对照临床研究 被引量:2
2
作者 苗佳 梁德荣 +9 位作者 文崇林 杨斌 江南 林建梅 郑莉 蔡永宁 沈奇 王霞 徐楠 罗柱 《中国抗生素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4期244-249,共6页
目的 评价国产加替沙星注射液治疗急性下呼吸道感染的临床疗效与安全性。方法 采用多中心、双盲、随机对照试验设计 ,以左氧氟沙星注射液为对照药 ,两组均为 2 0 0 mg静脉滴注 ,Q12 h,疗程 7~ 10 d。结果 本研究共纳入 16 2例 ,加... 目的 评价国产加替沙星注射液治疗急性下呼吸道感染的临床疗效与安全性。方法 采用多中心、双盲、随机对照试验设计 ,以左氧氟沙星注射液为对照药 ,两组均为 2 0 0 mg静脉滴注 ,Q12 h,疗程 7~ 10 d。结果 本研究共纳入 16 2例 ,加替沙星组和左氧氟沙星组分别为 82例和 80例 ,其中加替沙星组进行 ITT分析 80例 ,PP分析 70例 ,左氧氟沙星组进行 ITT分析 75例 ,PP分析 6 6例。疗程结束时加替沙星组与左氧氟沙星组的总痊愈率和有效率分别为 4 8.5 7%与 37.88%和 81.4 3%与 72 .73% ,两组细菌清除率分别为98.36 %和 98.2 8% ;治疗结束后 7d随访 ,两组的总痊愈率和有效率分别为 6 6 .6 4 %与 6 0 .6 0 %和 86 .92 %与89.39%。以上结果两组间比较及疗程结束时与结束后 7d比较 ,均无统计学差异。加替沙星组和左氧氟沙星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 2 2 .5 0 %和 2 5 .33% ,均主要表现为轻度恶心、呕吐、头晕、失眠、局部刺激及肝功转氨酶增高等。结论 国产加替沙星注射液治疗急性下呼吸道感染疗效确切 ,安全性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加替沙星 左氧氟沙星 急性下呼吸道感染 双盲随机对照 多中心临床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金黄色葡萄球菌医院感染的临床调查及其耐药性 被引量:4
3
作者 张勇扬 梁德荣 徐楠 《中国抗感染化疗杂志》 CAS 2002年第4期241-242,共2页
关键词 金黄色葡萄球菌 医院感染 临床 调查 耐药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注射用头孢呋辛钠/舒巴坦钠Ⅰ期临床耐受性试验研究 被引量:1
4
作者 王宪刚 徐楠 +3 位作者 郑莉 文才 王颖 陈娟 《中国抗生素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1期699-702,共4页
目的评价健康受试者单次及连续静滴注射用头孢呋辛钠舒巴坦钠的安全性和耐受性。方法根据新药临床试验指导原则设计试验,66例健康受试者分别单次静滴0.75g、1.5g、3.0g、4.5g、6.0g、7.5g、9.0g或连续静滴7.5g、9.0g注射用头孢呋辛钠舒... 目的评价健康受试者单次及连续静滴注射用头孢呋辛钠舒巴坦钠的安全性和耐受性。方法根据新药临床试验指导原则设计试验,66例健康受试者分别单次静滴0.75g、1.5g、3.0g、4.5g、6.0g、7.5g、9.0g或连续静滴7.5g、9.0g注射用头孢呋辛钠舒巴坦钠,用药后对受试者进行临床观察,实验室检查及心电图检查。结果66名受试者全部完成了研究,在连续给药9.0g剂量组:1例受试者出现静脉刺激症状,输液结束后缓解;1受试者例出现轻度腹泻,伴有白细胞计数轻度降低,停药3日后复查回复正常,均无特殊处理,自行好转。其余受试者未出现不良事件。结论单次及连续应用注射用头孢呋辛钠舒巴坦钠安全性,耐受性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头孢呋辛钠 舒巴坦钠 安全性 耐受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内科、外科、重症监护病房患者鲍氏不动杆菌耐药性分析和同源性研究 被引量:4
5
作者 马越 苗佳 +3 位作者 王霞 李景云 胡昌勤 金少鸿 《中国抗生素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7期407-411,共5页
