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副神经的应用解剖与临床研究进展 被引量:4
1
作者 王寅 陈尧 李龙江 《中国临床解剖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577-579,共3页
副神经(spinal accessory nerve(SAN))为第Ⅺ对脑神经,支配胸锁乳突肌、斜方肌和咽喉肌,它在手术或创伤中损伤而引起其支配区的功能障碍不可忽视,牢固掌握SAN的解剖对于颌面外科和普外科临床医生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本文就SAN... 副神经(spinal accessory nerve(SAN))为第Ⅺ对脑神经,支配胸锁乳突肌、斜方肌和咽喉肌,它在手术或创伤中损伤而引起其支配区的功能障碍不可忽视,牢固掌握SAN的解剖对于颌面外科和普外科临床医生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本文就SAN的应用解剖及其临床研究文献作一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临床研究文献 应用解剖 副神经 胸锁乳突肌 功能障碍 临床医生 颌面外科 SAN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儿童肘部的断层解剖及临床意义 被引量:3
2
作者 张敬东 彭明惺 +2 位作者 刘利君 廖世华 彭庆恩 《中国临床解剖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期33-36,共4页
目的 :为临床儿童肘部疾病的断层解剖影像学检查提供形态学基础。方法 :采用 18侧不同年龄儿童尸体肘部标本经X线摄片后 ,制作水平面、矢状面及冠状面标本 ,观察各断面解剖结构和关系 ,并与成人断面解剖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儿童肘部各... 目的 :为临床儿童肘部疾病的断层解剖影像学检查提供形态学基础。方法 :采用 18侧不同年龄儿童尸体肘部标本经X线摄片后 ,制作水平面、矢状面及冠状面标本 ,观察各断面解剖结构和关系 ,并与成人断面解剖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儿童肘部各断面的解剖结构和排列关系类似成人 ,但儿童肘部软骨性成份较多 ,年龄越小 ,软骨性比例越大。结论 :①X线片对软骨性结构的显示不能提供帮助 ;②儿童肘部的断层解剖由于骨骺发育的不同阶段而有别于成人 ;③本研究为儿童肘部疾病特别是软骨性结构损伤的断层影像学检查如MRI、US等的临床应用打下了形态学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儿童 肘部 断层解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肝胃韧带的断层和CT解剖 被引量:7
3
作者 陈钰 杨开清 +2 位作者 闵鹏秋 李鹏 陈道邦 《中国临床解剖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期21-23,共3页
目的 :阐明肝胃韧带分隔网膜囊上隐窝 (SRLS)的意义及内侧胃膈韧带的存在。方法 :①观察肝的韧带的附着和相互移行情况及肝胃韧带、SRLS与左肝上后间隙、左肝上前间隙的通连关系。②观察腹部连续断层标本 (横断层和矢状断层 )。③腹部螺... 目的 :阐明肝胃韧带分隔网膜囊上隐窝 (SRLS)的意义及内侧胃膈韧带的存在。方法 :①观察肝的韧带的附着和相互移行情况及肝胃韧带、SRLS与左肝上后间隙、左肝上前间隙的通连关系。②观察腹部连续断层标本 (横断层和矢状断层 )。③腹部螺旋CT扫描。结果 :①通常教科书和文献所述的肝胃韧带实际上由肝膈韧带、肝食管韧带和肝胃韧带构成。②肝胃韧带位于静脉韧带裂内 ,后层在近胃小弯处反折至膈形成内侧胃膈韧带 ,并与内侧胃膈韧带分别作成SRLS的前界和左侧界。③肝胃隐窝与SRLS之间因隔以肝胃韧带而不相通。结论 :肝胃韧带和内侧胃膈韧带分别构成SRLS的前界和左侧界分隔SRLS ;一些教材所用的图 ,表达SRLS与左肝上后间隙相通的概念值得商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胃韧带 断层解剖 CT
在线阅读 下载PDF
VEGFA、VEGFC及其受体和angiopoietin-1/angiopoietin-2及其受体在人胚胎卵黄囊血岛、AGM区的表达 被引量:3
4
作者 蒋吉英 李爱冬 +5 位作者 梅妍 周鸿鹰 羊惠君 杨淑霞 洪华容 宋红瑞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2004年第3期249-254,共6页
