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固相萃取-高效液相色谱法同时测定大豆和大米中的磺酰脲类和二苯醚类除草剂残留 被引量:38
1
作者 王和兴 黎源倩 +3 位作者 雍莉 谷素英 杨小琪 李磊 《色谱》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536-540,共5页
建立了大豆和大米中磺酰脲类和二苯醚类除草剂多残留同时检测的高效液相色谱分析方法。样品经乙腈提取,正己烷液-液分配,C18固相萃取小柱净化后,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方法分离,以乙腈-三乙胺盐酸溶液作流动相,梯度洗脱,紫外检测器检测。对... 建立了大豆和大米中磺酰脲类和二苯醚类除草剂多残留同时检测的高效液相色谱分析方法。样品经乙腈提取,正己烷液-液分配,C18固相萃取小柱净化后,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方法分离,以乙腈-三乙胺盐酸溶液作流动相,梯度洗脱,紫外检测器检测。对样品前处理和色谱分析条件进行了优化,8种除草剂(甲磺隆、氯磺隆、苄嘧磺隆、吡嘧磺隆、三氟羧草醚、精恶唑禾草灵、乙氧氟草醚、乙羧氟草醚)在0.05-2.0mg/L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方法的定量限(S/N=10)为0.01-0.02mg/kg,能达到国家有关上述除草剂残留限量的要求。大豆和大米样品的平均加标回收率分别为91.6%-116.1%和76.6%-110.8%,相对标准偏差(RSD)为1.0%-12.2%。所建立的方法在30min内可完成一次检测,具有简便快速、灵敏可靠的特点,适用于大豆和大米中除草剂多残留的测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效液相色谱法 固相萃取 除草剂残留 磺酰脲类除草剂 二苯醚类除草剂 大豆 大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口腔肿瘤患者精神心理因素评估及相关物质基础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4
2
作者 李博 李黎 +6 位作者 段泽西 黄一冰 潘唯一 郭黛墨 邹晓莉 朱彩蓉 谢蟪旭 《华西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45-50,共6页
目的认识口腔肿瘤患者及配偶的精神心理因素变化规律,探索其相关物质基础。方法选取2011年12月—2012年8月间四川大学华西口腔医院确诊的口腔恶性肿瘤患者40例、良性肿瘤患者35例、恶性肿瘤配偶18例,应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按照5级评... 目的认识口腔肿瘤患者及配偶的精神心理因素变化规律,探索其相关物质基础。方法选取2011年12月—2012年8月间四川大学华西口腔医院确诊的口腔恶性肿瘤患者40例、良性肿瘤患者35例、恶性肿瘤配偶18例,应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按照5级评分标准,测评每位受试者精神心理状况。于入院次日上午9点抽取受试者的全血,分离提取血清,采用高效液相色谱-质谱分析血清中儿茶酚胺以及糖皮质激素含量。结果恶性肿瘤组强迫症状、抑郁与其他因子分均高于良性肿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恶性肿瘤组强迫症状、偏执与恐怖因子分均高于恶性肿瘤配偶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各组间总分及其他单项因子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血清中肾上腺素、去甲肾上腺素、氢化可的松及可的松的检测中,恶性肿瘤组与良性肿瘤组、恶性肿瘤配偶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口腔肿瘤患者存在明显的精神心理因素变化,同时伴有机体内相关物质变化,影响着恶性肿瘤的发生发展,对进一步研究恶性肿瘤疾病进程的相关机制及探索干预方法有重要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症状自评量表 口腔肿瘤 高效液相色谱-质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谷胱甘肽硫转移酶M1 TV2基因真核表达载体的构建与鉴定
3
作者 陈萍萍 张朝武 +1 位作者 吴逸明 陈玲玲 《郑州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04年第5期759-762,共4页
目的 :构建人谷胱甘肽硫转移酶M1TV2 (GSTM1TV2 )基因真核表达载体并进行序列分析。方法 :用RT PCR技术从人肺脏组织总RNA中分离扩增人GSTM1TV2基因的cDNA序列 ,将其插入到真核表达载体pcDNA3.1多克隆位点中 ,构建真核重组表达质粒pcDNA... 目的 :构建人谷胱甘肽硫转移酶M1TV2 (GSTM1TV2 )基因真核表达载体并进行序列分析。方法 :用RT PCR技术从人肺脏组织总RNA中分离扩增人GSTM1TV2基因的cDNA序列 ,将其插入到真核表达载体pcDNA3.1多克隆位点中 ,构建真核重组表达质粒pcDNA3.1 GSTM1TV2 ,并用PCR扩增、酶切分析及序列测定等方法对重组质粒进行鉴定。结果与结论 :对人GSTM1TV2测序结果同GenBank序列完全一致 ,基因登陆号为AY5 32 92 7,表明已成功构建了pcDNA3.1 GSTM1TV2真核重组表达质粒 ,为进一步进行真核细胞转染 ,研究毒物、药物代谢的机制提供了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ST M1 TV2 RT-PCR 基因克隆 序列测定 谷胱甘肽硫转移酶 基因表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