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乳腺黏液癌前体病变及预后相关临床病理特征分析
1
作者 冯孟钠 张渝 +6 位作者 高乐怡 申梦佳 李凤玲 魏兵 步宏 张璋 杨李波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1142-1147,1153,共7页
目的探讨乳腺黏液癌(mucinous carcinoma,MC)的前体病变、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为MC的诊断和治疗提供理论依据。方法收集乳腺MC手术切除标本303例,包括单纯型黏液癌(pure mucinous carcinoma,PMC)193例和混合型黏液癌(mixed mucinous car... 目的探讨乳腺黏液癌(mucinous carcinoma,MC)的前体病变、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为MC的诊断和治疗提供理论依据。方法收集乳腺MC手术切除标本303例,包括单纯型黏液癌(pure mucinous carcinoma,PMC)193例和混合型黏液癌(mixed mucinous carcinoma,MMC)110例,其中PMC包括A型(少细胞型)163例和B型(富于细胞型)30例。采用HE、免疫组化染色观察MC与癌旁乳腺的组织学特征,分析MC前体病变及与预后相关的临床病理特征。结果MC中位年龄50岁,中位肿瘤最大径2.5 cm。与PMC相比,MMC中淋巴结累及、Ⅲ~Ⅳ期和Ki67>20%的肿瘤更多(P<0.05)。A、B型PMC的肿瘤大小、淋巴结累及和临床分期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前体病变为黏液囊肿样病变(mucocoele-like lesions,MLL)的55例MC(A型PMC 49例,MMC 6例)均为组织学1~2级,其中大多数病例(54/55,98.2%)为T1~T2,在6例MMC中MC成分占比均≥50%。前体病变为导管原位癌(ductal carcinoma in situ,DCIS)的MC有119例,其中28.6%(34/119)有淋巴结累及,16.8%(20/119)为高增殖活性(Ki67>20%)。16例MC的前体病变为原位实性乳头状癌(solid papillary carcinoma,SPC),其中B型PMC 7例,MMC 9例,中位年龄67岁,随访期间患者均无复发或转移。303例MC的无瘤生存率(disease-free survival,DFS)为93.5%,总生存率(overall survival,OS)为98.6%。PMC预后优于MMC(DFS:95.2%vs 90.6%;OS:99.5%vs 97.2%),A、B型PMC之间的DFS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发生淋巴结累及和临床分期为Ⅲ~Ⅳ期的患者预后较差(P<0.05)。结论乳腺MC是一类异质性恶性肿瘤,具有特定前体病变的MC有不同的演进途径。前体病变为MLL和SPC的MC患者预后较好,与高级别DCIS相关的MC更具侵袭性,淋巴结累及、临床分期高和患病年龄小与预后不良相关,关注前体病变和高危临床病理特征有助于为这类患者提供更有效的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肿瘤 黏液癌 前体病变 预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多元表征级联的伪数字病理图像生成方法
2
作者 张立志 彭博 +2 位作者 李艳 曹师瑜 叶丰 《计算机工程与设计》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1780-1787,共8页
针对生成对抗网络生成的图像普遍存在质量差异问题,提出一种基于多元表征层级级联(MRHC)的伪数字病理图像生成方法。利用循环生成对抗网络(CycleGAN)生成伪病理图像,级联图像能量值、特征熵值和类特征空间距离表征完成图像筛选,通过专... 针对生成对抗网络生成的图像普遍存在质量差异问题,提出一种基于多元表征层级级联(MRHC)的伪数字病理图像生成方法。利用循环生成对抗网络(CycleGAN)生成伪病理图像,级联图像能量值、特征熵值和类特征空间距离表征完成图像筛选,通过专家评估和细胞核分割量化指标评估完成其有效性验证。实验结果表明,较原生CycleGAN,基于该方法的扩增样本集训练的分割模型分别在MPA、DSC、MioU、Precision和Recall上平均提高了4.4%、4.4%、2.8%、3.7%、0.9%。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病理图像 数据增强 生成对抗网络 图像表征 图像生成 图像质量评价 细胞核分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运用病理切片技术制作脱细胞支架的简易方法