本研究观察VEGFA、VEGFC及其受体和angiopoietin 1、angiopoietin 2及其受体在发育第 3- 12周人胚胎卵黄囊血岛、主动脉 生殖腺 中肾 (AGM )区的表达。在征得意外流产孕妇同意并签字后 ,收集其意外流产的受精龄第 3- 12周的人胚胎 ,用... 本研究观察VEGFA、VEGFC及其受体和angiopoietin 1、angiopoietin 2及其受体在发育第 3- 12周人胚胎卵黄囊血岛、主动脉 生殖腺 中肾 (AGM )区的表达。在征得意外流产孕妇同意并签字后 ,收集其意外流产的受精龄第 3- 12周的人胚胎 ,用 4 %多聚甲醛固定 ,石蜡包埋切片 ,HE和免疫组织化学染色 ,光镜观察。结果表明 :第2 1- 2 5天人胚卵黄囊血岛血管内皮细胞和造血细胞强表达VEGFA及其受体flt1和flk 1,VEGFC及其受体flt4 ,angiopoietin 2及其受体Tie 2蛋白 ;弱表达angiopoietin 1蛋白。背主动脉和中肾于发育第 4周开始表达上述各种因子及其受体 ,免疫阳性反应物集中在大而圆、有核的造血细胞。阳性细胞的数量到第 7周到达高峰。 8周以后 ,阳性细胞数量显著减少 ,到 12周几乎所有的血细胞为免疫阴性反应。生殖腺主要在第 6 - 8周表达VEGFA ,flt1,flt4 ,angiopoietin 1,angiopoietin 2和Tie 2蛋白 ,但不表达VEGFC和flk 1。在AGM区的血管内皮细胞未检测到上述各因子的表达。结论 :人胚胎卵黄囊血岛造血细胞和内皮细胞以及背主动脉和中肾共表达多种与血管发生和血液发生相关的因子。人胚内造血发生于第 4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造血细胞 卵黄囊 血岛 AGM区 VEGF家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VEGFA、VEGFC及其受体和angiopoietin-1/angiopoietin-2及其受体在发育第3-12周人胚胎肝的表达 被引量:2
5
作者 梅妍 李爱冬 +5 位作者 蒋吉英 周鸿鹰 羊惠君 杨淑霞 洪华容 宋红瑞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2004年第5期632-636,共5页
本研究观察VEGFA和VEGFC及其受体和angiopoietin 1 angiopoietin 2及其受体在发育第 3- 12周人胚胎肝的表达。在征得意外流产孕妇同意并签字后 ,收集其意外流产受精龄为第 3- 12周的人胚胎 ,4 %多聚甲醛固定 ,石蜡包埋切片 ,HE和免疫组... 本研究观察VEGFA和VEGFC及其受体和angiopoietin 1 angiopoietin 2及其受体在发育第 3- 12周人胚胎肝的表达。在征得意外流产孕妇同意并签字后 ,收集其意外流产受精龄为第 3- 12周的人胚胎 ,4 %多聚甲醛固定 ,石蜡包埋切片 ,HE和免疫组织化学染色 ,光镜观察。结果表明 :在发育第 4周 ,肝由少量肝索组成 ,肝内未见造血细胞和血细胞。肝内大、圆、有核的原始血细胞于发育第 5周开始出现 ,并强表达VEGFA、flt 4和Tie 2 ,其数量在发育第 7周达高峰。第 11- 12周 ,阳性细胞数量减少。这类细胞仅于发育第 6周时短暂表达Flk 1。第 7- 12周 ,肝细胞表达VEGFC和flt 1,阳性反应产物积聚在细胞质中。发育第 5周到第 12周胚胎肝血管内 ,有angiopoietin 1和angiopoietin 2阳性反应的细胞存在 ,细胞形态同上述VEGFA、flt 4和Tie 2阳性细胞。angiopoietin 1和angiopoietin 2阳性反应较弱 ,Tie 2的免疫反应强。发育各期 ,肝细胞也弱表达angiopoietin 1和angiopoietin 2和Tie 2。发育各期血管内皮细胞为上述各种因子和受体阴性反应。结论 :发育第 7周之前和第 7周之后 ,VEGF家族及其受体在肝内造血灶的细胞表达模式不同。胎肝造血与肝细胞的发育可能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造血 胚胎 VEGF家族 ANGIOPOIETIN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兔髂动脉血管成形术实验模型制作 被引量:1
6
作者 李肖 官泳松 +1 位作者 周翔平 李瑞祥 《医学研究生学报》 CAS 2003年第2期157-157,共1页
关键词 经皮腔内血管成形术 再狭窄 动物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Rb蛋白在骨折愈合过程中的表达与意义
7
作者 汪贵明 陈国庆 《成都体育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2期74-76,共3页
目的:探讨Rb蛋白在大鼠骨折后骨痂组织中的表达规律和意义。方法:利用免疫组织化学ABC法观察SD大鼠骨折后5天、10天、30天骨痂组织中Rb蛋白的表达,利用计算机图像分析软件对Rb蛋白的表达进行定量分析。结果:研究结果发现Rb蛋白在骨折后... 目的:探讨Rb蛋白在大鼠骨折后骨痂组织中的表达规律和意义。方法:利用免疫组织化学ABC法观察SD大鼠骨折后5天、10天、30天骨痂组织中Rb蛋白的表达,利用计算机图像分析软件对Rb蛋白的表达进行定量分析。结果:研究结果发现Rb蛋白在骨折后5天、10天呈强阳性表达,阳性表达主要见于骨痂组织中的成纤维细胞、幼稚的软骨细胞中,随着骨折愈合的进程,Rb蛋白表达下调,在骨折后30天,Rb蛋白阳性染色仅见于小部分残留的软骨细胞中。结论:Rb蛋白在骨折后骨痂组织中的表达随骨折愈合进程而减少,其功能可能与细胞的增殖和分化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B 骨折愈合 软骨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