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四川省南充市农村地区6~23月龄婴幼儿膳食多样化与看护人辅食喂养自我效能的关联性
1
作者 郭润雪 季欣颖 +4 位作者 李麟华 冷芳群 刘沁欣 吴玉菊 周欢 《中国医学科学院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9-24,共6页
目的分析四川省南充市农村地区6~23月龄婴幼儿膳食多样化和看护人辅食喂养自我效能的现状,并探究婴幼儿膳食多样化与看护人自我效能之间的关系。方法采用多阶段随机整群抽样方法,选取四川省南充市农村地区6~23月龄婴幼儿及其看护人作为... 目的分析四川省南充市农村地区6~23月龄婴幼儿膳食多样化和看护人辅食喂养自我效能的现状,并探究婴幼儿膳食多样化与看护人自我效能之间的关系。方法采用多阶段随机整群抽样方法,选取四川省南充市农村地区6~23月龄婴幼儿及其看护人作为研究对象。采用结构式问卷收集婴幼儿及其看护人的基本特征、婴幼儿膳食多样化喂养情况和看护人辅食喂养自我效能。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婴幼儿膳食多样化与看护人辅食喂养自我效能的关系。结果共纳入770对婴幼儿及其看护人。最低膳食多样化合格率为61.56%(474/770),其中,6~11、12~17、18~23月龄婴幼儿最低膳食多样化合格率分别为45.00%(108/240)、69.16%(287/415)、68.70%(79/115)。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在控制其他混杂因素的前提下,看护人辅食喂养自我效能是婴幼儿膳食喂养多样化合格的促进因素(OR=1.42,95%CI=1.17~1.73,P<0.001)。结论四川省南充市农村地区婴幼儿膳食多样化喂养情况有待改善,具有较高辅食喂养自我效能的婴幼儿看护人给其孩子提供多样化辅食喂养的可能性更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婴幼儿 辅食喂养 膳食多样化 自我效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四川省偏远农村地区母亲负性情绪与6月龄内婴儿喂养方式的关系 被引量:3
2
作者 廖晨帆 蔡正杰 +4 位作者 冷芳群 王睿乾 廖颖 吴玉菊 周欢 《中国医学科学院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541-548,共8页
目的了解四川省偏远农村地区纯母乳喂养和奶瓶喂养现状,探讨母亲负性情绪与婴儿喂养方式的关系。方法采用多阶段整群抽样,选取四川省偏远农村地区6月龄内婴儿及其母亲作为研究对象。自行设计问卷用于收集母婴人口学特征和家庭基本情况,... 目的了解四川省偏远农村地区纯母乳喂养和奶瓶喂养现状,探讨母亲负性情绪与婴儿喂养方式的关系。方法采用多阶段整群抽样,选取四川省偏远农村地区6月龄内婴儿及其母亲作为研究对象。自行设计问卷用于收集母婴人口学特征和家庭基本情况,采用抑郁-焦虑-压力量表简版评估母亲负性情绪,采用母乳喂养自我效能量表评估母亲坚持纯母乳喂养行为的信心程度。结果共纳入723对婴儿及其母亲,纯母乳喂养率为34.16%(247/723)、奶瓶喂养率为57.54%(416/723)。有抑郁倾向的母亲纯母乳喂养的可能性更小(OR=0.532,95%CI=0.291~0.974,P=0.041),奶瓶喂养的风险更高(OR=1.877,95%CI=1.054~3.344,P=0.033)。进一步对不同母乳喂养自我效能进行分组分析,结果显示在低母乳自我效能的母亲中,有抑郁倾向的母亲比无抑郁倾向的母亲纯母乳喂养可能性更小(OR=0.461,95%CI=0.236~0.902,P=0.024),奶瓶喂养的可能性更大(OR=1.968,95%CI=1.047~3.701,P=0.036);在高母乳自我效能的母亲中,母亲抑郁、焦虑和压力倾向与婴儿喂养方式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四川省偏远农村地区的纯母乳喂养率有待提高。母亲抑郁倾向越强,纯母乳喂养可能性越小,奶瓶喂养可能性越大。母乳喂养自我效能对母亲抑郁与纯母乳喂养和奶瓶喂养之间的关联有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负性情绪 婴儿喂养方式 母乳喂养自我效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四川省多民族农村地区儿童膳食多样性与生长发育的相关性 被引量:6
3
作者 王睿乾 杜艳 +5 位作者 吴玉菊 叶睿雪 孙畅 张菊英 沈丽琴 周欢 《中国医学科学院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236-243,共8页