目的 调查鲍氏不动杆菌临床分离株的耐药性 ,并通过对鲍氏不动杆菌耐药表型的聚类分析 ,探讨临床分离株的同源性。方法 鲍氏不动杆菌药物敏感性分析采用纸片扩散法 (K B法 ) ,用WHONET5软件分析结果 ;聚类分析使用SPSS10 0统计学分... 目的 调查鲍氏不动杆菌临床分离株的耐药性 ,并通过对鲍氏不动杆菌耐药表型的聚类分析 ,探讨临床分离株的同源性。方法 鲍氏不动杆菌药物敏感性分析采用纸片扩散法 (K B法 ) ,用WHONET5软件分析结果 ;聚类分析使用SPSS10 0统计学分析软件进行 ;耐药率的显著性检验用 χ2 检验。结果 四川大学华西医院 82株鲍氏不动杆菌临床分离株的主要标本来源为痰 ,占 91 5 % ;从内科、外科和重症监护病房患者分离的菌株分别为 3 7株、15株和 2 4株 ,分别占 45 1%、18 3 %和 2 9 3 %。 82株鲍氏不动杆菌对亚胺培南、环丙沙星、头孢他啶和阿米卡星的耐药率分别为 12 5 %、3 7 8%、40 7%和 42 0 %。重症监护病房和外科分离的菌株对头孢噻肟、阿米卡星、庆大霉素、氨曲南和磺胺甲口恶唑 /甲氧苄啶的耐药率明显高于从内科分离的菌株(P <0 0 5 )。聚类分析表明 ,内科分离的菌株 762 3 3 2和 7693 17、5 4744和 2 80 81、3 0 0 73和 3 0 2 0 0 ,重症监护病房的 18681、7872 3 2、73 1161和 785 0 10、781971和 7860 90、785 2 46和 770 0 10、786110和 764 616和外科病房的 766969和 783 14 1,为分离于相同或相邻病房且间隔时间较短的同源菌株 ,其中多数为多重耐药株。结论 重症监护病房和外科分离的菌株对头孢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鲍氏不动杆菌 K-B纸片扩散法 聚类分析 同源性 耐药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加替沙星注射液治疗急性细菌性感染的多中心双盲随机对照研究 被引量:5
6
作者 苗佳 梁德荣 +7 位作者 郑莉 沈奇 蔡永宁 王霞 文崇林 杨斌 江南 林建梅 《中国抗感染化疗杂志》 CAS 2004年第1期6-10,共5页
目的:评价国产加替沙星注射液治疗中、重度急性细菌性感染的临床疗效与安全性。方法:采用多中心、双盲、随机对照试验设计,以左氧氟沙星注射液为对照药,两组的用量、用法及疗程均为200 mg静脉滴注,每12小时1次,疗程7~10d。结果:本研究... 目的:评价国产加替沙星注射液治疗中、重度急性细菌性感染的临床疗效与安全性。方法:采用多中心、双盲、随机对照试验设计,以左氧氟沙星注射液为对照药,两组的用量、用法及疗程均为200 mg静脉滴注,每12小时1次,疗程7~10d。结果:本研究共纳入255例,加替沙星组和左氧氟沙星组分别为126例和129例,其中加替沙星组进行ITT分析123例,PP分析112例,左氧氟沙星组进行ITT分析120例,PP分析107例。疗程结束时加替沙星组与左氧氟沙星组的总痊愈率和有效率分别为56.25%与55.14%和86.61%与82.24%,两组细菌清除率分别为94.85%和97.75%;治疗结束后7d随访,两组的总痊愈率和有效率分别为67.57%与69.23%和87.39%与90.38%,两组细菌清除率分别为94.79%和97.70%。以上结果两组间比较及疗程结束时与结束后7d比较,差异均无显著性。加替沙星组和左氧氟沙星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17.89%和19.17%,均主要表现为轻度恶心、呕吐、头晕、失眠、局部刺激及转氨酶增高等。结论:国产加替沙星注射液治疗中、重度急性细菌性感染疗效确切,安全性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加替沙星 左氧氟沙星 急性细菌性感染 双盲随机对照 多中心临床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硫酸依替米星治疗75例急性细菌性感染 被引量:2
7
作者 梁德荣 张慧琳 +2 位作者 穆国尧 汪冰 朱淑媛 《中国抗感染化疗杂志》 CAS 2001年第4期213-217,共5页
目的:评价硫酸依替米星注射液治疗急性细菌性感染的临床疗效与安全性.方法:以进口硫酸奈替米星注射液为对照药进行随机对照临床试验,共治疗住院患者95例,其中随机对照组42例(试验组22例、对照组20例)、开放组53例.硫酸依替米星与奈替米... 目的:评价硫酸依替米星注射液治疗急性细菌性感染的临床疗效与安全性.方法:以进口硫酸奈替米星注射液为对照药进行随机对照临床试验,共治疗住院患者95例,其中随机对照组42例(试验组22例、对照组20例)、开放组53例.硫酸依替米星与奈替米星均为每次100 mg,q 12 h静脉滴注,疗程7~10 d.结果:试验组、对照组和开放组的痊愈率与有效率分别为68.18 %与90.91 %、65.00 %与90.00 %和66.04 %与84.91 %.细菌清除率试验组为95.45 %、对照组为100.00 %、开放组为92.59 %.不良反应发生率3组分别为9.10 %、5.0 %和7.55 %.试验组和对照组以上各项指标比较差异均无显著性(P>0.05).结论:国产硫酸依替米星注射液治疗急性细菌性感染疗效确切、使用安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硫酸依替米星 药物治疗 急性细菌性感染 安全性 奈替米星 静脉滴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芦氟沙星与氧氟沙星随机对照治疗细菌性感染126例
