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3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中西医结合治疗不全性肠梗阻130例疗效分析 被引量:14
1
作者 魏宏强 黄宗文 黄峥峥 《辽宁中医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1期1729-1730,共2页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不全性肠梗阻疗效。方法:回顾分析130例不全性肠梗阻患者中西医结合治疗的有效率、手术中转率、死亡率、复发率及平均住院时间。结果:有效率为85.3%,手术中转率为14%,死亡率为0.7%,复发率为30%,平均住院日为(7.9...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不全性肠梗阻疗效。方法:回顾分析130例不全性肠梗阻患者中西医结合治疗的有效率、手术中转率、死亡率、复发率及平均住院时间。结果:有效率为85.3%,手术中转率为14%,死亡率为0.7%,复发率为30%,平均住院日为(7.9±11.1)天。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不全性肠梗阻有较好的疗效,但复发率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不全性肠梗阻 中西医结合治疗 疗效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西医结合治疗急性痛风性关节炎的临床疗效观察 被引量:1
2
作者 蒲素 周高峰 《世界中医药》 CAS 2015年第A01期123-123,共1页
目的观察小复方中药方剂联合西药治疗急性痛风性关节炎的临床疗效.方法:70 患者随机分为消炎痛治疗组(对照组)和消炎痛联合小复方中药方剂治疗组(治疗组).对照组使用消炎痛 25mg,每日3 次,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联合小复方中药... 目的观察小复方中药方剂联合西药治疗急性痛风性关节炎的临床疗效.方法:70 患者随机分为消炎痛治疗组(对照组)和消炎痛联合小复方中药方剂治疗组(治疗组).对照组使用消炎痛 25mg,每日3 次,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联合小复方中药方剂.结果:治疗组与对照组相比,具有更短的疼痛缓解时间,更高的治疗有效率,更低的血尿酸水平、C-反应蛋白水平和红细胞沉降速率,而药物不良反应率接近(P〉0.05).随访6 个月,治疗组患者表现出更低的复发率(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能提高急性痛风性关节炎的治疗有效率,且降低其复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痛风性关节炎 中西医结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4式简化太极拳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稳定期肺康复中的疗效评价 被引量:62
3
作者 潘怡 王振兴 +5 位作者 闵婕 肖威 黄亚玲 毛兵 彭波 王飞 《中国康复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681-686,共6页
目的:本课题将24式简化太极拳应用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稳定期患者的肺康复,观察患者的生存质量、临床症状及肺功能指标的变化,评价24式简化太极拳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稳定期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本试验于2015年8—12月,纳入四川大学华... 目的:本课题将24式简化太极拳应用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稳定期患者的肺康复,观察患者的生存质量、临床症状及肺功能指标的变化,评价24式简化太极拳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稳定期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本试验于2015年8—12月,纳入四川大学华西医院中西医结合科门诊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稳定期患者46例,通过随机数字表随机将受试者分为太极拳组和对照组,太极拳组23例,对照组23例。