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3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理性本源 被引量:17
1
作者 程志敏 《人文杂志》 CSSCI 北大核心 2001年第4期25-31,共7页
理性的命运喻示着文化的进渡。理性在近代的张扬和现代的式微 ,都是由于我们对理性的本源不够清明。从根本上说 ,理性的原初意义就是一种“洞见”和“观看” ,也就是古老的“理论” (theoria) ,或者说是theoria的别样表达 ;理性作为“... 理性的命运喻示着文化的进渡。理性在近代的张扬和现代的式微 ,都是由于我们对理性的本源不够清明。从根本上说 ,理性的原初意义就是一种“洞见”和“观看” ,也就是古老的“理论” (theoria) ,或者说是theoria的别样表达 ;理性作为“直观”的“努斯” (nous) ,开拓了人类自我反省的机制。而理性作为“看”和“说”的“逻各斯” (logos) ,给人的存在以根基性的设定。归根结底 ,理性就是作为“光” ( phaos)或“启蒙” (enlightenment)的“智慧”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理性 理论 努斯 逻各斯 智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试论汉语词语的形象色彩及其表达功能 被引量:4
2
作者 马琳 《南昌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03年第2期126-130,共5页
词语的形象色彩是词语指称的对象在人们意识中生动具体的反映。在现代汉语词汇中,产生形象色彩的词语类型有着自身的聚合规律:它或来自词或成语的生动的内部结构形式;或来自某些拟声词或描摹性的形容词。在语言运用中,词义的形象色彩对... 词语的形象色彩是词语指称的对象在人们意识中生动具体的反映。在现代汉语词汇中,产生形象色彩的词语类型有着自身的聚合规律:它或来自词或成语的生动的内部结构形式;或来自某些拟声词或描摹性的形容词。在语言运用中,词义的形象色彩对增强词义的明晰性,构筑丰富的同义关系,强化语言的表现力有重要的作用。因此,应加强对词语形象色彩的认识和研究,并进一步完善词语的释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汉语 词语 形象色彩 聚合规律 表达功能 词义 同义词 语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文主义的由来和定位 被引量:6
3
作者 钟谟智 《外国语文》 1999年第2期108-111,共4页
“人文主义”一词内涵丰富,不易把握。本文从词源上考证“人文主义”的由来与演变,上溯至古罗马和古希腊时代,并分析其深刻含义,最后通过尝试性的历史定位进一步理解其精微之处。
关键词 人文 人性 中世纪 文艺复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西汉中期贤良文学的经济思想 被引量:1
4
作者 申艳婷 秦学颀 《西南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期130-135,共6页
At the Salt Iron meeting,the econimic thoughts of Xian Liang Literature is the system expression of the Confucian economic thoughts of middle and late Western Han Danasty,the origin of Xian Liang Literature’s economi... At the Salt Iron meeting,the econimic thoughts of Xian Liang Literature is the system expression of the Confucian economic thoughts of middle and late Western Han Danasty,the origin of Xian Liang Literature’s economic thoughts was Kong Meng,and it was different from that of the former Western Han period.The main aspect of the former Confucian economic thoughts was combined Confuncianism and Buddhism,and it belonged to Xun school in academic origin,it emphasized the critism to Buddhist,so it belonged to Si Meng school in academic origin.Before the Salt Iron meeting,’Gong Yang Chun Qiu’played an important