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2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关于社会文化环境的忧虑与优化——基于重庆市的实证研究 被引量:1
1
作者 杨国蓉 《探索》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111-114,129,共5页
当前,重庆市的传统文化产业和新兴文化产业的快速发展,直接展现了全市社会文化环境的主要方面,但是重庆市的社会文化环境也存在许多问题。如何解决这些问题,营造良好的社会文化环境,对于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具有重要的作用。
关键词 社会文化环境 重庆 优化 对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外语类院校思想政治理论教学初探——以“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为例 被引量:1
2
作者 申艳婷 《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 北大核心 2011年第A12期45-46,共2页
外语类院校有不同于普通院校的诸多特征,其思想政治理论教育应当体现出相应的针对性。以"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为例,在教学中要科学确定教学重难点,积极探索与外语类院校相适应的教学方法与模式,以切实提升思想政治理... 外语类院校有不同于普通院校的诸多特征,其思想政治理论教育应当体现出相应的针对性。以"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为例,在教学中要科学确定教学重难点,积极探索与外语类院校相适应的教学方法与模式,以切实提升思想政治理论教育的成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外语类院校 特殊性 内容 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刘少奇对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理论的贡献 被引量:2
3
作者 王正宇 《理论月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26-29,共4页
由中国共产党人集体创立、而以毛泽东《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一文为代表的人民内部矛盾理论,是对马克思主义哲学和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重要贡献。在这一理论的形成过程中,刘少奇最早准确提出了"人民内部矛盾"这一... 由中国共产党人集体创立、而以毛泽东《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一文为代表的人民内部矛盾理论,是对马克思主义哲学和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重要贡献。在这一理论的形成过程中,刘少奇最早准确提出了"人民内部矛盾"这一基本概念,并在党的历史上第一次作出"人民内部的矛盾已成为主要矛盾"的科学论断,在人民内部矛盾的主要表现,以及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思路与方法等方面,刘少奇都作出了重要贡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刘少奇 人民内部矛盾理论 和谐社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汉族民俗中的“狮子”形象及其内涵 被引量:6
4
作者 林移刚 杨文华 《艺术百家》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A01期71-74,共4页
狮子是中原地区的外来之物,但是中华大地处处皆有狮崇拜和狮文化。梳理狮子入华前后在中国文化中的际遇和地位有利于正确理解和传承中国狮文化。中原地区对狮子的了解和接受经过了漫长的过程,对狮子的态度经历了从神秘到神化的过程,主... 狮子是中原地区的外来之物,但是中华大地处处皆有狮崇拜和狮文化。梳理狮子入华前后在中国文化中的际遇和地位有利于正确理解和传承中国狮文化。中原地区对狮子的了解和接受经过了漫长的过程,对狮子的态度经历了从神秘到神化的过程,主要靠外来"贡狮"建立起来的对狮子的印象,其中务实的内容并不太多,这在传世文献和造型艺术中都得到了充分体现。狮子能够进入中国民俗信仰完全是被中国文化适应性改造后的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狮子 民俗 “贡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学生寝室和谐人际关系的构建 被引量:37
5
作者 申艳婷 《教育与职业》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184-185,共2页
