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中的政府治理——对西方公共行政理论的借鉴及其局限性分析 被引量:1
1
作者 屈锡华 刘勇萍 江玲 《理论与改革》 北大核心 2005年第5期24-26,共3页
西方公共行政理论是关于西方政府治理理念、模式与手段等的一整套理论,它是西方国家政府治理的理论依据。我国正处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发展阶段,这是对我国政府治理能力的严峻考验和巨大挑战。我国政府有必要借鉴西方公共行政理论,并... 西方公共行政理论是关于西方政府治理理念、模式与手段等的一整套理论,它是西方国家政府治理的理论依据。我国正处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发展阶段,这是对我国政府治理能力的严峻考验和巨大挑战。我国政府有必要借鉴西方公共行政理论,并结合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要求,明确其积极性与局限性,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服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公共行政 小康社会 政府治理 意义 局限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社会分层与健康不平等的性别差异 基于生命历程的纵向分析 被引量:73
2
作者 郑莉 曾旭晖 《社会》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209-237,共29页
本研究考察在社会分层与性别分层的交互作用下,生命历程中的两个竞争性理论——"累积优势/劣势理论"和"年龄中和效应理论",哪一个更能解释中国男性和女性所经历的健康不平等。本研究利用"中国健康与营养调查&q... 本研究考察在社会分层与性别分层的交互作用下,生命历程中的两个竞争性理论——"累积优势/劣势理论"和"年龄中和效应理论",哪一个更能解释中国男性和女性所经历的健康不平等。本研究利用"中国健康与营养调查"(CHNS)追踪数据和成长曲线模型发现,性别对社会分层导致的健康不平等及其发展有独特的影响。与男性相比,女性在各个年龄阶段都处于健康劣势,这一劣势是因为女性从教育和收入所获得的健康回报比男性低。此外,女性之间因为教育和收入导致的健康不平等程度随年龄的增长而缩小,男性之间的健康不平等程度并不随年龄的增长而改变,因此,本研究不支持健康不平等的"累积优势/劣势假说",而是在女性群体中支持"年龄中和效应理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分层 健康不平等 性别分层 生命历程 累积优势/劣势 年龄中和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四川省偏远农村婴幼儿看护人的人格特质与其营养包喂服行为的关联性分析 被引量:1
3
作者 田璐 孙畅 +5 位作者 叶睿雪 高洁 廖颖 郑莉 沈丽琴 周欢 《中国医学科学院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815-821,共7页
目的分析四川省偏远农村地区婴幼儿看护人的人格特质以及营养包喂服行为的现状,并探究两者之间的关系。方法采用多阶段随机整群抽样方法,在四川省偏远农村地区选择6~24月龄婴幼儿及其看护人作为研究对象。采用结构式问卷收集婴幼儿及其... 目的分析四川省偏远农村地区婴幼儿看护人的人格特质以及营养包喂服行为的现状,并探究两者之间的关系。方法采用多阶段随机整群抽样方法,在四川省偏远农村地区选择6~24月龄婴幼儿及其看护人作为研究对象。采用结构式问卷收集婴幼儿及其看护人的基本特征、看护人的营养包喂服行为,运用中国版10项目大五人格量表对看护人外向性、宜人性、尽责性、情绪稳定性、开放性5个维度的人格特质进行评估。运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婴幼儿看护人的人格特质与其营养包喂服行为之间的关系。结果共调查895对婴幼儿及其看护人。在看护人人格特质方面,外向性维度的平均分为(9.01±2.64)分、宜人性维度的平均分为(10.60±1.99)分、尽责性维度的平均分为(9.41±2.06)分、情绪稳定性维度的平均分为(9.01±2.38)分、开放性维度的平均分为(8.57±2.29)分。在看护人营养包喂服行为方面,营养包有效喂服率为53.3%(477/895)。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在控制其他因素的前提下,看护人的尽责性人格特质(OR=1.08,95%CI=1.004~1.153,P=0.038)是其有效喂服营养包的保护因素。结论四川省偏远农村地区婴幼儿看护人营养包喂服行为不容乐观,具有高尽责性人格的看护人给其婴幼儿有效喂服营养包的可能性更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四川省偏远农村 婴幼儿看护人 营养包喂服行为 大五人格特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在城农民工留城倾向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76
4
作者 曾旭晖 秦伟 《人口与经济》 CSSCI 北大核心 2003年第3期50-54,共5页
本文依据 2 0 0 0年对成都市农民工的调查 ,在微观层面上分析了影响农村外出务工者留城的若干因素。研究发现 ,经济因素的作用并没有显示出统计意义 ,而社会心理因素 (比如对城市的认同和对土地的态度 )则能够给出比较合理的解释。教育... 本文依据 2 0 0 0年对成都市农民工的调查 ,在微观层面上分析了影响农村外出务工者留城的若干因素。研究发现 ,经济因素的作用并没有显示出统计意义 ,而社会心理因素 (比如对城市的认同和对土地的态度 )则能够给出比较合理的解释。教育程度会影响留城决策 ,但是其关系并不是线性的。配偶是居住在城市还是农村也会产生影响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在城农民 外出务工 城市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成都市在城农民现状调查与分析 被引量:23
5
作者 王毅杰 倪云鸽 《四川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1年第5期42-49,共8页
通过分析 2 0 0 0年 7月进行的“成都市在城农民现状”问卷调查 ,初步描述了在城农民中两大基本群体 :雇佣就业者和自营就业者的进城原因和途径、职业活动、社会生活、特殊遭遇等方面 。
关键词 “在城农民” 职业 社会生活 现状 社会歧视 城乡二元社会结构 制度惯性 成都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关于养老影响因素研究的文献综述 被引量:3
6
作者 王东 秦伟 《西北人口》 2003年第2期27-31,共5页
养老问题是工业化的产物,传统社会的老人是不存在当今老人面临的所谓“养老”问题的。本文从家庭、经济、价值观和人口等四个方面对养老影响因素的研究进行了综述。指出了研究我国农村老人养老的意义和价值。
关键词 养老 影响因素 文献综述 老人 农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地理和宗教在藏族丧葬风俗中的作用
7
作者 焦治平 陈昌文 《西藏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3年第3期58-64,共7页
为什么全民信仰藏传佛教的藏民族 ,其丧葬的主要类型不是佛教所推崇的火葬而是天葬 ,为什么最高级的葬法是塔葬而不是最流行的天葬 ,为什么土葬的兴衰史与苯教的兴衰史相一致 ?文章从藏族的地理环境、宗教文化与民族史方面进行了论述 ,... 为什么全民信仰藏传佛教的藏民族 ,其丧葬的主要类型不是佛教所推崇的火葬而是天葬 ,为什么最高级的葬法是塔葬而不是最流行的天葬 ,为什么土葬的兴衰史与苯教的兴衰史相一致 ?文章从藏族的地理环境、宗教文化与民族史方面进行了论述 ,提出了藏民族葬俗双因素决定理论 :地理环境与宗教交互作用决定了藏民族的葬俗 ,地理环境在很大程度上抵消了宗教的决定性影响 ,特别是苯教所推崇的土葬和佛教所推崇的火葬的影响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丧葬风俗 藏族 地理环境 天葬 宗教文化 民族史 丧葬形式 苯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