part in the tide of thoughts,which maintained to strengthen contralization of state power.After it,with the modifaction of rulling policy,a group of confucianism Si Meng school came out,and maintained :Humanity,Government by virtue,people rank the hightest in a state,and occupied the thoughts gradually after Emperor Han Xuan period.The change inside confucianism manifested changes in classics from ’Gong Yang Chun Qiu’to ’Gu Liang Chun Qiu’and also from Qi Xue to Lu Xu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贤良文学 经济思想 荀学 孟子学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社会文化转型的“虚无”与“传统” 被引量:2
5
作者 程志敏 《社会科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1年第3期77-82,共6页
社会文化的转型首先表现为一种似是而非的“虚无主义” ,但它的内涵需要特别梳理 ,“虚无主义”之说原本就是“转型”的别样表达 ,并非某种“末世论”式的庸人自扰或作茧自缚的危机。虚无主义表示某种超越性的确定性的不在场 ,又喻示着... 社会文化的转型首先表现为一种似是而非的“虚无主义” ,但它的内涵需要特别梳理 ,“虚无主义”之说原本就是“转型”的别样表达 ,并非某种“末世论”式的庸人自扰或作茧自缚的危机。虚无主义表示某种超越性的确定性的不在场 ,又喻示着对它的卓越追求。因而转型既是有所易 ,又是有所不易。在逐渐地对乌托邦和启蒙价值的认同之中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文化 转型 虚无主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文化的转型──比较孔子与苏格拉底 被引量:1
6
作者 程志敏 《人文杂志》 CSSCI 北大核心 1999年第1期7-10,共4页
关键词 文化转型 孔子 轴心时代 苏格 拉底 礼乐文化 雅斯贝斯 理性主义 宗教 伦理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思想的数学化和形式化 被引量:1
7
作者 何天云 《社会科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期52-55,共4页
思想是理性的事业。理性的现代命运与其自身所具有的“计算”性质密切相关。从学理上说 ,理性的数学化倾向导致了理性的形式化 ,数学在其学科领域内的成功给理性涵义的转化提供了历史性机遇和规范性动力。但由此而来却产生了很多问题 ,... 思想是理性的事业。理性的现代命运与其自身所具有的“计算”性质密切相关。从学理上说 ,理性的数学化倾向导致了理性的形式化 ,数学在其学科领域内的成功给理性涵义的转化提供了历史性机遇和规范性动力。但由此而来却产生了很多问题 ,如超验依据的丧失、无思状态的产生以及非理性的张狂等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理性 形式化 数学化 计算 非理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国外“马克思主义热”的社会文化根源 被引量:1
8
作者 钟谟智 《探索》 北大核心 2003年第6期90-92,共3页
近年来在国外出现的“马克思主义热”有其深刻的认识论根源 ,它是西方社会一些有识之士在认识上觉醒的体现 ,同时也是资本主义深刻的精神文化危机的结果 ,更是现代社会转型的必然产物。
关键词 认识论 马克思主义热 危机 社会转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对普世伦理的探索 被引量:1
9
作者 申艳婷 《重庆社会科学》 2005年第4期63-66,共4页
当前,鉴于全球性的文化矛盾和冲突愈演愈烈,不少学者提出建立“普世伦理准则”。然而,对此,学界有两种对立的见解。一种认为,建立普世伦理不仅是必要的,而且是可能的;另一种意见认为,当前还不具备建立普世伦理的条件。笔者赞同后一种说... 当前,鉴于全球性的文化矛盾和冲突愈演愈烈,不少学者提出建立“普世伦理准则”。然而,对此,学界有两种对立的见解。一种认为,建立普世伦理不仅是必要的,而且是可能的;另一种意见认为,当前还不具备建立普世伦理的条件。笔者赞同后一种说法,因为普世伦理的建立面临着三大障碍:政治纷争、文化差异和现实危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普世伦理 现实 对立 意见 危机 条件 学者 文化矛盾 政治 全球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当代俄罗斯文化转型探析 被引量:3
