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黏度法快速测试生物柴油连续生产酯交换反应转化率 被引量:1
1
作者 刘良政 王荣福 +3 位作者 肖尤兰 鲁厚芳 蒋炜 梁斌 《中国油脂》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72-75,共4页
对黏度法测试生物柴油连续生产酯交换反应转化率过程的可行性和准确性进行了系统研究。结果表明:采用黏度法测试酯交换反应转化率是可行的,且具有较高的准确性;生产条件下采用黏度法,甲醇导致黏度急剧降低,甘油使黏度略有增加,而碱催化... 对黏度法测试生物柴油连续生产酯交换反应转化率过程的可行性和准确性进行了系统研究。结果表明:采用黏度法测试酯交换反应转化率是可行的,且具有较高的准确性;生产条件下采用黏度法,甲醇导致黏度急剧降低,甘油使黏度略有增加,而碱催化剂影响可以忽略;取样点确定为沉降工序后上层甲酯,样品蒸发除甲醇进行黏度测试。与色谱法对比,平均相对标准偏差为0.91%,可用于实际生产过程酯交换反应转化率的快速测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柴油 运动黏度 酯交换反应 转化率 快速监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种植物油及其生物柴油中脂肪酸组成的比较研究 被引量:13
2
作者 陈鹏 蒋卫东 +2 位作者 刘颖颖 颜钫 陈放 《广西植物》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448-452,419,共6页
生物柴油油料植物的选择是多样化的。通过对麻疯树,青刺果及乌桕三种产于西南的油料植物油分的理化性质及它们的生物柴油进行GC/MS分析,以麻疯树油为参照油分,对比青刺果油和乌桕油,找出适合作生物柴油油料植物油分的特点,为生物柴油油... 生物柴油油料植物的选择是多样化的。通过对麻疯树,青刺果及乌桕三种产于西南的油料植物油分的理化性质及它们的生物柴油进行GC/MS分析,以麻疯树油为参照油分,对比青刺果油和乌桕油,找出适合作生物柴油油料植物油分的特点,为生物柴油油料植物的选择提供了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麻疯树油 青刺果油 乌桕油 脂肪酸 生物柴油 GC/M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物柴油制备中原料麻疯树籽油预酯化条件的研究 被引量:13
3
作者 刘颖颖 鲁厚芳 +1 位作者 梁斌 陈鹏 《中国油脂》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7期43-46,共4页
生物柴油一般是通过天然油脂经过碱催化酯交换反应制得。以攀枝花地区的麻疯树籽油为原料,研究了KOH催化酯交换过程对原料油酸值的要求,以及麻疯树籽油性质对浓硫酸催化预酯化过程的适应性。研究发现,KOH催化酯交换过程中,原料油的酸值... 生物柴油一般是通过天然油脂经过碱催化酯交换反应制得。以攀枝花地区的麻疯树籽油为原料,研究了KOH催化酯交换过程对原料油酸值的要求,以及麻疯树籽油性质对浓硫酸催化预酯化过程的适应性。研究发现,KOH催化酯交换过程中,原料油的酸值应控制在1.5 mgKOH/g以下以避免引起产品皂化;预酯化过程中,用油重1%的浓硫酸催化,当甲醇用量为油重12%时,原料油的酸值应小于20 mgKOH/g;随着原料中水分含量的增加,预酯化转化率下降;磷脂含量对于预酯化转化率影响不大,但应在1%以下才能便于后续分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柴油 酯交换 麻疯树籽油 预酯化 游离脂肪酸 水分 磷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同心圆筒法测定磷铵料浆的导热系数 被引量:4
4
作者 唐盛伟 吴潘 +3 位作者 应建康 刘代俊 邱礼在 梁斌 《高校化学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6期583-586,共4页
用同心圆筒法测定了酸性磷铵料浆溶液的导热系数。采用含P2O5 23.682%的试剂稀磷酸与气氨中和得到中和度分别为0.1841、0.4074、0.5947、0.8297、0.9456的酸性磷铵料浆,并加热浓缩到20.337%-70.208%的含水量。测定了60℃、75℃、90℃... 用同心圆筒法测定了酸性磷铵料浆溶液的导热系数。采用含P2O5 23.682%的试剂稀磷酸与气氨中和得到中和度分别为0.1841、0.4074、0.5947、0.8297、0.9456的酸性磷铵料浆,并加热浓缩到20.337%-70.208%的含水量。测定了60℃、75℃、90℃下不同浓度的料浆溶液的导热系数。结果表明,料浆溶液的导热系数随温度的升高、含水量的增大和中和度的增大而增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酸性磷铵料浆 同心圆筒法 导热系数 测定 磷铵 肥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两步法合成磷酸银及其光催化性能研究 被引量:5
5
作者 王小燕 王捷 +1 位作者 蒋炜 梁斌 《化工新型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108-110,共3页
采用两步法制备磷酸银光催化剂并用于可见光下降解甲基橙。结果表明,两步法合成磷酸银光催化性能优于一步沉淀法,10min甲基橙降解率可达98%。磷酸银光催化降解甲基橙最佳条件为:催化剂量为2.5g/L,反应时间10min,光强16Klux。表征结果表... 采用两步法制备磷酸银光催化剂并用于可见光下降解甲基橙。结果表明,两步法合成磷酸银光催化性能优于一步沉淀法,10min甲基橙降解率可达98%。磷酸银光催化降解甲基橙最佳条件为:催化剂量为2.5g/L,反应时间10min,光强16Klux。表征结果表明,磷酸银为简单立方晶型,颗粒尺寸为1μm,吸收边为535nm,光照后表面吸附羟基自由基。重复性实验证明磷酸银光稳定性差,6次重复使用其10min甲基橙降解率降至12.85%,XRD结果证实磷酸银表面产生单质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催化 Ag3PO4 Ag2CO3 可见光 两步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