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环己烷液相非催化/催化氧化反应动力学特性比较 被引量:5
1
作者 刘长军 唐盛伟 +3 位作者 谭平华 刘颖颖 梁斌 闵恩泽 《化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8期1992-1999,共8页
分别以不同氧浓度气体及纯氧作为氧源,利用鼓泡塔反应器在1.1MPa、不同温度、不同气体流量条件下比较了环己烷液相非催化氧化和催化氧化反应特性。通过比较分析,讨论了环己烷液相氧化的链式反应机理。理论分析和实验数据表明,环己烷液... 分别以不同氧浓度气体及纯氧作为氧源,利用鼓泡塔反应器在1.1MPa、不同温度、不同气体流量条件下比较了环己烷液相非催化氧化和催化氧化反应特性。通过比较分析,讨论了环己烷液相氧化的链式反应机理。理论分析和实验数据表明,环己烷液相催化氧化反应诱导期短,其表观速率与环己烷浓度和氧气浓度都为一级;而非催化氧化反应诱导期长,是由烃直接氧化引发过程控制,只有当过氧化氢积累到一定浓度以后,过氧化物分解产生自由基速率变得显著,反应才表现出自催化反应特征。而在催化剂存在的情况下,环己基过氧化氢分解非常迅速,环己基过氧化氢浓度在整个反应过程中稳定在一个很低的水平,反应由氧化生成酮的链传递反应过程控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己烷 KA油 液相氧化 纯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甲苯液相氧化反应过程的模拟 被引量:1
2
作者 唐盛伟 吴潘 +2 位作者 谭平华 刘长军 梁斌 《化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89-97,共9页
甲苯液相空气氧化是环境友好的苯甲酸和苯甲醛生产工艺。根据在模拟工业条件下测定的动力学数据和观察到的实验现象,提出了该反应的反应机理和反应网络,建立了相应的动力学模型。根据该动力学方程,对现有工业生产过程进行了模拟,发现现... 甲苯液相空气氧化是环境友好的苯甲酸和苯甲醛生产工艺。根据在模拟工业条件下测定的动力学数据和观察到的实验现象,提出了该反应的反应机理和反应网络,建立了相应的动力学模型。根据该动力学方程,对现有工业生产过程进行了模拟,发现现有工业过程处于严重供氧不足的情况。提出了3种强化方案并分别对其进行了模拟计算和比较。模拟结果表明,通过增大空气供给量和采用富氧空气氧化均可有效强化现有工业生产过程。采用富氧空气氧化,其甲苯转化率可提高到22.24%,甲苯反应量可增大57%。采用增大空气量的方法,可提高甲苯反应量31%,甲苯转化率可提高到18.61%。若同时增大甲苯和空气负荷,甲苯反应量可提高7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苯 苯甲酸 液相氧化 反应机理 过程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异质结型KBiO_3/BiOCl光催化剂制备及其可见光光催化性能 被引量:2
3
作者 张婷婷 曾琦荟 +3 位作者 毕娜 袁绍军 蒋炜 梁斌 《现代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8期75-79,共5页
铋酸钾具有良好的光催化性能,但稳定性差,通过原位转化法在铋酸钾表面生成氯氧化铋构成KBiO_3/BiOCl异质结光催化剂并将其用于降解结晶紫。实验结果表明,BiOCl能有效改善铋酸钾稳定性并提高其光催化性能,构成的KBiO_3/BiOCl异质结光催... 铋酸钾具有良好的光催化性能,但稳定性差,通过原位转化法在铋酸钾表面生成氯氧化铋构成KBiO_3/BiOCl异质结光催化剂并将其用于降解结晶紫。实验结果表明,BiOCl能有效改善铋酸钾稳定性并提高其光催化性能,构成的KBiO_3/BiOCl异质结光催化剂可在可见光照下90 min内实现结晶紫完全降解,活性优于KBiO_3或BiOCl。KBiO_3/BiOCl异质结光催化剂可见光性能提高归因于异质结结构对吸收光区的拓宽和对电子-空穴复合率的抑制,以及原位生长的BiOCl比表面积的增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异质结 可见光光催化 铋酸钾 氯氧化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用于生物柴油的钙镁催化剂的制备及其活性评价 被引量:38
4
作者 王广欣 颜姝丽 +1 位作者 周重文 梁斌 《中国油脂》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0期66-69,共4页
以Ca(Ac)2溶液浸渍MgO载体制得负载型钙镁固体碱催化剂,可以用于菜籽油酯交换反应生产生物柴油。催化剂的制备条件为:Ca(Ac)2浓度为22.6%,煅烧温度700℃。该催化剂具有良好的反应活性,常压、65℃、醇油摩尔比12∶1、反应1.5 h,甘油收率... 以Ca(Ac)2溶液浸渍MgO载体制得负载型钙镁固体碱催化剂,可以用于菜籽油酯交换反应生产生物柴油。催化剂的制备条件为:Ca(Ac)2浓度为22.6%,煅烧温度700℃。该催化剂具有良好的反应活性,常压、65℃、醇油摩尔比12∶1、反应1.5 h,甘油收率大于80%。该催化剂比普通均相碱催化剂有更好的抗酸、抗水性,可以在酸值为2 mgKOH/g或水含量在2%条件下操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柴油 固体碱催化剂 酯交换反应 活性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单孔及微孔曝气低气速鼓泡床内气泡行为比较 被引量:6