目的了解四川省多民族农村地区儿童膳食多样性及生长发育现状,探究膳食多样性与生长发育指标的关系。方法采用多阶段随机整群抽样方法,选取四川省汉族、藏族和彝族农村地区18~36月龄儿童及其主要看护人为研究对象。采用自行设计的问卷... 目的了解四川省多民族农村地区儿童膳食多样性及生长发育现状,探究膳食多样性与生长发育指标的关系。方法采用多阶段随机整群抽样方法,选取四川省汉族、藏族和彝族农村地区18~36月龄儿童及其主要看护人为研究对象。采用自行设计的问卷收集儿童及其看护人的社会人口学特征和家庭基本情况。按照联合国粮食及农业组织《衡量家庭和个人膳食多样性的准则》计算儿童膳食多样性得分(DDS)。采用标准的人体学测量设备测量儿童的身高(长)和体重,依据世界卫生组织标准计算儿童的年龄别身高Z评分(HAZ)、年龄别体重Z评分(WAZ)、身高别体重Z评分(WHZ)。运用多元线性回归分析儿童膳食多样性与生长发育指标的关系。结果共纳入1092名儿童,DDS为(4.8±1.7)分,低膳食多样性(DDS≤4)的儿童所占比例为45.3%。汉族儿童的DDS[(5.8±1.4)分]均高于藏族儿童[(4.9±1.6)分]和彝族儿童[(3.9±1.6)分](P均<0.001)。儿童生长迟缓(HAZ<-2)率、低体重(WAZ<-2)率以及消瘦(WHZ<-2)率分别为21.1%、4.9%、2.5%。多元线性回归结果显示,在调整了儿童性别、月龄、出生体重、是否早产、父母身高因素后,DDS与HAZ呈正相关(β=0.206,95%CI=0.158~0.254,P<0.001),进一步调整家庭固定资产、民族、看护人类型、看护人文化程度因素后,DDS与HAZ仍呈正相关(β=0.077,95%CI=0.026~0.128,P=0.003)。结论四川省多民族农村地区儿童的膳食多样性情况较差,且存在明显的民族差异,其中彝族农村地区问题尤为突出。儿童DDS与HAZ呈正相关。建议针对四川省多民族农村地区的儿童膳食特征,开展营养健康教育指导,从而改善儿童的生长发育状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长发育 膳食多样性 儿童 民族差异 农村地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四川省农村地区居民就医延迟行为现状及影响因素 被引量:15
4
作者 冷芳群 周奕杉 +5 位作者 廖晨帆 杜艳 吴玉菊 王睿乾 蔡正杰 周欢 《中国医学科学院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193-199,共7页
目的了解四川省农村地区居民常见症状的就医延迟现状,并探索影响四川省农村地区居民常见症状就医延迟行为的影响因素。方法2019年7月在四川省自贡市采取多阶段随机抽样的方法选取研究对象,采用入户面对面问卷访谈的方式收集数据。本研... 目的了解四川省农村地区居民常见症状的就医延迟现状,并探索影响四川省农村地区居民常见症状就医延迟行为的影响因素。方法2019年7月在四川省自贡市采取多阶段随机抽样的方法选取研究对象,采用入户面对面问卷访谈的方式收集数据。本研究以过去1年在家居住半年以上且最近1个月有就医经历的居民作为研究对象。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就医延迟的影响因素。结果共纳入研究对象342名,就医延迟发生率为13.45%(46/342)。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与<65岁人群相比,≥65岁人群更可能发生就医延迟(OR=2.187,95%CI=1.074~4.457,P=0.031),农村居民对乡镇卫生院的总体质量评价评分越高,越不容易发生就医延迟(OR=0.854,95%CI=0.735~0.992,P=0.039)。结论四川省农村居民常见症状的就医延迟行为的发生情况较低,农村居民的年龄和居民对乡镇卫生院的总体质量评价均不同程度影响四川省农村地区居民的就医延迟的发生,建议重点增强农村老年人的疾病预防意识,并通过增加对乡镇卫生院的卫生资源投入,加强人才引进和能力培训,提高乡镇卫生院的卫生服务总体水平,引导居民及时利用卫生资源,减少就医延迟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村居民 就医延迟行为 影响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四川省偏远农村婴幼儿看护人的人格特质与其营养包喂服行为的关联性分析 被引量:1
5
作者 田璐 孙畅 +5 位作者 叶睿雪 高洁 廖颖 郑莉 沈丽琴 周欢 《中国医学科学院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815-821,共7页