3
作者 陈菲 李丽 包春娟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216-218,共3页
细胞外基质(extracellular matrix,ECM)是一种由细胞分泌到胞外间质构成3D复杂网架结构的大分子物质,主要作用是支持和连接组织的结构及调节细胞的生理活动,其主要成分聚糖和纤连蛋白构成结构支架[1]。组织经过复杂的脱细胞过程可获得... 细胞外基质(extracellular matrix,ECM)是一种由细胞分泌到胞外间质构成3D复杂网架结构的大分子物质,主要作用是支持和连接组织的结构及调节细胞的生理活动,其主要成分聚糖和纤连蛋白构成结构支架[1]。组织经过复杂的脱细胞过程可获得天然的ECM支架,常用于组织工程学与再生医学的器官重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肝组织 细胞外基质 冷冻切片 石蜡切片 染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肿瘤类器官个体化药物敏感性检测是病理科发展新契机
4
作者 包骥 张红英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794-796,801,共4页
肿瘤类器官是将患者来源的新鲜肿瘤组织经体外三维(3D)细胞培养系统建立的、与患者肿瘤特征高度相似的一种立体模型^([1]),能高度模拟人体内肿瘤组织的结构和功能,并展现细胞与细胞以及细胞与基质之间的相互作用。
关键词 肿瘤类器官 患者来源 药物敏感性检测 病理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NMRAL1促进甲状腺癌细胞的增殖和迁移
5
作者 谢依婷 龙芯仪 +3 位作者 曹师瑜 肖林 马腾云 叶丰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4-22,共9页
目的 探讨DNA跨损伤修复基因NMRAL1(NmrA like redox sensor 1)在甲状腺乳头状癌(papillary thyroid carcinoma, PTC)发展中的作用。方法 分析NMRAL1基因在多癌种中的表达及其与甲状腺癌患者生存期的关系;通过免疫组化法分析PTC中NMRAL... 目的 探讨DNA跨损伤修复基因NMRAL1(NmrA like redox sensor 1)在甲状腺乳头状癌(papillary thyroid carcinoma, PTC)发展中的作用。方法 分析NMRAL1基因在多癌种中的表达及其与甲状腺癌患者生存期的关系;通过免疫组化法分析PTC中NMRAL1的表达模式,并进行临床病理特征分析;构建过表达NMRAL1的TPC-1、Nthy-ori 3-1稳定转染细胞株;利用CCK-8实验、克隆形成实验、Transwell迁移实验和划痕实验检测NMRAL1过表达对TPC-1和Nthy-ori 3-1细胞增殖、迁移和侵袭能力的影响;采用RT-qPCR、Western blot实验探究NMRAL1对DNA修复相关基因的调控作用。结果 在TCGA×GTEx数据集中,相较正常组织,NMRAL1在26种癌症组织中均高表达;甲状腺癌中NMRAL1高表达患者生存期显著低于低表达患者(P<0.05);在30例PTC样本的免疫组化验证中:NMRAL1在PTC组织中的阳性率为73.33%,其在癌旁正常甲状腺组织中不表达。在染色强度评分上,PTC组织与癌旁正常甲状腺组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0 1);NMRAL1高表达与肿瘤大小(P=0.027 4)及淋巴结转移(P=0.044 1)均相关。体外功能实验中,过表达NMRAL1细胞系的细胞增殖能力和迁移侵袭能力明显增强(P<0.05);与DNA损伤修复相关基因的mRNA、蛋白表达水平上调(P<0.001)。结论 NMRAL1能促进甲状腺癌细胞的增殖和迁移,初步结果提示该功能可通过提高DNA损伤修复能力,进而提高损伤细胞存活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状腺肿瘤 NMRAL1 增殖 迁移 DNA跨损伤合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用于去除病理切片中水珠的方法
