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人肺癌中FHIT基因表达的临床病理生理意义及与预后的关系研究 被引量:13
1
作者 王允 周清华 +6 位作者 张尚福 成娘 刘伦旭 李潞 伍伫 车国卫 秦建军 《中国肺癌杂志》 CAS 2002年第1期6-9,共4页
目的 研究FHIT基因表达与人肺癌临床病理生理特征和预后的关系 ,探讨FHIT基因在人肺癌发生、发展过程中的可能作用。方法 应用免疫组化法检测了 1 66例肺癌组织标本及其癌旁肺组织和 37例肺良性病变组织中FHIT基因的表达水平。结果 ... 目的 研究FHIT基因表达与人肺癌临床病理生理特征和预后的关系 ,探讨FHIT基因在人肺癌发生、发展过程中的可能作用。方法 应用免疫组化法检测了 1 66例肺癌组织标本及其癌旁肺组织和 37例肺良性病变组织中FHIT基因的表达水平。结果 肺癌组织中FHIT基因表达阳性率 (63 .0 3 %± 2 6 .41 % )显著低于癌旁组织 (83 .74%± 1 7.46 % ) ,而癌旁组织又显著低于肺良性病变组织 (92 .98%± 5 .56 % ) (P <0 .0 1 ) ;肺癌组织中FHIT基因表达水平降低与肺癌组织学类型、细胞分化程度 ,患者P TNM分期、淋巴结转移程度存在相关性 (P <0 .0 5) ;吸烟组肺癌患者的肺癌组织中FHIT基因表达阳性率 (55 .1 4 %± 2 7.55 % )明显低于非吸烟组 (71 .93%± 2 2 .0 5 % ) (P <0 .0 1 ) ;FHIT基因低表达组肺癌患者的术后长期生存率显著低于高表达组 (P <0 .0 5)。结论 FHIT基因的表达下降可能与肺癌的发生、发展过程有关。吸烟是导致肺癌患者FHIT基因表达下降的重要原因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预后 肺肿瘤 FHIT基因 免疫组化 基因表达 病理特征 生理特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非小细胞肺癌患者淋巴结、外周血及骨髓微转移分子诊断在肺癌外科治疗中的作用 被引量:13
2
作者 周清华 宫友陵 +8 位作者 覃扬 孙芝琳 孙泽芳 刘伦旭 王允 李潞 刘建余 朱文 步宏 《中国肺癌杂志》 CAS 2001年第6期435-439,共5页
目的 探讨检测肺癌患者区域淋巴结、外周血和骨髓中微转移在肺癌外科治疗中的临床意义 ,以及区域淋巴结、外周血和骨髓肺癌微转移三者之间的相关性。方法 应用巢式RT PCR技术 ,对 2 9例肺癌患者和 1 1例肺良性病变患者的淋巴结、外周... 目的 探讨检测肺癌患者区域淋巴结、外周血和骨髓中微转移在肺癌外科治疗中的临床意义 ,以及区域淋巴结、外周血和骨髓肺癌微转移三者之间的相关性。方法 应用巢式RT PCR技术 ,对 2 9例肺癌患者和 1 1例肺良性病变患者的淋巴结、外周血和骨髓中CK1 9基因mRNA表达进行联合检测。结果 本实验建立的巢式RT PCR技术的敏感性可达到 1 0 - 6。术前 1 0例患者检测到外周血微转移 ,6例患者检测到骨髓肺癌微转移 ,1 0 1枚纵隔淋巴结中 5 5枚检测到肺癌微转移。肺癌患者淋巴结、外周血和骨髓中微转移阳性检出率分别为 5 4 .5 %、3 4 .5 %和 2 0 .7% ,三者之间存在显著正相关 (P <0 .0 5 ) ,外周血和骨髓微转移与肺癌组织学类型、细胞分化程度及P TNM分期均存在密切关系 (P <0 .0 5或P <0 .0 1 )。结论 RT PCR法是一种特异性 ,敏感性均较高的肿瘤微转移检测方法 ;检测CK1 9mRNA表达应用于肺癌微转移的分子诊断有助于选择外科手术适应证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肿瘤 微转移 细胞角蛋白 巢式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 外科手术适应证 NSCLC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