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DT390-IL2重组质粒治疗实验性变态反应性脑脊髓炎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3
1
作者 陈明琪 张林 +4 位作者 李虹 蒋中华 庄永华 贾怡 李明远 《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6期386-388,400,F003,共5页
目的:研究DT390-IL2重组质粒对实验性变态反应性脑脊髓炎(EAE)的治疗效果。方法:提取髓鞘碱性蛋白(MBP)并经SDS-PAGE鉴定后,用MBP+CFA诱导豚鼠的EAE模型;采用亚精胺法进行DT390-IL2重组质粒的大量制备,并经肌注DT390-IL2重组质粒对EAE... 目的:研究DT390-IL2重组质粒对实验性变态反应性脑脊髓炎(EAE)的治疗效果。方法:提取髓鞘碱性蛋白(MBP)并经SDS-PAGE鉴定后,用MBP+CFA诱导豚鼠的EAE模型;采用亚精胺法进行DT390-IL2重组质粒的大量制备,并经肌注DT390-IL2重组质粒对EAE进行治疗,观察豚鼠临床症状和中枢神经系统病理改变。结果:①所提取的MBP,其分子量在17kD左右,并具有良好的生物学活性,成功地建成了豚鼠的EAE模型;②通过DT390-IL2重组质粒治疗豚鼠EAE,各治疗组与未治疗组相比,其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DT390-IL2重组质粒治疗EAE有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实验性变态反应性脑脊髓炎 髓鞘碱性蛋白 重组质粒 免疫毒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鼠干扰素诱导蛋白-10的体外表达和鉴定 被引量:1
2
作者 赵玉杰 林媛 +2 位作者 李明远 李虹 蒋忠华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615-618,共4页
目的构建大鼠干扰素诱导蛋白-10(IP-10)真核表达载体,在NIH3T3细胞中表达重组载体pcDNA3.1(+)-IP-10,并对其表达产物进行鉴定。方法通过PCR扩增IP-10基因片段,通过酶切和连接反应,构建IP-10的真核表达载体pcDNA3.1(+)-IP-10,重组载体经... 目的构建大鼠干扰素诱导蛋白-10(IP-10)真核表达载体,在NIH3T3细胞中表达重组载体pcDNA3.1(+)-IP-10,并对其表达产物进行鉴定。方法通过PCR扩增IP-10基因片段,通过酶切和连接反应,构建IP-10的真核表达载体pcDNA3.1(+)-IP-10,重组载体经限制性内切酶、PCR及DNA序列测定等证实构建成功后,用PolyFect脂质体转染NIH3T3细胞,免疫荧光技术检测pcDNA3.1(+)-IP-10在NIH3T3细胞的表达情况。转染的NIH3T3细胞通过G418筛选出稳定表达的细胞克隆,Western Blotting鉴定IP-10蛋白在细胞培养上清的表达情况。结果酶切分析、PCR及DNA序列测定证实,IP-10基因被成功克隆入真核表达载体pcDNA3.1(+),免疫荧光技术检测证实重组载体可在NIH3T3细胞表达。Western Blotting结果显示细胞培养上清有IP-10蛋白表达。结论成功构建了真核表达载体pcDNA3.1(+)-IP-10,为进一步研究其对Th1型自身免疫性疾病的治疗效果奠定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干扰素-Γ 诱导蛋白10 真核表达 自身免疫性疾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