目的分析四川省偏远农村地区婴幼儿看护人的人格特质以及营养包喂服行为的现状,并探究两者之间的关系。方法采用多阶段随机整群抽样方法,在四川省偏远农村地区选择6~24月龄婴幼儿及其看护人作为研究对象。采用结构式问卷收集婴幼儿及其... 目的分析四川省偏远农村地区婴幼儿看护人的人格特质以及营养包喂服行为的现状,并探究两者之间的关系。方法采用多阶段随机整群抽样方法,在四川省偏远农村地区选择6~24月龄婴幼儿及其看护人作为研究对象。采用结构式问卷收集婴幼儿及其看护人的基本特征、看护人的营养包喂服行为,运用中国版10项目大五人格量表对看护人外向性、宜人性、尽责性、情绪稳定性、开放性5个维度的人格特质进行评估。运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婴幼儿看护人的人格特质与其营养包喂服行为之间的关系。结果共调查895对婴幼儿及其看护人。在看护人人格特质方面,外向性维度的平均分为(9.01±2.64)分、宜人性维度的平均分为(10.60±1.99)分、尽责性维度的平均分为(9.41±2.06)分、情绪稳定性维度的平均分为(9.01±2.38)分、开放性维度的平均分为(8.57±2.29)分。在看护人营养包喂服行为方面,营养包有效喂服率为53.3%(477/895)。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在控制其他因素的前提下,看护人的尽责性人格特质(OR=1.08,95%CI=1.004~1.153,P=0.038)是其有效喂服营养包的保护因素。结论四川省偏远农村地区婴幼儿看护人营养包喂服行为不容乐观,具有高尽责性人格的看护人给其婴幼儿有效喂服营养包的可能性更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四川省偏远农村 婴幼儿看护人 营养包喂服行为 大五人格特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胃食管反流病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发病风险的关系
6
作者 廖叶 周云峰 +3 位作者 周晓瑞 胡昕 廖娟 龙璐 《中国医学科学院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402-407,共6页
目的探究胃食管反流病(GERD)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发病风险之间的关联,并探索影响该关联的效应修饰因子。方法收集2006至2010年英国生物银行476175名参与者的临床数据,采用Cox比例风险模型评估GERD与COPD发病风险的关系。同时进行... 目的探究胃食管反流病(GERD)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发病风险之间的关联,并探索影响该关联的效应修饰因子。方法收集2006至2010年英国生物银行476175名参与者的临床数据,采用Cox比例风险模型评估GERD与COPD发病风险的关系。同时进行亚组分析,探讨主要发现的潜在修饰因子。结果共诊断11587例(2.43%)新发COPD病例,Cox比例风险模型分析结果显示,GERD与COPD发病风险增加有关(HR=1.59,95%CI=1.46~1.74,P<0.001)。年龄<60岁(P<0.001)和非吸烟人群(P=0.011)患GERD与更高的新发COPD风险有关。当前吸烟数量<10支/d的GERD患者与COPD发病风险无关联(P=0.261)。结论GERD可能会增加COPD的发病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食管反流病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前瞻性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西部地区大学生人乳头瘤病毒疫苗的接种现状及其对人乳头瘤病毒和疫苗的认知、态度及影响因素 被引量:21
7
作者 陈慧 周静 +3 位作者 黄倩 司明玉 苏小游 李静 《中国医学科学院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545-550,共6页