6
作者 武振汝 陈梦琳 +2 位作者 李丽 石毓君 步宏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236-237,共2页
近年随着我国医学科研水平的提高,病理技术在科学研究中越来越受到重视,由于科研病理样本来源及染色复杂,往往不能像病理科一样完全使用全自动染色机染色,多采用手工染色。病理切片制作过程中往往会出现脱水液更换不及时,或封片剂开封... 近年随着我国医学科研水平的提高,病理技术在科学研究中越来越受到重视,由于科研病理样本来源及染色复杂,往往不能像病理科一样完全使用全自动染色机染色,多采用手工染色。病理切片制作过程中往往会出现脱水液更换不及时,或封片剂开封后保存不当,造成脱水不足,或封片剂过干,使封片剂不能完全覆盖组织而造成盖玻片与组织之间出现细小间隙影响折射率,产生类似"水珠"一样的间隙,严重影响阅片和采图,成为不合格的病理切片。日常工作中此类情况往往成批出现,如重新制片将造成时间和试剂的严重浪费。本实验室通过多次实践摸索,取得较好效果,现报道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病理切片 脱水封片 解决对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全国高等院校医学人文教育现状与对策研究 被引量:46
7
作者 王晨 龙艺 +7 位作者 胡安霞 王军 步宏 贾成祥 严金海 肖明朝 张瑞宏 段志光 《医学与哲学》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61-66,共6页
为全面了解全国高等院校医学人文教育现状,采取问卷调查的方式对来自全国48所高等院校的18326名在校学生进行调查。调查得出学生对本校医学人文课程设置、自身学习效果和校园医学人文氛围整体状况较为满意。但也存在课程内容不全面、教... 为全面了解全国高等院校医学人文教育现状,采取问卷调查的方式对来自全国48所高等院校的18326名在校学生进行调查。调查得出学生对本校医学人文课程设置、自身学习效果和校园医学人文氛围整体状况较为满意。但也存在课程内容不全面、教学方法单一、缺少实践教学平台等问题。由此得出结论:高等院校医学人文教育的任务需要明确,医学人文课程体系需要完善,医学人文课程教学方式需要优化,医学人文教育评价需要多元化,医学人文教师队伍需要强化,医学人文教育平台需要巩固拓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等院校 医学人文教育 课程建设 师资队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可信病理人工智能:从理论到实践 被引量:1
8
作者 周燕燕 邓杨 +1 位作者 包骥 步宏 《协和医学杂志》 CSCD 2022年第4期525-529,共5页
人工智能正在融入病理学研究的各个领域,但在临床实践中却遇到了诸多挑战,包括因医疗数据隐私保护而形成“数据孤岛”,不利于人工智能模型的训练;现有人工智能模型缺乏可解释性,导致使用者无法理解而难以形成人机互动;人工智能模型对多... 人工智能正在融入病理学研究的各个领域,但在临床实践中却遇到了诸多挑战,包括因医疗数据隐私保护而形成“数据孤岛”,不利于人工智能模型的训练;现有人工智能模型缺乏可解释性,导致使用者无法理解而难以形成人机互动;人工智能模型对多模态数据利用不足,致使其预测效能难以进一步提升等。为解决上述难题,我们建议在现有病理人工智能研究中引入可信人工智能技术:(1)数据安全共享,在坚持数据保护的基础上打破数据孤岛,使用联邦学习的方法、仅调用数据训练的结果而不上传数据本身,在不影响数据安全的情况下大大增加可用于训练的数据量;(2)赋予人工智能可解释性,使用图神经网络技术模拟病理医生学习病理诊断的过程,使得模型本身具有可解释性;(3)多模态信息融合,使用知识图谱技术对更为多样和全面的数据来源进行整合并深入挖掘分析,获得更准确的模型。相信通过此三方面的工作,可信病理人工智能技术可使病理人工智能达到可控可靠和明确责任,从而促进病理人工智能的发展和临床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可信人工智能 病理 数据安全共享 可解释性 多模态信息融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围绕FFPE样本特性的DNA纯化纳米磁珠优化
9
作者 肖林 吕晓芳 +4 位作者 曹师瑜 江丹 孙林雍 李坤 叶丰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725-730,共6页