对大学生来说,寝室是他们学习和生活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场所,寝室人际关系的好坏对他们有着非常重要的影响。文章旨在根据大学生寝室人际关系问题的主要表现,分析大学生容易产生寝室人际关系问题的原因,提出解决大学生寝室人际关系问题的... 对大学生来说,寝室是他们学习和生活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场所,寝室人际关系的好坏对他们有着非常重要的影响。文章旨在根据大学生寝室人际关系问题的主要表现,分析大学生容易产生寝室人际关系问题的原因,提出解决大学生寝室人际关系问题的方法与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学生 寝室人际关系 和谐 构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实践教学模式探讨 被引量:19
6
作者 申艳婷 《教育与职业》 北大核心 2009年第8期154-155,共2页
文章提出“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的实践教学模式主要有三种:课堂实践教学、校园实践教学和社会实践教学。其中,课堂实践教学是主体,校园实践教学和社会实践教学是补充。
关键词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 课堂实践教学 校园实践教学 社会实践教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对高校公选课教学管理的哲学反思 被引量:16
7
作者 朱玲 《教育与职业》 北大核心 2008年第9期157-158,共2页
公共选修课是高等院校课程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由于它拥有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和能力的不可比拟的优势,成为教学改革和发展的必然趋势,但在公选课教学管理的过程中也出现了许多问题。因此,有必要对高校公选课的教学管理进行深入的哲... 公共选修课是高等院校课程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由于它拥有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和能力的不可比拟的优势,成为教学改革和发展的必然趋势,但在公选课教学管理的过程中也出现了许多问题。因此,有必要对高校公选课的教学管理进行深入的哲学反思,使其更好地为高等教育服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公选课 教学管理 以人为本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略论大学校园文化建设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 被引量:9
8
作者 朱琦 《湖北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0期192-194,共3页
思想政治教育作为高校校园文化的重要功能之一,主要是通过校园文化的潜移默化对青年学生的思想道德观念和行为价值取向等产生影响来实现的。校园文化为提高大学生的综合素质提供条件,对大学生的思想教育也会产生很大的影响,具有两面性... 思想政治教育作为高校校园文化的重要功能之一,主要是通过校园文化的潜移默化对青年学生的思想道德观念和行为价值取向等产生影响来实现的。校园文化为提高大学生的综合素质提供条件,对大学生的思想教育也会产生很大的影响,具有两面性。因此,如何趋利避害、化消极为积极,发挥其思想政治教育功能至为重要,是迫切需要加以解决的重要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学校园文化建设 思想政治教育功能 维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试论当代大学生的职业价值观及其影响 被引量:7
9
作者 朱琦 《教育与职业》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174-176,共3页
职业价值观是人们衡量各种职业优势、意义、重要性的内心尺度,是人们对待职业的一种信念和态度。当代大学生的职业价值观具有理想与现实并重、求职意向多元化和择业过程矛盾重重等特点。大学生的职业价值观将会对学生的学习态度和心理... 职业价值观是人们衡量各种职业优势、意义、重要性的内心尺度,是人们对待职业的一种信念和态度。当代大学生的职业价值观具有理想与现实并重、求职意向多元化和择业过程矛盾重重等特点。大学生的职业价值观将会对学生的学习态度和心理健康产生重大影响,如何引导大学生正确认识自我、认识社会、认识就业形势、树立正确的职业价值观,是高校思想教育工作者不容忽视的课题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当代大学生 职业价值观 特点 影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积极人生观的主体性诠释 被引量:5
10
作者 杨国蓉 《重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125-129,共5页
人生观是人们对人生的总的看法和根本观点。人生的内容十分丰富,人生的现象纷繁复杂。人生观回答的根本问题是人为什么活着、人应该怎样活着?对此,历来有积极和消极两种看法或两种人生观。文章主张积极的人生观,力图从主体性的角度,对... 人生观是人们对人生的总的看法和根本观点。人生的内容十分丰富,人生的现象纷繁复杂。人生观回答的根本问题是人为什么活着、人应该怎样活着?对此,历来有积极和消极两种看法或两种人生观。文章主张积极的人生观,力图从主体性的角度,对这个既是理论更是特别现实的问题,从积极人生观的主体性依据、主体性表现、主体性要求三个方面提出一些初步的认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生观 主体性 主体 价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思想政治理论课互动式教学模式探析 被引量:7