对照组仅给予基础治疗;太极拳组给予基础治疗和24式简化太极拳;其中基础治疗包括常规药物治疗和健康教育。太极拳治疗疗程8周,每次30min,每周3次。观察指标:分别在治疗前、治疗8周后进行评估。主要疗效指标:圣乔治呼吸问卷(SGRQ)评价生存质量;次要疗效指标:6分钟步行距离(6MWT)评价运动耐力,肺功能测量评价肺功能,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评估测试(CAT)评价临床症状和日常运动情况,医院焦虑抑郁量表(HAD)评价焦虑抑郁状态。结果:太极拳组组内比较,SGRQ总分、症状部分、活动能力部分、疾病对日常生活的影响部分,CAT评分,HAD抑郁量表,6MWT在治疗8周后改善明显(P<0.05),肺功能指标(FVC、FEV1、FVC%、FEV1%)、HAD抑郁评分组内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对照组各项指标治疗前后对比无明显差异(P>0.05)。太极拳组和对照组在治疗8周后两组间对比,SGRQ症状评分及CAT评分的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两组间SGRQ总分、SGRQ活动能力部分评分、SGRQ疾病对日常生活的影响部分评分、6MWT评分、HAD焦虑量表评分的对比,差异均无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24式简化太极拳可以改善慢阻肺稳定期患者的生存质量,减轻呼吸困难症状,提高患者的运动耐力,改善慢阻肺稳定期患者的抑郁状态。24式简化太极拳肺康复对慢阻肺稳定期患者来说是一项有效的运动康复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稳定期 24式简化太极拳 肺康复 运动训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豆异黄酮对胰岛素抵抗大鼠胰岛素敏感性及瘦素基因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16
4
作者 陈世伟 张立实 +2 位作者 张红敏 冯晓凡 彭晓莉 《北京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197-200,共4页
目的:观察大豆异黄酮(SIF)对高脂膳食诱导的胰岛素抵抗(IR)大鼠血清瘦素水平及白色脂肪组织瘦素mRNA表达的影响,并探讨SIF提高胰岛素敏感性的可能机制。方法:选用高脂饲料诱导的IR雄性SD大鼠,根据其胰岛素抵抗指数(IRI)随机分为模型对照... 目的:观察大豆异黄酮(SIF)对高脂膳食诱导的胰岛素抵抗(IR)大鼠血清瘦素水平及白色脂肪组织瘦素mRNA表达的影响,并探讨SIF提高胰岛素敏感性的可能机制。方法:选用高脂饲料诱导的IR雄性SD大鼠,根据其胰岛素抵抗指数(IRI)随机分为模型对照组(水)和3个SIF组(50 mg/kg,150 mg/kg及450 mg/kg)。各组经口灌胃给予相应受试物1个月,空腹过夜后取材,用酶法检测各组动物空腹血糖、用放射免疫法检测空腹血胰岛素、用酶联免疫法检测血清瘦素含量,以实时定量RT-PCR法检测肾周脂肪组织瘦素基因的mRNA水平。结果:与模型对照组比较,SIF 150 mg/kg和450 mg/kg组能显著降低空腹血胰岛素水平及IRI,SIF450 mg/kg组能明显降低大鼠体重及肾周脂肪组织瘦素基因mRNA的表达、提高血清瘦素的含量。结论:SIF可能具有改善瘦素抵抗的作用,并进而提高胰岛素的敏感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异黄酮类 胰岛素抗药性 瘦素 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儿急性胰腺炎的文献研究 被引量:18
5
作者 薛平 黄宗文 +1 位作者 赵建蕾 郭佳 《临床儿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0期748-749,共2页
目的探讨小儿急性胰腺炎( CAP)的病因及防治措施.方法通过检索中文科技期刊全文数据库 1989~ 2003年 CAP的文献 57篇,建立纳入和排除标准,对纳入符合要求的文献,统计分析其报道的病例数、性别、年龄、诱因、并发症、治疗、预后等临床资... 目的探讨小儿急性胰腺炎( CAP)的病因及防治措施.方法通过检索中文科技期刊全文数据库 1989~ 2003年 CAP的文献 57篇,建立纳入和排除标准,对纳入符合要求的文献,统计分析其报道的病例数、性别、年龄、诱因、并发症、治疗、预后等临床资料.结果符合纳入和排除标准的共 36篇, 478例,男 256例,女 224例;年龄 6个月~ 14岁.CAP好发于学龄儿童( 70.50%),特发性占 33.05%,腮腺病毒感染占 21.76%,高脂饮食占 17.15%,蛔虫病占 9.62%.非手术治疗,病死率为 1.22%,其中,中西医结合治疗 117例,无 1例病死;外科手术治疗,病死率为 14.49%.结论腮腺炎、高脂饮食和胆道蛔虫症是 CAP的主要病因,减少腮腺炎和胆道蛔虫症发病是预防 CAP的关键,以中西医结合为主要的非手术治疗及正确掌握手术指征是治疗的有效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胰腺炎小儿 病因 预防 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症急性胰腺炎肠内营养的研究现状 被引量:23