目的 探讨围绕福尔马林固定石蜡包埋(formalin fixed paraffin embedded, FFPE)样本特性获取更高质量/得率的纳米磁珠核酸提取方案,改进分子病理技术。方法 合成4大类15个小类的备选磁珠,以FFPE样本为中心,筛选高质量/得率磁珠。模拟常... 目的 探讨围绕福尔马林固定石蜡包埋(formalin fixed paraffin embedded, FFPE)样本特性获取更高质量/得率的纳米磁珠核酸提取方案,改进分子病理技术。方法 合成4大类15个小类的备选磁珠,以FFPE样本为中心,筛选高质量/得率磁珠。模拟常规组织、粗针穿刺(肝脏)、纤维支气管镜样本(肺),装管相同张数连片。采用筛选的最佳磁珠与市场出售的常见磁珠试剂提取核酸,横向对比纯化总量、片段大小等质量参数。应用PCR和Sanger验证核酸的下游应用。结果 以FFPE样本DNA为中心筛选自制纳米磁珠,获得最佳性能纳米磁珠总回收率为58.5%±1.58%,5种市售商品化磁珠和3种国产磁珠总回收率为18.68%~40.71%。相同组织量(连片)提取的DNA总量,在模拟常规组织、粗针穿刺和纤维支气管镜样本核酸得率比市售试剂盒提高39.49%~181.72%(P<0.05)。模拟纤维支气管镜样本1张(4μm)总量可达100 ng以上、5张总量可达400 ng以上。结论 以FFPE样本DNA为中心筛选的DNA纯化纳米磁珠,与商品化磁珠相比有较大提升,为临床分子病理检测的质量保证、自动化检测和项目拓展提供空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石蜡包埋组织 DNA提取 纳米磁珠 PCR Sanger
在线阅读 下载PDF
TRAP染色与免疫组化套染技术在骨组织损伤修复染色中的应用 被引量:4
10
作者 李丽 陈菲 +2 位作者 包春娟 周琪琪 包骥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622-623,共2页
抗酒石酸酸性磷酸酶(tartrate-resistant acid phosphase,TRAP)是破骨细胞的特异性标志酶,TRAP染色显示破骨细胞胞质中TRAP的活性,是破骨细胞的特异性染色[1]。本文首次采用TRAP染色与免疫组化套染技术,帮助研究者实现在同一张脱钙骨组... 抗酒石酸酸性磷酸酶(tartrate-resistant acid phosphase,TRAP)是破骨细胞的特异性标志酶,TRAP染色显示破骨细胞胞质中TRAP的活性,是破骨细胞的特异性染色[1]。本文首次采用TRAP染色与免疫组化套染技术,帮助研究者实现在同一张脱钙骨组织石蜡切片上观察破骨细胞与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共表达情况,该套染技术在国内外尚未见报道。脱钙骨组织制片比软组织制片过程繁琐且易出现脱片、染色背景深等问题,作者经反复摸索优化实验步骤,现将该套染技术介绍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RAP染色 VEGF 破骨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肠类器官样本快速石蜡块的制作方法 被引量:3
11
作者 李丽 陈菲 +2 位作者 包春娟 周琪琪 陈红英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9期1131-1133,共3页
类器官于2009年由Sato等[1]首次报道,其能较好地模拟体内细胞三维生长的生理条件,目前已广泛应用于疾病的研究并成为最具前景的实验技术。肠道病理的药理学、毒理学或微生物研究中常采用人或小鼠肠道组织进行肠类器官培养[2]。肠类器官... 类器官于2009年由Sato等[1]首次报道,其能较好地模拟体内细胞三维生长的生理条件,目前已广泛应用于疾病的研究并成为最具前景的实验技术。肠道病理的药理学、毒理学或微生物研究中常采用人或小鼠肠道组织进行肠类器官培养[2]。肠类器官培养成为研究和治疗肠道疾病可行的方法[3],也是一种全新的消化道疾病体外研究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肠类器官 石蜡包埋 HE染色 免疫荧光双重染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介绍一种改良的Von Kossa钙盐染色法 被引量:3
12
作者 李丽 陈菲 +2 位作者 包春娟 周琪琪 包骥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234-235,共2页