11
作者 钟谟智 《教育与职业》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4期132-134,共3页
互动式教学模式是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必然选择,是贯彻中央文件精神的体现,具有深厚的理论基础,符合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实施互动式教学模式有利于调动思想政治理论课“双主体”参与教学的积极性,达到教学相长和共同提高,推动课程建设... 互动式教学模式是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必然选择,是贯彻中央文件精神的体现,具有深厚的理论基础,符合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实施互动式教学模式有利于调动思想政治理论课“双主体”参与教学的积极性,达到教学相长和共同提高,推动课程建设的持续健康发展;践行思想政治理论课互动式教学模式,具有问题导学、案例分析、主题探讨等多种切实可行的教育教学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思想政治理论课 互动式 教学实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对检察机关实施民事执行监督的思考 被引量:5
12
作者 文华良 《宁夏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6期28-30,共3页
民事执行是民事审判活动中非常重要的一环,生效的判决和裁定等法律文书借此得以实现。但在司法实践中,民事执行存在诸多不尽如人意的地方,其中有法院内部监督执行的问题,更重要的是检察机关监督的缺位。本文论证了民事执行监督的必要性... 民事执行是民事审判活动中非常重要的一环,生效的判决和裁定等法律文书借此得以实现。但在司法实践中,民事执行存在诸多不尽如人意的地方,其中有法院内部监督执行的问题,更重要的是检察机关监督的缺位。本文论证了民事执行监督的必要性和法理基础,对民事执行检察监督的立法提出了自己的看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事执行 检察监督 立法构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高等教育实践化的路径探究 被引量:4
13
作者 朱琦 《河北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185-188,共4页
在中国高校人才培养中,以学术为本、学术至上的传统思维仍然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因而存在着与就业市场相脱轨等问题。因此,在重视学术的高等教育理念之下必须走教育实践化的道路。本文以学术为本教育方式存在的问题为切入点,探讨了推进... 在中国高校人才培养中,以学术为本、学术至上的传统思维仍然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因而存在着与就业市场相脱轨等问题。因此,在重视学术的高等教育理念之下必须走教育实践化的道路。本文以学术为本教育方式存在的问题为切入点,探讨了推进高等教育实践化的具体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学术为本 高等教育 教育实践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接受障碍的心理原因及对策 被引量:3
14
作者 朱琦 《教育与职业》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82-84,共3页
导致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接受障碍的心理原因主要有认知偏差、情感抗拒和意志薄弱三个方面。可以通过培养价值观、发挥情感效应、注重无意识教育和贴近生活现实等策略来消除这些因素的消极影响。
关键词 大学生 思想政治教育 接受障碍 心理原因 对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法律基础教育有效性研究 被引量:3
15
作者 黄馨 《教育与职业》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130-132,共3页
法律基础教育是"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教学中,法律基础教育的性质和目标直接影响教学内容的设置、教学模式的运用及教学方法的实施。文章探讨了只有科学定位法律基础教育、优化法律基础教育的教学内... 法律基础教育是"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教学中,法律基础教育的性质和目标直接影响教学内容的设置、教学模式的运用及教学方法的实施。文章探讨了只有科学定位法律基础教育、优化法律基础教育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模式,才能增强法律基础教育的教学效果,有效实现教学目标,为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构建和谐社会以及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培养大批具有较高法律素质的青年人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法律基础教育 有效性 定位 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程教学改革探索 被引量:2