6
作者 王忠朝 薛平 黄宗文 《肠外与肠内营养》 CAS 2005年第1期59-60,62,共3页
关键词 并发症 SAP 肠内营养 重症急性胰腺炎 营养支持 PN EN 增强 计算值 校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豆异黄酮对胰岛素抵抗大鼠低度炎症因子水平的影响 被引量:7
7
作者 陈世伟 张立实 +1 位作者 张红敏 冯晓凡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0期1484-1486,共3页
目的探讨大豆异黄酮(SIF)对膳食诱导的胰岛素抵抗大鼠低度炎症介质水平的影响,以初步阐明大豆异黄酮改善肥胖性胰岛素抵抗状态的可能机制。方法选用高脂饲料诱导的IR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模型对照组和3个SIF组(50、150及450mg/kg·b.... 目的探讨大豆异黄酮(SIF)对膳食诱导的胰岛素抵抗大鼠低度炎症介质水平的影响,以初步阐明大豆异黄酮改善肥胖性胰岛素抵抗状态的可能机制。方法选用高脂饲料诱导的IR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模型对照组和3个SIF组(50、150及450mg/kg·b.w.)。各组给予相应受试物1月,禁食过夜后股动脉采血处死各大鼠,分离肾周及睾周白色脂肪。酶法检测各组动物空腹血糖,放免法检测空腹血胰岛素IL-6及TNF-α,酶免法检测血清C-反应蛋白、抵抗素与脂联素含量。结果与模型对照组比较:150mg/kg·b.w.与450mg/kg·b.w.组的内脏脂肪/体质量比、血清胰岛素、胰岛素抵抗指数TNF-α及抵抗素含量明显降低;450mg/kg·b.w.组能明显降低血清IL-6及提高脂联素的含量;3个SIF组的C-反应蛋白水平与模型组比较无明显差异。结论SIF具有提高胰岛素抵抗大鼠胰岛素敏感性的作用,可能是通过减少大鼠体内脂肪沉积、调整脂肪源低度炎症介质的分泌而实现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豆异黄酮 低度炎症 肿瘤坏死因子-Α C-反应蛋白 抵抗素 脂联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针对慢性应激抑郁大鼠海马激活素A和晚期糖基化终末产物受体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5
8
作者 许明敏 胡诚 +9 位作者 张丹妹 史榕荇 张旭辉 王瑜 于淼 郭郁 张春涛 赵冰骢 邬继红 图娅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136-139,I0027,共5页
目的:观察电针对慢性应激模型大鼠海马激活素A(activin A,ACT A)和晚期糖基化终末产物受体(receptor for advanced glycation end products,RAGE)蛋白表达的影响,探讨电针对慢性应激抑郁模型大鼠海马神经元的抗损伤和促生长作用。方法:... 目的:观察电针对慢性应激模型大鼠海马激活素A(activin A,ACT A)和晚期糖基化终末产物受体(receptor for advanced glycation end products,RAGE)蛋白表达的影响,探讨电针对慢性应激抑郁模型大鼠海马神经元的抗损伤和促生长作用。方法:将40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4组:空白组、模型组、模型+电针组(以下简称电针组)、模型+氟西汀组(以下简称氟西汀组)。空白组正常饲养28 d,模型组、电针组、氟西汀组均采用慢性应激结合孤养方法造模28 d。电针组于造模前1 h,选取"百会"、"印堂"穴进行电针治疗,频率2 Hz,电流强度0.6 m A,每次20 min;氟西汀组于造模前1 h,给予盐酸氟西汀混悬液5 m L·kg-1灌胃治疗。通过生物素标记抗体芯片技术筛选出与神经元生长和损伤相关的差异蛋白ACT A、RAGE。