目的对西部地区高校不同专业(文科、理工科、医学类)大学生对人乳头瘤病毒(HPV)及其疫苗的认知、HPV疫苗接种现状及接种意愿进行调查研究,为制定有针对性的高校HPV健康教育及HPV疫苗在大学生中的推广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便利抽样、... 目的对西部地区高校不同专业(文科、理工科、医学类)大学生对人乳头瘤病毒(HPV)及其疫苗的认知、HPV疫苗接种现状及接种意愿进行调查研究,为制定有针对性的高校HPV健康教育及HPV疫苗在大学生中的推广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便利抽样、分层抽样和整群抽样相结合的方法,对西部地区成都市某高校的大一学生开展线上问卷调查。采用χ^(2)检验比较组间差异,采用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大学生接种意愿的影响因素。结果本研究共纳入881名研究对象,其中男生419名、女生462名,女生疫苗接种率为3.5%(16/462)。分别有59.1%、67.5%、56.3%的学生表示听说过HPV、HPV相关疾病和HPV疫苗。仅有10.4%、10.6%、27.8%的学生知晓“感染HPV通常不会引起症状”、“HPV感染通常是一过性的,多数可自愈”、“HPV感染非常普遍”。女生、医学生的认知合格率优于男生、非医学生(P=0.035,P=0.021)。有65.7%的学生表示愿意接种HPV疫苗,HPV疫苗接种费用昂贵(50.8%)、担心疫苗的副作用(46.3%)、没有性生活(43.4%)是学生不愿接种的主要原因。性别、父母受教育水平、二类疫苗接种史、对婚前性行为的态度、性行为史及HPV认知水平是影响接种意愿的因素。结论本研究大一女生预防性HPV疫苗接种率低,对HPV及其疫苗认知不足,亟需以大学生喜闻乐见的方式开展相关健康教育,尤其需要注重对HPV病毒感染,HPV疫苗的安全性、有效性、副作用等知识的宣教。同时应重视男生、非医学生的健康教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学生 人乳头瘤病毒 人乳头瘤病毒疫苗 认知和态度 影响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倾向性评分匹配的老年人新型冠状病毒感染死亡影响因素分析
8
作者 陈莹 黄海平 +4 位作者 李鑫 柴思捷 叶家利 周丁子 张韬 《中国医学科学院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375-381,共7页
目的分析老年人新型冠状病毒感染死亡的影响因素。方法收集2023年1月1日至2023年7月8日华西第四医院因新型冠状病毒感染导致死亡的病例资料,并选取同期华西老年人群健康队列中感染新型冠状病毒后存活的病例作为对照,采用LASSO-Logistic... 目的分析老年人新型冠状病毒感染死亡的影响因素。方法收集2023年1月1日至2023年7月8日华西第四医院因新型冠状病毒感染导致死亡的病例资料,并选取同期华西老年人群健康队列中感染新型冠状病毒后存活的病例作为对照,采用LASSO-Logistic回归对倾向性评分匹配后数据进行分析,并通过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对构建的预测模型进行验证。结果共纳入142例新型冠状病毒感染死亡者和3239名存活者。LASSO-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吸烟(OR=3.33,95%CI=1.46~7.59,P=0.004)、脑卒中(OR=3.55,95%CI=1.15~10.30,P=0.022)、恶性肿瘤(OR=19.93,95%CI=8.52~49.23,P<0.001)、冠心病(OR=7.68,95%CI=3.52~17.07,P<0.001)、发热(OR=0.51,95%CI=0.26~0.96,P=0.042)、气喘或呼吸困难(OR=21.48,95%CI=9.44~51.95,P<0.001)、呕吐(OR=8.19,95%CI=2.87~23.58,P<0.001)是新型冠状病毒感染患者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基于影响因素构建的预测模型在测试集中的曲线下面积为0.889。结论吸烟、脑卒中、恶性肿瘤、冠心病、发热、气喘或呼吸困难以及呕吐是影响新型冠状病毒感染死亡风险的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型冠状病毒感染 影响因素 LASSO回归 倾向性评分匹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遗传基因多态性与精神分裂症患者暴力行为关系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6
9
作者 徐烁 梁艺颖 +2 位作者 洪彬雪 刘祥 刘元元 《法医学杂志》 CAS CSCD 2020年第3期379-388,共10页