8
作者 赵彩芸 李家泰 +5 位作者 郝凤兰 张慧琳 梁德荣 穆国尧 吕晓菊 徐楠 《中国抗感染化疗杂志》 CAS 2002年第4期207-210,共4页
目的 :评价芦氟沙星治疗细菌性感染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 :随机对照芦氟沙星和氧氟沙星治疗细菌性感染 12 6例 ,其中呼吸道感染 6 4例 ,泌尿道感染 6 2例。剂量用法 :芦氟沙星口服 ,第 1日用量 4 0 0mg每日 1次 ,第 2日至疗程结束用量... 目的 :评价芦氟沙星治疗细菌性感染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 :随机对照芦氟沙星和氧氟沙星治疗细菌性感染 12 6例 ,其中呼吸道感染 6 4例 ,泌尿道感染 6 2例。剂量用法 :芦氟沙星口服 ,第 1日用量 4 0 0mg每日 1次 ,第 2日至疗程结束用量 2 0 0mg每日 1次 ;氧氟沙星 ,2 0 0~ 30 0mg每日 2次。疗程为 5~ 14d。 结果 :芦氟沙星与氧氟沙星临床疗效评价病例数分别为 6 5例和 6 1例 ,两药临床有效率分别为 92 .3% 93.4 % ,细菌阳性率分别为 87.7%和 83.6 % ,细菌清除率分别为91.2 %和 94 .1% ,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 7.7%和 8.2 %。以上结果经统计学处理差异均无显著性 (P >0 .0 5 )。结论 :研究表明芦氟沙星治疗细菌性感染有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芦氟沙星 氧氟沙星 随机对照 治疗 细菌性感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福莫特罗对离体培养大鼠心肌组织损伤及合用布地奈德对其影响的探讨 被引量:1
9
作者 刘芬 刘春涛 《细胞与分子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245-248,共4页
目的:观察福莫特罗(FORM)对离体培养SD大鼠心肌组织的损伤作用及合用布地奈德(BUD)的影响,初步探讨FORM致心肌损伤的机制。方法:以0μmol/L、0.01μmol/L、0.05μmol/L、0.1μmol/L、0.5μmol/L、1μmol/L、5μmol/L FORM单独及联合10μ... 目的:观察福莫特罗(FORM)对离体培养SD大鼠心肌组织的损伤作用及合用布地奈德(BUD)的影响,初步探讨FORM致心肌损伤的机制。方法:以0μmol/L、0.01μmol/L、0.05μmol/L、0.1μmol/L、0.5μmol/L、1μmol/L、5μmol/L FORM单独及联合10μmol/L的BUD作用于成年SD大鼠离体心脏组织,并培养72 h。ELISA检测组织培养上清液中肌钙蛋白I(cTnI)和心型脂肪酸结合蛋白(H-FABP)含量,RT-PCR检测心脏组织糖原合成酶激酶-3β(GSK-3β),Western blot检测肌浆网钙泵(SERCA2)、GSK-3β蛋白表达水平。结果:(1)组织培养上清液中,cTnI、H-FABP蛋白随着FORM浓度的升高而增加,除外高浓度的两组,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单独应用相应浓度的FORM比较,联用BUD后cTnI、H-FABP蛋白浓度降低(P<0.05)。(2)随着FORM浓度的升高,SERCA2蛋白表达降低(P<0.05),GSK-3β蛋白表达增高(P<0.05),但GSK-3βmRNA表达无统计学差异。结论:(1)FORM可致心肌损伤,且呈浓度依赖性,联合应用BUD对FORM所致的心肌损伤有保护作用。(2)FORM导致心肌组织损伤的机制与GSK-3β介导的SERCA2蛋白表达量降低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福莫特罗 布地奈德 心肌损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