结果:与空白组比较,模型组大鼠海马ACT A和RAGE蛋白表达均上调(fold change=1.240,1.356);与模型组比较,电针组、氟西汀组ACT A蛋白表达均下调(fold change=0.701,0.604)、RAGE蛋白表达均下调(fold change=0.617,0.624)。结论:电针通过下调RAGE蛋白表达水平以发挥神经元抗损伤作用,并且良性调节具有神经保护作用的ACT A,使其趋于正常水平,揭示电针可能具有促进神经元再生的作用,这些可能是针刺抗抑郁作用的相关分子机制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针 慢性应激 激活素A 晚期糖基化终末产物受体 海马神经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院护理交班报告现状的调查分析 被引量:11
9
作者 黎贵湘 成翼娟 +1 位作者 向代群 陈红 《中国护理管理》 2007年第5期66-67,共2页
护理交班报告是记录病区全天工作动态及重点病人情况的护理文件,是值班护士重要的书面记录资料之一,也是向下一班护士及全科医护人员报告的工作重点,是医护人员全面了解病区总体情况最便捷的途径,便于医护人员交接班,保证医护工作... 护理交班报告是记录病区全天工作动态及重点病人情况的护理文件,是值班护士重要的书面记录资料之一,也是向下一班护士及全科医护人员报告的工作重点,是医护人员全面了解病区总体情况最便捷的途径,便于医护人员交接班,保证医护工作良好地连续运行。2002年9月1日《医疗事故处理条例》颁布实施及实行“举证责任倒置”以来,护理记录作为可复印的客观资料,是处理法律问题的主要依据,而交班报告不具备法律效力。为适应新的要求,2002年我院对护理交班报告进行了重新设计,以进一步规范交班报告,经过4年的临床应用,我们于2006年11月对我院护理交班报告使用情况进行了调查,效果满意,认为改革后的交班报告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现介绍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护理交班报告 “举证责任倒置” 医疗事故处理条例 临床应用价值 医护人员 值班护士 护理文件 病人情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急性胰腺炎与表观遗传调控机制 被引量:5
10
作者 赵先林 朱世峰 +3 位作者 康鸿鑫 李娟 唐文富 万美华 《临床肝胆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227-230,共4页
急性胰腺炎是由酒精、胆结石、高脂及吸烟等多种生活环境因素诱导的胰腺局部及全身炎症反应疾病,具体发病机制仍不完全清楚。研究提示DNA甲基化、组蛋白修饰和非编码RNA等表观遗传调控机制在急性胰腺炎发生及进展中发挥重要作用。介绍... 急性胰腺炎是由酒精、胆结石、高脂及吸烟等多种生活环境因素诱导的胰腺局部及全身炎症反应疾病,具体发病机制仍不完全清楚。研究提示DNA甲基化、组蛋白修饰和非编码RNA等表观遗传调控机制在急性胰腺炎发生及进展中发挥重要作用。介绍了急性胰腺炎的常见诱因如酒精、胆结石、高脂、吸烟与表观遗传调控机制以及炎症反应与表观遗传调控机制,虽然急性胰腺炎的表观遗传学调控机制仍处于初步探索阶段,但仍为进一步理解急性胰腺炎的发生、发展及治疗提供了新的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胰腺炎 DNA甲基化 组蛋白修饰 RNA 长链非编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针灸干预肿瘤化疗、手术后不良反应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18
11
作者 潘兴芳 赵天易 +43 位作者 郭义 赵美丹 郭永明 陈泽林 陈波 斯文·施罗德 董仁卫 潘战宇 王斌 安琪 马尧 夏小军 姜晓燕 李宁 文谦 毛启新 杜广中 岳公雷 杨祖贻 傅饶 高丽丽 叶建宏 陈燕荔 胡书香 李博 李宛蓉 贺亚楠 邹金芯 吴越 王丽雅 张奇文 刘妍 赵悦 张姝媗 刘宝虎 李鑫举 冯宇 刘亮 杨曦玥 郭昊然 张浩 韩玉静 黄雪妮 孙双宇 《世界中医药》 CAS 2020年第7期961-969,共9页
恶性肿瘤严重威胁人类的生命和健康,已成为人类死亡的主要病因之一,放化疗和手术为主要治疗手段,然而其引起的一系列不良反应严重影响肿瘤患者的生命质量。本文以天津中医药大学针灸临床评价与转化中心近6年来开展的针灸治疗肿瘤放化疗... 恶性肿瘤严重威胁人类的生命和健康,已成为人类死亡的主要病因之一,放化疗和手术为主要治疗手段,然而其引起的一系列不良反应严重影响肿瘤患者的生命质量。本文以天津中医药大学针灸临床评价与转化中心近6年来开展的针灸治疗肿瘤放化疗后的恶心呕吐(CINV)、乳腺癌术后上肢淋巴水肿(BCRL)和化疗所致周围神经病变(CIPN)的研究结果,结合美国国家癌症研究所(NCI)发布的针灸在肿瘤研究方面的共识及最新临床证据摘要(PDQ?),对针灸在干预肿瘤化疗、手术后不良反应中的临床研究进行总结评述,以挖掘和探索针灸在肿瘤治疗中的应用价值,为以上病症的治疗提供有效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针灸 肿瘤相关不良反应 化疗后恶心呕吐 化疗所致周围神经病变 乳腺癌术后相关淋巴水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豆异黄酮对肥胖大鼠低度炎症水平的影响 被引量:3