精神分裂症是一种以思维障碍为主要表现,同时伴有感知、情感和行为方面障碍的常见疾病。患者可以在精神症状的支配下,出现自伤或冲动伤人行为,造成公共危害,增加家庭和社会负担。近年来陆续有研究表明精神分裂症患者的暴力行为与遗传因... 精神分裂症是一种以思维障碍为主要表现,同时伴有感知、情感和行为方面障碍的常见疾病。患者可以在精神症状的支配下,出现自伤或冲动伤人行为,造成公共危害,增加家庭和社会负担。近年来陆续有研究表明精神分裂症患者的暴力行为与遗传因素相关联。本文综述了遗传基因多态性与精神分裂症患者暴力行为关系的研究进展,分析了两者间形成关联的可能机制,提出了目前研究存在的局限性以及未来的研究方向,为精神分裂症患者暴力行为的风险评估和预防控制提供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司法精神病学 法医遗传学 精神分裂症 多态现象 遗传 暴力 综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冠疫情大流行期间儿童及青少年新发焦虑症状的纵向研究 被引量:5
10
作者 王晓玉 彭银辉 +4 位作者 马文琳 姚博爽 李一凡 赵莉 杨春霞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8期963-970,共8页
目的·了解新冠疫情大流行期间儿童及青少年的新发焦虑症状,分析影响该症状的相关因素。方法·依托成都儿童正向成长(Chengdu Positive Child Development,CPCD)队列,纳入成都市5所中小学的儿童和青少年共5566例,分别建立儿童... 目的·了解新冠疫情大流行期间儿童及青少年的新发焦虑症状,分析影响该症状的相关因素。方法·依托成都儿童正向成长(Chengdu Positive Child Development,CPCD)队列,纳入成都市5所中小学的儿童和青少年共5566例,分别建立儿童和青少年新发焦虑症状纵向研究队列并开展2轮调查。第一轮调查(基线调查)的时间为2019年12月—2020年1月,通过促进儿童青少年正面成长研究学生调查问卷收集队列成员的一般人口学特征信息;第二轮调查(随访调查)的时间为2020年2—7月,补充收集队列成员的新冠病毒感染史,以及饮食、学习、社交和娱乐活动是否受到新冠疫情的影响等信息。利用儿童焦虑性情绪障碍筛查表(Screen for Child Anxiety Related Emotional Disorders,SCARED)评估所有研究对象的新发焦虑症状。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对儿童和青少年新发焦虑症状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结果·SCARED评估结果显示,在新冠疫情大流行期间成都儿童及青少年新发焦虑症状的发病率为13.47%;其中儿童新发焦虑症状纵向研究队列中的发病率为11.91%,青少年新发焦虑症状纵向研究队列中的发病率为14.25%。χ^(2)检验的结果显示,儿童新发焦虑症状的发病率在年龄、本人或家人是否感染新冠病毒,以及饮食、学习和社交活动是否受到影响间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青少年新发焦虑症状的发病率在性别、年级、年龄、居住地区,以及饮食、学习、社交和娱乐活动是否受到影响间差异亦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的结果显示:对儿童来说,6~8岁是其新发焦虑症状的保护因素,而本人或家人感染过新冠病毒、学习活动受到影响是其危险因素(均P<0.05);对青少年来说,男性、居住在城镇、年级≤6是其新发焦虑症状的保护因素,而学习活动受到影响是其危险因素(均P<0.05)。结论·对于儿童和青少年来说,在新冠大流行期间影响其新发焦虑症状的因素并不完全一致;对于儿童来说,年龄、本人或家人是否感染新冠病毒、学习是否受到影响是其新发焦虑症状的独立影响因素,但对青少年来说则是性别、年级、居住地区和学习是否受到影响。因此,在动态关注儿童和青少年心理健康状态、持续做好心理健康干预工作过程中,应遵循成长规律,充分考虑儿童和青少年的发展特点,采取不同的策略和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冠疫情大流行 儿童 青少年 新发焦虑 影响因素 纵向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体育锻炼与缺血性卒中复发风险存在因果关系:基于潜在结果理论 被引量:4
11
作者 林奕蝶 张柏杨 +3 位作者 胡美婧 徐铭涵 秦成洁 朱彩蓉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8期1191-1197,共7页