10
作者 严功军 《四川外语学院学报》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112-116,共5页
在文化全球化的语境下,世界各国都或多或少地面临着文化转型的问题,其中20世纪末俄罗斯的文化转型显得格外错综复杂,主要体现出“主流文化失范、精英文化危机严重、大众文化唱主角、文化多元发展、文化帝国主义出现”等五个方面的特点。
关键词 俄罗斯 文化转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科学发展观的文化诠释 被引量:1
11
作者 杨国蓉 《探索》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17-19,共3页
人类社会的发展可归结为主体和客体两个方面,即谁的发展和发展什么。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就是要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一起建设,就是要东部人和中西部人、城里人和农村人以及官员和平民协同进步,以实现社会主义社会以人为本的全... 人类社会的发展可归结为主体和客体两个方面,即谁的发展和发展什么。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就是要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一起建设,就是要东部人和中西部人、城里人和农村人以及官员和平民协同进步,以实现社会主义社会以人为本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科学发展观 文化 价值取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解构主义文学理论批判 被引量:1
12
作者 程志敏 《外国语文》 1999年第3期5-8,共4页
解构主义文学理论曾出现了短暂的繁荣,其原因在于哲学的衰微和现实的动荡。解构主义文学以绝然的独立性和解构的方式打破传统的壁垒和文本经典的重负,从而达至广泛包容、多元并立的大文学观。但实际上它不过是代替理性崇拜的文学崇拜... 解构主义文学理论曾出现了短暂的繁荣,其原因在于哲学的衰微和现实的动荡。解构主义文学以绝然的独立性和解构的方式打破传统的壁垒和文本经典的重负,从而达至广泛包容、多元并立的大文学观。但实际上它不过是代替理性崇拜的文学崇拜而已,在知识的权力论衡中应和着现实的沉积与吁求,并担负着意识形态的重任,拒绝着科学化的实证思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解构主义 隐喻 文学崇拜 权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托尔斯泰在《战争与和平》中的两大悖论 被引量:9
13
作者 杨政 《四川外语学院学报》 2002年第5期26-29,共4页
《战争与和平》是托尔斯泰最伟大的小说之一,是人类艺术史上的经典之作。但是,与托尔斯泰宣扬的艺术观对照,该书中至少出现了两个明显的悖论:艺术的目的是传达感情,但《战争与和平》中却大量传达观念;艺术的使命是传达宣扬人类之爱的宗... 《战争与和平》是托尔斯泰最伟大的小说之一,是人类艺术史上的经典之作。但是,与托尔斯泰宣扬的艺术观对照,该书中至少出现了两个明显的悖论:艺术的目的是传达感情,但《战争与和平》中却大量传达观念;艺术的使命是传达宣扬人类之爱的宗教感情,但《战争与和平》却不遗余力地宣扬民族性的爱国感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托尔斯泰 《战争与和平》 悖论 艺术论 小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词义的联想因素与新词语的构筑 被引量:5
14
作者 马琳 《四川外语学院学报》 2003年第3期98-100,共3页
语言是人们表达观念的交际工具和思维工具,是一个由句段关系和联想关系构成的符号系统。从具体事例出发,分析联想因素在新词语的构筑中的作用,新词语的规范原则和社会上的一些"递攀形式"的词语现象。用联想因素构建新词语,是... 语言是人们表达观念的交际工具和思维工具,是一个由句段关系和联想关系构成的符号系统。从具体事例出发,分析联想因素在新词语的构筑中的作用,新词语的规范原则和社会上的一些"递攀形式"的词语现象。用联想因素构建新词语,是新词语产生的重要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词义 联想因素 新词语 约定俗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全球化与文化建设 被引量:2
15
作者 何天云 《四川外语学院学报》 2000年第2期107-110,共4页