12
作者 张红敏 陈世伟 +1 位作者 张立实 冯晓凡 《中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336-339,共4页
目的:探讨大豆异黄酮对膳食诱导的肥胖大鼠低度炎症介质水平的影响,以初步阐明大豆异黄酮改善肥胖性胰岛素抵抗状态的可能机制。方法:选用高脂饲料诱导的雄性SD肥胖大鼠,随机分为模型对照组和3个不同剂量大豆异黄酮组,同时另设基础饲料... 目的:探讨大豆异黄酮对膳食诱导的肥胖大鼠低度炎症介质水平的影响,以初步阐明大豆异黄酮改善肥胖性胰岛素抵抗状态的可能机制。方法:选用高脂饲料诱导的雄性SD肥胖大鼠,随机分为模型对照组和3个不同剂量大豆异黄酮组,同时另设基础饲料对照组。各组给予相应受试物1月,禁食过夜后股动脉采血处死各大鼠,分离肾周及睾周白色脂肪。以酶法检测各组动物空腹血糖,放射免疫法检测空腹血胰岛素、白介素-6及肿瘤坏死因子,酶联免疫法检测血清C-反应蛋白、抵抗素与脂联素含量。结果:与模型对照组比较:150mg/kg与450mg/kg组能明显降低大鼠空腹体质量、内脏脂肪沉积、血清胰岛素、白介素-6、肿瘤坏死因子-α含量,提高脂联素水平;450mg/kg组能明显降低血清抵抗素的含量;不同剂量大豆异黄酮组的C-反应蛋白水平与模型组比较无明显差异。结论:大豆异黄酮可能是通过减少大鼠体内脂肪沉积、调整脂肪源的低度炎症介质而改善肥胖大鼠胰岛素抵抗状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豆异黄酮 低度炎症 肿瘤坏死因子-α C-反应蛋白 抵抗素 脂联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医特色疼痛疗法在血栓性外痔患者围手术期的应用效果 被引量:14
13
作者 罗小燕 陈本会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3期3953-3954,共2页
目的:探讨中医特色疼痛疗法在血栓性外痔患者围手术期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84例血栓性外痔患者按随机数字分组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对照组给予常规围手术期止痛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止痛治疗的基础上给予中医特色疼痛治疗,采用NRS疼痛评... 目的:探讨中医特色疼痛疗法在血栓性外痔患者围手术期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84例血栓性外痔患者按随机数字分组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对照组给予常规围手术期止痛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止痛治疗的基础上给予中医特色疼痛治疗,采用NRS疼痛评分表对两组患者疼痛改善情况以及睡眠情况进行评价。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NRS评分无显著差异(P>0.05),给予疼痛治疗后,对照组患者NRS评分下降不明显(P>0.05),观察组的患者NRS评分显著降低(P<0.001)。结论:对血栓性外痔患者给予中医特色止痛治疗,可有效减轻患者术前术后疼痛,利于改善患者睡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栓性外痔 中医特色 疼痛疗法 效果观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出院病人领取中药流程再造 被引量:8
14
作者 黎贵湘 王晓冬 +1 位作者 刁永书 陈本会 《中国护理管理》 2007年第1期44-46,共3页