目的基于潜在结果理论,采用多重插补法探讨体育锻炼与缺血性卒中复发风险之间的因果关系。方法收集2010年7月~2018年12月入住四川大学华西医院、随访时间满1年且具有行动能力的首发缺血性脑卒中幸存者生存资料。共纳入636例首发缺血性... 目的基于潜在结果理论,采用多重插补法探讨体育锻炼与缺血性卒中复发风险之间的因果关系。方法收集2010年7月~2018年12月入住四川大学华西医院、随访时间满1年且具有行动能力的首发缺血性脑卒中幸存者生存资料。共纳入636例首发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将观察对象分为两组:低体育锻炼水平组(LPE)244人,中高体育锻炼水平组(MHPE)392人。采用潜在结果理论将是否复发和复发时间作为每个观察对象在不同体育锻炼水平下的潜在结果,由于实际只能观察到每个个体在一种暴露水平下的潜在结果,因此在个体反事实的潜在结果必然缺失的条件下,采用多重插补法建立缺失结果的预测矩阵并进行填补,构建因果推断模型,估计体育锻炼对卒中复发的平均因果效应。结果随访期间共148名患者卒中复发,中位复发时间为24个月,累计复发率高达23.3%。对比多重插补前后数据集的分类散点图及核密度图,多重插补的结果没有出现异常点,潜在结果变量的边际分布较为一致,插补效果稳定。基于插补后的10个完整数据集构建因果估计模型并对所得结果进行合并,得到体育锻炼对卒中复发的平均因果效应为ACE=0.578,方差为0.039,即中高体育锻炼水平的首发缺血性卒中幸存者的复发风险是低体育锻炼水平者的0.578倍(95%CI:0.186-0.970,P=0.012)。结论体育锻炼与缺血性卒中复发风险之间存在因果关系,即卒中后参与中高强度水平的体育锻炼可以降低卒中复发的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育锻炼 缺血性卒中 潜在结果 多重插补法 因果推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中老年人听力损失与抑郁症状的关联研究 被引量:2
12
作者 赵琴 夏红红 +1 位作者 陈菲 邱培媛 《重庆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283-289,共7页
目的:探索中国中老年人听力损失与抑郁症状的纵向关联,为中老年人抑郁的预防提供依据。方法:采用中国健康与养老追踪调查(China Health and Retirement Longitudinal Study,CHARLS)2011至2020年中参加2次及以上的受访者数据。听力损失... 目的:探索中国中老年人听力损失与抑郁症状的纵向关联,为中老年人抑郁的预防提供依据。方法:采用中国健康与养老追踪调查(China Health and Retirement Longitudinal Study,CHARLS)2011至2020年中参加2次及以上的受访者数据。听力损失通过自我报告进行评估,抑郁症状通过简版流调用抑郁自评量表(CESD-10)量表进行测量。采用K-M曲线和log-rank检验比较不同分组间发生抑郁症状的风险。采用Cox比例风险回归模型探索听力损失与抑郁症状的纵向关联。结果:研究共纳入12 952例研究对象。基线时1 416(10.9%)例研究对象自报听力损失。在中位随访时间为5.42年的随访中,5 498例研究对象出现抑郁症状。在未调整模型中,基线时的听力损失组发生抑郁症状的风险是无听力损失组的1.34倍(P<0.05),逐步调整社会人口学因素、行为生活方式因素及健康相关因素后,基线时的听力损失仍是抑郁症状的危险因素(HR=1.21,95%CI=1.10~1.34)。结论:听力损失会增加抑郁症状的发生风险,对听力损失进行干预可有效降低抑郁症状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听力损失 抑郁症状 中老年人 中国健康与养老追踪调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精神分裂症患者生活质量及其影响因素 被引量:21
13
作者 林春滢 宛小燕 +2 位作者 张若涵 杨先梅 刘元元 《中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472-480,共9页
精神分裂症是一种复杂的慢性精神疾病。随着医学模式的转变,生活质量逐渐成为精神分裂症患者重要的预后指标。精神分裂症患者的生活质量水平低于一般人群和其他慢性病患者,年龄、性别、就业、文化程度、收入、居住情况等社会人口学因素... 精神分裂症是一种复杂的慢性精神疾病。随着医学模式的转变,生活质量逐渐成为精神分裂症患者重要的预后指标。精神分裂症患者的生活质量水平低于一般人群和其他慢性病患者,年龄、性别、就业、文化程度、收入、居住情况等社会人口学因素,精神症状、共病躯体疾病、服药依从性、洞察力等临床因素和社会支持、认知、病耻感、自尊和需求等社会心理因素是影响精神分裂症患者生活质量的主要因素,可通过药物和社会技能训练、家庭干预、认知矫正和认知行为治疗等心理干预措施以及社区综合干预来改善其生活质量。探索精神分裂症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因素及其改善措施,有助于提高患者生活质量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精神分裂症 生活质量 影响因素 干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绵阳市60岁及以上老年人高血压现状及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12
