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中国式城乡融合发展中的空间权利建构
- 1
-
-
作者
王敬尧
郑鹏
-
机构
四川大学公共管理学院
四川大学中国县域发展研究中心
-
出处
《社会科学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47-54,227,共9页
-
基金
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重大课题攻关项目“县域城乡融合发展与乡村振兴研究”(22JZD009)。
-
文摘
当前,中国最大的不平衡是城乡发展的不平衡,最大的不充分是乡村发展的不充分,城乡融合成为破解社会主要矛盾的必由之路。城乡发展不平衡集中体现为空间权力关系与空间资源分配的不均衡,其核心表现为城乡空间权利的非均衡配置。面对城乡融合发展中存在的空间资源非正义分配、空间权益非正义赋予、空间要素非正义流动、空间结构非正义生产,必须要在尊重城乡空间差异的基础上,平等赋予城乡空间及其内部主体相应的空间存在权、空间身份权、空间发展权和空间治理权,形成以空间权利推进空间正义的治理之道。
-
关键词
城乡融合
空间权利
空间正义
-
Keywords
Integrated Urban-Rural Development
Spatial Rights
Spatial Justice
-
分类号
F299.2
[经济管理—国民经济]
F323
[经济管理—产业经济]
-
-
题名家国互动中基层治理单元的形变与适配
- 2
-
-
作者
王敬尧
郑鹏
-
机构
四川大学公共管理学院
四川大学中国县域发展研究中心
-
出处
《厦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81-190,共10页
-
基金
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重大课题攻关项目“县域城乡融合发展与乡村振兴研究”(22JZD009)。
-
文摘
家国关系是理解中国基层治理的重要本土视角。通过对基层治理单元的历史变迁进行考察,发现基层治理单元的形变遵循“国家功能曲线”与“家户功能曲线”双重逻辑,即国家功能在地域单元缩小时治理效益不断减少,家户功能在地域单元扩大时治理效益不断减少,两条曲线与“个体社会要求曲线”的交汇点分别构成行政单元与自治单元的最佳节点。国家治理目标与治理能力、家户组织能力与联结程度,则是推动“国家功能曲线”与“家户功能曲线”左右移动,导致基层治理单元形变的关键因素。面对当前国家权力下沉与家户功能缺失导致基层治理单元错位,进而出现利益错配、供需错位与权力错置的现实问题,还需瞄定家庭治理作为基层治理的社会基点,通过行政上移与自治下沉均衡行政与自治的内在关系,通过增强村级组织的自治服务功能提升行政与自治衔接效能。
-
关键词
基层治理
治理单元
家户治理
家国关系
-
Keywords
grassroots governance
governance units
household governance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family and state
-
分类号
D035.5
[政治法律—政治学]
-
-
题名基层治理单元的历史流变与现实锚定
被引量:6
- 3
-
-
作者
王敬尧
袁安琪
-
机构
四川大学公共管理学院
四川大学中国县域发展研究中心
-
出处
《江汉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2期45-52,共8页
-
基金
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重大课题攻关项目“县域城乡融合发展与乡村振兴研究”(22JZD009)。
-
文摘
单元的合理设置是有效治理的重要前提。我国基层治理单元经历了封建时期县政绅治的传统单元、新中国成立之初政社合一的全能单元和改革开放以来乡政村治的分治单元三个阶段的演变。在此过程中,基层治理单元中的政治单元、行政单元和自治单元分别实现了从刚性管理到柔性治理、从复杂管理到简约治理、从虚体自治到实体自治的转变,而基层治理单元演变的背后是秩序、效率、民主三大基层治理价值目标的动态变化。当前,我国基层治理单元应在均衡三大价值目标的前提下进行三维转变:以县域为核心实现分利秩序下的县域融合,以县级为上移重心进行效率渐低趋势下的县级统筹,以村民小组、自然村和小区为下移重心进行民主趋向下的基层自治,从而实现基层治理效能的进一步提高。
-
关键词
基层治理单元
县域
有效治理
-
分类号
D63
[政治法律—中外政治制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