目的:改造出院病人领取中药流程,以缩短病人等候时间,提高病人的满意度和工作效率。方法:运用企业流程再造的技术和方法,对原有不合理的出院领取中药流程进行重组再造。结果:出院病人领取中药等候时间由流程再造前的1~3h(需煎药者为2~... 目的:改造出院病人领取中药流程,以缩短病人等候时间,提高病人的满意度和工作效率。方法:运用企业流程再造的技术和方法,对原有不合理的出院领取中药流程进行重组再造。结果:出院病人领取中药等候时间由流程再造前的1~3h(需煎药者为2~5h)直接转化为无等候时间,病人满意度由过去的25%提高到98%,工作效率也明显提高。结论:流程改善不仅影响流程本身,而且会影响到医疗品质,从而影响到医疗机构的核心竞争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病人出院 领取中药 流程再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后发生胃排空延迟危险因素的病例对照研究 被引量:10
15
作者 薛萍 程智猛 方进博 《肠外与肠内营养》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112-116,共5页
目的:通过研究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后出现胃排空延迟病人的临床资料,分析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后发生胃排空延迟的危险因素,找出降低其胃排空延迟(DGE)发生率的护理对策。方法:回顾我院行胰十二指肠切除术的230例病人的病历资料,数据以分类变... 目的:通过研究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后出现胃排空延迟病人的临床资料,分析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后发生胃排空延迟的危险因素,找出降低其胃排空延迟(DGE)发生率的护理对策。方法:回顾我院行胰十二指肠切除术的230例病人的病历资料,数据以分类变量的比例表示并对分类变量进行单因素分析,应用Logistic回归模型确定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后胃排空延迟的影响因素,并参考国内外相关文献报道加以讨论。结果:单因素分析提示,术前血清总胆红素(TB)≥300 umol/L、术前血清白蛋白(ALB)<30 g/L、体质量指数(BMI)<18.5 kg/m^2、再次手术、胰瘘、胆瘘、腹腔/消化道出血、腹腔感染、术后随机血糖≥11 mmol/L、术后ALB<30 g/L、术后Hb<90 g/L是胃排空延迟发生的危险因素(P<0.05),Logistic回归多因素分析提示,BMI<18.5 kg/m^2、术前TB≥300 umol/L、术后胆瘘、胰瘘、腹腔感染、术后持续血糖≥11mmol/L、术后ALB<30 g/L是胃排空延迟发生的危险因素(P<0.05)。结论: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围手术期控制营养不良、高血糖及术后预防胆瘘、胰瘘和腹腔感染的发生是预防DGE的发生的关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胰十二指肠切除术 胃排空延迟 危险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健脾生血片治疗COPD相关性贫血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7
16
作者 朱林 闵捷 陈亚忠 《世界中医药》 CAS 2018年第5期1148-1151,1155,共5页
目的:探索健脾生血片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病(COPD)相关性贫血的疗效、安全性和作用机制。方法:选取2015年3月至2015年9月四川大学华西医院和成都市天府新区人民医院收治的COPD相关性贫血患者共72例,随机分入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给予健... 目的:探索健脾生血片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病(COPD)相关性贫血的疗效、安全性和作用机制。方法:选取2015年3月至2015年9月四川大学华西医院和成都市天府新区人民医院收治的COPD相关性贫血患者共72例,随机分入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给予健脾生血片治疗,2片/次,3次/d,疗程1月;对照组给予维生素C片治疗,2片/次,3次/d,疗程1月。比较2组患者治疗前后血清IL-1β、血清TNF-α、血清CRP、血清铁调素、血清铁、转铁蛋白饱和度、铁蛋白、网织红细胞、血红蛋白、红细胞计数、夜间睡眠血氧饱和度、肺功能(FEV1%)、改良COPD患者生命质量评估问卷评分(m MRC);评估2组治疗结束时的有效率;比较2组随访3月、6月、12月时血红蛋白、肺功能、改良COPD患者生命质量评估问卷评分(m MRC)、年急性加重次数;记录2组治疗期间不良事件。