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性情之辩”与玄言诗
- 1
-
-
作者
孙若风
-
机构
四川大学中文系中国文学批评史专业
-
出处
《中国文学研究》
1992年第1期45-49,共5页
-
文摘
在魏晋玄坛上,“性情之辨”引人瞩目。圣人有无喜、恕、哀、乐之情,性与情的关系如何,这是玄学家关心的问题。 玄坛两位领袖人物何晏、王弼对这个问题的看法就不同。何劭《王弼传》说:“何晏以为圣人无喜、恕、衰、乐、,其论甚精,钟会等述之。弼与不同。”(《三国志·魏书》卷二八《钟会传》)何晏认为,圣人既然是“道”的化身,那就应该无欲无求,没有一般人所具有的哀乐之情,也就是“忘情”。“忘情”常被时人看成最高禀赋。《世说新语·言语》载:“张玄之。
-
关键词
玄言诗
“情”
“性”
王弼
兰亭诗
“无”
“有”
王羲之
圣人
世说新语
-
分类号
I206
[文学—中国文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