全球化时代的到来以经济扩张和政治格局的调整为基础 ,全球化本身又是一种二律背反 ,它是民族主义和多元化建设的坐标系。它的出路在于批评性地对待全球化 ,同时在唤起文化的自我认同的前提下积极参与 ,而不以多元化为由而盲目自大。全... 全球化时代的到来以经济扩张和政治格局的调整为基础 ,全球化本身又是一种二律背反 ,它是民族主义和多元化建设的坐标系。它的出路在于批评性地对待全球化 ,同时在唤起文化的自我认同的前提下积极参与 ,而不以多元化为由而盲目自大。全球化仍然是表面化的。我们的文化建设的路途还十分遥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球化 民族主义 多元化 自我认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西方文学的人文精神 被引量:2
16
作者 杨政 路小明 《四川外语学院学报》 2001年第3期58-61,共4页
人文精神是欧洲文学的基因 ,它来自古希腊罗马时代 ,涵盖了中世纪的基督教基本精神。从文艺复兴开始 ,它成为欧洲文学主潮的基本特征 ,并继续出现在 2 0世纪反传统的现代派文学浪潮中。人文精神是西方文学的一条主轴 。
关键词 欧洲 文学 人文精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理性信仰的衰落及其成因 被引量:1
17
作者 程志敏 《四川外语学院学报》 2002年第4期134-136,共3页
理性在现代性反思中遭到了前所未有的毁灭性批判 ,导致了理性信仰的衰落。始于康德的理性批判带来了理性的空前繁荣 ,并在黑格尔的建设性维护中走向了鼎盛。但正是理性的绝对化和僵化使得思想变成了概念的木乃伊 ,理性的形式化构成了理... 理性在现代性反思中遭到了前所未有的毁灭性批判 ,导致了理性信仰的衰落。始于康德的理性批判带来了理性的空前繁荣 ,并在黑格尔的建设性维护中走向了鼎盛。但正是理性的绝对化和僵化使得思想变成了概念的木乃伊 ,理性的形式化构成了理性信仰衰落的一个本体论维度。当然 ,理性信仰的衰落还有时代承受能力和文化旨趣变异等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理性 批判 形式化 衰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伽达默尔"前理解"视域中的新理性观 被引量:1
18
作者 何天云 《四川外语学院学报》 2003年第3期101-104,共4页
伽达默尔哲学解释学的创立,一方面得益于传统诠释理论,另一方面则源于更为根本的内在因素,这就是伽达默尔特定的问题域所激发出的那股难以抑制的思想冲力。"前理解"思想是伽达默尔哲学运思的理论切入点,其中浸透和贯注着的一... 伽达默尔哲学解释学的创立,一方面得益于传统诠释理论,另一方面则源于更为根本的内在因素,这就是伽达默尔特定的问题域所激发出的那股难以抑制的思想冲力。"前理解"思想是伽达默尔哲学运思的理论切入点,其中浸透和贯注着的一种对于理性的全新理解。从伽达默尔为"前理解"的合法性所作的辩护中,可以发现他对于科学理性狭隘性的抗争、对于人类精神生活统一体多维结构的开启和发掘的渴望,进而剖析出引导和激发伽达默尔进行哲学运思的一种全新的理性观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理解 问题域 思想冲力 科学理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传统文化的建构性——兼论经院哲学的历史功绩 被引量:1
19
作者 程志敏 冯革 《四川外语学院学报》 2001年第3期54-57,共4页
人类思想在过去的两百年经历了极其动荡的探索性、实验性反思 ,表现为对传统文化所采取的相对主义、怀疑主义甚至彻底的否定 ,但最近却相继出现了回归传统的风潮 ,个中缘由从根本上在于传统建构性。本文以中世纪倍受垢病的经院哲学为个... 人类思想在过去的两百年经历了极其动荡的探索性、实验性反思 ,表现为对传统文化所采取的相对主义、怀疑主义甚至彻底的否定 ,但最近却相继出现了回归传统的风潮 ,个中缘由从根本上在于传统建构性。本文以中世纪倍受垢病的经院哲学为个案 ,分析了经院哲学的内涵以及它在文化整合以形成新的理性主义传统中所作出的巨大贡献 ,并进一步就现代、“后现代”哲人的“反传统”观念作深入的清理 ,以求证传统文化在生命、历史建构过程中不可逾越的先验性和形上性。本文主张清理历史的遗留、了解历史之恩怨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传统 历史主义 经院哲学 建构/解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神话蕴涵与文化源流——朴父、坦塔罗斯神话的文化基因探解暨比较
20
作者 王毅 《外国语文》 1999年第1期104-108,共5页
本文从中国朴父神话和希腊坦塔罗斯神话入手,通过对神话内涵的文化酵素的分析对比,作了探寻和阐释中西方文化系统不同发展方向的尝试,旨在说明开掘神话内涵的文化基因对于寻绎人类思维的起点和源头,具有十分重要的寻根意义。
关键词 朴父 坦塔罗斯 神话内涵 文化基因 探解 比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