结果:全部72例患者完成了第1个月的治疗,随访期间观察组2例患者退出研究,1例患者失访,对照组6例患者退出研究,2例患者失访。2组患者基线情况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观察组有效率91.7%,对照组有效率2.8%,组间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IL-1β、血清TNF-α、血清CRP、血清铁调素水平均较对照组显著降低(P<0.05)。观察组血清铁、转铁蛋白饱和度水平较对照组显著升高(P<0.05)。观察组血清铁蛋白水平较对照组显著下降(P<0.05)。观察组网织红细胞、血红蛋白、红细胞计数较对照组显著升高(P<0.05)。观察组治疗后夜间睡眠血氧饱和度较对照组显著增高(P<0.05),但肺功能、改良COPD患者生命质量评估问卷评分(m MRC)直到随访第3月和第6月才显著改善(P<0.05)。观察组年急性加重次数显著少于对照组(P<0.05)。治疗期间,观察组1例患者出现轻微便秘,对照组1例患者出现轻微便秘,5例患者出现轻微腹泻,1例患者出现下尿路感染,判断与药物治疗无关,未发现其他不良事件。结论:健脾生血片治疗COPD相关性贫血安全有效,其作用机制除了提供铁元素外,还包括抑制慢性炎性反应,抑制铁调素,值得扩大样本量进一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贫血 健脾生血片 临床疗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腺苷酸活化蛋白激酶在急性胰腺炎中的作用 被引量:2
17
作者 黄蕾 赵先林 +1 位作者 王明皓 王晓翔 《临床肝胆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0期2365-2368,共4页
腺苷酸活化蛋白激酶(AMPK)作为细胞内的一种重要能量及代谢调节酶,能够有效维持细胞及机体能量及代谢稳态,在人体健康和疾病中发挥重要作用。目前研究表明,AMPK能通过作用NF-κB、TNFα、IL-6等炎症细胞因子及信号通路调节机体炎症反应... 腺苷酸活化蛋白激酶(AMPK)作为细胞内的一种重要能量及代谢调节酶,能够有效维持细胞及机体能量及代谢稳态,在人体健康和疾病中发挥重要作用。目前研究表明,AMPK能通过作用NF-κB、TNFα、IL-6等炎症细胞因子及信号通路调节机体炎症反应,成为多种炎症疾病重要潜在治疗靶点。急性胰腺炎是由于胰酶异常激活消化自身组织细胞,释放NF-κB、TNFα、IL-6等多种炎症因子,诱发全身炎症反应,导致全身组织器官损伤急性炎症疾病。目前研究表明激活AMPK能够一定程度上减轻急性胰腺炎炎症损伤。因此,AMPK及其信号通路有望成为急性胰腺炎的潜在治疗靶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胰腺炎 腺苷酸激酶 信号传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入院时无害性急性胰腺炎评分可预测轻症急性胰腺炎 被引量:15
18
作者 马小华 李兰 +1 位作者 金涛 夏庆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190-195,共6页
目的评价入院时无害性急性胰腺炎评分(HAPS)对轻症急性胰腺炎(MAP)的预测效能。方法前瞻性纳入2016年1月~2017年8月连续就诊于四川大学华西医院的急性胰腺炎(AP)患者,计算入院时HAPS评分。根据HAPS评分将AP患者分为无害性AP组(HAPS>2... 目的评价入院时无害性急性胰腺炎评分(HAPS)对轻症急性胰腺炎(MAP)的预测效能。方法前瞻性纳入2016年1月~2017年8月连续就诊于四川大学华西医院的急性胰腺炎(AP)患者,计算入院时HAPS评分。根据HAPS评分将AP患者分为无害性AP组(HAPS>2)和非无害性AP组(HAPS≤2),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结局。以2012年修订的亚特兰大分级定义MAP,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获得曲线下面积(AUC),特异性,敏感性,阳性预测值和阴性预测值。结果本研究共纳入703例患者,与HAPS评分预测为无害性AP组(n=182)的患者相比,非无害性AP组(n=521)患者的临床结局更差(P<0.001)。本研究纳入MAP患者共计359例(51.1%),入院时的HAPS评分预测MAP的特异性为97.7%(95%CI:95.4-99.0),敏感性为48.2%(95%CI:42.9-53.3),阳性预测值为95.6%(95%CI:91.5-98.1),阴性预测值为64.1%(95%CI:59.8-68.2),AUC为0.749(95%CI:0.72-0.78)。结论入院时HAPS评分预测MAP的效能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害性急性胰腺炎评分 轻症急性胰腺炎 预测价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降钙素原在急性气管-支气管炎中使用抗生素的指导意义 被引量:9