5
作者 梁斌 胡强 +2 位作者 周慧 张全忠 沈伟 《化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0期1880-1886,共7页
Bubble dispersion greatly relies on spargers. Single or ifice and porous spargers were tested inside a bubble column under a low gas thr oughput to study their influences on gas dispersion and gas-liquid interface ar ... Bubble dispersion greatly relies on spargers. Single or ifice and porous spargers were tested inside a bubble column under a low gas thr oughput to study their influences on gas dispersion and gas-liquid interface ar ea. A PBE model without considering the effect of bubble coalescence was develo ped to describe axial bubble distribution. Both simulation and experimental res ults showed that bubbles broke up much faster than coalesced under low gas veloc ity. For a single orifice sparger, breakage was a dominant feature for bubbles after they left the orifice. Initial bubbles formed over the orifice were mostl y larger than the largest stable bubble. They broke up quickly and their sizes were reduced below the maximum diameter d_s of stable bubbles. In contrast , a porous sparger produced a large amount of initial bubbles smaller than the l argest stable bubble. The bubbles possessed smaller size and narrower distribut ion compared with the bubbles obtained by single orifice spargers. With the por ous sparger, gas-liquid surface area was increased by 5—6 times even though th e gas holdup changed insignificantly. High mass transfer area could be obtained by injecting more small initial bubbles with diameters under d_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鼓泡床 气泡 分布器 传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酸性磷铵料浆物性研究 被引量:2
6
作者 梁斌 唐盛伟 《四川大学学报(工程科学版)》 EI CAS CSCD 2002年第5期14-19,共6页
分别用湿法工业磷酸 (1 9.41 %P2 O5)和纯稀磷酸 (2 3 .68%P2 O5)与气氨中和并进行浓缩得到一系列不同中和度、不同含水率的酸性磷铵料浆。测定料浆的密度、沸点、导热系数、氟逸出率。结果表明 ,密度随料浆含水率和中和度的减小而增大 ... 分别用湿法工业磷酸 (1 9.41 %P2 O5)和纯稀磷酸 (2 3 .68%P2 O5)与气氨中和并进行浓缩得到一系列不同中和度、不同含水率的酸性磷铵料浆。测定料浆的密度、沸点、导热系数、氟逸出率。结果表明 ,密度随料浆含水率和中和度的减小而增大 ,可通过 ρ=k(ρsxv+ρL(1 -xv) ) 进行预测。沸点在含水率低于 40 %区域变化较快 ,总的趋势随含水率和中和度的减小而升高。氟逸出率与含水率和中和度呈负相关 ,低中和度区氟逸出率较大且受中和度的影响非常显著 ,而在高中和度区 ,氟逸出率较低。料浆导热系数的范围为 0 .471~ 0 .61 8W/ (m·℃ )。无固体颗粒析出时 ,料浆导热系数随含水率或中和度的减小而减小 ,当有固体颗粒析出时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酸性磷铵料浆 物化数据 密度 沸点 导热系数 氟逸出率 复合肥料 物质性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