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农村现代化的发展趋势及其现实选择 被引量:7
1
作者 郑晔 佘欢 《社会科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28-33,共6页
21世纪在世界现代农业发展的大背景下,我国农村现代化发展呈现出种种新的趋势性特征。农村现代化发展目标的设定,在统一整体性、经济目的性、生态平衡性和社会一体性宗旨下,不可能是单一的,而是由多重目标构成的复合体系,可持续发展成... 21世纪在世界现代农业发展的大背景下,我国农村现代化发展呈现出种种新的趋势性特征。农村现代化发展目标的设定,在统一整体性、经济目的性、生态平衡性和社会一体性宗旨下,不可能是单一的,而是由多重目标构成的复合体系,可持续发展成为农村现代化的基本模式,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推进现代农村发展是实现农村现代化的必然选择,农业科技是现代农业发展的支撑和主导力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村现代化 发展趋势 新农村建设 农业科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在新农村背景下统筹城乡基础设施建设 被引量:12
2
作者 郑晔 刘志祥 王勇术 《社会科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25-29,共5页
统筹城乡基础设施建设对新农村建设具有决定性意义。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总体发展滞后,现有基础设施供给水平难以满足生产和生活需要,已成为制约城乡统筹发展,全面提升我国农业的国际竞争力、实现农村经济可持续发展战略的瓶颈,并严重影响... 统筹城乡基础设施建设对新农村建设具有决定性意义。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总体发展滞后,现有基础设施供给水平难以满足生产和生活需要,已成为制约城乡统筹发展,全面提升我国农业的国际竞争力、实现农村经济可持续发展战略的瓶颈,并严重影响农业现代化发展进程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必须加大农村基础设施的建设力度,构建统筹城乡的基础设施建设体系。通过法律形式,规范农村基础设施所有者、投资者、经营管理者与使用者的责权利和行为活动,建立以公有制为主,多种所有制与经营方式并存,资本型、实物型、价值型农村基础设施有机结合的经营管理体制,充分调动各方面参与的积极性,增强管理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农村 城乡统筹 基础设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维效应、三维结构与农村土地综合整治的关联度 被引量:4
3
作者 翟坤周 周庆元 《改革》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2期90-97,共8页
在现阶段政府主导型的农村土地综合整治进程中,各级地方政府对整治的目标存在认识偏差,导致在整治实践中存在政策扭曲和行为异化。在对农村土地综合整治进行矛盾检视的基础上,以"经济—社会—生态"三维效应对其进行目标复位,... 在现阶段政府主导型的农村土地综合整治进程中,各级地方政府对整治的目标存在认识偏差,导致在整治实践中存在政策扭曲和行为异化。在对农村土地综合整治进行矛盾检视的基础上,以"经济—社会—生态"三维效应对其进行目标复位,构建"逻辑—时间—知识"三维结构技术路线。从宏观战略层面,应围绕国家战略目标和战略主线,加强对农村土地综合整治的顶层设计;从微观操作层面,应完善土地权利法律救济,实施农村土地综合整治一把手制度和农地保护领导干部责任审计制度,协同推进城乡建设用地整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农”问题 农村土地 土地整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确权赋能、结构优化与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培育 被引量:19
4
作者 王国敏 翟坤周 《改革》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7期150-159,共10页
从农业生产经营方式与农民生活方式协同转型视角和从村庄(村域)不会终结、新农村建设与新型城镇化协同并行的现实判断出发,重塑新农村建设的复合功能和多重目标,将村庄(村域)层面的经济、政治、社会、文化、生态"五位一体"系... 从农业生产经营方式与农民生活方式协同转型视角和从村庄(村域)不会终结、新农村建设与新型城镇化协同并行的现实判断出发,重塑新农村建设的复合功能和多重目标,将村庄(村域)层面的经济、政治、社会、文化、生态"五位一体"系统建设作为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培育的最"底层"空间界面和最"直接"依托载体。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应将农业生产方式与农民生活方式相结合,坚持因地制宜与循序渐进相结合,确权赋能,优化农地权能结构,严格准入,实施动态监管,建立规范退出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型农业经营主体 农村基本经营制度 “三农”问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绿色经济与资源环境、社会进步 被引量:1
5
作者 罗静 郑晔 《社会科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49-54,共6页
农村绿色经济发展落后不利于整个社会经济的长远发展。本文以我国农村绿色经济发展作为研究对象,实证结果表明:资源环境和农村绿色经济发展、社会进步之间的协调性不理想,资源环境对农村绿色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都有很大约束,而农村绿色... 农村绿色经济发展落后不利于整个社会经济的长远发展。本文以我国农村绿色经济发展作为研究对象,实证结果表明:资源环境和农村绿色经济发展、社会进步之间的协调性不理想,资源环境对农村绿色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都有很大约束,而农村绿色经济发展与农村社会进步之间的协调性较好。目前我国农村存在的诸多影响可持续发展的障碍,包括农村产业结构不合理、生产方式落后、环境污染等严重阻碍了绿色经济的发展。促进农村绿色经济发展必须改善资源环境,降低其对绿色经济发展的约束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村绿色经济 资源环境 农村社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绿色减贫的靶向功效、运行逻辑及长效机制——基于“主体—产业—空间”三维互嵌耦合阐释框架 被引量:11
6
作者 王元聪 《思想战线》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144-151,共8页
绿色减贫因为吸纳融贯了精准扶贫、绿色发展与可持续生计意蕴而具比较优势,所以对跳出"贫困陷阱"、隧穿"环境库兹涅茨曲线"和缓解相对贫困问题有靶向功效。主体、产业和空间三维贫困及其在经济社会系统运行中的交... 绿色减贫因为吸纳融贯了精准扶贫、绿色发展与可持续生计意蕴而具比较优势,所以对跳出"贫困陷阱"、隧穿"环境库兹涅茨曲线"和缓解相对贫困问题有靶向功效。主体、产业和空间三维贫困及其在经济社会系统运行中的交互叠加,既是引致并加剧区域性、系统化深度贫困的主要诱因,也是深度贫困样态的具象化呈现形式。为此,必须坚持问题、过程与结果导向,沿循"主体-产业-空间"三维及其互嵌耦合性辨析绿色减贫的运行逻辑,寄望通过精准廓晰致贫的机理与病灶,进而在厘清绿色减贫思路和方向的基础上,围绕绿色主体培育、绿色产业打造、绿色空间优化及"主体-产业-空间"协调融贯构建长效机制,以期助益高质量摆脱以生存需求为指向的绝对贫困,持续性缓解以发展需求为要义的相对贫困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绿色减贫 三维贫困 靶向功效 运行逻辑 长效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