14
作者 刘嘉琳 郭洪菊 +4 位作者 王琴 陈梓萱 余雨珂 刘秀秀 袁萍 《中国医学科学院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802-808,共7页
目的了解四川省绵阳市60岁及以上老年人群的高血压患病现状,分析相关影响因素,为针对性地预防和控制高血压提供线索。方法对2017年10月至2019年4月绵阳市示范点筛查的115775名60岁及以上常住居民进行问卷调查和体格检查,收集个人基本资... 目的了解四川省绵阳市60岁及以上老年人群的高血压患病现状,分析相关影响因素,为针对性地预防和控制高血压提供线索。方法对2017年10月至2019年4月绵阳市示范点筛查的115775名60岁及以上常住居民进行问卷调查和体格检查,收集个人基本资料、生活方式、身高、体重、腰围和血压等资料。采用SPSS 22.0软件对数据进行描述性分析、单因素分析和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绵阳市60岁及以上老年人群高血压患病率为50.60%,男性和女性高血压患病率分别为50.27%和50.85%,且随着年龄的增长,高血压患病率呈上升趋势(χ^(2)_(趋势)=370.199,P<0.001)。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70~79岁(OR=1.327,95%CI=1.292~1.363,P<0.001)、80岁及以上(OR=1.455,95%CI=1.386~1.527,P<0.001)、丧偶(OR=1.343,95%CI=1.296~1.392,P<0.001)、离婚(OR=1.255,95%CI=1.033~1.525,P=0.022)、超重(OR=1.431,95%CI=1.391~1.473,P<0.001)、肥胖(OR=2.171,95%CI=2.076~2.270,P<0.001)、腰围身高比值>0.5(OR=1.317,95%CI=1.281~1.354,P<0.001)以及有糖尿病史(OR=1.865,95%CI=1.791~1.941,P<0.001)、吸烟史(OR=1.107,95%CI=1.068~1.148,P<0.001)和饮酒史(OR=1.950,95%CI=1.894~2.009,P<0.001)为高血压的独立危险因素;目前居住区域为城乡结合部(OR=0.628,95%CI=0.594~0.664,P<0.001)、初中及以上文化程度(OR=0.942,95%CI=0.912~0.974,P<0.001)、低体重(OR=0.785,95%CI=0.742~0.830,P<0.001)为高血压的保护因素。结论超过半数的绵阳市60岁及以上老年人患有高血压,具有高龄、丧偶、离婚、超重、肥胖、腰围身高比值>0.5、糖尿病史、吸烟史和饮酒史的老年人是高血压的高危人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年人群 高血压 影响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样本量条件下倾向性评分法与logistic回归法估计处理效应的比较研究 被引量:1
15
作者 胡美婧 李满娣 +4 位作者 林奕蝶 张露 姚强 徐铭涵 朱彩蓉 《中国卫生统计》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812-815,共4页
目的比较不同倾向性评分方法及logistic回归法在不同样本量的条件下估计处理效应的优劣。方法采用Monte Carlo模拟方法生成数据集,比较各统计分析方法估计处理效应的优劣。评价指标包括效应点估计值、相对偏倚及均方误差等。结果当样本... 目的比较不同倾向性评分方法及logistic回归法在不同样本量的条件下估计处理效应的优劣。方法采用Monte Carlo模拟方法生成数据集,比较各统计分析方法估计处理效应的优劣。评价指标包括效应点估计值、相对偏倚及均方误差等。结果当样本量为900时,倾向性评分逆处理概率加权法、分层法、回归调整法的相对偏倚最小。logistic回归法的相对偏倚最大,稳健性最差。当样本量为650时,逆处理概率加权法的相对偏倚最小,均方误差最小。当样本量为400时,逆处理概率加权法的均方误差最小,稳健性最好。当样本量为300时,倾向性评分匹配法的均方误差最大。当样本量为200时,倾向性评分匹配法相对偏倚最小。结论在处理数据结构较为简单的观察性研究资料时,logistic回归法可能产生较大偏倚,倾向性评分逆处理概率加权法为较优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倾向性评分 LOGISTIC回归 Monte Carlo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灵活参数生存分析模型简介及应用