在牙齿及骨骼外出现的钙沉积均为病理性钙盐沉积。草酸钙结晶性肾损伤的发病机制及其治疗靶点的基础研究中,实验大鼠肾组织内沉积的草酸钙结晶在HE染色中不易观察,借助Von Kossa钙盐染色法对实验动物行钙盐特殊染色,以便半定量统计各肾... 在牙齿及骨骼外出现的钙沉积均为病理性钙盐沉积。草酸钙结晶性肾损伤的发病机制及其治疗靶点的基础研究中,实验大鼠肾组织内沉积的草酸钙结晶在HE染色中不易观察,借助Von Kossa钙盐染色法对实验动物行钙盐特殊染色,以便半定量统计各肾脏组织内草酸钙结晶的量。Von Kossa钙盐染色法是一种金属置换法,硝酸银溶液作用于含有不溶性钙盐的切片时,钙被银置换,银盐在光的作用下被还原为黑色金属银,钙盐沉积处染色为黑色。Von Kossa钙盐染色法中最关键的硝酸银溶液染色步骤需要阳光照射,传统方法是将其置于阳光下或60 W灯泡前,放置1 h或更长时间,整个染色步骤耗时长且不容易控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Von Kossa钙盐染色法 紫外光固化灯 HE染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介绍一种新型普鲁士蓝与油红O套染的技术方法 被引量:3
13
作者 陈菲 李丽 包春娟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249-250,共2页
铁死亡是一种与传统细胞凋亡、坏死、自噬不同的新型细胞程序性死亡,其主要机制是在铁离子或酯氧合酶的作用下,催化细胞的多不饱和脂肪酸发生脂质过氧化,产生大量的活性氧,从而诱导细胞死亡[1]。其中铁胞内转运与铁蛋白自噬释放铁离子... 铁死亡是一种与传统细胞凋亡、坏死、自噬不同的新型细胞程序性死亡,其主要机制是在铁离子或酯氧合酶的作用下,催化细胞的多不饱和脂肪酸发生脂质过氧化,产生大量的活性氧,从而诱导细胞死亡[1]。其中铁胞内转运与铁蛋白自噬释放铁离子、不饱和脂肪酸聚合和氧化均需利用病理技术手段来鉴定。因此,涉及普鲁士蓝与油红O染色两类特殊染色技术,常规方法是用连续2张组织切片分别染色、观察结果,弊端是无法在1张切片上直观展示两者的相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组织 铁死亡 冷冻切片 普鲁士蓝 油红O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计算机辅助显微镜与常规显微镜下评估浸润性乳腺癌HER-2表达水平的一致性 被引量:2
14
作者 杨李波 陈杰 +2 位作者 周燕燕 赵林 步宏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561-564,共4页
目的探讨浸润性乳腺癌HER-2免疫组化染色切片在镜下判读和计算机辅助镜下判读的一致性。方法收集100例手术切除的浸润性乳腺癌HER-2免疫组化切片,分别在镜下和计算机辅助镜下对染色情况进行判读,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三位医师在镜下独... 目的探讨浸润性乳腺癌HER-2免疫组化染色切片在镜下判读和计算机辅助镜下判读的一致性。方法收集100例手术切除的浸润性乳腺癌HER-2免疫组化切片,分别在镜下和计算机辅助镜下对染色情况进行判读,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三位医师在镜下独立判读HER-2的表达,总体一致性Fleiss Kappa值为0.759(P<0.001)。计算机辅助镜下判读与镜下独立判读的结果相比,总体一致性Cohen Kappa值为0.834(P<0.001)。其中,HER-2(1+)、(3+)的符合率较高,分别为91.7%(22/24)和96.9%(31/32)。结论镜下和计算机辅助镜下对HER-2免疫组化判读的结果一致性较高;计算机辅助镜下判读有助于医师更精确判断微弱染色以及强染色的病例,提示其具有应用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肿瘤 HER-2 免疫组织化学 计算机辅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计算机定量辅助在乳腺癌ER、PR表达判读一致性中的应用 被引量:2
15
作者 申梦佳 陈杰 +3 位作者 卢训西 石乐飞 向旭辉 步宏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551-555,共5页
