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儿童肘部的断层解剖及临床意义 被引量:3
1
作者 张敬东 彭明惺 +2 位作者 刘利君 廖世华 彭庆恩 《中国临床解剖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期33-36,共4页
目的 :为临床儿童肘部疾病的断层解剖影像学检查提供形态学基础。方法 :采用 18侧不同年龄儿童尸体肘部标本经X线摄片后 ,制作水平面、矢状面及冠状面标本 ,观察各断面解剖结构和关系 ,并与成人断面解剖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儿童肘部各... 目的 :为临床儿童肘部疾病的断层解剖影像学检查提供形态学基础。方法 :采用 18侧不同年龄儿童尸体肘部标本经X线摄片后 ,制作水平面、矢状面及冠状面标本 ,观察各断面解剖结构和关系 ,并与成人断面解剖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儿童肘部各断面的解剖结构和排列关系类似成人 ,但儿童肘部软骨性成份较多 ,年龄越小 ,软骨性比例越大。结论 :①X线片对软骨性结构的显示不能提供帮助 ;②儿童肘部的断层解剖由于骨骺发育的不同阶段而有别于成人 ;③本研究为儿童肘部疾病特别是软骨性结构损伤的断层影像学检查如MRI、US等的临床应用打下了形态学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儿童 肘部 断层解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肝胃韧带的断层和CT解剖 被引量:7
2
作者 陈钰 杨开清 +2 位作者 闵鹏秋 李鹏 陈道邦 《中国临床解剖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期21-23,共3页
目的 :阐明肝胃韧带分隔网膜囊上隐窝 (SRLS)的意义及内侧胃膈韧带的存在。方法 :①观察肝的韧带的附着和相互移行情况及肝胃韧带、SRLS与左肝上后间隙、左肝上前间隙的通连关系。②观察腹部连续断层标本 (横断层和矢状断层 )。③腹部螺... 目的 :阐明肝胃韧带分隔网膜囊上隐窝 (SRLS)的意义及内侧胃膈韧带的存在。方法 :①观察肝的韧带的附着和相互移行情况及肝胃韧带、SRLS与左肝上后间隙、左肝上前间隙的通连关系。②观察腹部连续断层标本 (横断层和矢状断层 )。③腹部螺旋CT扫描。结果 :①通常教科书和文献所述的肝胃韧带实际上由肝膈韧带、肝食管韧带和肝胃韧带构成。②肝胃韧带位于静脉韧带裂内 ,后层在近胃小弯处反折至膈形成内侧胃膈韧带 ,并与内侧胃膈韧带分别作成SRLS的前界和左侧界。③肝胃隐窝与SRLS之间因隔以肝胃韧带而不相通。结论 :肝胃韧带和内侧胃膈韧带分别构成SRLS的前界和左侧界分隔SRLS ;一些教材所用的图 ,表达SRLS与左肝上后间隙相通的概念值得商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胃韧带 断层解剖 CT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鼠胚胎心脏发育过程中凋亡及凋亡基因表达的检测 被引量:3
3
作者 张全波 冉黎 +5 位作者 陆长青 石钊 李丽英 蔡昌平 佘永华 王凡 《细胞与分子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2期1183-1185,共3页
目的:检测大鼠胚胎心脏发育过程中凋亡及凋亡基因表达,进一步明确心脏发育的调控机制。方法:采用半定量RT-PCR、免疫组织化染色SABC法和TUNEL法对E11~E19 SD大鼠心脏凋亡细胞和p53mRNA、Bax蛋白表达进行测定。结果:p53和BAX在E11~E19... 目的:检测大鼠胚胎心脏发育过程中凋亡及凋亡基因表达,进一步明确心脏发育的调控机制。方法:采用半定量RT-PCR、免疫组织化染色SABC法和TUNEL法对E11~E19 SD大鼠心脏凋亡细胞和p53mRNA、Bax蛋白表达进行测定。结果:p53和BAX在E11~E19表达均呈逐渐增强再减弱的趋势,表达的高峰位于E14。TUNEL染色结果显示,E11~E19均可见凋亡小体。E11时散在分布于心内外膜;E13主要分布于心尖;E14时表达最强,主要分布于心房和心腔分隔处;E16后表达减弱,分布主要集中于心腔内壁。结论:大鼠心脏发育中后期均有凋亡存在;E14为凋亡表达高峰时期;p53和Bax在促进心肌细胞凋亡、心脏外形和心腔形成方面起到重要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胚胎心脏 细胞凋亡 p53 BAX TUNEL 大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