16
作者 朱玲 《教育与职业》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137-138,共2页
文章探讨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教学应根据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目标、教学规律和课程整合背景下整体性特点,坚持以学生为本,为提高教学实效性探索新的教学模式。
关键词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 教学改革 整体性特点 教学实效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杨师厚与唐末五代时期朱梁王朝政局演变窥探
17
作者 申艳婷 汪荣 《甘肃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179-182,共4页
唐朝末年,藩镇割据称雄在黄巢起义失败后达到了登峰造极的地步。黄巢起义、藩镇割据、宦官之乱、朋党之争使光辉灿烂的唐王朝终告崩溃。继之而起的五代时期是我国封建社会的又一个动乱的时代。杨师厚就是唐末五代社会巨变中,从战争中成... 唐朝末年,藩镇割据称雄在黄巢起义失败后达到了登峰造极的地步。黄巢起义、藩镇割据、宦官之乱、朋党之争使光辉灿烂的唐王朝终告崩溃。继之而起的五代时期是我国封建社会的又一个动乱的时代。杨师厚就是唐末五代社会巨变中,从战争中成长起来的一代枭雄,后来成为朱梁王朝的股肱之臣。杨师厚对朱梁王朝的兴衰成败和五代十国的历史进程至关重要,他在推动朱梁王朝的建立,稳定朱梁王朝的统治、平定朱梁王朝的叛乱等方面都起了举足轻重的作用。文章对杨师厚在朱梁王朝的兴起、发展、巩固、覆灭过程中的作用等都做了具体分析与探讨,并力图厘清唐末五代之际的历史发展走向及其内在动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唐末五代时期 杨师厚 朱梁王朝 政局 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拒斥与限制——“语言批判”维度的两种形而上学观
18
作者 钟谟智 《学术界》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147-153,276-278,共10页
维也纳学派与前期维特根斯坦都以对语言进行逻辑分析为哲学路径,以反对传统形而上学为旨趣,他们在"语言批判"的同一维度上形成了拒斥形而上学与限制形而上学两种趋向,得出了两种不同的哲学结论。维也纳学派对形而上学的拒斥,... 维也纳学派与前期维特根斯坦都以对语言进行逻辑分析为哲学路径,以反对传统形而上学为旨趣,他们在"语言批判"的同一维度上形成了拒斥形而上学与限制形而上学两种趋向,得出了两种不同的哲学结论。维也纳学派对形而上学的拒斥,目的是想廓清形而上学的活动范围,并摆正它在哲学中的位置,而维特根斯坦对形而上学的限制,则是为了捍卫更为重要的不可言说的形而上学。对于人类文化而言,形而上学犹如康德所说是一种像空气般不可或缺的东西,它永远不可能"告老还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语言批判 形而上学 拒斥 经验证实 限制 沉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后现代语境下的大众文化
19
作者 钟谟智 《理论月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39-42,共4页
在后现代,历史理念和精神理路出现了所谓的断裂。断裂意味着终结,同时又意味着某种新事物的诞生。后现代是大众文化盛行的时代。无论是否喜欢"后现代",我们却已经生活在后现代的文化方位和状态之中。大众文化从它诞生的那一天... 在后现代,历史理念和精神理路出现了所谓的断裂。断裂意味着终结,同时又意味着某种新事物的诞生。后现代是大众文化盛行的时代。无论是否喜欢"后现代",我们却已经生活在后现代的文化方位和状态之中。大众文化从它诞生的那一天起,就与大众传媒携手并进,使文化得以批量生产和广泛传播。在推进文化事业可持续发展的今天,我们应当以科学的态度客观公允地看待大众文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后现代 大众文化 大众传媒 知识分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后期维特根斯坦向日常生活语言的回归
20
作者 钟谟智 《外国语文》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42-46,共5页
后期维特根斯坦的语言哲学转向了对日常生活语言的研究,实现了个人哲学思想从科学主义向人文主义的复归。他以语言游戏说为核心,强调生活形式的基础地位,提出了意义即用法的意义理论。在此基础上,系统论证了私人语言的不可能性,批判了... 后期维特根斯坦的语言哲学转向了对日常生活语言的研究,实现了个人哲学思想从科学主义向人文主义的复归。他以语言游戏说为核心,强调生活形式的基础地位,提出了意义即用法的意义理论。在此基础上,系统论证了私人语言的不可能性,批判了以私人语言和私人感觉为基础的整个西方传统哲学。诊断了传统哲学语言性疾病的病根、病因以及病症,开出了"自然疗法"的医治方案,将语言的形而上学用法带回到了日常生活的用法之中,极大地拓宽了西方文化批判的语言之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维特根斯坦 语言游戏 日常语言 生活形式 私人语言 “自然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