19
作者 李文 郑玉琼 钟云清 《中国抗生素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7期I0002-I0004,共3页
目的研究降钙素原(procalcitonin,PCT)在急性气管-支气管炎中对抗生素选择的意义。方法选择我院门诊急性气管-支气管炎患者80例,按PCT水平分为2组,PCT正常水平者为A组,共40例,只给予对症治疗(如物理降温、止咳、化痰等),PCT高于正常水... 目的研究降钙素原(procalcitonin,PCT)在急性气管-支气管炎中对抗生素选择的意义。方法选择我院门诊急性气管-支气管炎患者80例,按PCT水平分为2组,PCT正常水平者为A组,共40例,只给予对症治疗(如物理降温、止咳、化痰等),PCT高于正常水平者为B组,共40例,在对症治疗的基础上给予抗生素治疗。观察患者5d内临床症状(如发热、咳嗽、咳痰、气紧等)的改善情况;治疗前及治疗5d后血清PCT水平,并记录患者退热所需天数、治愈天数、治愈总费用。结果治疗前B组PCT浓度明显高于A组(P<0.05);A组治疗前后PCT浓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B组治疗前后PCT浓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5d后两组PCT浓度基本相同(P>0.05)。治疗5d时进行疾病疗效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治愈、显效、有效、无效分别为20例(50.0%)、13例(32.5%)、2例(5.0%)、5例(12.5%),B组为24例(60.0%)、14例(35.0%)、2例(5.0%)、0例(0.0%)。A组退热时间、痊愈平均天数较B组长(P<0.05),治疗总费用较B组明显降低(P<0.05)。结论 PCT水平正常的急性气管-支气管炎患者不用抗生素的总体临床疗效与PCT增高者使用抗生素的总体疗效相同,且总费用明显偏低,但发热症状及痊愈所需时间更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降钙素原 急性气管 支气管炎 抗生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反常失眠症人格特征的病例对照研究 被引量:2
20
作者 廖静萍 朱仕超 +2 位作者 张麒 王定玺 李小麟 《中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8期958-965,共8页
目的:比较反常失眠症患者与原发性失眠症患者及睡眠正常者的人格特征。方法:采用1:1:1配对病例对照研究,收集2013年3月至12月于四川大学华西医院睡眠医学中心就诊的63位反常失眠症患者为病例组,为每1例病例组患者配1例原发性失眠症患者... 目的:比较反常失眠症患者与原发性失眠症患者及睡眠正常者的人格特征。方法:采用1:1:1配对病例对照研究,收集2013年3月至12月于四川大学华西医院睡眠医学中心就诊的63位反常失眠症患者为病例组,为每1例病例组患者配1例原发性失眠症患者和1例睡眠正常的健康对照。所有受试者完成艾森克人格问卷。结果:病例组艾森克人格问卷精神质维度、内外向维度、神经质维度得分分别为52.1±10.2,49.6±9.8,56.0±12.0。病例组有精神质或精神质倾向者的比例(31.7%)高于原发性失眠对照组(7.9%)(χ~2=11.228,P<0.0125)和健康对照组(0)(χ~2=23.774,P<0.0125);性格外向和外倾者的比例(19.0%)高于原发性失眠对照组(3.2%)(Z=–4.047,P<0.0125),但低于健康对照组(60.3%)(Z=–4.754,P<0.0125);情绪不稳或倾向不稳者的比例(46.0%)高于健康对照组(0)(χ~2=37.670,P<0.0125),与原发性失眠对照组(52.4%)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508,P>0.0125)。结论:反常失眠症患者整体上人格特征未达到明显病态的水平,有明显高于正常人和原发性失眠患者的精神质倾向,性格较原发性失眠患者更倾向于外向,在神经质特征上与原发性失眠患者相当,均异于正常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反常失眠 原发性失眠 人格 精神质 内外向 神经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