16
作者 闫沛静 李镜 +4 位作者 冉孟冬 惠旭 侯利莎 杨克虎 朱彩蓉 《中国卫生统计》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776-779,共4页
目的探索灵活参数生存分析模型(FPSM)的性能及其在生存资料中的应用。方法以一项前瞻性队列研究为例,根据赤池信息准则(AIC)和贝叶斯信息准则(BIC)结合数据特征最终选择FPSM中的多因素比例风险(PH)模型探索病灶部位分类与缺血性脑卒中... 目的探索灵活参数生存分析模型(FPSM)的性能及其在生存资料中的应用。方法以一项前瞻性队列研究为例,根据赤池信息准则(AIC)和贝叶斯信息准则(BIC)结合数据特征最终选择FPSM中的多因素比例风险(PH)模型探索病灶部位分类与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复发关系。结果共633名脑卒中幸存者纳入多因素PH模型分析,控制其他可能混杂因素,病变位于非大脑部位的脑卒中幸存者的复发风险是右侧大脑半球病变者的2.79倍(HR=2.79,P=0.001),而较左侧大脑半球(HR=0.97;P=0.914)和双侧大脑半球(HR=1.24;P=0.401)病变者出现复发风险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此外,年龄和既往心脏病史对脑卒中的复发有影响。较Cox模型,PH模型可以获得参数截距项(γ0),且γ0=0.033。结论FPSM既可以解决Cox模型对基准函数估计以及PH假设前提的问题,又可避免传统参数模型对生存时间分布的严格要求,可灵活地处理多类生存资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灵活参数生存分析模型 生存分析 COX比例风险模型 参数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邻苯二甲酸酯暴露与高密度脂蛋白相关炎症指标异常的关联性研究
17
作者 张艳孜 朱秀玲 +2 位作者 李凯 曾文倩 郭冰 《陆军军医大学学报》 2025年第16期1940-1949,共10页
目的探讨尿邻苯二甲酸酯代谢物与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igh-density lipoproteincholesterol,HDL-C)相关的4个炎症指标(LHR、MHR、NHR、PHR)的关联,并解释其可能的生物学机制。方法采用美国全国健康和营养调查(national health and nutri... 目的探讨尿邻苯二甲酸酯代谢物与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igh-density lipoproteincholesterol,HDL-C)相关的4个炎症指标(LHR、MHR、NHR、PHR)的关联,并解释其可能的生物学机制。方法采用美国全国健康和营养调查(national health and nutrition examination survey,NHANES)的4573名成年参与者,对邻苯二甲酸酯和炎症指标进行广义线性模型(generalized linear model,GLM)、限制性立方样条(restricted cubic spline,RCS)和加权分位数和(weighted quantile sum,WQS)回归分析,分别探讨邻苯二甲酸酯单暴露和混合暴露与HDL-C炎症指标的潜在关联。结果9种尿邻苯二甲酸酯代谢物均与至少一个炎症指标存在显著正向关联(P<0.05),1种代谢物(MEP)和炎症指标(LHR)存在负向关联,部分暴露代谢物和结局炎症指标存在非线性关联。对每个结局炎症指标,WQS回归显示不同邻苯二甲酸酯代谢物具有不同的权重贡献。亚组分析结果表明在不同性别、年龄、BMI人群中,邻苯二甲酸酯与HDL-C相关炎症指标的关联结果存在差异。结论邻苯二甲酸酯暴露和HDL-C相关炎症指标存在关联,但需进一步研究揭示其潜在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邻苯二甲酸酯 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 新型炎症指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