目的比较计算机定量辅助判读ER、PR阳性率和染色强度与人工判读的一致性。方法收集100例乳腺浸润性导管癌标本,先由三位病理医师对100例乳腺浸润性导管癌中ER、PR阳性率和染色强度进行判读;再由三位诊断水平相近的病理医师应用计算机定... 目的比较计算机定量辅助判读ER、PR阳性率和染色强度与人工判读的一致性。方法收集100例乳腺浸润性导管癌标本,先由三位病理医师对100例乳腺浸润性导管癌中ER、PR阳性率和染色强度进行判读;再由三位诊断水平相近的病理医师应用计算机定量辅助显微镜进行判读,分别计算两组阳性率的组内相关系数(intraclass correlation coefficient,ICC)和染色强度的Fleiss Kappa值。结果三位病理医师采用人工判读ER、PR阳性率的ICC为0.943(95%CI:0.920~0.960)、0.946(95%CI:0.930~0.960)(P<0.01);ER、PR染色强度的Kappa值为0.592(95%CI:0.519~0.665)、0.482(95%CI:0.411~0.552)(P<0.01)。另三位病理医师采用计算机定量辅助判读ER、PR阳性率的ICC为0.980(95%CI:0.970~0.990)、0.977(95%CI:0.970~0.980)(P<0.01);ER、PR染色强度的Kappa值为0.692(95%CI:0.622~0.762)、0.712(95%CI:0.641~0.782)(P<0.01)。结论计算机定量辅助可以提高ER、PR阳性率和染色强度判读的一致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肿瘤 雌激素受体 孕激素受体 计算机定量辅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计算机定量辅助在提高乳腺导管原位癌分级一致性的应用价值
16
作者 雷传芬 陈杰 +4 位作者 李凤玲 杨李波 杨洪燕 练映秀 步宏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0期1204-1209,共6页
目的探讨不同病理医师间乳腺导管原位癌(ductal carcinoma in situ,DCIS)分级的一致性,明确计算机定量辅助对提高乳腺DCIS分级一致性的价值。方法收集四川大学华西医院存档的453例乳腺DCIS样本,每例选取一张具有代表性的HE切片。由三位... 目的探讨不同病理医师间乳腺导管原位癌(ductal carcinoma in situ,DCIS)分级的一致性,明确计算机定量辅助对提高乳腺DCIS分级一致性的价值。方法收集四川大学华西医院存档的453例乳腺DCIS样本,每例选取一张具有代表性的HE切片。由三位病理医师分别按常规工作状态、培训交流后、计算机定量辅助三个阶段对所有乳腺DICS病例独立进行低、中、高级别分级。采用Fleiss Kappa值对不同病理医师间的诊断一致性进行分析。结果常规工作状态下,三位病理医师对乳腺DCIS诊断一致性较低(Kappa=0.360),特别是中核级乳腺DCIS(Kappa=0.181);经统一诊断标准培训后,三位医师诊断的一致性略有提升(Kappa=0.362),其中中核级乳腺DCIS诊断的Kappa=0.227;经计算机定量辅助测量肿瘤细胞核直径,三位医师诊断的一致性明显升高(Kappa=0.638),特别是对中核级乳腺DCIS的诊断(Kappa=0.550)。结论计算机定量辅助方法能够提高乳腺DCIS诊断的一致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肿瘤 导管原位癌 计算机定量辅助 分级 KAPPA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残余肿瘤负荷系统评估乳腺癌新辅助治疗疗效的实践问题
17
作者 可雪璇 于佳秀 +3 位作者 曾祥菲 卫亚妮 步宏 魏兵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570-573,共4页
乳腺癌新辅助治疗后规范化的病理评估是患者后续治疗和预测预后的重要依据。国际乳腺协作组推荐残余肿瘤负荷(residual cancer burden,RCB)系统用于新辅助病理评估,值得深入学习和推广使用。该文现就RCB评估体系在实际运用中涉及的具体... 乳腺癌新辅助治疗后规范化的病理评估是患者后续治疗和预测预后的重要依据。国际乳腺协作组推荐残余肿瘤负荷(residual cancer burden,RCB)系统用于新辅助病理评估,值得深入学习和推广使用。该文现就RCB评估体系在实际运用中涉及的具体问题,包括系统的大标本取材、残余肿瘤大小测量、细胞密度和原位癌比例、区域淋巴结评估等作一综述,旨在提高新辅助治疗病理评估的准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肿瘤 残余肿瘤负荷系统 新辅助治疗 病理评估 RCB评分 文献综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